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备考的答题技巧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40.83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备考的答题技巧介绍

1.经纬度计算: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算经度——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算纬度——正午太阳相差多小,纬度相差多少;北极星的仰角即地平

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经纬线上长度算经纬度——1°经线长111km,1°纬线长

111cosфkmф为纬度。

2.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等高线图上任意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可根据n-

1d≤⊿h

4.流域面积的计算:作出流域的分水线即山脊线,由分水岭所围的区域即为流域的范围;因图形不规范,计算时一般算出图幅面积后,再分析流域面积占图幅面积的比重,相

乘即可。

5.有关时间计算:①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对商取整数部分,尾数部分四舍五入;②根据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本时区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注意东加西减;③根据东早西晚,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地方时=已知某地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1°,注意东加西减;④日期界线有两条,自然界线即地方时0:00经线,以东早一天,为新的

一天,以西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人为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就是180°经线但两者并不完全重合,规定日界线以东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以西早一天,为新的一天;新的一天

的范围即从地方时0:00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的范围;新的一天的范围=180°经线的地方时×15。⑤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

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6.地球自转速度计算:①地球上除南北极点外,其它各地角速度都相等,大致每小时15°;②地球上赤道处线速度最大,南北极点为0,任意纬线上线速度Vф=V赤道

cosф=1670cosфkm/h;③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上除极点外的任一点都相等,线速度比

对应地面上的点大。

7.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计算:①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h=90°向四周以同心圆的形式递减,到晨昏上为0,昼半球h>0°,夜半球h<0°,晨昏上h=0°。解题方法一定要

注意把等太阳高度线图转化为日照图,关键是注意中心点或为太阳直射点,或为夜半球中点。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是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计算时一般采用纬

差法,即两地纬度相差多少,正午太阳高度也相差多少。

8.昼夜长短计算: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度数除以15°;日出时刻=12-昼

长/2=夜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24-夜长 /2;极昼区昼长为24小时,极夜区昼长为0

小时,赤道上各地昼长永远是12小时,两分日全球各地昼长均为12小时;纬度相同,昼

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时刻相同;不同半球相同纬度的两地昼夜长短相反,即某地昼长=对

应另一半球相同纬度大小地的夜长。

9.太阳直射点的确定:①直射点经度即太阳高度最大太阳上中天的经线,地方时12:00的经线;②直射点纬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纬线,直射点的纬度大小与极昼或极夜

出现的最低纬度大小互余,直射点纬度大小等于极昼的极点的太阳高度或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10.温度计算:①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为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②焚风效

应气温垂直递增率,每下沉100m,气温增加1℃;③常温层以下地温垂直递增率,每往下100m,地温增加3℃。

11.气压梯度计算: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即为气压梯度,计算公式为△P/△d

12.河流径流量的计算:径流量=降水量一蒸发量

13.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

14.人口密度的计算:人口密度=人口总量/分布面积

15.城市化水平的计算: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数量/该地区人口总数

16.运动器感觉昼夜更替周期的计算:T=360°/地球自转角速度±运动器角速度,同

向相加,逆向相减。

复习时精读课本,归纳地理知识之间内在逻辑联系,提高知识迁移速度。如气候知识,就可根据气候的具体分布、气候的主要特点、影响气候的成因、各种气候类型的判断、气

候对工农业的影响、气候资源的利用与评价这一线索进行知识串联;也可利用区域图对中

国各分区之间、中国某区域与世界某区域之间气候资源的利用等进行对比联系;还可对各

大洲相同的气候类型进行影响因素的逐一对比等。

地理主干知识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影响因素类,如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影响

气候的因素、影响等温线弯曲变化的因素、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因素、影响地震烈度大

小的因素等。二是区位因素类。如工农业的区位因素、人口分布和迁移的区位因素、交通

铁路、港口等建设的区位因素等。三是措施和意义类。如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减少土壤

次生盐碱化的措施、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等;修建铁路的作用和意义、西气东输和西电

东送的作用和意义等。

地理各类图表归根结底都是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地理事物之间的数量和逻辑关系,

所以复习地图要总结共性规律,提升读图能力。

1读图步骤

第一步,先看所给地图的图名。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它常常概要地表明地图所示

的区域和主题内容。例如“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图”,不仅表明了地图所示区域是中国,

还表明了地图所示内容是中国工业布局的时空变化。

第二步,细辨图中图例。当地图上出现多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首先可从图例中

找出各项地理事物的名称,然后分门别类地分辨识别它们的分布特点。

第三步,重视图中分界线。地理分界线是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重要依据,如洲界线、

国界线、日界线、晨昏线等。

第四步,注意空间位置或形象特征。可通过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形象特征来认识其分布。如深圳位于珠江口东岸,而珠海位于西岸;法国的轮廓近似“六边形”,智利的轮廓像

“长剑”。通过阅读较熟悉的或有一定意义的地理事物,如城市、铁路、公路、河流等,

然后再沿某一方向顺序去读图。

第五步,分析判断。在地图上了解某一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时,可以从整体到局

部作层层分析,找出规律,最后作进一步分析成因。

第六步,勿漏辅图。有些地图配有辅图,如课本中的洋流图,就配有一幅北印度洋夏

季洋流辅图,我国的地图往往配有一幅南海诸岛的辅图。辅图有时有很重要的信息,读图

时更需注意主图与辅图的关系及相对应的位置,不可忽视。

2读图侧重点

等值线图侧重“五读一分析”,即读数值范围、读极值、读疏密程度、读弯曲方向、

读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分析成因。曲线图侧重读横纵坐标含义及图例代表的地理要素。

曲线图侧重连续性,要向两边进行定性或定量地延伸分析,揭示时空分布规律,找出

现象间的联系。统计图表侧重读图名、图例,读坐标、数据,读整体特征和变化趋势。

另外,复习时要强调图文转换能力训练,如将局部图转化为全部图,将从某一角度绘

制的图转换成从一个比较熟悉的角度去看,将试题中的图转化为课本上的图或文字等,

也可以把课本中的文字等信息转化为各种形式的图表,以增强读图和做题能力。

归纳相近概念间的联系和易混知识,如可按时间顺序比较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

工业布局的影响,也可横向对比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气候特征、地区分布;再如通过图像及列表等方式比较几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主要特征等。

复习地理时还要注重加强对一因多果、一果多因问题的研究,充分利用一题多变、

一题多解,训练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应变能力,研究各种可能造成知识负迁移的因素,

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如给出一组等值线图,可以假定为等高线图,判断山脊、山谷;可以

假定为等压线图,判断高压脊、低压槽;可以假定为等温线图,判断是何种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