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28例手术配合
- 格式:pdf
- 大小:183.43 KB
- 文档页数:2
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发布时间:2022-05-04T06:02:30.376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2年3期作者:朱桂全卢婉婷[导读]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朱桂全卢婉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广州 510630【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以及效果。
方法:此次实验纳入104例患者,术式选择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研究组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指标。
结果:研究组对比对照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护理服务满意度,前者明显护理效果更加理想,P<0.05。
结论: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患者运用手术室护理配合,护理效果理想。
【关键词】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临床常用腹腔镜手术,对比传统开腹手术,临床优势明显,术中出血量较少,创伤程度较小,术后不容易发生并发症,患者术后快速恢复,但是难度大,主刀医生需要具有高超技术,心理素质稳定,手术室护士应掌握手术室护理流程,掌握丰富护理经验,应做好手术护理配合,对于手术室护士、主刀医师来说,均属于重大挑战,医护之间密切配合,可以对患者手术安全起到一定保障作用[1],良好护理开展,可以促进患者预后明显改善,可以促进患者手术顺利完成。
此次纳入104例患者,研讨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以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于2020年1-12月随机抽取104例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患者,随机方式选择,52例研究组患者,男病例、女病例依次是30例、22例,年龄范围是42-69岁,均(55.5±3.5)岁,52例对照组患者,男病例、女病例依次是31例、21例,年龄范围是41-68岁,均(55.4±3.4)岁。
两组以上资料对比结果是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术前访视,术中对临床医生的操作进行积极配合,术后做好指导。
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手术室护理配合研究发表时间:2017-05-15T14:59:02.06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上第5期作者:李春燕李善英胡雪梅杨素碧[导读] 微创手术是外科手术的一大突破,和传统手术相比,其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的特点,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预后。
四川省邻水县人民医院(638500)【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措施和效果。
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于我院外科手术室接受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的4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综合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接受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的患者采用手术室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手术室综合护理;效果对比Nursing cooperation of laparoscopic hepatectomy for external hepatectomy【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asures and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ic extrahepatic lateral lobectomy in operating room. Methods: Forty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extrahealine lobec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5 to August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examp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room, and the effect of the two nursing method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complication rat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hepatectomy of the left hepatectomy are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room, and the effect is remarkable and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laparoscopy; left external lobe resection; operating room comprehensive nursing; effect comparison微创手术是外科手术的一大突破,和传统手术相比,其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的特点,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预后。
腹腔镜左外叶切除术步骤
左外叶由于独特的解剖结构及解剖部位,使得其手术相比其他肝叶的切除更加简单、易开展,所以腹腔镜左外叶切除术成为很多医院和医师开展解剖性肝叶切除的首选手术。
1手术适应证:
1 局限于左外叶的肝内胆管结石
2 局限于左外叶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
3 肝脏转移瘤,单个或多个位于左外叶内
4 几乎占满左外叶肝脏良性肿瘤,楔形切除不适合
关键手术步骤
1体位及Trocar 选择:
平卧分腿位,操作孔根据主刀习惯而定,观察孔位于脐下,主操作孔位于左肋缘下腹直肌旁,右辅助操作孔位于右肋缘下腹直肌旁,左辅助操作孔位于左肋缘下锁骨中线或腋前线附近。
2解剖第一肝门:
打开肝胃韧带,经winslow 孔预制阻断带,于左侧缘解剖肝圆韧带,解剖II、III 段的门脉分支,夹闭切断II、III 段的门脉分支。
3离断肝组织:
电钩根据缺血线做预切除术、超声刀离断肝组织、裸化扩张的肝内胆管、腹腔镜下直线闭合器切断左外叶肝管。
4处理第二肝门:
离断肝组织显露肝左静脉,腹腔镜下直线闭合器切断肝左静脉。
完整切除左外叶
5取出标本
取物袋装入肝脏,扩大脐下切口取出
6止血、留置腹腔引流管。
【腹腔镜篇】左肝外叶切除术左肝外叶切除术,主要用于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
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于1958年由黄志强教授首先创用。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微创手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肝脏的外科治疗。
相较于开放手术,腹腔镜肝切除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术前准备肝胆管结石、肝胆管狭窄尤其是有重症胆管炎、长期梗阻性黄疸和胆外瘘的病人,局部和全身情况往往都较差,在进行各种检查、诊断的同时,即应开始进行周到的手术前准备。
1.补充血容量,保持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尤其要注意对慢性失水和低钾血症的纠正。
2.加强和改善病人的全身营养状态。
给予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并补充足够的热量、多种维生素。
梗阻性黄疸病人要注射维生素K11。
有的病人还需要补液、输血。
胆外瘘和肝功能不全的病人,常需应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3.检查凝血机制并纠正可能出现的异常。
与肝功能检查的结果一并进行综合分析,对肝的储备与代谢功能进行评价。
4.注意保护肝功能。
胆道感染和长时间的梗阻性黄疸,常致不同程度的肝损害。
若已有胆汁性肝硬化,更要注意积的护肝治疗。
长期带有外引流管的病人,若每日胆汁流量很多而颜色浅淡,常是肝功能不良的征象。
白、球蛋白比例的倒置,更说明整个肝的代偿功能处于不利的状况。
若有脾肿大、腹水,更应先做护肝治疗,待有一定好转后,再考虑分期处理。
5.胆汁细菌学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调查,以便更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一些复杂病例,常需在术前2~3d开始全身应用抗生素,有助于防止手术或造影的激惹,激发胆管炎。
若手术在胆管炎发作期进行,还应投用青霉素、甲硝唑(灭滴灵)等以控制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6.保护和支持机体的应急能力,有助于平稳渡过手术后创伤反应。
这些病人屡遭胆道感染和多次手术的打击,常有体质的耗损;而且多数有接受不同程度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历史,全身反应能力低下,应注意给予支持与保护。
手术中应用氢化可地松100~200mg于静脉内滴注,术后2d内可再每日静滴50~100mg,常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观察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要点【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应用效果。
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1年5月-2022年7月收治的72例接受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的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36)和研究组(n=36),常规组采用基础护理,研究组采用手术室护理配合。
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91.40±30.41)min、术中出血量为(579.40±20.30)ml,常规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25.40±32.74)min、术中出血量为(695.84±29.35)ml,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要少于常规组(p<0.05)。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78%,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研究组患者排气时间为(30.41±3.54)h、下床活动时间为(38.16±6.31)h、住院时间为(11.35±3.49)d,常规组患者排气时间为(49.50±3.74)h、下床活动时间为(65.40±6.48)h、住院时间为(15.20±3.52)d,研究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
结论在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中给予手术室护理配合具有确切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手术室;护理配合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逐渐应用到临床中。
和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诸多优势,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
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该手术治疗多应用于肝转移癌、肝非恶性肿瘤、肝囊肿、肝包虫病等疾病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1]。
完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护理配合体会总结2013年5月-2014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完成的15例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结合术中的手术中配合要点和技巧。
使得手术更加顺利,同时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
标签:腹腔镜;左半肝;手术配合自1991年Reich首次报道腹腔镜肝切除术(1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以来,该手术在全世界开展迅速,并体现出良好的手术效果[1]。
LH肝切除主要集中于肝脏周围较小的病变和一些良性病变,腹腔镜的左半肝切除报道较少,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及器械的改进,国内大型医疗中心相继开展,目前腹腔镜左半肝切除已经成为左半肝切除的标准术式,具有出血少、创伤小、疼痛轻、对心肺功能影响小等特点[2]。
我科自2013年5月开展首例腹腔镜左肝切除,到2014年10月已经开展15例,现将术中配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11例,女4例。
年龄20~65岁,平均47.6岁。
其中原发性肝癌6例,转移瘤4例,肝内胆管结石4例,血管瘤1例。
术前均行CT或MRI 检查明确局限于左肝病变。
术前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均分为A级。
1.2 手术方法采用平卧位,5孔法。
气腹压l2—14mm Hg,肚脐右侧戳孔造气腹,置入腹腔镜后首先探查全腹部情况,如果腹腔镜有粘连,先大致分离粘连,对于肿瘤的病人,先了解肝脏肿瘤所在部位,肝门部情况,明确有无肝内转移及腹内其他部位转移,并根据肿瘤大小确定切除范围。
对于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人,判断肝叶粘连萎缩情况,大致了解有无恶变。
对合并肝硬化的患者,还需要判断肝硬化情况,脾脏及食管胃底静脉周围有无严重静脉曲张,大致判断剩余肝脏能否代偿。
确定进行左半肝切除后,首先做好断肝前的准备工作,一般情况向我们采用全肝阻断和区域阻断相结合的方式,首选区域阻断。
分离出左肝动脉和门静脉左支后予以结扎,根据缺血线和肿瘤切除的原则使用电钩划出断肝线,分离左肝周韧带:离断肝圆韧带,镰状韧带,左冠状韧带,左三角韧带,以游离左肝,肝脏的浅表组织用超声刀快切,在深在组织的时候,使用超声刀满档小心分离肝实质,遇到较小的管道使用直接离断,直径>4mmg 管道予以夹闭后剪断,出血明显的部位予以缝扎止血,直至完成肝组织的切除。
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探讨严文萍;李珍;徐嘉蕾;张蓉【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要点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的45例患者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传统开腹手术进行左肝外叶切除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死亡病例,观察组无腹腔镜中转开腹手术病例.观察组手术时间(192.55±30.40)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23.61±33.78)min(P<0.05),且术中出血量(582.51±21.28)mL明显少于对照组(694.83±29.40)mL(P<0.05);术后观察组排气时间(30.45±3.75)h、下床活动时间(39.27±6.38)h、住院时间(11.40±3.52)d均短于对照组的(48.61±3.92)h、(65.38±5.84)h、(15.19±3.27)d(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在实施腹腔镜治疗左肝外叶切除术时给予专业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促使患者术后尽快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对患者术后尽快康复具有重要价值.【期刊名称】《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年(卷),期】2017(022)003【总页数】4页(P417-420)【关键词】左肝外叶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室;护理配合【作者】严文萍;李珍;徐嘉蕾;张蓉【作者单位】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妇女儿童医院;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妇女儿童医院;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妇女儿童医院;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是临床微创手术的又一突破,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恢复快等优势,但该术式相对传统开腹术式难度较大,这就要求主刀手术医生除了具备高超的技术外还要有稳定的心理素质,而手术室护士也要求具备丰富护理经验和掌握手术室护理流程,这对主刀医师和手术室护士又是一重大挑战,只有医护密切配合,才能保障手术安全、顺利完成[1]。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的手术配合刘丽娟;曲红莲;赵红丽;朱绍玲【期刊名称】《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年(卷),期】2012(012)008【总页数】2页(P764-765)【作者】刘丽娟;曲红莲;赵红丽;朱绍玲【作者单位】吉林省前卫医院手术室,长春130012;吉林省前卫医院手术室,长春130012;吉林省前卫医院手术室,长春130012;吉林省前卫医院手术室,长春13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3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肝脏手术屡见报道,但多为不规则的肝叶切除,或左外叶切除等切除病变范围较小的肝叶切除。
腹腔镜半肝切除难度较大,国内外报道不多[1~3]。
我院2009年2月~2011年5月完成32例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本组32例,男6例,女26例。
年龄38~56岁,平均45.8岁。
27例有反复发作的胆道病史。
术前均行肝功、彩超、CT、MRI等检查。
肝内、外胆管结石26例(左肝管狭窄,肝左叶内胆管扩张,扩张的胆管内多发结石,肝左叶影像学显示有萎缩),肝癌2例(均为慢性乙型肝炎,体检B超发现,肿瘤大小分别为2.0 cm ×2.2 cm、1.5 cm ×2.2 cm,位于肝左外叶,单发),肝血管瘤3例(体检B超发现,均为胆囊结石合并肝左叶海绵状血管瘤,6.0 cm×4.2 cm、5.0 cm ×5.0 cm、7.0 cm ×6.5 cm,单发),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1例术后左肝管狭窄伴左肝内胆管结石。
11例有胆道手术史,其中10例为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腹腔镜1例,开腹10例),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开腹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3年。
全身麻醉,CO2气腹,五孔。
确认胆总管后,切开胆总管,置入胆道镜探查,使用镜下超声定位病灶部位及血管走行方向、部位。
分离肝左动脉并结扎切断,自胆囊切迹中点,斜向肝门左侧,与肝门平面成60°~80°,用超声刀切开表面肝脏深约1.0 cm。
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价值。
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80例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手术室全面护理配合。
比较两组满意度、手术实施时间、住院时间。
结果:实验组满意度、手术实施时间、住院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患者实施手术室全面护理配合可缩短手术和住院的时间,患者满意。
【关键词】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手术室护理配合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等优点。
但相比之下,腹腔镜手术比传统开腹手术难度更大。
不仅要求主任医师具有过硬的手术技能和稳定的心态,也对手术室的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腹腔镜手术不仅对主治医生有很高的专业要求,还要求护理人员熟悉手术流程。
手术室的良好护理配合,既能帮助手术正常进行[1],又对患者术后恢复有重要影响。
左外侧肝切除术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手术,具有特殊性,需要在手术室进行有效的护理。
本研究探析了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80例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
每组例数40。
实验组年龄34-76岁,平均(50.21±2.27)岁,肿瘤直径3.8—10.6cm,平均(3.51±1.51)cm。
男:女=29:11。
对照组年龄33-75岁,平均(50.78±2.91)岁,肿瘤直径3.7—10.1cm,平均(3.56±1.55)cm。
男:女=27:13。
两组样本比较显示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手术室全面护理配合。
①术前配合:护理人员术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护理,了解患者的基本资料,了解患者的生理病理状态,对患者进行情感安抚,消除恐惧和焦虑等。
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作者:欧锐胡云辉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5期【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办法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的患者,从中采用数字随机抽样法抽取共108例研究对象,将其随机打乱分为实验组(54例)与常规组(54例),对常规组研究对象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全面手术室护理干预。
结果: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实验组较常规组短;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实验组较常规组小;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5%,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37%,实验组明显低于常规组。
由此可见,实验组明显优于常规组,且两组对比差异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中,对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可以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手术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手术室护理在肝胆疾病的治疗中,左肝叶切除术较为常用,左肝叶切除术是外科手术中的一种,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对精密度要求高,在左肝叶切除术中应用腹腔镜,在术中给主刀医生提供清晰的视野,确保手术的精准度。
腹腔镜属于微创手术,是一种高度精密手术方式,在术中,为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需要护理人员进行细致、精密的手术护理配合。
因此,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我院对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当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其效果达到了预期,促进手术顺利完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在2017年3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患者当中抽取了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抽样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两组各54例。
其中,实验组男26例,女28例,平均年龄为(53.47±1.05)岁,肝血管瘤24例,原发性肝癌30例;常规组男25例,女27例,平均年龄为)(53.86±1.11)岁,肝血管瘤26例,原发性肝癌28例。
肝部分切除术手术配合一、适应症1、肝脏恶性肿瘤2、肝脏良性肿二、用物准备1、无菌包:大布包、大洞巾、手术衣、中单包、剖腹部、肝脏拉勾包,院士特殊,胆道特殊包。
2、一次性物品:纱布、纱条、棉垫、电刀伸缩型、电刀清洁片、双极电凝、水节、肝脏缝针、吸引器皮管、胸腔引流管24#,细长的延长管,红色导尿管10# 12#腹腔引流管28# 24#,引流袋,洁净袋,腔镜套,敷贴大中小,血管夹大号,腔静脉拉勾,3-0 4-0 大小 5-0 普理灵缝线,可吸收线1-0 2-0 3-0 4-0 ,1/4/7#慕丝线,11#23#刀片,手套等,肝脏钛夹钳大号中号小号,钛夹,短超声刀。
三、麻醉方式: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四、手术体位:平卧五、仪器准备:电刀、负压吸引装置、超声刀六、解剖要点:1、肝脏呈楔形,分前、后、左、右四个缘及膈、脏两面。
膈面光滑而隆起,与膈肌相贴附;脏面凹陷,与腹腔脏器相邻。
2、膈面前方有一个镰状韧带,其向后上方延伸并向左右伸展称冠状韧带,冠状韧带又向左右伸展形成左、右三角韧带。
3、肝脏的脏面有两个纵沟和一个横沟, 呈“H”形,左纵沟前部有肝圆韧带;右纵沟由胆囊窝和腔静脉窝组成。
4、横沟连接于两纵沟之间,内含肝管、门静脉和肝动脉,称为第一肝门,这些韧带将肝脏固定在膈肌与腹前壁上,除此之外,在脏面还有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前者亦称小网膜,后者内含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等。
七、手术步骤及洗手护士配合:1、术前了解患者的病情,熟悉手术步骤,手术的步骤做到心中有数。
2、整理各手术器械,查看器械物品准备是否齐全,与巡回护士共同完成物品清点。
3消毒范围:上至乳头连线平面,下至耻骨联合,右至腋后线,左至腋前线。
4、铺巾:中单对折垫于右腋下,小单四块铺于手术野,中单对准手术切口平铺。
5、手术切口:右侧肋缘下切口入路,递23#刀片,纱布,血管钳,电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切开腹膜。
6、探查有无转移:主刀医生由远及近探查相关组织,确定无转移,病变组织可以切除。
完全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作者:张理霞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24期[摘要]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实施左肝外叶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过程与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外科手术室接受全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的1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行开腹手术的18例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
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并记录相关护理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稍长,术中出血量也略多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关键词] 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手术室;护理配合[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8(c)-0183-04[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ocess and effect of operating room nursing cooperation in total laparoscopic hepatic left lateral lobectomy. Methods 12 patients undergone total laparoscopic hepatic left lateral lobectomy in our surgical operating room from December 2013 to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During the same period,18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treated by laparotomy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The operation index in two groups was observed,and related nursing index was recorded. Results Surgeries in all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finished.The operative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 bit longer,and intraoperative amount of bleeding was also slightly more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Ambulation time after surgery and anus exhaust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earli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Key words] Laparoscope;Hepatectomy;Operating room;Nursing cooperation微创手术是临床外科技术的又一突破,其应用和成就是当前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