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知识点总结大全
- 格式:doc
- 大小:5.61 MB
- 文档页数:25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例题和知识点总结细胞的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其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两种重要的细胞分裂方式。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题来深入理解这两种分裂方式,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其过程具有周期性,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知识点 1:分裂间期这是为细胞分裂做准备的阶段,细胞进行着活跃的物质合成,包括DNA 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此时,染色体呈染色质丝的状态。
例题 1:在有丝分裂间期,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A 染色体复制B 中心体复制C DNA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D 核膜解体答案:C解析:有丝分裂间期,细胞进行 DNA 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做准备。
染色体复制不准确,应是 DNA 复制;中心体复制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发生,但不是间期的主要变化;核膜解体发生在前期。
知识点 2:分裂期(1)前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
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
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例题 2: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能看到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的时期是()A 前期B 中期C 后期D 末期答案:B解析: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3)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着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4)末期:染色体到达细胞的两极后,解螺旋重新变成染色质丝。
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将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例题 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 DNA 数之比为 1∶2 的时期是()A 前期和中期B 中期和后期C 后期和末期D 末期和间期答案:A解析:前期和中期,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核 DNA 数之比为 1∶2。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知识点一、有丝分裂(Mitosis)1.概念:有丝分裂是一种细胞核的分裂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母细胞的染色体复制并分离形成两个完全一样的细胞核,从而实现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2.过程:有丝分裂包括四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质(细胞核外部的胞浆)也会发生分裂,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前期(Prophase):染色体开始收缩变短,并且可见核仁消失。
细胞质中的骨架纤维开始组装成纺锤体,核膜逐渐解体。
中期(Metaphase):染色体在细胞的中央排列在一个称为子午线的平面上。
纺锤体的纤维通过染色体上的点状结构(着丝粒)将染色体与细胞两极相连。
后期(Anaphase):着丝粒开始分裂,纤维收缩,拉动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末期(Telophase):染色体到达两极后,排列在两个新核的周围,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
细胞质分裂开始,具体是通过环绕虚边的收缩带。
3.意义:(1)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是所有生物细胞在生长和增殖过程中不断进行的一种分裂方式,它使得细胞能够不断地分裂增值,实现有序的生长和发育。
(2)遗传物质的传递: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物质的准确传递。
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复制,并在分离过程中确保了每个子细胞都有完全一样的染色体组成。
(3)维持稳定性:有丝分裂可以维持细胞群体中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稳定,从而保证细胞的正常分裂和发育,防止染色体不稳定导致的细胞突变和疾病。
二、减数分裂(Meiosis)1.概念:减数分裂是生物体的生殖细胞(生殖细胞)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它通过细胞核的两次分裂,将配对染色体分离为单倍体的一半,产生四个具有单倍体染色体数目的细胞。
2.过程:减数分裂分为两个阶段: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
减数分裂Ⅰ:包括前期Ⅰ、中期Ⅰ和后期Ⅰ。
前期Ⅰ:染色体逐渐凝缩成柱状,并与同源染色体形成配对。
这个过程中交叉互换发生,从而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
中期Ⅰ:配对的染色体在染色体上的交叉互换点上进行重组,从而导致遗传物质的再组合。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有丝分裂:1.定义:有丝分裂是一种细胞分裂方式,通过细胞质分裂和染色体的有序分离,形成两个与母细胞一样的细胞。
2.发生地点:有丝分裂主要发生在体细胞中。
3.分裂过程:(1)间期:也称为缓慢增殖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
在这一阶段,细胞进行正常的代谢活动,并准备进行分裂。
(2)有丝分裂:包括纺锤体形成、核分裂(包括核膜消失、染色质凝缩和纺锤体连接染色体)和细胞分裂(包括细胞膜最终分离)等过程。
4.分裂结果:有丝分裂最终形成两个染色体组型和细胞质一致的子细胞。
它们含有完全一样的基因组。
5.功能:有丝分裂维持了生物体细胞数目的稳定,参与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以及组织修复和再生过程。
二、减数分裂:1.定义: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通过两次有丝分裂,使得染色体数目减半,形成四个基因组不完全一样的子细胞。
2.发生地点:减数分裂主要发生在生殖细胞中,例如精子和卵子。
3.分裂过程:(1)第一次减数分裂(亚型):类似于有丝分裂,包括纺锤体形成、核分裂和细胞分裂。
结果形成两个染色体组型和细胞质一致的子细胞。
(2)第二次减数分裂(亚型):也类似于有丝分裂,包括纺锤体形成、核分裂和细胞分裂。
结果形成四个基因组不完全一样的子细胞。
4.分裂结果:减数分裂最终形成四个基因组不完全一样的子细胞。
每个子细胞含有一半的染色体数目。
5.功能:减数分裂是生物体繁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保证了基因的重新组合,增加了遗传多样性。
三、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异同点:1.相同之处:(1)都是细胞分裂方式,参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2)都涉及到纺锤体形成、核分裂和细胞分裂等过程。
(3)都是通过控制染色体的有序分离,确保基因组的稳定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2.不同之处:(1)发生地点不同:有丝分裂主要发生在体细胞中,而减数分裂发生在生殖细胞中。
(2)分裂过程不同:减数分裂经历了两次有丝分裂,使得染色体数目减半,形成四个子细胞,而有丝分裂只经历了一次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一、识图题1.有无同源染色体?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图中形态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染色体2.有几条染色体?有几条染色单体?染色体=着丝粒如果一个着丝粒连有两个染色单体,则染色单体数目是染色体2倍;否则为0 3.分裂时期的确定?第一步:确定是否有同源染色体如有:有丝分裂或减I;如无:减II第二步:同源染色体是否有联会、四分体及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现象如有:减I;如无:有丝分裂第三步:再具体看染色体的行为判断前中后末(见下)有丝分裂:始终有同源染色体前:两消两现体散乱中:形定数清粒在板后:粒裂加倍两极移末:两现两消新壁建减数分裂:减I(初级性母细胞):有同源染色体前: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中:同源染色体位于赤道板两侧后: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同源染色体彻底分开进入两个次级性母细胞减II(次级性母细胞)染色体行为和有丝分裂很像,唯一区别是减II没有同源染色体前:染色体散乱分布中: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加倍并移向细胞两极末:染色体彻底移向细胞两极,细胞一分为二4.细胞的名称及性别判断?有丝分裂:体细胞减I:初级性母细胞减II:次级性母细胞均等分裂:雄性(睾丸)不均等分裂:雌性(卵巢)(注意减II第一极体的分裂为均分)二、曲线图(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1.重点关注图中曲线的变化处。
变化有以下两种:○1.有坡度的变化:DNA的复制○2.直上直下的变化:着丝粒分裂,分裂成两个子细胞,受精作用2.曲线代表物质的判断及变化原因○1.染色单体:以0开始,以0结束形成原因:DNA的复制(发生时期:分裂间期)消失原因:着丝粒分裂(减II后期、有丝分裂后期)○2.DNA:变化是有坡度的且不为0加倍原因:DNA复制(有坡度;),受精作用(直上直下)减半原因: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末期)○3.染色体:变化是直上直下的且不为0加倍原因:着丝粒分裂;受精作用减半原因: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末期)3.各个物质数量变化规律(假设体细胞中染色体=2N)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2N-----------------------------4N-----------------------------2N(始终有同源染色体)DNA:2N-------------------------------4N------------------------------2N染色单体:0----------------------------4N------------------------------0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2N-----------------------------N-------------------------2N------------------------------N减I有同源染色体、减II无(只有通过受精作用可以重新获得同源染色体)DNA:2N------------------------------4N--------------------------2N-----------------------------N染色单体:0---------------------------4N--------------------------2N-----------------------------0试卷第1页,总2页试卷第2页,总2页1.下列各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是图__ ___所示细胞,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图_____ 所示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图_____ 所示细胞。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有丝分裂:1.定义:有丝分裂是指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同时进行有序分裂的过程。
2.发生时期:有丝分裂主要发生在体细胞中,在生物体生长过程中进行。
3.分裂阶段:a.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为准备期,细胞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和增殖。
b.前期: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为分裂前的准备期,细胞进行染色体复制以及中心体的形成。
c.有丝纺锤体形成期:染色体首先在细胞质中排列成纺锤体的形态,并与纺锤体的纤维连接。
d.分裂期:染色体的两个姊妹染色单体被拉向两极,细胞逐渐分裂成两个新的细胞。
e.结束期:细胞核重新形成,细胞质逐渐分离,结束有丝分裂过程。
4.结果:有丝分裂最终产生两个相同的细胞,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
二、减数分裂:1.定义:减数分裂是指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核进行两次分裂,形成四个单倍体的子细胞。
2.发生时期:减数分裂主要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用于生殖过程。
3.分裂阶段:a.间期:生殖细胞经过间期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和增殖。
b.第一次减数分裂: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形成四倍体的细胞,然后进行一次减数分裂,染色体对发生交叉重组和染色体交换,最终形成两个二倍体子细胞。
c.第二次减数分裂:两个二倍体子细胞再次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单倍体的子细胞。
4.结果:减数分裂最终产生四个单倍体的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具有一半的染色体数目和不同的染色体组合。
5.重要性:减数分裂保证了有性生殖的遗传多样性,通过染色体的交叉重组和随机分离,增加了后代的遗传变异。
总结:有丝分裂是体细胞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最终产生两个相同的细胞,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而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最终产生四个单倍体的子细胞,用于有性生殖过程中的遗传多样性的产生。
对于我们理解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细胞的分裂知识点一、减数分裂1、.减数分裂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概念(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成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所以此时染色体数目要根据着丝点判断。
(2)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且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可以两两配对的一对染色体。
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3)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4)交叉互换:指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缠绕,并交换部分片段的现象。
(5)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6)非同源染色体和染色体组:指形态、大小不相同的染色体,细胞中所有的非同源染色体构成1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2、减数分裂的过程:⑴、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⑵、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细胞分裂知识点总结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重要过程。
它涉及到遗传物质的精确复制和细胞的均匀分裂,以确保生物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以下是细胞分裂知识点总结:一、细胞分裂的类型1.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它发生在细胞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生殖细胞和体细胞。
有丝分裂的主要特点是DNA的精确复制和细胞的均匀分裂,以确保遗传物质的稳定传递。
2.无丝分裂:无丝分裂是一种较为简单的细胞分裂方式,它不经过DNA的复制过程,而是直接将细胞平均分为两个子细胞。
无丝分裂通常发生在细胞周期的G0或G1期。
3.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进行分裂的一种特殊方式。
它涉及到DNA的两次复制和细胞的均匀分裂,以产生四个单倍体细胞。
减数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繁殖非常重要。
二、细胞分裂的过程1.间期:间期是细胞分裂的前期,主要进行DNA的合成和复制。
这个阶段也被称为DNA合成期。
2.前期:前期是细胞分裂的准备阶段,涉及到染色体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形成。
纺锤体是由微管组成的结构,它帮助细胞平均分配遗传物质。
3.中期:中期是细胞分裂的关键阶段,染色体会聚集在细胞的中央位置,形成明显的染色体形态。
这个阶段也被称为染色体期。
4.后期:后期是细胞分裂的后期,涉及到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这个阶段也被称为染色体分配期。
5.末期:末期是细胞分裂的最后阶段,两个子细胞形成并脱离母细胞。
这个阶段也被称为细胞分裂期。
三、细胞分裂的调控1.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是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连续过程。
它包括DNA复制阶段(S期)和细胞分裂阶段(M期)。
细胞周期的调控对于确保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裂非常重要。
2.中心体:中心体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器,参与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它位于细胞的中心位置,控制着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体的分离。
3.信号转导: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内外的信号传递和转导过程,它对于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都有重要作用。
信号转导通过一系列的信号传递途径,将外部刺激转化为细胞内部的反应,从而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又称为正常分裂,是指体细胞中染色体按照一定程序进行复制和分离的过程。
有丝分裂包括了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1.前期:前期是有丝分裂的准备期,染色体在该阶段开始复制,变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
细胞质内的中心粒开始分裂,形成纺锤体。
核膜开始消除,染色体逐渐凝缩。
2.中期:中期是有丝分裂的主要过程。
染色体在纺锤体的作用下排列成一个等高染色体单体的均等分离。
分离的过程通过纺锤体的束缚和染色体上的蛋白质骨架的作用来实现。
3.后期:后期是指染色体达到分离状态并初步形成两个核的过程。
染色体在纺锤体的作用下分离并向两个细胞极端远离。
4.末期:末期是指染色体进一步移动到细胞两极,形成两个完整的细胞核,因此也称为有丝分裂终期。
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指有性生殖细胞的分裂过程,是从有双倍体染色体数量的母细胞分裂成单倍体染色体数量的细胞的过程。
减数分裂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两个阶段。
1.减一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一分裂是指染色体的复制和中期分裂之后,染色体先由复制后的两姐妹染色体结合后变为一对,然后再由迎亲纺锤体将染色体两姐妹染色体拆开向细胞两端迁移,形成两个两倍体的亚细胞。
此过程与有丝分裂区别较大。
2.减二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减二分裂是指减一分裂之后,染色体不经复制直接进行分离。
减二分裂的特点是染色体数量减半,形成单倍体的亚细胞。
在减二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复制,直接由中心处断开,使得染色体的姐妹单体分离开,而不是像有丝分裂过程中那样以复制后的染色体为单位进行的。
三、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1.出现时期:有丝分裂主要出现在体细胞中,减数分裂主要出现在生殖细胞中。
2.总分裂数:有丝分裂只发生一次,形成两个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减数分裂发生两次,形成四个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3.染色体的形状: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呈现线状,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呈现X状。
4.染色体的数量:有丝分裂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相同,减数分裂的细胞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的一半。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知识点一.细胞增殖的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生殖和遗传的基础二.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真核生物体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特殊有丝分裂)三.有丝分裂:1.细胞周期: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直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注:(1)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2)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3)间期长,分裂期短;4)不同生物或同一生物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长短不一.2.有丝分裂的过程: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DNA分子加倍;染色体数不变(一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2)分裂期前期:①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②核膜解体、核仁逐渐消失;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窥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末期:①染色体、纺锤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细胞膜内陷)植物细胞的有丝盘据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由细胞南北极发出的纺锤丝构成纺锤体由细胞板形成的细胞壁把亲代细胞分红两个子细胞前期: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不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构成纺锤体同末期:由细胞膜向内凸起把亲代细点子细胞的形成方式不同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4.有丝盘据进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5.有丝分裂的意义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分裂结果是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子细胞具有和亲代细胞相同数目、相同形态的染色体.这保证了亲代与子代细胞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四.无丝分裂1.特点:在盘据进程中,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等结构的出现(但有DNA的复制)2.举例:草履虫、蛙的红细胞等.减数分裂一.减数盘据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注:体细胞首要通过发生,有丝盘据进程中,染色体复制,细胞盘据,新发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二.进程1.的形成进程:精巢(哺乳植物称)2、卵细胞的形成进程:卵巢减数第一次盘据间期:(包孕和的合成)。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