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12成品入库接收与发运管理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129.50 KB
- 文档页数:8
**公司物流部仓库管理制度与流程一、目的通过制定仓库的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规定,指导和规范仓库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对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起到激励作用。
二、适用范围仓库的所用工作人员三、职责仓库主管负责仓库一切事务的安排和管理,协调部门间的事务和传达与执行上级下达的任务,培训和提高仓库人员行为规范及工作效率。
仓管员负责物料的收料、报检、入库、发料、退料、储存、防护工作,负责单据追查、保管、入帐。
仓库主管、质检、采购共同负责对原材料的检验、不良品处置方式的确定和废弃物的处置工作。
四、仓储管理规定及流程1、原材料收货及入库1、1仓库在收到供应商的送来的材料时需将此物料放在指定的检验区内,作好防护措施。
仓库收货时需要送货人员提供送货单及相应的检验报告,没有时需追查,直到拿到单据为止,仓库人员有追查和保管单据的责任。
1、 2仓库收货时的原材料必须有采购部门提供的采购订单,否则拒绝收货。
(此条用于公司自行采购物资范围)1、 3仓库人员与采购共同确认送货单的数量和实物,如不符由采购人员联系供货商处理,并由采购人员在送货单签字确认实收数量。
1、4仓库人员对未送往仓库的原材料及时通知质检进行物料品质检验。
登记原材料批次号,做好公司内部批次号管理。
1、5 对质检检验的合格原材料进行开“物料入库单”并经仓库主管签名确认后进仓,对不合格原材料进行退货。
1、 6仓库原则上当天送来的原材料当天处理完毕,如有特殊最迟不得超过一个星期。
1、7仓库对已入库的原材料进行分区分类摆放,相似的材料規格,不同批次区分摆放,严禁混批混料,如有特殊情况需在当天内完成。
仓库对不合格的原材料放在指定的退货区,由仓库主管、质检共同确定退货。
对特殊及贵重类物品需加强防护措施。
原材料入库管理流程采购部门 质量检验部门 仓储管理部门否是否是2、原材料出库 2、1 仓库在接到需求部门填制好的领料单后,确认领料单据是否备注有明确用途,是否有主管签字,确认无误方可发料。
XXXXXXXX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目的:建立成品发运管理规程,确保成品发运流程规范,必要时能进行有效的召回。
同时,在运输途中成品能得到妥善保管。
二、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成品发货及运输管理工作。
三、责任:仓库管理员、销售部门负责人、物流负责人。
四、内容:1.出库原则:成品出库应遵循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按批号发放的原则,保证发出的药品能够按照批号进行准确的跟踪,必要时可将售出的药品及时、完整、准确的召回。
2.发货条件2.1待发货成品必须是经质量管理部门放行的合格产品。
2.2成品按其规定的储存条件进行储存,储存期间产品质量没有受到影响。
2.3成品发运由销售部门开具成品发运销售单据,标明产品名称、规格、批号、数量、收货单位和地址、联系方式、发运日期、运输方式。
使每批成品具有可追溯性,可实施有效召回。
2.4成品符合与客户签订的质量协议和/或采购质量标准。
2.5若成品运输为第三方承运商,公司需与承运商签订相关协议合同,明确每个分销链中的每个参与方的责任,确保具有可追溯性。
2.6物流负责人在签订承运协议前应检查承运商资质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尤其运输特殊药品(毒、麻、精、放)时,需检查承运商相关资质证明文件,如运输证明等。
3.装货前检查3.1检查并确认货车内储存条件满足待发运成品的储存要求,尤其对于有特殊储存要求的药品,需仔细核实货车内的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3.2检查并确认运输车辆货厢具有防水、防潮功能。
3.3检查并确认运输车辆内没有积水、生锈物、大量尘埃、油污等。
3.4检查随货文件、资料是否齐备,如检验报告书等。
4.装货4.1成品在装车时应轻拿轻放,严格按照外包装图示标志要求堆放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2成品装车时应标识清晰、包装牢固、数量准确、堆放整齐,不得将药品包装倒置、重压,堆放高度要适中。
4.3装货完毕,仓库管理员和承运商双方在相关交接单上签字,同时完成相关记录,如成品发运记录等。
成品库发货管理制度及流程一、总则为了规范成品库的发货管理,提高发货效率,保障客户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成品库的所有发货工作,由成品库管理部门负责执行,并全体员工必须遵守。
二、发货管理流程1. 接到发货任务成品库管理部门接到销售部门或客户发出的发货通知后,将立即核实相关信息,包括发货数量、发货地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2. 准备发货资料参照销售部门提供的销售合同或订单,成品库管理部门将准备相应的发货资料,包括发货清单、发货单、装箱单等。
3. 调度货物根据发货任务,成品库管理部门将根据货物的种类、数量及客户需求,进行货物的调度和组织。
4. 出库检验在货物出库前,成品库管理部门将对货物进行检验,检查货物的数量、品质和包装是否符合要求,确保货物无误。
5. 打包装箱根据发货订单,成品库管理部门将对货物进行打包装箱,并填写相应的装箱单,确保货物装箱整齐、牢固、防水和防震。
6. 发货通知成品库管理部门将会及时通知物流部门进行货物的运输安排,提供相关的发货资料及货物信息,并妥善安排发货时间。
7. 发货在收到物流部门的通知后,成品库管理部门将指定专人负责与物流公司的司机进行货物交接,并确认货物的数量和状况无误后,由物流公司进行货物的运输。
8. 发货单据成品库管理部门将在货物发出后,及时将相应的发货单据(发货清单、发货单、装箱单等)归档存储,并将相关资料报备销售部门。
9. 跟进成品库管理部门将会在货物发出后积极配合物流部门对货物进行跟进,确保货物能够按时送达客户,并妥善处理客户提出的任何问题。
10. 结案成品库管理部门在确认客户已经收到货物,并对货物满意后,将会及时将相应的发货资料归档存档。
三、发货管理制度1. 发货资料准备成品库管理部门接到发货任务后,必须立即准备相应的发货资料,确保相关信息准确无误。
2. 货物出库检验在货物出库前,成品库管理部门必须对货物进行严格检验,确保货物数量、品质及包装符合要求,并填写相应的出库单据。
成品出入库管理操作规程1 目的规范成品出入库管理,严格控制成品出入库产品质量。
2 适用范围本流程适用于仓储部成品库房。
3 成品出入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图4 内容/程序4.1 成品入库控制如下:(1)入库及相应的日常储存过程中,库房保管、装卸工等相关人员任何基于产品的操作不得对产品造成损坏;(2)成品入库后库房保管对产品的信息(名称、批次、生产日期、数量)进行登记并做标识,同时状态栏填写“待判定”。
(3) 在质量管理部检查成品完毕并确认合格后库房保管应在确认产品合格后15分钟内将标识牌状态栏更改为“合格”。
(4) 产品入库后库房保管与车间确认入库品种、数量、及状态。
4.2 成品出库控制如下:(1)成品出库时与仓储统计、司机核对撞车数量;(2)出库时,在日期相符的情况下,零包优先出库;(3)所有出库产品应该详细记录产品名称、批次、生产日期、发货数量、发货地点等相关必要信息;(4)入出库是同一车所装在货物品项较多时,可递呈装吸管、上层装PE瓶,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机调整;(5)严格控制码放高度,按照《工厂成品库房标准操作管理规程》中的码放参数指标进行控制,不得超高装载,产品不能直接放在车厢的底板或地面上,以防止产品由于震动过大,从而出现产品外包装磨破现象;(7)运输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常温、常湿(非潮湿环境)的运输条件;避免日晒、雨淋,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或能对产品产生不良影响的物品混装混运。
运输车辆必须要有卫生防护措以确保产品外包装箱的洁净,运输中不能以任何方式将产品直接暴露且必须严格按照各种产品的运输码放要求装车,轻拿轻放,整齐、平整摆放以尽量避免运输途中因产品互相挤压、摩擦而造成破损;如用集装箱运输产品则集装箱门必须密封,箱体之间或箱体与车体之间最大缝隙不允许超出3cm;(8)产品应轻拿轻放,不允许提袋口;严禁野蛮装卸,以避免产品的外部受到损伤,影响内在质量,承运车辆车厢内必须保持干净,不得有土等一切杂物,产品在装车时必须将车体打扫干净再进行装车,避免污染产品;(9)装车过程中任何基于产品的操作不得出现扎露产品包装、掉地等破坏产品的情况,如有出现,立即将被破坏产品处理,不得作为成品出库;(11)具体成品出库质量控制执行质量管理部相关文件要求;(12)装卸工在装完产品时要与出库保管员核对所装产品的品种、数量;(13)成品出库装车时所有的产品袋口一律向前和向里,不允许提手暴露在装车码垛好的外面。
成品出入库管理流程背景概述成品出入库管理是指对企业的成品进行进、销、存、管理,以便更好地掌握企业的库存情况和销售情况,进而更好地进行经营管理。
在企业生产运营和管理中,成品出入库管理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环。
本文将对成品出入库管理流程进行详细介绍,以便企业更好地进行出入库管理。
成品入库管理流程成品入库管理是指将已经生产完成的成品送到库房保管,以方便后续的出货或存储。
成品入库管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接收成品:接收成品是指将成品从生产车间或仓库内运送到入库区域。
在接收成品时,应该对成品的数量、品质和包装进行检查,确保成品没有损坏或缺陷,同时应该根据成品的品种、型号等属性,进行分类存放。
2.编制入库单据:在接收成品后,应该及时编制入库单据,包括成品名称、数量、规格、品牌、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来源等信息,并加盖企业公章,以方便后续的出货或存储。
在编制入库单据时,应该注意填写清楚、正确无误,以免出现错误。
3.入库验收:入库验收是指对入库单据的内容和成品进行核对,确保单据和成品的信息一致,并将成品放入指定的货架或货位。
同时,应该对成品进行清点和检查,确保成品没有损坏或缺陷,并将成品的数量、质量和存放位置记录到库存台账中。
成品出库管理流程成品出库管理是指将库房中的成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出售或者进行生产过程的使用。
成品出库管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出库申请:在需要出库的时候,应该由有关部门向出库管理部门提出出库申请,包括成品名称、数量、规格、品牌等信息,以方便出库管理部门进行出库操作。
在提出出库申请时,应该注意填写清楚、正确无误,以免出现错误。
2.出库审批:出库管理部门应该对出库申请进行审批,以确保申请的成品符合出库规定,并进行出库证明的签名和盖章。
3.成品出库:在审批通过后,应该将申请的成品从库房中运送至出库台,进行清点和核对,确保出库的成品数量和申请一致,并记录入库台账中。
同时,应该对成品的包装、品质等方面进行检查,确保成品符合质量要求。
成品出入库管理制度一、背景简介成品出入库管理是指针对企业的成品库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确保成品的入库和出库过程规范、高效、准确。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介绍成品出入库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成品入库管理1. 入库程序(1)成品验收:由指定的验收人员对成品进行质量检查,核对数量与订单是否一致,并填写入库单。
(2)入库登记:入库管理员根据入库单将成品信息录入系统,并安排合适的储存位置。
(3)成品标识:每个入库的成品都需贴上标签,标明成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批次、生产日期等信息,以便于后续管理和查询。
2. 储存管理(1)储存条件:根据不同种类的成品,设定合适的储存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要求。
(2)货架管理:采用合理的货架布局,对成品进行分类、分区储存,并定期进行盘点,确保库存的准确性。
(3)防火防潮:加强防火和防潮工作,定期检查储存环境,确保成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三、成品出库管理1. 出库申请(1)出库需求:根据客户订单或生产计划,制定成品出库需求计划,包括出库数量、时间等。
(2)申请流程:出库人员填写出库申请单,并经过相应审核批准后提交给出库管理员。
2. 出库操作(1)配货准备:出库管理员根据出库申请单,进行配货操作,核对成品数量与出库申请单是否一致。
(2)出库记录:出库人员将配货好的成品进行记录,包括成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
3. 物流配送(1)运输安排:将出库的成品安排合适的运输工具,确保成品的安全运输。
(2)送货跟踪:对于大批量或重要客户的出库,可进行送货跟踪,及时掌握货物的运输情况。
四、库存管理与盘点1. 库存管理(1)库存跟踪:建立成品库存台账,记录每次入库和出库的成品数量,及时了解库存情况。
(2)库存预警:设定库存预警值,当库存低于预警值时,及时采取补充措施,以避免库存不足。
2. 盘点程序(1)盘点计划:定期制定盘点计划,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全盘点或部分盘点。
(2)盘点操作:盘点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逐一核对库存数量与实际数量是否一致。
成品仓库的入库、保管、出库操作、包装管理及记录规范1、入库流程1.1 接收验货当收到成品入库通知时,仓库工作人员需要根据通知单上的信息检查货物,包括货物数量、型号、规格、批号等与通知单相符的项,对货物进行验收。
验货应当妥善保管原始记录,确认货物与通知单一致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1.2 入库登记验收合格后,将货物信息进行录入,并开具入库单。
入库单应包括入库时间、货物名称、规格、数量、批号等项。
同时将货物放在正确的存储区域内,以确保货物无损坏。
1.3 入库存档入库单应存档,记录仓库库存量、货物存放位置等信息以便后期管理。
存档时应注意保密,防止泄露货物信息。
2、保管规范2.1 仓库的环境管理仓库应保持干燥、清洁、通风良好的环境,防止湿气、虫害等自然因素对货物的影响。
仓库内应有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控制,避免货物变质。
2.2 仓库货架的管理货架选用合适的材料,严格按照规格定额设计,确保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货架应定期检查,如发现货架变形、腐蚀等情况,应及时更换,以保障货物安全。
2.3 存储区域划分仓库应按货物的品种、规格、组批号等划分存储区域,防止错乱、混乱和物品损坏。
货物应当分门别类、分类存放,避免不同品种交叉。
2.4 管理制度仓库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货物的出入库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不得私自移动或取用。
货物应当按期检查,及时消除可能存在的问题。
3、出库流程3.1 出库审批当客户提出成品出库申请时,仓库需对申请进行审批。
客户提供的订单应包括具体需求,包括货物名称、规格、数量等明细,需核对货物是否出库规范。
3.2 出库登记经过审核验收合格后,将货物信息进行录入,并开具出库单。
出库单应包括出库时间、货物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
3.3 装车出库货物在出库前应特别注意包装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避免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损毁。
装车时应按照货物的品种、规格对车厢进行合理布置,防止挤压、打碰等物理损害。
4、包装管理规范4.1 根据货物性质选择包装材料包装材料应根据货物性质选择不同的包装材料,包装材料应具有耐压、耐磨、耐用等特性,以确保货物的安全性。
成品接收贮存发放标准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成品的接收贮存发放管理,保证成品的质量和数量的稳定,制定本管理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公司的成品接收贮存发放管理。
第三条成品接收贮存发放管理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公正、透明的原则。
第四条本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成品接收的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贮存期间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并能及时发放给客户。
第五条公司应有专门的成品接收贮存发放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具体的操作程序,指导和监督各部门按照规程执行。
第六条成品接收贮存发放管理团队应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第七条公司应保证场地、设备、仓库和相应的环境符合成品接收贮存发放的要求。
第八条公司应建立并维护成品接收贮存发放的客户投诉和问题解决机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第二章成品接收管理第九条公司应建立完善的成品接收检验制度,确保接收到的成品符合质量标准。
第十条成品接收时应严格按照采购合同或者订单执行,确保接收到的成品的数量与合同或订单一致。
第十一条成品接收时应对重要物料进行抽样检验,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二条成品接收检验结果应记录完整并及时上报,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与之沟通解决措施。
第十三条成品接收后,应按规定时间将成品送往指定仓库,严禁私自调拨或直接使用。
第十四条成品接收团队应对接收的成品进行分类存放,确保不同类别的成品互不干扰。
第十五条成品接收的仓库应保持干燥、通风、整洁,防止日光直射和潮湿。
第十六条成品接收的仓库应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消毒,确保仓库内无异味和有害物质。
第十七条成品接收的仓库应设有合适的存放设施,如货架、保鲜柜等,以确保成品存放整齐、易取。
第三章成品贮存管理第十八条成品贮存时,应按照成品的分类和特性进行合理的布局,保证存放的安全性和方便性。
第十九条成品贮存区域应具备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成品的质量不会受到影响。
第二十条成品贮存区域应设置相应的火灾报警和灭火设施,以应对突发火灾事件。
成品库出入库管理规范在企业的生产运营中,成品库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有效的成品库出入库管理不仅能够确保库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还能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满足客户需求,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特制定以下成品库出入库管理规范。
一、入库管理(一)成品验收1、成品生产完成后,生产部门应填写《成品入库单》,详细注明成品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日期等信息。
2、质量检验部门对成品进行检验,确保成品符合质量标准。
检验合格后,在《成品入库单》上签字确认。
3、仓库管理人员依据《成品入库单》和质量检验报告,对入库成品进行数量和外观的核对。
如发现数量不符或有外观损坏等情况,应及时与生产部门和质量检验部门沟通解决。
(二)入库登记1、仓库管理人员确认无误后,将成品入库,并在库存管理系统中进行登记,记录成品的入库时间、存放位置等信息。
2、按照成品的类别、规格、型号等进行分类存放,做到摆放整齐、标识清晰,便于查找和管理。
1、成品库应保持干燥、通风、清洁,温度和湿度应符合成品的存储要求。
2、对于易燃、易爆、易腐蚀等特殊成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特殊存储,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3、定期对成品库进行盘点和检查,确保成品的存储安全和质量。
二、出库管理(一)出库申请1、销售部门根据客户订单或销售计划,填写《成品出库单》,注明成品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客户名称等信息。
2、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将《成品出库单》提交给仓库管理部门。
(二)出库审核1、仓库管理人员收到《成品出库单》后,应核对库存数量和出库申请的合理性。
2、如库存数量不足或出库申请不符合规定,应及时与销售部门沟通协调。
3、审核通过后,仓库管理人员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准备出库成品。
1、仓库管理人员将出库成品进行包装、搬运,并与运输部门或客户进行交接。
2、在库存管理系统中进行出库登记,记录出库时间、数量、客户名称等信息。
3、确保出库成品的数量、质量和包装符合要求,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或丢失。
成品库入库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成品库入库管理,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库存管理效率,保证成品库存的安全与准确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成品库的入库管理工作。
三、入库操作流程1.接收货物:当成品库收到入库货物时,库管员应及时接收货物,并核对送货单信息与实际到货情况是否一致。
2.验收货物:对于入库货物,库管员应仔细检查货物的数量、质量、型号等是否符合订单要求,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供应商。
3.验收记录:对于经过验收的货物,库管员应填写验收记录,包括货物名称、数量、进货日期等信息,并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入库登记:验收合格的货物应进行入库登记,将货物信息录入系统,并安排入库位置,确保每批货物都有明确的存放位置。
5.入库存放:将货物按照分类、型号等因素存放在相应的货架上,并标明货物的入库日期和数量,以便进行库存管理和监控。
6.入库盘点:定期对成品库的货物进行盘点,确保库存数量与系统记录的数据一致,及时补充漏检的货物。
7.异常处理:如发现货物有损坏、错误、过期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同时记录异常情况和处理过程。
四、入库登记1.入库登记表应包括货物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入库日期、供应商信息等内容,确保每批入库货物都有清晰的记录。
2.入库登记表由库管员负责填写,仔细核对信息的准确性,未经授权人员不得擅自修改或篡改。
3.入库登记表应与实际货物一一对应,确保每批货物都有对应的入库记录,避免发生遗漏或重复入库情况。
五、入库存放1.成品库应根据货物的分类、型号等因素设置合理的存放位置,确保货物的安全性和易查找性。
2.每批货物入库时应标明入库日期和数量,并使用统一的入库标识,便于库存管理和盘点。
3.货物存放时应满足防潮、防尘、防火等要求,定期清理货物周围环境及货架,保持库存整洁有序。
六、入库盘点1.成品库应定期进行入库盘点,检查库存数量与系统记录的数据是否一致,及时发现并纠正异常情况。
文件名称
成品入库接收与发运
管理规程
文件编号 QB-WI/07-012-00
版本号 00 页码
制 定 人 制定日期 2017.04.05
审 核 人 审核日期
批 准 人 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
管理部门 仓库 分发部门
总经理□ 技术部□ 质量部□ 生产部□ 管理者代表□
商务部□ 销售部□ 行政部□ 仓库□
序号 修订原因及目的 修订内容
01 文件新建 /
1. 目的
文件名称
成品入库接收与发运
管理规程
文件编号 QB-WI/07-012-00
版 本 号 00 页 码
规范成品的入库接收和发运管理,是成品的入库与发运符合GMP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成品的入库接收与发运管理。
3. 引用/参考文件
ISO 9001:2015
YY/T0287-2017/ISO 13485:2016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成品储存管理规程》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产品放行管理规程》
4. 职责
4.1 生产部
负责对待入库成品按批号、规格等进行整齐码放,填写《成品入库单》相关内容后进行入库。
4.2 仓库
仓库管理员负责对待入库成品进行入库前检查确认,填写《成品入库记录》和《成品货位卡》,并
根据入库成品的质量状态进行相应储存。负责按照销售要求,安排成品发货,填写《成品出库记录》。
4.3 质量部
QA负责多成品的入库和出库过程进行监督。
5. 程序
5.1 成品入库接收
5.1.1 车间主任将《成品入库单》和包装完成待入库的成品一同交仓库管理员,《成品入库单》应至少
包括成品入库日期、成品名称、成品规格、成品批号、入库数量、入库人员、审核人员、接收人员等信
息。
5.1.2 仓库管理员在入库检查时,检查内容至少包括产品名称、批号、规格、数量、包装情况等内容。
5.1.3 仓库管理员在同一时间段内接收两批或以上的相同成品或不同成品时应注意分开接收与存放,避
免混淆。仓库管理员在核对成品与《成品入库单》信息无误后及时签名确认,并填写《成品入库记录》
和《成品货位卡》。所有成品入库、接收必须具备可追溯性,便于调查。
5.2 成品待检
成品接收入库应储存于待验区,在质量部检测报告未出具以前,该批成品应一致保持“待验”状态。
5.3 成品放行
只有在质量部出具产品检测报告且检测结果合格,受权放行人或者转受权放行人基于对产品全面有
效的评估后,才可以作出产品放行的决定,产品放行后应及时转移至放行区管理。产品的放行管理具体
参照《产品放行管理规程》执行。
5.4 成品储存和定期盘库
成品库为常温库。应每季度进行一次抽盘,每年进行一次全盘。成品的质量状态管理、分区、码放、
储存、盘库等要求具体按照《成品储存管理规程》执行。
5.5 成品发运
5.5.1 成品发货流程图
5.5.2 成品发货遵循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按批号发货的原则,保证能按照批号进行准确追溯。成品
发货结束应及时填写《成品发运记录》和《产品销售记录》。成品只有满足以下条件时才允许发货:
5.5.2.1 只有经受权放行人或者转受权放行人放行的产品才能发放至客户。
5.5.2.2 产品储存过程中未受不良影响,如温湿度和光照等。
5.5.2.3 有体系确保每批产品的可追溯性。
5.5.2.4 超过有效期或者接近有效期四个月的产品不得发放。
5.5.2.5 符合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或者质量保证协议要求。
5.5.3 仓库管理员在发放产品时,应特别关注以下内容:
5.5.3.1 产品名称。
产品发货单 查询相应货位
按发货要求取货
产品移至发货区
装货
运输
客户
发运记录应包括:
1.产品名称
2.产品规格
3.产品批号
4.产品数量
5.收货单位和地址
6.联系方式
7.发货日期
8.运输方式
1.产品名称
2.产品批号
3.产品状态(放行状态)
4.产品数量
1.货车清洁状态及运输条
件符合必要企业
2.产品码放符合包装标识
3.随货文件齐备
5.5.3.2 产品规格。
5.5.3.3 产品批号。
5.5.3.4 产品质量状态(放行状态)。
5.5.3.5 产品数量。
5.5.3.6 产品外包装完好性。
5.5.4 当产品出库时,发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停止发货,并将相关情况反馈质量部QA进行偏差调查。
5.5.4.1 外包装内异常响动或破损。
5.5.4.2 外包装封口不牢、变形等。
5.5.4.3 包装标识模糊不清或者脱落。
5.5.4.4 产品超过有效期或者接近有效期四个月。
5.5.5 装货
5.5.5.1 仓库管理员在装货之前,至少需要检查一下内容:
5.5.5.1.1 运输工具内的储存条件符合产品储存要求。
5.5.5.1.2 运输工具应防水、防潮。
5.5.5.1.3 运输工具不得有渗漏情况。
5.5.5.1.4 运输工具内清洁、无积水、油污等。
5.5.5.1.5 随货文件齐备,如检测报告等。
5.5.5.2 装货应轻拿轻放,严格按照外包装标志要求进行码放。装运应表示清晰,包装牢固,数量准确,
对方整齐,不得将产品倒置、重压。
6. 记录
《产品入库单》()
《成品入库记录》()
《成品货位卡》()
《成品发运记录》()
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产品入库单
记录编号:
入库日期 生产日期 产品名称 规格 批号 数量 外观检查 备注
注:本入库单一式三联,第一联生产部,第二联仓库,第三联财务。
车间主任/日期: QA/日期: 仓库管理员/日期:
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成品入库记录
记录编号:
日期 产品名称 批号 规格 件数 数量 初验日期 验收人 验收结论 备注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成品货位卡
记录编号:
名称 规格
日期 公司批号
收入 发出 结存
备
注
件 数量 件 数量 件 数量
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成品发运记录
记录编号:
基本信息
产品名称 产品规格
产品批号
产品数量 发货日期
收货地址 收货人联系方式
承运人/单位 承运车辆车牌号
车辆检查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备注
1 运输车辆外部是否印有运输公司标记 □是 □否
2 运输车内是否有积水、油污、异物 □是 □否
3 运输车是否有漏水现象 □是 □否
4 运输车内是否有强烈气味 □是 □否
5 车厢内是否有易燃易爆或者有毒物品 □是 □否
6 其他:
结论:□ 符合要求 □ 不符合要求
采取行动:□ 安排装载
□ 车辆不符合要求但也安排装载(需要质量部经理评估后批准)
□ 拒绝装载
仓库管理员/日期: 质量部经理/日期(需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