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30
CVC六辊冷轧机板形控制手段的研究闫学良;刘延斌【摘要】The function of the actuators of mechanical and thermodynamic on CVC 6 high cold rolling mills is Introduced.Analyze the means of flatness control on 6-h CVC Mill,on this basis,study the different means of flatness control between wide material and narrow material.%介绍CVC 6辊冷轧机板形控制中机械执行机构和热力学执行机构的作用,分析了6辊冷轧机的控制手段,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宽料、窄料不同的控制手段。
【期刊名称】《机电工程技术》【年(卷),期】2013(000)009【总页数】3页(P23-25)【关键词】板形;弯辊;CVC窜动;宽料;窄料【作者】闫学良;刘延斌【作者单位】南山集团轻合金冷轧厂,山东龙口265706;南山集团轻合金冷轧厂,山东龙口 2657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3351 板形控制手段介绍带材板形主要决定于辊缝,因此,通过调整辊缝可以纠正任何形式的板形偏差从而获得需要的板形。
利用有关辊缝执行机构影响板材平整度的知识来减少板形误差。
在6 辊轧机中,是通过机械执行机构影响带材的平整度。
在机械作用之后余下的平整度误差可通过热力学执行机构消除。
机械执行机构可分为:(1)工作辊弯辊:处理对称的板形误差,没有弯辊,带材中心将更长,有弯辊,带材各部分压下率均匀,能够纠正对称边浪;(2)中间辊弯辊:处理对称的板形误差没有弯辊,带材中心将更长,中间辊弯辊能校正带材的中间浪,另外同工作辊弯辊一起校正四分之一浪;(3)中间辊CVC 窜动,应用于6 辊轧机的中间辊,通常用作支撑工作辊弯辊,当支持的弯辊执行机构位置超出设定极限时,将会给支持环路(CVC 窜动)一个控制误差,为CVC 窜动系统生成一个模拟输出信号,支持动作的速度取决于轧制速度;(4)倾辊:主要处理不对称的板形误差,没有倾辊,一侧边缘将更长,根据这项功能,倾辊能够校正带材不对称的边浪和上弯拱形。
UCM、CVC、VCMS六辊冷轧机机型研究[我的钢铁] 2010-01-25 08:12:29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板带材产品的比例在不断扩大,国内新建的许多先进的冷热带钢生产线,尤其是近年来所新建的大型宽带钢冷连轧机。
用户近年来所引进六辊冷轧设备绝大多数都是引进日本三菱一日立公司的UCM系列冷轧机或德国西马克的CVC系列冷轧机。
国内非引进的国产大型六辊冷连轧机目前选用的都是中国一重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VCMS系列冷轧机。
UCM一一日本三菱一日立公司冷轧技术代表用户及机型,有宝钢1550毫米冷连轧机、武钢2140毫米冷连轧机、宝钢1730毫米酸洗冷连轧机。
VCMS一一中国一重冷轧技术代表用户及机型,有鞍钢1780毫米、2130毫米、1500毫米冷连轧机,梅钢1420毫米冷连轧机、武钢1550毫米酸洗冷连轧机目前正在调试和制造中。
一重的VCMS机型是UCM系列的改进。
1UCM、CVC轧机UCM轧机是日本三菱一日立公司开发的一种六辊冷轧机,它是在HC轧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冷轧机之一,它相比HCM轧机增加了中间辊弯曲,其中间辊不仅轴向移动还设有正弯辊,工作辊设有正负弯辊,它的进一步演变是增加工作辊轴向移动。
CVC系列六辊冷轧机是德国西马克公司开发的,其中间辊辊面有一定曲线形状(支承辊有的有,有的没有),因其辊面曲线方程由低次方(3次)发展到高次方(5次),并与相关配套的控制软件包结合,发展成了CVCplus(+)轧机,其控制板形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UCM轧机与六辊CVC轧机不同在于UCM轧机的中间辊为平辊,通过适当改变中间辊和工作辊的接触长度,可改变作用于中间辊和工作辊压力分布规律,消除由于轧制力引起对带钢横向厚度差的影响。
轧辊在轧制过程中产生的弹性弯曲通过调整中间辊和工作辊的弯曲力得以补偿。
六辊CVC轧机中间辊带有高次方曲线的辊型,通过中间辊的轴向移动改善工作辊的辊缝形状来补偿轧辊弹性变形,再辅以弯曲力从而控制轧制精度。
CVC精轧机概述摘要:CVC轧机是在HC轧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轧机,它虽然与HC轧机一样有轧辊轴向抽动装置,但其目的和板形控制的基本原理是不同的。
HC轧机是为了消除辊间的有害接触部分来提高轧缝刚度,以实现板形调整的,是刚性辊缝型。
CVC轧机则是通过轧辊轴向抽动装置来改变S形曲线形成的原始辊缝形状来实现板形控制的,是柔性辊缝型。
关键词:CVC轧机、CVC工作辊、液压弯辊缸、轴向横移缸1 CVC轧机的原理CVC时Continuously Variable Croun的英文缩写,所谓CVC轧机就是指为了满足调整热带钢板凸度和板型的需要,将工作辊加工成具有S性辊身的CVC辊,在将上下工作辊相互倒置180度,从而具有工作辊轴向移动时空载辊缝形状连续可变能力的轧机。
工作辊轴向移动可分为正向抽动和反向抽动,其中正向定义为加大辊型凸度的方向,反之定义为反向抽动。
轧辊抽动量一般为±80~±150毫米,CVC辊的辊型曲线设计在过去常采用二次曲线,目前已经开始采用高次(含三次及四次)曲线以便有利于控制更宽更薄的热带钢,其中辊型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不超过1毫米,差值过大将使轴向力过大而无法应用。
CVC轧机通常采用CRA表示轧辊辊型,以数值形式体现出来,即:CRA=中间直径—边缘直径,对于CVC工作辊来讲,CRA应是一个经过换算的当量值。
CVC技术在热轧是仅用于对空载辊缝形状的调解,因此主要用于板型设定模型对辊缝形状的设定,在线控制一般只用液压弯辊进行调解,但是目前已经开始研究当热轧采用润滑油轧制时是否将CVC用于在线调节。
2 采用CVC技术的轧机具有很多显著的优点:1、具有良好的带钢平直度控制能力和稳定性,它可以通过调整工作辊的弯辊力和轴向抽动量来获得最佳辊风从而得到最理想的平直度。
2、其弯辊力在最佳辊缝情况下始终处于最小状态,大大提高了轧辊和轴承的使用寿命。
3、CVC轧机可以使用较小的工作辊直径,从而减小了轧制力,实现了大压下量轧制。
《六辊平整机非对称轧制过程板形预报与控制技术》篇一一、引言在现代化的钢铁工业中,板带材料生产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六辊平整机作为板带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其轧制过程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对最终产品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其中,非对称轧制过程中板形的预报与控制技术更是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就六辊平整机非对称轧制过程的板形预报与控制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二、非对称轧制过程概述非对称轧制是指轧制过程中,轧辊的线速度、轧制力等参数在轧制方向上存在差异的轧制方式。
六辊平整机采用非对称轧制,可以有效地改善板材的板形,提高产品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然而,非对称轧制过程中,由于各辊的工作状态不同,容易导致板形控制难度加大。
因此,对非对称轧制过程的板形预报与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三、板形预报技术1. 数学模型建立板形预报技术是通过对轧制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建模、计算,预测出板材的板形变化。
在六辊平整机非对称轧制过程中,需要建立考虑辊型、轧制力、轧制速度等参数的数学模型。
通过模型的分析,可以预测出板材在轧制过程中的变形情况,从而实现对板形的预报。
2. 智能算法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算法在板形预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如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算法,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训练和学习,建立板材变形与轧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对板形的精确预报。
四、板形控制技术1. 轧制力控制轧制力是六辊平整机非对称轧制过程中的关键参数之一。
通过精确控制各辊的轧制力,可以有效地改善板材的板形。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采用液压伺服系统对轧制力进行实时调节,以实现对板形的有效控制。
2. 辊型控制辊型是影响板材板形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各辊的线速度、位置等进行精确控制,可以改善板材的板形。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采用高精度的位置控制系统和线速度控制系统,实现对辊型的精确控制。
五、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六辊平整机非对称轧制过程的板形预报与控制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板形控制与CVC技术板形控制与CVC技术介绍了带钢板形控制的概念和CVC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包括板形及平直度、要求凸度和扰动因素凸度,CVC板形控制技术对带钢凸度的控制效果十分明显。
关键词带钢板形控制CVC轧辊1前言钢板和带钢可以按要求随意剪切、焊接和铆接,也可以进行弯曲及冲压成型,所以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得到广泛应用。
特别是汽车和家用电器工业的飞速发展,对板带的板形和平直度要求越来越高。
针对板带产品的板形和平直度,世界几个主要的工业发达国家,进行了长期的探讨和研究,先后开发了HC, CVC和UPC等技术。
CVC技术在1984年首先由德国施罗曼·西马克公司推出,它以其独特之处在世界板带的热轧和冷轧领域里大显神通。
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架轧机使用了CVC设备和技术。
实践证明,CVC板形控制技术对带钢凸度的控制效果十分明显,能生产出平坦的带钢。
轧辊等效凸度调节范围大,轧辊磨削和管理方便等优点,已在生产中充分体现出来。
2CVC基本原理CVC轧机即连续可变凸度轧机,这种轧机的主要特征是工作辊设计成S形,上下工作辊外形是一样的,彼此呈1800反向配置,均可以横向移动。
当上下工作辊横移时,可得到中性凸度、正凸度和负凸度的轧辊凸度,而且使辊缝断面形状可在较大范围内无级连续调节。
CVC轧机只需一套辊型就可以满足轧制不同宽度带钢对板形调节的要求,如果它与工作辊弯辊装置相配合,更能扩大板形调节范围。
当CVC辊轴向移动距离为士100 ^-150mm时,再加上弯辊作用,辊缝调节量可达60μm左右,这是一般轧机达不到的。
图一由图一可见:CVC的基本原理即为上下轧辊(S)轴向窜动,以便形成所需要的辊缝断面形状,两轧辊向相反的方向轴向窜动以形成连续可变凸度的辊缝;左侧为正凸度控制,中间为中性凸度控制,右侧为负凸度控制;可见通过这种轧辊轴向窜动的控制方法可以使辊缝轮廓有极大的变化范围。
1985年德国蒂森公司第一架CVC F4机架正式运转,并以实测数据就人们对CVC系统关心的问题做出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