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_陈娟
- 格式:pdf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4
药敏试验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卢明;刘运生
【期刊名称】《医学临床研究》
【年(卷),期】2008(025)006
【摘要】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死率居各类疾病之首,占全球人类死亡总数的12%。
据WHO发布的世界癌症报告指出全世界年新增患者数1500~2000万人。
以3%的速度递增且呈年轻化趋势。
化疗是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随着肿瘤药敏试验在化疗中的应用,个体化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趋势。
【总页数】3页(P1129-1131)
【作者】卢明;刘运生
【作者单位】解放军163医院神经外科,长沙,413000;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湖南,长沙,41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3
【相关文献】
1.MTT体外药敏试验在指导恶性肿瘤化疗中的作用 [J], 洪本英;杨勇;赵朝辉
2.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分析应用效果观察 [J], 赵燕莉;闫国玉
3.不同部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J], 杨婷婷;谢强;刘春芳;李秀川;王孜恒
4.MTT法在妇科恶性肿瘤体外药敏试验中的临床应用 [J], 陈心秋;唐东平;李力;黄薇;张洁清
5.延续护理服务应用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出院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影响分析 [J], 吴永勤;胡茂珍;俞铃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型敏化剂DVDMS声动力抗肿瘤实验研究研究背景和目的:声动力学疗法(Sonodynamic Therapy,SDT)是1989年日本学者Umemura S等人首次提出的一种利用超声协同声敏剂杀伤肿瘤细胞的新方法。
超声的可聚焦性、穿透性和处理部位的选择性,使SDT对深部肿瘤的治疗具有较强的靶向性、安全性和微创性。
寻找或开发体内代谢性质稳定、靶向性好、声敏活性高的新型声敏剂一直是SDT领域研究的热点。
华卟啉钠(sinoporphyrin sodium,代号DVDMS)是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方起程教授研究团队分离纯化Photofrin所得的光敏活性远高于Photofrin的新一代光敏剂。
目前DVDMS已进入PDT抗肿瘤Ⅱ期临床试验。
回顾声敏剂的研究历史可见,多数声敏剂来源于光敏剂,DVDMS-PDT的抗肿瘤效果已无庸置疑,然而目前关于DVDMS是否具有超声活性的研究甚少,仅有的研究结果显示DVDMS-SDT对血液类肿瘤具有良好的杀伤效应,这提示DVDMS具有开发成为新型声敏剂的潜力。
但是DVDMS-SDT的抗肿瘤效果仍需要大量的基础实验数据支撑,所以应对DVDMS-SDT抗肿瘤作用的广谱性和特异性进行系统研究,为DVDMS在SDT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纳米技术的发展实现了药物的非侵袭性靶向递送,克服了传统化疗药物对肿瘤的低选择性及全身副作用等关键问题,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纳米技术也逐渐应用于SDT领域,通过设计智能纳米粒子可实现超声触发控释药物、多模态成像、肿瘤治疗等多重功能一体化的SDT治疗方式。
纳米技术与SDT抗肿瘤两者的有机结合必将极大的推动SDT的发展进程,缩短SDT向临床应用转化的探索时间。
本论文着眼于新型声敏剂DVDMS-SDT抗肿瘤研究,围绕DVDMS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1)研究了 DVDMS与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DVDMS-SDT对蛋白质及核酸分子的损伤效应,此部分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DVDMS在体内的运输、代谢和分布特征,并为DVDMS-SDT损伤生物大分子的研究提供依据。
摘要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ions ,ADCs )是一类兼具靶向特异性和化疗药物高活性的新型药物,逐渐成为新一代极具临床应用前景的治疗模式。
近年来,在乳腺癌领域中,针对不同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单抗和小分子强效细胞毒性药物组成的ADCs 对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展现出优越的治疗效果。
本文就乳腺癌领域不同分子靶点的ADCs 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抗体偶联药物;乳腺癌;HER2;HER3;Trop-2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2501(2023)08-0898-12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3.08.006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威胁全球女性生命健康,其新发病例数也逐年攀升[1]。
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多数乳腺癌可早期治愈,然而一旦转变成转移性乳腺癌(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mBC ),其病死率也会急剧上升,且难以控制。
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也会损伤正常组织细胞,毒副反应明显,易产生耐药性,因此,亟需新的治疗手段来改善mBC 患者的生存。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ions ,ADCs )作为新兴的治疗药物,在降低全身毒性的同时提高疗效,开创了一种新的治疗模式。
1抗体-药物偶联物的简介ADCs 通常由具有靶向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Ab )与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毒药物(有效载荷)通过化学连接子共价偶联[2-3]。
细胞毒药物发挥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而mAb 则根据肿瘤细胞表面的靶抗原提供有效的靶点定位。
这种靶抗原可以存在于肿瘤细胞、肿瘤相关细胞,甚至肿瘤微环境中[4-5],且在正常组织细胞中缺乏表达。
ADCs 通常经静脉给药进入体内,之后先被分配至血流丰富的器官,再逐渐进入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