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CS3-300T车载系统显示与操作
- 格式:ppt
- 大小:4.87 MB
- 文档页数:66
CTCS3-300T列控车载设备DMI司机操作手册(V1.2)文件历史Document History版本号Rev. 发布日期Issue Date更改章节和描述Description and Chapters of Changed作者AuthorV0.3 2008-11-22 根据初稿讨论修改V0.5 2009-3-20 根据庞巴迪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V1.0 2009-3-30 设计院评审后发布V1.1 2009-6-20 删除CTCS-3D相关内容V1.2 2009-9-1 增加注意事项等内容目录1 阅读说明 (6)1.1 使用的图标 (6)1.2 术语 (6)1.3 缩写词 (7)2.DMI操作按键布置说明 (9)3 DMI显示界面说明 (10)3.1 DMI显示区域分布 (10)3.2 DMI显示信息说明 (11)4 机操作菜单说明 (23)4.1 菜单结构 (23)4.2 菜单及按键功能介绍 (24)5 语音和声音 (26)5.1 语音信息 (26)5.2 声音信息 (27)6 文本信息 (28)6.1 主要功能性文本信息 (28)6.2 主要维护性文本信息 (29)7 驾驶操作说明 (31)7.1 概述 (31)7.2 车载设备上电 (35)7.3 启动过程 (37)7.4 运行模式 (46)7.5 其它功能 (64)7.6 关闭驾驶室 (77)7.7 车载设备断电 (77)7.8 隔离车载设备 (78)8 注意事项 (80)8.1隔离开关的使用 (80)8.2制动测试 (80)8.3安全相关数据的输入与确认 (80)8.4其它需要注意的事项 (80)1 阅读说明1.1 使用的图标本手册使用了以下图标:1.2 术语¾最限制速度曲线(MRSP: Most Restrictive Speed Profile):是所有速度限制因素中,最低值(最不利限制部分)的集合。
考虑了线路允许速度、临时限速、列车参数等几方面的因素。
第一章列控系统设备第一节、列控系统原理一、CTCS-3级列控系统主要技术原则1.CTCS-3级列控系统满足运营速度350km/h,最小追踪间隔3分钟的要求。
2.CTCS-3级列控系统满足正向按自动闭塞追踪运行,反向按自动站间闭塞运行的要求。
3.CTCS-3级列控系统满足跨线运行的运营要求。
4.CTCS-3级列控系统车载设备采用目标距离连续速度控制模式、设备制动优先的方式监控列车安全运行。
5.CTCS-2级作为CTCS-3级的后备系统。
无线闭塞中心或无线通信故障时,CTCS-2级列控系统控制列车运行。
6.全线无线闭塞中心(RBC)设备集中设置。
7.GSM-R无线通信覆盖包括大站在内的全线所有车站。
8.动车段及联络线均安装CTCS-2级列控系统地面设备。
9.在300km/h及以上线路,CTCS-3级列控系统车载设备速度容限规定为超速2km/h报警、超速5km/h触发常用制动、超速115km/h触发紧急制动 (250km/h以下10km/h紧急制动) 设置。
10.无线闭塞中心(RBC)向装备C3车载设备的列车、应答器向装备C2车载设备的列车分别发送分相区信息,实现自动过分相。
11.CTCS-3级列控系统统一接口标准,涉及安全的信息采用满足IEC62280标准要求的安全通信协议。
12.CTCS-3级列控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满足IEC-62280等相关标准的要求,关键设备冗余配置。
二、CTCS-3级列控系统控车原理1.在CTCS-2级列控系统的基础上,地面增加RBC设备车载设备增加GSM-R无线电台和信息接收模块,实现基于GSM-R无线网络的双向信息传输,构成CTCS-3级列控系统。
2.基于无线信息传输,无线闭塞中心RBC经过GSM-R网络接收来自地面设备信息,生成行车许可再经过GSM-R网络传输地面和车载沒设备,机车乘务员凭车载信号行车,用于300-350km/h线路(见下图)。
2三、CTCS-3级列控系统主要设备功能1.车载设备生:成连续速度控制曲线;监控列车安全运行;发送列车位置;速度等信息。
CTCS3-300H型列控车载设备司机操作手册注意:该操作说明书基于本公司设备现有的功能・规格,对一般的或可能遇到的操作方法进行描述。
因此,可能会出现与中国铁道部(铁道事业管理者)制定的列车运行相关规定相矛盾的地方。
这种情况下,需要优先考虑铁道部的相关规定。
根据与铁道事业管理者签署的协议,如果是两个编组重联的列车的话,编组中间的两个驾驶室中的ATP电源,需要根据车体开关操作,事先设定为NP模式,即,要处于切断电源状态。
目录CTCS3-300H型列控车载设备司机操作手册 (1)1 系统简介 (1)1.1 系统构成简介 (1)1.2 系统功能简介 (1)1.3 术语定义 (2)2 人机界面 (3)2.1 外观 (3)2.2 显示区 (3)2.2.1 A区预警信息 (5)2.2.2 B区速度信息 (6)2.2.3 C区辅助驾驶信息 (9)2.2.4 D区计划信息 (10)2.2.5 E区报警信息 (13)2.2.6 F区功能键信息 (16)2.3 按键 (16)2.3.1 可扩展功能键 (16)2.3.2 固定功能键 (20)2.4 语音及声音 (20)2.4.1 语音信息 (20)2.4.2 声音信息 (21)2.4.3 语音声音输出优先级 (22)2.5 文本信息 (22)2.5.1 功能性文本 (22)2.5.2 维护性文本 (25)3 基本操作 (27)3.1 启动 (27)3.2 司机号输入 (28)3.3 车次号输入 (29)3.4 列车数据输入 (30)3.5 日期时间输入 (31)3.6 模式选择 (32)3.7 载频选择 (33)3.8 等级选择 (33)3.9 RBC数据输入 (34)3.10 音量调节 (35)3.11 亮度调节 (36)3.12 任务启动 (36)3.13 缓解 (37)3.14 警惕 (38)3.15 文本信息查看 (38)3.16 计划区放大与缩小 (38)3.17 特殊说明 (39)3.17.1 打开/关闭驾驶台 (39)3.17.2 按键动态屏蔽 (39)3.17.3 过分相区显示 (40)3.17.4 列车超速显示 (41)3.17.5 数据输入错误提示 (42)4 任务启动过程 (43)4.1 CTCS-3级任务启动过程 (46)4.1.1 上电自检 (47)4.1.2 制动测试 (47)4.1.3 司机号确认及输入 (47)4.1.4 CTCS等级选择及确认 (48)4.1.5 RBC ID(识别号码)输入 (48)4.1.6 RBC电话号码输入 (49)4.1.7 呼叫RBC (49)4.1.8 车次号确认及输入 (51)4.1.9 列车长度输入 (53)4.1.10 启动 (55)4.1.11 模式选择 (56)4.2 CTCS-2级任务启动过程 (58)4.2.1 上电自检 (58)4.2.2 制动测试 (58)4.2.3 司机号确认及输入 (58)4.2.4 CTCS等级选择及确认 (58)4.2.5 车次号确认及输入 (59)4.2.6 列车长度输入 (60)4.2.7 启动 (60)5 运行准备 (61)6 运行结束 (62)7 异常处理 (62)7.1 按键粘连 (62)7.2 DMI内部异常 (63)7.3 通信中断 (63)7.4 DMI1和DMI2的切换 (64)7.5 BTM1和BTM2的切换 (64)7.6 ATP隔离运行 (65)8 有关操作上的其他注意事项 (66)9 附录 (67)9.1 CTCS-3级模式转换表 (67)9.2 CTCS-2级模式转换表 (69)图目录图2-1 CRH2型和CRH3型车DMI外观图 (3)图2-2主显示的分区显示 (4)图2-3DMI基础界面显示区域划分 (4)图2-4 A2区目标距离示意图 (6)图2-5环形速度表示意图 (7)图2-6非完全监控模式(“引导”除外)下的速度显示 (8)图2-7D区显示示意图 (10)图2-8E区显示示意图 (13)图2-9 加公里标文本显示 (16)图2-10菜单结构图 (17)图2-11功能键的可用与不可用状态 (20)图3-1隔离开关正常状态及A TP电源 (27)图3-2 ATP机柜整体构成图 (28)图3-3 ATP自检界面 (28)图3-4司机号确认界面 (29)图3-5司机号输入界面 (29)图3-6 车次号确认界面 (30)图3-7 车次号输入界面 (30)图3-8列车数据输入界面 (31)图3-9 两系车长不一致情况 (31)图3-10日期时间输入界面 (32)图3-11模式选择界面 (32)图3-12载频选择界面 (33)图3-13等级选择界面 (34)图3-14 RBC号码及网络号码输入界面 (35)图3-15声音设置界面 (36)图3-16亮度设置界面 (36)图3-17任务启动界面 (37)图3-18缓解模式式界面 (37)图3-19数据内容界面 (38)图3-20计划区放大与缩小 (39)图3-21列车通过分相区阶段图例 (40)图3-22阶段(1)时分相图标显示 (40)图3-23阶段(2)时分相图标显示 (41)图3-24阶段(3)时分相区图标消失 (41)图3-25列车超速显示 (42)图3-26 输入数据错误提示 (42)图4-1准备接收车载设备数据 (43)图4-2 任务启动流程图 (44)图4-3 CTCS-2级任务启动流程 (45)图4-4 CTCS-3级任务启动流程 (46)图4-5 制动测试选择及确认界面 (47)图4-6 司机号确认及输入界面 (48)图4-7 等级选择及确认界面 (48)图4-8 RBC ID输入 (49)图4-9 RBC电话号码输入 (49)图4-10与RBC未连接 (50)图4-11 与RBC正在建立连接 (50)图4-12 与RBC已经建立连接 (51)图4-13 车次号输入提示文本 (51)图4-14 车次号确认 (52)图4-15 车次号输入 (52)图4-16 车次号输入完毕 (53)图4-17 列车长度输入提示 (53)图4-18 列车数据输入 (54)图4-19 列车数据确认 (54)图4-20 列车数据两系不一致情况 (55)图4-21确认启动提示 (55)图4-22 启动确认界面 (56)A11-B16-000295 CTCS3-300H型列控车载设备司机操作手册A CFC 图4-23确认启动后文本显示 (56)图4-24 “模式选择”菜单 (57)图4-25模式确认界面 (57)图4-26进入目视行车模式 (58)图4-27 等级选择及C2级确认 (59)图4-28 C2等级下车次号输入提示 (59)图4-29 C2等级下列车长输入提示 (60)图4-30 确认启动及转入部分模式 (60)图7-1按键粘连故障 (63)图7-2双系通信中断 (64)图7-3 DMI切换开关 (64)图7-4 BTM切换开关 (65)图7-5 隔离开关处于隔离位置 (65)图7-6 隔离模式界面 (66)A11-B16-000295 CTCS3-300H型列控车载设备司机操作手册A CFC表目录表2-1显示条件与显示颜色对应关系 (5)表2-2目标距离显示的条件 (6)表2-3显示条件和列车速度指针的颜色 (7)表2-4 B3/4/5区域的显示图标 (8)表2-5列车模式信息 (8)表2-6等级与显示文字对应关系 (9)表2-7图标与制动状态对应关系 (9)表2-8 D2/D3区的显示图标 (11)表2-9 D4区域显示图标 (11)表2-10机车信号图标 (11)表2-11 E4区域显示图标 (13)表2-12 E5区域显示图标 (14)表2-13 E16b1区GSM-R连接状态图标 (14)表2-14 E16b2区RBC连接状态图标 (14)表2-15 E16c/E16d区缩放键图标 (15)表2-16语音信息 (20)表2-17声音信息 (21)表2-18主要功能性文本信息 (22)表2-19主要维护性文本信息 (25)A11-B16-000295 CTCS3-300H型列控车载设备司机操作手册A CFC CTCS3-300H型列控车载设备司机操作手册1系统简介1.1 系统构成简介CTCS3-300H列控车载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并且采用了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及可用性的2X2取2冗余结构。
运基信号[2008]670号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人机界面(DMI)显示规范(V1.0)目录1.引言 (4)1.1目的和范围 (4)1.2术语和缩写词 (4)1.3参考文献 (6)2.界面显示 (7)2.1主界面显示区 (7)2.2主界面细分功能 (8)2.3A区,距离监控信息 (8)2.4B区,速度信息 (11)2.5C区,补充驾驶信息 (20)2.6D区,运行计划信息 (21)2.7E区,监控信息 (27)2.8F区,可扩展功能键区 (31)2.9主要颜色值定义 (32)3.司机命令 (33)4.输入数据 (34)5.操作按键及菜单结构 (35)5.1按键布置 (35)5.2菜单结构 (36)5.3主要功能菜单及按键功能介绍 (37)6.语音和声音 (40)6.1语音信息 (40)6.2声音信息 (40)6.3语音声音输出优先级 (41)7.文本信息 (42)附录1:DMI语音和声音输出逻辑 (45)附录2:DMI基本操作 (53)1.引言1.1目的和范围1.1.1.1 1.1.1.2 1.2.1.1本规范根据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在CTCS-2级列控车载设备显示规范基础上编制而成,作为CTCS-3级列控车载DMI设备的研发、设计、运用和维护的依据。
本规范适用于CTCS-3级列控车载DMI设备。
1.2术语和缩写词顶棚速度监视区(CSM: Ceiling Speed Monitoring Section):指限制速度为常数的区域,该限制速度通常是由最限制速度曲线决定的。
车载设备在顶棚速度监视区进行的速度监视称为顶棚速度监视。
图1 顶棚速度监视区示意图1.2.1.2目标速度监视区(TSM: Target Speed Monitoring Section):指限制速度下降到较低的限制速度值或限制速度为0km/h的目标点的区域。
车载设备在目标速度监视区进行的速度监视称为目标速度监视,目标速度监视分制动到目标点(目标速度为0km/h)和制动到较低的目标速度(目标速度非0km/h)两种情况。
CRH380A统型动车组CTCS3-300T车载设备操作注意事项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说明仅适用于新配属CRH380A统型动车组CT CS3-300T车载设备。
由于C TCS3-300T车载设备的相关操作依赖于车辆,如车辆侧在现场当前在用的CRH380A统型动车组基础上更改操作模式引起操作变化,应及时通知A TP侧对该文件的有效性进行确认。
二、CRH380A统型动车组CTCS3-300T车载设备操作注意事项说明经车辆侧确认,CR H380A统型动车组(装备C TCS3-300T车载设备的车辆编号从2769开始)新增加了紧急制动的手动复位功能,对CTCS3-300T车载A TP侧的操作流程产生了一定影响。
具体操作变化如下:1.A TP上电后进入制动测试前,应确认已缓解制动缓解:进行制动测试前,应检查车辆“紧急复位”按钮状态,同时确认制动手柄位置。
若“紧急复位”按钮亮红,司机应将车辆制动手柄置于“快速”位,同时按压车辆“紧急复位”按钮,待“紧急复位”按钮亮红色消失后,将车辆制动手柄置于B7以下(不含B7)。
在执行制动测试前,若列车手柄位于“制动”或“紧急”位,或车辆侧有最大常用制动及紧急制动输出,DMI将提示“无法启动制动测试”。
2.A TP执行制动测试过程中,应及时缓解紧急制动:执行制动测试过程中,应检查车辆“紧急复位”按钮状态,同时确认制动手柄位置。
若“紧急复位”按钮亮红,司机应确认将车辆制动手柄置于“快速”位,同时按压车辆“紧急复位”按钮,待“紧急复位”按钮亮红色消失后,将车辆制动手柄置于B7以下(不含B7)。
在执行制动测试过程中,若紧急制动未及时缓解,DMI将提示“制动测试失败”。
CTCS3-300T车载的其它操作相比之前的C RH380A动车组无变化,详细参见《C TCS3-300T列控车载设备通用D MI司机操作说明V4.0.0》。
CTCS3-300T应急处理操作一、出站信号无法开放适用范围:C2级、C3级区段现象描述:DMI上机车信号显示停车信号(无码或HU)。
操作步骤:动车组以调度命令为行车凭证,司机按照要求选择目视行车模式运行。
地面发车进路已建立但机车信号显示无码时,司机需检查载频选择是否正确(下行侧股道选下行载频,上行侧股道选择上行载频)。
注意事项:在目视模式下,如果司机未及时按下“警惕”键,车载设备输出紧急制动,停车后司机要先按“警惕”键,再按“缓解”键才能缓解制动。
二、车载设备上电自检不通过适用范围:C2级、C3级区段现象描述:系统上电后,DMI一直显示“ATP正在启动,请等待”超过2分钟,没有进入待机模式。
操作步骤:确认启动时驾驶室处于非激活位,重新启动或切换到备用车载设备,并报告列车调度员。
三、C3控车时C2故障适用范围:C3级区段现象描述:DMI显示“CTCS2故障”,无机车信号及公里标显示。
操作步骤:按确认键确认故障信息,继续运行,并报告列车调度员。
四、C2控车时C2主机故障适用范围:C2级、C3级区段现象描述:DMI显示“CTCS2故障”,车载设备触发制动。
操作步骤:停车后,重启或切换到备用车载设备,C3级区段优先选择C3运行(按照DMI提示输入RBC ID及电话号码),并报告列车调度员。
五、测速测距故障适用范围:C2级、C3级区段现象描述:DMI显示“SDP故障”和“主机与DMI通信中断”,车载设备触发紧急制动。
操作步骤:停车后,重启或切换到备用车载设备,C3级区段优先选择C3运行并报告列车调度员。
六、C2控车时TCR故障适用范围:C2级、C3级区段现象描述:DMI显示“轨道电路接收模块故障”。
操作步骤:停车后,重启车载设备。
如故障仍存在,司机与列车调度员联系,按调度命令行车。
七、RBC故障(地面故障)适用范围: C3级区段现象描述:DMI显示与RBC连接状态为断开,车载设备输出最大常用制动,当速度降到C2允许速度后,经司机确认后切换到C2级运行。
CTCS3-300T列控车载设备司机操作手册2015年5月说明本文根据南昌铁路局电务处提供的技术资料编写,适用于V2.0.16版DMI软件,后续若DMI软件升级但司机操作未修改、更新时,则本文仍然适用。
本文对CTCS3-300T列控车载设备通用的操作和注意事项进行说明,不针对具体车型。
第一章系统介绍一、系统主要操控设备(一)车载ATP系统安全应用前提1.列车制动系统故障当动车组列车制动系统故障,制动力不足或切除部分制动力时, ATP提示的速度曲线不能保证行车安全,需司机采取安全措施保证行车安全。
2.正确输入(选择)列车数据列车长度数据涉及到列车运行的安全,司机在输入列车编组数时应确保输入数据的正确性;(1)车载设备ATP仅对列车长度(编组数)的合理性进行检查,不做正确性判断。
在合理范围内输错列车长度(编组数)并不影响车载设备进入下一步流程。
(2)列车长度是ATP进行安全控制的重要输入,需要司机严格核对,如果列车长度输入比列车实际长度短,将会导致进入升速区段时,存在列车超速风险。
(3)正确选择载频。
司机应确保正确选择上下行载频。
3. 正确使用隔离开关(1)隔离开关用于隔离车载输出的制动;(2)司机必须清楚在ATP隔离状态下,车载设备不会输出制动,司机对列车运行负全责。
4.司机须严格执行本操作要求、规定及注意事项。
(二)人机界面DMI1.DMI操作按键布置说明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DMI所有操作均使用按键完成,共设19个按键,分2块键盘放置,右侧按键为8个可扩展功能键,按键功能根据操作步骤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屏幕正下方11个按键为固定功能键。
图1-1 按键布置示意图2.DMI显示界面说明(1)DMI显示区域分布DMI显示屏的显示分辨率设为640×480。
主界面分为六个区域,如下图所示。
图1-2 DMI 主界面区域划分(2)DMI 显示信息说明目标距离ATP 状态机控/络状态状态图1-3 主界面功能细分图图1-4 主界面显示示意图3.制动预警时间A1区使用预警标显示制动前的预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