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创作中的结构表现
- 格式:pdf
- 大小:357.84 KB
- 文档页数:6
建筑艺术中的结构美一、建筑美学的本质与特征建筑美学是一门研究建筑领域中美和审美问题的学科,它是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
建筑美学的本质在于探索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建筑美的创造,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和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
形式美学:建筑的形式是其美学特征的重要体现,包括建筑的外观、比例、尺度、色彩等。
形式美学研究建筑的形式语言和构成元素,以及如何通过形式来表达美。
空间美学:建筑的空间组织和利用也是其美学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空间美学研究建筑内部和外部空间的组织方式,以及如何通过空间来营造美的氛围。
文化美学:建筑是文化、社会和历史的象征,因此建筑美学也与文化密切相关。
文化美学研究建筑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内涵,以及如何通过建筑来表达和传承文化。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美学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建筑应该根植于自然环境,并与其相互协调,形成一种整体的美感。
审美价值和功能:建筑美学不仅关注建筑的审美价值,也关注其功能性。
建筑应该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带来美的享受。
审美效应:建筑美学研究建筑对人们心理和情感的影响,即建筑的审美效应。
通过研究人们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反应,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创造建筑的美。
建筑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从形式、空间、文化、自然、功能和心理等多个角度来研究建筑的美和审美问题。
通过深入理解建筑美学的本质和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建筑创作和欣赏。
二、结构美在建筑艺术中的意义结构美是指建筑通过其构件的排列、组合和连接方式所展现出的审美特征。
它不仅包括建筑的力学性能,还涵盖了材料、形态、比例和空间等方面的美学价值。
结构美在建筑艺术中的意义体现在它能够将功能性与审美性完美结合,创造出既实用又美观的建筑作品。
建筑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人们的实际使用需求,而结构美恰恰能够提升建筑的功能性。
合理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能够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
例如,通过优化柱网布局和梁板结构,可以创造出更加开阔和灵活的室内空间,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悬挑结构的建筑形式表现分析发布时间:2021-03-15T11:28:20.023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作者:谢权[导读] 摘要:本文通过屋盖异形悬挑钢表现形式设计研究,对表现形式设计荷载进行必要预留,避免了后期吊装时因为预留荷载不足,进行大规模改造的问题,不仅节省了大量资金,也极大的缩短了工期。
身份证号码:61042219851122XXXX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本文通过屋盖异形悬挑钢表现形式设计研究,对表现形式设计荷载进行必要预留,避免了后期吊装时因为预留荷载不足,进行大规模改造的问题,不仅节省了大量资金,也极大的缩短了工期。
关键词:屋盖;异曲面;钢结构1设计概况体育场平面轮廓为闭口椭圆形,短向为205m,长向约220m。
从建筑方案构型和结构方向考虑,本结构拟采用场内巨型桁架结构方案,巨型桁架采用三角形立体桁架,桁架高度8m,巨型桁架长跨跨度146m,短跨跨度88m。
四个角部位置(场地入口位置)采用菱形立体桁架落地。
体育馆屋面轮廓为椭圆形结构,长轴直径为145m,短轴直径为110m,屋面面积约12500m2。
屋顶最高标高38m,檐口标高28m,与斜坡屋面架空层交接标高约为21.7m~25.7m。
训练馆屋面轮廓为椭圆形结构,长轴半径为81.3m,短轴半径为66.5m。
屋盖矢高4.5m,矢跨比约为1/16。
支撑屋盖柱子一共16根,柱距约为12m;游泳馆屋面轮廓为椭圆形结构,长轴半径为101m,短轴半径为71m。
2选型和设计2.1体育场屋盖选型和设计屋盖结构采用交叉简支箱型梁结构,一端支撑与巨型桁架,另一端支撑与看台顶部V柱或者尾部V柱至上,简支梁最31.6m左右。
屋盖结构最大悬挑距离为40.8m(包括巨型桁架范围),支撑屋盖柱距约为12m。
根据结构力学机理,巨型拱桁架为斜卧式桁架,为平衡该桁架的水平分量和竖直分量,支撑斜柱和看台梁结构形成一个巨型三角撑提供水平抗侧力,以抵消巨型桁架的水平分量。
浅析当代建筑创作中的结构表现摘要:针对当代多元化的时代背景,文章从结构表现这一角度探讨当代建筑创作的方式和方法,研究结构表现的最终目的是探索用结构形态来阐述建筑空间形体和文化内涵的规律和方法。
关键词:建筑创作;结构;表现1 建筑创作寻求结构表现创新的根源1.1 多元观念的发展从总体意义上说,当代建筑创作的时代特征是多元共生。
具体到建筑作品,是在人的存在与城市文化、聚居生活、建造技术、交通流和信息流等的整体大关系影响下得以生成。
当代社会是科学、哲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相互紧密联系、相互编织而形成的网络,体现出了信息化、消费化、数字化、网络化、图像化、非物质化等多种特质。
当今的人们已经习惯于用多元化的价值标准来评价建筑,用非线性的思维模式来审视建筑形态,用不同于以往的观念来理解建筑空间。
建筑已经不再是仅仅满足人们居住、工作、休息的需要,同时还承载着体现文脉、自然、地域、文化、信息等多种内涵的功能,这就使建筑形态创作既可以是坚毅挺拔的也可以是流畅自然的,表现出了千变万化、不拘一格的局面。
1.2 技术领域的开拓纵观历史,每一次建筑技术的革命,均成为建筑向前发展的强足动力。
当今时代新技术领域的开拓促进了许多自然科学学科的相互渗透和新学科与分支的形成,科学与生产、科学与技术、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更加密切和突出,具有高技术含量的集约化建造方式正在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
1.3 科学理论的融入科学理论的更新与应用使建筑形态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时代中,传统的空间形态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建筑师的想象力。
首先,建筑师通过对其他学科理论的应用,如复杂性学科的分形几何学,从而创造更具有表现力的空间形态。
其次,通过计算机的运算,将建筑理论转化为建筑形态和空间。
涌现理论、生成理论、参数设计等方法使建筑形态复杂多变,呈现出非线性的特征。
第三,新的科学理论使建筑师的审美观有着巨大的改变,建筑形态体现出非理性、不确定性等特征。
简述结构艺术手法的特点结构艺术是一种艺术手法,它在构图和组合元素的过程中,注重整体的平衡、稳定和和谐。
结构艺术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结构艺术注重整体性。
在构图和组合元素的过程中,结构艺术追求整体效果的完整和统一。
它不是简单地堆砌元素,而是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组织,使得作品具有整体的和谐感。
例如,在建筑中,结构艺术会考虑建筑的整体形态、空间布局和立面设计,追求建筑的整体效果和统一感。
结构艺术注重对称和平衡。
对称是结构艺术中常见的一种手法,它通过将元素按照中心轴线对称排列,使得作品在视觉上具有平衡感。
而平衡是指作品中各个元素在视觉上的分布均衡,没有明显的倾斜或偏重。
对称和平衡可以给人一种稳定和谐的感觉,使作品更加舒适和美观。
结构艺术注重比例和尺度的控制。
比例是指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尺度是指元素与整体的大小关系。
在结构艺术中,比例和尺度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和视觉效果。
合理的比例和尺度可以让作品看起来更加协调和统一,而不合理的比例和尺度则可能破坏作品的整体效果。
结构艺术注重节奏和重复。
节奏是指元素之间的有规律的重复或变化,可以使作品看起来更加有生气和有趣。
重复是指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在作品中的重复出现,可以增加作品的统一感和连贯感。
节奏和重复可以给作品带来一种动感和节奏感,使其更加有活力。
结构艺术注重材料和技术的运用。
材料和技术是结构艺术的基础,它们对于作品的表达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材料和技术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艺术家需要根据自己的创作需求和表达意图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
总的来说,结构艺术是一种注重整体性、对称平衡、比例尺度、节奏重复和材料技术的艺术手法。
它通过合理的构图和组合,追求作品的平衡、稳定和和谐,从而给人一种舒适和美观的感觉。
结构艺术在建筑、绘画、雕塑等各种艺术形式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是艺术家们创作过程中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运用结构艺术,艺术家可以创作出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的作品,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艺术体验。
建筑创作中的结构仿生方法近几十年,建筑事业发展迅猛,并不断的引入新的技术和新的理念。
许多建筑师和创作者都在寻求一种能够创造更加美观和实用建筑的新技术。
结构仿生技术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来的一种新技术。
结构仿生技术是人类仿照自然界中的有机形式,来设计、创作建筑结构。
它将自然界中有机体的自组织形式和特征,运用到建筑设计中。
结构仿生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仿生结构设计,另一种是自组织结构设计。
仿生结构设计的中心思想是仿照自然界中的有机体的形式,用于设计建筑结构。
例如,仿照蜘蛛的丝网,创造出一种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的复杂结构。
自组织结构设计则是运用一些有机体的组织特性,来构建更加高效的建筑结构。
例如,利用草地上草芽的自组织形态,设计出一种抵抗风力的节点结构。
结构仿生技术可以创造出性能良好、实用性强、有机外观的建筑结构。
它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物的结构强度,耐久性和耐震性,使建筑物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此外,结构仿生技术以有机的外观,加强了建筑的美观性,使建筑物变得更加精致和漂亮。
然而,结构仿生技术并不完美。
首先,它比传统建筑技术更加复杂,工作量要大得多。
其次,由于它是一项新技术,缺乏充足的理论支撑,使得建筑师和创作者在实践中处处碰壁,无法做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最后,结构仿生技术的成本较高,大多数建筑师和创作者缺乏足够的资金来实现仿生技术的创新。
结论结构仿生技术是以有机体的自组织形式和特征来设计、创作建筑结构的一种新技术。
它可以促进建筑设计的创新,创造出更加具有美感和实用性的建筑结构。
然而,结构仿生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工作量大、理论支撑不足、成本高等。
希望未来可以不断改善这些问题,以实现结构仿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大空间建筑创作中的结构方案选型(60例)曹正罡(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钢协建筑索结构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Space Structure Research Center, HIT建筑方案创作应是建筑美学与结构性能的有机集合,应从方案整体上研究建筑形与结构态的相互作用规律,目的是寻求二者的协调统一,实现一种以合理、自然、高效为目标的结构美学。
形:结构形状(Form)应符合适用、新颖、美观、自然等要求。
态:结构性能(Performance)应符合内力分布合理、传力简捷、经济高效等要求。
法隆寺五重塔历经1300多年强震、强风的袭击而屹立不倒是对结构概念的正确把握、灵活运用、对计算结果的正确判断和预测。
一个优秀的设计者决不是单纯依靠计算机来完成作品的。
F. Otto主要内容一.文化、展览建筑与结构设计二.体育建筑与结构设计三.交通建筑与结构设计四.幕墙建筑与结构设计五.现代木建筑与结构设计六.现代铝合金建筑与结构设计七.开合式建筑与结构设计大空间建筑创作中的结构方案文化、展览建筑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国家馆为上大下小的斗型建筑,钢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以四个混凝土核心筒作为主要的抗侧力及竖向承载体系。
屋顶边长为138m×138m。
从+33.3m标高起,采用20根巨型钢斜撑支撑起整个大悬挑的钢屋盖。
巨型钢斜撑底部直接与核心筒连接,中间和顶部通过楼层钢梁及钢桁架与核心筒连接,锚固于劲性钢柱上,外挑最大距离为34.75m。
桁架梁与H型钢梁连接●总吨位:约1.7万吨●深化、制造: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世博会-演艺中心●碟形主体斜框架柱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沿径向布置大跨悬臂钢桁架,悬臂20至31米,框架梁为工字形或箱形钢梁;●表演区长圆形110.5m×135.7m,采用空间桁架,休闲区最大跨度27m,采用钢梁。
建筑艺术的基本表现与创作手法建筑艺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具有实用性和美学性的艺术形式。
它以创造建筑物的方式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时也通过建筑物的形式、结构和表达方式,展现出人类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探讨建筑艺术的基本表现和创作手法,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一、建筑艺术的基本表现1. 建筑形式的表现建筑形式是建筑艺术的基本表现方式之一。
它指的是建筑物在空间上的体型、体量、结构和比例等方面的表现。
通过形式的表现,人们可以感受到建筑对空间的占有、对自然环境的融合以及对人类活动的适应。
在建筑形式的表现中,建筑物的高度、体量和尺度等因素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在古代的教堂建筑中,建筑师通过高耸的圆顶和宽阔的空间,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让人们感受到宗教仪式的庄重和神圣。
2. 建筑材料的表现建筑材料也是建筑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建筑材料的选择、运用和处理方式,可以体现出建筑物的质感、色彩和纹理等特点。
不同的建筑材料可以赋予建筑物不同的触感和视觉效果,从而影响人们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
举例来说,当建筑师选择使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时,建筑物会呈现出自然、温暖的氛围,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
而当使用钢铁材料时,则会给人一种现代、冷酷的感觉。
建筑师可以通过材料的选择和搭配,将建筑物打造成独特而富有个性的艺术作品。
3. 建筑空间的表现建筑空间是建筑艺术创作中的核心要素之一。
通过对建筑空间的设计和布局,建筑师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体验,引导人们在其中流动、感受和思考。
在建筑空间的表现中,建筑师常常利用光线、色彩、音效和材料等因素,营造出不同的感觉和情绪。
例如,在博物馆的展览空间中,通过合理的灯光设计和展品的展示方式,可以使观众更好地感受到艺术品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二、建筑艺术的创作手法1. 建筑风格的创作建筑风格是建筑艺术创作的重要方面。
它代表了特定时期和特定地域的建筑风貌和审美特点。
建筑风格的选择和运用,既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功能和实用性,又要兼顾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一致。
简述结构艺术手法的特点结构艺术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运用特定的结构手法来组织和表达作品内容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通过对元素的排列、组合和变化,以及对空间和时间的利用,使作品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形式美感。
结构艺术手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称性:结构艺术常常使用对称的形式来表达和组织作品。
对称性可以使作品具有稳定、和谐的美感。
例如,在建筑中,对称的立面和布局可以给人一种平衡和秩序感。
2. 重复性:结构艺术常常通过重复相同或类似的元素来达到一种统一和连贯的效果。
重复可以使作品具有律动感和节奏感,增强整体的美感。
例如,在绘画中,艺术家可以重复使用同样的形状或线条来创造一种视觉上的呼应和统一。
3. 变化性:结构艺术也常常通过对元素的变化和转化来表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变化可以使作品更具有活力和张力,增加观众的兴趣和体验。
例如,在音乐中,艺术家可以通过改变音高、节奏和音色等元素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4. 分层性:结构艺术常常使用分层的形式来展示作品的多重含义和维度。
分层可以使作品更具有深度和丰富性,引发观众的思考和想象。
例如,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以通过多个故事线和视角来展示不同的人物和事件,从而丰富作品的内涵和表达。
5. 对比性:结构艺术常常运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作品的重点和对立面。
对比可以使作品更具有冲击力和张力,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例如,在摄影中,艺术家可以通过对比明暗、色彩和尺寸等因素来突出主题和构图。
结构艺术手法的特点可以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
它可以帮助艺术家更好地组织和传达作品的内容,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结构艺术手法的运用需要艺术家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和表现能力,同时也需要观众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和理解能力。
通过欣赏和理解结构艺术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艺术带来的美感和思考,从而丰富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体验。
在现代艺术中,结构艺术手法被广泛运用于各种艺术形式中,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等。
艺术家们通过对结构的探索和创新,创造出了许多具有独特魅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