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恐龙》教学设计之一(实用文本)
- 格式:docx
- 大小:266.52 KB
- 文档页数:15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恐龙9篇恐龙 120 恐龙教学目标:1、了解恐龙的种类、习性及生活环境,增加对恐龙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运用大与小对比的方法,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想象来表现恐龙。
3、培养关注、热爱、保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抓住各种恐龙的特征来表现恐龙。
教学难点:对恐龙外形和动态的概括、表现。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激趣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是一种曾经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复存在的爬行动物。
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3.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知道些什么?4.质疑,交流。
学生可能会提出这些问题:(1)恐龙有哪些种类?它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2)恐龙以吃什么为生?(3)恐龙是怎样生育后代的?(4)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了?二、初读指导1.检查预习。
2.出示生字词:漫游轻型神秘锋利消失庞然大物望而生畏展翅高飞3.指名读,竞赛读,学生教读。
4.联系上下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些词语。
5.自由交流,师相机点拨。
6.出示生字,指名读,说说就注意哪些地方容易写错。
7.师标示出易错处,重点指导"恐、漫、梁、戚"等字。
8.用钢笔描红。
9.齐读生字词。
10.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
三、理清层次1.快速浏览,说说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什么?2.交流,师总结:(1)恐龙生活的年代及数量。
(2)介绍恐龙的种类及形态。
(3)介绍恐龙的亲戚。
(4)介绍恐龙吃什么。
(5)介绍恐龙如何生育后代。
(6)讲恐龙神秘消失为人类留下了一个谜。
3.试着分段。
4.交流:(1)、(2-5)、(6)四、作业:1.抄写生字词。
2.进一步查找有关恐龙的资料。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二、讲读第1自然段1、我们知道恐龙这种神奇的动物已经灭绝了,你们想知道恐龙出现在什么时候吗?当时它们生活的环境又是怎样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生读第一自然段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3、百闻不如一见,我们一起去看看。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恐龙》教案(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恐龙》教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恐龙》教案恐龙(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步读课文,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理清文章层次,学习第一自然段。
4、初步学会在网络上查找资料。
教学过程:一、揭题激趣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是一种曾经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复存在的爬行动物。
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3、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知道些什么?4、质疑,交流。
学生可能会提出这些问题:(1)恐龙有哪些种类它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2)恐龙以吃什么为生?(3)恐龙是怎样生育后代的?(4)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了?二、初读指导1、检查预习。
2、出示生字词:漫游轻型神秘锋利消失庞然大物望而生畏展翅高飞3、指名读,竞赛读,学生教读。
4、联系上下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些词语。
5、自由交流,师相机点拨。
6、出示生字,指名读,说说就注意哪些地方容易写错。
7、师标示出易错处,重点指导"恐、漫、梁、戚"等字。
8、用钢笔描红。
9、齐读生字词。
10、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
三、理清层次1、快速浏览,说说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什么?2、交流,师总结:(1)恐龙生活的年代及数量。
(2)介绍恐龙的种类及形态。
(3)介绍恐龙的亲戚。
(4)介绍恐龙吃什么。
(5)介绍恐龙如何生育后代。
(6)讲恐龙神秘消失为人类留下了一个谜。
3、试着分段。
4、交流:(1)、(2-5)、(6)四、上网查找资料。
1、在标题栏里输入“恐龙”,再敲“回车”。
2、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浏览内容。
3、查找“恐龙生存的环境”。
4、交流。
5、看看文中怎么为我们介绍的。
五、教学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说一说,你从这一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3、引导学生抓住“两亿年”、“大片大片”、“密密”、“到处漫游”、“遍及整个世界”等词语来感悟恐龙生活年代之久远,生活条件之优越,活动范围之广及数量之多。
三年级《恐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学会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文本,获取相关信息。
(3)能够用词语描述恐龙的外形、生活环境和行为。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学会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的保护环境和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观察图片和阅读文本,获取相关信息。
3. 用词语描述恐龙的外形、生活环境和行为。
三、教学难点1. 恐龙的分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恐龙的相关图片、文本和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恐龙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恐龙的外形特点。
(2)学生分享对恐龙的已知信息,激发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恐龙的图片,说出恐龙的外形特征。
(2)学生阅读文本,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和环境。
(3)教师讲解恐龙的分类和特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恐龙的生活习性和行为。
(2)每组选取一种恐龙,用词语描述其外形、生活环境和行为。
(3)学生展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表达对恐龙的兴趣。
(3)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课后探究。
5. 作业布置:(1)学生绘制一幅恐龙的图画,并配以文字描述。
(2)阅读一本关于恐龙的书籍,了解更多的恐龙知识。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展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关注学生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学生自评和互评,了解自身和他人的学习进步。
三年级语文下册《恐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如“恐龙、生存、灭绝”等。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阅读理解和合作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提高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学生培养爱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词学习:恐龙、生存、灭绝、年代、化石等。
2. 课文理解: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恐龙的外形、生活习性和灭绝原因。
3. 课文朗读: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和停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难点: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恐龙的灭绝原因,培养爱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播放恐龙化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恐龙的特点和存在的时间。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恐龙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3. 生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认读和理解生词,如“恐龙、生存、灭绝”等。
4. 课文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和停顿。
5. 课文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恐龙的外形、生活习性和灭绝原因。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恐龙的基本知识。
2. 学生写一篇关于恐龙的小作文,描述自己喜欢的恐龙特点和原因。
3. 家长协助学生查找更多关于恐龙的资料,增强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小组活动。
2. 生词掌握情况:通过小测验或者口头提问,检查学生对生词的认读和理解能力。
3.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或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 朗读表现:评估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的语气、表情和停顿等方面的表现。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恐龙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恐龙》教案第一章:课程目标与内容1.1 课程目标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包括恐龙的分类、生活习性等。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恐龙的基本知识,包括恐龙的分类、生活习性等。
通过阅读文本,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恐龙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学生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自己对恐龙的看法和想法。
第二章:教学资源与准备2.1 教学资源教科书《恐龙》恐龙图片或视频资料恐龙相关书籍或资料白板或黑板粉笔或白板笔2.2 教学准备准备教科书和教学资源,提前查看相关资料。
准备好恐龙图片或视频资料,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准备好白板或黑板,以便进行板书和标注。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方法3.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对恐龙的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恐龙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文本,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想法。
3.3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和板书,向学生介绍恐龙的分类和生活习性。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例如制作恐龙卡片或绘画恐龙。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要介绍恐龙的特点。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评价方法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教师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2 反馈与改进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延伸活动学生进行恐龙角色扮演,模拟恐龙的生活场景。
学生进行恐龙知识竞赛,测试自己对恐龙的了解程度。
5.2 拓展活动学生进行恐龙绘画创作,展示自己对恐龙的形象理解。
学生进行恐龙故事编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六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6.1 教学计划本章节的教学计划包括五个课时,每个课时40分钟。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恐龙》优秀教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
2、对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具准备
1、恐龙有关图片和资料的一份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恐龙的种类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将本课的十一个生字会读,会写、会认,五个二会字掌握。
2、将课文读通、读懂。
3、初步了解恐龙的科类。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两亿年前,地球广茂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群巨大的爬行累动物,他们主宰着当时的地球,那就是恐龙,(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就要一同领略恐龙的世界。
(二)读通全文,解决字词
1、读通全文,读准字音。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将课文通读一遍,遇到不会读,不理解的字词划出来,用查字典的方法自己解决,如果还是无法解决,一会儿我们边讲边提(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恐龙》教案本文关键词:本文简介:恐龙(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步读课文,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理清文章层次,学习第一自然段。
4、初步学会在网络上查找资料。
教学过程:一、揭题激趣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是一种曾经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复存在的本文内容:1、初步读课文,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理清文章层次,学习第一自然段。
4、初步学会在网络上查找资料。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是一种曾经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复存在的爬行动物。
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3、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知道些什么?4、质疑,交流。
学生可能会提出这些问题:(1)恐龙有哪些种类?它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2)恐龙以吃什么为生?(3)恐龙是怎样生育后代的?(4)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了?2、出示生字词:漫游轻型神秘锋利消失庞然大物望而生畏展翅高飞3、指名读,竞赛读,学生教读。
4、联系上下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些词语。
5、自由交流,师相机点拨。
6、出示生字,指名读,说说就注意哪些地方容易写错。
7、师标示出易错处,重点指导”恐、漫、梁、戚”等字。
8、用钢笔描红。
9、齐读生字词。
10、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
1、快速浏览,说说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什么?2、交流,师总结:(1)恐龙生活的年代及数量。
(2)介绍恐龙的种类及形态。
(3)介绍恐龙的亲戚。
(4)介绍恐龙吃什么。
(5)介绍恐龙如何生育后代。
(6)讲恐龙神秘消失为人类留下了一个谜。
3、试着分段。
4、交流:(1)、(2-5)、(6)1、在标题栏里输入“恐龙”,再敲“回车”。
2、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浏览内容。
3、查找“恐龙生存的环境”。
4、交流。
5、看看文中怎么为我们介绍的。
2、说一说,你从这一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3、引导学生抓住“两亿年”、“大片大片”、“密密”、“到处漫游”、“遍及整个世界”等词语来感悟恐龙生活年代之久远,生活条件之优越,活动范围之广及数量之多。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恐龙》教案范文教案范文如下:教学目标:1.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和好奇心。
3.能正确运用逻辑思维,整理文章内容。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恐龙的基本知识和相关词汇。
2.培养学生整理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恐龙的特征和习性。
2.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整理文章内容。
教学准备:教材《恐龙》、录音机、幻灯片、图片、小黑板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先播放一段关于恐龙的音乐或视频,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并引出恐龙这个话题。
2.询问学生对恐龙的了解程度,记录学生的回答。
Step 2 学习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恐龙的特征,讨论恐龙的体型、鳞片等特点。
2.出示幻灯片或展示图片,让学生感受恐龙的生活环境和食性。
3.学习相关词汇,如恐龙、翅膀、尾巴等。
通过图片和示意图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
Step 3 讲解和讨论1.引导学生回顾教材中关于恐龙的内容,帮助他们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
2.通过问答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整理恐龙的特征和习性,并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Step 4 练习和巩固1.设计小组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展示自己对恐龙的理解,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学习借鉴。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关于恐龙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Step 5 总结和延伸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并点评学生的表现。
2.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引导学生继续深入学习恐龙的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恐龙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描述恐龙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图片、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具,以及小组活动等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学习,增加了趣味性和参与度。
但在教学时,我发现有些学生表达能力较差,下节课需要多加培训和训练,帮助他们提高表达和思维能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恐龙》第一课时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了解恐龙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1.3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
2.2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2.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3.2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2.1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
2.2恐龙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恐龙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恐龙的特点。
1.2学生分享自己对恐龙的了解。
2.朗读课文2.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美。
3.学习生字词3.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并记忆。
3.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4.理解课文内容4.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课文中的关键问题。
4.2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5.小组讨论5.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
5.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6.情境表演6.1学生分组,扮演恐龙、科学家等角色,进行情境表演。
7.课堂小结7.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8.作业布置8.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本节课学到的恐龙知识。
8.2家长协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四、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1在朗读课文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描写细节,例如恐龙的外貌、生活习性等,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请大家仔细听,课文中是怎样描述恐龙的外貌的?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1.2学习生字词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如“词语接龙”、“猜谜语”等,教师可以说:“我们来进行一个词语接龙的游戏,我用‘恐龙’开头,下一个同学要用‘恐龙’的一个字‘龙’来开头。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学 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 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 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 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语文:《恐龙》教学设计之一(实用文本)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教案文本 | Chinese Lesson Plans 语文教案
第 1 页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 下载即可用 --- 三年级语文:《恐龙》教学设计之一(实用文本)
作者:姚园静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 2、对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材简介:我们知道人不可能孤立的生存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交流,而语文就是人类交流沟通的桥梁,是纽带,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语文科目, 教案学习有利于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一致进行,配合教案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学习到教材里的内容,下载后可以打印或者用于电子教学。 教案文本 | Chinese Lesson Plans 语文教案
第 2 页 四、教具准备 1、恐龙有关图片和资料的课件一份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恐龙的种类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将本课的十一个生字会读,会写、会认,五个二会字掌握。 2、将课文读通、读懂。 3、初步了解恐龙的科类。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两亿年前,地球广茂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群巨大的爬行累动物,他们主宰着当时的地球,那就是恐龙,(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同领略恐龙的世界。 教案文本 | Chinese Lesson Plans 语文教案
第 3 页 (二)读通全文,解决字词 1、读通全文,读准字音。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将课文通读一遍,遇到不会读,不理解的字词划出来,用查字典的方法自己解决,如果还是无法解决,一会儿我们边讲边提(—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出示生字 yì màn hōng jiàn xíng wéi qì měng chǐ bǐ mí 亿 漫 轰 剑 型 畏 戚 猛 齿 匕 谜 指导: “亿”字第二笔为“横折弯钩”,是整体认读音节 “漫”的部首为“三点水”与水有关,字形辨析慢缓慢漫弥漫 “三车并行”其声“隆隆”是为“轰” “剑”为刀,同为立刀旁的字有“利”、“刻”、“划”、“削”与锋利的刀具有关 “畏”,错误可能多一撇 “型”,后鼻音 教案文本 | Chinese Lesson Plans 语文教案
第 4 页 “戚”,部首为“戈”第一声 “猛”为“反犬旁”,与动物有关,后鼻音 “齿”翘舌音,整体认读音节 “匕”,第三声 “谜”言字旁谜语用口述 那么你们对哪些词语不理解呢?或者说你已经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解决了,也可以和大家交流一下。(教师在学生不理解的情况下进行指导) 漫游:随意游玩,本课指恐龙到处随意走动。 轻型:(机器、武器)在重量、体积,功效或威力上比较小,本课形容翼龙飞行起来比较轻巧。 神秘:高深莫测。使琢磨不透的。本课是指恐龙的突然消失,使人弄不明白其中的奥秘是一个不解之迷。 锋利:本课形容霸王龙的牙齿非常尖锐,很容易刺入别的动物。 消失:逐渐地减少以至没有。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本课形容雷龙的形体很大。 教案文本 | Chinese Lesson Plans 语文教案
第 5 页 望而生畏:畏,害怕。看到了就害怕。 展翅高飞:张开翅膀高高地飞翔。 齐读生字,并完成课后第2题 (三)再读课文,理顺句意 1、指名读各个自然段,相机指导。 2、齐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四)作业 1、课堂联系:5号本,查字典。 四、作业布置 1、抄写词语 2、找一找。试着介绍你喜爱的一中恐龙(口头)。 3、基础练习 一、组词 亿( ) 迷( ) 短( )峰( ) 忆( ) 谜( ) 矮( )锋( ) 型( ) 漫( ) 篇( )成( ) 教案文本 | Chinese Lesson Plans 语文教案
第 6 页 形( ) 慢( ) 遍( )戚( )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 3、对一般说明方法的初步掌握,特别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 2、对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初步了解和掌握。 三、教具准备 1、恐龙电影片段,图片、资料,课文节选的课件一份 2、口语课堂交流指导一份: 内容: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的讨论 (1)课文上介绍了哪些龙? (2)你最喜欢哪种龙/ (3)为什么喜欢它? 教案文本 | Chinese Lesson Plans 语文教案
第 7 页 (4)书本上是怎么介绍它的这个特点的? 要求:用以下的句式完成练习 课文上介绍了……我最喜欢…….因为它……书本上是这样说的…….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到大约两亿年前地球曾经被一种强大的爬行动物所主宰,它们就是——(学生答恐龙)。虽然它们在六千五百万年以前就突然消亡,我们再也看不到它们的样子了吗?现在的科技是如此的发达,科学家们已经复制出了恐龙时代的场景。我们一起打开时光隧道去看一看。 (播放课件第一部分恐龙世界) 其实我们刚刚所看到的就是课文的第一小节中所描述的内容,我们一起来将它朗读一下。 (二)精读课文 恐龙时代漫步于世界各地的恐龙种类(学生回答很多)形态呢教案文本 | Chinese Lesson Plans 语文教案
第 8 页 也是(学生答千奇百怪) (板书种类多,形态千奇百怪) 种类又是如何多呢?姚老师就来请一位同学给大家朗读第2到第5小节,在他朗读的同时其它同学就认真地从书上找出所介绍的龙的名称,并在名称下划横线。 (一位同学朗读,其余同学从书本上找出恐龙的名称) 你们都从书本上找出了哪些恐龙的名字?(请一位同学来回答) (雷龙、剑龙、三角龙、梁龙、翼龙、鱼龙、霸王龙) 现在请大家拿出发给你们的口语课堂交流练习指导 (在投影仪上投影出指导要求:并进行指导,明确内容和要求)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随机进行指导,遇见比较好的同学随机请他起来给同学做示范) (请学生站起来和大家交流讨论结果) (雷龙:课文上介绍雷龙、剑龙、梁龙、三角龙、鱼龙、翼龙、霸王龙。 1、我最喜欢雷龙,因为它很大。 教案文本 | Chinese Lesson Plans 语文教案
第 9 页 书上是这样说的:“雷龙是个庞然大物。” 2、我最喜欢雷龙,因为它很重。 书上是这样说的:“它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指导朗读:重点读庞然大物,六头大象,还要重,每,雷鸣 打比方、作比较) (梁龙:课文上介绍雷龙、剑龙、梁龙、三角龙、鱼龙、翼龙、霸王龙。 1、我最喜欢梁龙,因为它很长。 书上是这样说的:“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 起路来像是一座移动的吊桥。” 指导朗读:重点读足有二十多米,一座移动的吊桥。 列数字、打比方) (剑龙:课文上介绍雷龙、剑龙、梁龙、三角龙、鱼龙、翼龙、霸王龙。 我最喜欢剑龙,因为它的样子很特别。 教案文本 | Chinese Lesson Plans 语文教案
第 10 页 书上是这样说的:“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根利剑一样的尾刺。” 指导朗读:利剑一样的尾刺) (三角龙:课文上介绍雷龙、剑龙、梁龙、三角龙、鱼龙、翼龙、霸王龙。 我最喜欢三角龙,因为它的样子很奇怪。 书上是这样说的:“三角龙的头上长着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另外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有的角有一米长——这样的脸型,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 指导朗读: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要重点读) (鱼龙:课文上介绍雷龙、剑龙、梁龙、三角龙、鱼龙、翼龙、霸王龙。 我最喜欢鱼龙,因为它可以在水里捕食。 书上是这样说的:“鱼龙能够潜入水中寻找食物。” 指导朗读) (翼龙:课文上介绍雷龙、剑龙、梁龙、三角龙、鱼龙、翼龙、教案文本 | Chinese Lesson Plans 语文教案
第 11 页 霸王龙。 我最喜欢翼龙,因为它可以在天上飞。 书上是这样说的:“翼龙的身体两侧长着两个翅膀,它高高飞翔的时候就像是在天空翱翔的轻型飞机。 指导朗读:在天空翱翔的轻型飞机要读出高高飞起的感觉来。轻一些,声音高一些) (霸王龙:课文上介绍雷龙、剑龙、梁龙、三角龙、鱼龙、翼龙、霸王龙。 我最喜欢霸王龙,因为它十分凶猛 课文上是这样说的:“霸王龙就是一种食肉恐龙。它大脑袋,短身子,牙齿就像锋利的匕首。” 指导朗读:锋利的匕首,重点读。大脑袋、短身子为了突出它的凶猛在这里稍读短促些) (在学生介绍恐龙时相机出示恐龙的图片,以直观形象促使学生对恐龙更为了解) 拓展练习1:同学们平时也一定很喜欢了解有关恐龙的知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