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证券公司会计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98
中级会计实务常见疑难问题第七章长期股权投资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与成本法和权益法有什么关系?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划分是针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而言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提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投资比例)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的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与投资相关的直接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但是以下两种情况除外:(1)以发行债券方式进行的企业合并应该按照以下方式处理:其中债券如果为折价发行的,该部分费用应增加折价的金额;债券如为溢价发行的,该部分费用应该减少溢价的金额。
(2)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按照以下处理:在不管其是否与企业合并直接相关,均应自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发行收入中扣减,在权益性工具发行有溢价的情况下,自溢价收入中扣除,在权益性证券发行无溢价或溢价金额不足以扣减的情况下,应当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购买方按照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以及为进行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合并成本。
与投资相关的直接相关费用,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二、企业以合并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资1.支付现金的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支付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购买价款、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作为初始成本;2.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以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成本;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自权益性政权的溢价发行收入中扣除,溢价收入不足的,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第七章长期投资的评估一、填空题1.长期投资是企业短期投资以外的投资,通常指不准备随时变现,持有时间超过(1)一年的投资类型。
2.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的形式,又可分为和(3)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类。
3.由于长期投资是以对其他企业享有的权益而存在的,因此,长期投资的评估主要是对(4)长期投资所代表的权益进行评估。
4.债券是政府、企业、银行等债务人为了筹集资金,按照法定程序发行、并向债权人承诺(5)于指定日期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5.股票评估与股票的(6)票面价格、发行价格及账面价格关系并不十分紧密,而与股票的(7)内在价格、(8)清算价格和市场价格有关。
6.在股市发育完全、股票交易比较正常的情况下,股票的(9)市场价格基本上可以作为评估股票的基本依据。
7.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10)摊销期在1年以下(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
二、单项选择题1.非上市交易的债券和股票一般可采用( C )进行评估。
A.成本法B.市场法C.收益法D.清算价格法2.对于非控股长期投资评估基本上采用(C )。
A.成本法B.市场法C.收益法D.清算价格法3.长期待摊费用能否作为评估对象在于它( D )。
A.是否已摊销B.摊销的具体方式C.能否变现D.能否带来经济效益4.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的债券其评估值一般为(C )。
A.本金现值B.利息现值C.本金现值与利息现值之和D.本金现值与利息现值之差5.股票的清算价格是清算时( C)。
A.公司的资产总额与企业股票总数的比值B.公司的资产总额与企业股票总数的比值再乘以-个折现系数C.公司的净资产与公司股票总数之比值D.公司的净资产总额与企业股票总数的比值再乘以一个折现系数6.上市交易的债券最适合运用( B )进行评估。
A.成本法B.市场法C.收益法D.价格指数法7.股票的内在价值属于股票的(B)。
A.账面价值B.理论价格C.无面值价值D.发行价格8.股票的未来收益的现值是(B)。
A.账面价值B.内在价值C.票面价值D.清算价值9.在股市发育不全、交易不规范的情况下,作为长期投资中的股票投资的评估值应以(C)为基本依据。
历年考情概况本章属于考试重难点章节,几乎每年必考。
客观题考核点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计算、处置长期股权资时损益的计算以及合营安排的概念等。
主观题的考核点主要集中在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计量,长期股权投资与金融资产之间的转换,特别是与企业合并、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更正、合并财务报表等内容相结合考查综合题,难度较大。
本章内容近年来年均考试分值约20分,其中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权益法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以及合营安排等是考试中的“常客”,需要重点掌握。
成本法与权益法以及金融资产之间的转换,也是热门考点,常常与合并报表结合考查,尤其是丧失控制权处置子公司股权的处理。
近年考点直击本章2020年考试主要变化本章考试内容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知识点】基本概念(联营企业、合营企业、子公司、企业合并)★★(一)联营企业投资联营企业投资,是指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
重大影响,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控制或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
对于投资单位来说,这里所谓的“重大影响”,其实只要投资企业能够参与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即可,在此基础上不再衡量影响的重大程度如何,即不再衡量投资方有关提议的接受程度或是在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过程中发言权的比重等。
实务中,较为常见的重大影响体现为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通过在被投资单位财务和经营决策制定过程中的发言权实施重大影响。
投资方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持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上但低于50%的表决权时,一般认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除非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该种情况下不能参与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不形成重大影响。
(二)合营企业投资合营企业投资,是指投资方持有的对构成合营企业的合营安排的投资。
投资方判断持有的对合营企业的投资,应当首先看是否构成合营安排,其次再看有关合营安排是否构成合营企业。
第七章证券法律制度(十三)第十一单元新股发行体制【考点1】审核程序(P211)(2014年新增)1.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门和发行审核委员会依法对发行申请文件和信息披露内容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不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作出判断。
发现申请文件和信息披露内容存在违法违规情形的,严格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
2.中国证监会自受理证券发行申请文件之日起3个月内,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作出核准、中止审核、终止核准、不予核准的决定。
3.股票发行申请核准后,发行人应自证监会核准发行之日起“12个月”内发行股票。
【考点2】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等责任主体的诚信义务(2014年新增)(P212)1.发行人控股股东、持有发行人股份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在公开募集及上市文件中公开承诺:所持股票在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的,其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如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或者上市后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持有公司股票的锁定期限自动延长至少6个月。
2.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应在公开募集及上市文件中提出上市后3年内公司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时稳定公司股价的预案,预案应包括启动股价稳定措施的具体条件、可能采取的具体措施等。
具体措施可以包括发行人回购公司股票,控股股东、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等。
上述人员在启动股价稳定措施时应提前公告具体实施方案。
3.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应在公开募集及上市文件中公开承诺,发行人招股说明书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对判断发行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发行条件构成重大、实质影响的,将依法回购首次公开发行的全部新股,且发行人控股股东将购回已转让的原限售股份。
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相关责任主体应在公开募集及上市文件中公开承诺:发行人招股说明书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的,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2019)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计部 目录1第一章长期股权投资..............................................................................................................................1案例1-01 复杂交易中处置日的判断..............................................................................................案例1-02 股权转让时点的判断:工商变更登记尚未完成时是否应确认长期股权投资 .. 5案例1-03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被合并方净资产为负数时合并方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9问题.....................................................................................................................................................案例1-04 重大影响的判断 .............................................................................................................案例1-05 以取得自身权益工具为对价处置子公司股权的会计处理 (19)22案例1-06 拆除VIE架构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25案例1-07附有业绩补偿条款的股权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28案例1-08参与影视项目投资的会计处理 ....................................................................................31案例1-09股权交易中过渡期间损益安排的会计处理 ..............................................................33案例1-10无偿占有上市公司出资份额的会计处理...................................................................35案例1-11房产土地未过户是否影响股权转让收益的确认......................................................案例1-12上市公司自联营企业(并购基金)购买资产的会计处理 (37)案例1-13合营企业的投资,未实缴出资时对已发生亏损的核算 (40)案例1-14股权转让中购买方承担的各项税费是否计入投资成本 (41)43 第二章金融工具 ......................................................................................................................................43案例2-01负债与权益的区分 ..........................................................................................................48案例2-02大宗商品远期买卖合同的会计处理............................................................................50案例2-03应收商业承兑汇票减值问题.........................................................................................53案例2-04以外币标价的可转换优先股的会计处理...................................................................57案例2-05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59案例2-06应收票据的终止确认......................................................................................................61案例2-07与发行股份相关的交易费用.........................................................................................63案例2-08黄金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 .............................................................................................65案例2-09以融资为目的的黄金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 ..............................................................68案例2-10现金流量套期关系的指定及套期有效性测试 ..........................................................72案例2-11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 .............................................................................................案例2-12证券公司以自有资金认购集合计划份额并承担有限补偿责任的会计处理 (74)77案例2-13资产管理计划劣后级份额收益权转让的终止确认 .................................................83案例2-14公允价值计量...................................................................................................................85 第三章企业合并 ......................................................................................................................................85案例3-01企业合并类型的判断......................................................................................................93案例3-02购买日/合并日的判断.....................................................................................................98案例3-03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的后续计量......................................................101 案例3-04企业合并中交易费用的处理.......................................................................................102 案例3-05业务的判断 .....................................................................................................................案例3-06或有对价的确认与计量 ...............................................................................................107120 案例3-07如何判断或有支付是否属于企业合并的或有对价 ...............................................125 案例3-08区分企业合并的或有对价与职工薪酬 .....................................................................案例3-09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合并财务报表中是否考虑评估增值部分的递延所得129 税........................................................................................................................................................案例3-10同时向控股股东和少数股东购买股权交易的会计处理 (131)案例3-11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分步购买是否构成“一揽子交易”的判断 (134)案例3-12同一控制下不同交易对手之间的股权置换的会计处理 (136)案例3-13同一控制下股权置换中的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问题 (140)案例3-14红筹架构拆除过程中高溢价收购WFOE公司股权的会计处理 (143)146 第四章反向购买 .....................................................................................................................................146 案例4-01被购买方不构成业务的权益性交易..........................................................................149 案例4-02购买方为多个主体的反向购买 ..................................................................................151 案例4-03反向购买中每股收益的计算.......................................................................................152 案例4-04包含现金对价的反向购买中每股收益的计算 ........................................................案例4-05反向购买中同时收购了会计上购买方子公司少数股权以及联营企业其他股权155 时的会计处理 ...................................................................................................................................158 案例4-06反向购买中涉及现金对价的会计核算 .....................................................................160 第五章其他长期资产.............................................................................................................................案例5-01工程在建阶段的土地使用权摊销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还是当期损益 (160)161 案例5-02公允价值模式下自建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和计量 ...............................................163 案例5-03以收取提成费方式许可使用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 ...............................................169 案例5-04被收购业务出现重大变化时的商誉减值问题 ........................................................171 案例5-05出租土地建造建筑物的核算....................................................................................... 第六章收入和费用.................................................................................................................................173173 案例6-01收入应该按照总额还是净额确认..............................................................................182 案例6-02BOT合同的收入确认 .....................................................................................................案例6-03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的收入确认 ..................................................................................184201 案例6-04以购销合同方式进行的委托加工收入的确认 ........................................................案例6-05土地一级开发收入确认 ...............................................................................................205 案例6-06回迁房的收入确认 (2)215 案例6-07涉及或有收费的收入确认 ...........................................................................................219 案例6-08附回购义务的担保融资租赁条款的收入确认 ........................................................222 案例6-09电商平台优惠券的收入与费用问题..........................................................................225 案例6-10约定客户未来需退回产品残料的收入问题 ............................................................案例6-11以租赁方式销售商品的收入问题 ..............................................................................228231 第七章政府补助 .....................................................................................................................................231 案例7-01政府补助的认定.............................................................................................................案例7-02政府补助类别的判断....................................................................................................233236 案例7-03搬迁补偿事项的会计处理 ...........................................................................................案例7-04政府补助的确认时点和以应收金额计量的条件....................................................240242 案例7-05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会计处理..............................................................................244 案例7-06废弃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的会计处理.................................................................第八章破产重整、债务重组、权益性交易等特殊交易 ...............................................................246246 案例8-01破产重整的收益确认时点 ...........................................................................................249 案例8-02资产负债表日后的债务重组.......................................................................................253 案例8-03破产重整收益时点及潜在利得确认..........................................................................256 案例8-04破产重整收益与债务重组收益的确认 .....................................................................260 案例8-05通过潜在控制人达成的债务重组收益的确认 ........................................................案例8-06以零对价受让子公司少数股权的处理 .....................................................................263 案例8-07以名义价格转让亏损子公司或评估值为负的资产负债组的会计处理 (265)267 案例8-08权益性交易中交易对手性质的认定..........................................................................270 案例8-09公司第二大股东债务免息事项的确认 .....................................................................271 案例8-10控股股东托管资产经营收益的确认..........................................................................案例8-11上市公司与同一国资委控制的公司之间发生的与破产重整相关的债务转让交易的处理............................................................................................................................................272............................................................................275 案例8-12特殊关联交易涉及的“资本性投入” 案例8-13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子公司之间筹资或资金占用的处理 (282)284 案例8-14关联方对上市公司进行业绩补偿的特殊交易 ........................................................286 第九章股份支付 .....................................................................................................................................案例9-01一次授予、分期行权的股份支付计划 .....................................................................287 案例9-02等待期内资产负债表日股权激励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289)293 案例9-03涉及集团内公司的股份支付计划..............................................................................296 案例9-04股份支付计划的取消与作废.......................................................................................301 案例9-05涉及限制性股票的股份支付计划..............................................................................案例9-06预留股票期权授予日的确定和股份支付费用的分摊 (308)案例9-07采用期权定价模型确定股票期权公允价值时使用的基础股份的现行价格参数310 ............................................................................................................................................................案例9-08非控股股东授予职工公司股份的会计处理 (311)案例9-09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股份是否属于股份支付 (313)314 第十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案例10-01案件判决结果的变化是否应作为会计差错更正处理 (315)案例10-02关联方转移定价的特别纳税调整应认定为会计估计变更还是会计差错更正321 ............................................................................................................................................................326 案例10-03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变更是否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案例10-04坏账计提方法的变更应认定为会计估计变更还是会计差错更正 (328)331 案例10-05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335 第十一章列报和披露.............................................................................................................................335 案例11-01会计科目的使用与财务报表的列报........................................................................338 案例11-02现金流量的分类...........................................................................................................341 案例11-03非经常性损益 ...............................................................................................................352 第十二章合并财务报表 ........................................................................................................................352 案例12-01涉及委托经营管理时合并范围的确定 ...................................................................362 案例12-02非营利性组织是否应纳入合并范围........................................................................366 案例12-03上市公司是否将其发起设立的基金纳入合并范围 .............................................案例12-04有限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是否应将有限合伙企业纳入合并范围 (373)377 案例12-05结构化主体纳入合并范围的判断............................................................................385 案例12-06控制时点的判断...........................................................................................................387 案例12-07清算阶段的子公司是否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391 案例12-08过渡期损益安排是否影响合并范围判断...............................................................案例12-09持股比例低于50%但通过协议取得多数表决权时的合并报表范围 (394)398 案例12-10合并抵销调整...............................................................................................................402 案例12-11特殊调整事项 ...............................................................................................................案例12-12处置子公司股权丧失控制权时对剩余股权的会计处理 (410)414 案例12-13丧失非全资子公司控制权时如何计算投资收益..................................................案例12-14子公司以其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时母公司的账务处理 (415)案例12-15非全资子公司分立为两家公司后仅控制其中一家公司 (417)419 案例12-16未实现收益的抵销问题 .............................................................................................案例12-17以非货币性资产增资并购交易中涉及资产评估增值的会计处理 (423)425 案例12-18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比较报表的编制问题 ..........................................................案例12-19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时的商誉处理 (426)428 第十三章其他..........................................................................................................................................428 案例13-01区分资本化支出与费用化支出 ................................................................................430 案例13-02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433 案例13-03预提奖励基金的会计处理 .........................................................................................435 案例13-04提货权的会计处理 ......................................................................................................案例13-05企业委托第三方进行研发支付的预付款项的会计处理 (438)案例13-06已计提未使用安全生产费是否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 (442)444 案例13-07持有待售资产的确认和计量.....................................................................................446 案例13-08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费用能否资本化的问题 ........................................................448 案例13-09重组相关的支出是否应属于资产处置收益 ..........................................................第一章长期股权投资案例1-01 复杂交易中处置日的判断股权处置往往会对当期损益产生重大影响,对“处置日”的判断直接影响到这部分损益计入哪个会计期间,因此非常重要。
1 第一章 总 论 [案例一]:大约在300年前,英国成立了南海股份有限公司。由于经营无方,公司效益一直不理想,公司董事为了使股票达到预期价格,不惜采取散布谣言等手法,使股票价格直线上升。1719年中,南海公司股价为114英镑。到1720年3月,股价劲升至300英镑以上。4个月后,股价更是已高达1050英镑。随着南海公司股价的扶摇直上,一阵投机浪潮席卷全国,170多家新成立的股份公司股票以及原有的公司股票,都成了投机对象,股价暴涨5-6倍,各种职业的人都卷入了这声漩涡。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斯在其《大恐慌》一书中这样描绘当时人们购买股票的情形:“政治家忘记了政治,律师忘记了法庭,贸易商放弃了买卖,医生丢弃了病人,店主关闭了铺子,教父离开了圣坛,甚至连高贵的夫人也忘了高傲和虚荣。” 是年6月,为了制止各类“泡沫公司”的膨胀,英国国会通过了“泡沫公司取缔法”。自此,许多公司被解散,公众开始清醒过来。随着投资热潮的冷却,南海股价一落千丈。当年底,政府对南海公司资产进行清理,发现其实际资本已所剩无几。那些高价买进南海股票的投资者遭受了巨大损失,此后较长一段时间,民众对参股新兴股份公司闻之色变。为了平息南海公司所引发的经济恐慌,1720年9月,英国议会组织了一个由13人参加的特别委员会,对“南海泡沫”事件进行秘密查证。在调查过程中,由于牵涉到许多财务问题及会计记录,特邀了一名精通会计实务的会计师,名为查尔斯·史内尔。查尔斯通过对南海公司账目的查询.审核,于1721年提交了一份查账报告,在报告中,查尔斯指出了公司存在舞弊行为.会计记录严重不实等问题。 “南海泡沫”后,英国对股份公司的成立进行了严格限制,股份公司的形式基本上名存实亡。直到1828年,英国政府在充分认识到股份有限公司利弊的基础上,通过设立民间审计的方式,将股份公司中因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产生的不足予以制约,才完善了这一现代化的企业制度。 讨论:(1)你认为查尔斯·史内尔是否能算第一位民间审计人员,作为一名民间审计人员,他必须具备怎样的条件? (2)你认为审计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应起什么样的作用?
2013年企业法律顾问网上辅导 企业管理知识(第七章)第1页 第七章 企业财务管理本章包括六节内容,属于全书最重要的章节(★★★),每年考试分值在25分左右。
本章的分值相当于普通章节的两章。
本章必然会出案例分析题。
本章是考生能否通过本科考试的关键,如果放弃了本章,基本上可以断定该考生考不过,如果熟练掌握了本章,该考生通过本科考试应该没有问题。
本章重点是第二节财务报表与财务报表分析、第三节项目投资管理、第四节筹资管理、第五节股利分配、第六节本量利分析。
一、财务管理概述(一)财务管理的任务财务管理的任务包括:合理安排财务收支,使企业保持较强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以较低的资金成本和较小的筹资风险,为企业发展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合理运用资金,选择最佳的资金投向,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果;合理确定利润分配比例和分配形式,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升企业的整体价值。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1.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投资管理、筹资管理、股利分配。
财务管理主要是资金管理,其对象是资金的循环及其周转。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不断提升企业价值,使企业财富最大化。
2.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把资金直接投放于生产经营性资产,例如,开办工厂或商店,购置设备等。
间接投资又称证券投资,例如,购买股票、公司债券、国库券等。
3.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长期投资是指一年以后才能收回的投资,包括对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以及购买股票和长期债券等。
短期投资又称为流动资产投资,例如对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有价证券等的投资。
4.权益资金与借入资金权益资金,也称权益资本,是指企业投资者提供的资金,它没有固定的偿还期限,筹资风险小,但期望的报酬率较高。
借入资金是指债权人提供的资金,它需要按期归还,并支付固定的利息,有一定的风险,但期望报酬率低于权益资金。
负债比例大,则财务风险也大。
5.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长期资金是指企业可长期使用的资金,来自权益资金和长期负债。
第七章现金流量表分析1.本章重点内容(1)现金、现金等价物、现金流量的概念、现金流量的种类(2)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关系(3)现金流量表比较分析方法(4)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关系2.本章难点内容(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关系(2)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利润的综合分析思路与方法(3)主要筹资活动现金流量项目分析的方法和信息使用3.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关系(2)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利润的综合分析思路与方法三、本章应讲授的内容1.现金流量分析的目的与内容介绍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现金流量,阐述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关系。
2.现金流量表分析的目的结合现金流量表介绍现金流量表分析可达到的目的。
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阐述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涉及到的与现金流出、流入相关的项目。
4.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阐述在企业投资活动中涉及到的与现金流出、流入相关的项目。
5.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阐述在企业筹资活动中涉及到的与现金流出、流入相关的项目。
6.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关系分析对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等,结合实例来介绍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关系。
四、课堂讨论1.讨论题目: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有何关系?2.参考答案: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能弥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不足。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可以提供企业某一日期资产或负债的总额及结构,表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及分布情况,企业未来需要用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以及清偿时间。
但是,资产负债表无法说明一个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利润表中有关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等信息说明了经营活动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但由于利润表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和计量收入与费用的,没有提供经营、投资、筹资活动引起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信息。
中国资产证券化实操案例第一章汽车贷款信贷资产证券化第一节我国汽车金融发展概况一、汽车金融的概念二、汽车市场发展政策三、汽车金融市场的发展空间第二节汽车贷款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行情况一、汽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意义二、汽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发行情况第三节汽车贷款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操作要点一、基础资产二、发起机构三、交易结构四、红黑池五、循环购买六、信用增级七、其他第四节华驭第五期汽车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案例分析一、基本要素二、华驭五期基础资产分析三、交易结构图四、交易结构创新点分析五、增信措施第二章小额贷款资产证券化第一节小额贷款公司的概念及其融资方式一、小额贷款公司的界定二、小贷公司融资的必要性和融资方式第二节小额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发行情况一、发行场所统计二、发行时点统计三、原始权益人统计第三节小额贷款资产证券化的操作要点一、基础资产二、交易结构设置三、原始权益人四、循环购买五、储架发行六、增信措施七、现金流八、监管政策第四节小额贷款资产证券化的案例简介一、传统小贷公司资产证券化案例二、互联网小贷公司资产证券化案例第三章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第一节消费金融概述一、消费金融的含义二、消费金融的分类三、消费金融参与主体第二节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发行概况一、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发行状况二、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分类第三节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实操要点一、基础资产二、循环购买三、交易结构四、储架发行五、增信措施六、风控第四章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第一节融资租赁、融资租赁公司的分类及其业务模式概述一、租赁的发展历史二、融资租赁的概念三、融资租赁公司的分类四、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模式五、我国租赁行业分析第二节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分类及其发行情况一、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分类二、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发行情况第三节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实操要点一、基础资产二、交易结构三、增信措施四、循环购买五、回收款的识别六、发起机构七、现金流归集和合格投资第四节聚信租赁第一期资产支持票据案例简介一、产品情况二、资产情况三、交易结构四、增信措施五、流动性支持第五章商业保理资产证券化第一节保理的概念及其分类一、保理的概念二、保理的分类第二节商业保理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及其发行情况一、保理资产证券化的概念二、商业保理资产证券化的意义三、保理资产证券化的发行情况第三节商业保理资产证券化的实操要点一、基础资产二、交易结构三、循环购买结构四、增信五、集合保理资产证券化模式六、储架发行七、原始权益人和债务人第四节商业保理资产证券化案例简介一、正向保理资产证券化案例二、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案例第六章保单质押贷款资产证券化第一节保单质押贷款的概念及其市场状况一、保险的概念及其主要分类二、保单质押贷款的界定三、保单质押贷款发展现状第二节保单质押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发行情况一、保单质押贷款的企业资产证券化二、保险资产证券化第三节保单质押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实操要点一、基础资产二、保险公司的相关事项三、附属担保权益的转让事宜四、红黑池五、循环购买第四节保单质押贷款资产证券化案例简析一、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概况二、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交易结构三、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增信措施四、合格标准第七章学费资产证券化第一节民办学校资产证券化的法律依据一、义务教育方面二、公办非义务教育方面三、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四、民办教育方面第二节民办学校的发展现状及学费资产证券化的发行情况一、民办教育、民办学校的概念二、民办教育的发展现状三、学费资产证券化的发行现状第三节学费资产证券化的实操要点一、基础资产二、增信三、交易结构四、学费收入的质押登记五、学校的相关考察因素第四节学费资产证券化的典型案例简介一、津桥学院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二、西部平银宏达学校信托收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三、阳光学院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第八章公路收费收益权证券化第一节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及其融资模式一、我国公路的分类二、我国公路建设概况三、我国公路建设的融资模式第二节公路收费收益权证券化的概念及其发行情况一、收费收益权概述二、公路运输收费收益权证券化的发行情况第三节公路运输收费收益权证券化的实操要点一、基础资产二、现金流预测及其归集三、交易结构四、增信措施五、原始权益人六、收支两条线第九章电影票房销售收入资产证券化第一节电影、影院的行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一、电影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二、我国影院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三、院线公司的融资方式第二节电影票收入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及其实操要点一、电影票收入资产证券化的概念二、电影票收入资产证券化的实操要点第三节电影票收入资产证券化的案例解析一、交易背景二、交易概况三、交易的主要参与方四、基础资产和底层影院情况五、交易结构第十章航空票款资产证券化第一节国际航空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国际航空业的发展现状二、我国航空业的发展现状三、国际及我国航空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二节航空票款基本介绍一、电子客票介绍二、电子客票分类三、本票电子客票与BSP电子客票核算区别第三节航空票款资产证券化的操作要点一、基础资产定义二、项目筛选标准三、项目方案设计四、增信措施五、现金流评估方法六、现金流归集要点第四节航空票款资产证券化的案例介绍一、客票案例——某航空1期BSP票款债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二、本票案例——某航空公司B2B本票债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第五节航空客票类ABS项目资产证券化项目的承揽要点第十一章景观收费收益权资产证券化第一节景观旅游业的发展及其融资渠道一、景观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二、景观经营收入情况三、旅游企业的融资需求分析四、景区行业融资渠道对比分析第二节景观入园凭证收费收益权资产证券化一、景观入园凭证收费收益权资产证券化分析二、景观入园凭证收费收益权资产证券化项目底层资产的筛选标准三、某景区入园凭证收入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案例分析第三节自然景区索道收费权的资产证券化一、索道收费权资产证券化可行性分析二、索道收费权资产证券化项目案例分析第四节景观入园凭证及索道收费权资产证券化项目的实操要点第十二章物业管理费资产证券化第一节物业管理及其物业费资产证券化的发行情况一、物业管理市场概况二、物业管理费资产证券化的发行情况第二节物业费资产证券化的实操要点一、基础资产二、交易结构三、物业服务企业四、增信第十三章购房尾款资产证券化第一节购房尾款的概念及其证券化产品发行情况一、购房尾款的概念和分类二、购房尾款的形成过程三、购房尾款资产证券化的发行情况第二节购房尾款资产证券化的实操要点一、基础资产二、交易结构三、主体相关事宜第三节购房尾款资产支持证券案例介绍一、专项计划概况二、交易架构三、循环购买四、现金流五、增信措施第十四章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第一节美国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发展及主要特点一、美国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发展历程二、美国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主要特点第二节我国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发行情况及其特点一、我国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发行情况二、我国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特点第三节我国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实操要点一、原始权益人二、基础资产三、物业四、交易结构五、抵质押六、现金流七、增信措施八、资产服务机构九、特殊安排十、评估第四节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案例简介一、交易所CMBS案例二、银行间协会CMBN案例第十五章信托受益权资产证券化第一节信托受益权资产证券化的界定一、信托的概念二、信托的分类三、信托受益权的含义四、信托受益权资产证券化的概念第二节信托受益权资产证券化的发行情况、分类及其意义一、信托受益权资产证券化的发行概况二、信托受益权资产证券化的分类三、信托结构的意义第三节信托受益权资产证券化的实操要点一、负面清单二、底层基础资产的多样性三、信息披露四、单一和集合信托都可以探讨资产证券化五、增信措施六、资金信托和财产权信托的设计思路七、信托受益权质押的探讨八、信托受益权登记问题第四节信托受益权资产证券化案例简介一、银行信托受益权资产证券化二、信托公司信托受益权资产证券化第十六章Pre ABS第一节Pre ABS的背景及意义第二节Pre ABS的主要参与方一、信托二、银行三、券商/基金子公司四、互联网平台第三节Pre-ABS的业务模式第四节Pre-ABS的主要特征一、Pre-ABS的套利性二、融资方的地位有差异三、Pre-ABS注重风控,注重金融科技四、Pre-ABS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五、Pre-ABS可以促进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六、Pre-ABS有风险第五节Pre-ABS的主要应用场景一、不动产领域二、融资租赁三、消费金融第六节资管新规后的Pre-ABS展望第十七章互联网金融与资产证券化第一节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业态一、互联网金融、Fintech的概念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脉络三、互联网金融的业态第二节互联网金融的底层核心技术一、人工智能二、大数据三、云计算四、区块链第三节互联网金融与资产证券化的相互促进一、资产证券化对互联网金融的意义二、互联网金融对资产证券化的意义第四节未来发展趋势第十八章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第一节供应链、供应链金融的解析一、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二、供应链金融的概念三、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第二节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操作一、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二、供应链金融的主要资金方第三节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发行情况、主要类型和操作要点一、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发行情况二、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类型三、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实操事项第十九章资产证券化资产出表第一节终止确认的国内外标准一、会计确认的国际标准二、会计确认的中国标准第二节终止确认的判断逻辑一、基础资产是否在表内二、是否合并SPV三、过手测试四、风险报酬转移测试五、出表涉及法律、税务事项第三节循环购买和增信措施下的终止确认探讨一、循环购买下的终止确认二、增信措施下的终止确认第二十章资产证券化评级第一节资产证券化的评级流程一、前期准备二、尽职调查三、研究分析四、跟踪评级第二节资产证券化的评级关注点一、债权类资产证券化评级方法二、收费收益权类资产证券化评级方法三、不动产类资产证券化评级方法第三节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案例一、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案例二、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信用评级案例第二十一章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物业评估第一节物业评估的尽职调查一、物业市场调研二、物业状况评价三、物业价值评估四、评估注意事项第二节不同类型物业的评估关注点及国内外评估方法对比一、商业物业评估关注点二、写字楼物业评估关注点三、仓储物流地产评估关注点四、酒店物业评估关注点五、内地及香港房地产基金信托产品评估方法对比第三节一线城市核心商圈综合体的物业估值案例分析一、房地产市场调研二、房地产市场价值评估三、项目评估小结第二十二章融资担保公司资产证券化担保增信第一节融资担保公司的概况一、中国担保业的发展脉络二、融资担保公司的设立条件和运行规则第二节融资担保公司的资产证券化担保增信一、资产证券化的增信原理二、融资担保公司对资产证券化产品增信担保的方式第三节遴选融资担保公司的考察因素一、主体评级二、融资担保费率三、企业性质和级别四、担保增信能力五、反担保的条件六、融资担保公司的内部决策流程第四节融资担保公司资产证券化担保增信的风险管理一、组织架构二、业务流程三、评估体系四、反担保第五节融资担保公司资产证券化担保增信的案例一、某农业分期信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二、某长租公寓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三、某民办学校学费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第二十三章资产证券化产品销售与投资第一节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投资价值和投资者范围一、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投资价值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范围第二节投资者的类型和内部决策机制一、投资者的类型二、投资者内部决策机制第三节投资分析框架体系一、法律风险分析二、交易结构分析三、基础资产分析四、中介机构履职能力分析五、发起机构分析六、投资定价、投资价值分析七、其他分析第四节资产证券化产品投资的特殊事项一、违约率的计算二、未来收益权类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要点三、次级档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价值分析四、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投资分析五、重视存续期管理报告六、二级市场投资交易分析。
2014-201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市场基础知识》第七章:证券中介机构第一节证券公司的设立和主要业务考点汇总证券公司的定义:根据《公司法》规定,经过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设立的从事证券经营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不仅是证券市场上最重要的中介结构,也是证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一、证券公司的设立(一)设立条件:1、符合法律法规、行政法规规定的公司章程2、主要股东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信誉良好,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两亿元3、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规定的注册资本4、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备任职资格,从业人员具有证券从业资格5、有完善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6、有合格的经营场所和业务设施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监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二)注册资本要求1、证券公司经营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以及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业务,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人民币5000万2、证券公司经营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以及其他业务中的任何一项业务、注册资本最低限额1亿人民币3、证券公司经营证券经纪、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以及其他业务中的任何两项业务、注册资本最低限额5亿人民币。
(三)设立以及重要事项变更审批要求1、行政审批程序2、重要事项变更审批要求二、证券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监管2006年11月,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监管办法》高级管理人员的范围三、创新试点证券公司的评审及持续要求(一)申请条件1、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要求2、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合规性和风险状况的处理3、相关业务的专项审计4、申请试点的证券公司必须符合的要求——六点要求(二)评审程序中国证券业协会负责评审和持续评价(三)管理分工1、创新试点的评审——中国证券业协会2、创新活动受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监管3、中国证券业协会进行持续评价(四)持续要求1、持续满足申请试点的条件2、建立相应的监督预警与补足机制3、建立风险控制制度4、公开信息披露5、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四、规范类证券公司的评审及持续要求(一)申请条件1、摸清风险底数2、保证金独立存管3、规范运作4、公司治理5、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6、财务指标要求——多选考点(二)持续性要求1、规范类证券公司应持续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申请条件2、规范类证券公司应建立动态的净资本监控预警与补充机制,确保净资本及有关财务指标持续符合本办法的规定3、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安全管理五、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一)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二)证券经纪业务合法原则、效率原则和“三公原则”(三)证券自营业务(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及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业务(五)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六)融资融券业务。
财政部关于印发《证券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通知附件:证券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基本业务会计核算规定第三章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第四章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五章会计报表格式第六章会计报表编制说明第七章主要会计事项分录举例国务院有关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了规范证券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其他法规,我们制定了《证券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我部1993年3月17日印发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93)财会字第11号)中有关证券业务的规定同时废止。
附件:证券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第一章总则一、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证券公司会计核算工作,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按照规定程序,经批准设立的证券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证券公司如为股份有限公司,其证券经营业务执行本制度,其他业务执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及相关具体会计准则规定,并按本制度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报表格式填报。
三、公司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本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在不违背《企业会计准则》和本制度规定的原则下,可结合本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公司的会计制度。
四、公司应按以下规定运用会计科目:(一)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电算化。
公司不应随意改变或打乱重编会计科目的编号。
本制度在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设会计科目之用。
(二)公司应按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会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