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港三期工程装卸工艺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320.34 KB
- 文档页数:5
黄骅港筒仓集群智能取装系统关键技术及实现
白栋材
【期刊名称】《中国煤炭》
【年(卷),期】2014(000)0z1
【摘要】介绍了神华黄骅港筒仓集群的工艺布置、流程编号,智能取装管控一体化的总体方案;对取装系统中的工业网络、控制架构、料位检测、取装算法分别进行了讨论。
该系统解决了一系列行业难题,一年多来运营稳定,极大地提高了港口生产效率。
【总页数】6页(P351-355,365)
【作者】白栋材
【作者单位】神华黄骅港务公司信息中心,河北省黄骅市,0611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6
【相关文献】
1.黄骅港煤三期工程筒仓群施工技术浅析 [J], 孙宝昌
2.黄骅港三期筒仓储煤自燃预警方法研究及应用 [J], 张江石;王建豪;马海深;熊红琴;郭素银
3.关于黄骅港三期工程储煤筒仓防爆分区划分的探讨 [J], 刘璠;魏美芳
4.浅析黄骅港三期工程筒仓仓顶房设计的难点及对策 [J], 焦汝生;胡仁平;杨红旗
5.黄骅港筒仓储煤区皮带秤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J], 许童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骅港筒仓工艺与堆场工艺人员配置比较目前我国煤炭储煤的方式主要还是传统的露天堆场,南方部分煤企采用半开放式煤场、球形储煤等。
当前国内重要的煤炭港口如秦皇岛港、天津港、青岛港、日照港、曹妃甸港、广州港、大连港、连云港等均采用露天堆场储煤。
黄骅港率先使用了储煤筒仓,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黄骅港基本情况神华黄骅港是国家能源集团港口模块重要一员,是集团煤炭外运中三个下水港中最便捷、最经济、吞吐量最多的港口,在集团煤炭产运销一条龙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骅港建设于1997年12月25日,2001年底正式运营,煤炭累计突破12亿吨。
2016年黄骅港下海煤炭超越秦皇岛,成为我国第一大煤炭输出港。
黄骅港一期工程(不加四期扩能堆场)建设4个煤炭装船泊位,3台两翻式翻车机和3台堆料机,6台取料机和1台堆取料机,四台装船机。
堆场占地约38万平方米,堆煤能力237万吨,设计煤炭出口能力3500万吨/年。
二期工程建设4个煤炭泊位,3座5万吨级和1座10万吨级,堆场占地约33万平方米,6台翻车机车,4台堆料机,1台堆取料机和6台取料机,4台装船机。
额定卸车效率6000吨每小时,装船效率6000吨每小时。
设计煤炭出口能力5500万吨/年。
三四期工程是神华黄骅港重要生产部门,集生产调度、煤炭翻卸、筒仓存储及船舶装载于一体。
生产三部所辖5万吨级泊位2个,7万吨级泊位4个,10万吨级泊位2个。
拥有四翻式“O”型翻车机4台、筒仓顶自动卸料小车8台、配备自动给料1350T/h的活化给料机288套、移动回转式装船机4台。
煤炭堆存采用单仓容量3万吨的圆柱形筒仓48座,筒仓群总堆存容量可达144万吨,单机装船效率达8000吨每小时,年设计吞吐量达1亿吨。
三、堆场工艺介绍传统的露天堆场储煤工艺由翻车机接卸煤炭后经皮带输送机通过堆料机到达预定堆场,再由取料机经皮带输送系统抵达船舱。
黄骅港一、二期堆场工艺流程主要有卸车堆料流程,取料装船流程。
黄骅港块煤筛分技术的应用作者:刘晓光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07期[摘要]提升功能是港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的关键,而使集团内部市场化又是提升功能的重要动力之一。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集团内部市场化管理,促进经济效益,神华黄骅港务公司积极鼓励科技创新,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集团,力求用科技促进发展,用发展树立形象,用形象赢得尊重。
针对目前到神华黄骅港务公司,在翻卸块煤过程中破碎率较高,块煤中的面煤含量较高混合销售,煤质上不去,现采取在堆场内用小型筛煤机分点作业,效率低且大量起尘影响环境,妨碍了企业发展。
通过黄骅港块煤筛分系统工程实例,探索块煤筛分技术在大型煤炭港口的应用,为大型煤炭港口块煤筛分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管理和维护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通过相关工程调研分析、专家咨询、工艺方案比选、设备选型优化等,提出了适合工程实际需求的布置方案,并提高了筛分系统工艺布置的合理性及可靠性,为其它大型煤炭港口筛分系统工艺布置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型煤炭港口块煤分筛系统应用振动筛中图分类号:F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7-0211-03一、概述黄骅港是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的我国跨世纪重点工程——西煤东运第二条大通道的出海口,是以煤炭为主要货种的散货装卸专业码头。
现拥有具备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装卸设备的煤码头4座,工作船及杂货码头1座。
年吞吐能力煤炭为8000万吨,杂货为500万吨。
可从事煤炭、木材、粮食、集装箱、成套设备和其它件杂货的中转运输。
对于经由朔黄铁路运至黄骅港的块煤,原接卸方式与其它煤种一样。
神东块煤通过火车送至港口,煤炭通过3#翻车机进入BH1皮带机,通过TK3转接机房进入BD3皮带机,通过BD3堆料线堆入5#料场。
在经过翻车机、皮带机等设备的倒运至堆场的过程中,块煤的破碎率较高,使得堆存的块煤中面煤含量较高。
由于块煤与粉煤市场价格有较大差异,以致众多煤炭客户对进场块煤都提出再次筛分要求。
黄骅港港口煤炭装卸生产管控一体化可视化系统研究作者:刘斌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23期刘斌(神华黄骅港务公司河北沧州 061113)摘要:黄骅港煤炭码头管控一体化可视化系统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港口的三维可视化仿真,并通过系统进行港口的管理与控制关键词:管控一体化可视化虚拟现实技术中图分类号:TD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8(b)-0018-031 项目背景黄骅港位于河北省渤海湾西南岸,大口河河口外北侧海区,距黄骅市约45km,距沧州市约90km。
神华集团主要通过神朔铁路和朔黄铁路将煤炭运往黄骅港,乌海、宁夏、万利、准格尔、神东五大矿区煤炭在神池南汇和,由神朔线转向朔黄线,抵达黄骅港,黄骅港的煤炭全部通过铁路运输集港。
黄骅港建设规模为:黄骅港煤码头一期建设四个泊位,年吞吐量3500万t,黄骅港煤码头二期建设四个泊位,年吞吐量4300万t,正在建设的三期工程,建设4个泊位,年装船能力5000万t。
2 总体结构设计黄骅港煤炭码头管控一体化可视化系统(简称可视化生产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如下:(如图1)黄骅港煤炭码头可视化生产系统分为两大部分:管控系统和虚拟现实系统。
管控系统与虚拟现实系统通过数据库的接口进行数据交互,实现三维场景中设备模型与管控系统的生产流程数据同步。
3 主要工作及关键技术黄骅港煤炭码头可视化生产系统中的虚拟现实系统部分主要有以下三部分工作。
3.1 三维虚拟场景构建和优化港口工程场景的模型较多,数据量大,其可分为三类:相机模型、实体模型和天气模型。
相机模型使得用户可以在场景中进行交互漫游,并记录下漫游路径,以便于自动浏览回放。
实体模型分为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静态模型包括自然模型和建筑模型,动态模型包括作业指挥人员和作业机械设备,实体模型是场景的主体模型。
天气模型主要通过天空球、粒子系统、光晕等技术来构造工程场景的白天、夜晚和雾天等天气景观。
港口科技•绿色港口黄骅港生态港□建设思考与卖践李艳明(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河北沧州061113)摘要:为改变外界对传统煤港“脏、乱、差”的认识,黄骅港坚持自主创新,通过建设大规模储煤筒仓群、实施本质长效抑尘技术、构建全流程粉尘防控体系等措施,从源头控制粉尘的产生;通过建设生态水循环系统,治理港口含煤污水顽疾,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构建覆盖全港区的生态治理体系,通过科学管理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地,打造煤炭港口生态建设发展的样板,实现港口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为行业提供可复制、可操作的配套解决方案。
关键词:港口;黄骅港;生态港口;科技创新;粉尘;含煤污水0引言1生态港口建设的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重视,建设美丽中国已被列入党的十九大报告。
创建生态和i皆、清洁文明的绿色港区,实现节能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港口模式成为推动港口经济发展的前提。
国外生态港口建设起步较早,并取得较大进展:美国纽约-新泽西港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形成一整套可持续发展理念;日本东京港形成点、线、面相互连接的网络绿地系统;英国伦敦港、澳大利亚悉尼港制定涉及海洋污染防治、污水处理、作业污染防治、水体质量等方面的法规和方案,有力保护海洋环境。
国内生态港口建设起步较晚,散货港口尤其是煤炭港口,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和含煤污水成为困扰行业的环保难题。
为此,黄骅港抓住关键矛盾,立足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生态环境的现状,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专业优势,积极探索港口绿色发展的新思路.将企业经营效益的稳定增长同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协调起来,依靠科技手段逐步解决困扰煤港的两大难题,引领行业发展。
生态港口建设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港口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环境保护给予史无前例的准确度。
黄骅港扩容完善工程翻车机安装工艺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黄骅港扩容完善工程翻车机安装工艺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煤炭资源的需求量迅速增加,由于我国能源分布极不平衡,北煤南运仍将是我国煤炭运输长期存在的主要方式,煤炭港口是北煤南运的重要环节,翻车机作为港口装卸系统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整个翻堆系统的龙头,直接影响到港口的吞吐量,意义重大,本论文所介绍的是两翻翻车机的安装工艺,旨在为翻车机安装的同行提供参考。
1.工程简介黄骅港扩容完善工程新增1套铁路翻车机系统,编号为CD9,位于已建成的CD8系统的南侧,与CD8系统铁路中心距为19米。
CD9翻车机为O型转子式双翻翻车机,适应的铁路单元列车为C80、C70A、K80,每一单元列车均为同一种车型。
2.设备能力2.1.在不考虑牵引机车等特殊条件情况下,翻车机按C80正常翻卸次数40次/小时设计,翻卸车数为2车/次。
2.2.重车车辆总重量按120吨/车考虑。
2.3.翻车机的翻卸额定能力为6400t/h。
2.4.翻车机接卸K80额定能力为6400t/h。
3.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3.1.准备工作钢构件堆放时确保同一部位的堆放在一起,并按照安装工艺先后顺序的原则进行有序堆放。
准备调整用的垫铁,固定桁架用的工艺支架以及相应的安全设施等。
构件吊装前,检查构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构件外形是否变形。
钢构件的装卸、运输和堆放,不得损坏构件并有防止变形的措施。
3.2.基础验收和测量放线翻车机系统的各设备安装,需要在土建基础全面完工、交付使用方能进行。
土建基础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设备安装的质量和工期。
为此,在设备安装前,应提供土建检验报告和测量数据的中间资料,对土建基础进行全面复查验收。
复查的重点有如下几项:翻车机安装基础中心线与设备本体中心线的偏差,与定位车走行轨道中心线的偏差,均不能大于3毫米。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Innovation ┃科技与创新·61·文章编号:2095-6835(2016)16-0061-03黄骅港煤炭码头管控一体化问题研究李伟博(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广东 珠海 519050)摘 要:根据黄骅港一至四期煤炭码头的生产管理需求优化现有的生产、财务、办公和机电管理流程,提出管控一体化系统的解决方案。
通过管控一体化系统建设来提高管理水平,改造并优化相关系统,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型港口探索有效的方法。
管控一体化系统正式运行3年多时间,实践证明,管控一体化系统是国内煤炭码头信息化建设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也是一个良好的示范和参考。
关键词:管控一体化系统;港口信息化;自动控制;煤码头中图分类号:U69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5913/ki.kjycx.2016.16.0611 研究意义神华黄骅港自2001年底正式运营后,装卸生产效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港机设备完好率始终保持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安全形势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吞吐量每年以千万吨级跨越增长,呈现了强劲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势头。
经过15年的发展建设,吞吐量进一步增加,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而精细化管理是公司目前发展的内在需求。
以高精准的生产管控实现效率最大化,提高公司的自动化水平,为推动黄骅港实现智能化自动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黄骅港煤码头工艺流程特点黄骅港一、二、四期煤码头均采用传统的工艺布局模式,其卸车作业生产过程为:火车—翻车机—转运皮带—堆场;装船作业生产过程为:堆场—取料机—转运皮带—装船机—船舶;直接换装作业生产过程为:火车—翻车机—转运皮带—装船机—船舶。
煤三期采用了新型的筒仓工艺流程,煤三期装卸工艺的特点是:①采用先进的装卸工艺流程和筒仓封闭堆存,减少设备数量,缩短设备的维修、保养时间,以提高作业效率。
水冲法沉桩工艺在黄骅港综合港区通用泊位中的应用刘培玉【摘要】黄骅港综合港区通用散杂货码头工程地质中存在粉细砂硬夹层,采用锤击法沉桩,穿透此硬层非常困难。
在本工程试桩中采用了水冲法配合锤击的沉桩工艺取得成功。
在码头承台桩基施工中采用内冲内排的工艺,边冲边打成功打设了2根桩。
为斜桩采用水冲法沉桩取得了经验。
水冲法沉桩工艺成本低,穿透硬砂层效果好,应用前景广阔。
%Silty sand hard stratum exists under the site of Huanghua port comprehensive harbor general-purpose bulk&general-cargo terminal project,which is hard to be penetrated with piles driven by hammer. The trial pile was made successfully by using pile jetting combined with pile driver hammer. Two piles are jetted and driven successfully by using inner jetting and draining technolog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ile foundation of wharf platform, which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loping pile jetting method. Pile jetting method will be applied widely due to its low cost and good effect for penetrating hard sand layer.【期刊名称】《港工技术》【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3页(P66-68)【关键词】粉细砂硬夹层;桩基施工;水冲沉桩;应用前景【作者】刘培玉【作者单位】天津中北港湾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天津 30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73.11 工程概况黄骅港综合港区通用泊位位于河北省沧洲市渤海新区南岸陆地,紧邻南疏港路和黄骅港神华港务集团的北防波堤。
港工技术Ganggong Jishu第51卷总目次(2014年第1期—第6期)海岸动力期页一种有限体积法三维港内粘性泥沙淤积模型研究………………………黄泰坤,庞然,李绍武,王元战,邵守良11大潮差海域环境系泊船舶漂移分析及对策…………………………………………………………………何胜党14海上风机结构周围冲刷数学模型研究……………………………史忠强,张博杰,张庆河,俞晓峰,王倩,陈同庆21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接岸结构冲刷分析…………………………………………………刘丽娜,黄明毅,李立25串列双圆柱流致振动数值模拟………………………………………………………及春宁,杨立红,黄继露,刘爽31基于凝集质量法的海洋缆索动态响应建模与仿真………………………………………秦道武,朱克强,朱艳杰37群桩阻流堤水流特性数值模拟………………………………………………………………李绍武,祁泽鹏,庄茜41不同重现期潮位的经验估算方法………………………………………………………………………王亥索,王晨44天津港大港港区口门防波堤堤顶高程研究………………………………肖立敏,孙林云,刘建军,孙波,王红川51基于非静压方程的斜坡堤越浪数值模拟………………………………………………吴辰,张庆河,张金凤,张娜61平面工艺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煤码头二期工程装卸工艺设计回顾……………………………………………龚小红,熊玲燕17华能码头二期工程码头越浪问题研究…………………………………………………………………元征,乔贯宇111南港东部港区规划布局研究……………………………………………………………………………赵烁,王永强115谈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刘晔28烟台港西港区规划设计建设中关键技术问题回顾………………………秦福寿,王钺,张国建,吴今权,殷永龙213天津南港工业区防潮及高程设计………………………………………………………………………李鑫,郑厅厅218乐亭县中心渔港水域布置研究…………………………………………………………………………乔贯宇,元征221低碳型集装箱码头岸桥优化配置研究……………………………………………郭子坚,孙文博,唐国磊,王文渊311南通港吕四港区环抱式港池进港航道总体方案探讨…………………………………………………杨玉森,李鑫314浅野水泥装船机的加长设计…………………………………………………………………………陈立志,龚小红318简析营口港鲅鱼圈港区五港池的调整规划………………………………………………………王松,王斌,刘岩322黄骅港综合港区及散货港区铁路规划探讨…………………………………………何冯斌,刘璠,李晓辉,杨松姗325日照港岚山港区矿石码头工程堆场装卸工艺设计…………………………………………………廖二全,汪亚玲328烟台港芝罘港区北航道内段平面布置方案研究……………………………………………………于福志,王文渊331远岸深水通用码头平面布置研究……………………………………………………………………刘潜兵,杨玉勤47印尼某电站码头工程泊位长度优化分析……………………………………………………………………刘奇虎410简析泊位通过能力计算公式的有效性……………………………………………………………………杜韬,杨玚412码头输煤通道的桥隧方案比较研究…………………………………………………………………周志丹,周明星416港口油库竖向设计及事故储存池设计实例……………………………………………………………关涛,孙凌祎421《港工技术》2014年第51卷总目次第6期··86《港工技术》2014年第51卷总目次第6期西江长洲水利枢纽3号和4号船闸总体设计…………………………………………………………吴澎,曹凤帅54黄骅港三期工程装船机选型的研究与应用………………………………………………汪亚玲,廖二全,汪大春510董家口散粮码头工艺系统的布局和筒仓选型………………………………………………………刘正滨,郑雪纬514双线双堆取料机在某坝基上的应用…………………………………………………………………………刘庆林517如何安全实现集装箱轨道桥远程自动控制………………………………………………………………信毅,杨波521双坪桥门架墩施工工艺探讨…………………………………………………………………………………丁文霞67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多层商品汽车库建筑方案研究……………………………………………………张伟,陈树亮610某翻车机总线控制系统故障分析及系统升级改造…………………………………………………………杨孟江613集装箱散货卸箱机的设计……………………………………………………………………………陈立志,刘红光618结构港口工程人工块体护面结构坡脚处理……………………………………………………夏运强,柳玉良,王海峰118厦门港海沧港区7#泊位技术改造工程设计……………………………………………………………郑厅厅,于涛121组合靠船结构在青岛港码头改造工程中的应用………………………………………………邹青,王松,李元音124关于直立式与斜坡式防波堤结构连接段防护处理问题的探讨……………………………辛兆强,王海龙,李斌226波浪运动对风机基础结构的动力响应影响…………………………………………………………………李利飞229高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探讨…………………………………………………………邹青,马燕,李元音232浅议高烈度软土地区海港工程综合楼抗扭设计…………………………………………周振环,吴旭旺,尹潇然235简析波浪作用下的船舶系缆力…………………………………………………………………………杨兴晏,杨玚334大型三角闸门在中高水头船闸中的应用分析……………………………………黄亚栋,徐洪强,罗家安,孙保虎337渗流中离子扩散作用对码头护坡整体抗滑的影响………………………………………古西召,周世良,王义山340堆石混凝土技术在水工围堰中的应用………………………………………………………………………王大鹏342ANSYS 在水平承载桩中的应用……………………………………………………………田力,汪宏,琚国宁,姚军424岸基滑车用于开敞式码头加强系缆设计要点……………………………………秦子君,徐道猛,刘正斋,吕倩倩428锚杆嵌岩桩在海上施工栈桥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于鸿明,乔光,张晓晗434大圆筒人工岛围堰结构稳定性和筒底地基应力的有限元分析………………………………肖忠,李斌,王元战524海底管线埋设沟槽边坡稳定性分析……………………………………………………………………张树森,赵敏529基于检测数据的钢筋混凝土氯离子侵蚀寿命预测………………………………………黄长虹,刘凤荣,罗劭扬533不同标准下的风载荷取值研究…………………………………………………………………………………徐军536高桩码头前沿门机轨道的紧固方式及轨道温度应力……………………………张晓晗,于鸿明,赵瑞军,李志云539箱筒型基础防波堤的结构尺寸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分析………………………………………李斌,肖忠,王元战622灰色马尔科夫组合模型对结构剩余寿命预测的研究……………………………………………冯隽,王岩,边军627天津港部分老码头结构改造技术要点……………………………………………………张智山,徐金昌,朱子平630上盖物业开发房屋的车辆段结构设计探讨…………………………………………………………………米宏广635大型重件码头墙身结构堆载预压效果分析……………………………………………………………邱茂顺,傅品639深浅坞挡水构筑物及止水系统设计…………………………………………………………………温秀媛,谷文强642安哥拉地区钢管桩停锤标准设计与实践……………………………………………………………于云山,孟晓宁647综合对港口设施维护与管理对策的思考…………………………赵立鹏,张建国,陈浩宇,周云,张文峰,孙伟,车静128··87《港工技术》2013年第50卷总目次第6期关于天津港东疆港区开发建设的回顾与思考…………………………………………………陈纯,张春生,刘欣131关于天津南港工业区东部港区生态环境的规划思考…………………………………………………魏飞,张永金136水下自密实混凝土抗冻融性能试验研究………………………………………………………………米胜东,李沛138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张冲,杨同军143厦门港后石港区3#通用泊位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孟令辉146风险管理技术在某船坞工程设计中的应用…………………………………………………………顾宽海,朱忠余237多专业交叉融合的海外项目商务管理模式探讨…………………………………………王福强,王玉平,杨晓婷240石化码头溢油风险分析……………………………………………………………郝新秀,丁万丰,邓伟勇,吴娈弟244试论南港在天津港口开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徐征祥,袁立文246非稳态电伴热管道参数计算简化模型的研究………………………………………………………………龚徐兴248港口节能照明分析及仓库节能照明方案……………………………………………………………孙秋萍,谭江华251堆场混凝土大板施工工艺的改进……………………………………………………………………高平原,孙宗津344码头被撞后的调查及检测……………………………………………………………………………………白海霞347超大型圆形地连墙施工新技术………………………………………………………孙秋龙,马金光,冯向东,尤乐350输煤散货码头照明方式浅析……………………………………………………………………………………田君353江海石化码头结构的升级改造设计…………………………………………………………………陈秀瑛,范平易357ABB ACS800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处理………………………………………………………………徐先弘,刘正滨438厦门港发展建设“第四代港口”的战略研究……………………………………………………………李擘,杨长义441关于长江上游港口物流发展的初步探讨………………………………………………………………左良栋,徐艳444烟台港西港区防波堤二期工程施工方案分析…………………………………………………………王斌,许佳佳446变化趴杆角度对起重船吃水影响的计算………………………………………………………………………林希451门式辐射检测装置对于集装箱码头安全的影响………………………………………………………安东,张瑞芬453外海大型码头钢管桩防腐蚀设计……………………………………………………………………………刘洪杰456圆形料场内设备防爆要求分析…………………………………………………………………………侯曾奇,何阳459必要费率在经济船型论证和方案比选中的应用……………………………………………………丁丽萍,张晓晗463关于新形势下天津港规划的策略性思考……………………………………………………………刘晨阳,谷爱洁541码头承台桩基修复补强措施……………………………………………………………………………………刘锐545钢管桩牺牲阳极保护…………………………………………………………………………………洪艳萍,黄少华549大直径钢管嵌岩斜桩成孔工艺技术研究……………………………………………………………车永红,陈杰明553Bridgemaster 铺装体系在钢桥面铺装中的应用…………………………………………………………仲彦,孟然557水运工程监理走向国际市场之途径…………………………………………………………………………吴峻恺559环保疏浚堆场底泥排水工艺试验研究……………………………………胡保安,黄佳音,范文雪,程瑾,唐达方651水下桩基清除方法研究……………………………………马洪新,张树森,王艳涛,王鑫,李海鲸,刘淑艳,赵敏657三轴水泥搅拌桩在防渗止水工程中的应用………………………………………………张春雨,杨景龙,侯树强661水运工程施工中监测质量管理……………………………………………………………高建山,刘荣涛,叶永锋664特殊环境混凝土实体强度检测技术应用研究…………………………………………………郑健,强龙,周亚林667地基基础预制桩在砂土地区的挤密效应的分析……………………………………………………刘佳东,成建强,曹胜敏149··88第6期灰色GM (1,l 和Verhulst 模型在吹填土地基沉降中的应用……………………………韩鹏,朱平,张文振,陈少青152海水密度对自容式验潮仪测深精度的影响及取值方法研究………………………………刘东,雷力军,亢保军262深水区软体排搭接检测方法的试验性研究……………………………………………………郑健,强龙,杨春玲265利用MATLAB 进行冲淤变化分析计算………………………………………………………王岩,苗润杰,苏锡寰269水对滑坡作用机理分析………………………………………………………………………………张书杰,刘从友272软土地基的水泥搅拌桩承载力计算和试验研究……………………………………………孙治林,程林,刘玉宝360天津港真空预压法软基处理监测及检测效果分析…………………………………………张书杰,曹胜敏,李昭365堆载预压法加固吹填淤泥地基效果评价……………………………………………………………蒋艳芳,吴子龙368水冲法沉桩工艺在黄骅港综合港区通用泊位中的应用……………………………………………………刘培玉466采用柱状锤强夯法解决重力式码头背后回填地基沉降问题………………………………………………朱劲松469船用气囊在长江浅滩大型软体排沉铺中的应用………………………………………………单正文,邱悦,刘伟472关于影响抽真空质量因素的探讨……………………………………………………………………………王大鹏475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探讨……………………………………罗大方,徐文强,羊小云477基于BP 神经网络的载荷试验研究…………………………………………………………裴成玉,张宏明,蒯志要481低应力水平下吹填土的固结特性研究……………………………………………………路明月,邱长林,闫澍旺562直排式真空预压法在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李新召,王桂松,张晓杰568吹填地基排水板振动碾压联合处理试验分析……………………………………………易进栋,易俊诚,孙振远572基坑开挖对邻近桥梁影响的数值模拟…………………………………………………………………………苗笛576旋喷法改善可液化地基的方法………………………………………………………………………贾胜娟,孙树滨580临港海堤基础处理方式探讨与应用…………………………………………………………………潘炳成,朱鑫阳671砂砾石层灌浆扩散半径试验研究………………………………………………………秦鹏飞,符平,王春,彭忠红675软基加固中有关公式的推导…………………………………………………………………………周连有,贾胜娟678工程勘察两种多波束系统差异对比分析……………………………………………………………………………刘东,王朝157一种新型的遥感影像数据组织与管理方法研究…………………………………………雷力军,马嘉骏,别伟平160《码头结构设计规范》(制定成果通过部审………………………………………………………………………李妍159高桩码头三维效应影响区域的缺陷检测分析…………………………………………………………楚东堂,李斌254超声波检测仪在地下连续墙施工控制中的应用……………………………………………………刘佳东,李良刚259岩土热响应试验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任耿祥,裴成玉,杨鸿钧372内河船行波浪观测方法的设计和实施…………………………………………………………………洪剑,江木春376珠海港高栏港区粘性土液限与塑限相关性的研究………………………………………戚玉红,赵居代,杨鸿钧379测绘基准欠缺条件下工程测绘项目实施的关键技术………………………………………张文兵,洪剑,徐柏松382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技术在水运工程中的应用…………………………………………………………张文兵,李勇484多潮位站数据程序化处理及其在远岸水深测量中的应用…………………………………………吴卫平,孙洪瑞487孔隙水压力测试在抛石挤淤斜坡堤中的应用研究………………………………………范建兵,曹胜敏,叶永锋490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DB01标段工程地质分析………………………………………戚玉红,裴成玉,安鹏程582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仪在表层淤泥探测中的应用……………………………………张惟河,梁思明,杨仁辉586EMD 小波阈值去噪在海工物探中的应用……………………………………………………吕邦来,张双喜,覃继680《港工技术》2013年第50卷总目次··89。
黄骅港煤码头三期工程廊道开挖阶段监测成果的分析与探讨于建海;陈立伟
【期刊名称】《港工技术》
【年(卷),期】2012(049)003
【摘要】黄骅港煤码头三期工程廊道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的施工难度大、工期要求紧.为保证本工程顺利实施,在施工过程中需对地下连续墙结构的变形、应力和土压力数据进行现场实地监测,并与在不同埋设位置获取的深层水平位移数据进行对比,提出更合理、准确地埋设深层位移监测装置的方法,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总页数】4页(P32-35)
【作者】于建海;陈立伟
【作者单位】神华黄骅港务公司,河北沧州061113;天津市北洋水运水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30045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13.61;TU476.3
【相关文献】
1.黄骅港煤码头三期工程EPC总承包合同管理解析 [J], 张卿云
2.黄骅港煤码头三期工程结构设备防腐应用 [J], 刘振刚;张德全
3.模拟技术在黄骅港煤码头三期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J], 杨兴晏
4.后注浆法钻孔灌注桩在黄骅港煤码头三期工程中的应用 [J], 杨哲;张会强;刘朋
5.浅谈黄骅港煤码头三期工程中储煤筒仓的应用 [J], 邢军;刘仲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骅港扩容完善工程翻车机安装工艺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煤炭资源的需求量迅速增加,由于我国能源分布极不平衡,北煤南运仍将是我国煤炭运输长期存在的主要方式,煤炭港口是北煤南运的重要环节,翻车机作为港口装卸系统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整个翻堆系统的龙头,直接影响到港口的吞吐量,意义重大,本论文所介绍的是两翻翻车机的安装工艺,旨在为翻车机安装的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翻车机;安装工艺;1.工程简介黄骅港扩容完善工程新增1套铁路翻车机系统,编号为CD9,位于已建成的CD8系统的南侧,与CD8系统铁路中心距为19米。
CD9翻车机为O型转子式双翻翻车机,适应的铁路单元列车为C80、C70A、K80,每一单元列车均为同一种车型。
2.设备能力2.1.在不考虑牵引机车等特殊条件情况下,翻车机按C80正常翻卸次数40次/小时设计,翻卸车数为2车/次。
2.2.重车车辆总重量按120吨/车考虑。
2.3.翻车机的翻卸额定能力为6400t/h。
2.4.翻车机接卸K80额定能力为6400t/h。
3.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3.1.准备工作钢构件堆放时确保同一部位的堆放在一起,并按照安装工艺先后顺序的原则进行有序堆放。
准备调整用的垫铁,固定桁架用的工艺支架以及相应的安全设施等。
构件吊装前,检查构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构件外形是否变形。
钢构件的装卸、运输和堆放,不得损坏构件并有防止变形的措施。
3.2.基础验收和测量放线3.2.1.基础验收翻车机系统的各设备安装,需要在土建基础全面完工、交付使用方能进行。
土建基础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设备安装的质量和工期。
为此,在设备安装前,应提供土建检验报告和测量数据的中间资料,对土建基础进行全面复查验收。
复查的重点有如下几项:翻车机安装基础中心线与设备本体中心线的偏差,与定位车走行轨道中心线的偏差,均不能大于3毫米。
翻车机安装基础的跨距±3mm,对角线长±3mm;标高偏差必须为负值,均不得超过-10mm。
黄骅港装船机溜筒协同更换工艺分析与改进摘要:针对黄骅港一期装船机溜筒老化严重的隐患,深入分析设备机构原理,提出并实施了多台装船机溜筒协同更换改进工艺,降低设备安全隐患,为港口装船设备提能增效提供有效途径。
关键词:装船机; 溜筒; 协同;改进1背景黄骅港务公司13台装船机(除SLK装船机)是由国外公司设计、国内机械制作的大型装船设备,其溜筒机构为装船机的终端运转设备,即装船煤炭最终经卸料漏斗、溜筒、及抛料铲进入船舱,溜筒机构具有溜筒垂直、溜筒回转及抛料铲俯仰3项功能。
经过将近20年的生产运营,2004年以前设计安装的一期SL1、SL2、SL3、SLK及二期SL4、SL5、SL6装船机溜筒部位受使用年限、煤炭冲击、恶劣天气等因素影响,腐蚀磨损严重,存在掉落的重大风险。
面对2017年港口紧张的煤炭生产作业任务,设备大型计划维修时间大幅压缩。
在设备高压生产作业与设备大型计划维修矛盾关系中,高效高质维修成为设备维修探索的新方式。
在货源充足的前提下,煤炭港口吞吐量依托装船设备的高效作业,保证装船设备在设备疲劳期、安全风险发生前及时进行部件更换显得尤为重要。
尤其是利用恶劣天气装船设备停装时间最快效率完成部件更换迫在眉睫。
2分析与改进2.1原有装船机溜筒更换工艺分析原有装船机溜筒由于运行时间长,高产作业量大,煤炭冲击严重,或在不适当的条件下运行时,会产生各种磨损、破口等问题。
其形式很多,而且又往往是相互交错在一起,使装船机溜筒的损伤形式显得更为复杂。
期间,维修人员先后修补溜筒内部结构,减少机械机构损害。
技术人员利用较好天气,采用借船拆卸旧溜筒、安装新溜筒的方式进行更换,用时3天以上。
由于生产作业量紧张、维修时间安排少、恶劣天气等因素影响,此工艺实施难度较大。
如实施过程遇到恶劣天气,维修时间会延长,不利于港口生产作业。
2.2多台装船机溜筒协同更换改进工艺结合天气、维修时间、生产作业等多方因素,可以由一台装船机拓展至多台装船机,并可以由较好天气改进成恶劣天气维修,因此集中时间在大雾封航天气更换多台装船机溜筒,不仅不影响生产,又可以降低设备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