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中的人性之美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8
产品设计之美作者:郑静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09期摘要:美的设计是超越使用功能因素的精神创造,不仅能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更能带给使用者精神享受,在功能与形式之间达到平衡,让人觉得有浑然天成的舒适感,这是于我认为最美的设计。
关键词:功能;和谐;形式接触工业设计多年,只是经常在思考什么样的设计是符合需求、符合市场的,到底什么样的工业设计才是美的设计?在我看来,真正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美的设计无不是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对产品设计而言,设计在这个社会是为大众服务的,所以合理的设计必然符合人们的文化内涵,满足人们对设计产品期望。
在我看来,功能作为产品设计第一要素,功能美自然是产品设计艺术中最本质的美学要素。
设计产品的功能具有合乎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美学境界。
设计是为人的需求而存在发展的,所以一件美的产品、成功的产品,必然要体现对人类社会有用有益的价值。
任何一件产品之所以能作为产品而存在,首先是由于它的功能和使用价值才有意义,不然就算产品外观如何绚丽如何美得无与伦比,在我看来都不能算作工业产品,充其量只能算作工艺品,摆在床头柜旁边、书桌上面、甚至若干年后的古玩店,供人们赏玩。
这是工艺品及艺术品的目标不是工业产品的目标。
工艺品和艺术品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表达,而工业产品是能够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真正解决人们实际生活中的困难的设计。
产品设计的最基本价值也就在这,满足人们对使用价值的追求和人们对产品价值的期望。
产品的功能也就是实用价值,是产品作为物而存在的最根本属性。
“合理是指合乎客观规律所取得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指合乎审美情趣而得到的主体性的和谐”。
完善不是简单功能的附加和堆砌,我们提倡的人性化设计、美的设计,最基本的是要有合理完善的功能,而所谓完善的功能不是设计师凭空想象及自我杜撰,而是消费者的内心切实需求。
从这点出发,设计才算合格的产品设计,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充分合理的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和使用需求,以人为本,创造和引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才是真正美的设计的出发点。
探究人性化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作者:李凡凡来源:《中国学术研究》2013年第08期摘要:人性化设计是对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满足,是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是对人性的尊重。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对产品使用的需求观念是以人为本。
本文以吸尘器的设计为例,说明产品设计中“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原则,产品设计中所包含的人性化设计因素,以及如何更好的使产品设计与人性化设计相融合。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产品;吸尘器美国设计师普洛斯曾说过: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
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
随着时代的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品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的需求,更多的开始重视精神生活。
人性化是一种理念,体现在美观的同时能根据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操作习惯,给消费者提供方便,既能满足消费者的功能诉求,又能满足消费者的心里需求。
产品造型需要人性化设计,产品造型的人性化设计,就是是产品更好的被人们使用。
设计师必须把如何提高操作的效率和使用的宜人性作作为产品设计的重要因素。
吸尘器作为居住空间的清洁能手,对居住环境的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产品设计中,“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原则在产品人性化设计中,首要原则是以人为中心,设计师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要以人为设计的出发点,设计必须充分体现对人的尊重。
设计师必须要以积极中东的思考凡方式探索人的需求,要明确设计的目标是人,而不是产品,只有这样,产品才能有市场,才能更好的为人服务,体现其价值。
目前,在吸尘器市场上,为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可以分为:家用吸尘器,工业用吸尘器,公共空间使用吸尘器,车载吸尘器。
按照人的使用方式的不同,家用吸尘器的造型大致可以分为几类:卧式吸尘器(图1)、立式吸尘器(图2)、便携式吸尘器(图3)、智能吸尘器(图4)。
1,卧式吸尘器(图1)的造型特点是吸力足够,功率可调,存放方便,清洁、组装简单,配件多,使用范围广。
是人们首选的清洁工具。
尿便收集器的人性化设计与便捷操作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尿便收集器已经成为临床医疗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对于病患来说,使用尿便收集器可能是一个尴尬的过程,因此,人性化的设计和便捷的操作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尿便收集器的人性化设计与便捷操作的关键特点和创新点。
首先,人性化设计方面,尿便收集器应该注重用户的舒适感和隐私保护。
首先,材质选择上应该考虑到用户的舒适感,选用柔软、无刺激的材料,同时具备透气性,避免对患者的不适。
其次,收集器的外观设计应简洁美观,尽量减少外界的观感刺激,以保护患者的隐私。
可能的话,可以设计成与日常使用物品相似的形状,减少尴尬感。
另外,注重细节部分的设计也很重要,例如收集器的边缘应该光滑,避免对皮肤的刮伤。
其次,便捷操作方面,尿便收集器应该设计成易于操作和方便清洗的形式。
首先,收集器的使用方法应简单明了,标示清晰,避免用户的困惑。
减少牵涉到患者的手动操作也是重要的设计原则。
例如,一种创新的设计是引入自动尿液识别功能,当用户使用完毕后,收集器能够自动辨别是否有尿液进入,从而避免用户频繁查看。
同时,便捷的清洗设计也非常重要,尿便收集器应该设计成易于拆卸和清洗的结构,方便用户日常维护。
此外,如果有可能,可以设计成一次性使用产品,避免了用户清洗和重复使用的麻烦。
另外,尿便收集器的使用场合和环境也需要考虑。
在医疗机构中使用尿便收集器时,应具备一定的防漏性能,以避免尿液外溢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收集器的容量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满足患者一次尿液或粪便的收集需求,避免频繁更换收集器造成的不便。
最后,尿便收集器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除了医疗机构外,个人家庭也可能需要使用。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对于老年人或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尿便收集器上可以设计进一步的人性化功能,例如增加抓握杆、防滑设计等,以方便他们独立使用。
对于婴幼儿使用的尿便收集器,可以设计成宠物形象或可爱的图案,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减少他们的抵触情绪。
人性化设计理念解析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文化的提高,设计的思路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性化在各个领域也越来越被重视起来,而设计中的人性化理念也是生活品质提升的一大关键。
消费者已成为设计师的“上帝”。
“为人而设计”不再只是泛泛而谈的口号,而是深深扎根于设计师心中。
那么,什么是人性化设计呢?人性化设计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当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人体的生理结构、人的心理情况、人的思维方式等等,在原有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对建筑和展品进行优化,使体验者参观、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舒适。
是在设计中对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满足,是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是对人性的尊重。
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物理层次的人性化,另一种就是心理层次的人性化,两种层次的交相呼应,可以体现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
什么是物理层次的人性化设计?物理层次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
设计时要考虑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年龄人活动的特点,要求有明确的功能分区,要形成动静有序、开敞和封闭相结合的空间结构,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什么是心理层次的人性化设计?它往往难以用语言来表述,甚至连许多使用者也无法说明为什么会对它情有独钟。
人们对景观的心理感知是一种理性思维的过程。
例如,北京忆江山景观设计一处针对中年人和老年人的住宅区,充分发挥住宅区的空间构成,娱乐与景观的结合“景”与“境”的结合,满足外在功能的同时,又充分满足心理的需求。
例如“图1”“图1”人性化设计也可以是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方便使用者。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消费者要求商品不仅具有多种使用功能、携带方便、适应各种消费群体等。
例如“图2”-“图5”创意番茄酱包设计:充分解决了使用者在用番茄酱包时会溅到手上的问题,这就是人性化设计。
“图2”旋转插头:解决了充电插头不兼容的问题,这也是人性化设计“图3”开关门提醒钥匙:钥匙上面设计有状态指示灯,门锁好现实绿色,没锁好显示红色,出门只需看钥匙上的颜色,便知道门有没有锁好。
艺术设计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设计的美学之道艺术设计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设计的美学之道艺术设计是一门融合创造力和美学的艺术形式,它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设计师们不仅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审美眼光,还需要寻找灵感源泉,以启发他们的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艺术设计中的灵感来源以及设计的美学之道。
一、自然之美——自然元素的灵感自然是艺术设计灵感的重要源泉之一。
大自然中充满了绚丽多彩的景观、完美无瑕的生物和独特的自然现象,这些都可以成为设计师们灵感的原点。
例如,设计师可以借鉴大自然中的色彩搭配,将其运用到平面设计或服装设计中,创造出具有自然之美的艺术作品。
二、文化之美——传统与当代的融合文化是设计师们寻找灵感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形式,这些文化元素既是设计的灵感源泉,也是设计师们表达文化认同的方式。
设计师们可以通过将传统和当代元素巧妙融合,创造出具有文化价值的艺术作品。
三、人性之美——情感与体验的传递艺术设计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它还要通过作品传递情感和体验。
设计师们可以从人性中寻找灵感,探索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
例如,设计师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的色彩和形状来唤起观众的共鸣,将情感转化为艺术作品。
四、科技之美——数字时代的设计灵感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媒体成为了艺术设计的一种新形式。
设计师们可以从科技创新中汲取灵感,并将其运用于设计中。
例如,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为设计师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使他们能够创造出更具前卫性和独特性的作品。
五、社会之美——反应与引导艺术设计是社会进步与变革的产物,设计师们常常通过作品来反映社会现实和社会问题。
社会可以成为设计师们寻找灵感的来源,设计师们可以关注社会问题并将其融入作品中,通过艺术的方式引导社会的思考和改变。
在艺术设计中,美学是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美学是对艺术和美的思考和研究,它涉及到色彩、形状、比例、对比、节奏等多个方面。
人性化设计定义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当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人体的生理结构、人的心理情况、人的思维方式等等,在原有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对建筑和展品进行优化,使观众参观起来非常方便、舒适。
是在设计中对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满足,是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是对人性的尊重。
人性化设计是科学和艺术、技术与人性的结合,科学技术给设计以坚实的结构和良好的功能,而艺术和人性使设计富于美感,充满情趣和活力。
人性化很大程度上和可用性设计紧密联系在一起,或者说人性化设计就是可用性设计的一个思路和原则.往往理论化的解释会让人有太多的想象和误解,我们只来看一个小小的例子,来自ms的passport network注册页面,也许你非常讨厌微软,但你不得不承认,在很多方面,他们棒极了.用例究竟什么是人性化设计呢?专家指出:人性化是指厂家在设计产品时力求从人体工程学、生态学和美学等角度达到完美,从而真正实现科技以人为本的目的。
拿笔记本电脑来说,随着笔记本电脑日益普及,消费者在购买笔记本电脑时也开始从最初单纯追求最优性价比慢慢融入对于产品的人性化设计上的考虑。
因此,突出以应用为导向的人性化设计将是便携式IT产品今后一段时间的比拼重点。
如何考评人性化设计在笔记本电脑产品中的体现?专业考评和大众观点都有许多自己的标准,但简单来说,按照一个资深笔记本电脑研发工程人员的说法可以概括为:轻薄、便携、舒适、易用、健康。
人性化的设计可以说是一个厂商实力体现,也是名牌产品与二线厂商最大的区别之处。
人性化设计往往是一些小的创意、或一个小软件,但往往会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
可以预见,人性化设计是未来设计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
笔记本如今已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其人性化设计的意义尤显重要。
因此,笔者大胆的预测,未来的笔记本市场的竞争,将很大程度取决于笔记本如何为用户营造愉悦健康的体验基于人性化的产品设计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一个产品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其使用价值了,而越来越注重产品的附加价值——情感价值、美学价值、个性化价值等,一句话,人性化需求越来越高。
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人的需求、习惯、感受等因素,使设计的产品、系统、服务等能够更加适合人的使用和接受。
人性化设计的目的是让人们在使用产品、系统、服务时感到舒适、方便、满意,从而提高使用效率和满意度。
人性化设计的原则包括:从人出发、从使用者角度出发、从可用性角度出发、从可理解性角度出发、从可接受性角度出发、从美观性角度出发等。
这些原则要求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从人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人的需求、习惯、感受,使设计的产品、系统、服务能够更加适合人的使用和接受。
人性化设计的实践方法包括: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人机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可用性评估等。
这些方法要求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不断探索、尝试、改进,使设计的产品、系统、服务能够更加适合人的使用和接受。
人性化设计的应用领域涵盖了各种各样的产品、系统、服务,如软件、硬件、机器、工具、服装、家具、交通工具、建筑等。
在这些领域中,人性化设计都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提高使用效率和满意度。
人性化设计的实践过程包括设计前期、设计中期和设计后期三个阶段。
在设计前期,设计者需要进行需求分析、用户研究、市场调研等工作,以了解人的需求、习惯、感受,为设计提供依据。
在设计中期,设计者需要进行设计创意、设计原型、设计模拟等工作,以探索、尝试、改进设计方案。
在设计后期,设计者需要进行设计测试、设计评估、设计实施等工作,以确保设计的可用性、可理解性、可接受性、美观性等方面能够达到要求。
总的来说,人性化设计是一种关注人的需求、习惯、感受的设计方法,旨在使设计的产品、系统、服务能够更加适合人的使用和接受,提高使用效率和满意度。
产品设计中的人性因素和人机工学作者:王军亮来源:《参花·下半月》2017年第08期摘要:在进行产品设计过程中,人性化和人机工学是两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产品只有具有人性化,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擁有更加宜人的产品。
同样,产品只有符合人机工学,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才能更加舒适便捷。
关键词:产品设计人机工学人性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高。
产品不仅应该满足人们的基本使用需求,更应给人们带去更多的便利。
对于同一类产品来说,在功能相同的情况下,要想更好地迎合个人心理,人性化和人机工学是两个最基本的元素。
一、产品设计中的人性因素所谓人性化因素,是指在进行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更好地保证设计能够符合人们的使用需求。
人性化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求同存异,二是整体呼应。
两个原则虽然看起来比较相似,但其中却涵盖着极为丰富的原理。
所谓求同存异,是指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在保证整体的前提下,考虑不同人对产品的使用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一般来说,对于同一类产品,由于功能都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应该尽量留出更多可以选择的方案供使用者选择。
改变产品方案的方式有很多,通常我们可以采用改变颜色、简单造型等方式来轻松地实现。
颜色的改变是比较简单的,一般来说都是通过转变整体颜色或者个别颜色的方式来实现。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整体颜色的方式来提升产品的个性化。
对于一些单色调的产品,我们可以通过转变颜色的方式进行更好地转换。
比如某件产品的色系可以是红、黄、绿三元色为主,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设计,可以有效地提升产品本身的个性感。
其次,面对一些色彩层次比较丰富的产品时,如果都对色彩的颜色进行替换,是比较麻烦的,这时设计师可以通过改变某一块色彩的方式来改变整个产品的色彩搭配。
对于形状的改变,设计师可以通过改变局部细节造型的方式进行微调,从而更好地形成既定的要求。
浅谈现代陶瓷餐具的人性化作者:陆军贺添虹来源:《景德镇陶瓷》2016年第05期摘要:餐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器皿和用具。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性化设计成为当下设计的重要元素。
这是一种以人为本设计的陶瓷餐具,无疑是陶瓷餐具寻求发展的新潮流和趋势。
关键词:陶瓷餐具人性化设计审美设计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人。
一件好的设计作品不仅要做到产品造型的线条美,装饰的画面美,还要在使用过程中体现出实用功能的便捷性,设计是为人的设计,现代陶瓷餐具的设计应当把“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并且充分考虑到人的心理习惯、使用环境、风俗教育、审美情趣、消费观念等社会诸多方面的需要,协调好陶瓷餐具的审美价值和实用功能。
一、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概念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造物活动,是为了满足人的生理需要或心理需要产生的。
也就是说,产品是为人的设计,所以设计应满足人的生理、心理、物质和精神的需要。
李砚祖先生认为,好的设计就是要在设计中对人进行全面的关注,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
他的这一观点反映了设计界对人性化的关注和重视。
而“以人为本”的设计就是人性化设计的基本理念。
人类心理的满足需要通过设计的人性化得以实现,设计应遵循人的心理要求的反映和满足,因而,设计的人性化和人性化的设计是设计的本质要求。
二、对陶瓷餐具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分析1、注重实用功能,忽略审美价值设计中的审美应当是实用的、精神和物质的。
在陶瓷餐具设计中,实用功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一些极端的功能主义者认为功能是设计的全部,他们只看重功能却忽视形式的重要性,这种片面的设计观点使得他们设计出的陶瓷餐具常常外表呆板,缺乏审美的情趣,然而,现代陶瓷餐具不少仍在延用传统的造型模式,忽略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进而沉溺于刻板传统僵硬形式中,越来越忽略自己的个性。
陶瓷餐具设计的宗旨在于给人营造一种更舒适更合理更便捷的生活方式。
因此,陶瓷餐具的设计要随着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改变而变化,在注重实用功能的同时,不断提升审美观念。
第9卷第5期 2006年1O月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JOURNAL 0F 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 Vo【.9 No.5
0ct.2006
文章编号1671—2730(2006)05—0017—03
产品界面的人性化设计
夏敏燕 (上海电机学院机械 学院,上海,200245)
摘要从产品界面角度分析人性化设计,阐述如何从生理、情感层面给予产品人的个性特征,包 括在人机工程、功能角度关注人的使用舒适性,在外形、色彩、材质、产品语意上赋予产品情趣化,从而使 产品更宜人、悦人。 关键词人机界面;人性化设计;情感 中图分类号TB 472 文献标识码A
Humanization Design on Product Man—machine Interface Xia Minyan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Shanghai,200245)
Abstra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ing convenience as well as distance between ma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umanization design on product man—machine interface,expatiating how to endow prod— uct with,humaffs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 from the aspects of physiology and affection,including at— tention to comfortable use in the fields of ergonomics and function,and giving products emotion from figure,color,material and product meaning express;therefore,such a product can be more comforta— ble and more pleasing. Key words man-machine interface;humanization design;emotion
学术论坛 : SCff Nef&rF CllN0{OOY fNF OI}MAT J0~ 设计中的人性化 宋洁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设计本身就是要追求变化,是对未来表现一种姿态, 一种看法。个性化设计内涵其实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 是时人性关怀的一个表现。 关键词:设计人性化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产品的更新等一系列的社 会 物质的圜素,使人仃】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产 品“方便”,“舒适”、“可靠”、“价值”、“安余” 和“效率”多方面的因素,就是在产品设计中常提到的人性 化设计问题。从设汁学的角度来说,设计本身就是要追求变 化,是对未来表现一种姿态,一种看法。个性化设计内涵其 实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对人性关怀的r一个表现。 『1J【日未来的产品设计必须以创意与革新为首要条件,符合人机 J:程学,使人性化的设计真正体现出埘人的尊重和关心。 所谓人性化产品,就是包含人饥工程的产品,只要足 “人”所使用的产品,都赢在人机]:程上加以考虑,产品的 造型与人机上程 疑是结合在・起的。可以将它们描述为:以 心理为圆心,生理为半径,用以建立人与物(产品)之问和喈关 系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综台平衡地使用人的肌 能,保护人体健康,从而提高牛产率。在设计和制造产品时 都必须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来考虑。若将产 品类别区分为专业用品和一般用品的话,专业用品在人机丁程 上则会有更多的考虑,它比较偏苇f生理学的层 ;而一冉5}性 产品则必须兼顾心理层面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符台美学及潮流 的设计,也就是应以产品人性化的需求为={三。 用来评价一件产品是否符合人机工程学方面的规范的标准 为:产品与人体的尺寸,形状及用力是否配合;产品是否顺 手和好使用;是否防止了使 人操作时意外伤害_平I1错用时产生 的危险 各操作单元是否实用 各元件在安置上能否使其意义
产品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产品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它要求设计师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多种设计方法和技巧,以及深刻的市场洞察力和生活感悟力。
本文将从产品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创造出好的、受人喜爱的产品。
一、产品设计的原则产品设计的原则是指在设计产品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一般包括以下5个方面:1.人性化原则人性化原则是指产品的设计应以人的需求和体验为中心,注重用户对产品的感受和反馈。
因此,设计师必须了解用户的需求和使用习惯,为他们提供方便、舒适、可靠、安全的产品体验。
2.功能性原则功能性原则是指设计师应根据产品定位和使用场景,有效地将其功能和特性体现在产品上。
产品设计应具备清晰的功能结构和逻辑,从而为用户呈现出易于使用、易于操作、功能强大的特点,以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和满足用户的需求。
3.美学原则美学原则是指产品的外形、内饰、色彩、材料、构造等方面的设计要符合审美观念和时代要求,以增强用户的审美享受和产品的品质感。
同时,设计师应注重细节和整体感的统一,让产品具备高度的美感和识别性。
4.创新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是指设计师应不断追求新的产品思路、新的设计理念和新的技术手段,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设计师应保持敏锐的嗅觉,不断探索市场,挖掘新的机会和趋势,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
5.经济实用原则经济实用原则是指设计师应在考虑到产品功能和美学的同时,注意控制成本,提高利润。
设计师应通过多方面的设计思考,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材料,提高生产效率和成本效益,让产品在市场中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二、产品设计的方法产品设计的方法是指设计师在实际创作中所应用的一系列技术和策略,包括以下5个方面:1.市场调研法市场调研法是指设计师应该通过市场调查、用户需求分析和竞争产品分析等方式来了解市场和用户的实际情况,为产品的合理定位和设计提供依据。
2.功能分析法功能分析法是指设计师应根据产品的实际使用场景,对每个功能模块进行分析和拆解,使其功能关系呈现出结构化和有机化的特点。
------精品文档!值得拥有!------ ------珍贵文档!值得收藏!----- 产品设计中的人性之美
摘要:工业设计fazhan发展到了21世纪,已经到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阶段,对人的关心并以实际行动即产品来证明和表达着产品的人性化是当代工业设计的一个趋势。设计师在把握时代的特征和需求人群的特征,愉悦人的视觉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消费者自身的需求、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关心。本文从产品设计的精神、产品设计的文化、人性化的精神内涵、人的审美尺度等方面论述了在产品设计中人性化的深层意义及其在产品内的具体表现。强调了“天人合一”这一产品设计的完美境界,倡导运用创新精神将产品的实用性与审美性统一起来,带给人以美的享受,从美的角度实现对人性的关心。 关键词:产品设计人性化心理情感精神愉悦 一、产品设计的精神 工业产品设计就是对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工艺、形态、色彩、表面形式、装饰等诸因素从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处理,在这过程中既要符合人们对产品物质功能的要求,又要兼顾人们审美情趣的需求。也就是在对工业产品进行外观设计时,不仅要研究工业产品制造的可能性、操作时的可靠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形态表现的Art艺术性等,同时还要研究工业产品对社会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作用。消费者行为研究是工业设计研究的重要支持系统,但现在工业设计领域内的大多数研究基础还停留在狭义的人性化设计,即对产品与人的关系的讨论上,关注的焦点是微观的人机界面,这是不全面的。 ------精品文档!值得拥有!------ ------珍贵文档!值得收藏!----- 人的使用需求贯穿了整个工业设计的研究,“人性化”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场合,“以人为本”中的“人”包含着不同层次和方向的理解,从心lixue理学的基础出发看dangdai现代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观念。面对产品,剥离了功能,剥离了形式美的法则,能给人带来怎样的精神层面的影响决定了这件产品生命的长短。 二、产品设计的文化 设计创造本不存在的具体器物,体现着人们对生活的不同认识和态度,并在体现这种精神因素的同时以具体的器物存在设定人们的日常行为,从而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会引发人们对于产品更深层次的需要:产品的内涵。 优秀的设计师应该善于根据时代的特征和需求人群的特征,在愉悦人们的视觉的同时,关怀人的情感和社会生产的理性走势。这样的关怀即使是细微的或者片面的。也会令人感动,而感动本身也会产生美感。因此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设计中人的因素;分析产品语意中情趣的元素显得尤为重要。 人生活于世间,需要寻找各种方式来表达,表达他的情感、理念、信仰,即他的存在。对于设计师(狭义上)来说,设计是一种表达方式,他通过线条、面积、体积、色彩、质地、光影等语言表达一种他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和解释。产品设计的好坏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产品流行性的趋势的形成是这一时代的科学技术和由此带来的生活状况的变化以及由此形成的生活文化和审美三者综合力量的显示。设计也是一种游戏,增加人机界面的互动性,让产品和人有情感的交流沟通,使产品给人亲近的意愿, ------精品文档!值得拥有!------ ------珍贵文档!值得收藏!----- 达到人—物—人的沟通。 三、人性化精神的内涵 (一)追求产品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例如1988年日本三洋公司推出的各种“RoBo”的系列录音机和收音机,采用了玩具化的造型,再配以鲜艳的色彩和粗大的按纽,使这种高科技、高保真的产品简单化,表现了人们轻松驾驭机器的思想,受到不同年龄消费者的青睬。设计师的产品设计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要,而且满足了现代人追求轻松、幽默、愉悦的心理需求。 (二)满足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有些设计师已将设计触角伸向人的心灵深处,通过富有隐喻色彩和审美情调的设计,让使用者心领神会而倍感亲切。1987年美国年轻的设计师莉沙•克罗恩(Lisakmhn)设计的被称为“电话簿”的电话机获取了当年芬兰造型艺术大奖赛的头等奖。该电话机摈弃了常见的电话机毫无特色的造型,而是借寓于日常生活,使之更简便实用。它看上去象一本打开的书,隐喻着它象书一样会成为人们“友好的使用者”,其造型强有力的表现出文化中的信息交流连续性——从昨日的印刷手段到今天的dianzijixie电子形式。 科技的发展使许多电器具有更多更微妙的功能和更复杂的操作程序,如何使产品更易于操作和被消费者认同是80年代以来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克罗思的设计给出了一种答案,通过一个熟悉的物品创造一种可视的比喻,把一个新的复杂机器设计得像人类久违的伙伴那样平易亲切,又符合超薄型设计的要求。克罗恩的获奖得益于她对人性的特别关注和对产品语 ------精品文档!值得拥有!------ ------珍贵文档!值得收藏!----- 意学的成功运用。 (三)追求更适合人体结构的造型形式 设计师还在如何使产品更具个性化及适合人体体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产品能像穿戴的衣服和珠宝那样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使设计物与使用者融为一体。如手机的设计就需要充分地考虑使用者的情况利用人机工程学,促使“手”与“机”的有机结合尽可能的给使用着带来愉悦。 (四)对弱势人群用品设计倾注热情 设计师对人性的关注已扩展到为残疾人设计的领域,成为人类工业设计最具人道主义和人情味的一面。由设计师文森特•哈雷设计的“残疾人用电脑操作器”,方便了手不方便的残疾人,其灵巧的造型、安详的色彩和适合口型变化的形式,为他们打通了一条能和正常人一样享受新时代文明成果的途径,是对人性平等正直思想的高扬。德国设计师设计的盲人阅读仪,小巧轻便,可随手拿着在报纸上进行扫描图、阅图和贮存,使得盲人也能与正常人一样读报。他们还为残疾人设计了可利用空气升高的轮椅,这一设计使残疾人在与正常人谈话时,可随意提高轮椅达到与正常人同样的高度,还可像正常人一样使用酒吧台,享受与正常人同样的待遇和权力。这一充分考虑残疾人心理的设计受到了他们的欢迎。 (五)设计师设计思维的人性化 80—90年代的设计师还找到了一条与消费者沟通的渠道,通过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反馈消费者信息,来达到设计物与使用对象的协调。强调设计师与消费者双方的沟通、联系和交流。这实质上反映了设计人性化的潮流和设计师的设计思维逐步转向人性化层次。设计人性化趋向的出现是多种因 ------精品文档!值得拥有!------ ------珍贵文档!值得收藏!----- 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社会的、个体的原因,也有设计本身的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有:1、社会经济fazhan发展的必然结果。2、人类需要阶梯化上升的内在要求。 dangdai现代设计是科学和Art艺术、技术与人性的结合,科学技术给设计以坚实的结构和良好的功能,而艺术和人性使设计富于美感,充满情趣和活力,并能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艺术性设计成为人与设计和谐亲近的纽带。人类的设计和设计物总是体现了一定时期人们的审美意识、伦理道德、lishi历史文化和情感等精神因素,设计与人的融合状态。即中国古代哲人所宣扬的“天人合一”。 工业设计的对象是产品,但是设计的目的并不是产品,工业设计可以说是人的需求的产物。即满足人生理和心理的需要、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因此设计的人性化已成为评判设计优劣的不变准则,是人类追求理想化、艺术化生活方式的永不言止的设计境界。作为生物体的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要,既有来自生理方面的需要,又有来自心理方面的精神需求。人作为社会的人、文化的人,生物性的满足并不是唯一的需求,精神等需求有时会走到前列而占据重要位置。不同形态的造物,反映着人需要的变化和多元。从一般实用工具用具生产到艺术质的造物——工艺品,工业设计产品的生产,这些不同层次的造物生产表现着人类上升着的需要和追求。 四、人的审美尺度 审美尺度即审美的价值尺度。审美价值属于精神价值范畴。人类的审美活动或者过程包括了客体和主体两方面,审美价值也有两个基本的方面,第一是形成对象的外部形式、尺度大小。颜色、亮度、表面特征等lixue自 ------精品文档!值得拥有!------ ------珍贵文档!值得收藏!----- 然性质。这种性质不仅为我们审美感知客体的纯自然现象所固有,也为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现象如艺术设计产品、艺术作品所固有。第二是位于这种感性现实后面的东西,它来自于人的认识与感受、人的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即审美价值的规律与意义,是人与审美对象关系所表达的意义。在工业设计中审美尺度是衡量产品“设计”方面好坏的标准,在产品的外部形式迎合大众的审美倾向,同时它又符合审美价值的自身的规律及意义,它才能算为设计成功的产品。 在产品诸多的审美因素中产品的语意是尤为重要的。产品语义学实际上是借用了语言学的概念,只不过产品语义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视觉图形、图象与型态,与文字语言相对可称之为图形语言。产品的形态、构造、色彩、材料等要素构成了它所特有的符号系统,从整体视觉感受到每个构成局部的细节,通过这个记号系统,设计师传达出设计意图和设计思想,赋予产品以新的生命;通过这套符号系统消费者了解产品的属性和它的使用操作方法,它是设计师与使用者之间沟通的媒介。艺术作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创造出一种具有情感意蕴的形象体系,这种形象体系是一种视觉或听觉的审美存在物,是艺术家对现实的一种审美反映,其中既包括对社会生活内容的再现,也包括艺术家自身思想情感的表达,因此艺术的美是反映美。而技术生产的产品设计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现实,它不仅具有物质功能,同时也具有精神功能,因此设计的美是现实美。有鉴于此,产品的形式设计具有独特的审美涵义。 五、人性化设计的其他因素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通过语言来沟通的,物与人之间的沟通是通过物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