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自由空间光通信(FSO)简述
- 格式:ppt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29
Gamma-Gamma 信道下 OOK 与 DPSK调制误码性能分析张慧颖【摘要】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自由空间光通信中常用的两种调制方式进行性能比较分析,旨在找出一种最适合的调制方法抑制大气湍流。
在分析 Gamma-Gamma 信道下 OOK(开关键控)和 DPSK(差分相移键控)调制的误码率时,将广义超几何方法引入分析。
利用 Matlab 软件搭建系统,通过实验可知,采取相干及平衡探测的 DPSK 调制时性能要比基于 OOK 调制的直接探测高出3.21 dB;通过对双管平衡探测和单管探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双管平衡探测的信噪比优于单管探测,约提高21.6 dB。
因此,基于 DPSK 平衡探测的相干通信方案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s of two modulation modes commonly used in 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s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aimed at finding an optimal modulation method for suppressing at-mospheric turbulences.In analyzing the BER of OOK and DPSK modulations in Gamma-Gamma channels,it introduces the generalized hypergeometric method to the analysis and establishes a system for simulation by using Marlab.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DPSK modulation-based coherent and balanced detection is 3.21 dB higher than that of OOK modulation-based direct detection and that i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dual-tube balanced detection and the single-tube detection,the former is superior in BER,about 21.6 dB higher,verifying that DPSK balanced detection-based scheme is feasi-ble and superior.【期刊名称】《光通信研究》【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4页(P61-64)【关键词】大气湍流;平衡探测;开关键控;差分相移键控【作者】张慧颖【作者单位】吉林化工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吉林吉林 132022; 长春理工大学空间光通信研究所,长春 1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4.3近年来,FSO(自由空间光通信)因其容量高、安全性高、速率快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FSO中PS-QPSK调制系统分析吴猛;张慧颖;陈伯权【摘要】在自由空间光通信(FSO)系统中,由于先进的调制格式能大大提高频谱效率,并可以改善系统的传输容量而备受采用.在研究QPSK(正交相移键控)调制的基础上,对新型调制格式PS-QPSK(偏振切换正交相移键控)的调制和解调方案进行研究,并在新型光学仿真软件Optisystem平台下完成基于PS-QPSK调制格式的系统仿真,实现FSO系统中PS-QPSK调制系统的分析.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该系统可以很好地实现PS-QPSK的调制和解调,具有很好的传输性能;当进行长距离传输时,系统的误码性能降低较小.因此,采用PS-QPSK调制格式的空间光通信系统具有可行性,适合长距离传输.%Because the advanced modulation formats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spectral efficiency and improve the transmission capacity of system,the 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FSO) system has been widely adopted.In this paper,the new modulation format PS-QPSK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scheme was studied,and system simulation was completed under the new opti-system opt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platform based on PS-QPSK modulation format,and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was analyzed.From the simulation results,it could be seen that the system could well implement PS-QPSK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and it had better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For long distance transmission,the BER performance of system was reduced.As a result,the PS-QPSK modulation format of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feasible,and is more suitable for long distance transmission.【期刊名称】《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年(卷),期】2017(036)004【总页数】4页(P146-148,183)【关键词】偏振切换正交相移键控;调制;解调;自由空间光通信【作者】吴猛;张慧颖;陈伯权【作者单位】吉林化工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吉林吉林132022;吉林化工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吉林吉林132022;吉林化工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吉林吉林132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1自由空间光通信(FSO)是光通信和无线通信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兴的宽带接入通信技术。
自由空间光通信中极化码的应用研究邢莉娟;李卓;王卓【期刊名称】《光通信研究》【年(卷),期】2024()3【摘要】【目的】在自由空间光(FSO)通信中,大气湍流效应会导致通信链路性能下降。
【方法】文章提出了一种极化码信道编译码方案,使用蒙特卡洛算法构造了针对FSO通信中常见的Gamma⁃Gamma分布大气湍流信道的极化码。
比较了文章提出的极化码编译码方案与未编码以及相近码长的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在Gamma⁃Gamma分布大气湍流信道下的误码率(BER)。
【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极化码与未编码比较时,在弱湍流强度下,当信噪比>6.7 dB时,极化码方案性能相较于未编码更优;在中湍流强度下,当信噪比>10.3 dB时,极化码方案性能相较于未编码更优;在强湍流强度下,当信噪比>11.5 dB时,极化码方案性能相较于未编码更优。
所提极化码与LDPC码比较时,在弱湍流情况下,当信噪比>7.1 dB时,极化码整体性能优于LDPC码;在中湍流条件下,当信噪比>10.6 dB时,极化码整体性能优于LDPC码;在强湍流条件下,当信噪比>12 dB时,极化码整体性能优于LDPC码。
此外,在码长短、码率低和译码宽度小时,文章所提出的极化码编译码方案具有更优的性能。
【结论】使用所提极化码编码后,有效改善了FSO通信系统中的大气湍流效应,而且在中、高湍流强度这两种恶劣的大气湍流信道环境中,文章所提方案展现出了比LDPC码更为明显的优势。
表明在FSO通信中,极化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总页数】6页(P134-139)【作者】邢莉娟;李卓;王卓【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天地一体化综合业务网全国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1.22【相关文献】1.自由空间光通信中的极化码译码方法研究2.自由空间光通信中校验码辅助极化码译码研究3.自由空间光通信中一种低复杂度的极化码构造方法4.自由空间光通信中极化码译码方法研究5.自由空间光通信中的极化码凿孔方法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摘要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诞生于1960年,我国于1961年研制出第一台激光器,它一问世,即获得超乎寻常的飞快发展,不仅使古老的光学及其技术焕发青春,也生发了许多新兴的学科。
40多年来,激光技术与应用发展迅猛,已与多个学科相结合形成多个应用技术领域,比如光电技术,激光医疗与光子生物学,激光加工技术,激光检测与计量技术,激光全息技术,激光光谱分析技术,非线性光学,超快激光学,激光化学,量子光学,激光雷达,激光制导,激光分离同位素,激光可控核聚变,激光武器等等。
这些交叉技术与新的学科的出现,大大地推动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激光正以特殊的方式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
本文通过对激光特性的认识,展示了激光在军事上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化以及其快速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展望激光未来发展的趋向与前景关键词:激光军事未来激光武器的分类:不同功率密度,不同输出波形,不同波长的激光,在与不同目标材料相互作用时,会产生不同的杀伤破坏效应。
激光器的种类繁多,名称各异。
按工作介质区分,目前有固体激光器、液体激光器和分子型、离子型、准分子型的气体激光器等。
按其发射位置可分为天基、陆基、舰载、车载和机载等类型,按其用途还可分为战术型和战略型两类,即战术激光武器和战略激光武器任何物体都能辐射和反射电磁波,并具有不同的辐射和反射特性。
利用不同的光学遥感器,从空中或远距离探测目标和环境的光学波段电磁波信息,经光学、电子技术处理后,为军事应用、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服务。
光学遥感技术的发展可追溯到19世纪, 1858年在巴黎上空的气球上拍摄了第一张空中照片。
20世纪初发明飞机后,航空摄影广泛用于军事侦察,黑白、彩色的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照相技术得到实际应用。
60年代初,美国研制成功红外扫描仪和多光谱扫描仪,提供了新的遥感手段。
1957年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后,航天遥感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照相侦察卫星、预警卫星、测地卫星、气象卫星和载人飞船等多种航天器上,广泛采用可见光、红外和多光谱遥感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