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产业定位
- 格式:docx
- 大小:15.08 KB
- 文档页数:2
地方文化调研报告保定
保定地处华北平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北国佳丽图”。
通过对保定地方文化的调研,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保定作为华北地区的古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里拥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和文化景观,如清西陵、白洋淀、莲池、卫星城汉墓等,这些古建筑和遗址见证了保定的发展历程,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其二,保定的民俗文化独具特色。
这里的民俗活动丰富多样,如舞狮、放风筝、走山、过年等,在这些传统活动中体现了保定人民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保定的传统舞龙舞狮表演,以其精彩的表演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了众多游客。
其三,保定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在过去的几年里,保定市政府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希望通过文化产业的兴起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经济实力。
目前,保定已经形成了以电影产业、影视拍摄基地、旅游文化等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体系,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保定地方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和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
这些特点不仅为保定提供了独特的吸引力,也为我们深入了解保定的历史和文化奠定了基础。
大王店产业园区总体规划方案汇报会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园区定位 1第三章园区规模 1第四章园区总体布局 2第五章市政工程控制 3第六章五线规划控制 5第七章防灾控制 6第八章环境保护规划 6第一章总则1.1园区概况“保定•中国电谷”大王店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大王店产业园区”)位于保定市区北部,大王店镇区东南部,规划区域为西起张石高速公路,东至正村乡韩家营村西,南至大王店镇刘官营村南,北至徐大公路,规划总用地约2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约24平方公里。
1.2 规划依据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2.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5年)1.2.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50220—95)1.2.4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1.2.5 《保定都市区城市发展研究》(2002)1.2.6 《保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纲要1.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2.8 《徐水县总体规划》(2007-2020)1.2.9 《保定市土地利用规划》1.2.10 《徐水大王店镇土地利用规划》1.2.11 《保定高开区大王店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1.2.12 徐水县“十一五”规划1.2.13 大王店镇提供的国民经济资料及相关资料。
1.3 规划原则1.3.1 坚持国家环保政策,遵循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3.2 坚持与保定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相协调的原则。
1.3.3 坚持与区域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共享的原则。
1.3.4 坚持坚持国有土地政策的原则,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使用强度。
1.3.5 坚持滚动开发、分期实施的原则。
1.4适用范围1.4.1 本文本适用于本次规划大王店产业园区约2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范围内地块和各类用地的土地使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建设管理工作。
1.4.2 本单元内土地使用和开发建设管理工作必须遵守本规划文本和图则的有关规定,符合国家和保定市的有关规定。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保定市为例李小倩(保定市统计局,河北 保定 071000)摘 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延伸农业产业链,让农民更好的参与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等农村制造业行业,以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休闲旅游等农村服务业,扩展农民增收空间,提升农业附加值。
本文基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政策,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概括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总结了保定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对研究全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保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融合模式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37X(2019)11.0023-04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抓手,是促进农民增收、决胜全面小康的有效途径。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背景1994年,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提出“第六产业”的概念[1],指农村三次产业以农业为基础,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等工业,及农村运输业、旅游业等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一种生产方式。
鼓励农民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着重发展食品加工业和农产品流通、采摘、乡村住宿餐饮业和乡村旅游业等,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以下简称产业融合)发展。
由于1、2、3之和、之积均等于6,因此称为“第六产业”。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2],2015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指出农村产业融合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2016年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河北基本建成农村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利益联结紧密、城乡一体发展的新格局。
保定市产业促进服务中心职责保定市产业促进服务中心是一个致力于促进当地产业发展的重要机构。
它的职责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制定政策、提供咨询、引导投资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保定市产业促进服务中心的职责,并分享对其作用和意义的观点和理解。
一、政策制定与规划作为保定市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促进服务中心的首要职责是制定和规划相关政策。
它需要通过调研、分析市场需求和产业趋势,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以推动当地产业的发展。
政策制定应该注重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长远性,同时兼顾当地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以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二、产业咨询与导向产业促进服务中心还承担着提供产业咨询和导向的重要任务。
它应该具备行业专业知识和洞察力,可以帮助企业和创业者解答相关问题,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此外,促进服务中心还应定期组织产业咨询和培训活动,提高企业和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竞争力,增加他们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和适应能力。
三、投资引导与项目推动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资金和投资一直是关键因素。
产业促进服务中心应该充当投资引导者和项目推动者的角色。
它需要对市场进行调研和评估,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机会和项目信息,引导他们选择发展前景良好的产业和项目。
同时,促进服务中心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合作,加快项目审批和落地进程,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推动项目的实施和运营。
总结回顾:保定市产业促进服务中心作为当地产业发展的重要机构,承担着多个方面的职责。
它制定和规划相关政策,提供产业咨询和导向,引导投资和推动项目发展。
通过这些工作,产业促进服务中心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对于保定市产业促进服务中心的作用和意义,我认为它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它连接了政府、企业和投资者,促进了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同时,它也连接了不同产业和行业,促进了跨界合作和创新发展。
产业促进服务中心的存在和发展,对推动保定市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7年保定规划方案简介2017年,中国河北省保定市进行了一次新的规划方案,该方案旨在提高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
经济目标保定市打算在2017年到2020年期间,通过大力开发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实现以下经济目标:•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达到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到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城市建设保定市的规划方案旨在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公共设施水平,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并创造一个宜居的城市。
公共设施为了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规划方案包括以下公共设施建设:•扩建城市供水管网,提高城市供水水平•增加公共交通线路和车辆,优化市内交通网络•建设新的公园和绿地,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升级和完善市内医疗设施,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城市改造对于已经存在的城市区域,规划方案包括了一系列城市改造计划,以提高城市现有的基础设施质量,从而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具体包括:•扩大城市路网和改善道路状况•升级和扩展城市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改善老城区居住条件,提高城市区域居住环境产业发展保定市正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此基础上,打造出一个产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强的城市。
产业转型为了实现产业转型,规划方案包括以下措施:•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发挥市场优势,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吸引外部资源•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推进产业升级产业发展保定市正在加强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和优化产业结构。
具体措施包括:•加速发展信息技术、新能源和生物科技等战略性新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增加科技金融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结论2017年保定市的规划方案明确了城市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措施,为实现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保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保定市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保定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5.30•【字号】[2011]保市府办132号•【施行日期】2011.05.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保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保定市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11〕保市府办132号)三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保定市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O一一年五月三十日保定市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是我市“十二五”时期城镇化建设和“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的主要依据,对统筹科学发展,加快城乡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具有重要意义。
为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我市“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提高编制质量,保障工作进度,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十二五”规划纲要为支撑,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托,以合理配置各类资源要素,加快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城市品位,建设低碳城市为目标,创新理念、强化规划的前瞻性,统筹协调、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为促进我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组织机构为有效地推进“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保障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成立保定市“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三、责任分工“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按“政府主导、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综合协调、科学决策”原则进行编制。
市城乡规划管理局(以下简称市规划局)是第一责任单位,负责组织开展“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编制、规划草案公示、专家评议、规委会审议和报批、备案等具体工作。
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是责任单位,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市规划局开展工作,要及时向市规划局和规划编制单位提供有关基础数据、图纸、文字资料和本部门、本辖区近期建设发展设想等有关参考材料。
保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保定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5年)的通知正文:----------------------------------------------------------------------------------------------------------------------------------------------------保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保定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5年)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保定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5年)》已经2017年10月11日市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保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10月26日保定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5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3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全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冀政办发〔2016〕2号),进一步促进本市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发展顶层设计,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范围涵盖保定市22个县(市、区),规划期限为2016—2025年,用于指导“十三五”、“十四五”期间保定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
一、保定市新能源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现状(一)保定城市概况。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地处京津冀腹地。
西接山西省,北邻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东临廊坊市和沧州市,南接石家庄市和衡水市。
距北京约150公里、天津约170公里、石家庄约130公里,位于京津石三角区域之间,区位条件非常优越。
下辖莲池、竞秀、清苑、满城、徐水5区,涿州市、安国市、高碑店市、易县、涞源县、涞水县、定兴县、顺平县、唐县、望都县、高阳县、安新县、雄县、容城县、曲阳县、阜平县、博野县、蠡县18县(市)和国家级高新区、白沟新城2个开发区(其中含雄安新区领域内的雄县、安新县及容城县)。
保定市产业定位
工业方面确定了“3+4”主导产业定位,即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与能源设备、纺织服装三大
战略支撑产业和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四大成长性产业。
2003年4月,保定新能源设备产业基地被科技部正式批准为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国内惟
一的国家级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
保定新能源产业基地目前拥有骨干企业140余家,基地内主要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
风力发电设备、新型储能材料、电力电子与电力自动化设备、输变电设备及高效节能设备等
六大产业体系。目前,保定高新区在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风能发电设备和电力系统自动化
控制和节能设备方面形成了明显的优势。2006年,园区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实现产值100
亿元。
天威英利公司作为光伏产业集团的代表,是我国目前惟一具备全套太阳能光伏产品生产能力
的企业,其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为国家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2003年12月正式投产,
产品通过UL、CE、TUV、IEC等国际认证;2004年实现销售出口1000万美元,利税1000万
元,2005年实现产值5亿元,2006年实现产值20亿元。
2006年4月29日,天威英利公司投资30亿元的500兆瓦太阳能光伏产业园三期工程奠
基,同一天,我国第一个太阳电池级晶体硅片工程研究中心在天威英利揭牌,一个国际化的
光伏企业集团正在形成。
2006年6月,保定高新区内的风电产业代表公司——惠德公司生产的国内首台国产化率
70%以上的兆瓦级风电机组在风场成功运行,各项指标优于或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同时,
以国家电网公司、天威保变、中科院科诺伟业等公司为代表的风力发电叶片、风电整机、风
电控制产业领域项目开始入驻保定高新区,国家级风电叶片研发中心、风电逆变和控制研发
中心、风电叶片检测中心已确定在保定高新区建设。在风电产业领域,保定高新区囊括了风
电叶片、整机、控制器等关键设备的制造、研发、检测各个环节,正在形成完整的风电产业
链条。
“中国电谷”全面推进
正是基于保定高新区国家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这一产业优势,2006年,保定市全
面启动“中国电谷”建设发展战略。
“中国电谷”的概念第一次公开披露是在2006年4月,保定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马学禄向记
者表示,保定市已经下定决心要把保定打造成国际化的、基于新能源及新型电力技术的创新
平台和产业基地,从更高层次突出保定的特色,承担起中国在新能源产业和新型电力技术产
业发展方面的支撑作用。在未来5-10年,保定新能源产业工业产值要达到1000亿元以上。
保定市位于京津冀经济圈的中心,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
经济快速发展后,京津冀经济圈正形成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京津冀经济圈,长期以
来主要以北京和天津两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唐山、保定为两翼,共同推进经济圈的发展,
可以称为中国的“双子星座”式的经济圈。
保定市内部优势和劣势内部优势(S):
1、区位优势:紧邻北京、天津等区域核心城市;
2、发达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基础设施。
3、工业基础较好,尤其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塑料制品业、纺织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蒸汽、
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工业较发达。
4、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
5、农业基础雄厚。
内部劣势(W)
1、重工业发展不足;
2、科技人才缺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产业创新能力低;
3、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内部结构水平低;
4、外资质量不高;
5、城市工业结构层次水平低,产业高度化不足。
保定市外部机会和威胁
外部机会(O)
1、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人才、信息、技术等高级生产要素密集,是全国的政治、
文化科技中心。北京也是我国三次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拥有众多的金融保险机构、
信息咨询机构以及跨国公司总部。
2、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工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已形成机械、
电子、化学、冶金四大支柱产业,天津巷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贸易港口。
3、一些为寻求廉价劳动力和土地的大中型企业从京津二市向周边地区转移。
4、北京工业空间格局正形成沿东南调整的北京——保定等三条主要轴向的发展轴线。
5、京津保工业区已在首都圈建设的规划之中。
外部威胁(T)
区域内城市间竞争激烈
根据以上分析,应该将保定位于京津冀经济圈重要的政治、文化次中心和以轻工业、
加工工业和部分重型工业为主工业的城市。
二.保定市在京津冀经济圈的城市产业定位
(一)京畿地区重要的政治、文化次中心
保定距离北京145公里,适宜作为首都政治、文化职能的主要疏散地。保定在历史上就是
京畿地区重要的政治、文化次中心,因此作业首都政治、文化职能转移的地域比较合适。
(二)工业城市
工业一直是保定市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工业的发展方向会在未来很长的时间
影响保定经济的发展。作为京津冀经济圈的次中心城市,保定的制造业发展必须以服务京津
为指导,主动参与京津汽车、成套设备和电子等工业的零部件生产或承担部分生产环节,深
入融入京津经济,保定还可以利用良好的轻工业基础将保定建设成为京津冀经济圈的轻工业
加工基地。保定人力资源相对丰富,有能力承接京津转移出来的高科技产业。与此同时,大
力扶植排名前十位的保定优势行业,这些行业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烟草加工业、有色
金饷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
业、电气机械及器械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泊生产和供应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
造业。重点培育优势行业的传统产业、制造基地。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通过高新技术改造
的传统产业均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其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了对经济发展
的明显带动作用。由于轻工业加工基地的建设在较大程度上受传统产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程
度的制约,因此,保定要加大能用于改造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积极利用现代
设备来武装传统产业(本文系“2007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
20070212。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来源:集团经济研究 http://www.cm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