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10
南通市2018 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I试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I.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成为文化世家的必要条件是家庭有着的文化底蕴。
北宋最著名的文化世家非苏氏一门莫属,父亲苏洵发奋苦读勤于笔耕的美名 _,而苏轼和苏辙两兄弟在文坛的影响更是超过了父亲,真可谓A.深厚家喻户晓长江后浪推前浪B.深厚不言而喻这山望着那山高C.深重不言而喻长江后浪推前浪D.深重家喻户晓这山望着那山高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欢迎光临古都洛阳! (导游对游客)B.下一阶段的工作我已经安排好,如有疑问,欢迎垂询! (上级对员工)C.这次回母校叨扰老师,耽搁您宝贵的时间,真不好意思! (学生对老师)D.请记得按时服药,及时复诊,祝您早日康复! (医生对患者)3.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泰山风景区大门两侧的一组是(3 分)①摘星捧日雄踞五岳之首蔚霞蒸云矿纳万有之灵②水木荣春晖柳外东风花外雨江山留胜迹秦时明月汉时关③山高则配天阳鲁阴齐资化育坤厚故载物西河东海仰生成④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我们总是埋怨这世界太喧闹,让我们静不下心来专注一个目标、一项事业。
怎样才能静下心来? 。
,。
,,_。
这世界的一切喧闹,原本都是心闹。
①世界再喧闹我们也要听得见自己内心的声响②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③静得听得见一根针掉落的声音时④关键看我们的内心⑤我们才能听得见内心的梦想和希望⑥只有当我们的心静了A.①②⑥③⑤④B.①⑥②③⑤④C.④①②⑥③⑤D.④⑥③⑤②①5.下列对“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会徽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会徽将篆体“老”字置于中心位置,点明协会工作与老年人有关。
B.会徽中的麦穗蕴涵丰收之意,预示中国老龄产业的光明前景。
盐城市、南京市 2018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次试卷共 16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横线上。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我们初学为文,一看题目便接着搔首踟蹰,不知如何落笔,即便,敷衍成篇,自己也觉得索然寡味。
度过苦涩阶段便又是一种境界,提起笔来对于什么都有意见,有时一事未竟而枝节横生,有时旁征博引而轻重倒置,,下笔不能自休。
知道割爱才能进入第三阶段,对不恰当的内容要地加以削删,所谓“徇烂之极趋于平淡”就是这种境界。
A. 披肝沥胆纷纷扬扬大刀阔斧B. 搜索枯肠洋洋洒洒大刀阔斧C.披肝沥胆洋洋洒洒大张旗鼓D. 搜索枯肠纷纷扬扬大张旗鼓【解析】“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搜索枯肠”:比喻才思枯窘(含贬义)。
因此第一空选“搜索枯肠”。
“纷纷扬扬:形容雪、花等多而杂乱地在空中飘舞;也形容消息、流言广为传布。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还形容才思充沛;写起文章来很顺畅。
第二空提到“下笔”,因此选“洋洋洒洒”。
“大刀阔斧”:意思是比喻像使大刀、用阔斧那样,形容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大张旗鼓”: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也比喻公开。
因此第三空选“大刀阔斧”。
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察的是词义相近的词语的辨析。
2. 下列语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3 分)A.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文艺工作者要潜心探索,创造出鲜活、丰富的艺术形象来。
B.在硅谷这片热带雨林里,既有领军企业的大树,也有创业企业的小苗,即使大树或小苗死去,留下的腐殖质也会滋养创新的种子。
2017~2018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代儒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人生的各种问题作了广泛探讨和阐述。
尽管存在着一些片面、过时的观念,但儒家人生哲学的确包含着非常丰富、深刻、睿智的人生哲理。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
他自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又说“博学而笃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等等。
孔子的弟子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在孔子与儒家的思想中.“仁”不但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和人生志向,而且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觉悟和人格境界。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一个人要建功立业,不但耍有一定的能力和才气,而且还必须有坚定的理想和志向。
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人生如果没有一定的理想和志向,就如同无舵之舟、无缰之马,只能随波逐流,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最终将一事无成。
在孔子及儒家的人生哲学中,所倡导和表现出的是一种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就孔子个人来说,他早年就“志于学”“志于道”“志于仁”.并为其“志"终生奋斗.始终不渝。
即使在周游列国屡遭冷遇、四处碰壁的情况下,他也毫不退缩,坚信自己的理想和事业的正义性,并为之艰苦努力。
到了“甚矣吾衰也”的晚年.依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只要生命不息,就要积极进取.《易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儒家认为,人生的好多方面,由乎己而不由乎人。
当今,树立健康合理的人生观就成为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方面,儒家的人生哲学无疑是一剂良药。
就理想志向而言,儒家关于人生理想和志向的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我们今天所说的理想和志向,与孔子所讲的“立志”,在具体内容上是根本不同的.我们所说的社会理想主要是指一定的政治理想,它包括对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期望与设想,也包含着对未来社会基本面貌的预见。
南京市2020届高三三模答案1. D(3 分)2. C(3 分)3.B(3 分。
为木偶)4.C(3 分。
“产值呈下降趋势”错)5.A(3 分。
斥,是斥退、贬谪的意思)6.D(3 分。
原文并未批判当今士人,只是假设柳宗元若能如市人自媚于当世,当不致于落魄潦倒)7.(1)从前(我)想要跟从你们奔走四方,多次查考过古代名人贤者传记所记载的他们当时的功业,总是自认为未必比不上他们,那是多么的意气风发啊!(5 分。
“向”“驰驱”“按”“辄”及“气何盛也”句式各1 分)(2)看他(韩愈)所记叙的子厚(柳宗元)愿意将贬谪地柳州(和刘禹锡)交换为播州,他对于朋友的情感,像是要为此感叹流泪的样子。
(5 分。
“所叙”“易”“于”“欷歔而流涕”及语意通顺各1 分)8.韩愈作为知己,没有利用自己在朝廷显赫的地位,拜访权贵为柳宗元说情解脱;现在我的知己则应会同情我免官下野的遭遇,为我出力援引。
(4 分。
每点2 分)9.角度:前诗是声音,后诗是形态。
手法:前诗运用了听觉、想象,后诗运用了比喻。
(5 分。
角度2 分,手法3 分)10.从孤独、凄凉到期盼再到豁达、乐观。
结合诗句分析略。
(6 分。
每种心境及结合诗句分析各1 分)11.(1)皆反求诸己(2)春与秋其代序(3)驽马十驾(4)不如釜底抽薪(5)砯崖转石万壑雷(6)师道之不传也久矣(7)千里共婵娟(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8 分。
每句1 分)12.A(3 分)13.(1)“喘气”这一细节表现了胖子的形象特征。
用第一人称复数“我们”代替“我”(语言描写),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敏感羞涩。
(3 分。
每点1 分)(2)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我”对“肥”的理解,也寓指“我”和鲁迪之间的差异和隔阂。
(3 分。
每点1 分)14.“记流水账”:摒弃修饰性、描写性词句,文字简洁凝练;摒弃议论性、抒情性语句,使作者与事件保持距离;叙事跳跃性强,省去了某些细节。
(3 分。
答对一点得 2 分,答对两点得3 分)“往高处流”: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互相理解、尊重、认同的希望;探讨了人的生存困境,表达了对不可控命运的无奈;意蕴丰富,给了读者更丰富的解读空间。
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2018届攀枝花七中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部分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舌尖上的中秋中秋节是农历八月最重要的节日。
作为民间大节,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十分丰富,包括拜月、赏月等。
圆月与人间的团圆、丰收联系了起来,赋予了节日美满、喜庆的气氛。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秋节的食俗也是多种多样,各地的中秋美食令人无限神往。
农历八月十五这天,人们一大早就开始为晚上的祭月做准备,洒扫庭院,备办各种供品。
民间童谣唱道:“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
”月饼与瓜果是中秋祭月的主要供品。
月饼是不可或缺的,除了一般的月饼,民间还用一种大的团圆饼以祭月。
中秋节时正逢大量鲜果上市,人们便以之献月,如石榴、梨、枣、栗子、柿子、胡桃等,鲜藕和红菱是江南一带常见的供品,两广地区则多用芋头、橘柚拜月。
祭月的瓜果供品还被赋予吉祥寓意,传达着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
上海人家要供四色鲜果,多为菱、藕、石榴、柿子等,寓意“前留后嗣”,还有煮熟的毛豆荚、芋艿,称为“毛一千,余一万”,以讨吉利。
在江苏连云港,讲究的人家必备八大件:取意团圆的西瓜、取其多子的石榴、寓意事事如意的柿子、寓意长寿的花生(因花生又称长生果)、寓意早立子的枣和栗子,以及谓之“螃蟹爬月”的螃蟹,还有一块特大的“团圆饼”(也称光饼)。
供品中不能有梨,因谐音“离”而不吉利。
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2018.03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很多人看来,纪检干部,“老纪检”的脸上却总挂着笑容。
经他查办的大案要案很多,有些至今还被业内同行。
“老纪检”说,诱惑时常有,一不小心就容易栽跟头,可,,既然选择了纪检事业,就不能有发财的念头,与民争利的事更不能干A.不苟言笑啧啧称奇出水才看两腿泥B.谨言慎行啧啧称奇锥子没有两头尖C. 谨言慎行律津乐道出水才看两腿泥D. 不苟言笑津津乐道锥子没有两头尖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就社会效果而言,《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热播不仅带动了《诗经》等传统文化类图书阅读升温,还引发了同名书籍的持续热销。
B.工商资本下乡,应该带动农民而不是代替农民,把“老板”与“老乡”的优势结合起来,让农民通过土地等资源获得应有利益C.2017十大媒体流行语近期发布,这十个词条概括了一年中令人难以忘怀的时事、世情、民心,描述了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
D.长期以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受到地震、海啸、洪水、风暴等诸多自然灾害,迫切需要利用大数据来提高自身的减灾应对能力3下列语段空缺处应填入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七月》是一份集体的、或曰“大我”的回忆。
因为是回忆,所以思绪是流动的,叙述是跳荡的。
一粮或起或伏、若明若暗的线,牵绾起活泼的思绪、跳荡的旋律。
,《七月》追述春夏秋冬的故事,却不是记录春夏秋冬的《月令》;铺叙一岁耕桑的苦乐,却不是安排耕种与收获的农书, ,因为是“大我”,所以它可以也包容无数的“小我”。
是阳刚的,却不妨阳刚中有阴柔。
它尽可以在一个大结构中,细心经带一个一个的小结构《七月》为平平常常的工作注入了生命,①它是鲜活的诗,也是水久的史②它可以散漫开,又可以归拢来③它是写实的,却不为“实”所缚④它是粗放的,却不妨粗放中有细腻A ①②③④ C.②①①③ B.①③④② D.②③④①4.下列楹联与场所不匹配的一组是(3分)A,泗水文章昭日月, 杏坛礼乐冠华夷。
2018届上学期江苏省南京市高三期中考试试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________。
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________找到“桃花源”。
不同的“桃花源”,________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
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
A.钟灵毓秀按图索骥映射B.海市蜃楼按图索骥折射C.海市蜃楼顺藤摸瓜折射D.钟灵毓秀顺藤摸瓜映射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感受时,悲欢怨爱,两两相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实际世界中处处都是牵绊冲突,在意象境界中尘忧俗虑都能洗濯净尽。
①从感受到回味②在回味时③悲怨亦复有趣④欢爱固然可欣⑤从实用态度变为美感态度⑥是由实际世界跳到意象境界A.②④③①⑥⑤B.①⑥⑤②④③C.②③④①⑤⑥D.①⑤⑥②④③3.下列情境中,语言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诸位朋友,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请柬)B.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
”(新闻)C.兹介绍我校张敏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介绍信)D.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依法应认定无效。
(上诉状)4.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B.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C.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D.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优”的本义指表演乐舞、杂戏的艺人。
2018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9月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一、语言文字运用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日前,某地民办学校用“奇葩”试题考查学生和家长的做法,再次▲ 公众的神经。
教育资源的不均,家长心态的失衡,加上整个社会功利心的▲ ,让这一事件备受关注。
而要解决问题,必须进一步推进改革,规范市场,避免培训机构▲ ,家长也要深刻反省,回归理性。
A. 撩拨驱策火上浇油B. 拨弄鞭策火上浇油C. 拨弄驱策火中取栗D. 撩拨鞭策火中取栗【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词语的辨析,注意空格前后的词语“神经”“社会功利心”“避免”。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此次的论文集中撤稿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学术环境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力度都需要进一步改善。
B. 地方行政部门这种怕麻烦、不担当的姿态,不仅会影响地方经济健康发展,而且会破坏当地企业正常的经营环境。
C.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在国内取得高票房的原因,是由于影片中表现出的东方式的情感和价值观,拉近了与中国观众的距离。
D. 数据显示,我国数字阅读用户已超过3 亿,其中付费用户比免费用户的黏性更强,呈现阅读频率更高、阅读时间更长的特征。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成分残缺,“反映出”后面没有中心词;B项,语序不当,后面的两个句子调换顺序;C项,结构混乱,“原因是因为”句式杂糅。
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
此题选项D“原因是因为”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
3. 下面一段话中没有运用到的修辞手法是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一中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人们在消费时经常遭遇一些“潜规则”,比如找搬家公司谈好价格却临时被告知要按楼层加价,买窗帘遭遇商家收打孔费等。
所谓“消费潜规则”大多是商家的“不成文规定”或所谓的“商业惯例”,消费者面对商家的这些“商业惯例”,即使很不情愿,但通常只能被动接受。
这些“消费潜规则”实际上存在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问题。
调查显示,73.8%的受访者遇到过“消费潜规则”,18.2%的受访者没有遇到过,8.1%的受访者回答不清楚。
受访者认为,装修(46.3% )、家居产品(40.2%)和电子产品(35.2% )领域最容易出现“消费潜规则”,其他还有:电影院(22.0%)、网购(2.5%)、搬家(23.1%)、物流(16.4%)、餐饮(28.0%)、旅游(34. 8% )、影楼(18.2% )和物业(12.3% )等。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李伟民指出,“消费潜规则”就是不明显的、不公开的、法律法规以外的规则。
“‘消费潜规则’屡禁不止,而且变得更加隐蔽。
日常消费领域往往是重灾区,比如金融保险、日用品维修和餐饮等。
”调查显示,遇到“消费潜规则”后,64.0%的受访者会与商家协商解决,41.1%的受访者会找维权部门投诉,36.0%的受访者会忍气呑声,26.7%的受访者在网上发帖指责,11.3%的受访者会向媒体求助。
面对“消费潜规则,23.6%的受访者觉得维权容易,59.6%的受访者觉得不容易,16.8%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摘编自王品芝《“消费潜规则”横行,你“被套路”过吗》,《中国青年报》2018年11月15日)材料二:促销套路”深、“优惠账”难算。
南京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参考答案说明:1.本解答给出的解法供参考.如果考生的解法与本解答不同,可根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容比照评分标准制订相应的评分细则.2.对计算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续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的内容和难度,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部分正确解答应得分数的一半;如果后续部分的解答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再给分.3.解答右端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到这一步应得的累加分数. 4.只给整数分数,填空题不给中间分数.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计70分. 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1.{-3,-2,2} 2. 5 3.150 4.7 5.23 6.[211,2] 7. ①③8. 5 9.4 10.2 11.x +2y -4=0 12.-3 13.259 14.[e 2,4e]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计9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区域内) 15.(本小题满分14分)解:(1)因为点P 的横坐标为277,P 在单位圆上,α为锐角,所以cos α=277, ………………………………2分所以cos2α=2cos 2α-1=17. ………………………………4分(2)因为点Q 的纵坐标为3314,所以sin β=3314. ………………………………6分 又因为β为锐角,所以cos β=1314. ………………………………8分因为cos α=277,且α为锐角,所以sin α=217,因此sin2α=2sin αcos α=437, ……………………………10分所以sin(2α-β) =437×1314-17×3314=32. ……………………………12分 因为α为锐角,所以0<2α<π. 又cos2α>0,所以0<2α<π2,又β为锐角,所以-π2<2α-β<π2,所以2α-β=π3. …………………………………14分16.(本小题满分14分)(1)证明:如图1,连结PE .因为△PBC 的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 为BC 中点, 所以PE ⊥BC , ……………………2分 且PE =3,同理AE =3.因为P A =6,所以PE 2+AE 2=P A 2,所以PE ⊥AE .……4分 因为PE ⊥BC ,PE ⊥AE ,BC ∩AE =E ,AE ,BC ⊂平面ABC , 所以PE ⊥平面ABC . 因为PE ⊂平面PBC ,所以平面PBC ⊥平面ABC . ……………………7分 (2)解法一如图1,连接CD 交AE 于O ,连接OM .因为PD ∥平面AEM ,PD ⊂平面PDC ,平面AEM ∩平面PDC =OM ,所以PD ∥OM , ……………………………………9分 所以PM PC =DODC . ……………………………………11分因为D ,E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CD ∩AE =O , 所以O 为∆ABC 重心,所以DO DC =13, 所以PM =13PC =23. …………………………………14分解法二如图2,取BE 的中点N ,连接PN . 因为D ,N 分别为AB ,BE 的中点, 所以DN ∥AE .又DN ⊄平面AEM ,AE ⊂平面AEM , 所以DN ∥平面AEM .又因为PD ∥平面AEM ,DN ⊂平面PDN ,PD ⊂平面PDN ,DN ∩PD =D , 所以平面PDN ∥平面AEM . ………………………………9分 又因为平面AEM ∩平面PBC =ME ,平面PDN ∩平面PBC =PN ,所以ME ∥PN ,所以PM PC =NENC . ………………………………11分因为E ,N 分别为BC ,BE 的中点,所以NE NC =13,所以PM =13PC =23. ………………………………14分17.(本小题满分14分) 解:(1)连结DC .(图2)PAM DEC B N(图1)OB P ACMDE在△ABC 中,AC 为2百米,AC ⊥BC ,∠A 为π3,所以∠CBA =π6,AB =4,BC =23. ………………………………2分因为BC 为直径,所以∠BDC =π2,所以BD =BC cos θ=23cos θ. ………………………………4分 (2)在△BDF 中,∠DBF =θ+π6,∠BFD =π3,BD =23cos θ,所以DF sin(θ+π6)=BF sin(π2-θ)=BDsin ∠BFD ,所以DF =4cos θsin(π6+θ), ………………………………6分且BF =4cos 2θ,所以DE =AF =4-4cos 2θ, ………………………………8分 所以DE +DF =4-4cos 2θ+4 cos θsin(π6+θ)=3sin2θ-cos2θ+3=2 sin(2θ-π6)+3. …………………………………12分因为π3≤θ<π2,所以π2≤2θ-π6<5π6,所以当2θ-π6=π2,即θ=π3时,DE +DF 有最大值5,此时E 与C 重合. ……………13分答:当E 与C 重合时,两条栈道长度之和最大. …………………………………14分18.(本小题满分16分)解(1)离心率e =c a =32,所以c =32a ,b =a 2-c 2=12a , …………………………………2分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x 24b 2+y 2b2=1.因为椭圆C 经过点P (85,35),所以1625b 2+925b 2=1,所以b 2=1,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x 24+y 2=1. …………………………………4分(2)解法一设N (n ,0),当l 斜率不存在时,A (25,y ),B (25,-y ),则y 2=1-(25)24=2425,则NA →⋅NB →=(25-n )2-y 2=(25-n )2-2425=n 2-45n -45, …………………………………6分当l 经过左、右顶点时,NA →⋅NB →=(-2-n )(2-n )=n 2-4.令n 2-45n -45=n 2-4,得n =4. ……………………………………8分下面证明当N 为(4,0)时,对斜率为k 的直线l :y =k (x -25),恒有NA →⋅NB →=12.设A (x 1,y 1),B (x 2,y 2),由⎩⎨⎧x 24+y 2=1,y =k (x -25),消去y ,得(4k 2+1)x 2-165k 2x +1625k 2-4=0,所以x 1+x 2=165k 24k 2+1,x 1x 2=1625k 2-44k 2+1, …………………………………10分所以NA →⋅NB →=(x 1-4)(x 2-4)+y 1y 2=(x 1-4)(x 2-4)+k 2(x 1-25)(x 2-25)=(k 2+1)x 1x 2-(4+25k 2)(x 1+x 2)+16+425k 2 …………………………………12分=(k 2+1)1625k 2-44k 2+1-(4+25k 2)165k 24k 2+1+16+425k 2=(k 2+1)(1625k 2-4)-165k 2(4+25k 2)+425k 2(4k 2+1)4k 2+1+16=-16k 2-44k 2+1+16=12.所以在x 轴上存在定点N (4,0),使得NA →⋅NB →为定值. …………………………………16分 解法二设N (n ,0),当直线l 斜率存在时,设l :y =k (x -25),设A (x 1,y 1),B (x 2,y 2),由⎩⎨⎧x 24+y 2=1,y =k (x -25),消去y ,得(4k 2+1)x 2-165k 2x +1625k 2-4=0, 所以x 1+x 2=165k 24k 2+1,x 1x 2=1625k 2-44k 2+1, …………………………………6分所以NA →⋅NB →=(x 1-n )(x 2-n )+y 1y 2=(x 1-n )(x 2-n )+k 2(x 1-25)(x 2-25)=(k 2+1)x 1x 2-(n +25k 2)(x 1+x 2)+n 2+425k 2=(k 2+1)1625k 2-44k 2+1-(n +25k 2)165k 24k 2+1+n 2+425k 2 ……………………………………8分=(k 2+1)(1625k 2-4)-165k 2(n +25k 2)+425k 2(4k 2+1)4k 2+1+n 2=(-165n -165)k 2-44k 2+1+n 2. ……………………………………12分 若NA →⋅NB →为常数,则(-165n -165)k 2-44k 2+1为常数,设(-165n -165)k 2-44k 2+1=λ,λ为常数,则(-165n -165)k 2-4=4λk 2+λ对任意的实数k 恒成立,所以⎩⎪⎨⎪⎧-165n -165=4λ,-4=λ,所以n =4,λ=-4,此时NA →⋅NB →=12. ……………………………………14分 当直线l 斜率不存在时,A (25,y ),B (25,-y ),则y 2=1-(25)24=2425,所以NA →⋅NB →=(25-4)2-y 2=(25-4)2-2425=12,所以在x 轴上存在定点N (4,0),使得NA →⋅NB →为定值. ………………………………16分 19.(本小题满分16分)解:(1)因为f (x )=2x 3-3ax 2+3a -2(a >0),所以f'(x )=6x 2-6ax =6x (x -a ).令f'(x )=0,得x =0或a . ………………………………2分 当x ∈(-∞,0)时,f'(x )>0,f (x )单调递增;当x ∈(0,a )时,f'(x )<0,f (x )单调递减; 当x ∈(a ,+∞)时,f'(x )>0,f (x )单调递增.故f (x )极大值=f (0)=3a -2=0,解得a =23. ………………………………4分(2)g (x )=f (x )+6x =2x 3-3ax 2+6x +3a -2(a >0), 则g ′(x )=6x 2-6ax +6=6(x 2-ax +1),x ∈[0,1].①当0<a ≤2时,△=36(a 2-4)≤0,所以g ′(x )≥0恒成立,g (x )在[0,1]上单调递增,则g (x )取得最大值时x 的值为1. ……………………………6分②当a >2时,g ′(x )的对称轴x =a2>1,且△=36(a 2-4)>0,g ′(1)=6(2-a )<0,g ′(0)=6>0,所以g ′(x )在(0,1)上存在唯一零点x 0=a -a 2-42.当x ∈(0,x 0)时,g ′(x )>0,g (x )单调递增, 当x ∈(x 0,1)时,g ′(x )<0,g (x )单调递减,则g (x )取得最大值时x 的值为x 0=a -a 2-42. ………………………………8分综上,当0<a ≤2时,g (x )取得最大值时x 的值为1;当a >2时,g (x )取得最大值时x 的值为a -a 2-42. ……………………………9分(3)设h (x )=f (x )-f ′(x )=2x 3-3(a +2)x 2+6ax +3a -2,则h (x )≥0在[a 2,a +22]有解. ………………………………10分h ′(x )=6[x 2-(a +2)x +a ]=6[(x -a +22)2-a 2+44],因为h ′(x )在(a 2,a +22)上单调递减,所以h ′(x )<h ′(a 2)=-32a 2<0,所以h (x )在(a 2,a +22)上单调递减,所以h (a2)≥0,即a 3-3a 2-6a +4≤0. …………………………………12分设t (a )=a 3-3a 2-6a +4(a >0),则t ′ (a )=3a 2-6a -6, 当a ∈(0,1+2)时,t ′ (a )<0,t (a )单调递减; 当a ∈(1+2,+∞)时,t ′ (a )>0,t (a )单调递增.因为t (0)=4>0,t (1)=-4<0,所以t (a )存在一个零点m ∈(0,1), …………………14分 因为t (4)=-4<0,t (5)=24>0,所以t (a )存在一个零点n ∈(4,5), 所以t (a )≤0的解集为[m ,n ],故满足条件的正整数a 的集合为{1,2,3,4}. …………………………………16分20.(本小题满分16分)解:(1)当n ≥2时,a n =S n -S n -1=2n 2-2(n -1)2=4n -2,又a 1=S 1=2=4×1-2,所以a n =4n -2. …………………………………2分 所以a n +|a n +1-a n +2|=4n -2+4=4(n +1)-2为数列{a n }的第n +1项,因此数列{a n }为“T 数列”. …………………………………4分 (2)因为数列{a n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 所以a n +|a n +1-a n +2|=a 1+(n -1) d +|d |. 因为数列{a n }为“T 数列”,所以任意n ∈N *,存在m ∈N *,使得a 1+(n -1) d +|d |=a m ,即有(m -n ) d =|d |.…………6分 ①若d ≥0,则存在m =n +1∈N *,使得(m -n ) d =|d |, ②若d <0,则m =n -1.此时,当n =1时,m =0不为正整数,所以d <0不符合题意.综上,d ≥0. ……………………………………8分 (3)因为a n <a n +1,所以a n +|a n +1-a n +2|=a n +a n +2-a n +1.又因为a n <a n +a n +2-a n +1=a n +2-(a n +1-a n )<a n +2,且数列{a n }为“T 数列”, 所以a n +a n +2-a n +1=a n +1,即a n +a n +2=2a n +1,所以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 …………………………………10分 设数列{a n }的公差为t (t >0),则有a n =1+(n -1)t ,由a n <a 2n +1-a 2n <a n +1,得1+(n -1)t <t [2+(2n -1)t ]<1+nt ,………………………………12分整理得n (2t 2-t )>t 2-3t +1, ①n (t -2t 2)>2t -t 2-1. ②若2t 2-t <0,取正整数N 0>t 2-3t +12t 2-t,则当n >N 0时,n (2t 2-t )<(2t 2-t ) N 0<t 2-3t +1,与①式对于任意n ∈N *恒成立相矛盾, 因此2t 2-t ≥0.同样根据②式可得t -2t 2≥0, 所以2t 2-t =0.又t >0,所以t =12.经检验当t =12时,①②两式对于任意n ∈N *恒成立,所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1+12(n -1)=n +12. ………………………………16分南京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附加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8.05说明:1.本解答给出的解法供参考.如果考生的解法与本解答不同,可根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容比照评分标准制订相应的评分细则.2.对计算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续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的内容和难度,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部分正确解答应得分数的一半;如果后续部分的解答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再给分.3.解答右端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到这一步应得的累加分数. 4.只给整数分数,填空题不给中间分数.21.【选做题】在A 、B 、C 、D 四小题中只能选做2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请在答.卷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A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证明:连结MN ,则∠BMN =∠BCA , ………………………………2分又∠MBN =∠CBA ,因此△MBN ∽△CBA . ………………………………4分 所以AB AC =BNMN . ………………………………6分又因为AC =12AB ,所以BNMN =2,即BN =2MN . ………………………………8分又因为BN =2AM ,所以AM =MN ,所以CM 是∠ACB 的平分线. ………………………………10分 B .选修4—2:矩阵与变换解:因为A =⎣⎢⎡⎦⎥⎤1 20 1,B =⎣⎢⎡⎦⎥⎤2 00 1,所以AB =⎣⎢⎡⎦⎥⎤2 20 1. ………………………………4分 设点P 0(x 0,y 0)是l 上任意一点,P 0在矩阵AB 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P (x ,y ).因为P 0(x 0,y 0)在直线l : x -y +2=0上,所以x 0-y 0+2=0. ①由AB ⎣⎡⎦⎤x 0y 0=⎣⎡⎦⎤x y ,即⎣⎢⎡⎦⎥⎤2 20 1 ⎣⎡⎦⎤x 0y 0=⎣⎡⎦⎤x y , 得⎩⎨⎧2 x 0+2 y 0=x , y 0=y ,………………………………6分 即⎩⎪⎨⎪⎧x 0=12x -y ,y 0=y .② 将②代入①得x -4y +4=0,所以直线l 1的方程为x -4y +4=0. ………………………………10分C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解:解法一在直线ρsin(θ-π3)=-3中,令θ=0,得ρ=2.所以圆C 的圆心坐标为C (2,0). ………………………………4分因为圆C 经过点P (2,π3),所以圆C 的半径PC =22+22-2×2×2×cos π3=2, ……………………………6分所以圆C 的极坐标方程ρ=4cos θ. ……………………………10分解法二以极点为坐标原点,极轴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直线方程为y =3x -23,P 的直角坐标为(1,3),令y =0,得x =2,所以C (2,0), ………………………………4分 所以圆C 的半径PC =(2-1)2+(0-3)2=2, ………………………………6分所以圆C 的方程为(x -2)2+(y -0)2=4,即x 2+y 2-4x =0, ………………………………8分所以圆C 的极坐标方程ρ=4cos θ. ……………………………10分D .选修4—5:不等式选讲解:因为(12+12+12)[(2a +b )2+(2b +c )2+(2c +a )2]≥(1·2a +b +1·2b +c +1·2c +a )2,即(2a +b +2b +c +2c +a )2≤9(a +b +c ). ……………………………4分因为a +b +c =1,所以(2a +b +2b +c +2c +a )2≤9, ……………………………6分所以2a +b +2b +c +2c +a ≤3,当且仅当2a +b =2b +c =2c +a ,即a =b =c =13时等号成立.所以2a +b +2b +c +2c +a 的最大值为3. ……………………………10分【必做题】第22题、第23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22.(本小题满分10分)解:(1)因为点A (1,a ) (a >0)是抛物线C 上一点,且AF =2,所以p2+1=2,所以p =2. ……………………………3分(2)解法一由(1)得抛物线方程为y 2=4x .因为点A (1,a ) (a >0)是抛物线C 上一点,所以a =2. ……………………………4分设直线AM 方程为x -1=m (y -2) (m ≠0),M (x 1,y 1),N (x 2,y 2).由⎩⎨⎧x -1=m (y -2),y 2=4x ,消去x ,得y 2-4m y +8m -4=0, 即(y -2)( y -4m +2)=0,所以y 1=4m -2. ……………………………6分 因为AM ⊥AN ,所以-1m 代m ,得y 2=-4m -2, ……………………………8分所以d 1d 2=|(y 1+2) (y 2+2)|=|4m ×(-4m )|=16. ……………………………10分解法二由(1)得抛物线方程为y 2=4x .因为点A (1,a ) (a >0)是抛物线C 上一点,所以a =2. ……………………………4分 设M (x 1,y 1),N (x 2,y 2),则AM →·AN →=(x 1-1)(x 2-1)+( y 1-2) (y 2-2)=0. ……6分 又因为M (x 1,y 1),N (x 2,y 2)在y 2=4x 上,所以(y 21-4) (y 22-4)+16( y 1-2) (y 2-2)=0,即[( y 1+2) (y 2+2)+16]( y 1-2) (y 2-2)=0.因为( y 1-2) (y 2-2)≠0,所以( y 1+2) (y 2+2)=-16, ……………………………8分所以d 1d 2=|(y 1+2) (y 2+2)|=16. ……………………………10分23.(本小题满分10分)解:(1)因为f n (x )=i =1∑n -1An -in x (x +1)…(x +i -1),所以f n (1)=i =1∑n -1An -i n ×1×…×i =i =1∑n -1n !=(n -1)×n !,g n (1)=A nn +1×2×…×n =2×n !,所以(n -1)×n !=14×n !,解得n =15. ……………………………3分 (2)因为f 2(x )+g 2(x )=2x +2+x (x +1)=(x +1)(x +2),f 3(x )+g 3(x )=6x +3x (x +1)+6+x (x +1)(x +2)=(x +1)(x +2)(x +3),猜想f n (x )+g n (x )=(x +1)(x +2)…(x +n ). ……………………………5分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当n =2时,命题成立;假设n =k (k ≥2,k ∈N *)时命题成立,即f k (x )+g k (x )=(x +1)(x +2)…(x +k ),因为f k +1(x )=i =1∑kAk +1-ik +1x (x +1)…(x +i -1)=i =1∑k -1(k +1)A k -ik x (x +1)…(x +i -1)+A 1k +1x (x +1)…(x +k -1)=(k +1) f k (x )+(k +1) x (x +1)…(x +k -1),所以f k +1(x )+g k +1(x )=(k +1) f k (x )+(k +1) x (x +1)…(x +k -1)+A k +1k +1+x (x +1)…(x +k )=(k +1)[ f k (x )+x (x +1)…(x +k -1)+A kk ]+x (x +1)…(x +k )=(k +1)[ f k (x )+g k (x )]+x (x +1)…(x +k )=(k +1)(x +1)(x +2)…(x +k )+x (x +1)…(x +k ) =(x +1)(x +2)…(x +k ) (x +k +1),即n =k +1时命题也成立.因此任意n ∈N *且n ≥2,有f n (x )+g n (x )=(x +1)(x +2)…(x +n ). …………………9分所以对于每一个给定的正整数n ,关于x 的方程f n (x )+g n (x )=0所有解的集合为{-1,-2,…,-n}.……………………………10分。
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Ⅱ卷(总分:40分时间:30分钟)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
(10分)先生注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尽脱古人蹊径平生著述自以乐府为第一词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论。
惟张叔夏病其意趣不高远。
然宋人如欧、苏、秦、黄,高则高矣,至精工博大,殊不逮先生。
故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
南宋唯一稼轩可比昌黎,而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
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为犹当也。
(选自《人间词话》)【注】先生:即周邦彦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5分)先生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尽脱古人蹊径平生著述自以乐府为第一词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论。
22.“欧、秦似摩诘”一句中“秦”指______,“摩诘”指______。
(2分)23.作者认为“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为犹当也”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3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呐喊》中《风波》的主人公七斤住在农村,作品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五四时期中国农村破败的真实情景,深刻提示了危机背后的社会危机。
B.《老人与海》中的男孩曼诺林的形象与老人的形象是不可分割的,他既是老人经历的见证者,也是老人的精神传人。
C.“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茶馆》中唐铁嘴的这段话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精神毒害。
D.《欧也妮·葛朗台》中,因为看上了葛朗台女儿欧也妮的品貌,公证人克罗旭和银行家德·格拉桑经常出入葛朗台家。
E.觉新是巴金《家》中高家的第三代“觉”字辈的大少爷,觉新的亲事最终是由他父亲用拈阄的办法决定的。
25.简答题(10分)(1)《红楼梦》第30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龄官划蔷痴及局外”中“双敲”指什么?“痴及局外”指什么?(6分)▲▲(2)《三国演义》中,“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是指哪三件事?(4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26~28题。
南京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 文 一、语言文学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小说写一个 ▲ 的小角色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成长为戏班台柱子的故事,以其浓郁的地域色彩和深刻的文化反思 ▲ 国内最高级别大奖。作者多年创作,成果丰硕,获此殊荣,可谓 ▲ 。 A.跑江湖 问鼎 名副其实 B.跑龙套 染指 名副其实 C.跑江湖 染指 实至名归 D.跑龙套 问鼎 实至名归 【答案】D 【解析】“跑江湖”指以卖艺、行医、算卦、相面等为职业,来往各地谋生。 “跑龙套”是指在戏曲中扮演随从或兵卒;或是喻指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问鼎”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指图谋夺取政权;二泛指觊觎侵占别国;三指触犯、过问,也指夺取某些体育运动的顶尖成绩。 “染指”指分取不应该得到的利益,也指插手某件事情。一般用作贬义色彩。 “名副其实”是指名称或名声与实际一致, 侧重于本身已有名气。 “实至名归”是指有了实际成就,就会有相应的声誉,侧重于经过努力得到名气。 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我是职场新人,很多规矩都不懂,不当之处请大家见谅。 B.年前回乡,给您捎带了一点土仪,不成敬意,还望笑纳。 C.此行承蒙雅爱,全程叨陪,设宴款待,盛情厚意,不胜感激。 D.欣闻兄台喜得麟儿。衷心祝愿贵公子健康聪明,茁壮成长。 【答案】C 【解析】从“承蒙雅爱”、“不胜感激”可看出,此句交际用语是感谢他人的招待而用的,但“叨陪”一词是指荣幸地陪侍,是谦辞。在此不合语境。可用“全程陪同”方符合语境,与全句表达的对他人的感谢之意相符。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我们停止说话,且看那瞬息万变的落照,迤逦行来,已到水边,水已成冰。 ▲ 。 ▲ 。▲ 。 ▲ 。 ▲ 。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 ①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 ②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 ③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呈黛青色,鲜嫩润泽 ④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 ⑤远山凹处,红日正沉,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 A.①④②⑤③ B.①⑤②③④ C.②①⑤③④ D.②①③④⑤ 【答案】B 【解析】由“水已成冰”可知,下句应为①,排除CD,“桔梗上漾着绮辉”,“绮辉”二字暗示后面应为⑤,排除A。②③按照逻辑顺序应相连,③中“这时却全呈黛青色”,与④中“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相连也合情理,因此可得出顺序为B。 4.下列句子没有比喻修辞的一句是( )(3分) A.做客山中的妙处,尤在你永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你不妨摇曳着一头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B.屋顶花园有孩子们溜冰,咕滋咕滋锉过来又锉过去,听得我们一粒粒牙齿在牙龈里发酸,仿佛剔一剔便会掉下来。 C.我们又叫又笑,互相捶打,又在田埂上坐了很久。满天清明,飞舞的蚊蚋在我们头上罩了一层银亮的雾。 D.我知道父亲要等天黑才回来,等田野消停下来,细细密密的虫声水一样从地里渗出来,越漫越厚,越漫越深。 【答案】B 【解析】A答案将头发比喻为蓬草,将胡子比喻为苔藓;C答案将蚊蚋飞舞的样子比喻为银亮的雾;D答案将虫声比喻为渗出的水。由此可排除ACD,答案为B。 5.下列对南京书展徽标理解不恰当的是( )(3分)
A.标志左上方图形由“南”字拼音首字母化入,似打开的城门,展现南京书展欢迎包容的姿态。 B.标志右上方文字是繁体“書”字的艺术变体,说明此次展览主体是书籍,同时表示书籍繁多。 C.标志下方有“南京书展”四个汉字,下面又有对应的英文翻译,表明此次书展中外书籍齐全。 D.该标志图文结合,疏密有致,寓意丰富,在和谐统一中传达出南京的历史特色和文化气息。 【答案】C 【解析】南京书展标志由南京首字母N和繁体的“书”字组成,字母N象征开放的城门,也是南京历史文化的代表符号,表示南京书展欢迎与包容的态度。另外,标志虚实相间,既代表了引领和搭建书籍交流平台的实力,也象征了不断增长和繁荣的图书交易。ABD正确,C答案过度解读。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王冕传 [清]朱彝尊 王冕,字元章,诸暨田家子也。父命牧牛,冕放牛陇上,潜入学听村童诵书,暮亡其牛,父怒,挞之。他日依僧寺,夜坐佛膝,映长明灯读书。安阳韩性异而致.之,遂从性学,通《春秋》。 尝一试进士举,不第,焚所为文,读古兵法。恒著高檐帽,衣绿蓑衣,蹑长齿屐,击木剑,或骑牛行市中。人或疾其狂,同里王艮特爱重之,为拜其母。艮为江浙检校,冕往谒,履敝不完,足指践地。艮遗之草履一两,讽使就吏禄,冕笑不言,置其履而去。归迎其母至会稽,驾以白牛车,冕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皆讪笑,冕不顾也。所居倚土壁庋釜,执爨养母,教授弟子,以为常。 高邮申屠駧任绍兴理官,过钱塘,问交于王艮。艮曰:“里有王元章者,其志行不求合于俗,君欲与语,非就见不可。”駧至,即遣吏自通。冕曰:“吾不识申屠君。”谢不见。駧乃造其庐,执礼甚恭。冕始见之。 东游吴,北至燕。泰不华荐以馆职,冕曰:“公愚人哉!不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为?”翰林学士危素,冕不识也;居钟楼街,冕知之。一日,素骑过.冕,冕揖之坐,不问名姓,忽曰:“公非住钟楼街者耶?”曰:“然。”冕更不与语。素出,或问客为谁,笑曰:“此必危太朴也。吾尝诵其文,有诡气,今睹其人举止,亦然。” 冕善诗,通篆籀,始用花乳石刻私印,尤长画梅,以胭脂作没骨体。燕京贵人争求画。乃以一幅张壁间,题诗其上,语含讽刺,人欲执之。冕觉,乃亟归。谓友曰:“黄河北流,天下且大乱矣。”携妻孥隐会稽之九里山,号煮石山农。 太祖既取婺州,遣胡大海攻绍兴。居人奔窜,冕不为动。兵执之,与俱见大海,大海延问策,冕曰:越人秉义,不可以犯;若为义,谁敢不服?若为非义,谁则非敌?”太祖闻其名,授以谘议参军,而冕死矣。 朱彝尊曰:当元之季多逸民,冕其一也。自宋文宪《传》[注]出,世皆以“参军”目之,冕亦何尝一日参军事哉?因别为传,上之史馆,冀编纂者择焉。 (节选自《朱彝尊选集》)【注】宋文宪,即明朝宋濂,著有《王冕传》。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安阳韩性异而致.之 致:招引
B.冕被.古冠服随车后 被:穿戴 C.素骑过.冕 过:经过 D.当元之季.多逸民 季:末世 【答案】C 【解析】C选项“过”的意思是“来访、前往拜访、探望”。语出《战国策齐策四》:“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点评】本题考察实词的多个义项。考生容易将“过”的古义与今义混为一谈,做题时要仔细推敲文本,将“经过”一意代入题中,会发现与文意不符。本题适合用代入法,而其余几个选项比较常见,考生比较容易判断出来。这提醒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还要有灵活的方法,方可百战不殆。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士举”指进士科考试,文中泛指科举考试。进士科原为考试科目之一,明清以来,以进士科考试最为重要。 B.“拜其母”是古人的一种结交礼,表示结成通家之好。王艮把王冕带去拜见自己的母亲,表明他对王冕的赏识与器重。 C.“篆籀”是汉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书体。具体而言,“籀”指大篆,“篆”一般由大篆简化而来。 D.“太祖”本是对先祖的称谓,后多用作开国帝王的庙号。从王冕的生活时代推断,“太祖”当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解析】B项出自“同里王艮特爱重之,为拜其母”,结合原文,我们可以知道:王艮很欣赏王冕,于是去拜见了王冕的母亲,而不是王冕拜见了王艮的母亲。 C项中,篆(zhuàn) 籀(zhòu)是文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书体的称谓。指篆文和籀文,籀文指大篆,出现于周宣王时期。篆文指小篆,是由籀文(大篆)发展而来。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细节内容的理解分析,难度中等。 8.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公愚人哉!不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为? 【解析】 “公愚人哉”是个判断句。“狐兔游”可借鉴“可惜草连天,晴郊狐兔眠”。这里的“狐兔游”指的是经历变动后凋败荒凉的景象。“何以禄为”是宾语前置句。由此,本句大致可以翻译为“您真是个愚蠢的人啊!不出十年,这里就会变成狐狸和兔子乱窜的凋敝之地。(到那时)还凭借什么来获取俸禄呢/还凭什么做官呢?”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考查的重点字词和句式都比较常见,没有生僻字词。 (2)因别为传,上之史馆,冀编纂者择焉。 【解析】本题重点字词为“别”“史馆”。本句大致可以翻译为“于是我另外做为他写了一篇传记,上交给掌修国史的史馆中,希望编纂的人能从中区别开。”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考查的重点字词和句式都比较常见,没有生僻字词。 9.根据文章第二段,概括王冕的精神特质。(4分) 【解析】“恒著高檐帽,衣绿蓑衣,蹑长齿屐,击木剑,或骑牛行市中。”可以看出他的洒落不羁与狂狷耿介。“艮遗之草履一两,讽使就吏禄,冕笑不言,置其履而去。”可以看出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所居倚土壁庋釜,执爨养母,教授弟子,以为常。”可以看出他的甘于贫穷、甘于平淡、安贫乐道与讲究孝道。由此,可以将王冕的精神特质大致归结为“洒落不羁、狂狷耿介、不慕名利、淡泊自处、甘于贫穷、甘于平淡、安贫乐道、讲究孝道”。 【点评】本题考查对全文内容的分析把握,要求考生能够理解文章意思,并且能够清晰划分文章层次,才能避免错答、漏答。难度中等。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2题。 伤春五首(其二) 杜甫 莺入新年语,花开满故枝。 天青风卷幔,草碧水通池。 牢落官军远,萧条万事危。 鬓毛元自白,泪点向来垂。 不是无兄弟,其如有别离。 巴山春色静,北望转逶迤。 [自注]巴阆僻远,伤春罢,始知春前已收宫阙。 10.前四句写景角度多样,请加以概括。(3分)
【解析】前四句运用了“动静结合”、“视听结合”,“莺语”为听觉描写,“花满枝”为视觉描写。由高到低,由远及近的写景顺序,使画面更有层次感,从风卷帷幔到绿草满池,“卷”和“通”这两个动词充满动态美。这四句一起写出蜀地生机盎然的春景,充满意趣。 【点评】这一题考察常见的写景角度,难度不大,需要同学从写景的层次(由高到低,又远及近),写景的表现手法(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等角度全方位考虑。 11.诗人垂泪的原因有哪些?(4分) 【解析】伤春:由题目可知 国家危难:由五六七八句可知,长安被困,但是援兵不至,国家陷入危亡之中。 年华已逝,报国无门:由“鬓毛元自白,泪点向来垂。”可知,诗人此时鬓白泪垂,面对国家危难,爱莫能助,内心苦痛之情溢于言表。 兄弟分散离别之苦:由九、十句可知。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需要逐句分析,关注细节。在分析主人公情感时,同学们除了关注诗句本身,还要关注诗歌的标题和诗后的注释。这些地方往往包含了重要的信息而又容易被忽略。 12.请赏析诗歌最后两句的妙处。(4分) 【解析】以景结情,含蓄蕴藉。通过巴山春静,伤长安之扰攘,以静衬动,以乐景衬哀情,“逶迤”一语双关,既写巴蜀与长安山高路远,也表现诗人于国家命运的有心无力,更加深沉地表现出诗人面对国家危难内心的痛苦。 【点评】本题是一道赏析题,要明确写出手法和情感。难度中等,需要关注所写之景与所抒之情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以景物描写收尾的诗句我们都可以写上“以景结情,含蓄蕴藉”。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