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工作推进情况汇报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7
XXXXXX特色小镇工作推进情况汇报
XXX古镇在XXX社区村委会,该社区下辖2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51亩。20XX年全村总人口4654人,农民人均年收入10175元。XXX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基础较好、交通区位优势突出,被公布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下面,我就XXX特色小镇工作推进情况作个简要汇报。
一、规划建设思路
XXX特色小镇的规划思路是“一核双城三大产业十个功能片区”。规划面积3.53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0.945平方公里,引进华侨城•XXX文投集团合作开发建设,今年力争投资2亿元以上,三年投资10亿元以上,按照5A级旅游景区标准,着力把XXX古镇打造成XXX首屈一指的繁荣古驿站体验及演艺街区,XXX唯一的XXX之源历史文化演绎窗口,中国首家“高速+旅游”模式的倡导者!将XXX打造成集文化展示、历史演艺、旅游休闲、实景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XXX唯一的特色古驿站历史小镇。
“一核”,即以文旅产业为导向,以XXX之源文化为核心,以马帮文化、二战飞虎文化、民俗文化、古建筑和特色民居的传统建筑文化为重点,把XXX之源文化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作为XXX特色小镇开发的灵魂,始终贯穿融合整个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之中。
“双城”,即XXX古城和彩云新城。XXX古城,深挖XXX之源文化、马帮文化和二战飞虎文化,融合民俗文化、古建筑和特色民居的建筑文化、乡土文化,重点保护千年古驿道、特色民居和传统古建筑,保护提升XXX之源古镇传统风貌,再现XXX商贸、交通、文化和社会经济的繁荣景象。彩云新城,安置XXX古城迁出的部分居民。以XXX之源文化为重点,以二战飞虎文化、乡村民俗文化为主线,依托XXX老机场、乡村田园风光,配套旅游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特色小吃和其他服务设施,承担新城居民生活发展功能,大力培育扶持文旅产业和相关配套产业发展。
“三大产业”,即以XXX之源历史文化演绎和驿站文化体验、马术体育休闲、军事体验为主要内容的文旅产业;以农业种植、体验观光农业、畜禽养殖、服务游客体验消费的特色农业;以土陶、草编加工、银器五金加工和和文化生态休闲旅游商品加工的特色商品产业。
十个功能片区,即核心五区和外围五区。核心五区为驿站文化体验区、XXX之源文化区、二战文化体验区、生态文化体验区、旅游综合配套区;外围五区为飞虎队遗址体验区、高速前景区、宗教祈福文化区、民俗工艺体验区和配套生活区。 二、当前工作推进情况
(一)完成了规划编制
XXX古镇编制了《XXX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XXX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详细规划》和古建筑群保护规划。20XX年5月,我县委托厦门大学和大理七星公司开展XXX特色小镇项目开发策划工作;6月,委托XXX艺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XXXXXX特色小镇创建方案》;7月,委托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开展《XXXXXX特色小镇发展总体规划》和《XXXXXX特色小镇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8月4日,通过了县级审查,8月11日,通过了州级审查。目前,《发展总体规划》上报州发改委。《修建性详细规划》正等待省住建厅通知再上报审查。
(二)项目建设投资计划编制
为确保特色小镇建设落到实处,我县召开专题会议,组织省文投集团、县旅投公司和县、镇相关部门对XXX特色小镇实施具体项目对照各部门项目和产业扶持发展政策,充分结合投资主体对市场分析和运营管理情况,认真进行梳理调整,逐一进行审定。审定项目34个,项目总投资12.76亿元。其中产业开发类12个,投资7.37亿元,占比57.76%;基础设施类14个,投资4.18亿元,占比32.76%;景观工程类8个,投资1.21亿元,占比9.48%。
(三)招商引资投资主体
我县的XXX特色小镇开发建设项目,先后有中国通用集团、XXX能投集团、港中旅集团、泛华集团、XXX旅汽公司、中交建公司和XXX文投集团前来洽谈投资开发合作事宜。通过认真商谈了解,投资企业提交策划方案,县政府发函咨询,组织州、县专家咨询评审。根据综合考查情和况专家咨询审查打分评价结果推荐的投资主体谈判合作顺序。我县对确定了第一候选投资主体的XXX文投集团作为首选投资主体进行谈判。目前,县政府与XXX文投集团达成合作协议,正式开展规划方案修改和项目细化完善工作,打算9月举行开工仪式。
(四)当前项目建设情况
我县高度重视XXX特色小镇项目建设,成立了XXXXXX古镇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专门统筹协调开发建设工作。县级各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项目、调整建设用地指标和相关工作。目前,对居住密集的古镇范围内居民,规划出专门小区,迁出104户农户,极大疏解古镇开发压力。投资1800万元实施了XXX小学、幼儿园迁建项目;投资8000万元实施古街区居民安置项目,把XXX小学迁出古镇,腾出开发的空间。正在实施XXX古建筑群消防安防工程投资902万元,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投资600万元;县政府拨出专项资金100万元,群众自筹集200万元,实施农户住宅线路进行改造工程,提高消防安全能力。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工程一期项目1638万元,二期项目1717万元,正在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县旅投公司流转了1040亩土地,调整增加了140亩建设用地,为XXX特色小镇开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建设指标少、基本农田布局周围极大影响项目落地。旅游用地450亩,耕地和旅游用地管制严格,特色小镇创建用地制约很大。目前,仅有建设用地140亩,项目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缺口大,向上级报了800亩的建设用地指标需求,请求帮助州委、州政府帮助解决。
(二)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难。XXX古镇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建设项目薄弱,农户民居建筑风貌整治、一水两污、生态环境建设和小水塘、旅游公路建设等需大量投资,引进的投资主体对无收益、无法回收成本的项目投资积极性不高,极大影响特色小镇投资建设。请求省、州从政策层面加大项目资金向特色小镇倾斜,把资金、项目整合到特色小镇建设中,确保特色小镇出明显成效。
(三)XXX特色小镇发展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不够完善。由于特色小镇项目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留给规划的时间短,讨论修改更是没有时间深入思考。特别是投资主体考虑时间较短,应对规划深入应进一步深化完善。
(四)楚大高速路上XXX服务区改扩建与XXX特色小镇开开发相适应问题。根据省政府主要领导讲话精神和省公路投资开发公司的投资计划,将对XXX服务区进行改造建设。我县XXX特色小镇提出了“高速+旅游”的规划构想,我县需要得到支持。应充分发挥XXX服务区的功能作用,争取游客从XXX服务区停车换乘景区电瓶车等交通工具到XXX景区旅游观光。因此,请求州委、州政府帮助协调解决。
四、下步工作打算
第一,积极争取建设用地指标。根据《X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17〕20号)和《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方案》(大政发〔2017〕28号)文件精神,省政府将拿出专项建设用地指标对特色小镇的支持,我县将积极向省、州政府及发改、国土等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在项目用地指标安排、审批上向特色小镇倾斜,确保项目能落地建设。
第二,千方百计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我县将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努力争取上级支持,积极整合资金、整合项目,大力支持XXX特色小镇的建设,增强投资企业开发建设的信心。主要措施:一是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类、公益类项目的资金补助扶持力度;二是优先将特色小镇项目列入中央预算内项目和专项建设资金投入项目,倾斜保障支持;三是积极争取项目贴息、低息贷款支持;四是县级给予政策资金上的大力支持,确保开发取得成效。
第三,对照考核标准加快推进工程建设。我县将对照考核标准,逐项分析,把指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单位部门,落实到投资企业,落实到个人,齐心协力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年度目标和三年目标圆满实现。 第四,积极想办法协调解决XXX服务区改造的问题。积极主动向州委、州政府报告,积极向省发改委、省交通厅和省公路投资公司汇报协调,寻求帮助和支持,努力实现我县高速+旅游的规划构想。我县积极在服务区外作好承接停留游客进入XXX景区的相关准备,做活XXX小镇的旅游开发,带动促进XXX经济发展。
第五,抓实今年重点工程项目。今年重点做好游客接待中心管理工作;加快推进实施XXX老学校改造和马帮文化博物馆、中印缅战区交通史纪念馆、杨炳麟故居的布展,实施好古驿道修缮和消防安防工程,岑公祠修缮和布展开放等。推进钱家大院和其他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程等系列工作,力争完成今年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