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245.93 KB
- 文档页数:2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吞咽障碍的预防与治疗发布时间:2021-04-14T08:08:41.33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第2期作者:王杰[导读]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在鼻咽部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安徽省胸科医院肿瘤放疗科安徽合肥 230022【摘要】放射治疗是目前鼻咽癌首选的治疗方法,尤其是调强放疗技术的发展,对鼻咽癌患者治疗效益明显提高。
但是患者经过放疗之后出现吞咽障碍的情况较多,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如何有效解除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吞咽障碍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目前临床治疗吞咽障碍的方法较多,尚无统一标准,因此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吞咽障碍的预防与治疗进行研究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鼻咽癌;吞咽障碍;治疗进展前言鼻咽癌是一种发生在鼻咽部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目前鼻咽癌的标准和首选治疗方式是放射治疗,尤其是调强放疗(IMRT)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吞咽障碍是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患者水分、营养摄入障碍,严重者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等一系列并发症。
因此,探究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吞咽障碍产生的机理并及早发现,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是目前临床关注的重点。
1 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的发生机理鼻咽癌放疗后产生吞咽障碍的发生机理主要包括放疗导致的涎腺损伤、神经损伤、张口困难以及心理因素等[1]。
在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等唾液腺受到射线的长期照射产生放射性损伤,导致涎腺导管和腺泡排泄功能障碍,引起唾液分泌大量减少,造成口干、吞咽困难等症状。
其次鼻咽癌的靶病灶常累及颞叶、脑干等颅内神经系统,放疗不可避免会累及部分脑神经系统,可能产生颞叶坏死、颅神经麻痹等,从而导致患者吞咽障碍的发生。
放疗所引起的舌下神经、迷走神经的受累使其所支配的口咽肌肉运动失调继而引发吞咽功能障碍。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预防现状【摘要】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方式以放射治疗为主,放射性皮炎是放疗过程中最常出现的并发症,严重者需要停止放疗,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影响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近年来,有不少的同仁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进行了报道,本文主要从西医、中医、物理预防等几方面进行阐述总结。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性皮炎;预防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受遗传、病毒、环境等因素的影响[1]。
因鼻咽癌对放射线敏感,所以放射治疗是治疗鼻咽癌的主要方式[2]。
但放疗容易引起放射性损伤,放疗过程中高达90%-95%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性皮炎[3-4],严重的放射性皮炎需要中断治疗。
现对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预防现状综述如下。
1 放射性皮炎的概述放射性皮炎是由于放射线照射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性损害。
表现为可逆性的毛发脱落、皮炎、色素沉着及不可逆的皮肤萎缩,皮脂腺、汗腺的毁灭和永久性的毛发缺失,以致放射性坏死,继之形成溃疡。
发病机制为放疗初期,受照射部位释放组织胺类物质,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一过性红斑、瘙痒,放疗后期,真皮层血管内,白、红细胞的渗出导致真正的红斑,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基底层细胞被破坏,导致干性脱皮、湿性脱皮甚至溃疡坏死[5]。
2 放射性皮炎的分级根据RTOG急性放射性皮炎分级标准共分5级[6],0级:皮肤无变化; 1级:皮肤出现滤泡样暗红色红斑,脱发,干性脱皮,出汗减少;2级:皮肤触痛感或鲜色红斑,片状湿性脱皮,中度水肿;3级:皮肤皱褶以外部位融合性脱皮,凹陷性水肿; 4级:皮肤溃疡、出血、坏死。
3 放射性皮炎的预防3.1 健康教育:穿全棉衣物,选用柔软的毛巾,放疗区域严禁抓挠及日光直射,保持照射野皮肤清洁干燥,可用温开水(37-40℃)和软毛巾轻轻沾洗,不建议用肥皂、沐浴露,禁用碘酒、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涂擦。
科学护理鼻咽癌患者放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干预价值探析王艳杰(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一病区,河北秦皇岛 066000) 摘要: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价值。
方法:回顾性方式选择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9年5月~2021年3月治疗的6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放疗依从性以及护理前后睡眠质量、生存质量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有6.06 %,放疗依从性高达96.96 %,对照组分别为24.24 %和78.78 %,两组数据对比,P < 0.05。
行预防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较好,生存质量较高,两组数据相较,P < 0.05。
结论:分析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常见并发症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其放疗依从性。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并发症;预防性护理;放疗依从性;睡眠质量;生存质量鼻咽癌是临床耳鼻咽喉科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于鼻咽腔侧壁及顶部,我国华南地区成为鼻咽癌高发区,发病率为30/10万~50/10万。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会导致患者出现“听力下降、耳闷堵塞、鼻塞”等症状,疾病的进一步加重,在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同时,危及生命安全。
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放射治疗成为现阶段临床治疗鼻咽癌的有效根治手段,但放射治疗时照射野较广且照射疗程长,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疗副作用,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1]。
可见,为避免或减少鼻咽癌患者放疗常见并发症,需在放射治疗过程中采取相关预防性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放疗依从性并改善预后。
为分析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常见并发症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价值,特行此研究。
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方式选择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9年5月~2021年3月收治的6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
鼻咽癌护理问题及措施概述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由于鼻咽癌常发生在头颈部的重要部位,其治疗过程中需要特殊的护理措施。
本文将探讨鼻咽癌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护理问题及措施1. 坠落风险鼻咽癌患者常常因为手术后的虚弱或其他原因而导致平衡能力下降,从而增加了坠落的风险。
为了减少坠落的可能性,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 在患者卧床时,使用便携式的侧栏或床围以防止患者突然坐起或跌落。
- 在患者起床时,护理人员应提供支持和协助,避免患者因为站立不稳而坠落。
- 定期检查患者的平衡能力,并根据患者的状况调整护理措施。
2. 呼吸道管理鼻咽癌患者在手术或放疗后可能会出现呼吸道问题,如气道狭窄或呼吸困难。
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状况,并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定期清洁患者口鼻部分泌物。
- 在患者呼吸困难时,及时提供适当的辅助通气设备,如氧气面罩或气管插管。
- 提供必要的呼吸道护理指导,如深呼吸训练和咳嗽训练,以帮助患者恢复呼吸功能。
3. 感染控制鼻咽癌患者的免疫系统常常受损,容易感染。
护理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控制感染的风险: - 严格遵守手卫生和个人防护的规范,如经常洗手,佩戴口罩和手套等。
- 定期清洁和消毒患者的床上用品、衣物和周围环境。
- 监测患者的体温和其他感染征象,并及时报告给医疗团队。
4. 营养支持鼻咽癌患者常常因为治疗副作用而导致食欲减退或吞咽困难。
为了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护理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 - 提供易于咀嚼和吞咽的软质食物和流质饮食,如果汁、汤和糊状食物。
- 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根据需要调整饮食计划。
- 提供必要的营养补充剂,如蛋白质粉或维生素片剂。
5. 心理支持鼻咽癌患者常常面临身体痛苦和心理压力,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
护理人员应提供以下心理支持措施: - 倾听和尊重患者的情感和需求,提供情绪上的支持。
鼻咽癌放疗护理一、放疗期间的反应和护理1.口腔(1)口腔、口咽粘膜反应放疗至肿瘤量2000~3000cGy可有咽喉干燥、咽痛、下咽痛,并逐渐加重,严重时滴水难咽,口腔、口咽粘膜出血、糜烂、白膜形成,个别病人可出现放射性溃疡或伴有脓性分泌物、全身发热等。
(2)护理方法在放疗1~2周后,口腔粘膜出现红肿、疼痛、破溃,出现明显的粘膜炎反应,每日用淡盐水漱口或朵贝氏液涑口,饭后用软毛牙刷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破溃面的感染。
最好是三餐饭后、睡前刷牙漱口。
随着放疗的继续进行,累积剂量不断增加,口腔粘膜可发生大小不同的片状薄层白膜形成,粘膜糜烂,疼痛加重,可用生理盐水20ml加庆大霉素 8万U加地塞米松10ml雾化吸入,每日2次,可达到消炎,消肿,减少感染的发生,并可配合口腔护理,每日2次。
为减轻进食疼痛症状,保证病人的营养供应,可在进食前用2%利多卡因10~15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配制的溶液漱口。
口服维生素E,能增强局部的抵抗力和修复力,还能直接抑制透明质酸酶,减轻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
另外,放射线会造成唾液腺的损伤,使唾液分泌明显减少,口腔干燥,可嘱患者多饮水。
鼻咽癌放疗时,由于腮腺、唾液腺均在照射范围内,故放疗后腮腺及唾液腺功能受抑制。
口腔内的腺体分泌减少,口腔的自洁作用消失,常有口干、咽部干痛、口腔溃疡等症状。
为使这些症状减轻,可随身携带保温水杯,备温开水,少量多次含饮,经常湿润一下口腔,以缓解口干症状,饮食应增加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C、A、D、E及高蛋白食物。
每天饮水量在2500ml以上,经常用金银花、麦冬泡水喝,使口腔粘膜湿润。
口含乌梅、西洋参片和维生素C,以起到生津的作用此外,为了保持口腔清洁,每次饭后用含氟牙膏漱口或自配淡盐水漱口,每日4—5次。
淡盐的配制方法是:在500ml温开水中加氯化钠(熟盐)3—4g(约小半匙)即可,或用多贝氏液含漱,漱口液每次含漱至少要有1分钟。
鼻咽癌放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展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疗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
由于鼻咽癌照射野多,疗程长,在放疗中有许多并发症出现,故加强放疗护理工作,使其顺利完成放疗计划尤为重要。
本文对并发症的类型,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护理综述如下。
1 腮腺急性反应1.1 临床表现多在刚接受第1、2次放疗后2~6小时发生,患者自觉当天放射侧腮腺区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局部压痛。
主要是由于局部急性充血、水肿,阻塞腮腺导管,涎液淤积所致。
[1]1.2 预防与护理(1)向患者解释原因,安慰、开导,消除其顾虑。
(2)给予清淡易吞咽饮食如猪鸡肉汤、稀饭、蔬菜汤等。
(3)消炎漱口液4次/d,(消炎漱口液配制:生理盐水500ml,地塞米松10mg、庆大霉素16万u,利多卡因0.8g,碳酸氢钠25g)。
(4)严重者给予止痛剂对症治疗,同时可给予青霉素预防继发感染。
[1]2 口腔咽部粘膜急性反应2.1 临床表现随着放射剂量的递增,患者会出现粘膜急性放射反应。
口腔粘膜反应评定标准(WHO标准):Ⅰ度:粘膜充血水肿,有自觉不适,但不影响进食;Ⅱ度:粘膜发炎处覆有白膜,有不适,影响进食;Ⅲ度:局部粘膜糜烂,溃疡或合并感染。
2.2 预防与护理(1)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戒烟酒,如进食鲜鱼汤、猪肉汤、青菜汤等,避免进食过冷过热、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预防冷热刺激加重粘膜损伤,口服多种维生素可减轻放疗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2]田国荣等报道:三联液(维生素B12、维生素K3黄岑注射液)雾化吸入可以延迟放射性口咽粘膜反应,减轻损伤程度。
[3](2)指导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清晨、进食前后、睡前常规使用生理盐水或3%碳酸氢钠液漱口,进食后用软牙刷,双氟牙膏刷牙,预防放射性龋齿,一旦患者出现口腔刺痛,味觉改变,粘膜充血水肿和溃疡等,可用抗炎药(如氢化考地松)、促细胞生成剂(GM-CSF)、粘膜保护剂冲洗,疼痛剧烈时可在漱口水中加入2%普鲁卡因等局麻药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