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民居建筑特征浅探

  • 格式:pdf
  • 大小:596.31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西民居建筑特征浅探

收稿日期:2010-01-15

作者简介:滕 娇(1983-),女,助教,南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

唐 果(1982-),男,助教,南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

滕娇 唐果

摘 要:介绍了民居建筑是构成一个地方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因素,阐述了湘西民居建筑崇尚自然、聚族而居、奉祖为

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传承创新的主要特征,以帮助人们对湘西民居建筑有进一步认识。

关键词:民居,建筑,特征,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T U 241.5

文献标识码:A 民居建筑是构成一个地方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因素,又被称

为 石头的史书 [8]。从总体上看,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的

人们,对其民居建筑的评价, 莫不以适用、经济、坚固、美观4个

条件作为标准 [1]。湘西对其民居建筑的要求同样如此。

湘西的民居建筑,其平面布局、立体安排、空间序列、建筑装

饰等,虽不是属于狭义艺术范畴的,但在满足一定实用性需求的

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或相当程度上反映出湘西民族(在不同

地域、不同时期)的生活理想、美学追求、艺术情趣、宗教信仰等。

湘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川、黔四省边区,乃古

蛮夷 之地。特有的生活方式等结合了山区的建筑材质、新的自

然环境和社会的经济发展背景,创造了独特的建筑艺术,如堂屋、

火塘、门扇、窗棂、柱头、挑枋、檐板、走廊栏杆、天花板等,统称 湘

西民居 或 民居文化 ,在我国的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

建筑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天人感应 ,崇尚自然

湘西民居是少数民族民居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建筑类型,从建

筑选址到平面空间组合,无不反映传统建筑的影响。湘西人向来

重视 天人感应 ,追求 天人合一 ,崇尚自然,祈求人居环境与大

自然的和谐统一,维持生态平衡。民间也长期流传着带有朴素民

间哲理的风水说,较之皇家的风水说,带有原始的浪漫色彩。苗

族、土家族人民为了弥补没有文字记载的缺陷,用诗歌、咒语以及

口诀传承的方式,使风水说代代相袭。普遍认为建筑、环境、天

候、人事的某种对应关系是 风水 协同和谐、有机统一 的结果。

它的核心在于人与自然环境的感应,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筑

与环境的顺应。一般基址选择原则: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刚柔相

济。讲究来龙去脉,村镇后方要有靠山,并顺应山势。背靠众山

之 势 ,即山脉都朝着一定方向,主脉两侧有余脉,呈环抱之势,

谓之有气势。湘西民间流传着 坟对山尖,屋对坳 的谚语。这个

坳与 礼记 中的 奥 极为相似,说明村镇和屋前要视野开阔。其

中还包含着较深的哲理,即 无 (虚无) 玄 (神秘)。2 聚族而居,奉祖为吉湘西的神秘感和民族的独特性孕育在惊心动魄的自然环境里,同时与促进社会发展的巫楚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传统楚文化源于巫文化。楚乡民间,巫风极盛。而后,湘西民间由原始信仰(万物有灵观、天人感应)逐步形成原始宗教 巫教,进而发展到巫道合一的思想,这种思想成为湘西民居文化意识的主要特征。湘西人们意识中最重 忠、孝、节、义、仁、信、礼、智 的道德伦理观,这种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湘西人对堂屋、族谱极为重视,有讲宗亲、重家族传统,一般按族谱寻根

问祖,认祖归宗,崇先报本,敬宗睦族。湘西民居:最重要的特征是以堂屋与火塘为核心。平民住宅都是以堂屋为中心组织室内外空间,即使大型宅院也是以一系列厅堂为轴心进行院落空间组合的。使堂屋成为平面布局核心的内在原因是民族信仰和宗教崇拜。堂屋是湘西人供奉祖宗牌位,突出祖先崇拜、维系氏族意识,加强大家族凝聚力的中庭厅堂。堂屋既为人用,也为神居;既是家庭劳作、休息、婚丧嫁娶、筵宴宾客的场所,又是人神相通,与祖宗对话的空间媒介。沟通室内外空间,联络祖宗神明,复合多用的实际功能是堂屋的主要特征,而与堂屋联系最密切的是火塘间。人们从对火塘的物质感情上升为神圣的崇拜,踏越火塘是禁忌,围绕火塘有尊卑次序,常年烟火不断也不为功能所使。火塘间是居住活动的主要空间,是家庭生活的中心。火塘居左或居右与特定的民族文化相关联。然而他们的居住房屋则围绕四周,组

成二者合一的集居群。3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求生存发展,湘西人自强不息,用自己的双手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创造了独特的民居建筑。湘西地区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地形地势呈现出三维的空间特性。基于这种特征,房屋多沿等高线排列,依山脉、河流的趋势和指向修建,把生产和生活融为一体,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量力而行。过去,湘西与外界隔绝,又盛产木材,大多数的民居,除屋面用瓦之外,其余建筑材料包括外围护墙全部用木材,湘西吊脚楼就是依照这些因素应运而生的。目前,它几乎成为湘西风土建筑的代名词,是湘西民居的精华所在。在构造上,吊脚楼的空间布局和组织同样严格遵循中国传统建筑的章法和原则,即有 法 有 说 。除少数能够就地坪架构井院式的吊脚楼外,大多采用 一字屋 连接的构成方式。在单体木构建筑的组合中,随着梯坡的变化,构架的起落,屋顶和 檐 高低错落,构成极具节奏感和层次之美且气势恢宏的吊脚楼群,尽管以坐北朝南的吊脚楼居多,形成左右两岸楼群非绝对对称的均

衡布局。户户搭构相连,消隐着名分与等级,体现出人与人,人与

自然相互亲融和彼此眷结之情。

在装饰上,湘西艺人通过长年累月积累造楼的技艺,建筑结

构严谨,章法自然。由于受到特定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

响,加上艺人娴熟地掌握木制工艺技术,将景精雕细刻的装饰手

法运用到吊脚楼的建筑细部上面,通过雕、刻、镂、挖、捣等表现手

法塑造一系列的动物图案。因而就有了 爪柱头 马头 和 象鼻

挑枋 等独特的造型艺术。并且把这些经典的图案应用在门扇、

窗棂、走廊栏杆和极少量的室内藻井上,通过长期的精简提炼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