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元: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2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简介:文章编号:1005-0523(2014)04第31卷第4期2014年8月Vol.31No.4Aug.,2014华东交通大学学报Journal of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采用动态流变剪切方法评价改性乳化沥青高温性能的研究杜晓博,彭坤,张宏超(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804)摘要:为了对改性乳化沥青高温性能及影响因素进行更好地评价,选用直接加热蒸发法获取SBR 及SBS 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
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探讨温度、胶乳含量及胶乳种类3个因素对改性乳化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SBR 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高温抗变形能力变弱;随着胶乳含量的增加,SBR 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高温抗变形能力变强;SBS 改性乳化沥青高温性能优于SBR 改性乳化沥青。
关键字:道路工程;高温性能;MSCR ;改性乳化沥青中图分类号:U414文献标志码:A凭借具有常温施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及施工便利等优点,改性乳化沥青技术现已广泛用于微表处、稀浆封层及冷再生等工程[1]。
但由于该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改性乳化沥青相关路用性能研究较少。
近年来交通荷载急剧增长,对沥青高温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评价改性乳化沥青高温性能进而指导工程应用变得极其重要。
当前改性沥青高温性能评价指标基本沿用了普通沥青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60℃粘度和软化点;车辙因子G */sin δ;零剪切粘度ZSV [2]。
但是相关研究表明,它们均与改性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评价指标相关性较小[3-5],用来评价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并不合适。
MSCR 试验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动态流变剪切方法,它可较好地评价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
研究表明,其评价指标与足尺ALF 试验测得的沥青混合料车辙深度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可达0.8以上[3,6]。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沥青路面雾封层材料还原剂类雾封材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沥青路面雾封层材料:还原剂类雾封材料》编制组2017年9月目录一、工作简况 (1)二、标准编制原则和标准主要内容 (2)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技术经济认证或预期的经济效果 (7)四、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18)五、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其他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18)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结果和依据 (18)七、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18)一、工作简况1.1 任务来源雾封层是沥青路面广泛使用的早期预防性养护技术,即在沥青路面上喷洒专门配置的制剂或特殊乳化沥青稀释液,使老化的旧沥青得以还原再生,进而提高旧沥青的录用性能指标,封闭道路表面的孔隙和微裂缝,抑制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改善路面外观,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这种技术不久施工工艺简单,而且开放交通迅速,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但该类材料在沥青路面施工规范的标准中尚无技术要求。
实际工程中,所用材料质量差别大,效果也良莠不齐,产品质量差会导致路面抗滑性能下降,危害行车安全。
因此,亟需通过标准的制订来规范产品质量,改善路用性能。
2016年交通运输部在“关于下达2016年交通运输标准化计划的通知”(交科技函【2016】506号)中下达了《沥青路面雾封层材料还原剂类雾封材料》标准制定工作,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主持编制,计划编号:JT2016-127。
1.2 协作单位在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多次组织行业专家进行研讨,并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工作和大量的试验验证工作,得到了相关单位的支持、协助与配合,取得了大量的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和试验数据,保证标准的编制质量。
协作单位名单如下:(1)科来福(无锡)路面养护设备有限公司(2)上海市浦东新区公路管理署(3)上海尔润实业有限公司科来福(无锡)路面养护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尔润实业有限公司负责收集国内外还原剂样品,进行标准的验证工作;上海市浦东新区公路管理署作为标准的使用单位,负责进行标准的验证工作。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养护技术关键信息项:1、技术应用范围2、技术标准与要求3、施工流程与步骤4、质量检验标准5、养护期限与责任6、费用支付方式7、违约责任8、争议解决方式1、技术应用范围11 本协议所涉及的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养护技术适用于特定的道路路段或区域,具体范围在后续的施工图纸或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
111 该技术主要用于改善道路表面的性能,包括但不限于提高抗滑性、减少裂缝、增强防水性能等。
2、技术标准与要求21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行业规范。
211 稀浆封层的配合比应经过严格的试验和验证,以确保其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212 施工过程中,乳化沥青的温度、用量,骨料的粒径、级配等关键参数应严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3、施工流程与步骤31 施工前准备311 对施工路段进行彻底的清扫,清除杂物、灰尘和松散的颗粒。
312 检查路面的病害,如裂缝、坑槽等,并进行预处理。
32 材料搅拌与运输321 在专门的搅拌设备中,将改性乳化沥青、骨料、水和添加剂等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均匀搅拌。
322 搅拌完成后的稀浆应及时运输至施工现场,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搅拌状态,防止离析。
33 摊铺施工331 使用专用的摊铺设备将稀浆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确保厚度一致。
332 摊铺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施工速度和摊铺宽度,避免出现漏铺或重叠现象。
34 碾压与成型341 摊铺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碾压,以提高稀浆封层的密实度和平整度。
342 碾压过程中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确保碾压效果。
4、质量检验标准41 施工完成后,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质量检验。
411 检验项目包括稀浆封层的厚度、平整度、抗滑性能、防水性能等。
412 各项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规定的标准,如有不合格的部位应及时进行整改。
5、养护期限与责任51 施工完成后的养护期限为具体时长,在养护期内,施工方应负责对路面进行定期巡查和维护。
511 养护期间,应禁止车辆和行人在未达到规定强度的封层上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