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猪营养需要及饲料配合1
- 格式:pptx
- 大小:276.80 KB
- 文档页数:46
第三章猪的营养与饲料养猪生产实际上是一种物质转化的过程。
猪通过采食各种饲料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并保证生长或繁殖后代的需要。
而科学合理的营养是发挥猪只遗传潜能的保证,也是提高猪的健康水平、增强免疫力的必要条件。
只有根据各地不同的饲料来源、价格变化、猪种特性及市场要求,恰当地选择原料、合理制定和适当调整饲料配方,才能使配制出来的饲料满足猪的营养需要,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猪场经营者必须懂得猪的营养需要和饲料的合理配合。
第一节猪的营养需要一、水水是猪体组织中最多和最重要的成分之一,约占其体重的55%-65%,猪在生活中若缺水,其后果超过饲料缺乏所引起的后果。
研究证明,处于饥饿状态时,猪可消耗体内全部体脂与半数以上的蛋白质,以维持生命;但如果缺水达体重的20%时,就会死亡。
水具有多重功能,它是体液的组成成分,是营养物质的溶剂和传输媒介。
另外,水在体温调节,维持体液的离子平衡、排泄废物、润滑关节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水也是一种矿物质源,猪体可从中获得部分钠、钙、镁等矿物质营养。
猪所需的水来自外源水和内源水。
外源水是指从外界获得的水,饮水是猪获得水的主要方式,还有少量来自饲料中的水分。
内源水即体内代谢水,是猪体内营养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水。
猪对水的需要量因品种、年龄、生产力、饲料性质以及天气等条件不同而有差异。
一般来说,种公猪日需饮水量为10公斤,空怀和妊娠母猪为12公斤,带仔母猪为20公斤,断奶仔猪为2公斤,生长育肥猪为6公斤。
二、蛋白质蛋白质是猪体组织、器官、肌肉、皮毛、血液的主要组织成分,特别是在维持生命过程中以激素和酶的形式广泛参与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
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多数蛋白质中常见的氨基酸有20多种。
由于氨基酸的种类和在蛋白质中含量的不同,构成自然界中数以千计的蛋白质。
各种蛋白质主要是以氨基酸状态被猪吸收、利用。
因此,蛋白质的营养实质上是氨基酸的营养。
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大类。
猪各生理阶段的的营养需求与饲养管理细节1、猪的生理阶段猪的生理阶段划分说法不一,一般猪自出生到出栏要经历乳仔猪、断奶仔猪(15-30公斤体重)、育肥前期(30-60kg)、育肥后期(60kg-出栏)几个生长阶段。
猪各生理阶段常用参数2、猪的生长育肥规律2.1 总体的生长(1)绝对生长即日增重,取决于年龄和起始体重的大小,是体重随年龄变化的绝对生长曲线,总的规律是慢——快——慢。
(图)绝对生长模式(2)相对生长相对生长速度——相对于体重的增长倍数、百分比或生长指数却随体重或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图)相对生长模式2.2局部生长从胚胎开始,最早发育和最先完成的是神经系统,依次为骨骼系统、肌肉组织,最后是脂肪组织。
(图)相对生长模式2.3研究生长肥育规律的意义研究各种动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调节营养水平,有目的地控制生长,包括速度、生产性能(效率),做到优质、高效、低耗地进行畜牧生产。
3、不同阶段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3.1乳仔猪的营养及饲养管理仔猪培育是搞好养猪生产的基础。
这个阶段是猪一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物质代谢最旺盛,对营养不全最敏感的阶段。
仔猪培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断奶育成率高低和断奶体重的大小,影响母猪年生产力和肥猪的出栏时间。
其目标就是尽量减少哺乳和断奶阶段的死亡率,提高育成率和断奶重,并使仔猪在断奶阶段平衡过渡。
乳仔猪的营养需要NRC营养需要量规定,5-10公斤体重的仔猪在自由采食情况下对日粮营养物质需要量如下表:乳猪饲料开食补料(1)母猪的泌乳高峰在产后20-30天,30天以后泌乳量明显减少,而乳猪的生长速度却越来越快,为了保证3周龄后乳猪能大量采食饲料以满足快速生长所需的营养,必须尽早给乳猪开食补料。
6-7日龄的乳猪开始长出臼齿,牙床发痒,常离开母猪单独行动,特别喜欢啃咬垫草、木屑等硬物,并有模仿母猪行为的特性,此时开始补料效果最好。
(2)补料的方法是在母猪产房内设置乳猪补料栏,留有洞口,乳猪可自由地随时进栏吃料。
猪饲料的常见种类及合理营养的搭配方法-养猪技术猪体维持生命、生长、发育、繁殖和进行各种生理活动都需要能量,而猪体所需要的能量则由饲料提供。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充分的掌握猪常见的饲料以及其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这对于科学合理的配制猪饲料非常重要,可为猪提供适宜的营养,从而使猪健康生长发育,保持强健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饲料的常见种类及合理营养的搭配方法。
1、能量饲料玉米。
玉米是生猪养殖中常用的能量饲料,有饲料之王的美称。
玉米的营养特点是能量含量高,主要成分是淀粉,消化率较高,但是粗蛋白质含量较低,约为7.2%-8.9%,并且品质较差。
氨基酸的含量不足,尤其是赖氨酸、色氨酸以及蛋氨酸的含量较低。
玉米中的脂肪含量较高,约为3.5%-4.5%,亚油酸的含量约为2%左右,在所有谷物饲料中含量最高。
对于饲喂生猪的玉米用量占总日粮的50%时即可满足其对亚油酸的需要量。
玉米中含有丰富的胡萝n素和叶黄素,同时维生素E的含量也较多,但是其他类维生素的含量很低,尤其是不含有维生素D;玉米中钙的含量较低,虽然磷的含量较高,但是多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对猪的利用率低。
因此在饲喂时要注意搭配其他类蛋白质类、维生素类以及矿物质类饲料,才可使猪获得充足的营养。
玉米在收割、贮存以及加工的过程中易发生霉变而产生赤霉烯酮和黄曲霉素,对猪产生较为严重的危害,因此要禁止饲喂发生霉变的玉米,在玉米的加工过程中需添加脱霉剂。
麦麸。
麦麸又称为麸皮,是小麦加工的副产品,主要的成分是小麦的种皮、糊粉层、少量的胚和胚乳。
麦麸的营养价值取决于生产面粉时对面粉质量的要求,如果对面粉的质量要求较高,则麦麸中含有的胚乳与胚、种皮等的含量就高,因此营养价值高,如果对面粉生产的质量要求不高,则面粉中胚乳、甚至糊粉层的含量增多,麦麸中该类物质的含量减少,营养价值降低。
因此麦麸的营养价值的差别较大,在购买时要注意鉴别。
麦麸中粗纤维的含量较高,约为8.5%~12%,粗蛋白质的含量约为12.5%-17%,氨基酸的组成良好,并且B组维生素的含量较高,但是钙的含量少,磷的含量多,比例极不平衡。
猪的营养需要NRC(1998)简介这篇文章简单介绍了猪在各个重要方面的营养需要。
我们为那些希望获得更多详细信息的人推荐一些这个方面的著作,例如Lewis 和southen(2000)出版的《猪的营养,第二版》。
NRC(1998)为各个生产阶段的猪提供了营养需要的估计量。
必须提出的是,这些推荐估测量没有考虑因猪品种不同、养分的可利用率和含量水平的差异或者维生素在加工和贮存过程中的损耗等对营养需要量的影响。
因此正常的饲喂量应该比该标准要高一些,尤其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营养需要概览猪主要通过饲料来获得能量、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另外还有水,两者通常分开饲喂。
还饲喂其他营养物质但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
在本部分中就不予考虑。
能量能量是动物最基本的营养需要,它用来供给机体所有的生产活动所需能量。
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都对机体提供能量,但是它们提供能量浓度以及能量的转化效率各不相同。
能量体系有两部分组成,即机体能量需要量和饲料供给能量量,两者计量单位相同。
猪的营养能量体系一般用消化能DE,代谢能ME和净能NE表示,每一种都各有优点和缺点。
饲料中全部的能量(燃烧能)用总能GE表示,但是动物不可能全部利用这些能量。
一些包含能量的营养物质不能被消化和吸收,而以粪便的形式排出。
粪便中所含的能量随饲料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总能减去粪能就得到消化能(DE)。
实际上,粪能中的一部分能量来自于机体本身(内源性的)而并非来自于未消化的营养物质。
因此,我们实际上测定的表观消化能与理论DE不相符,应该考虑到内源能量。
DE在能量体系中被广泛应用。
消化过程中,有些能量以尿的形式排出,有些以甲烷气体的形式消耗掉。
从DE 中减去这些能量消耗就得到ME。
甲烷气体损失能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尿中能量损失与氮的排泄有关,因此与饲料中蛋白质水平以及氨基酸平衡有密切关系。
不同饲料的ME/DE大致相同,随着蛋白质浓度的不同有少许变化。
仔猪日龄、采食量、体重、料肉比对照表仔猪断奶后的饲养管理是影响其生长速度的关键因素,因此做好仔猪断奶后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
这也是养猪技术人员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也有不少养殖朋友会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给仔猪断乳,仔猪饲料的用量是多少?该如何喂?”这些问题其实都简单,对于刚出生的仔猪来说,由于其发育还不完善,所以在断奶之后如果没有很好地照顾好自己,仔猪会出现各种疾病。
由于母猪不能及时提供所需营养物质给仔猪吃就可能会造成一些不适应现象。
所以一定要做好母猪管理工作。
那么小一个圈里面到底需要多少饲料呢?我们都知道一个好断奶的猪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长高长肉的而且这段时间也是非常关键的。
所以现在很多猪场养殖朋友对于这个问题都非常重视,但是有的养殖户为了追求饲养数量而忽视了最重要的方面——猪仔该如何管理。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去考虑:一要选对母猪;二看它是否有足够数量的母猪可以做产房;三是仔猪日龄;四或者是料肉比等等这些指标应该要如何来决定母猪是否在断奶时补料呢?我知道大家都了解仔猪如果采食量不够或者其他情况就会出现生长速度过慢,料肉比过高等一系列情况;对于这样的问题,今天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料肉比吧。
我们都知道养猪成本很高。
目前大部分猪场在养母猪的时候都会将育肥环节计算在内其实对于一些母猪来说也是一种成本控制方式。
一般母猪在进行仔猪断奶时候,通常是按照体重、日龄以及采食食物来计算出料量的。
那么下面我们就以一个典型母猪和仔猪来做个对比。
首先介绍一下日龄:采食量:这是反映养猪生产中实际的饲养水平以及出栏时间一个重要指标(主要还是根据猪场内猪群生长需求和供给来定)仔猪日龄不同时候所吃到饲料的多少;日龄日喂多少,料肉比(肉量一、从我们上面所讲仔猪采食及料肉比对比,不难发现,母猪一天的饲料喂量只有100 g,而仔猪一天的饲料需要150 g体重来看,仔猪(公猪)一天的投喂量为150 g (以出生7天为计算单位),2、从采食量来看,从出生7天到出栏时间为3个月;从这张表我们可以看出母猪每天需要给仔猪饲喂的饲料量为150 g (3个月以内),如果是3个月以上的仔猪每天可以控制在150 g (3个月以上)了,从上述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母猪每天可以给8-12 kg的小猪喂2-3次饲料。
断奶仔猪保健用药方案一、断奶前的准备在仔猪断奶前一周,逐渐减少母猪的哺乳次数,增加仔猪的饲料摄入量,让仔猪的胃肠道逐渐适应饲料。
同时,对仔猪进行驱虫,可选用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等广谱驱虫药,按照说明书的剂量使用。
此外,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的干燥、卫生。
二、断奶后的保健用药1、抗菌药物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在断奶后的前 7-10 天,可在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每吨饲料添加 200-300 克,预防仔猪的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恩诺沙星:恩诺沙星对支原体、大肠杆菌等病原体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在断奶后的 10-14 天,可在饮水中添加恩诺沙星,按照每升水 50-100 毫克的剂量使用,连续使用 3-5 天,预防仔猪的腹泻和呼吸道疾病。
2、增强免疫力的药物黄芪多糖:黄芪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病毒等作用。
在断奶后的整个保育期,可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每吨饲料添加 400-600 克,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增强其对疾病的抵抗力。
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 是抗氧化维生素,能够减轻仔猪的应激反应,增强其免疫力。
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每吨饲料添加 200-300 克)和维生素 E(每吨饲料添加 100-200 克),有助于仔猪的健康生长。
3、调节胃肠道功能的药物微生态制剂:如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可以改善仔猪胃肠道的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
在断奶后的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每吨饲料添加 500-1000 克,连续使用 14 天以上。
酸化剂:酸化剂可以降低胃肠道的 pH 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促进有益菌的繁殖。
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酸化剂,如柠檬酸、乳酸等,每吨饲料添加 1-3 千克,有助于提高仔猪的消化功能,减少腹泻的发生。
三、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药物的使用说明和剂量使用,避免药物滥用和超量使用,以免引起药物残留和耐药性的产生。
几种猪饲料配方1、乳猪饲料配方(单位%)、(5-10公斤体重):玉米21.2、豆饼20、高粱10、鱼粉10、酵母3、全脂奶粉30、白糖3.5、胃蛋白酶0.3、淀粉酶0.2、贝壳粉1、食盐0.2。
营养水平:消化能3.6兆卡/公斤,粗蛋白质24.3%、钙0.7%、磷0.7%、赖氨酸1.52%%、蛋氨酸+胱氨酸0.63%。
2、小猪料配方(10-20公斤):玉米40、豆饼18.8、麦麸10、高粱粉25、鱼粉5、贝壳粉1、食盐0.2。
营养水平:消化能3.17兆卡/公斤,粗蛋白质16%,钙0.7%,磷0.55%,赖氨酸0.95%,蛋氨酸+胱氨酸0.53%。
3、生长肥育猪饲料配方:①20-60公斤体重:玉米30、麦麸11、大麦35、豆饼6.5、鱼粉10、石粉1、食盐0.5。
营养水平:可消化能3.02兆卡/公斤,粗蛋白质16.28%,钙0.77%,磷0.45%,赖氨酸0.86%,蛋氨酸+胱氨酸0.65%。
②60-90公斤体重:玉米42、麦麸11、大麦37.5、豆饼14、鱼粉4、石粉1、食盐0.5。
营养水平:可消化能3.05兆卡/公斤,粗蛋白质12.8%,钙0.58%,磷0.39%,赖氨酸0.59%,蛋氨酸+胱氨酸0.53%。
(五)推广"三料一补"实用技术1、乳猪饲料:乳猪料一般在乳猪生后七天开始使用,通过强迫性训练,使仔猪尽快进入旺食期。
①一般每补1斤料可增长1斤断奶窝重,产出效益比1:4;②可提高出栏率;③减少发病死亡率,特别是窝内死亡率可降低7-10个百分点。
2、小猪饲料:小猪指断奶后10-20公斤阶段的仔猪。
小猪料和乳猪料使用有一个适应转换过程。
断奶后14天内每日喂4次,夜间补喂1次,后逐渐改为3-4餐,每餐分2次投入饲料。
开始时可能出现拉稀现象,经2-3天后便可适应。
3、浓缩饲料: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浓缩饲料由三部分构成,即添加剂预混料、蛋白质饲料和矿物质饲料(包括钙、磷和食盐)。
浓缩料是饲料厂的半成品,不能直接饲喂动物,必须与一定配比的能量饲料混合,才能制成全价配合饲料。
猪营养饲料的配制及饲养新法1、饲料配制1.1猪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猪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粗蛋白、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和水。
在放养条件下,猪可以通过采食青饲料、拱泥土等形式获得少部分矿物质、维生素,但在规模化水泥地圈养时,除水外,这些养分必须通过饲料获得。
1.2猪常用的饲料原料(1)玉米:玉米是我国主要的能量饲料,在猪饲料配制时,都以玉米作为配比的主体,围绕它实行营养的多种饲料平衡,并补足蛋白质。
(2)小麦麸:小麦麸具有轻泻性,乳猪饲粮中应避免使用,仔猪和中、大猪可使用5%-15%,小麦麸是控制中猪过肥、便秘的良好原料。
妊娠母猪饲粮中可占20%左右,泌乳母猪饲料中不应超过20%,以免能量过低,影响泌乳量。
(3)豆粕:乳猪伺料中应限制使用豆粕,不可超过25%,因为豆粕中的大豆抗原可致使乳猪和断奶仔猪腹泻。
(4)棉籽粕:棉籽粕所含的棉酚对猪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所以应控制棉籽粕使用量。
一般情况下,乳猪、仔猪及母猪的饲粮不可使用棉籽粕,生长猪和育肥猪饲粮中不可超过6%。
(5)菜籽:菜籽的苦涩味,会影响适口性和蛋白质的利用效果,阻碍猪的生长。
因此乳猪、仔猪饲狼最好不用菜籽。
生长猪、育肥猪和母猪饲粮中添加3%-5%为宜。
(6)花生粕(饼):花生饼是猪饲料中较好的蛋白源,猪喜食,但不宜多喂,一般不超过15%,否则猪体脂肪会变软,影响胴体品质。
(7)鱼粉:鱼粉是乳猪、仔猪的优良饲料原料,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一些鱼粉,将有助于生猪生产性能的发挥。
1.3猪饲粮配制的原则(1)满足猪的营养需要,保证营养的平衡:猪需要从饲料中得到热能、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成分。
近年来,猪的饲料配方设计利用了"可利用氨基酸平衡"、"矿物质平衡"、"酸碱平衡"等理论,使营养更趋于合理,配方更经济。
(2)安全性:①不使用发霉、变质、受污染的原料;②不使用易残留、对人体有危害的药物和添加剂,如瘦肉精。
贵州畜牧兽医 2011年 第35卷 第4期 ・55・ 仔 猜 断 妞 饲 养 管 竭 冯玉全 (广西自治区鹿寨县畜牧丁作站,广西鹿寨545600)
中图分类号:¥82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474(2011)04—0055—02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是影响仔猪成活率的关键。 笔者结合本地的饲养条件和多年的养殖经验,将断奶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1 选择合适的断奶日龄 仔猪到了一定的El龄,营养需求和采食量日益 加大,只靠母乳远远不能满足其需要,因此要选择合 适的日龄断乳,饲喂适口性好的饲料,充分满足其营 养需要。一般选择25~30天断奶较合适,此时仔猪 的消化器官更完善、免疫力也强,对疾病有一定的抵 抗力。
2 断奶方法 可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采取一次性全窝断奶、 分批断奶或逐渐断奶。若同一窝仔猪个体差异、体 重相差不大,可以采取全窝断奶。若同一窝仔猪个 体参差不齐,则可考虑分批断奶,即留弱不留强,先 把个体强的断奶,把个体弱的继续留养,待体质强壮 后再断奶。逐渐断奶法即把母猪赶走,每天只给仔 猪喂奶1次,持续2—3天就可以完全断奶,这样可 减少仔猪断奶后产生的应激。
3降低仔猪应激 3.1降低环境应激 为了降低仔猪断奶后的环境 应激,断奶时可将母猪赶出栏,仔猪不离栏、不并栏, 仍留在原圈饲养。在调圈分群前1周,使仔猪同槽 吃食,一起运动,彼此熟悉。再根据年龄、个体大小 进行分群,每群多少视猪栏大小而定。栏内应清洁、 干燥、通风、冬暖、夏凉。
收稿日期:2Ol1—02—13
3.2降低饲料及饲养方法应激在仔猪断奶1周 内,最好维持原哺乳期饲料饲养,以免影响食欲和引 起疾病。而且变换饲料要逐渐进行,不应一次更换, 逐渐做好饲料过渡,并在饲料中添加消化酶(如蛋白 酶、淀粉酶),有助于消化。添加酸化剂可降低胃肠 pH值,仔猪胃肠在酸性环境下消化酶活力更强,可促 进饲料的消化。此外,饲喂方法的变换也易导致仔猪 应激,因此要做好饲喂方法的过渡。断奶后1~2周 内每日饲喂次数和时间应保持与哺乳期相同,以后逐 渐减少。若断奶仔猪实行的是自由采食,则断奶后l 周内最好限量饲喂,以防采食过量引起腹泻,1周后 实行自由采食。仔猪断奶后2周内,每天饲喂的次数 应比哺乳期多1—2次。每次的喂量不宜过多,以七 八成饱为度,使仔猪保持旺盛的食欲。
猪各生理阶段的的营养需求与饲养管理细节1、猪的生理阶段猪的生理阶段划分说法不一,一般猪自出生到出栏要经历乳仔猪、断奶仔猪(15-30公斤体重)、育肥前期(30-60kg)、育肥后期(60kg-出栏)几个生长阶段。
即日增重,取决于年龄和起始体重的大小,是体重随年龄变化的绝对生长曲线,总的规律是慢一一快一一慢。
(图)绝对生长模式绝对生长模式(2)相对生长相对生长速度一一相对于体重的增长倍数、百分比或生长指数却随体重或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图)相对生长模式2・2局部生长从胚胎开始,最早发育和最先完成的是神经系统,依次为骨骼系统、肌 肉组织,最后是脂肪组织。
(图) 相对生长模式猪机悴组织的生檢发育顺序与増长强度弓自Kiichgessne^M.(1與了).2・3研究生长肥育规律的意义研究各种动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调节营养水平,有目的地控制生长,包括速度、生产性能(效率),做到优质、高效、低耗地进行畜牧生产。
3、不同阶段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M 帰敏'MTQMlW相对生长曲线引自Knch^ssne^M.(1937)p.W.屠1乌体負的出例的刊薇為豐样电早羸3・1乳仔猪的营养及饲养管理仔猪培育是搞好养猪生产的基础。
这个阶段是猪一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物质代谢最旺盛,对营养不全最敏感的阶段。
仔猪培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断奶育成率高低和断奶体重的大小,影响母猪年生产力和肥猪的出栏时间。
其目标就是尽量减少哺乳和断奶阶段的死亡率,提高育成率和断奶重,并使仔猪在断奶阶段平衡过渡。
乳仔猪的营养需要NRC营养需要量规定,5-10公斤体重的仔猪在自由米食情况下对日粮营养物质需要量如下表:侔重5—20益疔的乳蜡甩且融萱莠零要貝E借董r5—1Ukn aofctt•9蛋-5—10k E R10—20k!.-!iE白Si〔Kf■天〕500」1QQD o.sa.i0.2O.i3400•孔OS网呻““a」§.□.1320552BE!0.u-0.14、£1.^-僧卫镭vW^E iw・刃■翠5. 驭白. 3.0■1.2,1IO巧和・■0.3Q.I O.ZB.iQ.艸- IE-B4■0订 d.U«-**0.240和m«4.iu2300<・1730i蒯脈•0.?30R;33^3001.3Z1!!*eiu Ki H-坦顾■0.43 C.3®譚咄*It«<0负Q.0.QC o.ee.-CLW0.Q5■1.0? 3.08,国視・0.5B0.4-.D.S:0阳0.3.1才特伍丘乱,足見县EM15.0.112.S.-i0.@0 C.?D-1O.0.H Q.a.i0.肯O.W.i Anti JS1■0胃耐%一0.心肛33聲哇艇目話ms■im1雷a0.2D.-,C15i ft哇乱业ma 1.5.1 1.5.n IRs0.2D.a C_15.»1!?L5.!15.0.!炉、0.040.S0.1.i)乳猪饲料开食补料(1)母猪的泌乳高峰在产后20-30天,30天以后泌乳量明显减少,而乳猪的生长速度却越来越快,为了保证3周龄后乳猪能大量采食饲料以满足快速生长所需的营养,必须尽早给乳猪开食补料。
不同阶段猪只的精准营养需求及饲喂(附表格)规模猪场精准营养调控是建立在饲料加工精准管理和猪场精准管理基础之上的,在饲料加工环节从原料质量控制、加工管理以及原料和成品的储运,形成了饲料管理系统。
对猪群进行阶段划分,每一阶段实行精准管理和营养调控,进而实现猪群的精准管理。
依据猪群状态、饲料营养调控,开展科学饲喂,真正实现猪场的精准营养,这也是未来猪场营养探索的方向。
1.1 后备母猪营养及饲喂管理后备母猪的培育,旨在合适的体重和日龄条件下,获得正常发情的后备母猪,使之转变成母猪。
后备母猪培育过程中,其体重生长与日龄间有着严格的限制,常见的后备母猪生长节点见表1。
建议后备母猪从40kg后开始选育;其目的为了尽早补充繁殖营养,为后期高产做准备并减少疾病的感染。
引进品种后备母猪达到配种的条件通常在210日龄以上,体重135~150kg之间,背膘厚为16~18mm,通常在第二次发情后配种。
第一次发情后,后备母猪的饲喂策略需要根据其体况进行调整,以确定是采用自由采食或脉冲式限料。
为获取良好的排卵效果,需要进行相应的配方调整,从而尽可能满足后备母猪配种时的体况要求及体组织沉积需求。
后备母猪的营养需求推荐如下:日粮中猪净能值大于9.87MJ/kg;粗蛋白大于16%;可消化赖氨酸大于0.8%。
特别关注配方的原料组成,使用优质膳食纤维和油脂;繁殖需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要足够;配种前15d要进行优饲,日粮能量和氨基酸进行相应的上调,使用优质碳水化合物作为能量来源,提供优质的动物蛋白质。
小母猪在第1情期和第2情期之间增加采食量,可提高排卵数,在配种前10~14d,提高新母猪的采食量,保持能量的摄入量,有提高头胎母猪繁殖成绩的效果。
1.2 妊娠母猪精准营养及饲喂管理妊娠母猪的营养特点:其对能量和蛋白的需求不高,但是对维生素、矿物质和某些氨基酸的需求远高于其他饲养阶段。
初产母猪氨基酸需求高于经产母猪;妊娠后期高于妊娠前期。
妊娠后期代谢压力较大,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同时体内毒素蓄积,需要开展精准营养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