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函数的零点的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63.50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函数的零点

【学情分析】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入手,借助对图象的观察获得二次函数的零点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关系,并将这种关系推广到了一般情形.

初学者大多不清楚为什么要研究函数的零点,因为在此之前他们都能用公式法直接求方程的根.所以,教学时可首先考虑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举例让学生知道,有许多方程都不能用公式法求解,为了研究更多方程的根,就有必要学习函数的零点.如果带着这样的疑问学习,必然会激发其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零点知识是陈述性知识,关键不在于学生提出这个概念。而是理解提出零点概念的作用,沟通函数与方程的关系。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基础上,学习函数与方程的第一课时,通过对二次函数图象的绘制、分析,得到零点的概念及存在个数问题,从而进一步探索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定,这些活动就是想让学生在了解初等函数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描绘函数的图象,通过对函数与方程的探究,对函数有进一步的认识,解决方程根的存在性问题,为下一节《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近似值》做准备.本节内容有函数零点概念、函数零点与相应方程根的关系、探究函数零点存在性。

函数零点是研究当函数的值为零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取值,反映在函数图象上,也就是函数图象与轴的交点横坐标。

由于函数的值为零亦即,其本身已是方程的形式,因而函数的零点必然与方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事实上,若方程有解,则函数存在零点,且方程的根就是相应函数的零点,也是函数图象与轴的交点横坐标.顺理成章的,方程的求解问题,可以转化为求函数零点的问题。这是函数与方程关系认识的第一步。

零点存在性定理,是函数在某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如果函数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一条不间断的曲线,并且满足f(a)·f(b)<0,则函数在区间(a,b)内至少有一个零点,但零点的个数,需结合函数的单调性等性质进行判断.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研究方法,符合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从特殊的、具体的二次函数入手,建立二次函数的零点与相应二次方程的联系,然后将其推广到一般的、抽象的函数与相应方程的情形;零点存在性的研究,也同样采用了类似的方法,同时还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及“转化与化归思想”。

【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对二次函数图象的描绘,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渗透由具体到抽象思想,领会函数零点与相应方程实数根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现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通过合作探究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根与相应函数零点的关系,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体会用函数系统的角度去思考方程的思想,使学生理解动与静的辨证关系.掌握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猜想,验证的能力,体现数型结合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在函数与方程的联系中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和转化思想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学生对变量数学的认识,体会函数知识的核心作用.体验数学内在美,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

2.准确掌握函数零点与相应方程的根的关系

3.了解函数零点的个数及存在性原理

二.教学难点

1.了解函数与方程的根关系的应用。

2.探究函数零点的个数及存在性原理

【教学方法】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发展为目标,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进行启发式教学,运用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1、知识链接,温故知新

求方程x 2-2x -3=0的实数根,并画出函数y =x 2-2x -3的图象 通过学生熟悉一元二次方程入手,让学生建立数型结合的思想。观察函数图像与x 轴的交点与相应方程根的关系。

2、情景导引,体验概念

探究一元二次方程

)0(02>=++a c bx ax 的根与相应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图象与x 轴交点的关系?

说明:通过完成以上两个题目,让学生从具体到一般函数图像与x 轴交点与相应方程根的关系。这一环节是为学生课内探究学习作好铺垫,使用方法是课前发下去,学生自己解答,上课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给予讲解。

3、自主学习,了解概念

自学课本第70页,通过二次函数

62--=x x y 的图像与x 轴的交点与相应方程根的关系了解函数的零点的概念。

4、收集问题,把握学情

通过预习,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找出那些问题已经掌握,那些问题还有疑惑,有待教师解答。教师通过收集学生的预习学案,批阅之后发

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便准确的把握学情,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

二、课内探究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实际问题情境:在体育测试时,高一的一名男同学推铅球,已知铅球所经过的路线是某个二次函数图像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如果这个男同学的出手处A 点的坐标(0,2),铅球路线

的最高处B 点的坐标为(6,5)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该男同学把铅球推出去多远?

说明:学生经过思考,得到结论:要求二次函数与x

轴的交点坐标,只要令y=0,解出相应方程的根即可。

2、 合作探究,形成概念

问题1:课本第70页,通过画二次函数

62--=x x y 的图像,了解当y=0,y>0,y<0相应x 的取值,初步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

问题2:通过预习案中二次函数图像表格中,让学生说出对应二次函数零点。进一步了解零点概念。

小组合作探究,由学生回答做法,教师作一下点拨,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推广到一般函数零点的定义:一般的,如果函数y=f(x)在实数α处的值等于零,即f(α)=0,则 α叫做这个函数的零点。在坐标系中表示图像与x 轴的公共点(α,0)点。

3、点拨指导,理解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