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七)含答案(高教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243.50 KB
- 文档页数:11
省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语文模拟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案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2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是()A 溺.爱亲昵.匿.名无法比拟.B 汲.取觊.觎社稷.放荡不羁.C 痊.愈鬈.曲颧.骨得鱼忘筌.D 纨.绔挽.回蜿.蜒莞.尔一笑2.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没有错别字的是()记忆中,王老师总是以①独出新裁....时,她时而与我们④谈笑....的方式,带领我们②翱游..于知识的海洋;③闲暇风声..,时而与我们语重心长。
如今,我们虽已毕业多年,但王老师的⑤谆谆..在我心中。
..教诲,一直⑥铭刻A.①③④B. ③⑤⑥C. ②④⑥D. ①②⑤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昨天,微电影《无翼鸟》的点击量已经达到了10万次。
②阿根廷队凭借这个颇有的进球夺得了这届大赛的冠军。
③只能作出这样的一个发现,已经是幸福的了。
A.截至争议即使也B. 截至异议既然就C. 截止争议既然就D. 截止异议即使也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A.在田间,我们可以看到有些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蔬菜(如韭菜、大葱)的叶子是直立的。
B.可能因为年龄小,以前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真正含义。
C.为促进同学们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我校计划在5月25日举行以《我爱我》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日活动。
D.是继续升学深造?还是直接就业?即将毕业的亮感到很迷茫。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A. 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即将举行,球员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在绿茵场上大显身手。
B. 分别多年后,他们竟然在巴黎萍水相逢....,彼此都格外激动。
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24个小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
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24分, 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完全正确的是()A、同胞(bāo)混淆(xiá0)长堤(dī)玷污(diàn)B、承载(zài)横财(héng)模样(mó)纤细(xiān)C、埋怨(mái) 兴奋(xīng) 曲折(qū) 笨拙(zhuó)D、给予(gěi) 颈项(jìng) 即使(jí) 筵席(yán)2、下列句子中, 没有错别字的是()A、金庸的武侠小说风糜华语世界, 征服了亿万读者。
B、这首诗歌脍灸人口, 被多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选用。
C、春天的西湖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踏来。
D、近来, 由于媒体的报道, 人们对“数字地球”这一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正确的是()①星期天上午, 我去找李明打篮球, ___他走亲戚去了。
②冬去春来, 山上的冰雪___了。
汇成一条条小溪, 从山上流下来。
③这位音乐家最高兴的___获得了大奖, ___在音乐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A、恰好溶化不仅而且B、恰好融化不是而是C、恰巧融化不是而是D、恰巧溶化不仅而且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 正确的是()A、多美呀!这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B、“请弹一首欢快的曲子吧, ”她说, “帮大家驱走忧伤。
”C、儿童的游戏, 究竟是为了学习?为了娱乐?还是为了锻炼?D、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 正确的是()A、这对失散多年的姐妹终于破镜重圆....了。
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语文模拟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案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2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是( )A 溺.爱亲昵.匿.名无法比拟.B 汲.取觊.觎社稷.放荡不羁.C 痊.愈鬈.曲颧.骨得鱼忘筌.D 纨.绔挽.回蜿.蜒莞.尔一笑2.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没有错别字的是()记忆中,王老师总是以①独出新裁..时,她时而与我们④谈笑风声....,..于知识的海洋;③闲暇....的方式,带领我们②翱游时而与我们语重心长。
如今,我们虽已毕业多年,但王老师的⑤谆谆..在我心中。
..教诲,一直⑥铭刻A.①③④B。
③⑤⑥C。
②④⑥ D. ①②⑤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昨天,微电影《无翼鸟》的点击量已经达到了10万次.②阿根廷队凭借这个颇有的进球夺得了这届大赛的冠军。
③只能作出这样的一个发现,已经是幸福的了。
A.截至争议即使也B. 截至异议既然就C. 截止争议既然就D。
截止异议即使也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 )A.在田间,我们可以看到有些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蔬菜(如韭菜、大葱)的叶子是直立的。
B.可能因为年龄小,以前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真正含义.C.为促进同学们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我校计划在5月25日举行以《我爱我》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日活动.D.是继续升学深造?还是直接就业?即将毕业的李亮感到很迷茫。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A. 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即将举行,球员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在绿茵场上大显身手。
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单招模拟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共120分)请将试题的答案按照要求答在答题卷上。
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在答题卡上。
得分阅卷人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是A.且庸人尚羞之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C.风乎舞雩 D.项伯杀人,臣活之2.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是A.友直友谅.友多闻(谅解) B.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快)C.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差异)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理)3.对下列诗句诵读的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B.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C.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D.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4.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芦沟桥两边的石栏上雕刻着数以百计的石狮,这些石狮在风霜雪雨中已守七百多个岁月。
B、在今天举行的决赛中,我国选手有实力染指金牌的项目是女子100米蝶泳和女子马拉松比赛。
C、他门门功课在班里名列前矛,还发表了几首小诗,可见文学造诣很深。
D、这家报纸改版后面貌一新,受到读者欢迎,很多报纸都跟着仿效起来。
5.下列句子加粗的部分与“学校对我们的意见很重视”中加粗的部分结构相同的一句是A、老师对学生的表扬很及时。
B、大家对他的关心使他很受感动。
C、他对我们的意见可真不少。
D、我对你的长处了解很清楚。
6.下列各句中,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A.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B.以为桂林、象郡C.哀吾生之须臾7.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圣马克堂是方场的主人,建筑在十一世纪,原是卑赞廷式,以直线为主。
(拟人)B、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山东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两局部。
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24个小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
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24分,每题2分〕1、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选项是〔〕A、同胞〔bāo〕混淆〔xiá0〕长堤〔dī〕玷污〔diàn〕B、承载〔zài〕横财〔héng〕模样〔mó〕纤细(xiān)C、埋怨(mái) 兴奋(xīng) 曲折(qū) 笨拙(zhuó)D、给予(gěi) 颈项(jìng) 即使(jí) 筵席(yán)2、以下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金庸的武侠小说风糜华语世界,征服了亿万读者。
B、这首诗歌脍灸人口,被多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选用。
C、春天的西湖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踏来。
D、近来,由于媒体的报道,人们对“数字地球〞这一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选项是〔〕①星期天上午,我去找李明打篮球,___他走亲戚去了。
②冬去春来,山上的冰雪___了。
汇成一条条小溪,从山上流下来。
③这位音乐家最快乐的___获得了大奖,___在音乐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A、恰好溶化不仅而且B、恰好融化不是而是C、恰巧融化不是而是D、恰巧溶化不仅而且4、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选项是〔〕A、多美呀!这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B、“请弹一首欢快的曲子吧,〞她说,“帮大家驱走忧伤。
〞C、儿童的游戏,究竟是为了学习?为了娱乐?还是为了锻炼?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5、以下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选项是〔〕A、这对失散多年的姐妹终于破镜重圆....了。
春季高考班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案卡上。
一.(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菽蹰梁枋n .shū粟踟.chí.fāng遒劲.jìB.濡雾霭.rú养羁.jī旅深邃.suì.ăiC.回溯情愫蓊.sù.shù.wĕng郁戕.qiāng害D.寰n宇玷n污轩榭镌n刻.huá.dià.xiè.ju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生死攸关提心掉胆精神抖擞不二法门B.锻练身体汗流夹背历历在目简明扼要C.孤苦伶仃行侠仗义入不付出怨天尤人D.掉以轻心万劫不复后悔莫及其乐融融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⑴他最近在去年所写的杂文,拟将被删削的、被禁止的,全部加进去,另行出版。
⑵我认为,真正的阅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⑶一个选择了自己所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
⑷当那通道变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时,生命的重中之重,就而挺拔地凸现了。
A.收集必需珍惜简捷B.搜集必需珍视简洁C.收集必须珍视简洁D.搜集必须珍惜简捷.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地毯生活。
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D.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春季高考研究联合体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2024-11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网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请在答题卡上答题,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A.埋怨(mái)胳肢窝(gā)哗众取宠(huá)B.戛然(gá)空心砖(kōng)不屑置辩(xuè)C.明眸(móu)冠心病(guān)栩栩如生(xǔ)D.长篙(hāo)模特儿(mó)两肋插刀(lèi)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A.嬉戏惆怅脸颊条理清晰B.门槛窈窕楔约藉断丝连C.调剂噘嘴撮合欢天喜地D.咀嚼穿梭收敛覆水难收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①绿色生活方式已是中国新时尚。
热爱自然的情怀,______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②文化保护是一场同时间的赛跑,因为随着时间______,那些留下的文物、遗迹都不可避免地日渐老化。
③______自然界客观存在“天然杂交稻”,______,只要探索出其中的规律,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稻。
A.凝结流失如果那么B.凝结流逝既然那么C.凝聚流逝既然那么D.凝聚流失如果那么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
)B.昨天下午,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游过了那条河。
C.“感谢自己没有放弃,在迈向巴黎的路上,每一个脚印都有意义”陈梦说。
D.《文脉春秋》播出后,网络上也展开了别开生面的传播推介。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是A.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语文试题(七)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A.凝视着烧焦的瓦砾.(lè),一种突然而来的愤懑.(mèn)袭上心头。
B.以一种悲恸(dòng)且富有有同情的态度洞察人生,唯有人类中最伟大的人物始克臻(zhì)此。
C.有这种美好情愫.(sù)的人,他是绝不可能对活泼儿童的生命粗暴戕.(qiāng)害的。
D.我汗流浃.(jiā)背,四肢颤.(zhàn)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地上。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但我们没有人根据“礼上往来”的礼节,说道:拿来!B.苍蝇逐臭,自古已然。
与凶残暴戾、鬼计多端的张君一样,其犯罪集团成员都是一伙良知泯灭的魑魅魍魉。
C.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脾气,对待子女,从无急言厉色。
D.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
3.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解放后对淮河进行了综合治理,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很大。
②许多国际友人,也在这东方的节日情调中,和中国朋友一起选购着鲜花。
③当然,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一般的并列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A.受益沉醉不是/就是B.收益沉醉不是/而是C.收益陶醉不是/就是D.受益陶醉不是/而是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今年1月1日起,建筑企业必须“两证”齐全(安全许可证和企业资质证书),方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B.美国科学家最近在实验中发现,若物体距离人约四、五十米以内发出声音,人脑就会视听混淆。
C.避讳,不仅是语言艺术问题,更是对待别人的态度问题。
常言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说话时,不能口无遮拦。
D.作为一家拥有近60年历史的国际电子产业巨头,日本索尼公司不可能不知道侵犯其他企业专利权将意味着什么?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新疆大发展,我们怎么办?”“首府大跨越,我们怎么干?”乌鲁木齐人已把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当做实现首府跨越式发展的不二法门....。
B.6月11日世界杯足球赛在南非开赛以来,球迷们天天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每场比赛结束后仍对球星的表现评头论足....,强聒不舍,尽情享受着体坛的“豪门盛宴”。
C.今年年初以来,大蒜、绿豆等农产品大幅涨价,疯涨速度令人叹为观止....,由此也催生出“蒜你狠”“豆你玩”“玉米疯”等一系列网络新词。
D.面对我市多年来冬季大气污染严重的状况,市政府下大力气整治,终于妙手回春....。
据2009年环境监测显示:优级天数增加,重污染天数减少。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快乐男生”选秀活动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一直受到歌迷们的关注。
B.他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写作练习,不仅能写长篇大论的理论文章,而且能写一般的应用文章。
C.文艺作品里面语言的好坏,不在它是否用了一大堆词儿,是否用了某一行业的话语,而在它的词儿,用的是不是地方。
D.这个小镇对他是陌生的,没有熟人,没有落脚的地方,他叹息着低下了头。
7.从下面材料中提出四个关键词语,恰当的是(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亚健康如不加重视,就会发展成疾病。
预防和消除亚健康,是世界卫生组织21世纪一项预防性的健康策略。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因身体迅速发育,对因此而引起的形态和机能变化不了解,产生疑惑和恐惧;另一方面,长期处于满负荷、持续不断的学习状态,学习负担过重,睡眠不足,过度疲劳,营养不当,造成亚健康状况。
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采取适当的对策,帮助学生从亚健康状况转向健康状态。
A.中学生亚健康教育工作者对策B.亚健康疾病教育工作者帮助C.中学生身体学习教育工作者D.亚健康预防策略教育工作者帮助8.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产品说明书主要由标题、正文、结尾、落款四部分组成。
写作说明书,可以适当夸大事实。
B.广告文案是广告作品中用以表达主题和创意的语言文字部分,一般包括标题和正文。
C.通知的适用范围广泛,其结构一般由标题、上款、正文、落款等部分组成。
D.请假条要说清楚请假的原因和所需时间,必须提前送达,不得事后补送。
9.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海明威和拉索尔·贝克都是美国现代作家,代表作分别是《成长》和《老人与海》。
B.《绝品》是一篇短篇小说,作者是谈歌,他还有《城市守望》等优秀作品。
《十首足矣》的作者是当代作家刘心武。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茶馆》《龙须沟》《四世同堂》都是他创作的剧本。
D.“拜、迁、转、徙”都是指官员升职。
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总角”是幼年的总称,“古稀”指七十岁。
10.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慈仁寺荷花池清·何绍基坐看倒影浸天河,风过栏干水不波。
想见夜深人散后,满湖萤火比星多。
A.诗歌的一二句,写荷花、银河繁星,取水中之影,从池水着眼,表现出诗人独到的艺术眼光,这是实写。
B.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读者感受到徐徐轻风带给盛夏中人的无限快意。
C.“满湖萤火比星多”是诗人的想象:夜深人们散去以后,水面上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它们的萤光映入水中,可能会比星星还要多。
D.这首诗虚实结合,表现诗人被贬谪回到家乡的淡淡的忧愁。
二、(18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6题。
(一)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
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
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
转基因作物目前在世界上已种植有1000万公顷左右,种植最多的是棉花、玉米和西红柿等。
在实验室试种的还有莴苣、西瓜、稻谷等品种。
试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之外,还在于提高这些品种的抗病毒能力。
但同时也有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
比如在美国栽种的那种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加快出现一些更难对付的害虫。
这类作物的所有分子都分泌出一些微量的“杀虫药”,一种像任何一种农药一样能选择杀死某些害虫的“雾剂”。
尤其是那些能抗除莠剂的作物,它们一旦同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杂交之后,那些“表姐妹”也就会因此而成为除莠剂无法除掉的变种了。
对于这种技术,尽管还有些问题需要继续研究,但这确是人类9000年作物栽培史上一场空前的革命。
11.根据文意,对“转基因作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环境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B.能够产生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
C.一种利用移植其他生命体基因而形成的新的杂交作物。
D.移植了其他生命体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12.对文中画线处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新害虫的出现与能抗虫害作物分泌的“雾剂”污染环境有关。
B.美国的那种转基因的玉米和棉花品种是无法对付害虫的。
C.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促使更不容易杀死的害虫出现。
D.那种能抗虫害的作物,在抗虫害的同时,又保护了一些害虫。
1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所有品种都得到推广种植。
B.提高作物抗病毒的能力仍然是转基因技术研究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C.更难对付的害虫的加快出现将是转基因作物给环境带来的最大危险。
D.增产并不是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目的,提高抗病毒能力是研究者最感兴趣的。
(二)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4.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下列对此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充分说明作者对色彩的研究也颇有造诣,也反映了作者对颜色的看法。
B.这与文眼一致,从视觉效果上突出了北国秋的“清、静、悲凉”,恰当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
C.四种颜色里,的的确确是蓝色、白色最好,不浓不淡,不妖不艳,恰到好处。
D.作者仅仅是为了表达一家之言,未必可信,实际上,淡红色的牵牛花还是蛮不错的。
15.文段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
下列对这样写的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 )A.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B.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确实有。
C.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而乏味。
D.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16.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中的三节文字从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北国的秋景,也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心中的落寞与悲凉。
B.文段中的三节文字,以递进的方式表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虽然各自互有渗透,但还是各有侧重的。
C.在写北国之秋的时候,作者时不时地提及南方的秋天,每一节都将故都之秋和南国之秋进行对比,更加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秋的喜爱。
D.文段的三节文字,每一节都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使得行文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