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锦聚政治经济学复习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213.50 KB
  • 文档页数:4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学复习纲要

导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政治经济学,首先要弄清楚它是怎样一门科学。通过本章学习,应当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对象、任务、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明确学习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重点是把握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主要基本点如下: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物质资料生产的三个简单要素。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及社会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及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特点。

▲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及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学习内容提要]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物质资料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们运用劳动资料加工劳动对象,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使之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活动。

(2)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才能获得;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类从事其它各种社会活动的先决条件。

(3)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

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有目的的活动。

劳动对象: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它包括自然物、加工产品两类。

劳动资料: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是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之间的传导物。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称为生产资料,它是物质资料生产的物质条件;人的劳动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主观条件。

(4)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构成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关系

(1)社会生产方式包括不可分割的两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方面人们要同自然界发生一定的关系,即表现为生产力;另一方面人们相互之间要发生一定的关系,即表现为生产关系。

任何社会的生产都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而生产关系则是社会生产的社会形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2)生产力

生产力: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它反映生产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生产力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的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物的因素是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工具对生产力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最主要的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以下方面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①使劳动者增强了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提高了生产的效率;②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工具的质量不断改进,特别是现代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生产工具发生了巨大的变革;③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并能促进劳动对象数量和品种的增加;④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引起生产过程的其它方面,如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发生变化。总之,科学技术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地渗透到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中,引起它们素质的变化从而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称经济关系。它包括人们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诸领域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形成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

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其中,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分配、交换和消费也不是完全被动的,它们对生产也起着反作用。

3、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1)生产关系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在±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2)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对立的统一体。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巨大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适应,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评判一种生产关系先进与否,必须以生产力标准来判断,研究生产关系归根到底是为生产力发展服务的,脱离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关系,这种研究就会失去意义。

(3)研究社会生产关系,还必须联系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就是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

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也是矛盾的统一体。其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上层建筑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经济基础发生变化了,上层建筑也要随之变化。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反作用。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强有力的上层建筑能够使这种经济制度更加巩固;反之,则不利于经济基础的巩固。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1)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经济规律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的。有什么样的客观经济条件,就会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经济规律的作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要求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同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为自己服务。

(3)经济规律的特点

经济规律是与人的活动相联系的,离开了人们的经济活动,也就不存在经济规律。

绝大多数经济规律是随一定的经济条件产生而产生,随一定的经济条件消失而消失。

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是有阶级背景的,不仅受到认识能力的限制,而且受人们的利益关系的限制。

2、经济规律体系与基本经济规律

(1)经济规律的类型

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等商品经济规律。

某个社会独有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规律等。

(2)经济规律体系

经济规律体系是指由多个相互关系、相互制约的经济规律有机结合所形成的系统。在一个社会的经济规律体系中,各个经济规律所产生、形成的条件不同,其作用大小也不同。

(3)基本经济规律

基本经济规律是在一个社会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规律。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规定着该社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