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计算机和曙光GHPC1000集群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7.89 MB
- 文档页数:70
世界上的超级电脑在西雅图举行的SC11大会上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排行榜上,日本“京”(K Computer)以跨越1亿亿次每秒的计算能力继续占据榜首的位置。
同时在计算能力排在前十位的系统中,有两套超级计算机系统是来自中国的,它们分别是来自部署在天津的“天河一号”以及部署在深圳的“曙光星云“高效能计算系统。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在这个星球上计算能力最强大的系统。
世界上超级电脑种类1.K Computer 首个跨越亿亿次运算的超级计算机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京”(K Computer)是日本RIKEN高级计算科学研究院(AICS)与富士通的联合项目。
“京”(K Computer)没有使用GPU加速,而是完全基于传统处理器搭建。
“京”(K Computer)的最大性能四倍于排在第二位的“天河一号”。
现在的“京”(K Computer)配备了88128颗富士通SPARC64 VIIIfx 2.0GHz 八核心处理器,核心总量705024个,最大计算性能10.51Petaflop/s,峰值性能11.28038 Petaflop/s,同时效率高达93.2%,总功耗为12659.9千瓦。
2.天河一号曾经的王者位于中国天津国家超级计算机中心的“天河一号系统”在最新的排行榜中位列第二。
计算能力达到2.57 petaflop/s。
去年,天河一号还曾在TOP500排行榜中排名榜首。
天河一号采用了CPU+GPU的混合架构。
配有14336颗Intel Xeon X5670 2.93GHz 六核心处理器、7168块NVIDIA Tesla M2050高性能计算卡,以及2048颗我国自主研发的飞腾FT-1000八核心处理器,总计20多万颗处理器核心,同时还配有专有互联网络。
造价在6亿人民币以上。
3.JAGUAR XT5 用于民用的超级计算机“JAGUAR”超级计算机系统隶属于美国能源部,坐落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下一代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目录1 机房基础设施方案 (4)1.1 总述 (4)1.1.1 设计目标 (4)1.1.2 需求分析 (4)1.1.3 建设主要内容 (4)1.2 设计相关标准和规范 (5)1.3 机房整体规划 (6)1.3.1 机房功能分区及面积划分 (6)1.3.2 机房平面布局 (6)1.3.3 系统特点 (7)1.4 设备配置清单 (8)1.5 空调新风系统 (9)1.5.1 选型分析 (9)1.5.2 空调设备配置 (10)1.5.3 空调系统特点与优势 (11)1.5.4 空调设备性能参数 (12)1.5.5 通风系统 (13)1.6 动力配电系统 (14)1.6.1 配电结构 (14)1.6.2 UPS配置 (15)1.6.3 用电统计 (16)1.7 机柜微环境系统 (17)1.7.1 机柜 (17)1.7.2 机柜排配电 (18)1.7.3 机柜排监控 (19)1.8 装饰装修系统 (20)1.8.1 空间及布线 (20)1.8.2 装饰装修 (20)1.8.3 照明 (21)1.9 防雷接地系统 (21)1.9.1 防雷 (21)1.9.2 接地 (21)1.10 监控管理系统 (22)1.10.1 门禁 (22)1.10.2 视频监控 (22)1.10.3 集中监控 (22)1.11 消防报警系统 (23)1.11.1 消防报警 (23)1.11.2 气体灭火 (24)1.12 建筑场地条件需求 (24)1.12.1 建筑条件 (24)1.12.2 电力条件 (25)1.12.3 空调室外机场地 (25)1机房基础设施方案1.1总述1.1.1设计目标计算机机房工程是一种涉及到空调技术、配电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净化、消防、建筑、装潢、安防等多种专业的综合性产业。
本着从满足机房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需要出发,本方案立足于建设高标准化机房的宗旨,严格遵循“投资合理、规划统一、立足现在、适度超前”的设计方向,为用户提供一个完整全面优化的解决方案。
中国成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新华社长沙10月29日电:随着第一台国产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29日在湖南长沙亮相,作为算盘这一古老计算器的发明者,中国拥有了历史上计算速度最快的工具。
10月29日,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出的峰值性能为每秒1206万亿次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在湖南长沙亮相。
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超级计算机又称高性能计算机、巨型计算机,是世界公认的高新技术制高点和21世纪最重要的科学领域之一。
这是“天河一号”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
新华社发(何书远摄)Linpack是一个用Fortran语言编写的线性代数软件包,主要用于求解线性方程和线性最小平方问题。
该软件包提供了各种线性系统中的求解方法,比如各种各样的矩阵运算。
Linpack的初衷并不是制订一个测试计算机性能的统一标准,而只是提供一些常用的计算方法的实现,但是由于该软件包的广泛使用,这样就为通过Linpack例程来比较不同计算机的性能提供了可能。
这是科研人员在对“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进行系统性能测试。
新华社发(何书远摄)数字详解“天河一号”新华社长沙10月29日电(记者白瑞雪、王玉山、喻菲)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究竟有多“超级”?以下是一组相关数字。
数字一:全系统峰值性能为每秒1206万亿次,Linpack实测性能为每秒563.1万亿次。
这意味着,“天河一号”计算一天,一台配置Intel双核CPU、主频为2.5GHz的微机需要计算160年。
数字二:共享存储总容量为1PB。
按国内数字图书馆应用软件的图片格式PDG为例计算,如果平均每册书大小约10MB的话,“天河一号”的存储量相当于4个国家图书馆(藏书量为2700万册)之和,能够为全国每人储存一张大小接近1MB的照片。
数字三:“天河一号”由103台机柜组成,每个机柜占地1.44平方米、高两米、重1.5吨,系统总重量相当于19个神舟飞船。
如何进行超级计算机集群的搭建超级计算机集群是一种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强大计算力的系统。
它的搭建能够为科学研究、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领域提供高性能计算能力。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如何进行超级计算机集群的搭建。
1. 硬件准备超级计算机集群需要多台计算机进行连接,因此首先需要准备足够多的计算机。
这些计算机可以是台式机或者服务器,它们应该具备充足的处理能力和内存容量。
2. 网络配置搭建超级计算机集群的关键是将各个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网络,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通常,可以使用交换机或者路由器来建立内部网络,确保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畅通。
3. 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在每台计算机上安装相同的操作系统,如Linux操作系统。
选择合适的Linux发行版本,如Ubuntu、CentOS等,并进行基本的配置。
确保每台计算机的网络设置正确,并指定固定的IP地址。
4. 并行计算框架选择超级计算机集群可以通过并行计算框架来实现任务的分发和并行计算。
常用的并行计算框架包括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和OpenMP。
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计算任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框架。
5. 软件安装与配置根据计算任务的需求,在每台计算机上安装所需的软件和库。
如若进行机器学习任务,可以安装TensorFlow、PyTorch等深度学习框架。
确保软件版本一致,并配置环境变量。
6. 分发任务通过并行计算框架将任务分发给集群中的不同计算节点,以实现任务的并行计算。
通过指定计算节点的IP地址和端口号,将任务分发给集群中的特定节点。
7. 结果收集与整合在计算完成后,将各个计算节点的结果进行收集和整合。
可以使用并行计算框架提供的API或者自行编写代码来实现结果的整合。
确保结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8. 系统监控与管理超级计算机集群通常包含大量的计算节点,因此需要实时监控集群的运行状态和资源使用情况。
可以使用系统监控软件来实现对计算节点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中國超級電腦發展史在過去,超級電腦主要被用於軍事、科學、航太等高端領域。
在今天,超級電腦已大踏步進入民用時代,和人們生活密不可分。
隨著中國第一超級電腦“魔方”躋身世界前10強,中國逐漸成為超級電腦強國,超級電腦將更加頻繁地奏響平民“進行曲”,走進家庭,推動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甚至幫助人們治癒目前無法治癒的疾病……工程總投資:100億元以上工程期限:1975年——至今中國超級電腦譜系表國防科技大學電腦研究所——“銀河”系列銀河-Ⅰ1983年運算速度每秒 1 億次銀河-Ⅱ1994年運算速度每秒10 億次銀河-Ⅲ1997年運算速度每秒130 億次銀河-Ⅳ2000年運算速度每秒1萬億次銀河-Ⅴ在研運算速度每秒?億次(軍用)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曙光”系列曙光一號1992年運算速度每秒 6.4 億次曙光-1000 1995年運算速度每秒25 億次曙光-1000A 1996年運算速度每秒40 億次曙光-2000Ⅰ1998年運算速度每秒200 億次曙光-2000Ⅱ1999年運算速度每秒1117 億次曙光-3000 2000年運算速度每秒4032 億次曙光-4000L 2003年運算速度每秒 4.2 萬億次曙光-4000A 2004年運算速度每秒11 萬億次曙光-5000A 2008年運算速度每秒230 萬億次曙光-6000A 在研運算速度每秒1000 萬億次國家平行電腦工程技術中心——“神威”系列神威-Ⅰ1999年運算速度每秒3840 億次神威3000A 2007年運算速度每秒18 萬億次神威-Ⅱ在研運算速度每秒300 萬億次(軍用)聯想集團——“深騰”系列深騰1800 2002年運算速度每秒 1 萬億次深騰6800 2003年運算速度每秒 5.3 萬億次深騰7000 2008年運算速度每秒106.5萬億次深騰X 在研運算速度每秒1000 萬億次。
中科院南海所HPCC高性能集群用户使用手册一、集群系统简介与登陆本集群包含一个管理节点兼存储节点,16个刀片计算节点,其中每个计算节点包含2个CPU,每个CPU有6个核组成,32G内存。
网络子系统由1台Dell M6220千兆交换机,用于管理网络,和1台Dell M3601Q 40G Infiniband交换机用于计算网络组成。
存储子系统为DELL MD3200 提供20T的存储空间。
本集群各节点操作系统为Redhat 5.5。
集群目前使用SSH登录,登录IP为:210.77.91.107用户登陆登陆管理节点内/外网地址210.77.91.107 ssh port 22登陆计算节点ssh node-00-00~node-00-15远程登陆软件Putty、SSHSecureShellClientPutty获取地址/~sgtatham/putty/download.html输入登陆地址:在图”HostName(orIPaddress)”中输入IP:210.77.91.107,选中SSH协议,选择Port为22;为这个连接起一个名字,在”SavedSessions”中输入此名字”南海所集群”。
点击save按钮,这样”DefaultSettings”字样以下会出现“南海所集群”字样。
登录后的界面如下图:二、编译系统gcc v4.1.2: /usr/bingfortran v4.1.2: /usr/binperl v5.8.8 : /usr/binPGI: /opt/pgi/linux86-64/9.0-1/bin/Intel: /opt/intel/Compiler/11.1/064三、并行环境GCC编译的openmpiOpen MPI: /usr/lib64/openmpi/1.4-gcc/bin/PGI编译的openmpiOpenmpibypgi : /opt/openmpibypgi/binifort编译的openmpiopenmpibyifort : /opt/openmpibyifort/bingcc编译的mpich1MPICH1: /opt/mpich1/gnu/bingcc编译的mpich2MPICH2: /opt/mpich2/gnu/bingcc编译的mvapichMV APICH: /usr/lib64/mvapich2/1.4-gcc/binpgi编译的mvapichMV APICH2byPGI: /opt/mvapich2bypgi/binifort编译的mvapichMV APICH2byifort: /opt/mvapich2byifort/bin四、应用软件Matlab2010a :/opt/matlab/binnetcdf4 :/opt/netcdf4/binncl或ncarg :/usr/local/ncarg/binGards :/opt/grads/binncview :/opt/ncviewRIP4 :/opt/RIP4ferret :/usr/local/ferretUdunits2 :/opt/udunits/lib五、作业调度系统Platform Lava,强大的开源作业调度程序任务提交方法简介见第七节六、环境变量设置这是全局的环境变量,每个用户默认的环境变量#mvapichbypgiexport MPIHOME=/opt/mvapich2bypgiexport PA TH=/opt/mvapich2bypgi/bin:$PATHexport LD_LIBRARY_PA TH=$LD_LIBRARY_PA TH:/opt/pgi/linux86-64/9.0-1/libso#PGI PA THexport PGI=/opt/pgi/linux86-64/9.0-1export PA TH=$PGI/bin:$PA THexport MANPATH=$PGI/man:$MANPA THexport LM_LICENSE_FILE=$LM_LICENSE_FILE:/opt/pgi/license.dat#NCARGexport NCARG_ROOT=/usr/local/ncargexport PA TH=/usr/local/ncarg/bin:$PATHexport DISPLAY=:0.0export NCARG_LIB=/usr/local/ncarg/libexport NCARG_INC=/usr/local/ncarg/include#GrADSexport GADDIR=/opt/grads/datexport GASCRP=/opt/grads/libexport PA TH=/opt/grads/bin:$PA THalias grads=/opt/grads/bin/grads#NetCDFexport NETCDF=/opt/netcdf4export PA TH=$NETCDF/bin:$PA THexport NETCDF_LIBS=/opt/netcdf4/lib#RIP$export RIP_ROOT=/opt/RIP4export PA TH=$PATH:$RIP_ROOT#ferretexport FER_DIR=/usr/local/ferretexport PA TH=$FER_DIR/bin:$PA TH#udunits2export UDUNITS2_LIBS=/opt/udunits/libexport PA TH=/opt/udunits/bin:$PA TH#ncviewexport PA TH=/opt/ncview/bin:$PA THexportPATH="$PATH:/usr/lib64/openmpi/1.4-gcc/bin:/opt/intel/Compiler/11.1/064/bin:/opt/intel/Compil er/11.1/064/bin/intel64/:/opt/pgi/linux86-64/9.0-1/bin:/opt/matlab/bin:/opt/netcdf4/bin"由于每个用户可能使用的软件或者模式的环境变量不在上面的路径上,则需要每个用户修改自己的环境变量,文件为在自己的home目录下的.bashrc文件例如:假如我的用户名为lwf,则环境变量位于/home/lwf目录下修改.bashrc文件用文本编辑器打开用户目录下的.bashrc文件,例如vi命令(1)例如我新安装了JA V A程序,则在.bashrc文件末尾加入:JA V A_HOME=/home/lwf/jdk1.5.0_05export JA VA_HOMEPATH=$JA V A_HOME/bin:$PATHexport PA THCLASSPATH=.:$JA V A_HOME/lib/dt.jar:$JA V A_HOME/lib/tools.jarexport CLASSPATH(2)新加入完后保存,然后使用source命令使其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