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义核苷酸的研究
- 格式:pptx
- 大小:873.17 KB
- 文档页数:10
Chk1反义寡核苷酸影响胶质瘤放疗敏感性的研究【摘要】目的:观察转染chk1反义寡核苷酸(ason)后,对照射后u251细胞株中chk1表达、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chkl的正义、反义寡核苷酸对u251细胞株进行chkl转染。
以放射线照射后,测定其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变化,比较chkl转染正义链和反义链对细胞放射敏感性的不同。
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hk1蛋白,real time pcr检测chk1 mrna表达。
结果:转染chk1反义寡核苷酸后,能明显下调chk1蛋白和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放射线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并消除细胞周期阻滞。
结论:反义核酸技术灭活chk1基因显著增强放疗诱导的u251细胞凋亡,为增敏胶质瘤的放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胶质瘤;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反义寡核苷酸;放射敏感性transfection of chk1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to glioma increases the apoptotic sensitivity to irradiation/li yong,lai run-long, tan dian-hui,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13):003-005【abstract】 objective:effect on expression of chk1 and changes of cell cycle after radiation in u251 cell line with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 (ason) wereobserved.methods:the u251 cell line was transfected with chk1 sense and antisense chain-lipofectamine plus complex. thenirradiated it and measured the changes of the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diference between the chk1 sense and antisense chain. the expression of chk1 was measured by western blot, and chk1 mrna was measured by real time pcr.results:the expression of chk1 protein and mrna markedly decreased after ransfecting u251 cell line with chk1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transfecting u251 cell line with chk1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could increase apoptosis significantly and decrease cell cycle arrest markedly induced by irradiation.conclusion:the sensitivity to apoptosis is excessively increased after treated with irradiation by transfection of chk1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to glioma. this can b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increasing the apoptotic sensitivity to irradiation of glioma.【key words】 glioma; checkpoint kinase;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irradiationfirst-author’s address: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shantou 51504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3.002目前研究认为,细胞周期检测点信号传导通路主要由atm/atr-chk1/2-cdc25a、cdc25b、cdc25c-cdk轴组成[1],chk1是细胞周期检测点信号中最关键的效应蛋白激酶[2]。
反义寡核苷酸探针反义寡核苷酸探针:在基因研究和诊断中的应用摘要:反义寡核苷酸探针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工具,广泛应用于基因研究和临床诊断中。
本文将介绍反义寡核苷酸探针的定义、原理、制备方法及其在基因研究和诊断中的应用,并讨论其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引言:反义寡核苷酸探针是一种特异性高、灵敏度好的分子生物学工具,在基因研究和诊断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通过与目标基因序列互补配对,具有高度特异性,可以检测特定的基因突变、基因扩增和基因表达水平等。
在基因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反义寡核苷酸探针的定义和原理反义寡核苷酸探针是一种寡聚核苷酸序列,与目标序列互补配对,通常长度为15-30个碱基。
根据扩增特异性的要求,可以设计用于引物延伸、PCR、测序等各种基因研究和诊断方法中。
反义寡核苷酸探针的原理是通过与目标序列互补配对,形成稳定的双链结构,并使用荧光或放射标记等方式进行检测。
二、反义寡核苷酸探针的制备方法1. 化学合成法: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通过固相合成技术制备反义寡核苷酸探针。
这种方法可以精确控制探针序列和长度,并可以在探针上引入荧光分子或标记物。
2. 酶法合成:通过利用DNA聚合酶合成反义寡核苷酸探针,该方法具有高效、经济等优点,但对于较长的探针序列,需要考虑到合成效率和错误率等因素。
三、反义寡核苷酸探针在基因研究中的应用1. 基因突变检测:反义寡核苷酸探针可以帮助检测基因突变,如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缺失、插入或替换等突变。
2. 基因表达水平检测:通过对特定基因序列进行反义寡核苷酸探针的设计,可以检测该基因在不同组织或疾病样本中的表达水平,从而探究其在生物学、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3. 基因扩增和测序:在PCR扩增和测序中,反义寡核苷酸探针可用作引物,参与扩增过程,放大目标序列,并为测序提供可靠的检测信号。
四、反义寡核苷酸探针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1. 遗传疾病的检测:反义寡核苷酸探针可用于遗传性疾病的检测,包括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等。
反义寡核苷酸作用机理
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ASOs)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核酸序列,其作用机理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特定的信使RNA(mRNA)结合,从而抑制基因的表达。
反义寡核苷酸的作用机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抑制DNA复制和转录:反义寡核苷酸可与双链DNA通过Hoogsteen氢键结合形成三螺旋结合,以交联、切断等方式使之不能进一步复制和转录。
此外,反义寡核苷酸也可与复制和转录时解链的双链DNA的局部单链结合,抑制DNA的复制和转录。
抑制转录后加工:反义寡核苷酸可与mRNA靶序列通过Waston-Crick碱基配对结合,干扰mRNA的进一步加工成熟,发挥其抑制作用。
抑制翻译:经转录后加工成熟的mRNA必须从细胞核转至细胞质中,与核糖体和重要的启动因子结合,使蛋白质合成过程开始。
而反义寡核苷酸可与mRNA结合,由于直接的立体效应,影响核糖体和重要的启动因子结合,使蛋白质合成过程停止。
激活RNaseH:RNaseH是一种专一性降解DNA/RNA杂交链中RNA链的核酸酶。
反义寡核苷酸与靶RNA杂交后可被RNaseH识别并切割,从而加速RNA的降解。
总之,反义寡核苷酸的作用机理主要通过与特定基因或mRNA互补结合,抑制基因的表达。
其作用机制涉及多个环节,包括抑制DNA复制和转录、干扰mRNA加工成熟、抑制蛋白质合成以及激活RNaseH等。
反义寡核苷酸作为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基因靶向治疗药物,对肿瘤、病毒感染等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Daxx反义寡核苷酸在全脑缺血/再灌损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目的檢测Daxx反义寡核苷酸在大鼠海马全脑缺血/再灌介导的神经元损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方法采用SD大鼠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于缺血前连续3d脑室注射Daxx反义寡核苷酸,用免疫印迹方法研究Daxx反义寡核苷酸在大鼠海马全脑缺血/再灌介导的神经元损伤中对Daxx/Ask1信号通路的影响。
结果在海马的CA1区,Daxx反义寡核苷酸可以明显抑制脑缺血介导的Daxx的核转位以及Ask1磷酸化的升高。
结论缺血前3d连续脑室注射Daxx反义寡核苷酸可以明显抑制Daxx/Ask1介导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标签:脑缺血/再灌;反义寡核苷酸;Daxx;Ask1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因此研究其发病的分子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
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eath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Daxx)在核内作为转录调控子发挥促凋亡作用[2],在各种凋亡刺激下,Daxx可以从胞核转移到胞浆中,从而启动不同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引起细胞的凋亡。
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poptosis signal-regulating kinase 1,ASK1)是MAPKKK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可以分别激活MKK4/7-JNK和MKK3/6- p38信号通路[3-5]而引起细胞的凋亡。
在脑缺血信号转导中ASK1信号级联反应是重要的致凋亡信号通路[6-8]。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250~300g,清洁级,由徐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和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SD大鼠脑缺血/再灌模型的建立按本室已建立的大鼠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实验动物有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组、溶剂对照组和给药组。
动物以20%水合氯醛(300~350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分离双侧颈总动脉并电凝椎动脉。
手术第2d动物于清醒状态下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使全脑缺血15min,然后再灌注不同时间。
[12] Mamiya K,Ieiro I ,Shimam oto J ,et al .The effects of ge 2netic polym orphisms of CY P2C9and CY P2C19on phenytoin metabolism in Japanese adult patients with epilepsy :studies in stereoselective hydroxylation and population pharmacoki 2netics[J ].Epilepsia ,1998,39(12):1317-1323.[13] K irchheiner J ,Brockm oller J ,Meineke I ,et al .Impact ofCY P2C9amino acid polym orphisms on glyburide kinetics and on the insulin and glucose response in healthy v olunteers[J ].Clin Pharmcol Ther ,2002,71(4);286-296.[14] Leger F ,Seronie 2Vivien S ,Makdessi J ,et al .Impact ofthe biochemical assay for serum creatinine measurement on the individual carboplatin dosing :a prospective study[J ].Eur J Cancer ,2002,38(1):52-56.[15] Frame B ,Miller R ,Lalonde R L.Evaluation of mixturem odeling with count data using NONME M[J ].J Pharma 2cokinet Pharmacodyn ,2003,30(3):167-184.反义寡核苷酸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尚明美综述 刘秀文,汤仲明,陈惠鹏审校(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850)摘要:反义药物在经历了20年后,又迎来了一个蓬勃的发展阶段。
反义寡核苷酸技术原理反义寡核苷酸技术,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别担心,咱们把这件事情说得简单明了,就像喝水一样轻松。
想象一下,咱们的DNA就像一本厚厚的书,里面记录了我们身体的各种秘密。
有些时候,书里的某些章节写得不太对,可能导致一些疾病、遗传问题或者其它麻烦。
哎,这时候反义寡核苷酸就像是个超级编辑,把这些错误的章节给改正过来,让书本重新焕发光彩。
你想啊,反义寡核苷酸就是一种小小的分子,跟我们的DNA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它们就像调皮的小孩子,专门去找那些“坏”的基因,把它们“禁言”。
这小家伙们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与目标mRNA(也就是DNA转录出来的信使分子)结合,阻止这些坏信息被翻译成蛋白质。
就好比你在课堂上把耳塞塞上,听不见老师讲的那些胡话,轻松自在。
这样一来,细胞就不会产生那些引起疾病的蛋白质,健康指数一下子就上升了。
制作反义寡核苷酸可不是随便拿几根材料就能搞定的。
这可是个高精尖的活儿,科学家们得在实验室里反复折腾,设计出针对特定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
有点像是做一道复杂的菜,需要精准的配比和火候。
没错,每个反义寡核苷酸都有它独特的“身份”,只能针对特定的mRNA,所以可不能随便用。
想象一下,做菜的时候如果调料放错了,那可真是翻车呀。
说到这里,咱们来聊聊反义寡核苷酸的应用。
它们可不只是好听而已,实际上在医学上大展拳脚。
比如,某些遗传病、癌症、感染等,反义寡核苷酸都能出一份力。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用它们来治疗各种疾病,甚至包括一些现在还没法治的病。
嘿,这可是个大新闻呢,谁能想到这些小小的分子能改变那么多人的命运。
再说了,反义寡核苷酸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以前的治疗方法往往效果不稳定,很多患者可能会面临副作用。
但反义寡核苷酸就像是个小心肝,温柔又精准。
它们直接锁定问题所在,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就像是一个超级医生,开出精准的药方,让病人不再苦苦挣扎。
科研的路上总会有些坎坷。
反义寡核苷酸虽然强大,但也有它的挑战。
钱济先博士后研究I作报告旺-actmCPMDMEMET参。
弱ETBF.1273H—TdRMTTNBSOD0DNSMC符号表平滑肌特异肌动蛋白每分闪烁计数Dulbecco最低必需培养液内皮素I型内皮素受体Ⅱ型内皮素受体多聚凝胶3氢脱氧腾苷噻唑蓝比色试验小牛血清光密度,OligoDNA计量单位10D260=33“g反义寡聚核苷酸平滑肌细胞。
钱济先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文献回顾~血管内膜增生和SMC增殖的反义治疗摘要:反义技术在血管sMC增殖和内膜增生的基因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人们对反义靶基因序列、载体系统和生物学效应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可望在血管基因治疗领域内取得一定的突破,但对反义载体的可控性和反义药物的安全性等问题尚需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反义核酸,血管,SMC增殖自体静脉移植和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已广泛应用于血管损伤及血管疾病的血流重建,技术方法成熟,早期通畅率在95%以上,但移楦静脉术后常发生狭窄,晚期通畅率有逐年卜J降之势;血管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率达30%以上,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血管狭窄和再狭窄的根本原因是内膜过度增生,增生的细胞学基础主要是平滑舰细胞(SMC)由中膜向内膜移行并过度增殖。
目前,人们运用介入和药物治疗的方法取得一些效果,但结果仍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反义技术应运而生。
一、反义技术的概念和概况反义是相对于结台的靶基因序列正义链而言的,根据这一原则,由人工台成的寡核苷酸就称为反义寡核苷酸,通过与互补核酸氢键的特异结合,实现核酸序列的特异识别。
人体基因约有3×109碱基对,从统计学意义上讲,一条17个碱基的寡核苷酸序列只在人体基因中出现一次,因此这种长度的反义寡核苷酸具有极高的特异性。
如果靶基因的核酸序列已知,就可根据碱基配对原理写出反义寡核苷酸的化学结构,进行设计台成,再通过反义技术实现对靶基因的控制。
所谓反义技术就是将反义寡核苷酸经一定途径导入细胞,与特定的互补基因相结台,抑制该基因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使其表达产物台成释放减少。
乳腺癌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的研究进展反义寡核苷酸技术(ASODN)作为一种新的分子生物学工具及新型药物受到医疗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许多反义药物作为抗肿瘤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
1 反义寡核苷酸的作用机理简介1.1反义寡核苷酸是在体外人工合成的能与体内某RNA或DNA序列互补结合的短序列单链DNA。
它可以作为反义药物与细胞内特异的靶序列互补,从而抑制基因表达。
该技术的作用原理主要通过下列途径发挥作用:(1)ASODN与DNA结合,抑制DNA复制和转录,它通过在DNA结合蛋白的识别点处与DNA双螺旋结合形成三螺旋,阻止基因的转录和复制。
(2) ASODN可影响真核生物mRNA核内加工的步骤,如5’端加帽结构、3’端加polyA及剪接的过程,从而抑制了mRNA的成熟过程。
(3)ASODN与目标mRNA特异性碱基互补结合,阻断RNA加工、成熟,阻止核糖体与起始因子的结合,影响核糖体沿mRNA移动,从而阻止翻译。
1.2天然的ASODN能够很快被在细胞内存有的大量的核酸外切酶和核酸内切酶降解。
因此,ASODN必须要经过修饰才能在体内发挥作用。
研究表明,硫代修饰之后的ASODN稳定,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并容易大批量人工合成来应用于临床的研究。
所以,目前硫代磷酸型的ASODN已应用于各个水平的研究领域中。
1.3反义寡核苷酸在乳腺癌的治疗研究中的应用主要通过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增殖、分化诱导凋亡,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转移和侵袭,降低乳腺癌的多药耐药性来实现。
1.4反义基因技术具有明显的优点,由于DNA序列在一般情况下是单拷贝,而mRNA是多拷贝,因此ASODN相比于反义RNA只需少量的ODN与DNA靶序列结合,就可以具有很强的抑制效果。
它治疗乳腺癌特异性高,副作用少,与化疗、放疗和靶向药物结合有协同作用,并已逐步从实验室走向临床。
2 针对主要的进入临床前试验的致乳腺癌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的研究理论上认为任何致乳腺癌基因都可以成为ASODN的作用靶点,目前主要以细胞凋亡抑制基因、乳腺癌转移和血管生成基因、生长因子及受体、信号传导通路等作为常用的分子靶点。
antivirals that inh ibit cytom egalovirus,antivirals that inh ibit herpesvirus and antivirals that inh ibit influenza virus.T h is review discusses their pharm aco logical p roperties,m ain adverse drug reac2 ti ons,therapeutic use and introduces som e 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of antivirals.Key words A ntiviral agents Pharm aco logical p roperties T herapeutic use(收稿:1998207220,修回:1998211209)第二代反义寡核苷酸的研究Ξ朱冬晖 魏东芝(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化学研究所 上海 200237)摘 要 第一代反义核酸寡核苷酸硫代磷酸酯,是目前研究最广泛、最成熟的反义核酸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其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第二代反义核酸,包括嵌合寡核苷酸、杂合寡核苷酸等,是在硫代寡核苷酸的基础上,再引入其它的修饰基团,从而提高其生物活性,减少毒副作用。
本文着重介绍了第二代反义核酸的生物物理学性质,药动学及其与第一代反义核酸毒性的比较。
关键词 反义寡核苷酸 化学修饰 生物物理学 药物动力学 副作用 反义寡核苷酸通过序列特异地与靶m RNA结合而抑制基因表达,从而可以成为一类理想的、在基因水平调控的治疗药[1,2]。
因具有较好的抗酶解活性,寡核苷酸硫代磷酸酯(p ho spho ro th i oate o ligonucleo tides, PS2ODN s),已成为目前最广泛研究的寡核苷酸类似物之一,并已应用于临床[3]。
《反义药物的研究》专业:制药工程班级:121班姓名:陈子阳学号:20120934105摘要:反义药物又称反义寡核苷酸药物。
近年来人们通过对反义寡核苷酸药物研究,发现反义寡核苷酸在治疗重大疾病如癌症和病毒感染方面很有潜力。
但以反义寡核苷酸为基础的治疗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如稳定性差,需要多次重复给药、细胞膜透过性差等。
本文从其含义和作用机理,研究历程,临床应用及现存问题和解决方法等诸方面对反义药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反义寡核苷酸反义药物一、反义药物的含义及作用机理反义核酸药物即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oligonucleotide,ODNs)其核苷酸序列可与靶mRNA或靶DNA互补,抑制或封闭该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或诱导RNaseH 识别并切割mRNA,使其丧失功能。
反义核酸药物是药理学的新领域或革命,即:新的药物——反义寡核苷酸;新的药物受体——mRNA;新的受体结合方式——Watson-Crick杂交;新的药物受体结合后反应:(1)RNaseH介导的靶RNA 的降解;(2)抑制DNA的复制和转录及转录后的加工和翻译等众所周知,蛋白质在人体代谢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不管是宿主性疾病(如肿瘤),还是感染性疾病(如AIDS,肝炎等),几乎所有的疾病都是由于产生了过量的或者是不适当的蛋白质所引起的。
传统药物主要直接作用手致病蛋白本身。
目前上市的药物中以受体为作用靶点的药物约占52%,以酶为作用靶点的药物约占22%,以离子通道为作用靶点的药物约占6%,以核酸为作用靶点的药物约占3%,其余尚不清楚。
可见,许多具有新药理学特性的化合物都是与蛋白质结合并使之失去功能。
例如,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右普萘洛尔(deXpropranolol),H2受体阻断剂——西咪香丁(cimehdine),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nifedipin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雷米普利(ramipril)。
二、反义药物的研究历程2.1 第一代反义药物——硫代磷酸寡核苷酸(phospho-rothioate oligonucleotides,PS一ODNs)等PS-ODNs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稳定性,易于大量合成,基本上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反义核苷酸名词解释药物化学
反义核苷酸是一种药物化学领域的研究对象,它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
反义核苷酸药物通过与靶细胞内的核酸分子相互作用,干扰病原体的基因表达或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反义核苷酸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有以下几种:
1.互补配对:反义核苷酸与靶细胞内的互补核酸序列相互结合,形成双链核酸,阻止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2.核酸酶切割:反义核苷酸与靶核酸结合后,可引导核酸酶切割靶核酸分子,从而降解病原体的基因信息。
3.免疫刺激:部分反义核苷酸具有免疫刺激作用,可促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对抗病原体。
4.输送药物:反义核苷酸可作为载体,将其他药物运输至靶细胞内,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
在药物化学领域,反义核苷酸药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许多疾病(如先天遗传性疾病)无法通过传统小分子药物和蛋白类药物治疗,反义核苷酸药物成为了一个潜在的治疗选择。
此外,反义核苷酸药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可针对特定基因进行精准治疗,降低副作用。
目前,反义核苷酸药物已在多个疾病领域开展临床试验,如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反义寡核苷酸抑制柯萨奇病毒 B3 致病作用的实验研究佚名【期刊名称】《天津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0(006)003【摘要】目的:观察在细胞培养系统和小鼠体内反义寡核苷酸 (AODN) 抑制柯萨奇病毒 B3(CVB3)致病作用。
方法: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常规微量法滴定病毒的50%组织细胞感染量(TCID50)以及观察感染小鼠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
结果:1.AODN 可推迟和减轻 CVB3 感染细胞 CPE,且随 AODN 浓度增高,对 CPE的抑制作用增强;培养上清中病毒滴度随 AODN 浓度升高而降低。
2.随 AODN 剂量增加,感染小鼠心肌组织病毒滴度逐渐降低;心肌细胞病变程度逐渐减轻;心肌炎发病率也逐渐降低。
结论:AODN 可能通过抑制 CVB3 复制来保护 Vero 细胞和小鼠心肌组织抵抗感染。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ODN) as a specific inhibitor of CVB3 replication on CVB3 pathogenicity in vero cells and in Balb/C mice. Methods: Cytopathic effect(CPE) was investigated, 50% tissue culture infection dose(TCID50) was titrated on vero cells monolayer and cardiac histological lesions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The specific AODN could significantly inhibit CPE of CVB3-infected vero cells and decrease viraltitres in culture supernatant in dose dependent manner. The specific AODN could also significantly decrease viral titres of myocardial tissue, lighten cardiac lesions and reduce incidence rate of myocarditis in mice indose dependent manner. Conclusion: AODN may be protect vero cells and myocardial tissue against CVB3 infection by inhibiting CVB3 replication.【总页数】4页(P298-300,3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373.2+3【相关文献】1.IL-35抑制Th17细胞治疗柯萨奇病毒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 [J], 张月婷;关玲霞;董平栓2.柯萨奇病毒B3致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J], 李岳春;杨占秋3.丹红注射液对柯萨奇病毒B3所致病毒性心肌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J], 张永强;陈志;刘海仁;薛艳4.柯萨奇病毒B3产生的2B蛋白影响钙信号转导并抑制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J], 杨阳;刘文秀;王丹;郑诗悦;赵德超5.通脉口服液对柯萨奇病毒抑制作用及对小鼠急性CVB_(3m)心肌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刘虹;胡思源;贺爱燕;乔卫平;陈宝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反义寡核苷酸(aso)实验方法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ASO)是一种具有反向互补碱基序列的寡聚核苷酸序列。
反义寡核苷酸通过与目标RNA 的特定区域序列互补结合,阻断RNA的转录、剪接、翻译或稳定性,从而通过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来实现治疗目的。
在研究领域中,反义寡核苷酸也被广泛用于研究基因功能、疾病发生机制以及药物开发等方面。
实验方法:一、设计反义寡核苷酸序列设计反义寡核苷酸序列是使用反义寡核苷酸进行研究的第一步。
首先,需要选择目标基因的靶点序列。
最常见的靶点是靶向mRNA的编码区域,因为这对于阻断目标基因的蛋白质合成具有最高的效率。
接下来,需要通过一系列计算和筛选程序,选择反义寡核苷酸序列。
设计时需要考虑反义寡核苷酸的长度、GC含量、碱基组成和互补性等因素。
最有效的反义寡核苷酸序列应该具有高亲和力和特异性,同时应避免与非目标RNA序列的配对。
二、合成反义寡核苷酸合成反义寡核苷酸是实验的下一步。
反义寡核苷酸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
合成方法通常采用固相合成技术,其中核苷酸分子通过添加保护基和活性基团的方法,逐个添加到固相载体上。
合成出的反义寡核苷酸需要进行纯化和鉴定,以确保其合成质量和纯度。
三、体外细胞实验在体外细胞实验中,需要将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到目标细胞中。
转染方法包括化学转染、电转染和病毒载体介导转染等。
转染后,反义寡核苷酸被细胞摄取,并与目标RNA互补结合。
这种结合可以通过碱基配对识别机制实现,从而形成反义寡核苷酸与mRNA的双链结构。
双链结构的形成抑制了mRNA的翻译或通过RNA酶降解机制降解mRNA。
实验人员可以通过多种实验方法,如PCR、Western blot和细胞荧光染色等,验证目标基因的表达是否被抑制。
四、动物模型实验在动物模型中进行反义寡核苷酸的实验需要将合成的反义寡核苷酸注射到动物体内。
这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如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等。
乳腺癌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的研究进展引言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该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着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治疗乳腺癌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等,但是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手术容易切除不充分,化疗和放疗会产生很多的副作用,而内分泌治疗则存在耐药性的问题。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提高乳腺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是一种新型的基因治疗方法,它通过向特定的基因或mRNA(信使RNA)的互补序列靶向结合,并干扰其翻译或剪接,从而实现基因的“沉默”或“敲除”,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因此,乳腺癌反义寡核苷酸治疗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反义寡核苷酸的机制、研究进展和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反义寡核苷酸治疗乳腺癌的原理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基因和信使RNA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反义寡核苷酸则是设计一条针对这些目标RNA的互补序列的寡核苷酸,与其靶向结合,并在结合后干扰其正常的基因表达。
在乳腺癌中,HER2基因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有关。
因此,许多研究者将反义寡核苷酸用于抑制HER2基因的表达,以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
具体而言,反义寡核苷酸结合HER2基因的mRNA,干扰其正常的翻译过程,从而降低HER2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反义寡核苷酸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随着反义寡核苷酸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反义寡核苷酸被用于临床治疗乳腺癌。
以下将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1. Trastuzumab-DM1的研究Trastuzumab-DM1是一种由抗HER2单克隆抗体Trastuzumab和细胞毒素DM1构成的复合物,可靶向HER2蛋白并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
研究者通过将Trastuzumab-DM1联合反义寡核苷酸治疗HER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发现这种联合治疗可显著抑制HER2基因的表达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