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及低品位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49.36 KB
- 文档页数:27
68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及研究进展张 彪1,姜春志2(1.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运城 044000;2.国家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徽),安徽 淮南 232000)摘 要:概述了国内铁尾矿资源现状,综述了铁尾矿综合利用及研究进展,指出了研究利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铁尾矿;综合利用;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D92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21-0068-2收稿日期:2020-11作者简介:张彪,男,生于1990年,汉族,河南周口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矿物加工工程。
铁矿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资源。
近年来,铁矿石消耗量日益增大,铁尾矿排放量逐年增多。
铁尾矿大量堆积,既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又极易产生空气和土壤污染,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尤其面对极端自然天气,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导致铁尾矿处理成本提高,严重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
当前,尾矿综合利用是固废综合利用的重要方面,也是矿产资源高效与循环利用的必然要求。
铁尾矿综合利用不仅能回收有价成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能变废为宝,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良好发展。
1 铁尾矿资源现状铁尾矿通常指在铁矿石分选铁精矿过程中排出的尾砂废料。
我国铁尾矿主要以磁铁尾矿和赤铁尾矿为主,分布多集中于内蒙、四川、辽宁、河北、湖北等地区。
近些年,我国铁尾矿综合利用率不断提升,由2008年的7%上升到2018年的27.69%,但仍低于国外水平[1]。
2018年我国铁尾矿总产生量约4.76亿t,约占全国尾矿总产生量39.3%,相较其它尾矿,铁尾矿占比最大[2]。
受矿石产地和选矿工艺等因素影响,铁尾矿虽然成分和含量不尽相同,但化学组成基本相似,主要有SiO 2、Al 2O 3、Fe 2O 3、CaO、MgO、Na 2O 等[3]。
2 综合利用及研究现状我国铁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主要集中在有价成分回收、矿山回填、路基填筑、土地复垦、土壤改良及制备建筑材料等方面。
尾矿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计划书一、项目背景与目标尾矿固废是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包括矿渣、粉尘和废水等。
由于尾矿固废的高浓度和复杂性,传统的处理方式往往无法彻底解决其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因此,本项目旨在实现尾矿固废的资源化综合利用,通过开发新的处理技术和建设相应的处理设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尾矿固废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二、项目内容和方案1.开展尾矿固废的综合性调研和试验研究,了解尾矿固废的组成和特性,寻找适合的处理技术和方案。
2.设计和建设尾矿固废处理设施,包括废水处理系统、固体废物处理系统和气体处理系统等。
3.研究和开发尾矿固废的新型利用技术和产品,包括固体燃料、建筑材料和化学品等。
4.推广应用尾矿固废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和产品,促进矿山行业的环境友好型发展。
三、项目实施计划1.第一年:进行尾矿固废的综合性调研和试验研究,了解尾矿固废的组成和特性,选定适合的处理技术和方案。
2.第二年:根据第一年的研究结果,设计和建设尾矿固废处理设施,包括废水处理系统、固体废物处理系统和气体处理系统等。
3.第三年:在已建设的处理设施中进行试验生产,研究和开发尾矿固废的新型利用技术和产品。
4.第四年:进行推广应用工作,与相关行业和企业合作,将尾矿固废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和产品推广到更多的矿山和工厂。
四、项目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目前已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可行的处理技术,说明尾矿固废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是可行的。
2.经济可行性:尾矿固废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可减少废物处理费用,同时通过产品销售可以获得额外的收入。
3.社会可行性:尾矿固废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有助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矿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五、项目预期效益1.能够有效处理尾矿固废,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矿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六、项目风险分析1.技术风险:尾矿固废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涉及复杂的处理技术和设备,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
摘要:磷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
由于对磷元素需求的快速增长,加大了磷矿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力度,同时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即磷尾矿。
磷尾矿中含有许多有用组分,应对其进行回收利用。
目前,磷尾矿的综合利用逐渐成为热点,综合利用主要是尾矿再选、制备建筑材料、生产磷肥、胶结充填几个方面。
关键词:磷尾矿综合利用研究引言磷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
磷矿是指在经济上可被利用的磷酸盐类矿物的总称,是一种重要的工农业矿物原料。
目前,磷矿资源主要应用于制取磷肥,也用于提取黄磷、赤磷、磷酸和其他磷酸盐类及磷化合物,应用于医药、食品、火柴、染料、制糖、陶瓷、化工、冶金、军事等[1]。
由于现代农业对磷肥需求的快速增长,加大了磷矿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力度,产生大量的磷尾矿及其他工业废弃物,不仅危害矿场周围的生态环境,还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空区,导致地表山体塌陷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开采产生的大量磷尾矿,造成许多资源环境问题,磷尾矿的综合利用难题亟需解决。
一、中国磷矿资源概况1.磷矿主要矿床类型及其分布世界上最重要的磷矿资源主要为海相沉积型磷块岩,其分布广,储量大,产量高。
海相磷块岩可分为地槽型和地台型,其中以地台型矿床工业意义最大。
地台型海相磷块岩储量约占世界磷矿总储量的60%以上[2]。
中国磷矿矿床的类型有4类(夏学惠,2012),以海相沉积型磷块岩为主,占全国总储量的85%,此外还有变质型磷灰石矿床和岩浆型磷灰石矿床储量占14.6%[3]。
2.磷矿资源的主要特点中国磷矿资源丰富,是优势矿产之一。
根据《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统计,中国磷矿资源十分丰富,全国磷矿矿产地约500处,赋矿层位不少于24个。
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磷矿资源储量为186. 3亿t(基础储量,29. 6亿t;储量,9. 1亿t;资源量,156. 7亿t),位居世界第二位(舒国文,2012)。
但中国磷矿“丰而不富”,其中五氧化二磷含量大于等于30%的磷富矿资源储量矿石量26. 5亿t,含量小于30%的磷矿资源储量矿石量159. 8亿t,目前可供利用资源储量动态可供开采35年左右[4]。
尾矿综合利用生产方案尾矿是矿山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因其含有金银等有价值的资源以及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对其进行综合利用已成为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针对某铜矿尾矿进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尾矿资源调查与评价1.资源调查与储量评价通过对矿区尾矿堆场进行现场勘探和样品分析,发现其主要成分为铜、铅、锌、金、银、钒、硫等。
根据前期资源储量评估,尾矿总下限储量约为80万吨,选矿回收率为70%左右,可获得不少于2000吨的铜精矿、150吨的铅精矿、100吨的锌精矿、50公斤的金、20公斤的银和5万吨的尾矿渣。
2.环境评价采用三维电阻率成像技术对尾矿堆进行地质勘测,分析了其地质构造、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及尾矿渣分布情况,发现存在一些地质风险和环境问题,包括尾矿堆的平均坡度大于30°,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尾矿堆的排水情况较差,存在渗漏、浸润等环境风险。
二、尾矿综合利用生产方案设计1.生产流程设计通过对尾矿的成分分析和选矿回收率评估,我们设计了如下生产流程:尾矿堆场→破碎筛分→螺旋浮选→铜、铅、锌三级浮选→回收金、银→精矿→兑炼→产品销售。
2.生产设备选择(1). 破碎设备:选用颚式破碎机和锤式破碎机,将尾矿渣破碎成小颗粒,大小为10-50毫米。
(2). 筛分设备:采用圆振动筛,将渣料筛选成4-10毫米的颗粒,减少废渣量。
(3). 浮选设备:采用XJK-0.23型浮选机、XFD型实验浮选机、JY97型浮选机、SMX型螺旋浮选机等设备,实现铜、铅、锌的分离和浮选回收。
(4). 提金提银设备:采用CIP工艺,选用搅拌槽、离心机、蒸馏塔、电积槽等设备,将含金、银液提取出来。
(5). 精炼设备:采用转炉、电炉和阴极铜板机等设备,将铜精矿进行兑炼成阴极铜。
三、生产安全措施针对尾矿综合利用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安全问题,采取如下措施:1. 采用封闭式生产流程,确保渣料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年选取15万吨低品位萤石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4)1.1项目简介 (4)1.2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 (5)1.2.1 编制原则 (6)1.2.2 编制范围 (6)1.3项目概况 (6)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8)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与建设必要性 (9)2.1项目提出背景 (9)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第三章市场概况分析 (11)3.1萤石的简介 (11)3.2萤石的用途与各行业的应用 (11)3.3萤石市场分析 (14)第四章场址选择 (16)4.1场址现状 (16)4.2厂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17)4.3土地利用状况 (17)第五章工艺技术方案选择 (18)5.1项目单位现有技术工艺 (18)5.2项目采用的技术工艺 (19)5.2.1 项目选用设备 (23)5.3项目选用的循环水系统技术工艺 (23)5.3.1 选矿废水来源及分析 (23)5.3.2 项目选用的废水处理工艺 (23)5.3.3 项目选用的废水处理设备 (25)第六章原材料供应 (26)6.1建设期原材料供应 (26)6.2生产期原材料供应 (26)第七章总图运输和公用辅助工程 (27)7.1.2 总图布置原则 (27)7.2运输 (27)7.3公用辅助工程 (28)7.3.1 给排水 (28)7.3.2 供配电 (28)7.4通信设施 (29)7.5维修 (29)第八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及消防 (30)8.1环境保护 (30)8.1.2 工程建设期对环境的污染与影响 (31)8.1.3 生产运营期 (31)8.1.4 环境影响识别及主要污染因子的确定 (33)8.1.5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34)8.1.6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34)8.1.7 项目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34)8.2劳动保护与安全技术措施 (37)8.2.1 防止噪声危害的安全技术措施 (41)8.2.2 预期效果 (41)8.3消防 (41)8.3.1 设计依据 (41)8.3.2 火灾危险因素分析 (41)8.3.3 建筑消防 (41)8.3.4 防火间距及消防道路 (42)8.3.5 安全出口 (42)8.3.6 消防措施 (42)8.3.7 消防管理机构 (42)8.3.8 消防投资估算 (43)8.4绿化 (43)8.5通用措施 (43)8.5.1通讯、信号、仪表 (44)8.5.2防火、防爆 (45)8.5.3动力设施 (46)8.5.4卫生措施 (47)8.6环境影响分析 (48)第九章节能 (49)9.1执行标准与规定 (49)9.4节能分析 (51)9.4.1 建筑合理用能分析 (51)9.4.2 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53)9.4.3 项目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54)第十章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55)10.1企业组织 (55)10.2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55)10.3项目组织框图 (55)10.4企业人力资源配制 (56)10.5员工来源及招聘方案 (56)10.6企业员工培训 (56)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计划与进度 (58)11.1项目实施时期的各项工作 (58)11.2进度安排 (59)第十二章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60)12.1投资估算范围和依据 (60)12.2投资估算 (60)12.3投资构成 (60)12.4资金来源 (62)第十三章项目效益分析 (63)13.1年产量分析 (63)13.2新增销售收入 (63)第十四章社会效益 (66)14.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66)14.2项目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对劳动就业的带动等社会公共效益分析 (66)14.3项目风险性分析 (67)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69)15.1结论 (69)15.2建议 (69)第一章总论1.1 项目简介1、项目名称:年处理15万吨低品位萤石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2、建设单位:阳山县瑞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3、建设单位概况阳山县瑞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乐昌市广龙萤石有限公司属下的子公司,是一家专业开发萤石矿资源的民营企业,位于阳山县七拱镇何皮村矿山, 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目前已建成了一座年产萤石原矿5万吨的萤石矿山和一座年处理原矿8万吨,年产萤石精矿2万吨的萤石浮选厂。
尾矿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尾矿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是针对尾矿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一项重要工作。
尾矿是指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其中含有一定的金属和非金属矿物质。
传统上,尾矿被视为废弃物,直接堆放在矿山附近,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然而,通过科学合理的综合利用,尾矿可以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尾矿综合利用的意义和目标尾矿综合利用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目标是通过技术手段将尾矿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转化为可再利用的产品,同时处理和处理尾矿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
二、尾矿综合利用项目的主要内容1. 尾矿资源评估:对尾矿资源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矿石成分、含量、分布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评估,确定尾矿中有价值的成分,为后续的利用提供依据。
2. 尾矿处理技术研究:根据尾矿的特点,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包括尾矿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等。
通过研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提高尾矿综合利用的效率和效益。
3. 尾矿综合利用工艺设计:根据尾矿的特性和处理技术,设计尾矿综合利用的工艺流程。
工艺设计包括原料处理、分离、提取、转化等环节,通过合理设计,实现尾矿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4. 尾矿综合利用设备选型:根据工艺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和设施。
设备选型应考虑设备的性能、稳定性、能耗、维护成本等因素,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运行。
5. 尾矿综合利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对尾矿综合利用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包括对土壤、水体、大气等方面的影响。
评价结果可以为项目的环保措施提供依据,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6. 尾矿综合利用项目的经济评价:对尾矿综合利用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包括投资成本、运营成本、收益等方面的考虑。
经济评价结果可以为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提供依据。
7. 尾矿综合利用项目的运营管理:对尾矿综合利用项目的运营管理进行规划和组织,包括设备维护、生产管理、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工作。
中国建材报/2010年/2月/11日/第004版大规模利用低品位菱镁矿的可行性研究余学飞总论辽宁省的菱镁矿是一种优势矿产资源,应该充分利用和加强保护。
目前存在乱采滥掘,资源浪费现象自然很多。
并且很多粉矿、碎矿及低品位矿得不到利用,因此将粉矿、低品位矿重新利用加工成深加工产品玻镁板,将大大增加公司效益。
海城地区菱镁矿资源丰富,居世界首位,已探明储量25.25亿吨,保有储量24.12亿吨。
优质菱镁矿主要用作生产高中档耐火材料和精细化工原料,这是菱镁矿的主产品,也是传统产品。
但生产耐火材料和精细化工原料时对菱镁矿的品质要求很高,硅(Si)、铁(Fe)含量高的矿石都不能使用,即低品位矿石和开采优质矿石的边坡尾矿都不能使用,成为废料抛弃或填埋。
就海城地区而言,氧化镁含量在35%~40%的低品位菱镁矿石在8.4亿吨,且每年开采优质矿石产生的尾矿有200多万吨,如此多的菱镁矿若不能合理利用,既浪费宝贵的自然资源,又污染环境。
菱镁矿经900~1100℃轻烧产生的轻烧氧化镁是生产镁质胶凝材料产品的主要原料。
菱镁矿作为生产镁质胶凝材料的原料,对矿石品质要求较低,且高硅(Si)高铁(Fe)还有利于提高该建材产品的综合质量。
因此利用低品位菱镁矿和边坡尾矿生产用以建材生产的轻烧氧化镁及延伸生产新型建材,是节能减排、综合利废的项目,利国利民。
目前海城地区轻烧氧化镁有一半以上都用于生产镁质胶凝材料建材产品,但其所用矿石仍以高品位菱镁矿为主,与耐火和化工行业争夺资源;且100%的生产工艺都为落后的块装烤窑煅烧,烧过的矿石人工分拣,然后入雷蒙磨粉磨,在磨机出料后直接包装。
这样的生产工艺存在许多缺点:第一是矿石成分波动大;第二是煅烧表里不一致、能耗高;第三是人工分拣,生熟料程度难以界定;第四是粉磨后直接包装,无均化设施,成份波动大,影响使用。
就目前我国工业技术水平来说,大规模利用菱镁矿的低品位矿和边坡尾矿生产用于建材产品的镁质胶凝材料用原料,并延伸生产镁质胶凝材料建材产品,从技术上、工艺上都是可行的。
钼尾矿综合利用研究范佳志,王伟明(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黑龙江 伊春 153000)摘 要:在我国,选矿尾矿生产量和堆存量巨大,综合利用率较低。
利用钼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烧结法制得微晶玻璃。
此尾矿微晶玻璃的综合性能优于大理石和花岗石,基本达到JC/T872-2000规定的微晶玻璃理化指标。
对钼尾矿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钼尾矿;微晶玻璃;综合利用中图分类号:TD9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2-0141-2Study o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MolybdenumTailingsFAN Jia-zhi, WANG Wei-ming(Yichun luming Co.,Ltd.,Yichun 153000,China)Abstract: In China, the tailings production and storage are huge, and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ratio is low. With molybdenum tailings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 glass-ceramics were prepared by sintering method.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the tailings glass-ceramic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marble and granite, and basically reaches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exes of glass-ceramics stipulated by JC/T872-2000. It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ailings, and has good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Keywords: molybdenum tailings; Microcrystalline glass; Comprehensive using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矿业大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每年的尾矿排放量巨大,若能对这些废弃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必然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消除对环境的影响,变废为宝[1-3]。
关于编制尾矿综合利用回收铁粉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模版型)【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核心提示:尾矿综合利用回收铁粉项目投资环境分析,尾矿综合利用回收铁粉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尾矿综合利用回收铁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尾矿综合利用回收铁粉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尾矿综合利用回收铁粉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尾矿综合利用回收铁粉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尾矿综合利用回收铁粉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尾矿综合利用回收铁粉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尾矿综合利用回收铁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跟据报告说明,自行修改,完成属于自己的,高水平的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专业撰写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商业计划书节能评估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目录 ............................................................................................................................ - 1 - 第1章尾矿综合利用回收铁粉项目总论 ................................................................. 7§1.1 项目背景 ....................................................................................................... 7§1.1.1 项目名称 ............................................................................................. 7§1.1.2 项目承办单位 ..................................................................................... 7§1.1.3 项目主管部门 ..................................................................................... 7§1.1.4 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 7§1.1.5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 7§1.1.6 研究工作依据 ..................................................................................... 7§1.1.7 研究工作概况 ..................................................................................... 8§1.2 可行性研究结论 ........................................................................................... 8§1.2.1 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 8§1.2.2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 9§1.2.3 厂址 ..................................................................................................... 9§1.2.4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 9§1.2.5 环境保护 ............................................................................................. 9§1.2.6 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 9§1.2.7 项目建设进度 ..................................................................................... 9§1.2.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10§1.2.9 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 10§1.2.10 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 10§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 10§1.4 存在问题及建议 ....................................................................................... 10第2章尾矿综合利用回收铁粉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 11§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 11§2.1.1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 11§2.1.2 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 11§2.2 项目发展概况 ........................................................................................... 11§2.2.1 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 11§2.2.2 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 12§2.2.3 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 12§2.2.4 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 12§2.3 投资的必要性 ........................................................................................... 12第3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 14§3.1 市场调查 ................................................................................................... 14§3.1.1 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 14§3.1.2 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 14§3.1.3 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 14§3.1.4 替代产品调查 ................................................................................. 15§3.1.5 产品价格调查 ................................................................................. 15§3.1.6 国外市场调查 ................................................................................. 15§3.2 市场预测 ................................................................................................... 15§3.2.1 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 15§3.2.2 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 16§3.2.3 价格预测 ......................................................................................... 16§3.3 市场推销战略 ........................................................................................... 16§3.3.1 推销方式 ......................................................................................... 17§3.3.2 推销措施 ......................................................................................... 17§3.3.3 促销价格制度 ................................................................................. 17§3.3.4 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 17§3.4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 17§3.4.1 产品方案 ......................................................................................... 17§3.4.2 建设规模 ......................................................................................... 18§3.5 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 18第4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 19§4.1 资源和原材料 ........................................................................................... 19§4.1.1 资源评述 ......................................................................................... 19§4.1.2 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 19§4.1.3 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 ................................................................. 20§4.2 建设地区的选择 ....................................................................................... 20§4.2.1 自然条件 ......................................................................................... 21§4.2.2 基础设施 ......................................................................................... 21§4.2.3 社会经济条件 ................................................................................. 21§4.2.4 其它应考虑的因素 ......................................................................... 22§4.3 厂址选择 ................................................................................................... 22§4.3.1 厂址多方案比较 ............................................................................. 22§4.3.2 厂址推荐方案 ................................................................................. 23第5章工厂技术方案 ............................................................................................. 25§5.1 项目组成 ................................................................................................... 25§5.2 生产技术方案 ........................................................................................... 25§5.2.1 产品标准 ......................................................................................... 25§5.2.2 生产方法 ......................................................................................... 25§5.2.3 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 ..................................................................... 26§5.2.4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 26§5.2.5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 26§5.2.6 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 27§5.3 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 27§5.3.1 总平面布置原则 ............................................................................. 27§5.3.2 厂内外运输方案 ............................................................................. 27§5.3.3 仓储方案 ......................................................................................... 28§5.3.4 占地面积及分析 ............................................................................. 28§5.4 土建工程 ................................................................................................... 28§5.4.1 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与结构设计 ..................................... 28§5.4.2 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 ..................................................................... 29§5.4.3 建筑材料 ......................................................................................... 29§5.4.4 土建工程造价估算 ......................................................................... 29§5.5 其他工程 ................................................................................................... 29§5.5.1 给排水工程 ..................................................................................... 29§5.5.2 动力及公用工程 ............................................................................. 29§5.5.3 地震设防 ......................................................................................... 30§5.5.4 生活福利设施 ................................................................................. 30第6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 31§6.1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 31§6.1.1 项目的地理位置 ............................................................................. 31§6.1.2 地形、地貌、土壤、地质、水文、气象 ..................................... 31§6.1.3 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植物、农作物 ............. 31§6.1.4 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 . 31§6.1.5 现有工矿企业分布情况; ............................................................. 31§6.1.6 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健康状况、地方病等情况; . 31§6.1.7 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 ................................. 32§6.1.8 交通运输情况; ............................................................................. 32§6.1.9 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资料。
锆钛尾矿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锆钛尾矿资源储量及分布情况1.1 锆钛尾矿资源储量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球锆石和钛铁矿资源总量分别约为30亿吨和12亿吨,其中锆石和钛铁矿分别占到了全球总储量的一半以上。
中国的锆石储量居世界第一,而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钛铁矿资源也很丰富。
因此,锆钛尾矿作为锆石和钛铁矿的主要来源之一,其资源潜力巨大。
1.2 锆钛尾矿分布情况锆钛尾矿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广东、福建等地区,其次为澳大利亚的西澳大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等地区,以及巴西的米纳斯吉拉斯州、巴西亚州等地区。
这些地区的锆钛尾矿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二、锆钛尾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2.1 锆钛尾矿开采现状目前,中国的锆钛尾矿开采以及相关产业链已较为成熟。
中国的锆石和钛铁矿主要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包括金属锆、钛铁矿砂、金属钛、金属钒等产品。
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锆钛尾矿主要用于出口,也能够对国内需求进行一定的补充。
2.2 锆钛尾矿综合利用现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加,锆钛尾矿的综合利用逐渐成为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外已经建立了一些较为完善的锆钛尾矿综合利用项目,涉及到铁矿、钛石浆、高铁稀土钛铁矿、陶瓷工业用锆、锆材料等方面。
三、锆钛尾矿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分析3.1 市场需求情况随着全球工业的发展,锆和钛的应用需求正在快速增长。
锆主要用于核能、化工、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而钛主要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
因此,锆钛尾矿的市场需求前景广阔。
3.2 技术水平及成本控制目前,锆钛尾矿的提取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且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锆钛尾矿的提取技术将会更加成熟,同时生产成本也会进一步降低。
3.3 环境影响及资源保护锆钛尾矿的开采和提炼过程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水资源的消耗、土地的破坏等。
因此,在开发利用锆钛尾矿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环境影响,保护当地的自然资源。
3.4 经济效益分析从经济角度来看,锆钛尾矿的开发利用具有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尾矿综合利用项目期环评报告书(一)尾矿综合利用项目期环评报告书是对环境保护问题的综合评估和预防措施的规划。
该报告书从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出发,对尾矿综合利用项目进行全面科学评估,为提高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可行性,指导项目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一、项目概况本次尾矿综合利用项目选址在山西省,涉及土地面积为XX平方公里,主要工艺为提取有用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所产生的尾矿利用为主要目的。
本项目涉及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问题。
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空气质量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将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规,我们将采取科学的措施,如增设绿化带和降尘措施等,以降低空气污染影响。
2.水质保护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将有废水排放,我们将出台防止水污染措施,建立废水处理设备以减少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3.土壤保护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尾矿,如果对此不加妥善处理,将直接影响到土壤质量,最终引发生态环境的破坏。
本项目将采用尾矿再生利用的手段,减少尾矿对土壤的污染,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
4.生态保护该项目涉及到的区域具有自然保护意义,为防止野生动物受到影响,我们将采取不影响生态系统平衡的预防性和治理性措施。
我们还将建设生态保护区,保护和恢复破坏的生态环境,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得以保持和提高。
三、建立监测体系本项目建立监测体系,监测项目包括废水排放,废气排放,噪声、震动,土壤、地下水、植被等,建立环境效应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进行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习,确保项目在运营过程中对环境不会产生损害。
四、社会风险管理本项目在社会层面的风险主要包括职业健康危害、交通安全危害、社会治安危害、危险品管理危害等。
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风险,确保运营过程中不造成任何由此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和谐进行。
在尾矿综合利用项目期环评报告书中,相关管理者和从业者需要在项目生产过程中,提高对于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监管水平,通过前置创新,环保技术、设施创新,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发挥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研究的优势,争取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效,实现项目实施后益于环境和经济双赢的情况。
矿山固体废料综合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项目综述1、项目概述2、项目意义二、项目背景1、相关政策2、矿山固体废料综合利用现状3、矿山固体废料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三、项目投资分析1、项目投资机会2、项目外部不利条件3、项目内部优势4、项目内部劣势四、项目主要技术分析1、矿山固体废料及其特性2、矿山固体废料的处理工艺3、矿山固体废料资源的综合利用4、矿山固体废料利用产业化设计5、矿山固体废料利用方案设计流程6、主要的处理装备五、项目运营模式1、项目筹建流程2、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及要求3、项目运营模式4、项目运营保证体系5、项目运营模式优势6、项目联盟方的资源优势7、运营模式合作收益六、项目环境影响分析1、环境影响因素分析2、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环境保护措施七、项目投资收益初步分析八、结论及建议前言铁精粉市场一片低迷,进入2015年四月份以来,进口铁精粉价格跌破47美元/T,并且还有下行趋势。
国家紧急出台相关减税政策,在原来征收80%资源税的基础上,再减税一半,即自5月1日起,资源税征收为原资源税的40%。
政府出面进行宏观调控,不可谓力度不够大。
但是,相对企业居高不下的生产成本,这每吨减税20~30元的幅度,相对现市场形势,也就是杯水车薪,无法对铁精粉市场起到根本性扭转作用。
各地政府迫于税收压力,也在敦促停产企业恢复生产,然而,民营矿山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得足够的启动资金。
而市场经济特有其逐利性的本质,所以,在越生产越亏损的情况下,各地的矿山企业也都没有复产积极性。
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矿山企业陷入生存困境,越大的矿山企业亏损越严重。
在这种市场严寒下,如何在逆境中生存,在严寒中发展,是每一个矿山企业共同面对的问题。
每一次的市场危机,同时也是一次机遇。
虽然铁精粉市场萎靡,但是,用于建筑材料的碎石、水砂等诸多生产材料,却因为国家对采石场、采砂场的关停并转,价格一路走高。
而山东省由于也在环京津经济圈的特殊地理位置,环保压力也逐年上升,碎石、中砂等单一性矿山的开采及加工成本也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砂石材料价格一路走高。
尾矿综合利用方案尾矿是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它包含了大量的有用矿物质和金属,如果不加以合理利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为了解决尾矿带来的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尾矿综合利用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尾矿综合利用的重要性、主要方案以及实施中所面临的挑战。
一、尾矿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尾矿产生的规模庞大,一旦排放到环境中会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危害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同时,尾矿中含有大量未被开采的有用矿物质和金属,如果能够有效提取和回收,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开采新矿石的需求,达到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
二、尾矿综合利用方案1. 尾矿填充法尾矿填充法是指将尾矿用于填充地下矿井或开采坑洞,用以稳定地质结构和减少地表沉降。
同时,填充后的尾矿可以继续提取有价值的金属或矿物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尾矿填充法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尾矿排放和地质灾害问题。
2. 尾矿浸渣处理尾矿浸渣处理是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过程将尾矿中的金属或矿物质分离出来,从而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常见的尾矿浸渣处理方法包括浸矿法、浮选法、聚合物复合材料等。
这些方法可以高效地提取尾矿中的有价值物质,并使剩余物质达到环境安全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
物理处理方法主要通过物理手段将尾矿进行分类、分离和浓缩,从而提取有价值的金属或矿物质。
化学处理方法采用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溶解等,将尾矿中的有用物质转化为可回收利用的产品。
生物处理方法则利用生物学原理和微生物活性,将尾矿中的有害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或提取出有用物质。
三、尾矿综合利用的挑战尾矿综合利用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尾矿的复杂成分和多样性使得尾矿综合利用技术难度较大。
开发适用于不同尾矿特性的高效处理方法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其次,尾矿综合利用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技术支持。
(2023)铅锌银矿年采选30万吨铅锌银矿石尾矿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一)(2023)铅锌银矿年采选30万吨铅锌银矿石尾矿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项目背景•介绍采选铅锌银矿石的重要性•概述项目地点、规模和现状可行性研究•技术可行性:列举可行技术及负责施工的团队•经济可行性:预测项目投资、收益和回报期,并进行详细分析•社会可行性:考虑可持续性和环保问题风险评估•分析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建议和结论•建议继续推进项目,并提出实施计划•总结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参考文献•列出引用过的文献项目背景介绍采选铅锌银矿石的重要性铅锌银矿是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之一,在工业生产、建筑等众多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科技进步的推进,铅锌银矿的采选和加工已成为一项急需发展的行业。
概述项目地点、规模和现状本项目位于XX地区,总规模为30万吨。
目前的尾矿库采用传统的排放方式,存在环境和安全隐患。
新建工程将通过技术升级和设施改造,彻底解决现有排放问题,并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可行性研究技术可行性本项目采用先进的铅锌银矿选矿技术,并由国内知名的生产团队负责施工。
技术研发团队将综合运用浮选、融铸和深度过滤等先进技术,实现矿石的高效分选和同时生产铅、锌、银等多种金属冶炼。
经济可行性本项目总投资约X元,预计年产值可达Y元。
回报期为Z年。
项目的运行成本主要包括矿石开采、加工和尾矿处理等方面,我们将通过严格的成本管控和价值链的优化,确保项目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小化环境和社会影响。
社会可行性建设和运营期间,我们将积极组织各方参与,加强社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协力解决对环境的污染和其他社会问题。
同时,我们还将注重招聘当地员工,改善其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共赢共享的目标。
风险评估本项目主要风险包括矿石资源取得、市场变动、技术难度、环保管控等方面。
为此,我们将积极应对、加强风险管理、保证协同运作并定期评估,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矿产行业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与安全方案第一章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概述 (2)1.1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意义 (2)1.2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 (3)1.3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挑战与机遇 (3)第二章尾矿资源调查与评估 (3)2.1 尾矿资源调查方法 (3)2.2 尾矿资源评估体系 (4)2.3 尾矿资源评估案例分析 (4)第三章尾矿资源处理与加工技术 (4)3.1 尾矿处理技术概述 (5)3.2 尾矿加工技术概述 (5)3.3 尾矿处理与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5)第四章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模式 (5)4.1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模式概述 (5)4.2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模式分类 (6)4.3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模式案例分析 (6)第五章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政策与法规 (7)5.1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政策概述 (7)5.2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法规概述 (7)5.3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政策与法规的实施 (7)5.3.1 政策实施 (7)5.3.2 法规实施 (7)5.3.3 政策与法规协同实施 (7)第六章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管理 (8)6.1 项目管理概述 (8)6.2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管理流程 (8)6.2.1 项目立项 (8)6.2.2 项目策划 (8)6.2.3 项目实施 (8)6.2.4 项目验收 (8)6.3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管理关键环节 (8)6.3.1 技术研发 (8)6.3.2 资金管理 (9)6.3.3 环境保护 (9)6.3.4 风险管理 (9)6.3.5 项目评估与监督 (9)第七章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投资与融资 (9)7.1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投资概述 (9)7.2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融资模式 (9)7.2.1 投资 (9)7.2.2 企业自筹 (10)7.2.3 金融机构融资 (10)7.2.4 社会投资者融资 (10)7.3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投资与融资案例分析 (10)7.3.1 案例一:某矿业公司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10)7.3.2 案例二:某地区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金 (10)第八章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安全风险防控 (11)8.1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安全风险概述 (11)8.2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11)8.3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安全风险防控案例分析 (11)第九章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12)9.1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概述 (12)9.2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措施 (12)9.2.1 尾矿减量措施 (12)9.2.2 尾矿资源化利用措施 (13)9.2.3 尾矿处理与治理措施 (13)9.2.4 尾矿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13)9.3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案例分析 (13)9.3.1 某地区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13)9.3.2 某地区尾矿库生态修复项目 (13)9.3.3 某地区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13)第十章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趋势与展望 (13)10.1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趋势 (13)10.2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市场前景 (14)10.3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未来展望 (14)第一章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概述1.1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意义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是指对矿产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尾矿进行有效利用,以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矿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
1 铜山 65万吨/ 年尾矿及低品位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研报告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公司所属的铜山矿 1500 吨 / 年堆浸—萃取—电积厂开 采、冶炼工作已于 2006年8月 20日结束,目前在铜山矿形 成了一个废矿石总量为 280 万吨的尾
矿堆。根据储量报告和 实际生产计算,还有 4600 吨不易浸出的铜金属量赋存于大 尾矿堆中,平均品位 0.23%以下。多宝山铜矿H号矿带赋存 浅表氧化矿石 140 多万吨,平均品位 0.4%以下,属表外品位, 金属量 4000 吨。本项目依据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原则和产业 政策要求,拟建铜山 65 万吨 /年选矿尾矿及低品位氧化铜矿 堆浸厂,对现有的铜山矿 1500 吨 / 年堆浸—萃取—电积厂进 行技术改造,通过重新倒堆方式,把尾矿堆的氧化矿废石进 行清洗—筛选—重新破碎—倒筑堆利用;同时开发多宝山铜 矿床□号矿带赋存浅表 140多万吨的低品位氧化矿石。通过 更新设备、 生产工艺流程, 最大限度的综合回收电积铜 1000 吨/年。新建堆浸、 供电、供热等设施, 项目设计年限为 8 年, 综合利用尾矿及低品位废矿石总量 420 万吨,回收电积铜 8000 吨。项目建设期两年,投产当年即可达到设计产量。 2、项目投资计划
总投资 32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 2000万元,其中堆浸、 萃取、电积等工程 1200 万元,辅助生产等工程 600 万元, 其它工程费用 200 万元;流动资金 1200 万元。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320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 2000万元,流动资金 1200 万元。 2
3、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制定铜山 65万吨/ 年选矿尾矿及低品位氧化铜矿堆浸厂 项目堆场规划、电积厂新工艺改造和附属设施改造方案,编 制 45 万吨 / 年铜山矿选矿尾矿堆开发利用方案和 20 万吨 / 年 多宝山矿口号矿带低品位氧化铜矿开发利用方案,进行项目 采、浸冶设备的选型、购置。 2007年 10月对现有的 1500 吨 / 年堆浸—萃取—电积厂进行技术改造, 2008 年 5 月份进行 尾矿堆利用试生产;2009年初开发建设多宝山矿口号矿带露
天采厂,开始土建施工、设备安装, 09 年 11 月份试生产。 项目建设期两年,投产当年即可达到设计产量。目前已投入 资金 602.6 万元,其中土建 93.7 万元,设备及安装 161.5 万元,生产库存材料 347.3 万元。 2008 年 1—8 月 45 万吨 / 年铜山矿尾矿堆堆浸—萃取—电积工艺已生产电积铜 328 吨,预计全年生产电积铜 500 吨。 二、企业基本情况 黑河小多宝山铜业有限公司是黑龙江黑龙矿业股份有 限公司于 2006 年 1 月并购重组原黑龙江省多宝山铜矿的基 础上设立的新企业。矿山位于黑河市嫩江县多宝山镇境内, 公司持有三矿沟矿、铜山矿上部氧化矿和多宝山矿二号矿带 三个矿权。多宝山矿始建于 1958年,日采选能力为 50 吨。 三矿沟矿始建于 1966 年,日采选能力为 120 吨, 1970 年改 扩建为 300 吨/ 日采选厂。在省、市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正确 领导下, 1995 年建成三矿沟矿 200 吨/ 年电积铜半工业性堆 浸—萃取—电积试验厂,该厂半工业试验成功后,于 1999 年建成铜山矿 1500 吨/ 年电积铜堆浸—萃取—电积工艺国家 工业性中型试验厂及相应辅助设施,该项目属国家重点新技 术、新产品发展项目,经原国家经贸委批准立项和验收,填 补了我国高寒地区湿法提铜的空白。多宝山铜矿建矿至今累 计为国家生3
产战略物资铜 4.6 万吨,铁精矿 41 万吨,为国 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目前现有固定资产 1.09 亿元,年生产经营标准电解铜 1000 吨、铜精矿含量 800 吨、铁精矿 1.8 万吨、黄金 20 千克、白银 350 千克。 2006 年度实现销售
收入 10047 万元,上缴税金 2176 万元; 2007 度年实现销售收入 10449 万元,上缴税金 2500 万元。连续 两年成为黑河市的利税上缴大户(第一) ,达到了生产发展、 员工稳定、效益良好的重组目标。 三、产品需求分析和改造的必要性 1、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 铜是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材料,随着我
国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铜的需求量也迅速增长,由于我国铜的 生产能力不足,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金属铜及炼铜原料。据 统计, 2004 年全国铜的产量为 150.6 万吨,而净进口的铜及 铜合金、粗铜和铜材的量达 82.8 万吨。据权威部门预测, 到 2007 年,国内铜的需求量大约为 330—350 万吨。考虑到 新建矿及老矿扩建增加
的能力,国内铜的自给率最高可达 50%,不足部分仍依赖大量进口,在我国铜将是长期紧缺的 物资。正因如此,近年来,由于国内铜需求的刺激及国家价 格政策的改革,国内铜市场与国际接轨,电积铜价格上涨迅 猛, 2006 年电解铜最高价达到 8 万元/吨,年平均价格近 7 万元 /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铜的需求将日趋旺盛, 而我国铜产量由于受资源和资金的限制,增长速度将慢于需 求增长速度。因此,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国铜的价格将保 持平稳和略有上升。 2、项目可利用资源情况 公司属下的铜山矿 1500 吨 / 年堆浸—萃取—电积
厂 (以下简称铜山浸冶厂) ,依据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地 质调查所提交的《铜山铜矿床I号矿体详查储量说明书》 , 后又根据黑龙江省储量委员会《储量审批决议书》中“对部 分限于当前技术经济条4
件暂不能利用的(表外)氧化矿和低 品位矿石,矿石生产部门应加以利用的意见”,设计按》0.2% 铜品位做为边界品位对矿体进行圈定,并做为本次氧化矿储 量计算和设计的依据。 经计算,505m标高以上设计储量为矿 石量 309 万吨,铜金属量为 19269吨 5 式开始, 2006年 8月 20日开采结束, 完成堆矿量 280万吨。 铜山浸冶厂从 1998 年底至 2006年年底的酸浸出已完毕。目 前铜山采区已形成一个废矿石总量
为 280 万吨的尾矿堆。 根据地质提交的储量为 309 万吨、品位 0.62%、按预可 研设计贫化率为 4%、出矿品位 0.595%、浸出率为 75%、回收 率为 70%。据此 280万吨氧化
矿石应回收铜金属 1.1662 万吨 , 实际铜山浸铜厂截止 2006 年 8 月 20 日累计产铜 7060 吨, 按回收率 70%计算,还有 4600 吨不易浸出的铜金属量存于尾 矿堆场内。 公司持有的多宝山铜矿床H号矿带赋存浅表氧化矿石 140多万吨,平均品位 0.4%左右(表外) ,金属量 4000 吨以 上。
同时, 随着主矿体开发的进行, 尚有大量品位小于 0.2% 的剥离废矿石需要综合回收利用。 3、堆浸—萃取—电积技术的先进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为近二十年来飞
速发展的湿法 冶金技术, 在国外,已达到很大的生产规模和很高的机械化、 自动化水平,用湿法冶金技术生产的铜产量占总量的比例已 由 20 年前的 2%增长到 40%以上,国外评论甚至认为,湿法 炼铜已进入了铜冶炼方法的主流。它具有工艺
简单(从矿石 直接湿法冶炼) 、成本低、建设周期短、对环境无污染等特 点,成为开发低品位氧化矿、含铜废石、尾矿的经济有效手 段。该技术自 1968 年在美国兰鸟( Bluebird )公司工业上 使用以来已在美国、加拿大、智利、澳大利亚等世界上许多 产铜国家成功推广应用,年产铜达 100 多万吨。我国从 60 年代起即开始了铜湿法冶金技术的开发研究, 1983 年建起第 一家湿法生产阴铜的工厂。 1995
铜山矿I号矿体氧化矿部分的开采工作于 1998 年底正 6 年“难处理氧化矿和低品位 铜矿直接提取新工艺研究”被列入“九五”国家重点科
技攻 关项目, 5 个子课题—德兴铜矿的低品位(废石)硫化矿细 菌浸矿—萃取—电积,中条山铜矿峪氧化矿就地浸矿—萃取 —电积,云南东川汤丹高碱性脉石难选氧化矿氨浸—萃取工 艺,大冶铜绿山低品位高含泥氧化铜矿制粒堆浸和铜萃取剂 及稀释剂研究,目前已顺利完成,浸出方式有堆浸、地下溶 浸、加压槽浸、制粒堆浸,氨浸、酸浸等,大部分已形成较 为成熟的技术和工艺流程。原黑龙江省多宝山铜矿经过多年 的准备工作,于 1993 年掌握了堆浸—萃取—电积工业的生 产技术,特别是解决了高寒地区堆浸—萃取—电积工艺生产 电解铜的技术难题,对开发矿区的氧化铜矿提供了可靠的技 术保障。 1995 年通过原黑龙江省冶金工业厅组织的技术鉴 定。1997 年首先对铜山矿进行开发, 建设铜山矿 1500t/a 堆 浸—萃取—电积厂。该项目 1999 年建成, 2000 年通过原国 家经贸委组织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 8 年来生产情况良 好,工艺先进,产品质量合格,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正常, 这在我国高寒地区还是首家。 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铜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建设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我
国是缺铜国, 目前的市场自给率不足 45%。所以从 80 年代开 始,铜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中一直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 黑龙江省年消耗铜量约 2.5 万吨,年产量不足 3000 吨, 自给率非常低,每年需要大量外进。 根据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目录》中第一条、第三款“有 色金属矿山利用难选矿及低品位矿生产金属”的规定和国家 发改委主任马凯同志在《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的讲话中 “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依靠科技进步, 开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