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44.00 KB
- 文档页数:9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2020.0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1.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归省xǐng不惮dàn 撺掇chuàn 蕴藻yùnB. 恬静tián 晦暗huì冗杂rǒng戛然jiáC. 羯鼓jié铮铮zhèn 花坞wù霍然huàD. 戏谑xuè粗犷kuàng 作孽niè屈从qū2.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南京过江隧道的开通,有助于解决长江大桥的交通拥堵问题.B. 世界月球大会上,有关人士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的远景规划.C. 在“五个一工程”的推动下,南京文艺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局面.D. 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3.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B.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C.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借代)D.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拟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4.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huì()暗jiá()然而止震hàn()大chè()大悟jī()绊亢()奋冗()杂烧灼()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5.请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参照画线的句子进行仿写。
入团那天,春光融融,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校园里绽满鲜花,团旗映着我们的面颊。
那一刻,我的心里。
蓝天如同浩瀚的海洋,白云______,鲜花犹如我们灿烂的未来,团旗______。
四、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6.《社戏》作者是______,原名______,______省______市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家______家______家。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50 分钟满分: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 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多元一体,内涵丰富。
八年级同学正在开展以“探寻民风民俗,感受文化情怀”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欢迎你的加入!【任务一】诵读诗文识民俗1. [2024 江苏苏州期中] 我国传统古诗文当中,有着不少民俗。
默写有关民俗的古诗文名句。
(10 分)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从《诗经·子衿》的“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有佩玉的着装习俗;从《诗经·关雎》的“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有奏乐的婚嫁习俗;从《元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有用新桃符换旧桃符的春节习俗;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有临别赠诗的礼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我们可以了解唐代知识分子有送诗求仕的习俗,孟浩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表明心迹,希望得到引荐,入朝做官;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便要还家,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的待客习俗;从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的“_________________,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文人有记游的习俗。
【任务二】阅读经典探民俗2. [2024 安徽宿州二模]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
(13 分)【甲】他就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取义地来解释那些诗篇。
后来解释《诗经》的儒生都跟着他的脚步走。
最有权威的毛氏《诗传》和郑玄《诗笺》差不多全是断章取义,甚至断句取义—断句取义是在一句、两句里拉出一个两个字来发挥,比起断章取义,真是变本加lì了。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语基达标训练1.下列词语的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亢.奋(kàng)羁.绊(jī)归省.(xěng)斡.旋(wò)蓦.然(mù)B.行.辈(háng)静穆.(mù)怅惘.(wǎng)争讼.(sòng)怠.慢(dài)C.撺掇.(duo)棹.船(zhào)戛.然而止(gá)锵.然(qiāng)姿.意(zì)D.凫.水(fù)旺相.(xiàng)晦.暗(huì)竹篙.(gāo)家眷.(quàn)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们的演奏戛然而止....,但我的耳中还回想着那美妙的乐声。
B.和谐美,顾名思义....就是相互尊重包容和默契。
C.电信诈骗团伙作案手段花样百出,令人叹为观止....。
D.电脑上介绍了很多方法,我如法炮制....,果然成功了。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8年登山节”在我市的成功举办,大大发展了泰安在全国的知名度。
B.沈石溪借助动物折射人类社会,他认为动物所拥有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哲学,应该引起同样具有生物属性的人类的思考与借鉴。
C.通过在扬州钟书阁举办的《人间送小温》首发式,使更多年轻读者深入了解汪曾祺。
D.创建全国文明社会,不仅能带来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更能带来市容市貌的改变。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戏》选自《呐喊》,作者鲁迅。
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和《仿徨》。
B.贺敬之,现代诗人、剧作家。
其代表作有小说《白毛女》,诗歌《朝阳花开》等。
C.《安塞腰鼓》作者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陕西人。
D.《灯笼》作者吴伯萧,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
二、语用能力提升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4分)为了方便广大市民赏花,广州市有关部门透露:今年年底将完成60个赏花点的建设;每月的主题花分别是一月樱花,二月桃花,三月木棉,四月紫荆,五月杜鹃,六月凤凰木花,七月荷花,八月向日葵,九月小叶紫薇,十月玫瑰,十一月兰花,十二月白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一、基础知识(2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偏僻.(pì)冗.杂(rǒng)窈窕.(tiǎo)万恶不赦.(shè) B.脑畔.(pàn) 瞳.仁(tónɡ) 潺潺.(chán) 戛.然而止(jiá) C.羁.绊(jī) 怠.慢(dài) 磅礴.(bó) 大彻.大悟(chè) D.玷.污(diàn) 闭塞.(sè) 怅.惘(cháng) 吹毛求疵.(c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亢奋登时燎原人情事故B.思慕严峻震憾千呼万唤C.欺侮搏击亢奋叹为观止D.吩咐油馍斡旋兴高彩烈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今年的元旦节就要到了,街上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B.建军90周年大阅兵,弘扬了国威、军威,一切挑衅中国主权的行为都必须戛然而止....。
C.通过爷爷的批评教育,我终于大彻大悟....,对以往所犯下的错误有了深刻的认识。
D.他似乎意识到我仍然困惑不解....,于是又用更浅显的语言向我解释。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今夏,《战狼2》火热来袭,不仅叫好却叫座,其火热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学习是否努力是决定我们成绩提升的因素之一。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B.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D.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6.在横线处填入下列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
总分: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行辈(háng)偏僻咿咿呀呀(yī)天南海北B。
欺侮(wǔ)。
幅射戛然而止(jiá)。
惊心动魄C。
撺掇(cuàn)。
震撼元气淋漓(lí)。
红灯高照D。
闭塞(sài)。
高粱大彻大悟(chè)。
张灯结彩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只是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孩子。
B。
这次惊险刺激的三峡之旅,让我对大自然的造化叹为观止。
C。
这次行动要随机应变,没有什么别的锦囊妙计。
D。
刚才还是烈日当空,不一会儿大雨就XXX恣肆地下了起来。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
今夏,《战狼2》火热来袭,不仅叫好却叫座,其火热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C。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
研究是否努力是决定我们成绩提升的因素之一。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弋阳腔和昆山腔又是其中影响最大、历时最长、范围最广的两大声腔。
②在明中叶以后的南戏舞台上,出现了诸多声腔激烈竞争的繁荣局面。
③所以说,这两大声腔的成就上面都凝聚着江西艺术家的聪明智慧、才干和辛劳。
④其中以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江西的弋阳腔,江苏的昆山腔最为著名,戏曲史上并称为“南戏系统四大声腔”。
⑤弋阳腔是江西人的创造,而XXX改良的鼻祖也是江西人。
A。
⑤①③④②B。
④⑤①③②C。
②④①⑤③D。
②①⑤③④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B。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XXX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C。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3分)学校开展“感悟优秀传统文化”语文学习活动,邀请同学们参加。
【活动一】感悟古诗文中的情感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诗文名句。
(10分)我们与古人比肩而立,欣赏“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桃花源之美,品味“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石潭之奇。
我们和古人促膝长谈,体味主人公对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子衿》里的句子)的强烈思念,领悟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传达的即使处在天涯海角,也要互相勉励的深厚友谊;感受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从政心愿。
【活动二】感悟民俗风情的多样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9分)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的民间文化。
鲁迅回忆里那()在临河空地上的戏台和笼着__①__(jiǎo)洁月色的社戏,令人流连忘返;吴伯箫记忆里那暖融融的灯笼,承载着情愁和沧桑,令人感慨万千;贺敬之心中那不曾变味的糜子、米酒和悠扬高__②__(kàng)、粗犷奔放的“信天游”,令人沉醉不已;刘成章笔下那气势__③__(pánɡ)礴、壮阔豪放的安塞腰鼓,令人()。
通过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让我们感触到多样与多彩的生活方式和地域文化。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3分)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2)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传承屹立叹为观止B.传承伫立惊心动魄C.传诵屹立惊心动魄D.传诵伫立叹为观止(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让我们感触到多样与多彩的生活方式和地域文化。
【最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7分)语文学习如滴水汇海,似积土成山,从字词句到篇章巨著﹐都彰显着丰富的内涵。
请完成1—5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忌惮.(dàn)晦.暗(huì)恬.静(tián)戛.然而止(jiá)B.归省.(xǐnɡ) 糜.子(méi) 怠.慢(dài) 恣.意妄为(sì)C.撺.掇(cuān) 蓦.然(mò) 羁伴.(bàn) 如法炮.制(pào)D.枸杞.(jǐ) 亢.奋(kànɡ) 凫.水(fú) 震憾.人心(hàn)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历史悠久的书法艺术,________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_______着丰厚的中华美学精神。
无论是修长匀称的篆书、蚕头雁尾的隶书,还是狂放洒脱的草书、方正规矩的楷书,都________了中华文化之美,具有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重要作用。
因此,经典书法作品已成为学校开展德育、美育的重要________。
A.记录包含显露承载B.收录蕴含显露载体C.记录蕴含体现载体D.收录包含体现承载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故乡的水土生养....的男儿,如果漂流万..了我们,使我们长成顶天立地里,在寂寞的异国之夜,也能充满柔情与壮怀。
②那一瓶水土中不仅有着故.乡之爱..,这祝福绵长悠远,一直照护着我。
③我每次出门...,还有妈妈的祝福旅行,总会随身携带..一瓶故乡的水土,有时候在客域的旅店,把那瓶水土拿出来端详..,就觉得那灰黑色的水土非常美丽,充满了力量。
A.语段第①句是病句,修改方法是将“如果”改为“即使”。
B.语段中“生养”“祝福”“携带”“端详”都是动词。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第一单元测试卷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座号________(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题。
(9分)有人说:①祖国的语言,是一座富有的精神宝库,是一座迷人的宫殿。
它像繁星那样灿烂,像大河那样磅礴,像牡丹那样美丽,像梅花那样芬芳。
它屹立着珠峰,juān()刻着长城,绵延着昆仑,流淌着黄河。
它有汉魏风骨,唐宋诗章,金元曲剧,明清小说;②有皇宫凤阙,阆苑仙葩,竹篱茅塘,朝日霞光;有婉约浓艳,朴素大方,清新冷浚,典雅豪放。
它震憾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心。
当我们从崇洋的迷雾中走出,才大彻大悟:③难道还有一个国家的语言能比我们祖国的语言更丰富、能比我们祖国的文字更让人叹为观止?④1.请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磅礴()juān()刻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分)“”改为“”“”改为“”?3.文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灿烂B.芬芳C.屹立D.叹为观止4.文段中四处标点(见角标①②③④),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①B.②C.③D.④阅读下面文字,回答5~6题。
(6分)A.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补充了我国无诺贝尔科学奖的空白。
B.她将中医中药推向了世界,她将民族的变成世界的。
C.过去,包括很多中国人在内的国内外学者、科学家、专家,都批评中医中药为伪科学。
D.经过屠呦呦用诺贝尔医学奖粉碎了他们对中医中药的攻击,使得中医中药在世界医学领域奠定了一定的地位。
屠呦呦是民族的功勋、佼佼者,她对科学的贡献是卓著的。
40年前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可想而知,屠呦呦要从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谈何容易?屠呦呦与青蒿素之间充满了许多精彩传奇故事,体现了科学家的态度、品质和精神,屠呦呦的精彩故事是一本极好的励志书。
?5.文段画线句子A、B、C、D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6.在文段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失败了,推掉重来,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5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撺.掇()凫.水()行.辈()冗.杂()wò()旋油mó()huì()暗jī()绊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揖,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
”B.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胧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C.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衅上还响着脚步声。
D.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3分)A.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
B.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有着行好的意思;松柏枝叶的点缀,用意却不甚了然。
C.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D.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驻青高校开展、筹备、策划的“我为峰会添光彩”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
B.我国高铁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观模巨大,还不能完全满足载客、物流货运。
C.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D.在“经典咏流传”吟诵活动中,同学们提高了学古诗词的热情,也增长了知识面。
5.关于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社戏》一文的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B.《安赛腰鼓》这篇抒情散文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写了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三个阶段,以诗载情,融入想象,呈现出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演出场面。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行.辈(xíng)絮.叨(xù)船橹.(lǔ)蹉.跎(cuō)B.怠.慢(dài)烙.印(lào)家眷.(juàn)伛偻.(lǒu)C.凫.水(fú)旺相.(xiāng)屹.立(yì)潺.潺(chán)D.竹篙.(gāo)晌.午(shǎng)松懈.(xiè)舀.水(yǎo)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2分)A.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通....。
B.焦裕禄以改变兰考县贫困的面貌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汉语具有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和简洁优雅的意义之美。
D.宽甸河口的上万株桃树,妖娆多姿,栩栩如生....。
3.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A.为了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学期末,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活技能大赛。
B.有人说,人只有到了中年之后,就能深切地体味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
C.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不足。
D.为了防止“中东呼吸综合征”不流入我国,海关严格排查入境人员。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___ _;_ ___。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_ _,,但我还以为船慢。
①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②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③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④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③①②④5.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3分)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B.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C.“最重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第一单元基础过关测试卷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晚上,我悠闲地在校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B.凭借深厚的写作功底,小军获得2019年“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征文大赛冠军,令人叹为观止。
C.老人们常常抱怨,现在的年轻人不懂人情世故。
D.小明每次读到《社戏》中阿发他们偷豆的情节,再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糗事,便会笑得忍俊不禁。
2.下列句子不存在语病的一项是()A.电影《老师·好》自3月22日全国上映以来,不断引发观影热潮。
到目前,《老师·好》在同日上映影片中票房、上座率均排第一。
B.通过对人工智能的不断了解,使我们认识到了未来世界的无限可能。
C.垫排球的主要技巧是抛球要稳、落点准确、上下肢配合协调的活动。
D.只有不断地解决和发现问题,我们才能在会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B.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C.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D.手中灯笼点亮,指引人们返回温暖的家中;村口红灯高照,慰藉着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宅第红灯高挂,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权势。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戏》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
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B.《回延安》作者贺敬之。
这首诗成功地借用了山西民歌“信天游”的形式,表达革命的内容,诗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与统一。
C.《安塞腰鼓》作者刘成章。
课文不仅表现安塞腰鼓的特点和西北高原的地理风貌,更表现西北高原人民的精神面貌。
D.《灯笼》作者吴伯箫,原名熙成,散文家、教育家。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题。(9分) 有人说:①祖国的语言,是一座富有的精神宝库,是一座迷人的宫殿。它像繁星那样灿烂,像大河那样磅礴.,像牡丹那样美丽,像梅花那样芬芳。它屹立着珠峰,juān( )刻着长城,绵延着昆仑,流淌着黄河。它有汉魏风骨,唐宋诗章,金元曲剧,明清小说;②有皇宫凤阙,阆苑仙葩,竹篱茅塘,朝日霞光;有婉约浓艳,朴素大方,清新冷浚,典雅豪放。它震憾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心。当我们从崇洋的迷雾中走出,才大彻大悟:③难道还有一个国家的语言能比我们祖国的语言更丰富、能比我们祖国的文字更让人叹为观止?④ 1.请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磅礴.( ) juān( )刻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 ”改为“ ” “ ”改为“ ” 3.文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灿烂 B.芬芳 C.屹立 D.叹为观止 4.文段中四处标点(见角标①②③④),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① B.② C.③ D.④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5~6题。(6分) A.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补充了我国无诺贝尔科学奖的空白。B.她将中医中药推向了世界,她将民族的变成世界的。C.过去,包括很多中国人在内的国内外学者、科学家、专家,都批评中医中药为伪科学。D.经过屠呦呦用诺贝尔医学奖粉碎了他们对中医中药的攻击,使得中医中药在世界医学领域奠定了一定的地位。屠呦呦是民族的功勋、佼佼者,她对科学的贡献是卓著的。 40年前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可想而知,屠呦呦要从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谈何容易? 屠呦呦与青蒿素之间充满了许多精彩传奇故事,体现了科学家的态度、品质和精神,屠呦呦的精彩故事是一本极好的励志书。 5.文段画线句子A、B、C、D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6.在文段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失败了,推掉重来,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在失败面前,他们不言弃,始终执着地追求。 ②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可谓历经千辛万苦。 ③为了检验药物的效果,屠呦呦甚至亲自口服药物,尝试药物在自己身上的反应,以做到保证药物的万无一失。 ④屠呦呦的肝脏因此受到了损伤,牺牲了自己的健康,目的就是换来大家的健康,换来人类的科学进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7.默写。(10分,每空1分) (1)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 !(《郑风·子衿》) (2)式微式微, ?微君之故, ?(《诗经·国风·邶风》) (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表达诗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是: , 。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含蓄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的诗句是: , 。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社戏(节选)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如果给所选文字拟一个四字短语作标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什么?(3分)
2.“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一句中的“点”“磕”用得好,好在哪里?(3分)
3.“渐望见依稀的赵庄”,其实并不是赵庄,而是什么?写“我”这种错觉有什么作用?(3分)
4.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5分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轻松”和“舒展”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2分)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为什么说山“踊跃”?)(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 乡宴 ①停刀落箸,乡宴至美。 ②在我的老家,管做乡宴的厨师叫“大师傅”。只见“大师傅”马步扎得稳当,一只炒锅在手,翻炒之间尽显如虹气势,“砧板”和“传菜”臂助左右,不敢怠慢。不论是批切锲斩,还是煎妙烹炸,全靠代代传续,耳濡目染,他们用娴熟的烹饪技艺制作出富有地方风味的菜肴,灵趣中透出憨鲁,粗粝中带着精细,一如他们的性情。 ③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一名做乡宴的“大师傅”,我们村也有,是我的伯祖父,也就是我的大爷。二堂哥建春结婚的时候,那十六桌酒席宴就出自他老人家之手。他是长辈,本应到外村请“大师傅”来问厨的,他不允,说还是由自己做才放心。家人拗不过他,只好答应。 ④随着建春哥婚期的临近,我似乎闻到了那股浓浓的菜香。 ⑤大爷常说,做宴席讲究五个字——质、色、香、味、器,缺一不可。对于食材的质,大爷向来很在意。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做一方宴,要想做出亲近唇齿的味道,就不能忽视本地食材,因为它们接了我们脚下的地气,还有渗入我们肌体的水气。 ⑥炉灶锅台,杯碟碗筷,刷得纤尘不染,干货菜蔬,鸡鸭鱼肉,逐一备齐。大爷并不急于过油、走红,而是先吊了一锅清汤。照他的话说,这叫“唱戏的腔,厨师的汤”。厨师没了清汤,做出的菜肴就没有底味,不论是烧、扒,还是炖、焖、煨、汆、涮、烩、熬,味道再好,终究是浮着的。为人处世亦是如此,没了人味,表面功夫做得再好,也只不过是浮夸之辈。 ⑦炉膛中,松柴毕毕剥剥地燃烧着,酱锅里的汤汁上下翻涌,锅底箅丝上的肉慢慢红润起来。大爷一声令下,大家抖擞起精神,火速“备宴”。搅动鸡蛋的得得声,切姜末发出的唰唰声,“粗斩细剁”肋条肉形成的马蹄声,给鲤鱼、光鸡过油响起的噼里啪啦声……各种声音融汇在一起,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小院子的花花草草也被这气氛所感染,欢快地摇曳着。 ⑧薄暮时分,“备宴”收尾,建春哥和伯父送来糖茶,表示感谢。大家围坐在八仙桌旁,讲古说今,大爷语不多,深邃的眼神让人捉摸不透。 ⑨第二天,阳光灿烂,天气晴好。唢呐声声,鞭炮齐鸣。建春哥迎来了堂嫂。他们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空气中弥漫着鞭炮炸开花的呛味,非常好闻。另一头,大爷将两碗宽心面下好了,由本家嫂子用红漆木盘端给两位新人。宽心面,嫩香腆润,每碗一整根,代表一心一意,蕴含美好的寄托。这时,“传菜”的伙计捎话过来,客人已经入座,大爷将勺一挥,宣布开席! ⑩宴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从天刚破晓到日上中天,大爷在“砧板”的配合下,忙而不乱,一口炒锅在手,或翻或转,动作流畅自然。做完最后一道“四喜丸子”,他长舒一口气,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脸膛泛红,让人感觉很温暖。 ⑪送走宾客,伯父安排大家会餐,再次表示感谢。我又尝到了大爷的手艺。大爷多喝了两盅,他说,他记不清做过多少次乡宴了,但这次喜宴是他做得最满意的一次。大家打趣他,说他之前故意留了一手。他摆摆手说,每次都很用心,但这次感觉不一样,至于啥感觉,一时半会说不清。 ⑫许多年过后,我结婚了,“大师傅”是从外庄请来的,因为大爷再也不能做喜宴了,或者说,我永远没有机会品尝他做的菜了。我陪客人入座,一道道菜端上餐桌,客人推杯换盏,赞不绝口,我却停了一下筷子,忆起大爷,还有他做的乡宴。 ⑬那滋味,那么美,是浓浓的亲情,是家的味道。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5.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说说你的看法。(3分)
6.理解第⑥段“为人处世亦是如此,没了人味,表面功夫做得再好,也只不过是浮夸之辈”这句话的含义。(3分)
7.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8.简要分析第⑩段画线句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作用。(3分) 9.文章的题目是“乡宴”,开篇却从做乡宴的“大师傅”写起,这离题吗?请结合全文内容说一说。(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关于“移动互联时代年味”的主题阅读 移动互联时代,年味在哪 过年“抢红包”让春节这个传统味十足的节日,添上了几分移动互联的现代色彩,也引来大家的思考: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年该怎么过?传统的年味儿,会不会被“抢红包”冲淡?“数字年味”会成为新的“年俗”吗? 别让手机阻断亲情 数字时代,也不会改变回家过年这一永恒的主题。可是,不少人回家后,却是与手机“所厮守”。一位妈妈看到回家的儿子不停翻手机,写下一封《我们只想你能陪我们说说话》的信,让人感慨:“手机连通了世界,但阻隔了亲情。”多陪父母说说话,是所有父母们最渴望得到的“礼物”。子女陪伴在老人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