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园林景观设计初探
- 格式:pdf
- 大小:318.99 KB
- 文档页数:3
芳香花园五感景观设计初探摘要:芳香花园可以提供给人们较为直接的五感体验,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个维度的体验感受。
本文简单介绍了芳香植物和芳香花园的概念和使用功能,分别简述了芳香花园五感景观设计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的设计要点,以期为芳香花园的景观设计提供一些设计思路,便于芳香花园景观设计工作的推进。
关键词:芳香花园、五感、景观设计芳香植物(Aromatic plants)最初在英文中被称为“Herb”,来源于拉丁语Herha,意思是指香草,在中文早期主要是指“药草”或者“香草药”,国外常常指草本植物[1]。
芳香植物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是指其花朵能够散发香气的植物,如桂花、茉莉花等;广义上是指植物的全株或个别部位能散发或提炼芳香物质的植物,如薄荷全株都可以散发香气、芒果树在果实成熟时会散发果香等。
芳香植物的芳香原理是其植物组织器官根、茎、叶、花、果实或者种子中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分含有芳香油、香精油、挥发油或难挥发树脂状分泌物等芳香物质,因此芳香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园林观赏价值,还具有药用、食用、调味、提炼精油等用途[2]。
芳香花园是以展示芳香类植物为主体,并配合其他园林设计要素营造芳香植物专类园,给人们游览、科普教育、生产、休闲娱乐等活动提供了场所。
现代经济发展快速,三年抗疫又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无法抵抗的经济影响,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回归自然,到自然环境中散步、奔跑或是休憩,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的解压方式。
芳香花园可以给人们提供自然芳香的环境氛围,是人们修身养性、休闲娱乐的绝佳之所。
人主要是通过对园林景观身临其境的生理感受来感知景观环境带给人心理上影响,所以人对环境最直接的五种感官听、嗅、看、闻、触所接收到的信息对人的心理感受尤为重要,所以对芳香花园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建立在对人对芳香植物“五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近年来已经将“五感”的设计理念应用到景观设计当中,我国虽然在景观的“五感”设计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利用植物、水体、石材等自然元素,结合人工影响,创造出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环境空间。
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美观度,还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人文需求和功能需求等各方面因素。
以下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原则:1.生态性原则:倡导绿色环保,尊重自然规律,注重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合理选择植物种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艺术性原则:园林景观设计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需要注重美感和审美价值,营造具有艺术性和富有创意的景观空间。
3.实用性原则: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美观,还要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如提供休闲娱乐、教育宣传、环境疏导等功能。
4.功能性原则:根据景点的功能定位,合理规划景区的功能分区,如游览区、休闲区、文化展示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5.可持续性原则:园林景观设计应注重可持续发展,从设计、材料选择、施工过程等各个方面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能源效率等因素。
二、注意事项:1.地形规划:应充分考虑景区的地理地形条件,根据不同地形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利用地势变化营造层次感和空间层次。
2.植物选择:根据景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和景观要求,选择适应力强、成活率高的本地植物,注重植物的生长周期和景观效果。
3.基础设施建设: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亭台楼阁、桥梁、照明等,需要注重实用性和安全性,以提供方便舒适的游览环境。
4.生态保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注重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5.水体设计:水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重要的元素之一,需要合理规划水体的位置和形态,注重水体的循环利用和水质净化。
6.照明设计:合理的照明设计能够提升夜间景观的效果和安全性,应根据景区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当的照明方式和灯具。
7.文化价值:园林景观设计应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价值,注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以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景观空间。
8.可访问性:园林景观设计应考虑到各种人群的需求,包括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无障碍设施,保障人们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与景观设计初探———以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为例李瑞琪,王琴*(湖北工业大学土木环境与建筑学院,湖北武汉430068)煤矿废弃地在我国矿业废弃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环境影响和土地破坏严重,治理修复的需求十分迫切。
以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煤矿废弃地所具有的潜在景观功能和利用条件,探讨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模式的可行性和实现途径,从而总结出具有规律性、可以推而广之的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
本文以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与岩石园为例,依据相关理论,探讨矿山废弃地景观再生模式的实现途径。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景观设计;矿坑花园成新的景观元素,使它成为新兴矿业文化资源。
2矿山废弃地成因分析与研究意义2.1矿山废弃地成因分析釆煤受损土地在我国总量庞大、分布广泛,逐年递增,有效复垦不足,造成生态环境、土地资源、地表景观、植被、水资源、大气环境等诸多方面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对土壤的侵蚀和破坏使地表生物量减少,矿区原有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减弱或完全丧失,生态完整性遭到破坏;破坏地表景观,使原有地表形态、自然外貌特征发生巨大改变,形成大尺度的地表创面或使地表荒凉萧条,并逐渐丧失自然特征和美感,与周围未开采区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突;破坏植被,或者使土地退化,难以支撑植物生长;酸性矿山废水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有毒气体释放和扬尘造成大气污染;滑坡、崩塌、塌陷、地裂、泥石流等引发地质灾害;影响矿区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并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等[4]。
因此,如果能在煤矿废弃地的治理修复和城市绿地开发建设中找到契合点,利用釆煤后损毁的土地,进行基于风景园林学的修复利用,并获得更大的综合效益,将是十分必要并具有现实意义。
2.2研究的意义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依赖于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我国目前逐渐重视对矿山废弃地进行生态恢复和综合治理,一般可通过对废弃矿山原有的资源进行更新、改造和再利用,使退化的景观得以恢复,寻求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和谐统一。
生态理念下的“园林式”工业景观设计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生态理念下的“园林式”工业景观设计,该设计方式将工业区域转化为具有生态功能和美学价值的景观空间。
文章介绍了传统工业景观的不足之处,并阐述了“园林式”工业景观设计的核心原则与特点。
通过研究案例,分析了该设计方式对环境保护、创造美好城市生活以及提升产业形象的积极影响。
最后,本文提出了未来发展“园林式”工业景观设计的挑战和推广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理念、园林式工业景观设计、生态环境、绿色工业引言:工业景观一直以来被视为单调、丑陋的存在,给人们带来环境污染和剥夺美好视觉体验的感觉。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对美好城市生活的追求,人们对工业景观的期望也开始发生改变。
生态理念下的“园林式”工业景观设计应运而生,通过融合自然元素和艺术创意,将工业区域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宜居的生态景观。
1工业景观设计的现状与挑战1.1 工业景观设计的定义与特点工业景观设计是指对工业园区或工业场所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它与传统的景观设计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工业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工业生产活动的特殊要求和环境限制,包括物质流、能源流、信息流等。
其次,工业景观设计需要满足人们对美观、舒适和安全感的需求,同时还要与周边自然环境和社区相协调。
最后,工业景观设计还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环保、节能和资源利用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
1.2工业景观设计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与挑战在工业景观设计中存在着一些环境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工业园区的密集布局和大量的建筑设施,会对周围的土地、水源和空气质量产生影响,并且可能会给周边的生态系统带来压力。
其次,工业景观设计中常常需要处理工业废弃物的问题,如污水处理、废气排放等,这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工业景观设计还需要考虑噪音、震动等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1.3生态理念对工业景观设计的启示生态理念对工业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
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简短范文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学科,旨在创造美丽、实用、可持续的户外空间。
其核心理念是将自然与人工元素融合在一起,创
造出一个和谐、舒适、有意义的环境。
以下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几个重
要理念:
1. 自然元素:自然元素是园林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它包括
植物、水体、地形等自然特征,这些元素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
和愉悦的体验。
2. 空间分配:空间分配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通过
合理地分配空间,可以创造出不同功能和氛围的区域,比如花园、露台、草坪等。
3. 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通过选择适当的植物和材料,以及采用节能和环保技术,可以最大限
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艺术性:艺术性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通过运用
不同的设计元素,如颜色、形状、纹理等,可以创造出独特而美丽的
景观。
5. 实用性:园林景观设计必须是实用的。
它应该为人们提供实用的功
能和便利,比如休息区、游乐区、步行道等。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多元化的学科,需要运用多种技能和
知识来创造出美丽、实用和可持续的空间。
通过融合自然和人工元素,分配空间,注重可持续性和艺术性,并提供实用功能,可以创造出令
人愉悦和满意的户外环境。
某厂区绿化景观设计方案一、基本概况:工厂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还是工厂文明的标志。
信誉的投资并维护城市生态的平衡。
XXXXX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处的XXXXX市X县X县城北的黄河之滨,连霍高速公路和陇海铁路从厂区南部通过,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占地350 余亩,此次绿化面积约63000 平方米,包括办公楼前入口广场设计、办公楼后中心花园设计、生产作业区及厂房周边环境设计等等。
二、绿化设计依据:1. XX电力勘测设计院提供的厂区总平面设计图纸一份。
2. XXX气象资料。
3. 工厂绿化景观设计相关规范。
三、设计主导思想:本次绿化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建筑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
使环境成为公司文化的延续。
其设计特点有:1. 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厂区员工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 ,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
2. 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 ,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
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厂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3. 厂区之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
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
使之与建筑相适应。
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全区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体系。
4. 绿化景观设计围绕我厂文化的内涵,营造出“五境”即“品味高雅的文化环境,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充分体现出####电力有限公司的景观特性。
四、设计原则:1. “以人为本” ,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
“人” 是景观的使用者。
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探究◎李扬摘要: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由于这项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特点,因此需要充分对各方面因素进行考虑,尤其是生态、环保等地域性的特征,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生态特色的风景园林,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还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不一样的风景环境。
基于此,本文就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进行简要探讨。
仅供业内同行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一、风景园林设计思想(一)生态恢复设计思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环境破坏与资源浪费问题日益加剧,一般情况有人生活的地方就会破坏环境。
因而为了提高生态环境自我恢复能力,景观设计人员要根据生态设计原则,合理恢复废弃地与垃圾场的生态状况,在生态恢复基础上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二)补偿与保护景观生态设计中,基于出现的问题深入了解景观建筑中资源耗损情况,利用合理设计,尽可能减少资源损耗。
完成生态设计后充分应用于园林建设中,以防园林大规模修改而浪费资源。
生态设计中,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发展更加和谐。
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加强环境保护,适当调整环境保护与设计方案,明确各时期优先顺序,保障景观设计美观性的同时,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二、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一)多样性原则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速度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
风景园林的规划和设计,不仅是目前现代化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前提条件。
在整体发展中,要遵循多样性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保证植物的多样性,这是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关键要素。
在选择和应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植被时,可选择生物结构具有相似之处的植物群落,避免植物配置的单调性、局限性,最大限度发挥植物在结构、功能等各个方面的特性。
在实践中,不断增强人为干预和影响,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有效规避天灾、人祸及病虫害等灾害。
(二)层次性原则遵循层次性的基本原则,增强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中植物群落的层次感。
园林景观设计说明园林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工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功能的室外空间,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社交交流和身心放松的场所。
下面是一份园林景观设计说明,包括设计目标、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素等内容。
一、设计目标1.创造美好环境:园林景观设计的首要目标是创造一个美丽宜人的环境,通过绿植、水景、建筑和装饰等元素的组合,打造出令人愉悦的场所。
2.提供舒适体验:设计要考虑人们的舒适感受,包括环境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布局合理的座椅和遮阳设施,以及平滑舒适的步道和道路。
3.功能性和可持续性:园林景观设计要考虑场所的功能需求,如活动区、游乐区、休闲区等,同时要关注可持续性,通过植物、材料的选择和环保施工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设计原则1.自然与人工的结合:园林景观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元素,如土地的起伏、水体的流动等,与人工景观相结合,创造出自然与人工相融合的美景。
2.整体与细节的协调:设计要兼顾整体的布局和细节的处理,整体上要具备统一性和流线性,细节上要注重形式和材质的协调,细腻的景观元素能提升整体的美感。
3.功能与美观的统一:设计要兼顾功能性和美观性,既要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又要注重美学效果,通过巧妙的布局和组合,使功能与美观相统一4.文化和历史的传承:设计要注重与所在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相结合,通过景观元素、装饰和建筑等手法,体现地域的特色和历史的记忆,使设计更具意义和内涵。
三、设计要素1.植物景观: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树木、灌木、草坪、花坛等。
植物的选择要考虑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注重绿化效果和季节变化。
3.建筑和装饰:建筑和装饰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亭台楼阁、假山、雕塑等。
建筑的风格和材料要与环境相协调,装饰要考虑色彩和质感的搭配。
4.道路和路径:道路和路径是人们流动的主要通道,设计要考虑行人和车辆的需求,合理布局和规划,创造出舒适安全的通行环境。
园林公园景观设计理念园林公园景观设计的理念是以人为本,通过营造和优化自然、人文、社会各个方面的环境,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地空间。
以下是关于园林公园景观设计理念的详细介绍:1. 自然融合: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融为一体,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使自然环境与人工建筑相互协调,形成和谐的景观格局。
同时,注重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园林公园生物多样性。
2. 可持续发展:在园林公园景观设计中,注重节能、环保、循环利用等可持续性原则。
例如,通过合理选用植物,减少灌溉水量;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广与自然循环系统相结合的处理方式,如雨水收集和利用。
3. 多功能性:园林公园景观设计应该满足人们的多重需求,打造具有休闲、游憩、教育、文化、艺术等多重功能的场所。
通过设置健身道路、运动场地、游乐设施、亲水空间、文化广场等,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场所和服务。
4. 引导与引领:通过景观设计引导人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激发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理解和关注。
例如,通过设置显著的标志性景点和导览设施,引导游客游览和参观;通过营造宜人的环境,引领人们主动参与园林公园活动和项目。
5. 历史文脉与土地特征:园林公园景观设计应该充分尊重和保护历史文脉和土地特征,使之成为城市文化的延伸。
通过恢复历史遗迹、保留传统建筑风格、展示当地文化特色等,加强人们对历史和文化的认知。
6. 参与与共享:园林公园景观设计应该注重人们的参与和共享,建立开放、包容的空间环境。
通过开展社区参与式设计、开放式活动和教育项目,使园林公园成为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和享受的场所。
7. 美学与创新:园林公园景观设计追求美观、舒适和卓越,在保证功能性的基础上,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材料和技术,打造独特的景观效果。
例如,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智慧园林公园;运用艺术元素和雕塑装置等,提高公园的审美价值。
总之,园林公园景观设计理念旨在打造以人为本、自然融合、可持续发展、多功能性、引导与引领、历史文脉与土地特征、参与与共享、美学与创新的园林公园空间。
·220· 第42卷第5期 2 0 1 6年2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1.42 No.5
Feb. 20l6
文章编号:1009—6825(2016)05—0220—03 核电厂园林景观设计初探★
宋恬恬 宋祺炜 刘琚瑶 马锣莹 赖齐贤 (1.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浙江杭州 310000; 2.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杭州L 310000; 3.浙江农林大学集贤学院,浙江杭州310000:4.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针对核电厂的特殊性,分析了核电厂对景观设计的要求,提出了核电厂景观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并从入口、厂前区广 场空间、生活服务空间、道路、树种选择等方面,阐述了核电厂景观设计的策略及重点,为今后核电厂的景观设计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核电厂,景观设计,景观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3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在化石能源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环境代价的背景下,清洁能源 是当下发展的方向。其中核能自1951年被人类首次利用发电 后,已成为目前世界电力供给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近年国际核 电市场风云变幻,一方面法国正大力发展核电,一方面德国宣布 将于2022年彻底放弃核电,且福岛核事故更是引发了人们对核 电的广泛争议。面对世界核电发展的严峻形势,中国将何去何从 是目前被广泛关注的。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电能的需求量随经 济发展与日俱增。截至2014年年末,我国电力总规模居世界第
一,
其中火力发电占七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仅占30%左
右(核电发电量仅占全国总发电量的约2%) 。随之而来的是 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和排放大国的减排压力。虽然发展清洁 能源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但是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 源的利用存在季节、气候等因素限制。相比而言,核能从耗材、占 地、效率来讲,都是我国电力结构改革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 正逐步加大核电产业投入,2013年发布的《国家能源“t二五”规 划》中明确提出要“安全高效发展核电” 。截至2013年7月31 日,我国大陆已有17台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正在建设机组28 台,已成为世界在建核电机组规模最大的国家。作为景观设计人 员,探讨核电厂景观设计理论,是今后学习实践的新方向。 1 核电厂特殊性对景观设计的要求 核电厂通常选址在背山面水的地带,以满足水源需求同时分 隔厂区与城市空间。从目前世界建成运行的核电厂来看,厂区周 嗣环境普遍具备优美的自然景观条件。大环境下,景观设计应作 为生态自然环境与现代核工业厂区的媒介,在核电厂区中延续自 然环境形态,维持人类工业企业发展与生态的平衡。因此,核电 厂景观应以自然式风格为主。 核电厂一旦发生事故,其破坏性远强于其他类型电厂,因此 核电厂对安全有更高的要求。规范规定核电厂要害区(处于保护 区内,存有设备、系统、装置或核材料的区域,若遭到破坏,就可能 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不可接受的放射性后果)和保护区(始终受到 警卫或电子装置严格监控的区域,其周界具有报警监视没备及完 整可靠的实体屏障,出人口受到人防和技防措施的严格控制)禁 止营造景观,景观设计红线范围控制在保护区实体屏障外围和控 制区(任何采用临时措施或永久屏障设定的、具有明显界限的、出 入受到控制的区域,它能隔离开在该区域内的核材料、设备和人 员)内部 J。设计过程巾,应配合核电厂平面布局,控制好绿地 率,依据核电厂滞尘、隔音、辐射监测等具体安全要求针对性的配 置园林要素 。 历史上几次重大核事故后,公众的恐惧和抵制心理给核电发 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景观设计需要在恰当区域具备一定的 科普功能,并注重传达核电的安全和人性化,让公众科学、正确的 认知核电。我国的“徐大堡核电项目”就用事实证明了景观在核 电项目开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2核电厂景观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 2.1 指导思想 核电,一 景观设计首先应该考虑安全这个关键因素。相比其 他类型的电厂,核电厂的安全问题更为复杂,事故的后果也更为 严重。核电厂景观设计应该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目标。面对当前 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做出“大力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在此宏观规划背景下,核电厂 景观设计需要体现生态、绿色和低碳的设计思想。以秦山核电厂 为例,厂区景观设计应体现海盐县域总体规划中,对海盐“tl1海 湖,核电源,海湾城”的形象定位和突出“产业特色,建设环境优美 的生态厂区景观”_6 的要求。核电厂景观设计应该展现企业文化 精神。企业文化是企业无形的资产,也是企业独特靓丽的符号, 而厂区景观能承载企业人性化、亲情化等文化特点,也能赋予企 业更多更深的内涵和个性特色。因此,在核电厂景观设计中展现 企业文化是必不可少的。 2.2设计原则 1)安全为先,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安全是核电工业的 生命线、核能企业的生存线、核电员工的幸福线。景观设计应基 于安全的前提下,考虑不同功能类别的景观空间设计。 2)因地制宜,营造绿色生态空间的原则。在当前侣导低碳经 济的宏观背景下,核电厂景观营造应凸显生态理念和人性化理 念。在景观结构、园林材料、树种选择中做到真正的因地制宜。 3)融合文化,挖掘场所精神的原则。景观文化源自企、I ,又 反作用于企业,它通过建立人与环境的关系,给 景观空间生命 力。再现历史场景、提取产业符号等都是展现场所精神的途径和 方法。 3核电厂景观设计策略和重点 凯文·林奇将城市结构中能反映城市个性并给人们留rF深
收稿日期:2015—12—0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410341010) 作者简介:宋恬恬(1994一),女,在读本科生; 宋祺炜(1994一),男,在读本科生; 刘琚瑶(1994一),女,在读本科生
马锣莹(1994一),女,在读本科生 通讯作者:赖齐贤(1965一),男,博士,教授 第42卷第5期 2 0 1 6年2月 宋恬恬等:核电厂园林景观设计初探 ·221·
刻印象的五个要素总结为: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 J。而 对于核电厂这样较小尺度的特殊场地而言,可归纳为:空间和标 志。前者更偏向于情感上的体验,后者注重形态上的视觉冲击。 两者都有局限性,只有通过景观轴线、空间序列的组织才能互相 强化,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形式。因此景观设计应首先建立一个 整体的景观构架,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空间的具体特征,研究空 间设计的侧重点和策略。 3.1 入口空间景观设计 入口分为主入口和次入口,后者主要承载物流运输功能,人 口空间景观设计主要针对主人口。厂区人口空间通常为开敞式, 以体现产业特色、提升企业形象为目标。设计首先应把握好构筑 物、地形、植物的空间尺度关系,其次要考虑造型、颜色和细节材 质的搭配。例如中油宝世顺钢管有限公司厂区人口空间的标志 性雕塑,取自公司“现代、生态、环保”的主题立意,以企业制造材 料——不锈钢为主要材料,将产业元素“火焰”的抽象形态作为雕 塑基座展现企业特色,并寓意企业前景。整体入口空问配合了水 景和地形,艺术感极强,令人印象深刻。借鉴宝钢成功案例,核电 厂入口空间可将核电、原子、辐射等产业元素抽象化,结合空间、 色彩构成的艺术方法处理,让核电以其特有的“符号”在入口空间 中呈现,这是展现企业和核电产业独特印象的方法。 3.2厂前区广场空间景观设计 厂前广场区是核电厂景观构架中的重点,一般处于景观轴线 的高潮部分,起到统领整体空间的作用。广场空间构成概念同样 应基于设计指导思想,来源于企业本身。核电厂入口空间应当体 现独特和精致,广场空间则应当更加的精彩和大气。湛江“奥里 油”发电厂厂区的景观大道采用电流能级辐射的概念来源,将直 线与折线结合,传达简洁、通畅的电流风格。办公楼前游园使用 半圆到圆形渐变的形式,在充满动感的电流轴线中强化了亲切 感,让整体景观缓和而自然。因此厂前广场空间首先需要有特定 的主题,围绕主题层层展开,避免单一和空泛。在核电厂广场空 间中,应仔细分析场所的特质,由既定主题展开后续次空间主题, 整体相互联系。其次,在广场这样大尺度的环境下,构筑物、绿 化、水体、铺装等景观元素应根据既定的观赏点、视距、视角等控 制好面积和空间比例,以保证在不同的远近距离和观赏角度上, 视野范围内都有主体景观,达到预期效果。最后,作为核电企业 的主体景观空间,其景观力求一定的创新。一个成功的厂区景观 设计,不仅应满足场地基本需求,还应重视新思路、新方法的运 用。韩国首尔的West Seoul Lake Park,是一个极富创新思维的项 目。该作品的亮点在于安装在场地中心人工湖中的声控喷泉,成 功的将长期困扰人们的机场噪声转变为景观的一部分,成就景观 的“新生”。由这个案例受到的启发是,辐射作为核电厂劣势的存 在,是否也可以用另外的形式呈现,如果考虑设计景观灯类的辐 射监测的装置,不同辐射强度呈现不同色彩和明暗的灯光,让辐 射也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在景观中,未尝不是一个创新的想法。 3.3生活服务空间景观设计 特定的历史故事、文化情感,需要特定的场所空间来表达,生 活服务空间是传递场所精神的重要载体,可通过营造建筑中庭、 小广场等休憩场所景观,在人们步行游览、社会交往时建立起人 与场所的对话机制,在景观体验中建立精神上沟通。青海原子城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园中有一个下沉广场,通过对植物、雕塑 布置点、角度的把控,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信箱故事”。这是 一个极富张力和感染力的空间,不仅仅因为其中景观要素的巧妙 组合和艺术美感,更多的是因为它表达了一个关于无私奉献、敬 业爱国的真实故事,没有太多英雄主义的色彩,却多了一份可以 触及的真实感,将场所精神和时代精神演绎到极致 。核电厂生 活服务空间的设计,恰当的将历史片段、故事情节融入其中是十 分重要的。这可以更多的让人与场所互动,感知景观传达的文化 情感,让厂区景观成为场所精神传达媒介。另外,生活服务空间 的功能性小品应体现人性化设计,要求设计师充分结合大众行为 心理学知识,让景观符合人性需求 。 3.4道路空间景观设计 对核电厂而言,便捷的交通有利于联系外界和内部生产运 作。道路空间景观设计,首先应明确这个空间在整体布局中的定 位,其次在安全和便捷的基础上推敲空间内部各要素的组合。人 行道与车行道有尺度上的不同,应根据厂区道路宽度和具体需求 设计。快车道景观空间重在视线的引导和节奏的变化;人行道、 园路等则有景观微观上的要求,空间上应变化丰富,移步异景 ” 。 重要道路景观节点处,可使用观赏性强的植物点缀。景观细部设 计应考虑材料、色彩、图案形式对场所气氛的烘托和指向作用,并 且做到与其他景观要素联系和呼应。核电厂道路空间景观设计 与一般厂区没有太大差别,但由于道路空间的植物使用量大,选 用符合厂区要求又满足景观需求的主干树种是道路空间设计的 重点和难点。 3.5树种选择 树种选择上,出于核电厂对空气质量和防火要求,植物必须 使用常绿树种,并且不得使用散布花絮和油脂含量高的树种… 。 我国沿海核电厂骨干树种建议选择生长缓慢、植物水分含量较 高、抗风、病虫害少的乡土常绿乔木。为减轻日常养护压力,建议 在核电厂重点区域采用冷季型草坪,其他区域采用白三叶、沙地 柏和景天类地被植物。厂区若有栽植污染指示性植物的需求,可 考虑苔藓做14 C排放的指示植物 。但不同地域的核电厂绿化 树种的选择上差别较大,真正符合空气质量、防火、养护管理等各项 要求的植物种类其实并不多,需要根据厂区实际情况做具体判断。 4展望 我国正处于核电快速发展阶段,核电厂景观设计作为一个新 兴的课题在不断进步和突破。针对我国核能公众认知度问题,更 多核电景观将走进人们生活,成为普及正确核电认知观和缓解公 众抵触情绪的有效方法。辽宁省徐大堡核电项目烧锅杖子村核 电科普文化广场的正式建成使用,让百姓休闲娱乐之余更直观的 了解核电的真面目,最终该项目以97.5%的工作接受率正式上 马 ;浙江海盐以“中国核电城”为目标,正规划建没:新能源科 技公园、“核电从这里起步”主题公园等系列走进居民身边的核电 景观。未来,更加先进的核电技术将被开发和升级,中国核电发 展存在多种可能性 。但无论是德国Wunderland Kalkar那样的 温馨的“后核电”景观,还是三一试爆场那样令人恐惧的反讽场 景,核电景观必将呈现多元化,成为一种独特的景观形式。 5 结语 核电厂自身存在特殊性,也存在一般工业企业的共性。核电 厂景观设计虽然面临诸多要求和限制,但这也是设计的机遇所 在。在今后核电厂景观设计的研究中,核电厂景观设汁应从“空 间和标志”人手,探讨如何展现一个具有时代精神和场所精神的 核电厂景观。作为设计人员,需要更深入解读核电厂特质,不断 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学习优秀厂区景观设计经验,在长期的实 践和研究中检验并调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