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初三语文普查卷初稿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4
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76分,第Ⅱ卷为66分;卷面书写8分。
4.考试结束时,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76分)一、语文积累(2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2分)A.①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②针对美商务部对我彩电反倾销案所做的决定,我彩电企业表示将继续据理力争。
B.①绿色开花植物有庞大得惊人的根系,每条根的尖端都有许多根毛。
②数千名海外同胞参加了黄帝陵公祭仪式,表达华夏同胞情系故土的感情。
C.①其中小部分被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出能量,供给生命活动之用。
②犯罪嫌疑人马加爵对自己所犯罪行供认不讳。
D.①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
如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
②恐怖分子平时龟缩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只是偶尔才出来与反恐部队周旋几下。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人类对于气候是既感激,又恐惧,所以才有“天有不恻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感慨。
B.我便弃了学藉,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
C.哥白尼推翻了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晨都绕地球转动的学说,从而从实质上粉碎了上帝创造人类、又为人类创造万物的那种荒缪的宇宙观。
D.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胀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我们党领导人民奋斗八十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荣业绩,如同一幅逶迤而又、雄浑而又的画卷,展限在世人面前。
(江泽民《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②生、老、病、死,都是极普遍的人生现象,释加牟尼偏偏要。
③一旦产生小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地把它发展下去。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006年安徽省濉溪县初三毕业会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1.B2.C3.C4.B二、5.(1)神情描写,表现了杰姆倾力为妻子买了她神往的发梳,而一进门却看到妻子一头秀发不在了的惊疑心理。
(2)心理描写,表现了德拉得到丈夫的圣诞礼物──发梳后短时的又惊又喜又有少许遗憾的复杂心态。
6.“扔”生动表现了杰姆为妻子买了发梳而妻子的头发却不见了的失意心理;“托”、“递”则生动地表现了德拉在还不知道杰姆的金表已经为她卖了买发梳的事情时,那种向丈夫送一个惊喜的郑重心理。
7.因为他们都已彼此知道自己得到了比任何实物更为宝贵的礼物──爱。
8.勇于自我牺牲,甘愿无私奉献,善良而又纯朴,生活贫苦而感情纯真(感悟或认识言之有理有据即可)9.我们不能迁就平庸。
10.列举迁就平庸的各种表现→剖析迁就平庸带来的两种危害→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决不迁就。
11.如果平庸者自甘平庸,没有了进取之心,那么,他们将不会成功,也不会取得胜利,甚至被社会或时代所抛弃。
12.不能删去,因“已经”一词的使用,既表现迁就平庸早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强调作用,又语带嘲讽。
三、13.夜色浓厚,清冷寂静。
渲染了迷蒙冷寂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伤感情怀。
14.讽刺哪些王公大臣、官僚贵族等封建统治者,因为当时的唐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们不以国事为重,反而寻欢作乐,毫无亡国之忧。
15.(1)拜访(2)到……去,这里有“去拜访”之意(3)身份低微,出身鄙野16.(1)因为(2)总共17.(1)我原来是平民,亲自在南阳耕种,只希望在动乱的年代中苟且保全生命,不要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2)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当时一般人没有谁同意他这种比附。
18.(1)三顾茅庐、临危受命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如正面写诸葛亮隐居时的不平抱负,侧面写徐庶的推荐。
四、19.略20.(1)“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006年初三上学期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三)(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9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鞭笞(táo) 茅塞(sè) 顿开豁免(huò) 接踵而至(zhòng)B.好歹(dǎi) 病人膏盲(huāng) 干涸(gù) 数风流人物(shù)C.憩息(qì) 不屑一顾(xiāo) 马圈(quān) 风驰电挚(chè)D.婆娑(suō) 名列前茅(máo) 地壳(qiào) 无懈(xiè)可击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说话是用语言来表达思想的,凡有______发音器官的人都能说话,人通过说话表达意思、沟通思想,______感情,以协调人际关系,______社会交往,______人类文明和进步。
A.健康交流促使推进B.健全交换促使推动C.健康交换促进推进D.健全交流促进推进3.填写课文中的原句(3分)(1)《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归结全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天净沙·秋思》中卒章显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你在课内外阅读中一定积累了不少名言、格言、警句,请以“勤奋”为内容写出两条,并注明出处。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呼后应的排比句。
(2分)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犹如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6年初三升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说明:12.本试卷上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6分)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黯然失色赫然在目鳞次栉比B.阿谀奉承纵横捭合讳莫如深C.唇枪舌箭一脉相成粗心大叶D. 妄自菲薄遐迩闻名碌碌无为2.下面这段文字中,有四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4分)①目前,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正在日益枯萎。
②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
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③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强烈增加。
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恶化。
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④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威胁人类的生存。
①②③④二、文言文知识(20分)3、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10分)(1)予独爱莲之,,中通外直……(2)谁道人生无再少?!。
(3)李白《宣洲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表现诗人内心无限酸楚的千古名句是:,。
(4)默写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全诗。
,。
,。
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10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故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4、对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好.读书,不求甚解:hào喜欢 B.性嗜.酒:sì爱好C.常著.文章自娱:zhuó通“着” D.箪瓢屡空,晏.如也:ān悠闲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A.或置酒而招之. B.不知日之.入 C.友人惭,下车引之. D.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五柳先生的兴趣爱好,并写出一个能完整体现他性格特点的句子。
2006年初中毕业班综合练习卷-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语文试卷-试卷下载2006年初中毕业班综合练习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评分意见与建议:①主观表述题的答案不必强求一致,言之成理或意思相近即可。
②开放性试题的答案不惟一,宜选出答案实例进行分类,拟定评分等级标准。
一、听说(10分)1.听写。
(2分,书写正确1分,书写质量1分)附:录音材料学会读书,学会做人。
2.听一则有关“莆仙戏”的介绍,回答问题。
(4分)⑴南戏的“活化石”。
(2分)⑴示例:《状元与乞丐》、《春草闯堂》等。
(2分)附:录音材料莆仙戏是我国现有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称为南戏的“活化石”,它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溶进了独特的莆仙方言和民歌俚曲,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
1979年,莆仙戏《春草闯堂》前往北京参加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1981年,莆仙戏《状元与乞丐》应邀晋京演出。
1985年,莆仙戏《秋风辞》晋京参加全国戏剧观摩演出;1986年,莆仙戏《新亭泪》、《鸭子丑小传》、《晋宫寒月》再次晋京演出。
这些剧目饮誉京城,轰动全国,并连获大奖,为莆仙戏在中国剧坛赢得重要一席,也为莆田市赢来了“戏曲之乡”的美誉。
3.听一则新闻综述,回答问题。
(4分)⑴超女是否有害。
(或:超女是否应该取缔。
2分)⑴示例:超女虽然不是高雅文艺,但它能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政府不应当取缔它,但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2分,反对、赞成均可,要言之有理。
)附:录音材料自湖南卫视“超级女声”栏目开播以来,全国范围内刮起了一阵“超女”风暴,但随即便招来非议。
前些日子,全国政协常委刘忠德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超女是一种低俗的文艺,它宣传的是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思想,参加超女的被害了,看这个节目的也被害了,政府有关部门不应该允许超女这类东西存在。
在网上,支持刘忠德观点的人不在少数。
一位网友表示,超女现象导致一部分的年轻人认为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前卫。
2006年无锡市考试语文试题对下列诗歌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鲁山山行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A.首联总写“山行”所见所感,先写所感再写所见,突出了诗人爱山的情趣。
B.颔联用一“改”字写山的千姿百态,用一“迷”字写诗人游兴之浓,两字十分传神。
C.颈联采用互文见义的写法,写“山行”所见的动景,可见诗人内心非常闲适。
D.最后写云外传来一声鸡呜,告诉诗人有人家的她友疆很远很远,。
诗人内心陡生隐隐懊恼之情。
参考答案:(2分) D2006年温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非课改区)赏析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2分)(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2分)参考答案:⑴满、压⑵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留连”不仅写出蝴蝶留恋花间的情景,还流露出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情景交融。
浙江省绍兴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读下面两首小诗,按要求答题。
(7分)(一) (二)墙角的花!空中的鸟!你孤芳自赏时,何必和茏里的同伴争噪呢?天地便小了。
你自有你的天地。
①这两首小诗的作者是▲ 。
②选择其中一首,作简要评析。
评析:▲③选择其中一首,进行仿写。
仿写:▲参考答案:①冰心②A.托物言志,借物抒怀; B.言简意丰,蕴含哲理; C.运用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形象生动。
③(一)a.墙角的花!/你迎风摇摆时,/忧愁便抖落了。
b.田里的谷穗,/你弯腰俯首时,/心里便踏实了。
(二)a.空中的鸟!/何必羡慕飘浮的云呢?/你自有你的灵性。
b.地上的蜗牛!/何必与壮硕的水牛比力气呢?/你自有你的能耐。
浙江省宁波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3分)夏意(宋)苏舜钦别院①深深夏席②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命题:张海英亲爱的同学,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比作一片碧绿的草原,你就是那奔驰的骏马。
请自信地举起你的笔,尽情施展你的才华,也许你会比雄鹰飞得更高,比骏马跑得更快。
请先看清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本卷分三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本卷前,请务必将班级、姓名、考场、考号在试卷规定处填写清,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或签字笔答题。
3、请注意卷面整洁。
一、打开智慧之门(20分)1.根据课文内容和拼音填空。
(4分)我们党领导人民奋斗八十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荣业绩,如同一幅..wěi yí()而又气势páng bó()、xióng hún()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是秋风,把叶子介绍给根须,使他找到了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萌生春天的温床……②自然界转眼就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
③有的书可供一读,有的书可以吞下,而有不多的几部书应当消化。
④太阳被闷在厚密的云层里,拼命挣扎着想舒一口大气。
然后有一天,“嘭”的一声,天空裂了,太阳了乌云。
夏天来了。
A、钻出消亡品尝延长B、迸穿消逝咀嚼延续C、跳出消逝咀嚼延伸D、挤出消亡品尝延展3、下面是姜宇同学在电话中给朋友说的一段话,请按要求对加序号的句子进行修改。
(3分)小文,①你马上立即给我校文学社刊写篇稿子吧!同时请你在班上发动同学积极投稿。
来稿文体不限,提倡创新,②以不少于600字左右为宜。
③文章写好后务必交到校刊编辑部,也可直接交给我。
(1)第○1句有一处用语重复,应删去的词语是。
(2)第②句自相矛盾,应改为。
(3)第③句用语不得体的一个词语是,应改为。
①立即马上只用其一②以不少于600字为宜③将“务必”改为“请”4、(4分)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006年·广东省佛山市(课改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课改实验区使用)说明:1.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五大题,10页,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能超过130分。
3.本试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
4.其余事项见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8分)1.选出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栈桥(jiàn) 门槛(kǎn)B.丘壑(hè) 瞥见(piē)C.祈祷(qí) 匿名(lì)D.贮藏(chú) 头衔(xián)2.选出下列各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骇人听闻酝酿B.郑重其事题纲C.自出新裁狼藉D.重峦叠障赃物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项。
A.世界杯快要开赛了,各地的球迷滔滔不绝地赶往德国。
B.他热情大方,豁然开朗,很让大家喜欢。
C.“六·—”的儿童公园,张灯结彩,五光十色,真是一派姹紫嫣红的景色。
D.为了办好文学社,我校学生会广开言路,积极听取师生们的意见。
4.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项。
A.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否保持——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B.谁也不会否认珠江不是向东流的。
C.我虽然和他只有一面之缘,但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包括他的学识和人品。
D.有关部门严肃处理了某些加油站擅自哄抬汽油价格。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5至10题。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76分,第Ⅱ卷为66分;卷面书写8分。
4.考试结束时,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76分)一、语文积累(2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2分)A.①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②针对美商务部对我彩电反倾销案所做的决定,我彩电企业表示将继续据理力争。
B.①绿色开花植物有庞大得惊人的根系,每条根的尖端都有许多根毛。
②数千名海外同胞参加了黄帝陵公祭仪式,表达华夏同胞情系故土的感情。
C.①其中小部分被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出能量,供给生命活动之用。
②犯罪嫌疑人马加爵对自己所犯罪行供认不讳。
D.①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
如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
②恐怖分子平时龟缩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只是偶尔才出来与反恐部队周旋几下。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人类对于气候是既感激,又恐惧,所以才有“天有不恻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感慨。
B.我便弃了学藉,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
C.哥白尼推翻了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晨都绕地球转动的学说,从而从实质上粉碎了上帝创造人类、又为人类创造万物的那种荒缪的宇宙观。
D.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胀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我们党领导人民奋斗八十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荣业绩,如同一幅逶迤而又、雄浑而又的画卷,展限在世人面前。
(江泽民《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②生、老、病、死,都是极普遍的人生现象,释加牟尼偏偏要。
③一旦产生小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地把它发展下去。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山西省200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实验区)语文一、积累运用(20分)1、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原句。
(10分)“一切景语皆情语”。
倘佯于文学艺术的原野,情景交融的佳句俯拾皆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透露出诗人对莺歌燕舞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而晏殊《浣溪沙》中“,似曾相识燕归来”则表现了作者感时伤逝之情怀。
欧阳修笔下的“”写出了琅琊山夏日山林之秀美;“至于夏水襄陵,(郦道元《三峡》)”描绘出三峡夏日水势之汹涌。
“,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渔家傲》)”则渲染了古代西北边陲秋景的悲凉奇异。
“,”是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咏雪、以春景写冬景之千古名句。
二、班上开展题为“从成语学语文”趣味活动,请你逐项完成下列内容。
(10分)(1)读成语,加拼音给下列成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朝.夕相处( ) 语重.心长( )(2)辨成语,改错字下列成语中有两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把正确的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定在后面的田字格中。
再接再厉按部就班谈笑风生迫不及待(3)品对联,填成语下面是薄松龄借项羽、勾践以自勉的一副对联。
请根据上联,在下联方格中填写恰当的成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4)看漫画,写成语结合文字提示欣赏漫画,用成语为其拟写标题。
提示:某君应聘,见表格上有“曾否受到刑事处理”一栏,他大笔一挥:“否”。
紧接着这一栏的是“是何原因”。
此君略作沉吟,又填上四个字:“从未失手”。
(5)选成语,讲故事下面是出自古代寓言的成语。
请任先一个,用简洁的语言讲述相关故事。
郑人买履拔苗助长掩耳盗铃叶公好龙所选成语:相关故事:二、阅读(50分)(一)比较阅读苏轼两篇作品,完成3-7题。
(10分)[甲]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
2006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教学质量检查 语 文 试 题(课改) 一、 积累与运用(28分) 1、 给加点字注音,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⑴鹅的步调从容,大模.( )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 )出场。
⑵我亲眼看到渔民们安之若sù ,举止tài 然,而船虽小,食住器jù 一应jù 全,也确实是个家。 2、 默写、填空。(9分) ⑴古诗文默写。(6分) ①采菊东篱下, ② ,千树万树梨花开 ③ ,蜡炬成灰泪始干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 ⑤醉里挑灯看剑, ⑥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⑵根据提示填空。(3分) 漫步在文学艺术的长廊,品读古代优美诗文:“ , ” 是王勃对即将离别的友人的真诚劝慰;“ , ”是苏轼对相隔两地亲人的深情祝愿。 3、 中国古典作品闪烁着思想和智慧的火花。请你举出一个蕴含哲理的古诗文名句,并指出其蕴含的哲理。(4分) 名句: 哲理: 4、 去年岁末,某省邮政局发行贺年有奖古诗明信片,其设计古香古色,构思新颖,但11首古诗中竟有7首出错。现举出一例,请按要求作答。(4分)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⑴诗中有两处错误: 字,改为 ; 字,改为 (2分) ⑵用两三句话对此加以评论: 2分)
5、再过个把月就要中考了。对于语文学科的复习,李明仍然注重书本知识,按单元顺序分类复习;王其觉得没有必要这样做,他认为,语文这学科读与不读一个样,又不考书本的。对此,你是怎么想的?请简要谈谈。(4分)
6、请根据文学名著内容,运用对偶知识对对子。(任选一题作答)(3分) 上联:鲁滨逊荒岛余生 上联: 下联: 下联: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二、阅读(62分) (一)阅读文言短文《伤仲永》(王安石),完成7--11题。(17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⑴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⑵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7、本文作者王安石,_____(朝)著名思想家、________家、_________家。初中阶段,我们曾读过他写的诗_________________。(2分) 8、下边各组加点词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指物作诗立就. 就.地取材
B、书.诗四句 奋笔疾书. C、并自为.其名 为.富不仁 D、余.闻之也久 绰绰有余.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未尝.识书具( ) ⑵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
⑶不能称.前时之闻( ) ⑷泯然众人..矣( ) 10、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 ⑵ 11、概括回答: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三个阶段?(3分)
12、下面摘录《伤仲永》中的一段话,请用“/”断句。(2分) 仲 永 之 通 悟 受 之 天 也 其 受 之 天 也 贤 于 材 人 远 矣 卒 之 为 众 人则 其 受 于 人 者 不 至 也。
(二)阅读下文,完成 13--20题。(27分)
⑴那个时候我在一所中学教书,对我在一所中学教书,对我和我的学生来说,教室是圣洁和纯净的殿堂,我所面对的是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那分明是一扇扇心灵的窗户,过滤着缕缕阳光、徐徐清风。我的讲解像一支笔,写在那一张张智慧的脸庞上——笑着的,严峻的,俊美的、粗陋的,白皙的,黑亮的,胖胖瘦瘦的…… ⑵门“砰”地一下开了! ⑶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在站在门口的中年妇女的身上,她穿着一身臃厚的中式棉袄,头上裹着一块酱红色头巾,脸上布满了细密的皱纹,目光落在教室后面一个角落的地方。她的嘴角哆嗦..了一下,又哆嗦..了一下,才猛然..发
出一个响亮的声音:“孩子,娘很想很想你,娘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你冷,俺就给你送棉衣来了。”她的胳臂弯里兜着一个偌大的包袱,一边说一边要解开。 ⑷教室里的震惊一下子变成了大笑,笑声哈哈哈地在教室里荡漾。我有些发火,大声地呵斥她说:“你给我出去!”说着就把她推到门外,我对她这突然的粗鲁的侵犯行为不可容忍。 ⑸我回到讲台的时候,同学们还哈哈大笑着,冲着后面一个男学生哈哈大笑着,我看到那个男同学脸红得像一块绸缎,站在那里,低着头,像一个犯了大错的孩子。 ⑹我的愤怒顷刻间变成了怜悯,因为我看到了他的泪水,正滴滴答答地掉在课桌上,浸湿了他的书本。我说:“你坐下吧。”然后我继续讲我的课,教室里恢复了安静。 ⑺窗外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雪,我瞄见了那位妇女蜷缩着...,在雪地里徘徊着...……她的存在使得我讲课思路不自觉
地开小差,我瞅瞅后面那个学生,趴着,把头严严地埋在桌面上,整整一节课,他的头严严地埋在桌面上……他的母亲仍然在外面雪地上蜷缩着...、徘徊着...……
⑻我开始后悔我刚才对她的举动。这一节课好象很长,很长很长,好不容易才听到下课铃声…… ⑼趴在桌上的那个学生猛然站起来,第一个匆匆地跑出了教室。我看到他是满脸泪水跑出去的。 ⑽教室外面的雪地上,那个学生还在掉着泪,他的母亲却慈祥地笑着。母子俩依偎着说话,母亲正把一件棉衣披在儿子的身上,遮挡住纷纷扬扬的雪花,而她的身上,她的头上,密集成一抹的洁白…… ⑾然后,是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送那位母亲渐渐远去,渐渐变成一个模糊的黑点。 ⑿天色朦胧了起来。 13、请概括本文所叙述的主要事件。(3分) 答: 14、揣摩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发挥想象,简要地描述“母亲”当时的心理活动。(3分) 答:
15、在第2自然段中,为何反复描写“母亲”在雪地上“蜷缩着”、“徘徊着”?(3分) 答:
16、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有何作用?(4分) 答:⑴ ⑵ 17、在阅读过程中,你觉得故事情节中哪处最感人?请作简要概括,并说明之所以感人的理由。(3分) 答:
18、作者运用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母亲”的形象?突出表现母亲怎样的品质?(3分) 答:
19、初中语文课本中,刻画了不少母亲形象,让我们体会到母亲的伟大。请你以“是一位„„的母亲”的句式按提示作答。(6分) ⑴《回忆我的母亲》中,朱德的母亲是一位 ⑵《小巷深处》中,英姨是一位 ⑶《一厘米》中,陶影是一位 20、请用几句话来抒发对母爱的赞颂之情。(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 20--24题。(18分) 讲话是一门学问和艺术 讲话,是传情达意、交流思想的手段。尤其在改革开放的快节奏社会生活中,确立相适应的口才观,在各种场合发表颇具吸引力的讲话,显得十分重要。但是,现在不少人讲话太长,语言无味。听众对这种讲话不满意地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某某来讲话。”所以,在我们的社会现实中,讲话不可少,但是讲话必须精。 精,首先就须主题突出,要旨鲜明。北伐时,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在广州邀请瞿秋白作报告。主持人介绍:请著名理论家、宣传家、曾多次见到列宁的瞿先生作“关于如何作好北伐战争宣传报告工作”的讲话。与会者认为机会难得,纷纷做好记录准备。不料瞿秋白登上讲坛,开口干脆利落“宣传关键是一个要字。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拳拳打在要害上。”讲毕下台,全场愕然。几秒钟后,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可见,讲话必须中心突出,明确准确。现在有些人的讲话,海阔天空,漫无边际,想到什么说什么,叫人摸不着头脑,活活受苦。 精,要求话语简洁,惜语如金。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纪念碑揭幕典礼上的讲话只有52个字。林肯在葛题斯堡的著名演说,上下台不到3分钟。简洁,并非一味求简,只是尽可能将信息内容简化,不要像一些人的讲话,拖泥带水,庞杂冗长。 精,还须力求新颖,活泼生动。幽默的谈吐,能使人容易接受说话者的观点,而且生动有趣,令人回味无穷。如果捧着讲稿照念,扳着脸孔,从头念到底,这样的腔调如何不让人沉闷难受? 讲话是一门学问和艺术。知识是口才的基础,言语乃有声的思想。正如古人所说:“一言知其贤愚。”如果你想把话讲得精,就必须注意丰富知识,重视严格的说话训练。 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分)
22、作者针对哪种现象发议论?(3分) 答: 23、围绕中心论点,作者从哪几方面加以阐述?(6分) 答:
24、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述,有何作用?请举例简要加以说明。(3分) 答:
25、说说你对“一言知其贤愚”一语的理解。(3分) 答:
三、写作(60分) 26、从下面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文。(60分) 题一:花花绿绿的书包中藏的是什么?是书本,是知识,是你成长的记录。也许你的书包里有辛酸,背起来很沉重;也许你的书包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请以《我的书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题二:读后《伤仲永》一文,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请就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篇读后感。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不少于600字。
语文质量检测参考答案 一、28分 1、⑴mu jue ⑵素 泰 具 俱(4分。拼音、汉字各2分) 2、⑴①悠然见南山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 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⑤梦回吹角连营 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⑵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②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