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一、预案背景楼梯是学校、公共场所等建筑物中人员流动的重要通道,但在高峰时段,如上下学、上下班等,楼梯往往成为拥挤踩踏事故的高发区域。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楼梯拥挤踩踏事故,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2. 优化楼梯通行环境,减少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3. 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防楼梯拥挤踩踏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应急处置等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宣传教育组:负责制定宣传教育方案,普及楼梯拥挤踩踏事故预防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
(2)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调度,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3)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医疗救护工作,保障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4)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物资保障、交通疏导、信息报送等工作。
(5)应急演练组:负责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预防措施1. 宣传教育(1)定期开展楼梯拥挤踩踏事故预防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
(2)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普及楼梯拥挤踩踏事故预防知识。
2. 环境优化(1)优化楼梯通行环境,合理设置楼梯宽度,确保人员在高峰时段能够顺利通行。
(2)加强楼梯照明设施维护,确保照明充足,避免因视线不清导致事故发生。
(3)在楼梯口、拐角等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3. 管理措施(1)合理安排上下学、上下班等高峰时段的人员流动,避免楼梯拥堵。
(2)加强对楼梯的管理,禁止在楼梯口、拐角等地方嬉戏打闹。
(3)加强值班人员巡查,及时发现并制止违规行为。
五、应急处置1. 事故发生(1)现场指挥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赶赴现场。
(2)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治,并将伤员迅速送往医院。
2. 事故处理(1)现场指挥组对事故现场进行控制,确保事故不再扩大。
一、预案背景楼梯踩踏事故是校园内常见的意外事故之一,严重威胁学生的生命安全。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楼梯踩踏事故,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预案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分管副校长、安全主任成员:各年级组长、班主任、体育教师、食堂管理员等2. 预案领导小组职责(1)制定和完善楼梯踩踏事故应急预案;(2)组织全校师生开展楼梯踩踏事故应急演练;(3)对楼梯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安全;(4)对楼梯踩踏事故进行应急处理,降低事故损失。
三、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定期开展楼梯踩踏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2)利用班会、校会等时间,宣传楼梯踩踏事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3)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普及楼梯踩踏事故应急知识。
2. 优化楼梯设施(1)确保楼梯通道畅通,无障碍物;(2)定期检查楼梯扶手、踏步等设施,发现问题及时维修;(3)在楼梯口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师生注意安全。
3.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1)明确楼梯使用时间,避免高峰时段拥挤;(2)制定楼梯通行规则,要求师生按顺序上下楼梯;(3)加强值班制度,确保楼梯安全。
四、应急处理程序1. 事故发生(1)当发现楼梯踩踏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现场负责人迅速组织师生疏散,确保事故现场安全;(3)拨打急救电话120,请求救援。
2. 事故处理(1)现场负责人立即向预案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2)预案领导小组迅速组织救援队伍,对受伤师生进行救治;(3)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3. 事故善后处理(1)对受伤师生进行救治,确保其生命安全;(2)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提出整改措施;(3)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追责,追究相关责任。
五、预案实施与总结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并定期进行修订;2. 全校师生应认真学习本预案,提高应对楼梯踩踏事故的能力;3. 预案领导小组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4. 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总结,不断改进和完善预案。
一、指导思想为确保师生生命安全,预防和减少楼梯楼道踩踏事故的发生,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校校园内楼梯楼道发生的踩踏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学校楼梯楼道踩踏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预防、处置和善后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协调各部门开展事故预防、应急处置和善后工作。
3. 各部门职责:(1)教务处:负责组织课堂教学,确保学生在上课、下课、集会等活动中遵守秩序,防止发生踩踏事故。
(2)德育处:负责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组织学生进行应急演练。
(3)后勤处:负责检查和维护校园楼梯楼道设施,确保其安全、畅通。
(4)保卫处:负责校园安全巡逻,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配合应急处置。
(5)校医室:负责事故现场急救,组织伤员送往医院治疗。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让学生掌握防踩踏知识和技能。
2. 完善设施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楼梯楼道设施,确保其安全、畅通。
3. 优化人员配置:合理安排学生上下楼梯时间,避免高峰期拥挤。
4. 严格执行秩序:加强上下楼梯秩序管理,禁止学生在楼道内奔跑、追逐、打闹。
5. 开展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师生进行楼梯楼道踩踏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应急处置程序1. 发生踩踏事故时,现场人员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
2. 应急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应急处置。
3. 现场救援:校医室组织人员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将伤员送往医院治疗。
4. 疏散撤离:保卫处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确保其他师生安全撤离。
5. 报告上级:及时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6. 善后处理: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做好事故善后工作。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学校楼道拥挤发生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1、组织领导:学校领导,学校值周教师,班主任教师,学校任课教师。
2、报告程序:
⑴学校校长。
⑵教育局。
3、处置措施
(1)学生在经过楼梯因拥挤而发生踩踏事故时,所在教师要及时切断后面学生的通行、抢扶被压倒的学生。
(2)一旦发生踩踏,所在老师要马上报告学校领导,学校领导接报后,立即组织教师对后面拥挤的学生进行疏散。
(3)对受伤学生进行逐个了解情况,一般伤情,学校应立即把所受伤的学生送到当地医院检查治疗,有严重受伤者,学校要立即拨打“120”请求救助,将重伤学生送到指定医院救治。
(4)学校立即通知受伤学生的监护人,并派专人护送、照顾,直到受伤学生监护人赶到为止。
(5)学校要做好其它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解除他们的恐怖心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4、注意事项
(1)各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时不能追逐、打闹、拥挤,防止踩踏挤压等不安全事故发生。
(2)对学生在上、下楼梯时故意打闹、堵塞楼道通行的不良现象给予制止、批评教育。
(3)在上课期间,学校的校门要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事故,便于学生及时有效的疏散。
(4)随时检查楼梯处的应急照明灯,防止夜间突然停电造成学生上、下楼梯时因无灯光而摔伤的意外伤害事故。
(5)早、晚下自习、课间操、中午和下午放学等时段,分班通过楼道,每层楼道必须安排教师维持秩序。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楼梯楼道踩踏事故,保障师生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内楼梯、楼道等公共区域发生的踩踏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学校楼梯楼道踩踏事故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校长(2)副指挥长:分管副校长、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人(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班主任、任课教师、安保人员等2. 应急指挥部职责(1)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2)负责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参与应急处置;(3)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4)负责事故善后处理和总结评估。
3. 各部门职责(1)教务处:负责组织课堂教学秩序,确保学生安全;(2)后勤保障部门:负责组织救援物资、医疗救护和事故现场清理;(3)安保部门:负责现场秩序维护、人员疏散和救援通道的保障;(4)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安全教育和事故现场的组织协调;(5)任课教师:负责课堂纪律维护,引导学生安全疏散;(6)医疗救护部门: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治和转运。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1)开展楼梯楼道踩踏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2)定期组织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优化校园环境(1)保持楼梯、楼道等公共区域整洁,消除安全隐患;(2)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师生注意安全;(3)定期检查楼梯、楼道等设施,确保设施完好。
3. 优化人员管理(1)合理分配班级人数,避免上下楼梯拥挤;(2)上下楼梯时,引导学生靠右行走,保持安全距离;(3)在高峰时段,安排专人引导,确保学生安全有序。
五、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事故(1)发现楼梯楼道踩踏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2)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 救援处置(1)安保人员迅速控制现场,维持秩序,确保救援通道畅通;(2)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织学生有序疏散,避免拥堵;(3)医疗救护部门对伤员进行救治,必要时进行现场急救;(4)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事故现场清理和物资保障。
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根据上级教育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成立“预防楼梯间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新国副组长:张永亮组员:各年级组长、班主任二、建立安全管理制度:1、分走楼梯制度:为避免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过于拥挤,采取学生分走楼梯制度。
2、在课间操、集会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并安排当课任课教师在楼梯间负责维持秩序,管理学生。
3、晚自习,安排值日、值周老师、当课辅导老师在楼梯间负责维持秩序,管理学生,出现停电或楼梯间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同时学校领导与值班老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
三、教学楼紧急疏散方案当教学楼发生危机时启动本方案1.当教学楼发生紧急情况时,由周建波老师负责指挥全校学生紧急疏散,领导小组成员协助主任组织学生紧急疏散。
危机发生时,按以下分工各负其责:马孟俊:负责指挥组织五年级学生紧急疏散孙明慧:负责指挥组织六年级学生紧急疏散王海龙:负责指挥组织七年级学生紧急疏散张永亮:负责指挥组织八年级学生紧急疏散马海滨:负责指挥组织九年级学生紧急疏散3、各班由任课教师协助指挥本班学生按照指定路线、指定楼梯迅速疏散。
4、在疏散过程中学生们要服从指挥、听从命令。
5、在疏散过程中学生们要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拥挤、不打闹、不搞恶作剧,要互相礼让、安全疏散。
四、建立“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安全教育制度1、开学初,班主任要在班会上强调分走楼梯的制度。
2、经常性地教育学生要文明上下楼梯,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拥挤、不打闹、不搞恶作剧,要互相礼让、安全疏散。
3、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团队活动、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对学生深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
4、每学期开学初组织一次专题班会,班主任与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如何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幼儿园楼梯踩踏事件的应急预案8篇幼儿园楼梯踩踏事件的应急预案1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为及时、妥善处置幼儿园重大突发安全事故,建立“信息畅通、反应快捷、处置有方、责任明确”的幼儿园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机制,保障师生生命与财产安全,保障幼儿园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维护教育系统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幼儿园应对各类突发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本预案所指的突发安全事故主要包括:幼儿园发生的火灾、建筑物倒塌、拥挤踩踏等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幼儿园及周边重大交通事故;突发的食物中毒、传染病等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造成影响重大影响和损失的洪水、地震以及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等事故;影响幼儿园安全稳定的其它突发灾难事故。
(三)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把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2.属地为主原则。
幼儿园发生突发安全事故,以事发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幼儿园领导、指挥、协助应急处置为主,有关信息及时报告区教育局。
幼儿园园长是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
3.预防为主原则。
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立足于防范,防患于未然。
建立健全幼儿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力争“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4.及时处置原则。
幼儿园突发安全事故后,幼儿园领导小组应立即到位,控制局面,解决问题。
(五)事故的级别划定幼儿园突发安全事故的性质、涉及范围、危害程度、可能蔓延发展的趋势等将突发安全事故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Ⅰ级)、重大事故(Ⅱ级)、较大事故(Ⅲ级)、一般事故(Ⅳ级)。
1.特别重大事故(Ⅰ级):幼儿园所在区域内的'人员和财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害,或死亡3人以上,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秩序产生特别重大影响的事故灾害。
2.重大事故(Ⅱ级):幼儿园所在区域的人员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害,死亡3人以下或出现人员伤害,对本幼儿园教育教学秩序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灾害。
一、预案概述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楼梯踩踏事故,保障师生生命安全,维护校园正常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我校教学楼、办公楼等场所楼梯发生踩踏事故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楼梯踩踏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指挥、协调、监督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救援、疏散、救治等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现场救治、转院等工作。
(3)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等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保障、交通管制等工作。
三、应急处置程序1. 现场发现踩踏事故:(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指挥部成员。
(2)现场处置组迅速组织人员展开救援,疏散现场人员。
(3)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治,并安排救护车将重伤员送往医院。
2. 现场救援:(1)现场处置组根据事故情况,制定救援方案,组织人员有序疏散。
(2)对被困人员实施紧急救援,确保被困人员生命安全。
(3)对伤员进行分类救治,对重伤员优先救治。
3. 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1)信息宣传组及时向师生、家长和社会公布事故信息。
(2)正确引导舆论,避免恐慌情绪蔓延。
4. 后期处置:(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2)对伤员进行后续救治和关怀。
(3)总结事故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定期开展楼梯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2. 优化楼道设施:定期检查楼道、楼梯设施,确保设施完好,照明充足。
3. 合理安排上下楼梯:错峰上下楼梯,避免高峰时段拥挤。
4. 加强巡逻管理:安排专人巡逻,及时发现并制止危险行为。
5. 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预案由楼梯踩踏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为准。
拥挤踩踏应急预案为了加强学校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坚决杜绝因楼道拥挤而产生踩踏伤害事故,学校特制定如下应急预案:一、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1、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使学生树立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养成教室内要轻步慢行、教室外靠右走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各班级要根据各自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具体情况,班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纪律、自救自护等方面的专题教育。
要向学生强调:在教室外靠右行,不猛跑,不恶意堵道等具体要求及遇到危险情况下自护自救的基本常识等。
二、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坚决遏制事故发生1、明确各部门及老师安全防范的职责领导小组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对校门口等设施的专项检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要及时____教学、生活设施,对不符合标准和不牢固的门、要及时进行加固。
各班主任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一课间要留有足够的时间;二两操、升旗仪式或各种活动,联合体育老师规划各班学生集合的路线;三教师上课时,对学生要求上厕所的应予允许;四专用教室上课的老师须到任教的班级教室里带学生和送学生;五利用____广播,向全体学生明确不同活动行走的线路及经过的哪些路段,如:出操、升旗仪式等等,向学生强调上下课的速度要适可,前后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且须靠右行。
值日老师按要求准时到岗,随时注意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
2、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做好对学生不安全行为的监督、检查、劝阻等工作,并及时汇报学校或直接向班主任反馈。
3、制定学生疏散、抢救预案。
疏散应急方案:(1)每日在学生放学前,值日教师应及时开启教室和学校大门,以免造成学生拥挤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2)早操、集会及放学时间段应依次离开本班教室,按照规定的顺序进出,避免一轰而上,造成通道堵塞。
(3)发生突发情况,任课老师应稳定学生情绪,维持本班秩序,不要让本班学生随便离开教室。
防范幼儿园幼儿楼道拥挤踩踏事件的发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救”的方针,确保在发生楼道踩踏事件时,能够妥善应急处置紧急情况,保障幼儿园师生生命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幼儿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园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本预案适用于本园幼儿楼道拥挤踩踏事件发生时。
一、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及职责分工园长是本园预防幼儿拥挤踩踏事故第一责任人,负责对幼儿踩踏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并根据安全事故的程度,采取应急措施。
各班班长是本班预防幼儿拥挤踩踏事故第一责任人,对可能发生的幼儿拥挤踩踏事故进行分析、预测,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并制定事故应急处置办法,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幼儿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组长:全面组织协调领导应急救援工作副组长:具体负责组织各应急救援小组工作,现场保卫工作组员:具体负责信息报送,负责对外进行情况通报负责重大拥挤踩踏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需物质的组织、供应。
具体负责组建救援小组对伤员的救治,将伤员就近送到医院救治负责指挥教学楼幼儿疏散工作负责指挥教学楼幼儿疏散工作具体负责信息报送,负责对外进行情况通报负责指挥教学楼幼儿疏散工作各班教师具体负责安排疏散出的幼儿,对幼儿的安抚工作二、应急救援程序1、信息报送当发生楼道拥挤踩踏安全事故后,现场教师应立即向幼儿园安全领导小组报告。
幼儿园安全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当采取应急措施,以控制事态的发展。
了解情况后由沈茜及时上报救援部门和区教育局。
报送内容:事发时间、地点、楼道拥挤踩踏安全事故的经过、有无人员伤;突发事件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已采取的措施、需要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突发事件报告单位和报告人等。
2、现场施救与自救幼儿楼道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幼儿园应立即作出反应,在及时上报上级部门的同时,迅速采取救治和控制措施。
由邓华牵头组织临时救护小组,现场对受伤幼儿进行救助,并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发出医疗求援,并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
XX小学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
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提高学生的
安全意识,根据上级教育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成立“预防楼梯间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组 员: 各班班主任
二、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1、分走楼梯制度:为避免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过于拥挤,采取学生分
走楼梯制度。
2、在课间操、集会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
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并安排当课任课教师在楼梯间负责维
持秩序,管理学生。
3、晚自习,安排值日、值周老师、当课辅导老师在楼梯间负责维持秩序,
管理学生,出现停电或楼梯间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
同时学校领导与值班老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
三、教学楼紧急疏散方案
当教学楼发生危机时启动本方案
1.当教学楼发生紧急情况时,由上课老师负责指挥全校学生紧急疏散,
领导小组成员协助上课教师组织学生紧急疏散。
危机发生时,按以下分工各负其责:
杨兴丽:负责指挥组织一年级学生紧急疏散
穆正义:负责指挥组织三年级学生紧急疏散
陶英杰:负责指挥组织四年级学生紧急疏散
张春云:负责指挥组织五年级学生紧急疏散
陆江梅:负责指挥组织六年级学生紧急疏散
3、各班由任课教师协助指挥本班学生按照指定路线迅速疏散。
4、在疏散过程中学生们要服从指挥、听从命令。
5、在疏散过程中学生们要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拥挤、不打闹、
不搞恶作剧,要互相礼让、安全疏散。
四、建立“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安全教育制度
1、开学初,班主任要在班会上强调分走楼梯的制度。
2、经常性地教育学生要文明上下楼梯,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拥挤、
不打闹、不搞恶作剧,要互相礼让、安全疏散。
3、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团队活动、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多
种途径和形式对学生深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
4、每学期开学初组织一次专题班会,班主任与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如何
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5、每学期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使学生掌握紧急情况下疏散的路线,
适应危机状态下的心理氛围和环境,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
五、建立“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安全检查制度
每学期初由总务处、教导处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教学楼、宿舍楼的楼
道、楼梯等各种设施和照明设施进行检查,限期维修。
XXXXXXX小学
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