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经典例题汇总一(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3.11 MB
  • 文档页数:4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平面的平行判定和性质(含解析)

例1:已知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 求证:平面//11D AB 平面BD C 1. 证明:∵1111-D C B A ABCD 为正方体,

∴B C A D 11//, 又 ⊂B C 1平面BD C 1, 故 //1A D 平面BD C 1. 同理 //11B D 平面BD C 1. 又 1111D B D A D = , ∴ 平面//11D AB 平面BD C 1.

说明:上述证明是根据判定定理1实现的.本题也可根据判定定理2证明,只需连接C A 1即可,此法还可以求出这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

典型例题二

例2:如图,已知βα//,a A ∈,α∈A β//a .

典型例题一

例1 已知)3,0(A ,)0,1(-B ,)0,3(C ,求D 点的坐标,使四边形ABCD 为等腰梯形.

分析:利用等腰梯形所具备的性质“两底互相平行且两腰长相等”进行解题. 解:如图,

设),(y x D ,若CD AB //,则CD AB k k =,BC AD =,

即⎪⎩

⎨⎧=+=-+--=+-②①.1613)3(,30

1003222y x x y 由①、②解得)5

3

,516(

D . 若BC AD //,则⎪⎩⎪⎨⎧==,,

BC AD k k BC AD

即⎪⎩

⎨⎧+=+-=--④③.31)3(,003

2222y x x y 由③、④式解得)3,2(D .

故D 点的坐标为)5

3

,516(

或)3,2(. 说明:(1)把哪两条边作为梯形的底是讨论的标准,解此题时注意不要漏解.(2)在遇到两直线平行问题时,一定要注意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此题中AB 、BC 的斜率都存在,故不可能出现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典型例题二

例2当a 为何值时,直线01)1()2(1=--++y a x a l :与直线02)32()1(2=+++-y a x a l :互相垂直?

分析:分类讨论,利用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进行求解.或利用结论“设直线1l 和2l 的方程分别是01111=++C y B x A l :,02222=++C y B x A l :,则21l l ⊥的充要条件是02121=+B B A A ”

(其证明可借助向量知识完成)解题. 解法一:由题意,直线21l l ⊥.

(1)若01=-a ,即1=a ,此时直线0131=-x l :,0252=+y l :显然垂直;

(2)若032=+a ,即2

3

-=a 时,直线0251=-+y x l :

与直线0452=-x l :不垂直; (3)若01≠-a ,且032≠+a ,则直线1l 、2l 斜率1k 、2k 存在,

a a k -+-

=121,3

21

2+--=a a k . 当21l l ⊥时,121-=⋅k k ,即1)3

21

()12(-=+--⋅-+-a a a a , ∴1-=a .

综上可知,当1=a 或1-=a 时,直线21l l ⊥.

解法二:由于直线21l l ⊥,所以0)32)(1()1)(2(=+-+-+a a a a ,解得1±=a . 故当1=a 或1-=a 时,直线21l l ⊥.

说明:对于本题,容易出现忽视斜率存在性而引发的解题错误,如先认可两直线1l 、2

l 的斜率分别为1k 、2k ,则a a k -+-

=121,3

21

2+--=a a k . 由21l l ⊥,得121-=⋅k k ,即1)3

21

()12(-=+--⋅-+-a a a a .

解上述方程为1-=a .从而得到当1-=a 时,直线1l 与2l 互相垂直.

上述解题的失误在于机械地套用两直线垂直(斜率形式)的充要条件,忽视了斜率存在

的大前提,因而失去对另一种斜率不存在时两直线垂直的考虑,出现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典型例题三

例3 已知直线l 经过点)1,3(P ,且被两平行直线011=++y x l :和062=++y x l :截得的线段之长为5,求直线l 的方程.

分析:(1)如图,利用点斜式方程,分别与1l 、2l 联立,求得两交点A 、B 的坐标(用k 表示),再利用5=AB 可求出k 的值,从而求得l 的方程.(2)利用1l 、2l 之间的距离及l 与

1l 夹角的关系求解.(3)设直线l 与1l 、2l 分别相交于),(11y x A 、),(22y x B ,则可通过求出

21y y -、21x x -的值,确定直线l 的斜率(或倾斜角)

,从而求得直线l 的方程.

解法一:若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则直线l 的方程为3=x ,此时与1l 、2l 的交点分别为

)4,3('-A 和)9,3('-B ,截得的线段AB 的长594=+-=AB ,符合题意,

若直线l 的斜率存在,则设直线l 的方程为1)3(+-=x k y .

解方程组⎩

⎨⎧=+++-=,01,1)3(y x x k y 得⎪⎭⎫ ⎝⎛+--+-114,12

3k k k k A ,

解方程组⎩⎨⎧=+++-=,

06,1)3(y x x k y 得⎪⎭⎫ ⎝⎛+--+-119,17

3k k k k B .

由5=AB ,得2

2

2

51191141731

23=⎪⎭⎫ ⎝⎛+-++--+⎪⎭⎫ ⎝⎛+--+-k k k k k k k k . 解之,得0=k ,即欲求的直线方程为1=y .

综上可知,所求l 的方程为3=x 或1=y . 解法二:由题意,直线1l 、2l 之间的距离为1

2

52

61=

-=

d ,且直线l 被平等直线1l 、2l 所截得的线段AB 的长为5(如上图)

,设直线l 与直线1l 的夹角为θ,则2

252

25

sin ==θ,故∴︒=45θ.

由直线011=++y x l :的倾斜角为135°,知直线l 的倾斜角为0°或90°,又由直线l 过点)1,3(P ,故直线l 的方程为3=x 或1=y .

解法三:设直线l 与1l 、2l 分别相交),(11y x A 、),(22y x B ,则:

0111=++y x ,0622=++y x .

两式相减,得5)()(2121=-+-y y x x . ① 又25)()(221221=-+-y y x x ②

联立①、②,可得⎩⎨⎧=-=-052121y y x x 或⎩⎨⎧=-=-5021

21y y x x

由上可知,直线l 的倾斜角分别为0°或90°.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3=x 或1=y .

说明:本题容易产生的误解是默认直线l 的斜率存在,这样由解法一就只能得到0=k ,从而遗漏了斜率不存在的情形.

一般地,求过一定点,且被两已知平行直线截得的线段为定长a 的直线,当a 小于两平行直线之间距离d 时无解;当d a =时有唯一解;当d a >时,有且只有两解.另外,本题的三种解法中,解法二采取先求出夹角θ后,再求直线l 的斜率或倾斜角,从方法上看较为简单;而解法三注意了利用整体思想处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简化了运算过程.

典型例题四

例4 已知点()31

,-A ,()13,B ,点C 在坐标轴上,且

90=∠ACB ,则满足条件的点C 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