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患者的B超诊断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80.99 KB
- 文档页数:2
探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意义与分析【关键词】子宫肌瘤;超声;诊断及分析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生率居女性生殖器官全部良性肿瘤的首位,目前国内b超检查较为普遍。
鉴别肌瘤,准确率可达93。
1%[1],它可显示子宫增大,形状不规则;肌瘤数目、部位、大小及肌瘤内是否均匀或液化囊变等;以及周围有否压迫其他脏器等表现。
由于肌瘤结节中肿瘤细胞单位体积内细胞密集,结缔组织支架结构的含量及肿瘤、细胞排列不同,而使肌瘤结节于扫描时表现为弱回声,等回声和强回声3种基本改变。
弱回声型是细胞密度大,弹力纤维含量多,细胞巢状排列为主,血管相对丰富。
强回声型,胶原纤维含量较多,肿瘤细胞以束状排列为主。
等回声型介于两者之间。
后壁肌瘤,有时显示不清。
肌瘤愈硬衰减表现愈重,良性衰减比恶性明显。
肌瘤变性时,声学穿透性增强。
恶变时坏死区增大,其内回声紊乱。
故b超检查既有助于诊断肌瘤,区别肌瘤是否变性或有否恶性变提供参考,又有助于卵巢肿瘤或其他盆腔肿块的鉴别。
所以,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准确性已毋庸置疑,但在肌瘤变性合并盆腔脏器其他疾患时,声像图差异较大,需仔细鉴别,为治疗手术方案提供更可靠的依据,现将我院近年来经b超诊断并手术有病理结果的110例病历资料做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0例患者,年龄26~52岁,平均44岁。
以经血过多就诊者89例,以月经紊乱就诊者15例,偶然发现6例。
1.2方法使用仪器为ge-vivid3及eub-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2~5.7mhz。
患者常规中度充盈膀胱后经腹扫查。
仔细观察子宫内异常回声的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情况。
并应用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观察异常回声区内及周边血流供应情况。
2结果2.1临床症状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有绝经后出血、下腹部有憋胀感等,体检时发现较多,年龄以35岁以上女性为多。
2.2肿瘤的部位及大小肿瘤的大小不一,最大约17cm×12cm,最小0.5cm×1.0cm,肿块直径以1.0cm~1.5cm为多。
子宫肌瘤b超报告单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B超检查结果,诊断为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见于育龄妇女,尤其是30-50岁之间的女性。
子宫肌瘤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包括浆膜下型、浆膜内型和浆膜外型等。
B超检查是一种无创、简便、可重复的检查方法,对于子宫肌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B超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子宫大小正常,轮廓光整,内膜厚度正常。
在子宫壁内、外可见多个大小不一的低回声灶,边界清晰,内部呈均质或不均质回声,部分灶内可见强回声。
这些B超表现符合子宫肌瘤的特征,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明确诊断为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多数情况下生长缓慢,症状不明显。
但在一些情况下,子宫肌瘤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症状,如月经过多、痛经、盆腔压迫感等。
对于已婚未育的女性,子宫肌瘤也可能影响生育。
因此,一旦发现子宫肌瘤,应及时进行治疗和随访。
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对于无症状或轻度症状的患者,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如口服避孕药或口服黄体酮类药物,来缓解症状和控制病情。
对于症状明显或伴有不孕不育的患者,手术治疗是更为有效的方法,包括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栓塞术等。
介入治疗是一种介于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之间的方法,通过介入手术的方式,可以有效缩小肿瘤体积和改善症状。
在进行治疗的同时,患者还应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随访和复查。
随访的目的是观察病情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
复查则可以通过B超等检查手段,观察子宫肌瘤的大小、数量和位置等变化,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总之,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B超检查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
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年龄、生育需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随访和复查,以保证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临床分析子宫肌瘤病例的B超检查分析在临床中,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其主要由子宫平滑肌细胞组成。
B超检查是一种无创、可靠且常用于诊断子宫肌瘤的影像学技术。
本文将对子宫肌瘤病例的B超检查进行详细分析,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诊断该疾病。
B超检查分析病例一:患者基本信息:女性,45岁,绝经期。
主要临床表现:月经不规律、腹痛。
B超检查发现:子宫大小正常,但存在多个大小不一的子宫肌瘤。
其中最大的肌瘤位于子宫右壁,呈圆形,直径约为5cm。
另外,还有两个较小的肌瘤位于左壁,直径约为2cm。
这些肌瘤都具有均质的回声,边界清晰。
临床诊断:子宫肌瘤。
分析:通过B超检查,我们可以确定该患者的主要症状与子宫肌瘤有关。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其主要特征是子宫内多个大小不一的肿块。
在该病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该患者子宫内有多个大小不一的肌瘤,其中最大的肌瘤位于右侧,大小为5cm。
其他两个较小的肌瘤位于左侧,大小为2cm。
这些肌瘤通常具有均质的回声,并且边界清晰。
但需要注意的是,子宫肌瘤的病程可能会导致肌瘤的增大和增多,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发展。
B超检查分析病例二:患者基本信息:女性,35岁,育龄期。
主要临床表现:月经过多、经期延长。
B超检查发现:子宫稍大,轮廓不规则。
在子宫腔内,发现一个直径约为6cm的肌瘤,呈圆形,位于子宫腔的前壁。
临床诊断:子宫肌瘤。
分析:该病例中,经过B超检查,我们发现了一个直径约为6cm的子宫肌瘤,位于子宫腔的前壁。
与常见的子宫肌瘤不同,该肌瘤位于腔内而不是壁内,这也是造成患者月经过多和经期延长的主要原因。
子宫肌瘤的具体形态和位置对于其引起的临床症状有一定的影响,这一点需要我们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加以考虑。
结论:通过对子宫肌瘤病例的B超检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该疾病的特征和临床表现。
B超检查是一种简便、无创的方法,对于子宫肌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根据肌瘤的大小、数量、形态及其位置,在临床上进行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看懂子宫肌瘤B超报告单?相信所有子宫肌瘤患者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医院做完B超拿着报告单询问医生结果时,得到的答案都是有事或没事,由于医生工作很忙碌,根本没时间对报告单上的数据一一细说。
为了大家可以准确了解自身情况,我们需要懂得如何看懂子宫肌瘤B超报告单。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子宫肌瘤相关知识,学会看懂子宫肌瘤B超报告单。
一、什么是子宫肌瘤子宫肌瘤也被称为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朋友多发的良性肿瘤。
通常而言,子宫肌瘤患者表现症状不明显,有少数患者会发生阴道出血,触摸腹部会发现有肿块。
近些年,子宫肌瘤的发病情况趋于年轻化,高发年龄从以前的40岁降到30岁左右。
而且发病率明显升高很多,很多医院妇科手术患者中,有超过60%都是子宫肌瘤患者。
子宫肌瘤发生率如此高,哪些情况下女性更容易出现子宫肌瘤呢?根据大量临床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性生活失调的女性,情绪长时间处于抑郁状态的女性以及未生育的女性都更容易发生子宫肌瘤。
首先,大家要知道,规律、健康且协调的性生活,有益于女性身体健康,若性生活失调,身体内雌激素分泌会发生紊乱,盆腔也会因此而出血,进而发生子宫肌瘤。
其次,还未生育的女性身体内并没有孕激素,无法得到孕激素的保护,很容易发生子宫肌瘤这种激素依赖性疾病。
最后,中年人多要面对很大的生活压力与工作压力,若中年女性长期处于压力下生活,情绪就会变得抑郁、焦躁与烦闷等,不良情绪会促进雌激素分泌,致使内分泌紊乱,时间久了,就容易发生子宫肌瘤。
二、子宫肌瘤的分类子宫肌瘤通常根据B超检查报告单上肌瘤位置进行分类,主要分为肌壁间子宫肌瘤、浆膜下子宫肌瘤和黏膜下子宫肌瘤等。
不同类型的子宫肌瘤,B超报告单上显示的信息也不同。
根据临床大量B超数据统计分析,子宫肌瘤患者大多是肌壁间子宫肌瘤,占比可达70%左右,浆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占比在20%左右,而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占比在10%左右。
医生通过B超报告单对子宫肌瘤做出分类,然后根据患者年龄、瘤体大小与表现症状等对治疗方法进行评估,确保实现有效的治疗。
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注意事项子宫鸡柳属于一种理性肿瘤类疾病,其在我国临床上属于常见病,该病的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并且病人在发病以后不会出现特异性的症状,以至于容易存在漏诊和误诊的情况。
如果病人在发病以后没有及时接受对症治疗,有可能会导致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还会影响到生育功能。
下文针对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1.什么是子宫肌瘤?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器官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其属于良性肿瘤,也属于人体中最为常见的一个肿瘤,又被人们称作为子宫纤维瘤、纤维肌瘤。
因为子宫肌瘤主要是因为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引起的,其中部分纤维结缔组织被当作是支持组织而存在,所以也被称作是子宫平滑肌瘤,简称为子宫肌瘤。
2.如何利用B超检查子宫肌瘤?在进行B超检查前,医生需要嘱咐病人在检查前2个小时,根据要求饮下500毫升的水,让病人进行憋尿,使病人的膀胱在检查时是充盈的。
然后挑选合适的超声诊断仪,并把耦合剂规范的涂在超声诊断仪的谈头上,并把探头轻轻的放在病人的腹部,从耻骨部位开始,一直到盆腔,对病人实施斜向、横向、纵向等多切面的扫查。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需要对病人的子宫形态、子宫肌瘤大小情况、边缘情况、内部回声特点、子宫内膜线位置、厚度、子宫附件情况等进行密切观察。
3.子宫肌瘤B超的声像图特点有哪些?一般情况下,检查子宫肌瘤的B超声像特点主要有四个类型。
其一,高回声型。
子宫对应部位显示为团块。
和周围组织的境界较为明显,其内存在密集结节状的高回声光点,并且病灶较大,合并钙化者显示存在斑片状回声伴有声影。
其二,低回声型。
病灶和周围组织之间境界较为明显,其内显示回升光点较低,尤其是浆膜下肿瘤,病灶处于向外突出的状态,病灶周围存在假囊回声,类似于囊中。
其三,中等回声型。
中等回声团块和周围的组织之间界线较为明显,其内呈现的是中等结节状回声。
其四,混合回声型。
子宫在生长过程中,血供不足,有可能会出现中心性缺血,进而导致一些列的变形。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