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物地基承载力问题(图1)
2. 构筑物环境的安全性问题即土压力问题 挡土墙、基坑等工程中,墙后土体强度破坏将造成过大的侧向土压力,导致墙体滑动、倾覆或支护结构破坏事故 。
2.构筑物环境的安全性问题即土压力问题
3. 土工构筑物的稳定性问题 土坝、路堤等填方边坡以及天然土坡等,在超载、渗流乃至暴雨作用下引起土体强度破坏后将产生整体失稳边坡滑坡等事故。
柱下独立基础
3. 联合基础
联合基础主要指同列相邻二柱公共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即双柱联合基础(图2-5),但其设计原则,可供其他型式的联合基础参考。
联合基础
联合基础
4 柱下条形基础
当地基较为软弱、柱荷载或地基压缩性分布不均匀,以至于采用扩展基础可能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时,常将同一方向(或同一轴线)上若干柱子的基础连成一体而形成柱下条形基础。(图2-6) 特点:长度远大于宽度;纵向刚度大。
第二章 浅基础
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必须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设计等级、建筑布置和上部结构类型,充分考虑建筑场地和地基岩土条件,结合施工条件以及工期、造价等各方面的要求,合理选择地基基础方案。常见的地基基础方案有:天然地基或人工地基上的浅基础;深基础;深浅结合的基础(如桩-筏、桩箱基础等)。
2.3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简称埋深)是指基础底面至天然地面的距离。 主要影响因素 基础埋深选择的原则:
在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的条件下尽量浅埋
与建筑物有关的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
地基冻融条件
场地环境条件
2.3.1与建筑物有关的条件
建筑功能:地下室布置、半埋式结构等; 基础埋深不同时: 主楼与裙房,高度不同,分期施工设置后浇带; 台阶式相连, 如山坡上的房屋。 荷载效应:上部荷载大小、抗震要求、上拔荷载、动荷载(避免饱和和疏松的细砂土层);p16 设备条件:地下管线、水道、隧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