诗词解析
全诗诗意
诗意:中秋的月光照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 上了一层白霜,树枝上栖息着乌鸦。
人们都在望着中秋之夜皎洁明亮的圆 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到谁的身上?
诗词解析
鉴赏
诗的后两句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 两句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的一群人的 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 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 “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 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 齐洒落人间。
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 的思绪。
诗词解析
鉴赏
诗的前两句 “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 人物情态,精炼而含蓄。“树栖鸦”这三个字, 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 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借助感受 进一步渲染中秋之夜。描写了冷气袭人,桂花怡 人的情景。
十五夜望月
[唐]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看到的 听到的 作者感受到的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树栖鸦”应该是作者听到的,它衬托了什么? 让夜显得更加宁静。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 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 霜,树上的鸦雀停止了活动, 进入了梦乡。
夜已经很深了,清冷的秋 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
全诗主旨
诗人通过对中秋月色的描写,表达了诗 人无限思念之情,和惆怅之感,对月怀远,望月 怀人,别离思绪之情。
布置作业
1、理解并背诵全诗。 2、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节日和习俗, 查找资料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