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地理 1

  • 格式:doc
  • 大小:74.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经贸地理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国际经贸地理的基本格局第三章国际大宗商品产销地理格局第四章国际交通运输地理

第五章亚洲经济贸易地理第六章美国经济贸易地理

第七章欧洲经济贸易地理

研究对象:

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地理分布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是从空间上(横向)。

阐明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空间分布特点,并探索这些特点形成的条件和原因。即分析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和人文地理环境条件对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地理分布的作用和影响。

●二是从时间上(纵向)。

揭示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地理分布与格局的演变规律。主要是阐明生产力发展变化对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地理分布与格局的影响。

二、地理环境条件对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地理分布与格局的影响

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河流、土壤、动物、植物等。

自然资源

✓可利用的自然条件。

✓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人文地理环境条件:经济地理环境、人口地理环境、政治与文化地理环境等。

经济地理环境: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科技发展水平等。

人口地理环境:包括地区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移动、分布等。

政治与文化地理环境:

包括政治地理位置、政治事件、国家之间的联系、政府政策、文化特点等。

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经济发展和分布的不同。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导致世界生产布局的变化。

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在1973年

第二次石油危机发生在1979年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的原因

1石油危机爆发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中东石油的掠夺

性开发和严重依赖;

2、“石油危机”爆发的经济根源―国际石油垄断组织长期垄断世界石油价格,

进行不等价交换掠夺;

3、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的政治原因―1973年中东十月战争中,阿拉伯产

油国运用石油武器,反对以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的斗争;

4、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的政治因素―1979年伊朗政局动荡和国际石油垄

断组织对石油的抢购。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及分布的影响

1、导致了国际收支的严重失衡,使产油国异军突起,成为国际金融领域中的

一支重要力量;

2、石油危机触发和加深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助长了西方经济的“滞

胀”局面;

3、石油危机推动了世界性的节能和替代能源的发展,促使世界能源构成及分

布逐步发生变化;

4、石油危机推动了西方各国加速改变产业结构,进而引起了国际间产业结构

及分布的逐步变化。

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每一次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特别是新技术革命,使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地理分布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19世纪中叶。蒸汽机、煤炭。(产业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电力、化学、钢铁。

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现在)。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原子能、高分子合成等。

20世纪80年代―现在:新技术革命。

新技术革命对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地理分布与格局的影响

1、知识、智力和科学技术因素愈将成为影响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地理分布和格

局的重要因素。

2、对自然优势的新认识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新方向,将影响到国际经济贸易

地理格局的变化。

3、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地理分布呈现出不断集中与分散的趋向。

4、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分布出现了地区转移的趋势。

5、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分布愈将不平衡。

高科技产业发展,使那些消耗原燃料少的工业如电子工业,完全可以摆脱原燃料地束缚,布局在远离传统工业区的新开发区,而那些地区的地价往往较低,劳动力便宜,这样,就导致了工业分布的分散。

日本的“硅岛”就在过去经济比较落后的九州。

英国的“硅岛”也在过去经济比较落后的苏格兰地区。

美国的“硅谷”。

⏹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分布愈将不平衡:①实力不平衡;②重心多极化;

国际经贸地理的学科性质:边缘学科的性质。

国际经贸地理的特点 : 1、地域性; 2、综合性。

学习国际经贸地理的目的 : 提供一种基础知识,为今后的工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