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到全面经济建设

  • 格式:ppt
  • 大小:929.50 KB
  • 文档页数:4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
亚历山大•格申克龙在《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中提出: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其工业化的起步就往往越缺乏连续性, 而呈现出一种由制造业的高速成长所致的突然的大突进进程。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在其工业化进程中对工厂和大企业的强 调也就越明显。 一个国家经济越落后,就越强调生产资料而非消费资料的生产。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人们消费水平受到的压力就越沉重。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旨在增加新兴工业的资金供给并为之提 供较为集中和明确完备的倡导性的指导的特殊制度因素所起的作 用也就越大;一个国家经济落后的程度越大,这些因素的强制性 和广泛性也就越显著。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其农业也就越不可能通过农业劳动生产 率的提高在为成长中的工业获得一个不断扩展的工业品市场方面 起到任何积极作用。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
初始的选择
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不利条件: 工业化的起点极低。 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极端尖锐,人均耕地拥有 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已有的工业发展和农业严重脱节,二元经济 结构极为明显。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
初始的选择
面对着这些不利条件,我们在初始工业化道路选择时, 本应考虑到下述几个问题: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
初始的选择
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有利条件:
一个大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5亿多人口。 革命的成功使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历史上封建 军阀割据的局面被彻底结束,各地区、各民族能够 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进行平等互利的贸易往来。 内战的结束,剥削压迫阶级被打倒,使人民有着空 前的建设热情和实现和平发展的渴望。
建国初期到全面经济建设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讨论建国前后中国领导人如何选 择新民主主义的国体,确立新民主主义的 基本经济纲领,他们是怎样提出向社会主 义过渡的总路线纲领,又是怎样选择工业 化道路和发展战略,提出了怎样的发展目 标?为什么中国也选择了苏联式的计划经 济体制,它的优点和弊端是什么?中国的 经济体系又和苏联有什么不同?如何评价 毛泽东时代?
一、建国初期中国领导人的选择
毛泽东最初的构想和选择:新民主主义
创建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紧迫的基 本任务。 “迅速的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帝国主义,使中 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 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建国初期搞新民主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现代 化发展理论的一大创新,它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 济十分落后的人口大国如何发动现代化、推动工业化 的基本问题,新民主注意的经济纲领是一个有助于多 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的新经济政策。 毛泽东已经有采用“计划经济”的想法。
内容提要
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经济体制的制度选择 对外关系的政策选择 中国领导人对上述三个主要方面的选择, 不止是个人意愿的主观选择,也是他们对 各种外部挑战的不同反应,受到既定的社 会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的各种客观制约, 同时也受到是执政党决策机制的影响。
内容提要
1949-1956年期间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 义转变时期 1956-1966年期间是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 义时期 1966-1976年期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 1978年至今是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时期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
毛泽东在建国前曾预言,中国经济建设的速度将不 是很慢而可能是相当地快,中国的兴盛是可以计日 程功的。 刘少奇是最先提出中国工业化发展思路的领导人。 毛泽东与民主党派人士梁濑溟就建国之后是否立即 实行工业化的争论。 毛泽东与党外人士关于工业化重点问题的争论。 1956年之后毛泽东重新认识“农、轻、重”的关系。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
在二次大战之后,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 提出了追赶发达工业化国家的目标,都把工 业化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中国作为农业人口为主的世界人口大国,搞 工业化遇到十分尖锐的农业落后与工农业协 调发展的矛盾。
Hale Waihona Puke Baidu、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
中国工业化的“原始积累”来源
中国的近代工业早在19世纪下半叶就已出现, 但在其后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历史进程中,由 于长期战乱和外国资本凭借着政治上的强权及 经济上的侵略,大量利润源源不断地流回了资 本地母国,因而我们自已地民族工业始终未能 真正发展起来。到1949年时全部产业资本总额 也仅为新人民币200亿元左右,这就是从晚清 腐败政府到国民党政权留给新中国地全部工业 化基础。
一、建国初期中国领导人的选择
刘少奇关于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构想
民主革命胜利后,还不能马上直接采取社会主 义实际步骤。 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经济。 最早提出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任务 是搞经济建设,也是最早提出要参考中国国情、 中国的现实条件和发展阶段的制约作用,还是 最早提出正确对待私营商业、确保私有财产等 方面的观点。 毛泽东与刘少奇的分歧。
一、建国初期中国领导人的选择
毛泽东最初的构想和选择:新民主主义
毛泽东在建国初期选择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实 行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目的是促进生产力 的恢复和发展,创造条件向社会主义过渡。 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搞统一共和国,而不 实行联邦制。 新中国的三大外交方针。 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这是中国当代政治民主制度的重大创 新和最大优点。
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因此必须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一 个较长时期的恢复和发展,使其和工业发展水平相协调。 由于中国最丰富的资源是劳动,最稀缺的资源是土地和资本, 因此中国工业化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在相当长时期内大力发展 中小企业,大量吸收劳动就业,减轻农业剩余劳动对土地压力。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中国工业化的市场主要面向国内, 在工业化初期又主要依靠农业和农民提供积累。
一、建国初期中国领导人的选择
毛泽东提出了“一化、三改”的目标
毛泽东正式提出了实现“一化、三改”的过渡 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一化”的核心是国家工业化。 “三改”的核心是农村集体化和城市国有化, 将私有经济改造为公有经济,试图将国有经济 成为经济主体。 “一化”是作为世界人口大国,重新自立于东 方的国家发展目标,“三改”实现这一目标的 经济体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