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成考生态学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175.50 KB
  • 文档页数:1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 2.9%

绪论只考查客观题型,且以选择题为主,2013—2017年,仅在2015年考查一道判断,2013—2014年,2017考查四道填空,其余除2015年各出1—2道选择题。

第二章应用生态学 1.6%

只考查客观题型,且考查较少。

第三章生物与环境19.7%

简答题每年必出一道题,论述题不考查,客观题必出。

第四章种群生态学19.7%

2017年考查论述题,除2015年,2017年每年简答题必出,客观题必出

第五章群落生态学24.0%

论述题不考查,除2016年简答题必出,客观题必出

第六章生态系统30.1%

为分值最高的章节,主要考查在论述题部分,2013—2016年考查论述题,2015—2017年考查简答题,客观题必出。

第一章绪论

(-)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1.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2.生态学的内容

经典生态学是研究个体以上的内容(不包括分子等)。

(1)按照研究内容划分;

①个体生态学

②种群生态学

③群落生态学

④生态系统生态学

⑤景观生态学(区域生态学)

⑥全球生态学:区域和景观范围扩展到全球,是全球生态,也即生物圈或生态圈。

生物圈: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2)按照分支学科划分:

根据生物类群分类,分为普通生态学、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

真题试手

(二)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1.生态学(ecology)一词,1866年由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首次提出。

2.英国坦斯利(1935)提出了生态系统,,美国的奥德姆把生态学重新定义为“研究生态系统结构的功能的科学”。

第二章应用生态学

(一)全球生态问题

1.全球气候变化

(1)温室效应:大气中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过度增加导致温室效应的加剧。

(2)温室效应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全球变暖和气候异常(最直接的后果)

2.生物资源问题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许多国家共同签署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

3.环境污染

(1)水污染:湖泊中氮和磷两种非金属元素增多会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

(2)酸雨:pH低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

(二)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

1.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模式。

第三章生物和环境

(一)环境与生态因子

1.生态因子的概念与分类

(1)生态因子的概念

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中生长、生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2)生态环境和生境

①生态环境:所有生态因子的综合称为生态环境。

②生境是指一个生物体或其群落生长的具体地段内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子的总和,其中包括生物本身对环境的影响,生境也叫栖息地。

2.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阶段性作用

对任何一个生物来说,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生态因子的要求也不同。

(5)补偿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因子的数量上的不足,可以有其他因子来补偿,即在功能上进行补偿和调剂。

(6)限制性作用(限制因子、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生态幅)

①限制因子:在农业生产中,研究作物生长的限制因子,常常是提高作物产量的一把金钥匙。

②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生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况的营养物质的量。

③生态幅:生态幅主要决定于各个生物种遗传特性,驯化能改变生态幅。

(二)生物与光因子

1.生物与光质

生理辐射:光合有效辐射一般是指波长在380~760纳米的可见光。只有可见光能在光合作用中被植物利用和转化。

其中红橙光为植物叶绿素最容易吸收的部分,是光合作用的主要能源;其次是蓝紫光,也能为叶绿素吸收。不同波长的光对光合作用产物的合成有不同的影响作用,例如红光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2.生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

光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和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1)阳性植物。阳性植物对光的要求比较迫切,只有在足够光照条件下方能进行正常生长。

(2)阴性植物。阴性植物对光的需要远较阳性植物低,可低于全光照的1/50,光补偿点低,呼吸作用、蒸

腾作用,抗高温和干旱能力较低。

3.光周期现象

(1)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①长日照植物:即日照时间要求较长,即必须短于某一临界暗期的情况下,才能转向正常的生殖生长,否则便只能进行营养生长,不能形成花芽。

如冬小麦、大麦、菠菜、油菜等。

②短日照植物:即日照时间要求必须超过某一暗期的情况下,才能转向生殖生长,否则就只能进行营养生长而不开花。

(2)动物的光周期现象

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哺乳动物的生殖和换毛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三)生物与温度因子

1.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1)生物发育

生物完成生命周期,不仅要生长而且还要完成个体的发育阶段,并通过繁衍后代使种族得以延续。最明显的例子是某些植物一定要经过一个低温“春化”阶段,才能开花结果。

例如冬小麦。

(2)有效积温法则

有效积温法则:K=N(T-T0)

公式中:K—该生物所需的有效积温,它是个常数。

T—当地该时期的平均气温,℃

T0—该生物生活所需最低临界温度(生物零度),℃

N—生物生长所需天数,d

有效积温的实际应用:预测害虫来年发生程度

2.节律性变温的生态作用

(1)温周期现象

温周期现象:生物生长于昼夜温度变化的关系更为密切,即为所谓温周期现象。

温度的日变化:昼夜间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称之为气温日较差或气温夜变幅。

温度的日变化大有利于糖分累计。

(2)物候节律

物候:指自然界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受气候影响,在一年中随季节变化而出现的现象。

(3)休眠

休眠:指生物的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是抵御不利环境的一种有效生理机制。

(四)生物与水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