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放养鸡模式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3
果园林地生态养鸡模式一、模式概述果园林地生态养鸡是将传统方法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根据各地区的特点,利用荒地、林地、草原、果园、农闲地等进行规模养鸡,实施放养与舍饲相结合的养鸡方法,它对林地实施种养业立体开发,减少林地害虫、抑制杂草丛生、培肥土壤,提高果园、林地单位面积的收入,解决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让鸡自由觅食昆虫野草,饮食山泉露水,补喂五谷杂粮,严格限制化学药品和饲料添加剂等的使用,以提高蛋、肉风味和品质,生产出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的一项生产技术。
实施果园林地生态养鸡投入少,成本低,效益高,适合广大农村,尤其是居住在丘岭、山地的农户采用。
二、鸡舍修建1、鸡舍的修建林下养鸡就是要充分利用果园、山林灌丛草地等环境,所以应因简陋,搭盖一定量的鸡舍。
鸡舍主要是提供鸡休息、避风之用,所以可以相对简单,一般可以在山上开避一块略为平整的地方,利用秸杆、木条、塑料绳编成墙,或用塑料布、塑料薄膜、油毡围上。
一般棚宽5m,棚中间高度1.8-2.0m,长度依据养鸡量而定,一般掌握在每平方米容鸡15只为最好。
所选场地应当符合无公害生产标准,土壤土质、空气、水源无公害污染。
所选场地要有长远规划,粪便、污水、废弃物等应及时处理,不得污染和破坏周围生态环境。
2、场地条件:放养果园林地要选择交通便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风向阳,树木龄2年以上为宜,土质以沙土为好。
鸡场必须要有安全可靠、充足的水源,不含病原体,无污染。
要有搭建棚舍地形条件,并对园地适当轮作草本类作物,供鸡食用。
选择经环保监测符合无公害要求的场地,如果园、林地等(最好有草)。
同时要求场地相对封闭、易于隔离、向阳、避凤、干燥。
3、鸡舍的修建:鸡场鸡舍,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能通风换气。
(2)便于清扫、消毒。
(3)育雏舍能保温隔热、遮风挡雨。
(4)鸡舍位置要求地势较高,不积水,空气、水源无污染。
4、围栏的修建养鸡山林围网选择尼龙网、塑料网,也可以用竹竿、树干作围栏,围栏饲养密度一般掌握在每亩1500-2000只(有条件的可采取轮牧方式,以利于草地休养生息),场地周边设围栏,栏高1.5m,间隔2m打一木桩,把塑料网固定在木桩上即可(也可用竺子编成竺篱笆)。
野外土鸡的生态养殖近几年,无污染、无残留、放养时间长的土鸡、土鸡蛋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而山区有着丰富的桑、茶、果、竹园及经济林等发展野外放养土鸡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环境优势。
因此,提高土鸡的饲养管理水平,摸索出一套适合山区野外放养土鸡的生态养殖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山地、林果地资源优势,使山区生态畜牧业及绿色畜禽产品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增加农民收入,很有推广价值。
1野外放养土鸡生态养殖模式1.1 茶园土鸡养殖利用秋、冬季节茶园间歇期间放养土鸡,利用鸡除虫、除草,鸡粪肥茶,不仅能节约肥料投入,还能节省人工。
1.2 竹园土鸡养殖竹园内野草、腐殖质、昆虫众多,一般情况下难以利用;而在竹园内放养土鸡,不仅可以利用这一自然资源,还可利用茂密翠竹作保护伞,防止放养的土鸡被老鹰叼走。
1.3果园(经济林)土鸡养殖该模式主要是利用板栗、枇杷、猕猴桃、桃、柑桔等果园或桑园放养土鸡。
利用果园内生长的青草、昆虫喂鸡,同时补喂玉米、稻谷等五谷杂粮养殖无公害土鸡,鸡食草、除虫、鸡粪肥果,形成鸡、果、虫、草、粪生态链的良性循环。
1.4 山地土鸡养殖随着山区生态资源保护的深入,山上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兽害越来越厉害,导致许多偏远山岙原先的山地基本抛荒。
这些抛荒的山地牧草资源丰富,植被良好,山势平缓,远离村庄,四周群山环绕,防疫隔离条件优越,十分适宜发展土鸡放养。
利用山地丰富的牧草资源及种植的人工牧草作为鸡的青饲料,又利用鸡粪肥林、育草。
该模式既充分利用了山地资源,又使鸡粪等废弃物得到了充分利用。
2改进育雏方法育雏是养鸡的基础,育雏技术是农户较难掌握的。
山区养鸡户由于育雏设备简陋,多利用电源供热加温,加温效果差,雏鸡扎堆挤压造成死亡的现象较多;垫料长期不换,育雏室温度及空气质量差,且采用平面育雏,育雏室利用率低,导致育雏期间鸡病发生率较高,成活率不理想。
为此,笔者经过摸索,多次试验,提出以下改进育雏方法。
野外生态养鸡有知识近几年,在崇尚天然、回归天然生活观念的指点下,乡村养鸡业涌现了一种新型的养殖方法—生态养鸡。
所谓生态养鸡,也叫做“家鸡野养”,就是把鸡群放养到天然环境中,期望经过天然环境的熏陶和有机食品的养育,让鸡肉、鸡蛋恢复应有的天然优质品格。
从已有的养殖实践看,生态养鸡能大幅度节俭饲料、药物和人力投入,成本很低,产品售价却很高,又加上纯净天然,没有污染,鸡肉、鸡蛋风味独特,很受花费者的欢迎,如果再与生态旅游联结起来做文章,市场空间会愈加广阔。
但是,生态养鸡并不是一些人想象的那样,随随便便就能够获得成功,失败者也不乏其人,在履行养殖前,必须充分懂得其中的知识和技能。
1、选对品种生态养鸡最好选用当地土鸡品种,如河北纯种柴鸡,浙江的仙居鸡、肖山鸡,上海的浦东鸡,河南的固始鸡,湖南的桃源鸡,辽宁的庄河鸡,广东的惠阳鸡、杏花鸡、三黄鸡、清远麻鸡,山东的寿光鸡,北京的油鸡,都是优质的地方品种,体型小巧,反应锐敏,活泼好动,适应该地的气候与环境条件,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宜放养。
各种叫不上名称的土杂鸡,也都适宜于野外生态放养。
相反,那些先进的蛋鸡和快大型肉鸡品种,大多体型笨重、神经敏感、抗病性差,野外放养很难成功。
2、建好鸡棚生态养鸡也需要鸡棚,这是鸡晚间宿营的重要空间。
鸡棚位置要高,背风向阳,视线广阔,不能积水,不能形成“窝风”,门前有足够的空闲地。
鸡棚可采取永远性的砖瓦结构,也可采取简易的草木结构,不管采取哪种方法,都必须具备牢固的结构,有良好的遮风挡雨功能,简易鸡棚屋顶应覆盖3层,由内向外依次是苇箔、油毡或薄膜、草苫,顶部用草绳或铁丝固定巩固。
为避免敌害侵袭,窗户要钉铁丝网,门口封锁要严实,地面要夯实,也可使用三合土或水泥结构。
鸡群白天外出寻食比较疲倦,晚上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休息场地,因此,舍内地面应铺设5—10厘米厚的锯末或垫草。
3、改革环境野外养鸡选用的生态区域,主要是草地、树林、野坡、果园以及高秆庄稼地等,鸡群的活动领域较大,尤其是荒山、树林中,野兽、野鸟较多,容易损害鸡群的主要有狼、野狗、狐狸、黄鼠狼、獾、蛇等,雕、鹰等食肉猛禽也不容忽视。
玉林市蓁蓁农业投资有限企业生态放养鸡养殖技术规范本原则规定了生态放养鸡旳术语和定义、鸡场建设、人员规定、引种、喂养管理、防疫检疫、追溯、出栏和运送。
1本原则合用于成都市行政区域内生态放养鸡旳喂养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献下列文献对于本文献旳应用是必不可少旳。
但凡注日期旳引用文献,仅所注日期旳版本合用于本文献。
但凡不注日期旳引用文献,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旳修改单)合用于本文献。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原则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 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T 18407.3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规定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原则NY 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 5030 无公害食品畜禽喂养兽药使用准则NY 5032 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T 5339 无公害食品畜禽喂养兽医防疫准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原则。
3.1 生态放养将舍内育雏结束后旳鸡,白天散养在经隔离旳林地、果园、农田等生态自然环境中,任其自由觅食,局限性部分予以人工补食,晚归舍室旳养殖方式。
3.2 鸡场经隔离旳林地、果园、草场、农田、山场等合适喂养鸡群旳天然场所。
3.3 全进全出同一鸡场(或同一鸡舍)同一段时间内喂养旳同一批次旳放养鸡,同步进场、同步出场旳管理制度。
3.4 育雏日龄从雏鸡孵化出壳开始到育雏结束所经历旳天数。
3.5 放养日龄从开始放养第一天起到成品鸡出栏所经历旳天数。
3.6 生长日龄从鸡出壳到出栏所经历旳所有天数(育雏日龄加放养日龄)。
4 鸡场建设4.1 鸡场选址鸡场应选择地势较高、干燥、背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充足卫生、排水和供电以便、距离干线公路、村镇居民集中居住点至少1km、周围3km内无污染源旳林带、果园、草场、荒山坡等地方,其中放养场地还应有放养鸡可食旳野生饲料资源如野草、昆虫、腐殖质等。
鸡场周围环境卫生质量应符合GB/T 18407.3和NY/T 388旳规定,大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旳规定,饮用水应符合NY 5027旳规定。
野外养鸡的做法和技巧
野外养鸡,也称为自然放养鸡,是指不在封闭的鸡舍中养鸡,而将鸡群放养在露天的开放空间中。
下面是一些野外养鸡的做法和技巧:
1. 选择合适的品种:野外养鸡适合选择活跃度高、适应性强的品种,如土鸡、某些杂交鸡等。
2. 舒适的生活环境:提供合适的栖息和觅食场所。
例如,搭建简单的鸡舍作为卧室,提供树荫下的空间作为户外活动场所。
3. 食物供应:在野外放养的鸡需要靠自己觅食。
提供足够的水源和饲料,例如饲料自动投食器和水槽。
4. 防控措施:野外养鸡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和捕食者的影响。
定期巡视,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寄生虫等问题。
搭建合适的防护措施(如围网、电网等)来抵御捕食者。
5. 自然管理:遵循自然界的生态规律,合理利用鸡类对昆虫、杂草等的食用,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效果。
6. 环境保护:野外养鸡需要保护好周围的环境,避免鸡类对环境造成过度破坏。
这些是一些野外养鸡的基本做法和技巧,当然具体的养鸡策略还会因地区、品种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开始野外养鸡之前,建议向养鸡专家或当地的农民咨询,以获取更详细的建议和指导。
桃园养鸡的生态模式及效益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后,机械化饲料养鸡技术的引进,大大改变和充实了肉食市场。
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这种生长快但肉质较差饲料鸡逐渐厌倦,甚而抵制。
因此,必须通过鸡的饲养方法的探讨,解决快长与肉质之间的矛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对肉食的需要。
当前,农村散养的土鸡很受市场欢迎,在果园或山坡林地中放养土鸡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益。
一、桃园养鸡的好处1.桃园养鸡符合无公害食品的要求桃园草林繁茂,空气新鲜,具良好的光照;在无污染的桃园,选择优良的土鸡,育雏后实施山地放养、人工喂料与野外采食相结合,处于一个“少吃多运动慢长肉”的生长过程。
2.投资少,节省饲料由于养、放结合,土鸡觅食强,鸡在果园内觅食,捕食白蚁、金龟子、潜叶蛾、地老虎等害虫的成虫、幼虫和蛹,及青绿多汁料,饲养成本可减少30%左右。
3.鸡肉肉味鲜美清香鸡肉含水量减少,蛋白质增加,腹脂减少,磷脂增加,肉质好、风味独特、无腥味。
二、技术要点1.选好品种主要选择市场销售前景较好、体型较小的品种如青脚鸡、三黄鸡等土鸡品种。
2.因时制宜要注意根据季节、气候和放牧地杂草、小虫等的多少,及时更换饲料结构与营养成分;当野外采食不足时,可投放割的青绿多汁料,可在放养地挖沟松土壤,浅埋杂草树叶沤虫、蚁饲养。
实施以少吃多运动、以放养为主的方式饲养。
3.注意防病果园养鸡,鸡的活动范围广,疾病防范难度大,因此防病免疫工作要求质量高,剂量足,按照免疫程序,逐只予以免疫注射。
特别是对马立克、新城疫、法氏囊等主要传染病丝毫不能放松。
同时,要做好定期消毒,闲置消毒,进场消毒等,发现病鸡隔离饲养,避免交叉感染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4.注意天气变化冬季注意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夏天注意风云突变,谨防刮大风下大雨。
尤其是放养的头一两周,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时刻观察天空风云的变化,放养3周龄后抗逆力强了一般问题不大。
同时,还要防止天敌和兽害,如老鹰、黄鼠狼等。
三、经济效益分析浙江省龙游县湖镇露晨农场从 2005年至2009年先后饲养了十批鸡(每年上半年、下半年各一批),共4.8万羽,每批4800只,饲养期120d左右,饲料费用平均 0.07~0.08 元/日、只,鸡体重1.4~2.3kg/只,成活率95%以上。
态放养鸡的销售方式和盈利模式(与大家分享我们走过的路子)前几篇文章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和探讨了投资养鸡前的思考、如何定位(包括如何选择饲养品种)、如何建鸡舍等问题,相信大家对能否投资?养什么品种的鸡有了初步的想法了吧!这里我就生态鸡(包括放养鸡、散养鸡、土鸡、草鸡、绿色鸡等等都一个类别)的销售和盈利模式问题和大家一起探讨下,我结合我们的市场开发路子谈下我个人的观点,当然销售模式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这个因人而已,因资金能力大小而已,因地区不同而异,本文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也是站在我们的立场上思考一些问题的,水平有限,欢迎各位同行指正,欢迎大家畅所欲言、共同探讨、共同繁荣!!一、生态鸡的盈利模式这个问题前面我已经谈及过,请查看:/forum-219-1.html栏目中的相关文章,这里不再赘述,只强调一点,投资放养生态鸡就意味着从技术角度你已经没有了优势,赚钱只能从品牌上加大销售价格了,但品牌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话题,这与销售模式是结合在一起的。
二、我们的品牌之路2003年我们开始包了山林并放养草鸡,对于这个项目我们信誓旦旦,我们是自己育种、自己饲养种鸡、自己孵化的企业,并且与地方农林局系统、区政府系统都有良好的关系,同时公司在技术上更是拥有数名具有18年以上的老技术保驾护航,在投资前也做好了创立品牌的思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走出特色,面对如此多的天时、地利与人和优势,我们开始了这个项目的正式运作。
1、最初的计划(2003年)因为当时饲养的草鸡品种饲养周期约120天可以出栏,因此我们每个月进一批鸡,到地5个月进鸡的时候第一批鸡已经可以出栏销售,如此循环进行。
说实话当时对鸡的出栏日期的确定并没有经验,只知道120时母鸡已经刚刚开产,但公鸡早在90天前就啼叫了,因此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才计划4个月出栏的(关于出栏时期等技术问题在以后的技术文章中我会一一和大家谈及,这里不展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完全按照这样的计划进行,说实话心里也没底,虽然我们占了这么多所谓的优势,结果只是饲养了一批(可能是6000只),第二个月没有进鸡。
树林散养鸡的养殖方法树林散养鸡的养殖方法是一种生态友好的养殖方式,它将自然环境与养殖相结合,有助于鸡的健康成长。
以下是关于树林散养鸡的50条养殖方法,并展开详细描述:1. 选择适宜的树林地:选择茂密且有足够阳光透射的树林地,有利于鸡的活动和觅食。
2. 确保栖息条件:搭建适宜的鸡舍和栖息场所,保证鸡的休息和遮阳需要。
3. 饲养环境保障:保持树林环境的卫生和清洁度,预防疾病传播问题。
4. 自然觅食:允许鸡在树林中自由觅食昆虫、蚯蚓等天然食物,增加鸡的营养摄入。
5. 提供补充饲料:在树林中设置饲料喂食点,在必要时提供适量的谷物或饲料,以保证鸡的全面营养。
6. 开放养殖:适时开放树林门,让鸡自由进出树林,增加鸡的活动空间和运动量。
7. 规避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避免鸡进入危险区域,如道路、水源等。
8. 定期检查健康状况:定期检查鸡的健康状况,预防疾病的发生,并进行必要的治疗。
9. 自然繁殖:鼓励自然的繁殖方式,适当控制繁殖数量,避免过多鸡难以养活。
10. 人工干预:在必要时,进行人工干预,如进行疫苗接种、剪羽等管理措施。
11. 保护树木:在散养鸡的过程中,保护树木,避免鸡啄食和损坏树木。
12. 调整鸡舍位置:根据季节变化和树木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鸡舍的位置和栖息场所。
13. 防护措施:设置防护网,避免天敌侵入树林捕食鸡只。
14. 集中饲养管理:合理规划鸡的活动范围,对树林中的鸡进行集中饲养管理,便于健康监控和疫病防控。
15. 规划饲养密度:根据树林的面积和树木的品种,规划合理的饲养密度,避免树林过度密集。
16. 提供饮水:设置饮水点,确保鸡群有充足的清洁饮水。
17. 垃圾处理:及时清理树林中的鸡粪和鸡羽,避免污染和卫生问题。
18. 营造良好环境:根据自然生态规律,营造适宜鸡生长和生活的树林环境。
19. 避免使用化学物品:避免在树林中使用化学消毒剂和农药,以免影响鸡的健康和树木的生长。
20. 制定管理计划:根据树林养鸡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包括饲养、疫病防控、繁殖等方面。
嫩J1M M M2021年(第42卷)第9期B&i产林下生态养鸡管理技术王丽锋,黄丙辉,李自和(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中心,河南平顶山467001)中图分类号:S831 文献标识码:B 林下生态养鸡就是充分利用林地(果林、山林)的天然 资源,将传统养鸡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采取放养的形 式自由采食林间野草等天然食物,让鸡充分运动,养出绿 色、安全、营养丰富、风味优良的生态鸡,以满足现代人回 归自然的消费观念。
为了提高林下生态养鸡的生产水平 和效益,现将林下生态养鸡的意义和日常管理技术总结 如下:1林下生态养鸡的意义1.1成本较低首先林下具备优质的牧草、草籽、昆虫等天然食物;其 次,林下生态养鸡充分利用大自然,与圈舍养鸡相比,设备 投人低,而且简单,见效更快些。
1.2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林下种草发展生态养鸡,有助于缓解水土流失,有利 于周边生态环境改善。
同时,发展生态养鸡,能形成肥催 草、草养鸡、果木增肥的良性循环模式,真正实现了循环农 业,维护生态环境。
1.3产出绿色产品林间环境好,林下一般无施肥、无农药、安全无污染;搞林下养鸡产出接近天然的绿色产品,符合现代市场消费 需求。
经养殖实践证实,生态养鸡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不仅无污染,而且风味鲜美,能实现较高的经济价值。
2林下生态养鸡技术2.1场址选择林下生态养鸡选址要科学,布局要合理,要选择地势 高燥、向阳背风的林地;并且远离村庄、其他养殖场、市场、屠宰场及交通要道,饮用水源充足,排水方便,种植苹果、梨树、桃子等果木可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透光、通气性能 较好且林地杂草和昆虫较丰富的成林较为理想。
养鸡数 量和林地面积要配套,具备轮牧的条件。
2.2品种选择林下生态养鸡最大的特点是采用放牧的形式进行词 养,在品种的选择上,要求其是适应性好、抵抗力强、大小 适中、自主采食能力强、耐粗伺的优良品种,并根据当地的 土壤情况、伺草情况及市场需求科学选择饲养品种。
生态放养鸡的饲养管理与技术要点作者:刘凤娟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4期摘要:生态放养鸡是根据各地的区域特点,在经济林、果园、玉米或高粱等地套养的土蛋鸡、肉鸡等系列。
养出的鸡风味独特、品质好、味道鲜美,颇受消费者欢迎,所以价格好,效益高。
它既是传统养法和现代养法的结合,又突破了笼养肉鸡的缺陷,大大提高了鸡肉的风味,是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的典范。
关键词:生态放养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一、放养鸡的饲养管理1、保温育雏的管理。
首先要确定雏鸡保温房,其面积要根据饲养的数量来确定,一般按每平方米40-50只雏鸡计算,如果饲养数量多,就应该分小区饲养,可确定每群在1000羽左右。
场所可以利用经济林、果园等在房前屋后,或原有保温房以及经过改造的旧房亦可;如果饲养场地离家比较远,建造保温房时则应选择向阳避风,水源充足,地势干燥,地域宽阔及道路便利的地方。
2、严把脱温期管理。
仔鸡脱温饲养需要在三周后开始进行,在脱温期,外界气温情况值得特别注意,如果内外温差大,因仔鸡抗逆力低,调节功能差,那么在短时内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要选择天气暖和、温度适宜的晴朗天气放养,对于放养时间,在开始的几天,每天放养2-4小时,以后将时间逐日增加,使仔鸡逐渐适应环境变化。
3、认真防疫控疾病。
防病免疫工作至关重要,其要求质量高,剂量足,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逐只进行免疫注射。
特别是马立克、新城疫、法氏囊等主要传染病,要高度重视,决不能放松。
同时要做好定期消毒,闲置消毒,进场消毒,发现病鸡应立即隔离饲养,避免交叉感染,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4、设置避雨防暑棚。
根据饲养鸡群多少,适当搭一些油棚给仔鸡避雨休息十分必要。
棚的质量要求不高,只要能避雨、避暑、补饲、休息就行,这是必备设施,对防止鸡群被雨淋打、烈日曝晒,意外惊动等都非常重要,不可缺少。
5、园地饲养的密度。
出温房一周龄,一亩果园,以每群低于500丝网等围栏分区轮牧,放一周换一块地。
放养周期一般控制在一个月左右,这样鸡粪喂养果园、经济林、作物地内的小草、蚯蚓、昆虫等,给它们一个生养息期,等下批仔鸡到来时又有较多的小草,蚯蚓等供鸡采食,如此往复形成生态食物链,达到鸡、果双丰收;6、饲料营养及喂饲。
生态养殖鸡引言生态养殖鸡是一种在生态系统中进行养殖的鸡类。
与传统的养殖方式相比,生态养殖鸡注重保护环境、提高养殖效益,并且提供更加健康的家禽产品。
本文将介绍生态养殖鸡的概念和特点,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解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和优势。
生态养殖鸡的概念与特点生态养殖鸡采用一种生态友好的养殖模式,注重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
其主要特点如下:1.自然饲养:生态养殖鸡以自然饲料为主要食物来源,如天然植物、昆虫等,不使用化学添加剂和转基因饲料。
这有助于生态养殖鸡的健康成长,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生态环境:生态养殖鸡的养殖场通常建立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拥有丰富的植被和水源。
这种独特的环境条件有助于提供充足的光线、空气和自然饲料,促进鸡类的健康生长。
3.生态循环:生态养殖鸡的养殖过程中注重循环利用资源。
例如,鸡粪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养殖场的废弃物可以通过适当的处理和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生态养殖鸡的环境影响生态养殖鸡相对传统养殖方式具有更低的环境影响。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环境影响方面:1.土壤和水源保护:生态养殖鸡采用自然饲养,不使用化学添加剂和转基因饲料,因此减少了饲料中的化学残留物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同时,养殖场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也有助于保护土壤和水源的质量。
2.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养殖鸡的养殖场通常建立在自然环境中,有利于保护和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养殖场提供了适合多种其他生物生存的条件,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3.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相对于传统养殖方式,生态养殖鸡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低。
生态养殖鸡采用自然饲养,不使用化学添加剂,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
生态养殖鸡在养殖业中的应用与优势生态养殖鸡在养殖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一些明显的优势。
应用范围生态养殖鸡主要应用于家禽肉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它们可以生产高质量、健康和无污染的家禽肉类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竹园循环生态养鸡模式竹园循环生态养鸡模式采用竹园养鸡、结合养殖基地内鱼塘,形成生态循环的立体模式,即种植竹园一园地养鸡一鸡粪肥园、养鱼一塘泥肥园一竹园培草一虫、草养鸡,形成鸡、鱼、虫、草、粪生态链的良性循环。
利用竹园养土鸡,园地中的青草和小虫作为土鸡的饲料,提高土鸡品质,减少土鸡饲料用量;利用幼鸡粪便养鱼,节省了鱼塘饲料成本;土鸡啄食青草、小虫,减少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使用量,鸡粪培植土壤,保障竹园长势良好。
采用竹园循环生态养殖模式,既节约了土地资源,增加土鸡养殖数量,提高了肉鸡品质,又解决了养殖业的面源污染,改善了土壤肥力,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基本情况、产业规模、产业水平桐乡市中翼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4年3月,为本市最大的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8年来,按照《合作社法》和《合作社章程》要求规范运作,以农业产业化为发展方向,20lO年重点建设了示范养殖基地,对品牌建设以及养鸡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等方面进行了扎实措施,实行统一投入品供应、统一销售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通过合理的内部机构设置、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建立的畅通的营销渠道,合作社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115万元,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2 产业发展优势与潜力分析合作社生产的土鸡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与天然野鸡相媲美,合作社生产的中翼牌土鸡、土鸡蛋畅销当地市场,在杭嘉湖市场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市场供不应求。
因此,开发竹园循环生态养殖模式,进行养殖规模,利用竹园是天然的绿色屏障,减少土鸡发病率,减少药物用量,增加土鸡活动量,无论是禽蛋还是禽肉纯属绿色食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3 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条件 3.1 建设的必要性一是发展效益农业的需要。
随着形势的发展,桐乡农业产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由过去的种植业为主,逐步调整为种植业和养殖业并举。
竹园循环生态养模式的建立,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调整了产业结构,符合桐乡农业发展方向,对农业增产增收、满足广大群众对高品质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需求、促进农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生态养殖鸡技术大全一、选择生态养殖鸡模式1.林下养鸡林下养鸡, 即在林园放养。
传统果林或山林树下杂草丛生, 而且果林锄草费用较高, 将鸡养殖在果林下,可以达到果园增产的目的。
该模式具有以下优势:一是鸡群在林下活动,会采食野草、昆虫, 帮助林间松土、除草、除虫; 二是鸡粪可以用作果林的生态肥料, 培肥沃土, 减少果林施肥; 三是林下养鸡, 鸡的口感独特,可以提高养鸡经济性。
2.稻田养鸡稻田养鸡, 就要密切结合水稻各个时期的生长习性, 了解水稻病虫害和鸡苗的生长繁殖贵旅, 放养在稻田里, 吃掉落的稻穗或者是稻田里的杂草、草籽、昆虫, 辅以其他农家饲料,帮助鸡群生长。
3.蔬菜大棚养鸡蔬菜大棚养鸡, 夏天为凉棚, 冬天可保温, 冬天利用鸡在生长过程中散发的热量和大棚吸收到的光热进行互补。
蔬菜生长吸收鸡排出的二氧化碳, 鸡粪也可以作为蔬菜的肥料, 从而建立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
二、生态养殖鸡技术方法1.品种选择可以选用无疫病地方的土鸡鸡苗或培育的优质鸡苗, 当地散养成功的、严格净化的鸡苗最好, 原则上要求鸡苗具有环境适应能力强、采食好、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的鸡苗, 否则不容易养殖成活。
2.养殖场地选择和鸡圈修筑养殖场地最好选择在污染少、水源足、交通便捷的地方。
鸡圈可以就地选择修建, 鸡圈地基高于四周, 周围修建排水沟, 充分保障鸡圈的干燥,防止动物疫病扩散, 饲养场地周围要建围栏或围网。
3.不同阶段鸡群的管理(1) 育雏阶段。
雏鸡刚刚孵化,对环境很敏感, 抵抗能力差, 不能直接放养, 此阶段宜集中管理和饲养。
(2) 中、大鸡管理。
仔鸡要慢慢增加户外养殖时间, 让鸡群逐渐适应环境, 一人在路上撒饲料开道, 控制投放量, 引导鸡在野外觅食。
放养首先要关注天气变化, 雨天不适宜放养,其次要注意防止鸡的天敌。
在喂养鸡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改变饲料投放、饲料配比等方式, 改善鸡的色泽、口感和营养价值等。
尽管生态养鸡会推迟鸡上市销售, 但所需的饲料减少, 鸡的单价有所提升, 使得农户的利益并不会因此受损。
饲养鸡的生态养殖与循环农业模式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生态养殖和循环农业模式在农业发展中逐渐受到重视。
在养鸡业中,生态养殖和循环农业模式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生态养殖是指在尽量模拟自然环境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资源,保持养殖生态系统的平衡。
在鸡的生态养殖中,采用开放型鸡舍,注重鸡舍与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
鸡舍周围种植一些草本植物,如紫花苜蓿和黄豆,利用鸡舍内鸡粪的产生,为这些植物提供有机肥料。
这样既减少了鸡舍内的臭气排放,又能为鸡舍提供一定的氧气,提高鸡的生态环境。
此外,生态养殖还注重鸡饲料的选择和使用。
传统鸡饲料中通常添加了过多的抗生素和激素,这些化学物质对鸡的生长和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而生态养殖则强调采用天然无公害的饲料,如饲草和天然谷物。
这不仅可以提高鸡的食品安全性,还可以增加鸡肉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循环农业模式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排泄物的有效处理,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在鸡的养殖中,循环农业模式主要表现在鸡粪的处理和利用上。
传统饲养鸡的方式中,鸡粪常常被简单地堆积在鸡舍周围,不仅浪费了有机肥料资源,还带来了环境污染。
而在生态养殖和循环农业模式中,可以采用养殖鸡和种植植物的循环模式。
将鸡粪作为肥料施于种植的农作物上,利用农作物吸收和循环利用鸡粪的养分,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同时,也可以将鸡粪进行堆肥处理,得到高品质的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的施肥。
此外,在生态养殖和循环农业模式中,还可以采用水肥一体化的养殖方式。
即将鸡舍与鸡粪堆中的粪便与饲料渣滓一同输入到沼气池中,通过沼气的发酵过程,产生沼气和沼液。
沼气可以用作鸡舍的燃料,提供热能和照明;沼液则可以作为肥料施于农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总之,生态养殖和循环农业模式在饲养鸡中的应用,可以提高鸡的生态环境和养殖效益,同时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和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相信生态养殖和循环农业模式将在未来的饲养鸡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生态型放养鸡的养殖优势王家忠【期刊名称】《当代畜禽养殖业》【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1页(P19)【作者】王家忠【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红旗种畜场 166257【正文语种】中文生态型放养鸡的养殖优势1 生态型放养的定义生态放养鸡就是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把传统养殖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利用林地、草场、果园、农田及荒山等资源,实行放养和舍饲相结合的规模化养殖。
以自由采食野生自然饲料为主,即让鸡自由觅食昆虫、嫩草和腐殖质等,人工科学补料为辅,严格限制化学药品和饲料添加剂等的使用,禁用任何激素和抗生素。
通过良好的饲养环境、科学饲养管理和卫生保健措施等,实现标准化生产,使肉、蛋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乃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准要求。
2 生态型饲养方式的优势(1)生产优质鸡肉和鸡蛋,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市场常常反映集约化笼养鸡产的蛋口味欠佳、蛋黄变浅、蛋白变稀,集约化饲养的“快大型”肉鸡味道不香。
加之对兽药和饲料添加剂超标等一系列问题的疑虑,人们更加留恋传统的田园牧鸡。
土鸡蛋和优质鸡肉备受青睐,价格居高不下,一般放养的土鸡蛋比笼养品牌鸡蛋售价高1倍左右,优质鸡肉售价也比“快大型”肉鸡高1倍左右。
目前,生态田园放养鸡已经引起普遍重视,我国传统的农家养鸡,均以放养为主,但规模小,饲养方式粗放原始。
为了顺应市场对优质产品的需求,现在不少地方开始尝试运用一些先进技术在山场、林地散养蛋鸡和肉鸡。
(2)节省饲料,降低虫害。
放养鸡自由采食植物性饲料(草籽、嫩草等)和动物性饲料(蝗虫、螟虫等),在夏秋季节适当补料即可满足其营养需要,节省1/3的饲料,很好地降低了蛋鸡的生产成本。
生态养鸡,大量捕食多种虫体,配合灯光、性信息等诱虫技术,可大幅度降低虫害的发生率,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既保护农作物和果树、降低生产成本,又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十分有利。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