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的发展和集成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06.58 KB
- 文档页数:3
收稿日期:2020-01-09修回日期:2020-03-18作者简介:余福荣(1977-),男,江西临川人,硕士,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数据链、信息传输与信息处理。
摘要:武器协同数据链是武器装备的信息传输装置,实现各类战术信息实时传输和共享,支持武器装备协同探测、协同定位、协同突防、协同攻击。
阐述了武器协同数据链现状,分析了新作战模式对武器协同数据链的能力需求,论述了武器协同数据链全球覆盖、弹性可重构、低时延高动态组网、抗强干扰、抗截获等发展趋势,总结了数据链弹性可重构、大规模低时延高动态组网、基于认知的智能抗干扰、多域综合抗截获等关键技术。
关键词:数据链,武器协同,战术信息,协同组网,抗干扰,抗截获中图分类号:TJ01;TN975文献标识码:ADOI :10.3969/j.issn.1002-0640.2021.03.030引用格式:余福荣,张艳,蒋雪,等.武器协同数据链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21,46(3):179-185.武器协同数据链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余福荣,张艳,蒋雪,邱金娜(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194)Development Trend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Weapon Cooperative Data LinkYU Fu-rong ,ZHANG Yan ,JIANG Xue ,QIU Jin-na (Space Star Technology Co.,Ltd.Beijing 100194,China )Abstract :Weapon cooperative data link is th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device of weaponequipment ,which realizes real-time transmission and sharing of all kinds of tactical information ,and supports cooperative detection ,cooperative positioning ,cooperative penetration and cooperative attack of weapon equipmen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eapon cooperative data link ,analyzes the capability requirements of new operation mode for weapon cooperative data link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weapon cooperative data link ,such as global coverage ,elastic reconfiguration ,low delay and high dynamic networking ,anti-jamming and anti interception ,and summarizes the data link'selastic reconfiguration ,large-scale ,low delay and high dynamic networking ,cognitive based intelligent anti-jamming and multi domain integration anti-interception and other key technologies.Key words :data link ,tactical information ,collaborative networking ,anti-interference ,anti-intercep-tionCitation format :YU F R ,ZHANG Y ,JIANG X ,et al.Development trend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weapon cooperative data link [J ].Fire Control &Command Control ,2021,46(3):179-185.0引言随着现代战争从平台中心战向网络中心战转变,未来战争由单一军兵种、单一武器装备之间对抗逐步转向武器装备体系与体系之间对抗,作战空间由单一领域向陆、海、空、天、电多域拓展,需要信息化战场中各域武器装备能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战术数据链的基本概念介绍战术数据链(Tactical Data Link,TDL)是一种用于军事通信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它通过无线电、卫星和网络等通信手段,实现了不同战斗单元之间的实时数据共享和信息传输。
战术数据链的使用可以提高指挥决策的效率,增强作战单元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
TDL的基本原理战术数据链通过数据链路将各个作战单元连接起来。
每个作战单元都有自己的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和发送数据。
当一个作战单元想要共享信息时,它将数据发送到数据链路上,其他作战单元可以接收到这些数据,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TDL的特点战术数据链有以下几个特点:实时性战术数据链可以实现实时的数据传输和共享。
这意味着作战单元之间可以几乎同时地获取到最新的信息,提高指挥决策的速度和准确性。
安全性战术数据链对通信内容进行了加密和认证,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这样可以防止敌方截获和篡改数据,保护作战单元的隐蔽性和作战计划的机密性。
高效性战术数据链提供了高效的通信手段,可以实现多个作战单元之间的并行传输。
这样可以大大缩短信息传输的时间,提高作战效率。
灵活性战术数据链可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作战环境和任务需求。
它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配置,提供不同的数据链路和服务。
这样可以满足各种不同作战单元之间的通信需求。
TDL的应用领域战术数据链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作战指挥、情报侦察、武器系统和平台管理等。
作战指挥战术数据链可以为指挥官提供实时的作战态势和敌情情报。
指挥官可以通过数据链路与各个作战单元进行联络,下达指令和控制行动。
这样可以提高指挥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增强指挥官对战场的整体掌握能力。
情报侦察战术数据链可以为侦察单元提供实时的情报和目标信息。
侦察单元可以通过数据链路将侦察结果迅速传输给指挥部和其他作战单元,提供准确的战场情报和目标情报。
这样可以支持指挥决策和精确打击,增强作战单元的侦察能力和打击能力。
武器系统战术数据链可以与武器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指挥和控制武器系统的目标。
浅析信息融合技术及应用近年来,由于信息融合技术充分利用多源数据的互补性和电子计算机的高速运算和智能,提高了信息处理结果的质量而受到广泛的关注。
信息融合是数学、军事科学、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理论、人工智能、通信技术、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和具体运用。
随着应用系统逐渐扩大,所需的功能也越来越复杂,使用的传感器种类也相应增多。
原先的单一传感器检测技术已不能满足要求,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应运而生。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就是对同一检测对象,利用各种传感器检测的信息和不同的处理方法以获得该对象的全面检测信息,从而提高检测精度和可靠性。
在多传感器系统中,信息表现为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大容量,信息处理不同于单一的传感检测处理技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1.信息融合技术的基本理论1.1 信息融合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定义:充分利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多传感器信息资源,采用计算机技术对按时序获得的多传感器观测信息在一定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综合、支配和使用,获得对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与描述,以完成所需的决策和估计任务,使系统获得比它的各组成部分更优越的性能而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
基本原理:充分利用多个传感器资源,通过对传感器及其观测信息的合理支配和使用,把多传感器在空间或时间上可冗余或互补信息,依据某种准则来进行组合,以获得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或描述。
将信息融合划分成如下几个过程:对准、相关、滤波、识别和威胁评估及态势评估。
图1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处理模型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与单传感器信号处理相比,单传感器信号处理是对人脑信息处理的一种低水平模仿,不能像多传感器信息融合那样有效的利用更多的信息资源,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可以更大程度地获得被测目标和环境的信息量。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与经典信号处理方法之间也存在本质的区别,关键在于数据融合所处理的多传感器信息具有更复杂的形式,而且可以在不同的信息层次上出现。
1.2 信息融合的分类和结构分类:(1)组合由多个传感器组合成平行或互补方式来获得多组数据输出的一种处理方法,是一种最基本的方式,涉及的问题有输出方式的协调、综合以及传感器的选择。
直升机中继数据链系统设计与实现概述:直升机中继数据链系统是一种用于直升机间通信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该系统采用中继技术,可以实现直升机与地面站或其他直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本文将介绍直升机中继数据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设计目标:直升机中继数据链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实现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针对直升机特殊的工作环境和需求,该系统需要具备以下特点:1. 高速传输:系统需要支持高速的数据传输,以满足直升机间实时通信的需求。
2. 长距离传输:系统需要具备较长的传输距离,以保证直升机在远距离间的通信能力。
3. 高度可靠:系统需要具备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和容错能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直升机工作环境。
4. 低延迟:系统需要实现低延迟的数据传输,以保证实时性。
5. 灵活可扩展: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扩展性,以便于根据实际需求对系统进行升级和拓展。
系统组成:直升机中继数据链系统包括以下组成部分:1. 直升机终端设备:每架直升机配备一个终端设备,该设备负责与其他直升机或地面站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2. 数据链中继设备:数据链中继设备负责将直升机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到目标设备中。
该设备需要具备高速传输、抗干扰和容错能力。
3. 地面站设备:地面站设备用于与直升机进行通信,接收和发送数据。
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监控和控制整个直升机中继数据链系统的运行,包括设备状态监测、故障检测和处理等功能。
实现步骤:直升机中继数据链系统的实现步骤如下:1. 确定系统需求:根据直升机的特殊需求,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包括传输速度、传输距离、抗干扰能力等。
2. 设计硬件架构:根据系统需求,设计硬件架构,确定终端设备、数据链中继设备和地面站设备的组成和配置。
3. 开发通信协议:开发通信协议,定义终端设备和中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格式和通信规则。
4. 开发软件系统:根据硬件架构和通信协议,开发软件系统,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功能。
5. 测试与调试: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包括性能测试、抗干扰测试和容错测试等。
基于VPX的多模数据链终端设计作者:何源洁田雨来源:《计算机与网络》2021年第16期摘要:数据链终端是数据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VPX总线是一种能够适应恶劣环境的全新的总线标准。
在分析了数据链综合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VPX标准的多模数据链终端架构,并开展了总线架构、硬件架构、软件架构、通用功能模块架构的详细设计和分析,为多模式数据链终端的集成化、通用化、模块化、低功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VPX;多模数据链终端;星形交换中图分类号:TN9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1739(2021)16-56-40引言数据链终端是数据链系统通信介质的物理形态[1]。
由于数据链种类繁多、通信体制各式各样,单一体制的数据链终端已经无法满足数据链综合发展的需求。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VPX架构的多模数据链终端,将VPX总线标准架构引入数据链终端设计中,实现了多种通信体制、多种通信协议,以及多个通信频段的一体化、通用化设计。
从分析VPX标准入手,提出了多模数据链终端的VPX总线架构,开展了硬件及软件架构设计,并详细设计了机箱背板和通用功能模块。
1国内外发展现状由于涉及保密因素,在国内外文献中很难查到采用VPX架构的数据链终端的相关报道和具体技术指标。
为了解决国际贸易协会(VME)总线带宽和功耗受限的问题,美国VITA组织在2004年对VME总线进行了修订,并在2007年发布了全新的VPX标准。
此后又在该标准化结构基础上发布了机械加固型的VPX标准,即VITA48标准。
该标准很好地解决了结构散热问题,能够满足恶劣环境下超带宽信号处理的需求,也能满足军工系统的严酷需求。
目前,美军已经在F-16战机、预警机的雷达系统上采用了VPX标准。
由此可见,VPX標准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对产品的通用化设计表现出了优越性。
国内基于VPX总线架构的雷达系统、控制系统等领域在近几年有一些发展[2],但在数据链领域的应用极为少见,尤其是在数据链终端方面才刚刚起步,且大部分还处于测试和试验阶段,还未形成成熟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