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矿石的浮选药剂
- 格式:docx
- 大小:94.49 KB
- 文档页数:2
锡矿选矿方法锡矿选矿方法是指对锡矿石进行物理和化学处理,以提取和分离出锡的过程。
锡是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广泛应用于电子、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
因此,锡矿选矿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锡矿的分类锡矿可以分为硬质锡石、软质锡石和黑钨矿三类。
硬质锡石是指硬度较高的锡石,通常含锡量较高,但是选矿难度也较大。
软质锡石是指硬度较低的锡石,通常含锡量较低,但是选矿难度较小。
黑钨矿是指含有钨和锡的矿石,通常含有丰富的钨和较少的锡,但是选矿难度较大。
二、锡矿的选矿方法1、重选法重选法是指利用锡矿的密度差异进行物理分离的方法。
由于不同的矿物密度不同,可以通过重力分选机进行分离。
重选法适用于硬质锡石、软质锡石和黑钨矿。
硬质锡石通常含有较高的锡量,因此适用于重选法。
软质锡石通常含有较低的锡量,但是密度差异较大,因此也适用于重选法。
黑钨矿通常含有钨和锡,因此需要进行复杂的分离过程,重选法可以作为分离的一部分。
2、浮选法浮选法是指利用锡矿和矿浆的表面性质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浮选法适用于软质锡石和黑钨矿。
软质锡石通常含有较低的锡量,但是浮选法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气泡大小,实现锡石的浮选。
黑钨矿通常含有钨和锡,因此需要进行复杂的分离过程,浮选法可以作为分离的一部分。
3、磁选法磁选法是指利用锡矿的磁性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磁选法适用于硬质锡石。
硬质锡石通常含有较高的锡量,但是同时也含有较多的磁性矿物,如磁铁矿、赤铁矿等。
通过磁选机进行分离,可以实现锡石和磁性矿物的分离。
4、化学选矿法化学选矿法是指利用锡矿的化学性质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化学选矿法适用于黑钨矿。
黑钨矿通常含有钨和锡,但是钨和锡的化学性质有所不同。
通过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反应,可以实现钨和锡的分离。
三、锡矿选矿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锡矿选矿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未来,锡矿选矿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和自动化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锡矿选矿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分析和控制将越来越智能化和自动化。
立志当早,存高远细粒锡矿石的选矿工艺在细粒锡矿石浮选试验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发现捕收剂对–20μm 的细粒锡矿的选择性和捕收性均较差,进而使得浮选锡精矿中锡的品位和回收率均较低,与此同时,药剂用量大、生产成本高;锡矿石磨矿细度对整个浮选工艺影响较大,如何降低矿石细度的消极影响是改善和提高锡矿石浮选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莫峰等研究表明新型捕收剂GY–C3 对都龙矿区细粒锡石具有较好的回收效果,闭路试验处理含锡1.327%的原料,得到含锡6.487%、回收率88.90%的锡粗精矿。
工业试验采用预先脱硫–除铁–三段脱泥–二次脱硫流程,处理含锡0.3%–0.5%的原料,可得到含锡4%–5%、回收率大于80%的锡粗精矿。
浮锡精矿含锡4%–5%,为了得到合格的锡精矿,后续采用微细泥摇床进行再处理,得到含锡40%左右、作业回收率50%的锡精矿和含锡约2.5%、作业回收率50% 的富中矿。
农升勤等针对矿石磨矿后泥化严重、重选回收率低的问题,以Y–11作硫铁矿活化剂、MA 作硫铁矿的捕收剂进行脱硫,碳酸钠为pH 调整剂,水杨羟肟酸、氧肟酸、P86 为锡石捕收剂,一次浮选可获得锡粗精矿品位1.81%、作业回收率80.86%,再用浮选柱精选可获得锡精矿品位10.41%、作业回收率为84.13%的良好指标。
孙玉秀以云南某难选锡矿石为研究对象,经过阶段磨选和分级入摇床选别后,锡的品位和回收率得到明显提高。
锡石硫化矿采用粗磨浮选脱硫–浮选尾矿分级入摇床选别流程指标较好。
原矿含锡2.34%,产出锡精矿含锡30.14%,锡回收率39.56%;富中矿含锡4.77%,锡回收率22.74%;贫中矿含锡2.2%,锡回收率20.84%,三个等级的产品共回收锡83.14%。
1、羟肟酸类选矿药剂烷基羟肟wò酸具有2种同时存在的互变异构体:氧肟酸和异羟肟酸。
烷基7-9羟肟酸(RCONHONa)为红棕色油状液体,含烷基羟肟酸60-65%,脂肪酸15-20%,水分15-20%,易溶于热水,有毒性。
在有无机酸存在时,羟肟酸容易水解成羟氨和羧酸。
可用来浮选锡石、氧化铁矿、稀土、磷酸盐矿、黑钨矿、白钨矿、重晶石、氧化铅锌矿等,是一种选择性良好的捕收剂。
苯甲羟肟酸,红棕色固体,捕收能力较烷基羟肟酸弱,选择性好,主要用于铁矿石正浮选。
品名:水杨羟肟酸(同名:水杨氧肟酸)主要成份:水杨基羟肟酸(水杨基氧肟酸)分子式:C6H4OHCONHOH性状: 产品为粉红至桔红色固体粉末,微溶于水,可溶于碱溶液,性质稳定,带有水杨酸气味。
主要用途:水杨羟肟酸能与锡、钨、稀土、铜、铁等金属形成稳定的螯合物,而与碱土金属及碱金属形成不稳定的螯合物,所以,水杨羟肟酸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特别是水杨羟肟酸与锡石螯合时不仅能形成多种形式的外络盐,而且还能形成不同构成的内络盐,因此,水杨羟肟酸对锡的选择性较强。
该品在锡石选矿中通常与P86配套使用,并具有一定的起泡性。
该品还具有毒性低(是卞基胂酸的十六分之一,故此品的应用还可以使环保问题得到大大改善)、用药量少、适用性强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2、磷酸酯、膦酸类选矿药剂烷基磷酸酯分磷酸单酯、磷酸二酯、磷酸三酯,用作捕收剂时,单酯最好,二酯次之,三酯不能单独用作捕收剂,需与别的捕收剂混合使用,作为辅助捕收剂。
烷基磷酸酯作为锡石、铀矿、磷灰石、赤铁矿捕收剂。
烃基膦酸与烷基磷酸酯不同,烃基膦酸分子中的磷原子直接与烃链上的碳原子相连。
有机膦酸作为捕收剂的主要是苯乙烯膦酸,为白色结晶,可溶于水,且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与Sn、Fe离子形成难溶盐,与钙、镁离子在高浓度时形成盐,故对含钙、镁的矿物捕收能力较弱。
选择性比甲苯胂酸稍差,但毒性小,无起泡性,用来浮选锡石、黑钨矿等。
锡矿的选矿方法锡矿选矿那可是个技术活!就像在沙里淘金一样,得有一套靠谱的方法。
先说说重选法吧!这就好比大浪淘沙,利用矿物和脉石的比重差异,把锡矿从一堆杂质中选出来。
把矿石放进特定的设备里,通过水流和重力的作用,让重的锡矿颗粒沉淀下来,轻的杂质就被冲走啦。
这方法简单粗暴,成本还低,多棒啊!但要注意控制水流速度和设备的参数,不然可就选不出好矿啦。
再看看浮选法。
这就像一群小伙伴在玩捉迷藏,锡矿和其他矿物都有不同的“性格”,通过添加特定的药剂,让锡矿表面变得“滑溜溜”的,然后气泡就可以把锡矿给带起来,和其他矿物分开。
这方法选出来的锡矿纯度高,效果杠杠的!不过呢,药剂的选择可得小心,要是用错了药剂,那可就抓瞎喽。
磁选法也有它的用处。
如果锡矿里混有磁性矿物,那就可以用磁选法把它们分开。
就像一块大磁铁,把铁钉子吸走一样,把磁性矿物吸走,留下锡矿。
这方法简单有效,但是对于没有磁性的矿物就没招啦。
在选矿过程中,安全性那是超级重要的!要是不小心出了事故,那可就惨啦。
所以设备一定要定期检查,操作人员也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稳定性也不能忽视,要是选矿过程不稳定,一会儿好一会儿坏,那可不行。
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才能选出好矿。
锡矿的选矿方法应用场景可广泛啦!无论是大型矿山还是小型选矿厂,都能找到适合的方法。
重选法适合处理粗粒矿石,浮选法适合处理细粒矿石,磁选法适合处理有磁性矿物的矿石。
各有各的优势,就看你怎么选择啦。
比如说某个矿山,用了重选法和浮选法相结合的方式,选出来的锡矿纯度高,产量也大。
这不是两全其美嘛!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总之,锡矿选矿方法有很多,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
只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注意安全和稳定,就能选出好矿,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1.磷矿的浮选磷石可分为两类;磷灰(石)岩和磷块岩。
磷灰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磷酸钙,其中还含有氟(F)、氯(C1)等元素。
至于铁、铝、锰、镁的磷酸盐矿物仅占磷矿物的5%。
磷灰(石)岩是指磷以晶质磷灰石形式出现在岩浆岩和变质岩中的磷灰石。
磷灰石晶体多种多样,可从巨大晶体到普通显微镜也观察不到的微晶。
这类矿石一般品位较低,但可选性较好。
磷块岩是指以含肢磷矿为主的磷矿石,主要是沉积成因或风化淋滤成因的磷灰石。
胶磷矿是指在高倍显微镜下也分辨不出晶体的那些磷酸盐矿物的统称。
以前人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具有许多胶体结构,认为它是非晶质物质,但实际证明它是结晶质的,只是结晶体非常细小,一般不易观察,其可选性次于磷灰(石)岩。
B磷矿石的浮选方法磷矿石浮选的主要问题是含磷矿物与含钙的碳酸盐(如方解石、白云石等)的分离。
因为用一些常用脂肪酸类捕收剂浮选时,它们的可浮性都相近似,其分离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使用水玻璃和淀粉等抑制剂,对碳酸盐等脉石矿物进行抑制,再用脂肪酸作捕收剂浮出磷矿物。
(2)首先加入偏磷酸钠抑制磷矿物,然后用脂肪酸先浮出碳酸盐等脉石矿物,再浮磷矿物。
(3)用选择性的烃基硫酸酯作捕收剂,先浮出碳酸盐的矿物,尔后再用油酸浮选磷矿物。
C磷矿石浮选实例某矿原矿物质组成:主要矿物为胶磷矿,次要矿物为结晶磷灰石和纤维状胶磷矿。
而主要脉石矿物为碳酸盐、石英、玉髓,其次是长石、白云母、绢云母、黄铁矿及氧化铁等物质。
矿石结构为鲕状、假鲕粒状、胶状、网格状及砂状等。
矿石构造为块状、条带状、扁豆状等。
处理流程如图5-27所示。
以擦洗分级脱泥-浮选联合流程处理该矿,所获技术经济指标为:精矿含P20532.4%;回收率为86.70%。
某磷矿处理的钙质沉积磷块岩矿石,属含碘微碳氟磷灰石,矿石中磷矿物含磷约占70%,呈非晶质和隐晶质产出,脉石矿物以白云石为主,约占21%,硅质脉石小于5%。
矿石中碳酸盐矿物与磷矿物胶结。
由于碳酸盐脉石的嵌布粒度较磷矿物粗,易于粉碎,且原矿含P205比较高,故在较粗磨的条件下,用反浮选使白云石成为泡沫产品除去。
锡矿浮选技术以锡矿浮选技术为题,本文将介绍锡矿浮选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应用前景。
锡矿浮选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矿石选矿方法,适用于含锡矿石的提取和分离。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调整矿石中各种矿物的表面性质,使其与气泡接触并附着在气泡上,从而实现矿石的浮选分离。
锡矿浮选技术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矿石破碎、矿石磨矿、矿石浮选以及尾矿处理等几个关键步骤。
矿石破碎是锡矿浮选工艺的第一步。
通过破碎机将原料矿石破碎成适当的颗粒度,以便后续的磨矿和浮选操作。
接下来,矿石磨矿是锡矿浮选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矿石经过破碎后,进一步通过磨机进行细磨,使矿石颗粒细小,增加矿石表面积,便于与浮选剂发生反应。
在锡矿浮选的过程中,浮选剂的选择和使用非常重要。
常用的浮选剂有黄药、黑药、油脂、氨基酸等。
浮选剂的选择要考虑矿石中各种矿物的性质以及浮选剂与矿物的相互作用,以实现矿石的有效分离。
锡矿浮选的关键步骤是气泡浮选。
在浮选槽中,通过给浮选槽注入含有气泡的水,使气泡在矿浆中形成。
矿浆中的矿石颗粒与气泡接触后,受到气泡的附着作用,从而使矿石颗粒浮到上层矿浆表面,形成浮选泡沫。
锡矿浮选泡沫中的矿石颗粒可以通过刮板机或离心机等设备进行收集和分离。
尾矿处理是锡矿浮选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浮选后的尾矿中仍含有一定量的有用矿物,需要进行处理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常见的尾矿处理方法包括重选、磁选、化学浸出等。
锡矿浮选技术具有选择性强、处理能力大、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锡矿提取和分离中。
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提高浮选剂的利用率,可以进一步改善锡矿浮选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总结起来,锡矿浮选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矿石选矿方法,通过调整矿石表面性质和使用浮选剂实现矿石的分离。
锡矿浮选的工艺流程包括矿石破碎、矿石磨矿、浮选以及尾矿处理等步骤。
锡矿浮选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提高锡矿的回收率和产品品位,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锡矿选矿工艺锡矿选矿工艺是指通过一系列工艺过程对锡矿进行处理,从中提取锡资源的过程。
下面是锡矿选矿工艺的详细介绍。
一、锡矿选矿工艺概述锡矿选矿工艺是将锡矿经过多种工序的处理,分离出锡石和非锡石,进而提取出锡金属的工艺。
其主要流程包括矿石破碎、磨矿、浮选、反浮选和精选等环节。
锡矿选矿工艺的原则是利用不同矿物的物化性质差异,采取选别、选分和选优的方法把锡石和非锡石区分开来。
二、锡矿选矿工艺流程1. 矿石破碎:将锡矿石分段打碎成适当大小的物料;2. 磨矿:用球磨机对破碎的锡矿石进行细磨,使其达到一定的粒度要求;3. 浮选:利用锡石与非锡石的比重及韧度差异,选择不同的浮选剂和药剂,将锡石和非锡石进行分离;4. 反浮选:对于一些含有有害元素的锡石,需要进行反浮选,将其去除;5. 精选:通过把浮选中得到的选矿泥浆用脱水器进行脱水,分别得到锡精矿和非锡精矿;6. 尾矿处理:将选矿中产生的废水和含有尾矿的泥浆进行处理,达到环保、资源回收的目的。
三、锡矿选矿工艺的优缺点1. 优点:锡矿选矿工艺能够高效地将锡石和非锡石分离,提高锡的回收率;工艺流程相对简单,操作易于掌握;2. 缺点:工艺流程中对药剂的要求较高,增加了生产成本;尾泥处理难度大,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
四、锡矿选矿工艺的应用领域锡矿选矿工艺被广泛应用于锡矿的选矿、冶炼和生产。
锡矿选矿工艺所得锡石可以用于制造锡箔、锡合金、锡盐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子、化工、轻工等领域。
五、锡矿选矿工艺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锡矿选矿工艺也在不断地优化和完善。
未来的趋势是将传统浮选工艺和新材料技术相结合,开发出更加高效、环保、低成本的选矿工艺,以满足不同条件下的生产要求,促进锡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浮选药剂手册1. 引言浮选药剂是矿石选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向矿石浆料中添加浮选药剂,可以提高矿石与小气泡的接触概率,从而实现矿物颗粒与气泡的吸附、脱附和分离。
本手册旨在提供关于浮选药剂的详细信息,包括药剂的分类、作用机理、应用范围以及使用方法等。
2. 浮选药剂的分类浮选药剂可以根据其化学性质和作用方式进行分类。
2.1 根据化学性质分类•诱导剂:促使矿石颗粒表面发生一定的物化变化,以增加其与气泡接触的可能性,如某些有机物和无机离子;•捕收剂:增加气泡固附在矿物颗粒表面的力度和稳定性,使其易于在气泡上浮出,如有机胺和某些聚合物;•调整剂:调整矿石浆料的pH值,以适应特定矿种的浮选需求,如调整剂可以是碱性物质或酸性物质等;•泡沫稳定剂:使气泡保持稳定性,不易破裂和析出,如液体胶体。
2.2 根据作用方式分类•正浮选剂:促使有价矿物颗粒浮出,如黄铜矿、赤铁矿等;•反浮选剂:促使各类杂质矿物颗粒浮出,如硅酸盐矿物等;•副浮选剂:在浮选过程中起辅助作用的药剂,如表面活性剂和消泡剂等。
3. 浮选药剂的作用机理浮选药剂通过与矿石颗粒和气泡相互作用,改变它们在浮选过程中的性质和行为。
3.1 矿石颗粒的作用机理浮选药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改变矿石颗粒的表面性质:•吸附:浮选药剂分子在矿石颗粒表面吸附,形成一层分子膜,改变表面特性;•覆盖:浮选药剂分子在矿石颗粒表面形成一个覆盖层,使矿物颗粒更易湿润;•濡湿:浮选药剂降低了矿石颗粒与水之间的接触角,使其更容易被水湿润。
3.2 气泡的作用机理浮选药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改变气泡的作用:•吸附:浮选药剂分子在气泡表面吸附,形成一个稳定的浮选泡沫;•稳定:浮选药剂能够提高气泡的稳定性,防止其过早破裂和析出。
4. 浮选药剂的应用范围浮选药剂广泛应用于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的选矿过程中。
常见的矿物包括铁矿石、铜矿石、铅锌矿石、黄铜矿、金属硫化物矿物等。
5. 浮选药剂的使用方法浮选药剂的使用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矿石性质和选矿工艺进行优化。
立志当早,存高远
锡矿石的浮选药剂
于锡石。
由于锡石的密度较大(6.4~7.1g/cm3),所以锡石的主要选矿方法是重选。
但是由于锡石性脆,在自然界及破碎、磨矿、选别的过程中,容易泥化,所以用浮选的方法从重选细泥和尾矿中回收细粒锡石,具有重要意义。
A 锡石的浮选方法锡石容易被各种脂肪酸及其皂类捕收。
因此油酸、塔尔油、氧化石蜡皂、尼龙1010 下脚、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磺丁二酰胺
等,都可以作为锡石的捕收剂。
试验研究表明,用甲苯胂酸、苄基胂酸和苯乙烯膦酸浮选锡石,有时能得到更好的指标。
用油酸作捕收剂浮选锡石时,PH 值一般在9.0~9.5 左右。
以甲苯胂酸作捕收剂浮选锡石时,粗选的PH 值一般为5~6,而精选的PH 值可降至2.5~4.0。
调整矿浆PH 值时,常采用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等药剂。
锡石浮选时,通常还要加入水玻璃抑制伴生的硅酸盐矿物,用六聚偏磷酸钠、羧甲纤维素抑制钙镁矿物,加草酸抑制黑钨矿。
浮选的原料一般是小于0.04mm 的重选尾矿,先脱除小于0.01mm 的矿泥。
如果浮选的矿石是脉锡矿,往往伴生有铁、砷、锑、铅、铜,锌等金属的硫化矿物。
此时,要用硫化矿物的活化剂先浮出硫化矿物,然后浮选锡石,以免硫化物污染锡石精矿。
B 锡石浮选实例某地锡矿的原矿为高、中温热液锡石硫化矿床。
矿物组成复杂,金属矿物有磁黄铁矿、磁铁矿、黄铁矿、毒砂、辉铋矿、方铅矿、闪锌矿及黄铜矿等,非金属矿物有碳酸盐、硅酸盐和卤化物。
锡石为黄褐色及黑色,呈微细粒嵌布,大部分呈粉状集合体嵌布在磁黄铁矿中,少部分呈散粒状分布于磁铁矿和矽卡岩矿物中。
晶粒最大者0.55mm,最小者
0.002mm,一般介于0.15~0.02mm 之间。
锡石浮选的给矿为脱硫、脱铁及摇床回收粗粒锡石后的尾矿。
摇床尾矿先进浓密机脱水,脱水后经离心机丢尾矿。
离心机精矿再经浓密机脱水后进搅拌槽加药调浆。
用水杨氧肟酸作捕收剂,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