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莲化学成分研究进展_王晋成
- 格式:pdf
- 大小:330.97 KB
- 文档页数:7
金莲花的研究进展辛春兰1,潘海峰2(1.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 067000;2.承德医学院)【关键词】金莲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应用【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6879(2003)0420348203 金莲花又称“旱金莲”、“旱地莲”、“金芙蓉”、“金梅草”、“金疙瘩”等,为毛茛科植物金莲花(T ro llius ch inen sis Bge.)的干燥花。
金莲花属植物共25种,分布于温带及寒温带高山区域,我国有10余种。
药用金莲花有宽瓣金莲花(T ro llius asiaticus L.)和短瓣金莲花(T ro llius ledebouri R eichb.)[1],以及长瓣金莲花(T ro lliusm acropetalus F r.Schm idt)[1,2],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和东北等地区,生于海拔1000-2000m的山地草坡或疏林地带,以河北省承德地区所产药材质量为最佳[3]。
初夏花开时节采下其花,阴干,供药用。
金莲花始载于清代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此外,《广群方谱》、《植物名实图考》等书中均有记载。
《本草纲目拾遗》中谓其“味苦,性寒,无毒”,可“治口疮,喉肿,浮热牙宣,耳疼,目痛”,具有“明目,解岚瘴”的功效。
金莲花的资源丰富,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广泛用于治疗呼吸道和肠道感染等。
1 生药鉴别[1,4]1.1 性状鉴别 干燥生药形状不规则,通常带有灰绿色的花柄,长约1.5c m。
花萼与花瓣呈金黄色。
生药用水浸泡后,置解镜下观测。
花萼倒卵形,约11片,长2.0~2.5c m,宽1.5~1.7c m;雄蕊多数,黄白色;心皮18~29,离生。
无特殊气味,味稍苦,水浸液呈金黄色。
1.2 显微鉴别1.2.1 花萼上下表皮片:取软化好的药材,撕取花萼表皮,水合氯醛装片,置显微镜下观察。
花萼上下表面的表皮细胞均呈波状;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细长型4~5个,有短棒状毛茸散在,表皮细胞内含黄色内含物。
种苗级别对金线莲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对金线莲种苗的株高、地径、叶片数、全株鲜重和高径比5个形态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分级指标,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聚类分级;进行不同等级种苗盆栽试验,对植株生长指标,药材产量和品质指标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可以选用株高和地径为种苗分级的质量指标,并初步制定了金线莲种苗质量分级标准;不同级别金线莲种苗对植株生长发育,药材产量有影响,Ⅰ级苗的株高和地径要比Ⅱ级、Ⅲ级苗高,且药材产量也显著高于Ⅱ级、Ⅲ级苗药材产量,而对药材内在品质无明显影响,为金线莲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
标签:金线莲;种苗分级;生长发育;产量;品质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又名金线兰、金丝草,为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台湾、江西、贵州等地,在民间享有“药王”的美称[1-2]。
金线莲全草入药,主要含有多糖、黄酮、甾体化合物、萜类、生物碱等化学成分,具有清热凉血、除湿解毒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急慢性肝炎等[3-5]。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金线莲的种苗繁育、规范化栽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较多[6]。
由于市场需求量增加,金线莲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种苗需求量日益增加。
优质的种苗是实现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源头,也是确保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化的前提。
实行中药材种苗标准化有利于中药材种苗的优化筛选,为中药材生产提供高质量的种子种苗,从而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7]。
为此,有必要对金线莲种苗进行质量分级,制定金线莲的种苗质量参数标准,使金线莲中药材的生产更加规范化。
目前为止,我国只有少量的中药材品种建立种子种苗标准[8],金线莲亦无种苗质量标准,种苗质量令人堪忧。
本研究通过测定金线莲株高、地径、叶片数、全株鲜重、高径比等指标,提出金线莲的种苗质量参数标准,对金线莲种苗质量进行分级。
通过不同等级种苗栽培的试验,定量地比较与分析不同等级种苗的生长发育、药材产量和品质指标,进而确定金线莲质量分级标准,为金线莲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一定的依据。
金线莲研究进展
郭慧慧;蒋元斌;林丛发;周丽英
【期刊名称】《福建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6(000)003
【摘要】从金线莲生物学特性、成分分析、生理活性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并讨论目前金线莲生产及应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页数】5页(P55-59)
【作者】郭慧慧;蒋元斌;林丛发;周丽英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55017;福建省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55017;福建省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55017;福建省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35501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金线莲活性成分和分子鉴定的研究进展 [J], 梅瑜;邱道寿
2.金线莲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J], 杨成行;李晓婷;袁建振;马清
3.金线莲生药鉴定、活性成分影响因素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陈育青;林艺华;邹毅辉;田惠桥;林美珍
4.金线莲繁殖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J], 苏菲;黄作喜
5.药用植物金线莲的研究进展 [J], 梁春辉;黄敏;郑俊冰;李林;闫晓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及天然药物・金线莲一促生真菌化学成分的研究3张集慧 郭顺星 杨峻山 肖培根(北京100094中国医学科学院2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药用植物研究所)摘要 目的:研究粘帚霉属(Gliocladium )的一种真菌(简称F 菌)培养过程中产生的化学成分。
方法:用甲醇等有机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及MS ,FAB 和NMR 等光谱数据确定其结构。
结果:分得6种成分,确定它们为:棕榈酸(Ⅰ);5,5′一双取代氧甲基呋喃醛(Ⅱ);麦角甾醇(Ⅲ);6,222二烯25,82过氧麦角甾232醇(Ⅳ);棕榈酸甘油酯(Ⅴ);D 2甘露醇(Ⅵ)。
结论:化合物(Ⅱ)和(Ⅳ)为首次从粘帚霉属真菌中得到。
关键词 金线莲;粘帚霉属;真菌;化学成分Studi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f ungus accelerating the grow th of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Zhang Jihui (Zhang J H ),Guo Shunxing (Guo SX ),Yang J unshan (Yang J S ),et al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 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094)ABSTRACT OB JECTIVE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Gliocladium sp 1METH ODS :The data of FAB ,MS and NMR of the compounds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ir structures 1RESU LTS :Six compounds were seperated and identified as palmitinic acid (Ⅰ),bis 2(52furmyl 2furfuryl )2ether (Ⅱ),ergosterol (Ⅲ),6,222diene 25,82epidioxyergosta 232ol (Ⅳ),palmityl glycerin ester (Ⅴ),and D 2mannitol (Ⅵ)1CONC L USION :The compound (Ⅱ)and (Ⅳ)were firstly elucidated from this genus 1KE Y WOR DS A noectochilus roxburghii ,Gliocladium ,fungus ;chemical constituents 金线莲(A noectochil us roxburghii )是传统的名贵中药,对肾炎、糖尿病具有独特疗效。
金线莲繁殖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苏菲黄作喜*(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内江641112)摘要:金线莲是一种药食同源的珍贵草本植物,针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很多,但对其快繁、栽培方面的综述报道较少。
该文在探讨金线莲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综述了金线莲组织培养及栽培技术,包括培养基配制、无菌繁殖体系建立、增殖生根培养、培养条件控制、栽培园地建设、栽培基质准备、管理与采收等,提出了今后金线莲繁殖与栽培技术研究的重点方向,为金线莲大规模人工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线莲;组织培养;栽培技术;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567.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0)14-0032-04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1.)Lind1.),又名金线兰、金丝绒、金线入骨消等,是一种全草可入药的兰科开唇属多年生珍稀草本植物。
金线莲化学成分种类丰富,主要含黄酮类、多糖、挥发油、甾体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具有滋阴降火、清热解毒、消炎镇痛等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线莲对于降血糖、降血压、护肝等有显著疗效[1]。
由于金线莲生长环境苛刻,且种子发育不完善,在自然状态下极难萌发,加上人们过度采挖,造成其野生资源日渐稀缺[2]。
因此,为应对市场供求失衡现状,必须重视对金线莲人工快速繁殖和栽培的研究。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讨论了金线莲组培繁殖、人工栽培各环节的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并对金线莲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金线莲的大规模繁殖与栽培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
1金线莲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1.1植物学特征金线莲是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株高8~20cm,地面有匍匐根状茎,茎上具长短不等分节,节上长有少数不分枝的根(有根毛)。
叶片为前端较尖、后部较圆的互生叶,正面呈墨绿色,背面呈浅紫红色,具金黄色或白色网状叶脉。
总状花序依花序轴自下而上排列,花黄色或乳白色。
硅对金线莲营养生长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累积的影响董倩;王家旺;黄国强【期刊名称】《福建农业学报》【年(卷),期】2022(37)6【摘要】【目的】探究硅对金线莲营养生长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累积的影响,为金线莲提质促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以福建红霞金线莲为材料,采用水培的方式,施加不同浓度硅离子(0、0.175、0.350、0.525、0.700、0.875 mmol·L^(−1))处理30 d,测定金线莲生长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
【结果】硅对金线莲生长有促进作用,0.175~0.700 mmol·L^(−1)处理后相对生长率均达对照的7倍以上;随着硅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叶绿素指数和氮平衡指数值均呈现明显的先升后降趋势,0.525 mmol·L^(−1)处理时均达到最高值(P<0.01);类黄酮指数则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0.875 mmol·L^(−1)处理时达最高值(P<0.01);0.175 mmol·L^(−1)和0.700 mmol·L^(−1)的硅显著提高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为对照的2~3倍(P<0.01);0.700 mmol·L^(−1)的硅可显著促进金线莲总黄酮和多糖的累积(P<0.01),含量较对照分别高71.45%和116.65%。
【结论】硅对金线莲的生长有益,0.525 mmol·L^(−1)为营养生长期最佳浓度;提高浓度到0.700 mmol·L^(−1)有益于主要活性成分总黄酮和多糖的累积。
【总页数】7页(P734-740)【作者】董倩;王家旺;黄国强【作者单位】福建技术师范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239【相关文献】1.不同栽培基质对金线莲生长和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2.金线莲两种不同生长期主要活性成分动态变化分析3.金线莲生药鉴定、活性成分影响因素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4.三种不同来源金线莲的主要活性成分比较分析5.金线莲主要成分kinsenoside的体外抗癌活性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究永安金线莲
管其乾
【期刊名称】《福建林业》
【年(卷),期】2010(000)003
【摘 要】@@ 福建省永安市被中国经济林协会评定为"中国金线莲之乡"的消息传
开后,吸引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研究员张颖君等博士考察团来到永安
市考察金线莲.
【总页数】2页(P18-19)
【作 者】管其乾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 文
【相关文献】
1.培育龙头企生保护品牌名片——记地理标志产品永安黄泥家金线莲 [J], 王洁;陈
志华
2.永安金线莲原生态高效栽培技术 [J], 吴兴明;王晋成;郑鸿昌;林富添
3.福建永安市金线莲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J], 吴兴明
4.永安金线莲原生态高效栽培技术 [J], 吴兴明;王晋成;郑鸿昌;林富添;;;;
5.永安金线莲产业SWOT分析 [J], 萧建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