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饲用抗生素及其替代品研究进展(精)

饲用抗生素及其替代品研究进展(精)

饲用抗生素及其替代品研究进展(精)
饲用抗生素及其替代品研究进展(精)

饲用抗生素及其替代品研究进展

饲用抗生素的使用曾被认为是20世纪畜牧业生产中最伟大的生物技术,自从1946年首次报道了链霉素可刺激雏鸡生长,1950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首次批准抗生素用作饲料添加剂后,抗生素在大量地用作治疗和预防细菌性疾病的同时,还作为饲料添加剂被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对控制畜禽感染性疾病、保障现代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抗生素越用越多、越用越滥,其种种弊端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尤其是近年来,由饲料安全问题引发的事件此起彼伏,引起全世界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抗生素在饲料中的添加也受到越来越多科学家和畜牧工作者的反对。

1、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促生长机理

尽管在世界范围内,对饲用抗生素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至今对其促进生长的原因尚没有明确的研究结论。目前人们普遍承认的假说有以下一些内容:

1.1 节约营养

抗生素能抑制或杀灭动物消化道内的有害微生物,节约被病原微生物消耗的重要营养成分,如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以及未知因子等。所节约的这些营养物质供动物自身利用,从而加速动物生长。

1.2 防治疾病

抗生素对动物消化道内的某些致病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使畜禽抗病力间接增强,有预防和治疗传染性疾病的作用。使动物生理生化过程保持平衡,降低了发病率,从而达到保证健康和顺利生长的目的。

1.3 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某些抗生素可使动物的肠壁明显变薄,增加了膜的通透性,从而有利于肠壁对营养物质的渗透和吸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1.4 延长消化吸收时间

如用土霉素发酵残渣饲喂仔猪(2~3月龄),可使试验猪排粪量减少且粪便中的含水量降低,食物在肠道中的滞留时间延长,动物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精细的消化,更多的营养成分被吸收利用。

1.5 增加食欲和采食

某些抗生素可刺激脑下垂体,使其分泌促生长激素,从而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增重率。

2、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负面效应

2.1 耐药菌株的产生

长期给动物饲喂抗生素,细菌为了生存,自发突变形成了抗药性。1957年在日本首次发现细菌抗药性病例,引起痢疾暴发的一些宋内氏志贺氏菌株有一种以上的抗药性。到了1964年,40%的流行株有四重或多重的抗药性。1972年在墨西哥有一万多人被抗氯霉素的伤寒杆菌感染,导致1400人死亡。美国也报道具有抗6种抗生素的鼠伤寒杆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

在我国,病原菌抗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在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各种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在中部或东部抗生素应用频繁的地方,志贺氏菌几乎100%具有抗药性,对四环素类的抗药性尤为明显。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沙门氏菌病等,过去并不严重或较少发生的细菌病,现已上升为畜禽的主要传染病,这与长期滥用抗生素密切相关。

2.2 长期使用抗生素造成畜禽机体免疫力下降

大量抗生素在其被摄入机体后,会随血液分布到淋巴结、肾、肝、脾、胸腺、肺和骨骼等各组织器官,动物机体的免疫能力就被逐渐削弱,人和动物慢性病例增多,一些可以形成终生坚强免疫的疾病频频复发。抗生素还会导致抗原质量降低,直接影响免疫过程,从而对疫苗的接种产生不良影响。

2.3 长期使用抗生素引起畜禽内源性感染和二重感染

抗生素根据作用机理不同,虽然各自有自己的抗菌谱,但基本都难以避免在作用于病原菌同时会影响机体内有益菌群生长,尤其是长期、大量使用,会造成机体内菌群失调,微生态平衡破坏。潜伏在体内的有害菌趁机大量繁殖,而引起内源感染。另外一种情况是抗生素会消灭体内敏感菌,在体内一些微生物附着点上造成大量空位,为外界耐药病菌乘虚而入提供机会,从而造成外源感染。同样,二重感染也是由于施用大量抗生素杀灭某种细菌时,破坏微生态平衡,另外一种或多种内源或外源病菌随即再次感染机体造成的。

2.4 长期使用抗生素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

由于抗生素的长期使用,造成其在体内的残留,动物会处于一种抗生素亚中毒状态,生产性能会有所下降。研究表明,哺乳母猪在停用抗生素后泌乳量增加,蛋鸡在停用抗生素后也会出现产蛋高峰期延长的现象。

2.5 长期使用抗生素在畜产品和环境中造成残留

抗生素在被吸收到体内后,分布到几乎全身各器官,在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内分布较多,而在肌肉和脂肪中分布较少。抗生素的代谢途径多种多样,但大多数以肝脏代谢为主,经胆汁,由粪便排出体外;也会通过泌乳和产蛋过程残留在乳和蛋中。一些性质稳定的抗生素被排泄到环境中后仍能稳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从而造成环境中的药物残留。这些残存的药物,通过畜产品和环境慢慢蓄积于人体和其他动植物体内,最终以各种途径汇集于人体,导致人体产生大量耐药菌株,失去对某些疾病的抵抗力,或因大量蓄积而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

3、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现状

3.1 新型的、不易引起副作用的抗生素药物在不断地推出

一方面,由于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对动物生长刺激作用显著,并由此给饲养者带来了显著的利润,所以很多饲养者都坚持使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为了迎合这种需求,科研工作者不断地研究开发出新型的,不容易引起副作用的抗生素。但由于抗生素自身作用机理所带来的不可克服的缺点,可供科学家选择的余地几乎没有。

3.2 无法克服抗生素本身所具有的缺点,目前正在使用的抗生素被大量禁止

由于抗生素本身所具有无法克服的弊端,很多国家和饲养者都反对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美国近几年来几乎冻结了对所有新型抗生素的审批。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抗生素慎用联盟,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立法手段禁止滥用抗生素。阿伏霉素(Avoparcin)和其他的糖肽glycopeptides产品已于1999年起从澳大利亚市场消失。1998年底,欧盟禁止杆菌肽锌、螺旋霉素、维吉尼亚霉素和泰乐菌素在畜禽饲料中作为生长促进剂,瑞典、丹麦现已禁止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大多数欧盟国家目前都使用无抗生素饲料。

4、饲用抗生素替代品应用现状

基于抗生素的种种缺点,饲用抗生素替代品不断的推陈出新,概括起来,目前市场上的饲用抗生素替代品有如下5种:①有机酸;②酶制剂;③低聚糖类;

④中草药类;⑤微生态制剂。在这5种替代品中,目前公认最有前途的就是微生

态制剂产品。

4.1 有机酸

由于畜禽胃肠道内乳酸杆菌等有益菌适宜在酸性环境中繁殖,而病原菌生长的适宜pH大多呈中性或偏碱性,因此酸化剂可以通过降低胃肠道 pH值,从而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同时促进有益菌的增值。研究表明,乳酸、柠檬酸或冰醋酸等有机酸可以起到促进动物食欲、促进日增重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等功效。但使用有机酸给生产带来的问题必须考虑,如对设备、料槽等造成的腐蚀等,而且目前使用的有机酸添加剂大都成本较高。

4.2 酶制剂

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饲用酶制剂主要功能为:补充动物(尤其是幼小动物)体内消化酶分泌量和功能的不足。酶的添加可增加消化道中酶浓度,提高日粮的消化率,可强化幼龄动物的消化功能。有消除或降低非水溶性多糖等抗营养因子的副作用,同时使营养物质易于被消化吸收。但从目前酶制剂的使用情况来看,对饲用酶的稳定性、有效性、安全性、不同种类的酶的配合以及对不同个体动物的具体使用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4.3 寡糖

寡糖又称寡聚糖、低聚糖,通常指糖单原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直链或支链,聚合度为2~10的单糖基聚合物。一般具有低热、稳定、安全、无毒等良好的理化性能。目前饲料中常用的寡糖有果寡糖、甘露寡糖等。寡糖具有促进机体肠道有益菌的生长繁殖,直接吸附病原菌,增强机体免疫力,改进动物健康状况等功效。但目前来说,寡糖的作用机理、与其他营养素和天然寡聚糖的拮抗和协调关系、不同寡糖的组合对饲养效果的影响和动物种类、年龄、生理状态对寡糖作用的影响以及成本的控制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低聚糖的使用。

4.4 中草药

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早有记载,但研究则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践证明,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促进食欲、增强抵抗力、防病治病等优点。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兽用中药和中药添加剂已有50多种。但大部分中草药都作用较慢,所需剂量较大,而且某些中草药类似抗生素,对体内有益菌及病原菌均有杀灭作用,另外适口性以及价格问题是中草药在饲料中应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4.5 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是采用已知有益的微生物经培养、提取、干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用于动物的活菌制剂。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扶持体内益生菌生长,拮抗致病菌繁殖,促进饲料消化吸收,提供营养,增强动物免疫功能,改善体内外生态环境。微生态制剂主要使用菌种有三类,乳酸菌类、芽孢菌类和真菌类,其中乳酸菌类被众多学者认为是最有前途的饲用抗生素替代品。但目前在我国用户对微生态制剂普遍存在信心不足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前几年低质低效产品太多,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产品也大都存在不耐热、易灭活、生物活性低的缺点,而且大部分乳酸菌都存在对不良环境抗性差的特点,所以开发高稳定性乳酸菌制剂是微生态制剂必然发展方向。

4.6 空气和环境净化相结合

由于抗生素不仅可以预防消化道类疾病,还有预防呼吸道等其他类型疾病的作用,所以其预防疾病的作用要大于以上几种替代品,再加上近年来我国养猪业中各类疫病都有上升的趋势,所以目前养殖者普遍对替代饲用抗生素都持有怀疑

态度。在欧盟国家,在停止使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后,由于增加了防治疫病的投入,养猪的生产成本提高8%~15%,饲料成本提高9.5~12.5美元/吨。美国类似的禁令将耗资12亿~25亿美元/年(NRC Committee)。

针对目前畜牧业中呼吸道疾病流行的现状,许多学者提出了综合治理养殖环境和使用替代品并行的方法来替代饲用抗生素,空气电净化是近年来应用于畜牧业的一项新技术,目前在美国已将该项技术推广应用于禽蛋孵化器中,对孵化器中病原微生物数量的控制及空气的净化有明显的效果,我国目前也有一些将空气电净化设备用于猪舍的报道。此外,俄罗斯有报道将抗菌涂料涂在猪舍内及围栏上,由此环境中的有害微生物大大减少,将环境治理和使用促生长替代品相结合将是未来替代抗生素的重要方向。

5、小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在不断增强,再加上疯牛病、5号病及其他一些动物疑难病症的出现,2003年非典和2004年初的禽流感事件的发生,让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绿色、环保和健康养殖,消费者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日趋热衷。再加上WTO的加入,进出口贸易的日益扩大,寻找对动物与人类有益无害的抗生素替代品已成为必然的趋势。随着微生态制剂、中草药制剂、寡糖等抗生素替代品的进一步推广,空气电净化技术和抗菌材料等新技术的应用,再加上饲养者观念的更新,饲养管理的改进,将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时代即将过去。

促生长抗生素药物剂---添加剂与饲料原料手册

促生长抗生素药物剂---添加剂与饲料原料手册 促生长抗生素药物剂 (一)概述 抗生素是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是用化学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相类似的物质。这类物质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时间长、范围广,争论也最多。饲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具有有效防治细菌性疾病和促进动物快速生长等作用,其作用机理一般解释为: ①抗生素对某些致病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提高动物抵抗力,防治疾病。这是动物健康生长的保障。 ②调整动物肠道内微生物区系,抑制不利微生物,刺激有益菌,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 ③使动物肠管壁变薄,提高营养物质吸收率。 ④使肠道蠕动减缓,保证营养物质在肠道内的消化吸收时间,提高消化吸收。 ⑤增进动物食欲,提高采食量,促进动物发育。 长期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会引起下列问题: ①抗药性问题,畜禽长期使用某一抗生素添加剂后,病源菌产生耐药菌株,这些耐药菌株在一定条件下又能将耐药遗传因子(又称R“因子”)传递给其它敏感细胞,使得某些不耐抗生素的致病菌变成耐药菌株,引起畜禽疾病防治上的麻

烦。对于人畜共用的抗生素如土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等,若出现耐药菌株,就会影响人类疾病的防治效果,造成不良后果。 ②抗生素在畜禽产品中的残留问题。有些抗生素易被动物肠道吸收,排泄较慢,残留在肉、蛋、奶中。这些抗生素在食品加热或制作中不易被充全“钝化”。有些抗生素有致突变、致畸胎和致癌作用。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①选择畜禽专用,吸收差、残留量少的、不产生抗药性的品种。对此作出较多规定的法规有日本的《饲料安全法规》,美国的联邦食品与药物局(FDA)法规等。 ②严格控制使用剂量,以尽可能少的用量达到使用效果。许多抗生素对于预防、治疗疾病及促进生长等不同作用,其剂量明显不同。 ③抗生素的使用期限。动物不同生长阶段使用不同的种类,更要注意停药期,一般在肉畜上市屠宰前7天停止用药。(二)多肽类抗生素 杆菌肽锌 硫酸粘杆菌素 恩拉霉素 维吉尼霉素 阿伏霉素

辣椒素作为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进展.

中国饲料 2011年第 23期基金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 (863 计划 (2006AA10Z412; 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06C26222120113; 大连市外国专家局引智项目(2010-Z51 *通讯作者 近年来 , 植物活性物质因具有天然、高效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辣椒中的辣椒素是一种极度辛辣的香草酰氨类生物碱 , 是辣椒辛辣味和药物功能的主要来源。近年来 ,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讨辣椒素作为抗生素替代品的可行性 , 并做了许多尝试 , 发现辣椒素具有抗菌、抗炎、增强食欲、促进消化、提高免疫力等特点 (Kym 等 , 2009; Hwang 等 , 2008; Harada 和 Okajima , 2007。本文就辣椒素作为一种饲用抗生素的替代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辣椒素的来源及性质 红辣椒于 6~7月果红 , 成熟的红辣椒含有 丰富的辣椒素 , 约占辣椒干重的 0.2%~1.0%, 辣椒素包括辣椒碱、二氢辣椒碱、降二氢辣椒碱、高二氢辣椒碱、高辣椒素等 14种同系物 , 各物质辣度 (以史高维尔指数 Scoville Scale 表示不尽相同 (见表 1。辣椒素不溶于水 , 易溶于甲醇、乙 醇、苯、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中 , 在高温下产生刺激性气体 (王剑平等 , 1996。 2辣椒素的吸收和利用 动物自身不能合成红辣椒中含有的辣椒素 ,

必须通过注射或从饲料中摄入。不同的给药途径吸收速度不同。大鼠静脉注射辣椒素 2mg/kg, 3 min 后进入脊髓和肝脏 , 并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 组织。脊髓和肝脏中辣椒素的浓度是血液中的 3~ 7倍。皮下注射辣椒素 50mg/kg, 10min 后就分布 到各组织中 , 30min 后肾脏达到高峰浓度 1000 ng/g。其他组织也在 5h 后达到高峰浓度 , 如血液、脑组织、脊髓中的辣椒素含量为 500ng/g, 但是肝脏中辣椒素的含量较低 , 大约是 50ng/g, 这可能 与肝脏中辣椒素在不断的代谢有关 (Saria 等 , 辣椒素成分含量 /% 史高维尔指数 辣椒碱 6916000000二氢辣椒碱 2216000000降二氢辣椒碱 79100000高二氢辣椒碱 18600000高辣椒碱 1 8600000 表 1 辣椒素的组成及史高维尔指数 [摘要 ]辣椒素作为天然植物来源的抗菌活性成分 , 具有安全、营养、高效广谱抗菌性和不产生抗药性的特征 , 在 饲料领域作为饲用抗生素替代品有极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就辣椒素作为饲用抗生素天然替代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常见的代替抗生素的中成药

抗生素替代中成药 一、呼吸系统炎症常用药 1、蒲地蓝消炎片: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淋巴腺炎,扁桃腺炎 等的治疗。 2、牛黄解毒片:清热解毒,通便,消炎,一般应用于流感、咽炎及肺部感染。 3、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痛。 4、银黄胶囊/颗粒: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 5、复方穿心莲片:清热解毒,利湿。用于风热感冒,咽喉疼痛,湿热泄泻。(咽喉炎、急 性肠炎等) 6、黄连上清片: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 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7、穿心莲胶囊: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适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泄泻痢疾、热淋涩痛、肿痛疮疡等。对急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炎、鼻窦炎、咽炎、喉炎、腮腺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肠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均有一定的消炎作用。 8、清火片:清热泻火,通便。用于咽喉肿痛,牙痛,头目眩晕,口鼻生疮,风火目赤,大便不通。 9、三黄片: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 10、众生片/丸/胶囊: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消炎止痛。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化脓性扁桃腺炎,疮毒等症。 11、清热散结片:消炎解毒,散结止痛。用于急性结膜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急性肠炎,急性菌痢,上呼吸道炎,急性支气管炎,淋巴结炎,疮疖疼痛,中耳炎,皮炎湿疹 12、喉痛灵片:清热解毒,消炎,清咽喉。用于咽喉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感冒发热,上呼吸道炎,疖疮等。 13、复方公英片:清热解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 14、清咽片:清凉解热,生津止渴,用于咽喉肿痛,声嘶音哑,口干舌燥,咽下不利。(急慢性咽炎) 15芩黄喉症胶囊: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毒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急性咽喉炎、扁桃腺炎) 16、复方气管炎片:呼吸道炎症(急慢性支气管炎) 17、板蓝根颗粒: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18、复方鱼腥草片: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疼痛;急性咽炎、扁桃腺炎有风热证候者。 19、黄芩片:消炎解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痢疾等。 20、复方黄芩片: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感冒发热,痈肿疮疡。 二、消化系统炎症 1、消炎利胆片:具有消炎利胆,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急、慢性胆囊炎及肝胆结石并发 感染者。 2、青叶胆片:清肝利胆,清热利湿。用于黄疸尿赤,热淋涩痛。(肝胆囊炎、尿道炎等) 3、复方黄连素片:用于大肠湿热,赤白下痢,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泻,肛门灼热;肠炎、痢 疾见上述证候者。

餐饮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报告精选)

北京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餐饮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c911960978.html, 1

目录 餐饮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 (3) 第一节餐饮行业替代品分析 (3) 一、替代品种类 (3) 二、主要替代品对餐饮行业的影响 (3) 三、替代品发展趋势分析 (3) (2)产品精细化趋势明显 (4) 第二节餐饮行业互补产品分析 (5) 一、行业互补产品种类 (5) 二、主要互补产品对餐饮行业的影响 (5) 三、互补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5) 2

餐饮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 第一节餐饮行业替代品分析 一、替代品种类 市场主要替代品:面包店、熟食店、家庭餐、罐头、各种零食等。 二、主要替代品对餐饮行业的影响 主要替代品特点:方便、快捷、费用低 小餐饮企业主要以方便、快捷、价格低廉而受到人们的喜爱,而卫生、安全,是保证小餐饮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否则将会被其他替代品所取代 三、替代品发展趋势分析 1、面包店的发展趋势 中国的面包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步入正轨,国外知名的面包生产厂商在中国市场不断投入资金和技术,如今,品牌、营销和管理三个要素实现差异化和专业化的企业能够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提高市场份额和竞争能力。未来几年,国内面包行业将会呈现如下趋势: (1)产品差异化更加明显。随着产品品质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面包选择将更加注重安全、营养和时尚,面包制造企业也将针对不同消费能力、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消费者推出特色明显、不同类别的产品。在原料方面,通过选用不同营养成分的谷物、豆类、蛋奶等原料,配合产品定位,补充各种年龄、体质消费者之所需。例如针对学生群体设计蛋白质含量较高、富含热量的食品,针对体质虚弱的老年人设计便于吸收的食品;在口味方面,除了消费者熟悉的原味、甜味和咸味面包外,企业将参考不同国家和地域风格,推出更多带有各地特色创新口味的食品。在包装上,面包生产企业将根据节日宣传需要设计更加精致、富有特色的包装。随着产品与消费者心理距离的不断拉近,未来能够迎合消费者不同偏好的产品将成为市场的主流。 (2)营销网络和渠道建设将成为竞争的主要因素。未来面包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销网络和渠道的建设能力,拥有丰富的营销网络和高 3

抗生素在饲料中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江善祥博士——南京农业大学1.抗生素在饲料中的应用现状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是从本世纪40年代抗生素问世后得到认识和使用的。科学家们发现,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或其发酵残渣,能促进畜禽生长。1950年底,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首次批准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以后,世界各国相继进行了抗生素的饲喂试验,并用于生产。因此,抗生素作为抗菌助生长剂添加于饲料中已有40多年的历史,但对应抗生素合理性的争论亦已持续了40多年,争论的焦点,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尽管如此,世界上主要饲料生产国几乎都在饲料中添加各种抗生素用以提高饲料报酬。应该说近半个世纪以来,抗生素作为抗菌助长剂添加到饲料中,对控制畜禽疾病的发生,促进畜禽生长发育,提高饲养效益确实起到积极的作用。现在世界上有二十多种抗生素及十几种合成抗菌药物被应用到饲料中。六、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是抗生素被饲料行业应用得最多的时期,受到了饲料厂商和饲养者的欢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现在仍然有不少研究者认为抗生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不应过于考虑,并提出只要科学合理使用,特别是应注意将人用和畜用的抗生素分开,在使用方式上进行必要的阶段性更换,就可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最大限度地消除不良影响。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用量很少,而且很多国家都严格规定了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同时还对使用抗生素的种类作了限制。我国农业部发布了《允许作饲料药物添加剂兽药品种及使用规定》,允许用作饲料添加剂的抗生素品种有15种,并分别对适用动物、最低用量、最高用量及停药期作了严格规定,但由于兽药管理工作跟不上,实际生产中抗生素的使用品种比规定要多,使用量普遍也较大,而且基本没有执行停药期,特别在蛋鸡的产蛋期,按要求是严格限制使用抗生素的,但据了解,在产蛋期使用抗生素是普遍存在的。国外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比国内要早得多,但近一年来,一些欧洲国家开始限用或禁用饲用抗生素。1974年,欧共体禁止在饲料中添加青霉素、四环素作为促生长药物,瑞典则从198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1995年开始、丹麦、芬兰、德国相继终止了阿伏霉素在动物饲料中的使用。但在北美,抗生素在饲料中使用还较为普遍,加拿大药物饲料添加剂1998年修订版中,有18种抗生素被允许在不同动物的饲料中使用,而且在美国和加拿大抗生素的产量中相当大的部分仍然被用作动物促生长药物。 2.抗生素在饲料中的作用抗生素作饲料药物添加剂一般分三类:(1)抗球虫类:莫能菌素是使用最早的一种聚醚类抗球虫药,主要是通过妨碍寄生虫孢子和第一代裂殖体中的离子正常平衡,达到预防球虫的目的。此外常用的抗球虫类抗生素还有盐霉素和海南霉素。(2)驱虫类:它们是一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常用

主要饲用抗生素替代品及其作用机制-呙于明

呙于明:主要饲用抗生素替代品及其作用机制 时间:2018-06-11 点击:93次来源:阳光畜牧网作者:呙于明- 小 + 大 1、谈禁抗,就是怎么对付好微生物 抗生素的应用效果主要有两点:1.抗菌、保健,提高存活率;2.促生长、增产量、提高饲料转换效率。这些都是与我们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的指标,作为饲料添加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试验研究表明,在无菌的饲养条件下,抗生素是无效的。如果没有病原菌,我们就不需要抗生素。那么我总结了一句话:我们谈抗生素,就离不开病原菌或微生物,我们谈禁抗,就是怎么对付好微生物。 2、对蛋白结构的解析,让对付超级细菌成为可能 抗生素的使用最令人担忧的就是耐药性的问题,2010年就报道了耐药基因的存在。去年,美国报道我们的王牌抗菌素——粘菌素的耐药基因:mcr-1,引起了我们的恐慌。在医疗上,粘菌素是在其他抗生素都无效的情况下,才使用的抗生素。如果细菌对王牌抗菌素都产生耐药性的话,我们很多病都没法治疗了。为什么这个耐药基因这么厉害?因为它编码一种蛋白叫磷酸乙醇胺转移酶,这种蛋白降低了粘菌素和脂多糖(存在与革兰氏隐形细菌细胞壁中)亲和性从而导致细菌对粘菌素不敏感。澳大利亚的专家对耐药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了结构解析,今年二月份就有一篇杂志上有报道。如果可以改变蛋白结构,这个酶(即耐药基因编码的蛋白)就会失活,所以结构的解析对未来开发有效的对抗这种耐药性基因的药物意义重大,这就是新一代的超级抗菌素产生的科学基础。 3、替抗产品作用机制 我们努力寻找的抗生素的潜在替代物,可大致分为三大类,一类就是益生菌及其营养物质,二类就是针对病原菌粘附的阻断剂或者抑杀物质,第三类就是增强宿主免疫功能的物质。都跟微生物有关,下面主要介绍作用机制。 首先介绍益生菌竞争性排斥病原菌的机制,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就是抢地盘,竞争宿主肠黏膜结构位点,在空间产生竞争优势;第二点是竞争微生物所需的养分;第三点是微生物产生代谢产物,如有机酸、细菌素、抗菌肽,这些代谢产物会对其他的菌产生抑制作用。从益生菌的使用情况来看,通过这三种模式都可以构建益生菌优势菌群。我们都知道狮子是吃牛和羊的,但是在非洲广袤的土地上,有不少狮子被牛踩死了,就是力量的对比,看谁多。比如说发酵乳杆菌,在家禽中最常见的病是坏死性肠炎,如果饲料中添加发酵乳杆菌,即使它存在坏死性肠炎的罪魁祸首——产气荚膜梭菌,它的肠道也是相对健康的。从微观上看肠道结构,在坏死性肠炎组饲喂乳酸菌,肠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量是正常,所以发酵乳杆菌保证肠道最基本的物理结构。紧密连接蛋白反映了肠道上皮的通透性,通透性太大,一些毒素、有害物质会穿过肠黏膜进入血液,继而产生败血症等,导致较高的死亡率。用了益生菌后,电阻值增大,通透性减小,屏障功能增强,对外源有害物质的阻断能力增强了。有研究报道,肠道微生物对于温度是有感知能力的,高温条件下肠道微生物的变化趋势是,有害菌增加,有益菌减少。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使用益生菌,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矫正肠道微生物的紊乱。 第二种机制就是粘附阻断排除病原体机制。在细菌或者病原菌的纤毛上都存在一个化学物质,叫凝集素,它由一些糖组成的,是病原菌能够跟动物产生互作的物质基础。我们研究营养或者其他的什么也好,物质基础就最重要的。通过研究,病原菌没有粘附就不会产生互作,也不会致病,如果不让它粘附,有害微生物即使在肠道中存在那也是安全的。如果存在一个物质,跟凝集素上的糖的结构相同,那么病原微生物就可能跟这个物质结合,从而剥

抗生素替代品_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研究解读

近年来 , 随着我国集约化畜牧业和饲料工业的不断发展 , 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日益广泛 , 同时针对抗生素在畜禽产品中的残留及其所产生的抗药性等问题的出现 , 研制抗生素替代品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一些天然的饲料添加剂 , 中草药以它独特的作用方式、良好效果 , 无残留、无抗药性以及无污染而受到了青睐。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依据我国中医中药理论 , 科学组方配伍 , 不仅具有扶正祛邪、健脾开胃、抗菌促生长、增强动物免疫机能、改善动物产品品质等效果 , 而且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抗药性 , 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兴趣 , 祖国这一宝贵遗产因而得以不断发掘 [1] 。 近年来 ,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已成为动物营养研究的一大热点 , 大力开发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解决抗生素残留问题 , 提高生产率 , 发展绿色畜牧业 , 满足人们的食品安全需求 , 缩小我国畜牧业与发达国家差距 , 增强我国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 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加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基础理论研究 , 解决目前在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将有助于更好利用我国中草药的资源优 势 , 使之在畜牧生产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1有效成分、作用原理及主要 功效的研究 1.1有效成分 一般认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有 效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甙类、挥发油、鞣质、糖类、氨基酸、蛋白质、酶、油脂、无机成分及色素 , 对于中草药不能孤立地去认识和研究 , 其有效成分的不同决定了其作用的不同。 1.1.1生物碱 :生物碱是一类存在于

生物体中含 N 的碱性天然有机物 , 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理活性 , 在应用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中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生物碱具有 M 受体的作用 , 如食槟榔可使胃肠平滑肌张力升高 , 增加肠蠕动 , 使消化液分泌旺盛 , 食欲增加 , 其发挥的作用与其所含的生物碱密切相关 [2,3] 。 1.1.2 糖类 :多糖是自然界中分子机 构复杂庞大的糖类物质 , 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近年来发现某些中草药的多糖成分具有特殊的药理功能 , 如黄芪多糖可显著增强免疫功能 , 而目前对多糖的研究已成为热点 , 特别是在提高和改善动物免疫功能方面 [4] 。因 此 , 可以说多糖类是一类免疫增强剂 , 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 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 1.1.3甙类 :凡水解后能生成糖和非 糖化合物的物质都称为甙 , 因此甙类又称配糖体 , 它是中草药中分布非常 广泛的一大类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 其生物学活性仅次于生物碱。皂甙是甙类物质中最典型的一种 , 是由皂甙元和糖、糖醛酸组成的一类复杂的甙类化合物 , 皂甙的药理学研究比较多 , 如人参皂甙有明显的促进血清、肝脏、骨髓等的 RNA 、 DNA 、蛋白质及糖的生物合成 ,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 黄芪中的三菇皂甙 , 能促进 DNA 合成 , 加速肝脏分化增殖 , 对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等。因此 , 含皂甙类的一些药物可以作为添加剂中的免疫增强剂 [5]。

(上海环盟咨询)旅游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

目录 旅游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 (2) 第一节旅游行业替代品分析 (2) 一、替代行业种类 (2) 二、主要替代行业对旅游行业的影响 (2) 三、替代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 第二节旅游行业互补行业分析 (3) 一、互补行业种类 (3) 二、主要互补行业对旅游行业的影响 (3) 三、互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3) 1

旅游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 第一节旅游行业替代品分析 一、替代行业种类 旅游业的代替行业为娱乐业,娱乐业是指为娱乐活动提供场所和服务的行业,包括经营歌厅、舞厅、卡拉OK歌舞厅、音乐茶座、台球、高尔夫球、保龄球场、网吧、游艺场等娱乐场所,以及娱乐场所为顾客进行娱乐活动提供服务的业务。 二、主要替代行业对旅游行业的影响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上的享受,娱乐业是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发展最早的文化市场产业门类之一,娱乐业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拉动消费、增加就业、涵养税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娱乐业的发展也给旅游业带来发展,以娱乐业助力旅游产业发展是我国娱乐业和旅游业相互发展的典型理念,所以娱乐业与代旅游业的关系是两者携手并进,互相发展。 三、替代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近两年来,不断出现的数字娱乐技术革命对传统娱乐业已经产生了颠覆性的冲击,并不断推动了数字娱乐的跨界整合。这种跨界整合不仅体现在整个产业的融合发展,更体现在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多元融合方面。仅以国内游戏产业领头羊完美世界为例。近两年来,在产业端,完美世界采取跨产业发展的战略,通过和华为在内的不同领域合作伙伴共同拓展数字娱乐产业链;在游戏开发方面,完美世界采取全球研发的方式,融合全球游戏创意,以数字化手段将音乐、图像、视频、文字等多种要素进行整合,甚至借鉴好莱坞电影的制作方式,进行产品开发;在游戏表现形式上,完美世界是中国唯一一家具有同时布局PC、移动端和客厅主机娱乐的企业,这使得完美娱乐能以跨平台多维方式呈现在用户面前。 中国是全球最具创新活力和市场潜力的数字娱乐市场,未来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经济体市场。数字娱乐产业往往应用了全球最为顶尖的现代科 2

常用饲用抗生素浅析

常用饲用抗生素浅析速大肥的特点及实用价值 ?常用饲用抗生素浅析 ?速大肥的独特性 ?速大肥贵吗? ?正确选择、使用抗生素 常用饲用抗生素浅析 ?广谱:金、喹、洛、磺 ?阴性菌:抗、新 ?阳性菌:黄、吉他、速、恩、杆肽 ?抑制和灭杀其他微生物 ?促进动物生长 细菌对肠道的作用 ?排出毒素、损坏肠道细胞膜 ?肠道出现水肿、通透性差 ?损耗营养物质 ?刺激肠道蠕动、加快食糜排出 抗生素对肠道的影响 ?降低小肠重量和厚度 ?肠壁变薄变通透 ?使肠壁绒毛变长 ?降低肠道水肿 ?减缓食糜排出 速大肥的独特性

?M 因子、S 因子—天然配伍 ?纯品—质量稳定的保证 ?促进生长效果明显 ?有效控制梭菌 ?没有配伍禁忌、好用 ?速大肥使鸡的法氏囊重量变小—改善免疫力作用(1) ?减少肠道赖氨酸的降解 ?减少碳水化合物损失17% ?减少挥发性脂肪酸40% ?减少氨26% 作用(2) ?提高猪氨基酸吸收8% ?提高鸡的蛋氨酸吸收6% ?提高磷吸收6—14% ?延长中大猪食糜通过时间5% 抑杀梭菌 梭菌及危害一般不被认识 预防和治疗梭菌引起的下痢 肠道损坏无法恢复 已无饲养价值(重点) 预防重于治疗 肉鸡 ?提高增重6—12% ?增加胸肌、大腿肌的重量 ?减少坏死性肠炎 ?减少热应激 ?增加肉鸡黄色素着色 ?屠宰场最喜欢收的鸡 蛋鸡 ?提高产蛋率2—4% ?降低死亡率5% ?增加蛋黄着色10-30% ?增加蛋黄重量1-2% ?增加蛋壳强度和厚度 乳小猪 ?减少梭菌感染

?增加肠道绒毛长度 ?提高增重10-20% ?提高断乳成活率10-20% ?健壮的小猪是基础 中大猪 ?饲料利用率逐渐下降40-25% ?许多添加剂力不从心 ?增重8.2%,提前10天出栏 ?提高瘦肉率5.8% ?减少热应激 速大肥贵吗? 抗生素的添加剂量 ?促生长剂量 ?预防剂量 ?治疗剂量 ?量变才能质变(吃饭编制竞赛)?剂量不够的问题

抗生素替代品

抗生素替代品研究进展 郭影成延吉,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畜牧开发总公司,133000 摘要:鉴于抗生素的诸多缺点,人们研制开发了无毒副作用的抗生素替代品。包括益生菌、化学益生素、酸化剂、微生物培养物、鸡卵黄免疫球蛋、中草药添加剂、糖萜素以及牛至油等。在畜禽生产中长期应用有不易产生毒副作用,无抗药性,无停药期,安全、高效等优点。 关键字:抗生素;替代品;益生菌;化学益生素;酸化剂;微生物培养物; 绿色抗生素替代品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较抗生素安全范围大,在畜禽生产中长期应用不易产生毒副作用,无抗药性,无停药期,安全、高效。与其他药物饲料添加剂合用,不发生或很少发生配伍禁忌,细菌对其不易产生抗药性,对动物生长不构成危害。在动物产品中无药物和危害人类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而且,在畜禽的排泄物中不存在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潜在危害的污染物。同时,大多抗生素替代品理化性质或生物活性物质稳定,能有效地进入畜禽胃肠道发挥作用,不影响畜禽采食饲料的适口性。更重要的是,绿色抗生素替代品尤其是植物提取类(中草药等)含有许多有效成分,除了具有抗病促生长作用外,还具有改进畜产品品质及提高畜禽繁殖性能的能力。如有些中草药含有甾醇类物质,对内分泌与生殖机能作用较强,能刺激畜禽的繁殖,提高畜禽的繁殖性能。包括益生菌、化学益生素、酸化剂、微生物培养物、鸡卵黄免疫球蛋白以及中草药添加剂等。下面就每种抗生素替代品概况做以简要陈述。 一、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也称为益生素或活菌制剂,包括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芽孢杆菌、活性酵母等。其主要作用是补充动物消化道中的双歧杆菌、乳酸菌等优势菌群,维持正常的微生态区系平衡;刺激动物产生干扰素,提高免疫球蛋白浓度和巨噬细胞活性,从而调节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刺激动物分泌有机酸、过氧化氢、类抗生素等杀菌物质,杀死病原微生物;可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和乳酸,降低肠道ph值,从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益生菌能占据靶细胞,形成保护屏障,阻止病原菌的繁殖;防止动物肠道内产生的肠毒素、毒性肽、吲哚等有毒物质的积累,有利于动物身体健康;合成D族维生素、赖氨酸、蛋氨酸等营养物质,直接被动物吸收;在动物体内可产生蛋白酶、淀粉酶、植酸酶等多种消化酶及多种未知的促生长因子,有利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加速动物生长。 1. 微生态制剂临床应用进展 1.1 微生态制剂首选药主要治疗的疾病 1.1.1 感染性腹泻 1.1.1.1 预防和治疗腹泻 腹泻患者多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微生态制剂通过增加腹泻患者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和活力,抑制致病菌的生长,以恢复正常的菌群平衡,达到缓解腹泻症状的作用,对成人和小儿的急性腹泻、慢性腹泻等均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Guandalini[1]等研究显示,嗜酸性乳杆菌治疗可使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迅速恢复,患者的平均病程及平均治疗天数均明显缩

再生塑料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报告

深圳中企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再生塑料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c911960978.html, 1

目录 2010-2015年上半年中国再生塑料行业主要数据监测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再生塑料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 (3) 第一节再生塑料行业替代品分析 (3) 一、替代品种类 (3) 二、主要替代品对再生塑料行业的影响 (3) 三、替代品发展趋势分析 (4) 第二节再生塑料行业互补产品分析 (4) 一、行业互补产品种类 (4) 二、主要互补产品对再生塑料行业的影响 (4) 三、互补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4) 2

再生塑料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 第一节再生塑料行业替代品分析 一、替代品种类 再生塑料的替代品是塑料制品的原料,如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等。 二、主要替代品对再生塑料行业的影响 (一)聚氯乙烯(pvc)的应用 PVC曾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应用非常广泛。在建筑材料、工业制品、日用品、地板革、地板砖、人造革、管材、电线电缆、包装膜、瓶、发泡材料、密封材料、纤维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 (二)聚丙烯(pp)的应用领域 家用电器 各我国一些塑料原料厂商已经开发出洗衣机专用料如PP 1947系列、K7726系列等,受到了洗衣机制造厂商的欢迎。因此,在未来几年内应加大开发家用电器PP专用料的力度,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 塑料管材 塑料管材是我国化学建材推广应用的重点产品之一,建设部曾发出“关于加强共聚聚丙烯(PP-R、PP-B)管材生产管理和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要求有关部门共同做好从原料、加工、质量以至管材使用、安装等工作,要严格把好PP 管材质量关,以利更好地做好我国PP管材的生产、应用、推广工作。 高透材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必然带来在文化、娱乐、食品、医疗、材料、居室装饰等各个方面不同变化的要求与提高,市场中很多物品越来越多地使用透明材料。因此,开发透明PP专用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尤其需要透明性高、流动性好,成型快的PP专用料,以便设计加工成人们喜爱的PP制品。透明PP 比普通PP、PVC、PET、PS更具特色,有更多优点和开发前景。 3

益生菌及益生元与抗生素组合应用研究进展

益生菌及益生元与抗生素组合应用研究进展 蒋正宇周岩民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南京210095) 摘要:本文综述了畜禽生产中的微生态调节剂种类、作用机理及与抗生素联用的效果,为微生态调节剂的合理配伍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益生菌、益生元,抗生素,微生态调节剂 几十年来,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在预防动物疾病、抗应激、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效果有目共睹,但抗生素的长期和广泛应用,导致了肠道菌群失衡、药物残留、耐药性及其传递和传播等负效应。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微生物工业的发展,一些微生态调节剂作为饲料中抗生素的替代品应运而生,如活菌制剂(益生菌)和低聚糖(益生元)等,它们通过维持动物肠道内微生态平衡而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和生产性能。目前,益生菌和益生元已广泛在饲料中研究和应用,已就不同种类的益生菌或益生元的作用机理、应用效果及在不同动物种类、年龄、饲养环境下的最佳用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不同的益生菌或益生元之间以及益生元与抗生素、益生菌以及其他营养性或非营养性添加剂之间存在着协同或拮抗作用,寻找这些新型饲料添加剂最佳同效应的添加组合,已成为饲料研究的热点之一。因此,本文对近年来所进行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 1 饲用微生态调节剂和抗生素的种类 微生态调节剂是指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可调整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健康水平或增进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和(或)生长促进物质的制剂,主要包括益生菌(prebiotics)、益生元(probiotics)、合生素(sybiotics,eubiotics)。 益生菌是有利于宿主肠道微生物平衡的活菌食品或饲料添加剂。目前,用作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微生物主要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放线菌、光合细菌等几大类。1989年,美国FDA批准使用的微生物有40余种,其中30种是乳酸菌。2003年,我国农业部批准使用的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品种有: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乳酸肠球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沼泽红假单胞菌。 益生元是能够有选择性地刺激宿主动物消化道内有益菌的生长,从而对动物产生有利作用的食品或饲料中的不可消化成分,包括低聚糖、微藻(如螺旋藻、节旋藻)及天然植物(如中草药、野生植物)等。目前,饲料中研究较多的益生元主要是低聚糖、酸化剂、中草药和糖萜素等几大类。低聚糖是由2~10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形成直链和支链的糖类,它们很难为动物体内的消化酶所降解,可直接进入肠道,作为有益微生物的营养底物,促进肠道有益微生物的增殖,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饲料中研究和应用的低聚糖有甘露聚糖(MOS)、低聚果糖(FOS)、低聚木糖(XOS)、低聚半乳糖(GOS)、低聚异麦芽糖(IOS)、大豆低聚糖(SBOS)等。饲料酸化剂的应用已有30多年的历史,包括无机酸和有机酸,无机酸主要有硫酸、盐酸和磷酸,但无机酸存在使用效果不甚理想和腐蚀加工机械等问题;有机酸更为人们所认可、山梨酸、甲酸、乙酸等,生产中使用较为普遍且效果较好的有机酸是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 自1974年欧共体首先禁止了青霉素和四环素的使用开始,抗生素的应用已广受禁用和限用。2002年,我国农业部批准规定的可在饲料中长期添加使用以预防动物疾病、促进生长的饲用药物添加剂品种仅有33种。 2 益生菌及益生元与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益生菌、益生元对生产性能方面的有益作用是防病功能的延伸,可从两个方面发挥作用,即微生物途径和肠组织代谢途径。有关微生物途径,抗生素通过非选择性阻止或破

饲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及其危害

饲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及其危害 一、饲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自从1946年Moore等发现链生素在肉鸡饲料中具有促生长作用以后,抗生素就开始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饲料中,针对抗生素促生长机制的研究也随之深入。目前尽管抗生素的促生长效果得到一致证实,然而它们提高动物生长的机制还比较模糊。 1、营养生理学机制 抗生素可通过抑制环境中的抗生长因子产生的亚临床症状而促进动物生长,部分抗生素可以使蛋白质代谢相应得到改善,佟建明(2001)发现在肉鸡日粮中添加金霉素,可降低血液中氨、尿酸含量,增加氮沉积。抗生素还具有降低肠壁厚度、改善肠粘膜结构、降低肠道维持需要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2、微生物学机制 饲用抗生素能够减轻肠道微生物与宿主营养竞争,有人推测,抗生素抑制了小肠内的微生物生长和活性,减少了微生物对能量和养分的吸收利用,从而增加了宿主的可利用养分。饲用抗生素还可以降低动物组织及血液和环境中氨的浓度。因此,细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的减少可能是抗生素促生长作用的一种机制。抗生素的另一个重要机制是抑制了肠道内微生物胆酸的生物转化,而胆酸浓度降低,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效率相应提高。 3、免疫学机制

事实证明抗生素不仅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而且还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Gordon(1995)试验发现,饲喂抗生素的常规鸡,其小肠黏膜内淋巴细胞滤泡和游离浆细胞数目显着降低,接近无菌鸡。Naqi(1984)和Cook(1984)研究发现,抗生素处理可降低鸡消化道淋巴组织(包括法氏囊、盲肠扁桃体、肠道固有膜)中产免疫球蛋白的细胞的生成和分布密度,显着降低血清IgM浓度。Rijkers等(1980,1981)发现饲喂土霉素可引起鲤鱼体液免疫抑制,降低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并使脾脏、前胃和后胃内噬斑形成细胞的形成率降低80%。Voiculesu等(1983a,1983b)的研究表明,红霉素、粘杆菌素可显着抑制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 佟建明(2001)、张日俊(2000)在对金霉素影响肉仔鸡免疫机能的研究中发现,日粮中添加金霉素不但对肉仔鸡的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的发育指数具有显着的降低作用,还降低肉仔鸡的T、B淋巴细胞转化率和有丝分裂活性,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从而得出了金霉素对免疫系统具有屏障作用,并借此促进肉鸡生长的结论。Klasing等(1987,1988)就机体免疫系统与动物生长之间的关系作了详细的综述,认为抗生素整体上是通过直接(直接影响免疫系统的反应能力)或间接(通过降低微生物侵袭强度)影响免疫系统,防止免疫系统激活,从而促进动物生长。

饲用抗生素的替代品(精)

饲用抗生素的替代品 自抗生素被批准用作饲料添加剂后,为畜牧业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但随着饲用抗生素的普及应用,其副作用也逐渐突出,(1)破坏畜禽的胃肠道微生态平衡,干扰畜禽免疫系统,特别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局部非特异性免疫系统,降低畜禽对疾病的抵抗力,影响畜禽健康,严重威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2)在肉、蛋、奶等畜产品中残留,直接威胁人的健康;(3)通过抗生素耐药性的交互遗传和交叉传播,干扰手术后病人和传染病感染人群的治疗,提高治疗用药的剂量,间接威胁人的健康。 由于饲用抗生素的上述问题,早在1992年瑞士就禁止使用饲用抗生素,欧盟1999年1月起通过立法禁止抗生素作促生长剂使用,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尽量不使用抗生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世界都在不遗余力地研究开发其替代产品。近年来,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主要有益生素(微生物制剂)、寡糖(化学益生素)、抗菌肽、中草药、糖萜素、酶制剂和酸化剂等。 1.益生素 又称活菌制剂或微生态制剂(主要是肠球菌、乳酸杆菌、双岐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是一种无毒、无副作用、无残留的绿色饲料添加剂。益生素可在消化道内增殖,产生乳酸和乙酸使消化道内pH值下降,并产生溶菌酶、过氧化氢等代谢产物抑制有害细菌在肠黏膜的附着与繁殖,平衡动物消化道内的微生物群。益生素与消化道菌群之间存在生存和繁殖的竞争,限制致病菌群的生存、繁殖以及在消化道内的定居和附着,协助机体消除毒素及代谢产物。益生素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提高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促进抗体的产生,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另外,许多益生素具有抑制消化道内氨及其他腐败物质生成的作用。益生素可产生各种消化酶,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抗生素研究进展(DOC)

文献综述 抗生素发酵研究进展 专业年级13生物工程学院环资学院学生姓名王先府学号2013125142 指导教师常海军日期2016.4.30

抗生素发酵研究进展 王先府 (重庆工商大学环资学院2013级生物班2013125142) 摘要: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 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由于其在自然条件下不易获得,现可 利用发酵来生产抗生素,本文对抗生素发酵研究过程多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抗生素;菌渣;过程优化 Advances in antibiotic fermentation Jeff (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University Of Chongqing,2013125142)Abstract:Antibiotics are by microorganisms,(including bacteria, fungi, actinomycetes spp.) or higher plants and animals produced in the process of life with resistance to pathogens or other activity of a clas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can interfere with other living cells development function of chemical substances, due to its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is not easy to get, is now available by fermentation to produce antibiotic, against the students ferment process research are reviewed. Key words:antibiotics; mushroom residue; process optimization 采用发酵工程技术生产医药产品是制药工程的重要部分,其中抗生素是我国医药生产的大宗产品,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进展,基因工程药的比例逐渐增大,但抗生素在国计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能完全替代的,特别是西方国家出于能源和环保的考虑,转产生产高附加值的药物,留出了抗生素的市场空间,为我国的抗生素生产发展提供了机遇,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可以说在相当长时间内, 我国抗生素生产在整个医药产品中仍占很大的比例。 1全发酵研发情况 中国最早生产的全发酵抗生素品种为饲用土霉素钙。世纪年代内蒙古金河生物科技公司等4家抗生素发酵企业开始生产全发酵金霉素产品,并以内蒙古金河生物科技公司的国内国际的市场占有量最大。目前国内有25家抗生素发酵生产企业生产全发酵抗生素产品,产品主要有黄霉素预混剂、饲用金霉素、那西肽预混剂、硫酸黏菌素预混剂、恩拉霉素预混剂、杆菌肽锌预混剂、亚甲基双水杨酸杆菌肽预混剂等由于含量规格不同,目前在我国共获得70多个产品批准文号。这些产品对我国的动物养殖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①治疗某些动物疾病;②预防某些动物疾病尤其是对那些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保证畜禽的健康生长;③促生长作用使畜禽生长速度加快,可使某些饲养动物缩短喂养周期;④提高饲料转化率也即饲料利用率,使之利用较少的饲料达到相同饲喂效果从而节省饲料提高生产效益⑤提高动物产品质量这其中主要是可提高肉蛋奶的产品质量⑥提高动物机能的抵抗力从而增强动物应付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 近多年来,我国养殖业迅猛发展养殖模式从散养逐步转变集约化养殖,同时我国全发酵抗生素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研发水平也逐步与国际接轨。因此,我国企业生产的全发酵抗生素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占有相当的市场。例如,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恩拉霉素预混剂一个品种一年的销

饲用抗生素种类和作用漫谈

饲用抗生素种类和作用漫谈 饲用抗生素是指长期低剂量添加在动物饲料中,用以预防疾病、改善营养物质代谢促进动物健康生长、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一类抗生素。畜禽在其生命的任意阶段都面临被各种微生物感染的威胁,尤其是当畜禽出生、断奶、转群、免疫接种和日粮更换等受到应激刺激时,常常导致胃肠道内环境变化,导致消化道微生态平衡破坏,消化机能紊乱,抑制动物生长发育,从而致病或死亡。抗生素自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畜牧生产中大量应用以来,在维护畜禽肠道健康以达到提高畜禽日增重、改善饲料利用率及预防疾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饲用抗生素在畜禽抗菌促生长方面效果最好,成本最低,在短期内难于找到合适的替代产品,仍然是解决畜禽肠道健康的首选方案,具有不可取代性。 一:饲用抗生素调节肠道健康的作用机制 不同种类的抗生素结构不同,其抗菌机制也不相同:有抑制细菌胞壁合成的,有损害细菌胞浆膜的,有抑制细菌蛋白合成的,也有抑制核酸(DNA)合成的,但对动物生长和饲养效率的改善作用都很相似。因此,饲用抗生素的生长促进机制显然独立于其抗菌方式(Lawrence,1998)。 近几十年来,武汉广途科技公司的科研工作者作了大量的有关饲用抗生素的试验,尽管其促生长效果得到一致证实,但抗菌促生长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人们根据研究成果提出了各种假说,Sunde(1990)通过前人的研究得出以下几种可能的作用机制:1)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2)降低肠壁厚度,使肠道易于吸收营养成分;3)抑制肠道细菌产生抗生长毒素;4)降低微生物对必需营养物质的破坏作用或促进有益菌群对营养物质的合成,促进动物生长;5)影响机体的代谢。Rosen(1995)从动物微生物学、生理学、营养学和机体代谢等方面对抗生素的几种可能性作用模式进行了归纳,结果见表1。从以上抗生素作用机制的假说及支持的试验依据可以看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抗生素可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畜禽体内微生物进而影响畜禽生长,它或者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起到抑菌杀菌作用,或者抑制(促进)微生物产生代谢物质。

介绍几种替代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

介绍几种替代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 来源:互联网时间:2003-1-22 17:12:00 页面功能【收藏】【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要求畜禽产品无抗生素残留已成为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共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即使是畜禽养殖专业户,也完全可以采用无残留、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添加剂替代抗生素,从而生产出无抗生素残留的具有绿色食品特点的畜禽产品。目前国内用于替代抗生素生产绿色食品的饲料添加剂主要有益生素、低聚糖、糖萜素、中草药几类添加剂。益生素是一类活的对动物有益的细菌,把这种有益菌添加到饲料中,就可以使这些有益菌定植于畜禽肠道,从而排斥动物肠道内有害的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使有害菌在肠道内不宜生存,从而达到防病效果。低聚糖是一种糖类。这种产品添加到饲料中,动物不易消化吸收,但肠道的有益细菌可吸收,并使有益细菌大量增殖,从而控制有害菌的繁殖,减少有害细菌数量,达到防病效果。糖萜素是一种能提高畜禽免疫力的添加剂。在畜禽饲料中添加这种产品后,可提高畜禽的免疫反应,刺激动物的免疫系统消灭有害菌类,保障畜禽处于健康状态。中草药添加剂是通过在畜禽饲料中添加一些具有抗菌、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的中草药,达到防病效果。以上这几类产品,除主要功能为预防疾病外,还具有改善畜禽环境(粪便不臭),提高饲料效率等多种优点。这几类产品的使用量:中草药添加剂一般0.5—1‰,糖萜素每吨200—500克,益生素0.25‰,低聚糖0.2—0.25%(具体使用时均应按产品说明书添加)。在不添加抗生素饲料添加剂情况下使用此类产品,通常每公斤料增加0.02—0.03元成本,经济上也比较合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