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个体更多关注的是自身发展问题,中等职业学校关注的则是“双师型”教师群体专业发展问题。对学校而言,首先,必须要明确“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地位。其次,要清楚地认识到“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在其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是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认识的基础。

一、学校要积极拓宽教师的引进渠道

从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进入中等职业学校担任专任教师,是尽快改善学校教师队伍结构、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但事实却不尽如人意。学校看中的企业有实践经验的人才要么由于学历不够不能成为学校的正式编制人员;要么是因为待遇与社会上同行差距较大,对优秀人才缺乏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首先要积极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引进人才的特殊政策。同时,还可以考虑建立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兼职专业教师队伍。

二、学校要形成系统有效的校本培训体系

校本培训的目的是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的发展。因此,校本培训必须围绕建设一支合格的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而努力。在确定校本培训目标的过程中,既要有总体目标,又要有具体目标。校本培训的内容既要体现学校、教师发展的需要,也要体现国家发展的需要。内容上一般包括教育理论学习、专业知识的

扩充、专业技能的培训、研究能力的发展等;形式上主要有教研活动、听课评课、经验交流、专题讲座、课题研究、行动研究、现场观摩等。在制度上要形成有效的导向和激励机制。在时间上,要充分考虑给予教师合适、充分的时间。在组织上,要把教研组变革为学习型组织,成为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阵地。校本培训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外延,既需要开展校际之间的横向交流,也需要与高校、师资培训基地之间的纵向合作,更需要与企业、行业的深度合作。

三、学校要建立分阶段评价机制

依据教师发展阶段理论,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一般可以分“3、6、9”三个时期:即3年内为成为一名合格教师时期;3~6年内为形成一定教学风格时期;6~9年是一个分化时期,就是说有的“双师型”教师会由于种种原因将不可能有更大的进步,而有的“双师型”教师将发展成为骨干教师或专业(学科)带头人。不同发展阶段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在合格时期,我们可以采用“目标达成度”的策略,如: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就是一位新手首先必须达到的;到具有一定教学风格时期,由于“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这时就要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会更有助于“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到第三时期,“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更新、专业自主的发展,最好是以其所输出的科研成果、所带教的青年教师等来评价其工作,激励其更上一层楼。

四、学校要建立有利于“双师型”教师发展的有效激励机制

为了彰显“双师型”教师在学校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应制订一系列的激励政策来鼓励教师向“双师型”发展。如:授予符合条件的教师以“双师型”教师称号,在薪酬待遇上体现“双师型”教师的待遇更高一筹,使“双师型”教师感到受到尊重、有成就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提高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个持续不断的长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校通过创设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尽可能地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走向成熟。“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中国新时期职业教育持续存在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是我们必须为之不断努力和奋斗的方向。

(作者单位重庆市垫江县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