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人的伦理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生殖性克隆人伦理争议的哲学思考杨冀辰1996年7月5日下午5点,在英国苏格兰离爱丁堡市17公里的山区里的罗斯林研究所,伊恩·维尔穆特和凯斯·坎贝尔精心培育的全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莉终于顺利诞生了。
由此,克隆技术研究出现了重大突破,它突破了以往只能用胚胎细胞进行动物克隆的技术难关,首次实现了用体细胞进行动物克隆的目标,实现了更高意义上的动物复制。
高等哺乳动物的克隆成功,标志着生命高科技领域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克隆技术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够复制本体几乎所有的性状。
因此,克隆技术为解决目前在基础医学、医药和畜牧业生产等领域棘手的难题,为保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等开辟了一条独特的路径。
在看到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人们也为克隆技术可能被滥用并带来灾害而担忧。
许多意想不到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难题由此被提出,特别是能否运用无性生殖的手段克隆人的问题近年来已经成为自然科学家、伦理学家和法学家争论的焦点,各国政府亦高度重视,并引起了公众热切和持久的关注。
如何看待克隆人技术,目前关于生殖性克隆人的伦理之争能够成功遏制生殖性克隆人技术的发展吗?笔者的看法是否定的。
一、生殖性克隆人的伦理争议就目前而言,国际社会的主流观点一般都对克隆人持坚决反对态度,许多国家还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控制克隆人。
例如,早在199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通过了《世界人类基因组与人权宣言》的文件,提出基于相互尊重人的尊严、平等这一民主原则,不允许进行与人类尊严相违背的做法,明确反对用克隆技术繁殖人;1998年1月欧洲l9个国家在法国巴黎签署了一项严格禁止克隆人的协议,指出:考虑到克隆人技术将会把人类工具化;通过创造相同的人,会与人类尊严相抵触:因此,禁止任何创造遗传学上相同的人的研究;澳大利亚、欧盟专利公约都明确规定:克隆人类的方法不授予专利权。
我国2003年12月出台的《人胚胎于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中,也明确规定禁止生殖性克隆人研究,我国卫生部在克隆人问题上曾经明确申明自己的态度,即不赞成、不支持、不允许、不接受。
生命科学中的克隆技术与伦理问题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克隆技术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之一。
克隆技术的出现为科学研究和医学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前景,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
本文将围绕生命科学中的克隆技术展开讨论,并探讨其中涉及的伦理问题。
一、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克隆技术是指通过将一个个体的遗传物质复制并转移到另一个个体中,从而产生具有相同遗传信息的新个体。
在生命科学中,克隆技术主要包括植物克隆和动物克隆两种形式。
1. 植物克隆:植物克隆技术是利用植物的无性繁殖特点,通过组织培养、离体培养等方法,将植物组织或细胞培养成新的植株。
2. 动物克隆:动物克隆技术是在细胞生物学和生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通过核移植、胚胎分裂等方式实现动物克隆。
二、克隆技术在生物研究和医学应用中的意义克隆技术在生物研究和医学应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研究:克隆技术为科学家提供了一种复制个体的手段,可以用于研究基因功能、解析遗传和发育等生物学问题。
2. 医学应用: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包括器官移植、干细胞治疗、药物研发等方面。
通过克隆技术可以制备与患者组织相匹配的器官,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三、生命科学中的克隆技术伦理问题虽然克隆技术为生物研究和医学应用带来了巨大的潜力,但是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下面将依次进行探讨:1. 人类克隆的道德和伦理问题:人类克隆涉及到对人类生命的掌控和改变,引发了伦理上的争议。
一方面,人类克隆可能导致生命的唯一性丧失,造成道德层面的困扰;另一方面,人类克隆可能引发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混乱,对社会秩序产生不利影响。
2. 动物克隆的权益和尊重问题:动物克隆涉及到对动物权益的关注和尊重。
在动物克隆的过程中,可能会伴随着潜在的痛苦和疾病风险,对动物的健康和福利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威胁。
3. 克隆技术的滥用和风险:克隆技术的滥用可能导致伦理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克隆人辩论辩题正方,应该全面禁止克隆人。
首先,克隆人技术的应用存在着严重的伦理道德问题。
克隆人的出现将会对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尊严产生严重的冲击。
伦理学家彼得·辛格曾经指出,“克隆人的出现将会导致人类对于生命和人类存在的认知产生深刻的颠覆。
”克隆人的出现将会削弱人类对于个体独特性和人类尊严的理解,进而对社会道德和价值体系产生严重的冲击。
其次,克隆人技术的应用存在着严重的社会风险。
克隆人技术的滥用将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和社会稳定的动荡。
如果克隆人技术被滥用,将有可能导致社会出现大规模的克隆人群体,进而对社会资源、就业机会、社会治安等方面造成严重的冲击。
名人名句中,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表示,“我们必须防止克隆人技术的滥用,否则将会对社会秩序产生严重的破坏。
”。
最后,克隆人技术的应用存在着严重的科技风险。
目前的科技水平并不足以确保克隆人技术的安全和可控。
克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基因突变、免疫排斥等问题都将会对克隆人的健康和生存产生严重的威胁。
科学家伊安·威尔莫特曾经指出,“目前的科技水平并不足以确保克隆人技术的安全和可控,我们必须全面禁止克隆人技术的应用。
”。
综上所述,基于伦理道德、社会风险和科技风险的考量,我们应该全面禁止克隆人技术的应用。
反方,不应该全面禁止克隆人。
首先,克隆人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医学和科学的发展。
克隆人技术的出现将会为医学研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有助于治疗一些顽疾和疾病。
例如,克隆人技术可以为一些无法自然生育的夫妇提供生育的可能,有助于解决一些生育难题。
因此,全面禁止克隆人技术将会限制医学和科学的发展。
其次,克隆人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保护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
通过克隆技术,我们可以复制一些濒危物种的个体,有助于保护和恢复这些濒危物种的数量。
例如,科学家们通过克隆技术成功复制了一些濒危动物,有助于保护这些濒危物种。
因此,全面禁止克隆人技术将会限制对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下列不属于反对克隆人的理由反对克隆人的理由有许多,以下是列举的一些主要理由:1.生物伦理问题:克隆人涉及到许多生物伦理问题,包括自主权、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等。
克隆人可能会被看作是工具或实验品,而不是具有独立思维和感受的个体。
这违背了人类的基本权利和人的固有尊严。
2.缺乏多样性:克隆人的出现可能导致人类种群的基因多样性降低。
基因多样性对于人类的进化和适应至关重要,如果大量克隆人出现,人类可能会失去适应环境变化的机会,从而降低了物种的生存能力。
3.生殖能力问题:克隆人的生殖能力可能受到限制。
目前的克隆技术尚无法完全复制原始的生殖过程,因此无法保证克隆人能够正常繁殖后代。
这可能导致种群数量的下降和继承基因的不平等,对人类的繁衍和演化产生负面影响。
4.社会和心理问题:克隆人的存在可能引发社会和心理问题。
比如,克隆人可能会受到歧视或排斥,因为他们被认为是“不正常”的个体。
此外,克隆人可能会面临认同和身份的困扰,因为他们可能被视为复制了一些已经存在或已经去世的人。
5.健康风险:目前的克隆技术仍然存在许多健康风险。
克隆过程中可能出现基因突变或其他错误,导致克隆人出现身体或智力缺陷。
此外,克隆人也可能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和疾病风险,因为他们的基因都来自同一个原始个体。
6.道德责任:克隆人的存在将对社会和个人的道德责任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对待克隆人的权利和尊严,如何维护克隆人的社会地位和人权等问题。
这对个体和社会都提出了重大挑战,可能引发道德、法律和伦理方面的困境。
7.科学困难:克隆人的创建仍然是科学上的巨大挑战。
目前的克隆技术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限制,包括基因突变、克隆失败率高等问题。
此外,克隆人的长期影响和稳定性也需要更多的研究和验证。
综上所述,反对克隆人的理由包括生物伦理问题、缺乏多样性、生殖能力问题、社会和心理问题、健康风险、道德责任和科学困难等多个方面。
这些问题涉及到个体和社会的权利、尊严、健康和道德责任等方面,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
克隆人技术的伦理研究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克隆人技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争议。
克隆人技术是指通过复制一个生物的基因组来制造一个与原生物基本相同的人类个体。
这样的技术可以用于医学、生殖和农业等领域,但是也引起了道德和伦理方面的考虑。
首先,克隆人技术能否被接受,取决于人们对人类本质的看法。
如果我们认为人类是一种天赋而非自然的存在,那么这种技术就是不可接受的。
然而,如果我们认为人类是一种自然的进化产物,并且对个体和物种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那么这种技术就有可能被接受。
其次,克隆人技术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在于它是否会威胁到我们作为独立实体的自由和权利。
如果利用克隆人技术制造人类个体,那么这些个体将不得不承担被使用、被操作的风险。
如果克隆人技术成为普遍应用的技术,其向社会带来的影响可能会超出我们的需要和预期。
第三,克隆人技术是否应该有限制。
如果我们认为克隆人技术有可能导致人类尊严的破坏,那么应该对其进行限制。
例如,该技术的法律和制度规定需要保证克隆人的“法律人格”,以确保克隆人的人权和自由不受侵犯。
这样,克隆人技术才能在更宽广的人文背景和社会背景中有意义地开展。
在克隆人技术的纠葛中,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规则是值得注意的。
首先,必须尊重克隆人的生命和尊严。
克隆人严格遵守科学道德规范,并采用充分优化的机制,能够使生命和尊严得到充分保护。
其次,必须尊重所有人的基本人权和自由。
克隆人技术应当在充分的人权、自由和民主环境中运作,以确保克隆人得到合法的、合理的对待。
此外,必须在开展克隆人技术方面尊重他人的知情权和个人隐私权。
总之,克隆人技术是一项富有潜力和前景的科技领域,但是在运用其过程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伦理和道德问题。
为了让克隆人技术真正为人类社会服务,必须保证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发展相互匹配,建立完整的制度化安全体系,这样才能超越道德边界,推动克隆人技术健康、稳步发展。
生物伦理学中的争议问题生物伦理学是研究生命伦理和生命道德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伦理学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争议问题。
这些争议问题往往涉及到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生命的尊严等方面,牵涉到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
本文将就生物伦理学中的一些争议问题进行探讨。
一、人类克隆技术人类克隆技术是指在人工环境下复制人类基因或细胞的技术。
人类克隆技术虽有一定的医学应用和科学研究的意义,但是它也面临着广泛的伦理和道德争议。
争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类克隆是否具有道德伦理合理性?人类克隆技术涉及的伦理问题包括对已经出生的人类的生命权、自由权和尊严权的侵犯,以及对克隆人的身份和人格发展的影响。
一方面,人类克隆技术可以在医学上实现器官移植、修复损伤细胞、治疗疾病等方面产生一定的效果。
但是,人类克隆技术对于人类生命的复制和改造,可能会攸关到”自然“这个终极原则,进而影响到生命与生态环境的平衡。
人类克隆技术的发展,需要我们思考如何平衡科技和道德,并确保不会带来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2、人类克隆是否合法?目前,人类克隆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普遍的法律认可。
一些国家甚至明确禁止人类克隆技术的研究和实践。
但是,一些私人机构和科学家在隐秘的环境下曾经实施过人类克隆的实验。
这些“黑色实验”不仅有违法行为,而且实验过程中,没有得到伦理委员会、政府和公共知识产权机构的监督和审查,很难确保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合法性和可靠性。
3、人类克隆是否能被接受?无论是拥抱还是反对人类克隆技术,都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
一方面,如果人类克隆技术被普遍认同,那么这种技术就有可能走向商业化和盈利化,进而增大社会贫富分化等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人类克隆技术被禁止,那么技术的研究就会受到限制,而技术的发展也可能被抑制。
总之,对于人类克隆技术的态度必须保持理性、沉着和开放,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我们都必须尊重科学的发展和实践的需求。
是否应该禁止人体克隆——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禁止人体克隆。
首先,人体克隆涉及伦理道德问题。
克隆技术可能导致道德混乱,因为克隆人与原始人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模糊不清。
名人名句中,著名的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曾说过,“生物科学的进步必须以人类的福祉和道德为前提。
”克隆技术可能违背这一原则,因为它可能导致道德观念的混乱和人类尊严的侵犯。
其次,人体克隆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
如果克隆技术被滥用,可能会导致社会出现种族歧视、社会不公等问题。
这将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经典案例中,可以引用《深入人心》中的情节,克隆技术被滥用导致社会分裂和冲突,这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警示我们应该谨慎对待人体克隆技术。
最后,人体克隆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克隆技术可能导致人类在基因层面的单一化,这将使人类更加容易受到疾病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名人名句中,著名的生物学家简·古道尔曾说过,“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的基础,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人体克隆可能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因此应该予以禁止。
综上所述,人体克隆技术应该被禁止,因为它涉及伦理道德问题、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以及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反方观点,不应该禁止人体克隆。
首先,人体克隆技术有助于医学研究和治疗。
通过人体克隆技术,科学家可以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寻找治疗方法。
这将为医学领域带来巨大的进步。
名人名句中,著名的生物学家詹姆斯·沃森曾说过,“科学的进步是人类的福祉。
”人体克隆技术有助于科学的进步,因此不应该被禁止。
其次,人体克隆技术有助于延续珍贵的基因。
有些人可能因为遗传疾病或其他原因无法生育后代,人体克隆技术可以帮助他们延续珍贵的基因。
经典案例中,可以引用《克隆人》中的情节,主人公因为无法生育后代而选择了人体克隆技术,这给人们展示了人体克隆技术的积极一面。
最后,人体克隆技术有助于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人体克隆技术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是否应该禁止克隆人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禁止克隆人。
1.道德伦理问题,克隆人涉及到人类的尊严和自由,克隆人的存在可能会导致道德伦理观念的混乱,甚至对人类社会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2.社会秩序问题,克隆人的出现可能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例如克隆人与原版人的关系、法律责任等问题会引发社会纷争。
3.资源分配问题,克隆人的出现会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例如医疗资源、教育资源等都将受到挤压,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反方观点,不应该禁止克隆人。
1.科学研究的自由,克隆技术是科学研究的一部分,禁止克隆人将限制科学研究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负面影响。
2.医学治疗的可能性,克隆技术有可能帮助一些患有遗传疾病的人得到治疗,禁止克隆人将剥夺这些患者的治疗机会。
3.个体自由的权利,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育方式的权利,禁止克隆人将侵犯个体的自由权利。
名人名句:1.伊隆·马斯克曾说过,“科学无国界,技术无边界。
”这句话表明了科学研究的自由和开放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2.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曾说过,“自由的原则是这样的,除非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对他人有害,否则个人自由不受限制。
”这句话强调了个体自由的重要性。
经典案例:克隆羊多莉,1996年,苏格兰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克隆出了一只名为多莉的羊,这一成就引发了全球的关注和讨论。
多莉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克隆技术的道德伦理问题的思考,也对克隆技术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
综上所述,应该禁止克隆人。
克隆技术涉及到伦理、社会、资源等多方面的问题,禁止克隆人是为了维护人类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保护个体的自由权利。
同时,克隆技术的发展也需要更加严格的监管和规范,以避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克隆人的伦理问题(一)吴国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北京大学应用伦理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哲学、科学思想史、科学哲学、技术哲学。
导读:克隆曾经是前些年相当热门的字眼,近些年虽相对沉寂,但围绕克隆人展开的讨论并没有止息。
广大教师对于克隆的认识可能并不深入,即使是生物教师,恐怕也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但克隆人并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还牵涉很重要的伦理问题。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一下人文学者对此是如何看待的。
今天是我们应用伦理学中心本学期的第一次讲座,我看有这么多同学来,说明对应用伦理学的话题很感兴趣。
按说,克隆人这个事情现在已经不是媒体的热点了,但是今天我们来讲这个话题,是想在它作为一个社会话题冷却下来以后,对它做一个理论上学理上的清理。
我本来的题目叫做“为什么人类克隆是伦理上不能接受的”,这个题目很清楚,表示我是反对克隆人的。
大家都知道,过去几年内,随着克隆羊多莉的问世和死亡,以及去年、前年在克隆技术方面的许多进展,引发了许多伦理上的争论。
在国际上争论很热烈,国内也是一样的。
争论中有很多观点,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大家讨论问题的深入,早期看来很重要的观点和论据现在看来不重要了。
但是在我看来,许多重要的论据还没有被发掘出来,所以我愿意今天和大家一起做这样一个探讨。
我想讲一个小时,然后跟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我本人不是一个伦理学家,只是因为对这个问题有兴趣才思考这些问题,因此我的观点都可以也很愿意跟大家一起讨论。
无效的论据首先我想讲一下,在过去两三年内,哪些反对克隆人的观点今天看来是可以不予考虑的。
第一个观点,早期人们担心克隆人的出现会搞乱人际关系。
因为大家知道,克隆人出来以后,他跟这个基因提供者之间不知道是什么关系。
父子也不像,母子,母女,都说不太清楚。
一个人相差很大岁数也许是七八十岁,但是从生物学意义上讲他们又是孪生兄弟,所以有点乱。
还有一个法律关系也是。
《关注生殖性克隆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殖性克隆人面临的伦理问题。
2.分析说明我国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的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我国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的原因。
2.教学难点
(1)我国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的原因。
(2)生殖性克隆与治疗性克隆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
四、学习评价
1、就生活中的一个克隆技术相关案例与同学讨论其面临的伦理道德问题、合理性等。
(也可讨论教材P110拓展应用问题。
)
2、完成课后习题。
克隆技术的伦理争论
随着克隆技术的出现,一场科学界和全社会的大争论随之而来。一方面,这项技术可能
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不少人强烈反对;而另一方面,又由于其可能会给人类生
活带来美好的前景,故寄予了无限的期望。
克隆这个词出现于20世纪初,由韦伯所创,其含义指由单个祖先个体经过无性繁殖而
产生的其他个体。随之,1952年克隆蝌蚪;1972年基因复制;1997年克隆羊多莉诞生;1998
年克隆批量化,美国科学家克隆出50多只老鼠,日本人克隆出8只小牛;2000年,人类的
近亲-猴子被克隆[1];2001年1月,英国成为全球第一个有效地使克隆人类胚胎合法化
的国家,但只允许进行治疗性克隆。同年8月19日,美国科学家扎沃斯和意大利医生安蒂
诺里宣布将在1~2年克隆出人类胚胎,并将为200名妇女植入克隆胚胎;11月25 日,美
国Advanced Cell Technology公司宣布已经用克隆技术培育出人类早期胚胎,这也是复制
人类的第一步。尽管ACT 公司表示其目的不是为了克隆人,而是为了获得能够用于治疗各
种疾病的干细胞,但还是引起了广泛的震惊。许多关于克隆人的报道总是将治疗性克隆和生
殖性克隆混为一谈。关于克隆技术的争论,多数人认为治疗性克隆很有价值,将给人们带来
治疗疾病、移植器官、防止衰老、延长有质量生命的现实希望。而对于是否应当开展“克隆
人”的实验问题,大多数人持慎重或反对立场。
一、治疗性克隆的伦理问题
克隆的目的不同则关于克隆的伦理判断就不同。就如把克隆作为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把克
隆作为“器官工厂”的生产方式,两者之间就存在极大的差别。治疗性克隆为治疗许多目前
不能治愈的疾病带来了可治愈的可能性,让人们可以拥有无尽的想象,但是,如何应用,则
存在一条不清楚的界线。
治疗性克隆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出所需要的细胞、组织或器官,
解决器官移植过程中的排斥问题,克隆自体组织的移植不会受到免疫系统的排斥。在这里,
有一个关键问题,到底,人类胚胎的伦理地位是怎样的?从这个思路出发,难免会有科学家
会有如下的假设:如果能够通过抑制相关基因而表达制造出“无头人”,将其器官用于移植,
是不是可以被接受呢?因为大脑是思维和意识的器官,所以“无头人”不是人,为了治愈人
的各种疾病,我们可以制造出这样的变异体,并且最终将其毁灭。也就是为了毁灭一个胚胎
而制造一个胚胎。有意抑制相关的基因表达,使胚胎不能够发育成人,其目的就是克隆出胚
胎去满足他人的需要,而丝毫不考虑克隆出的胚胎的利益。这里,就存在一个“道德滑坡”
的问题。英国学者苏珊·吉布森有过关于人工流产中胎儿道德地位的论证。她指出,胎儿本
体论地位和道德地位的独特性在于,胎儿只存在于和一个特定的他人的关系之中,它完全依
赖他人的供养。正由于这种关系,胎儿在道德上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存在于产生我们的道
德义务的种种关系之外。然而,由于胎儿拥有的唯一直接关系就是和它生长发育于其中的妇
女之间的关系,因此一个胎儿的具体地位会根据孕育它的妇女赋予它的价值而不同。胎儿没
有绝对的价值,因为它们没有独立于这一关系之外存在。它们的价值不是系于一个人(person)
的那种价值,而是系于一种人类关系的价值。因为不可能有对系于人类关系的绝对价值的抽
象论述,只有系于特定关系的绝对价值的抽象论述,所以不可能有对胎儿绝对价值的抽象论
述。我们再回到治疗性克隆,治疗性克隆治疗的群体范围应该是哪些?存在基因缺陷的人通
过治疗性克隆获取与其具有相同遗传密码的组织或器官,可以解决组织排异以及器官、组织
短缺的问题,并且人体的全部器官都会在需要时随时获得,就像随时以备不时之需的一整套
工具一样。把克隆作为“器官工厂”的制造手段,把人体器官作为随时备用的器具,这样是
合理的吗?因此,相应的受益群体应该被规定,在贫富差距日益增大的今天,就许多高新技
术来说,富人受益,而穷人靠边,已经是很常见的状况了。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以获得器官,组织为目的的治疗性克隆我们应该有更多的伦理考
虑,技术要发展,但是伦理道德应该有相宜的约束。这和克隆技术毫无关系,而是由于在这
一目的的驱动下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舍本逐末的。
二、生殖性克隆的伦理问题
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的原理相同,即将体细胞的细胞核与卵细胞核置换,发展成为
新的胚胎干细胞,这样,新的干细胞中所带的就是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但生殖性克隆是以
产生出克隆人为目的。克隆可被看作一种新的生殖方式,一种超越传统生物学的生殖方式。
为了生殖目的的克隆,可以为生活在日益多样化的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提供更多样性的选
择。生殖既是一种权利,又是一种义务。而希望拥有自己后代的这种愿望我们是没有理由剥
夺的。人的生殖性克隆,则可以满足这一小部分人的愿望。每个人获得生命的方式与人的尊
严并无关系。无非这种方式是目前最先进的一种。一部分人认为,复制人类,就会违背个体
的独特性,这是站不住脚的,这种观点几乎都跌入了对基因决定论的循环论证。人是生物、
心理、社会的集合体,具有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特定人格,这个集合体,这个具有特殊心理、
行为、社会特征的人,这个特定的人格,是不能复制的,是克隆不出来的。所以,克隆出来
的只是与父本或母本相同的基因组,而不是与父本或母本一样的人。我们能说把爱因斯坦克
隆了,那个克隆人就会是爱因斯坦吗?只能是他们拥有相同的基因组,但不是一个人。而这
个克隆人应该拥有尊严并且应该给以尊重。
关于“克隆人”在传统家庭中的身份问题,个人认为:亲子之间更重要的是抚养关系以
及抚养过程中产生的爱和责任,而并非那种唯一的受精卵方式,目前社会有不少人收养子女,
只要在收养过程中产生感情,人会自然而然的认可并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在我们的生活中,
外貌酷似父母的后代并不鲜见。而且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对父母角色的认定就一直在
发生变化。从过去一味只强调严格生物学意义上的父母,到今天对社会父母更多的认同,相
信,克隆人给传统家庭带来的挑战渐渐会被接受。而目前反对生殖性克隆的论证大多源于克
隆技术的不完善。对克隆人未来健康状况的担心,对由此产生的社会风险的担心。笔者认为,
当克隆技术趋于成熟后,克隆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生殖方式,应该是可以被接受的。当然,拥
有克隆子女的资格准入法律必须完善。
如果把“克隆人”作为日常例行的常规生殖方式,也就是说,将其普遍化,那么孩子会
被视作另一件人造的产品,而且可以准确预测其表现型,就像在工厂里生产产品一样。这样
就会导致人类基因的单一性,对人类的前途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可能被自然淘汰的有缺陷
基因会因克隆而留存下来,阻碍人类的进化,而人类也会自然的切断性与生育的联系,因为
这对子女来说是一个无法预测结果的随机游戏。只有“完美婴儿”才能被接受,才能在未来
社会生存。最终,生殖将是一个完全的人工过程,这时候,犹太人在二战中的悲剧将有可能
再次上演。
三、总结
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是令人吃惊的,当各种技术把过去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
实时,大量的伦理道德问题也会摆在我们面前。科学技术的精髓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而
伦理学者则从伦理的角度提出科学研究的准则,关于克隆技术的争论本质上是一场伦理学乃
至价值论的争端。关于克隆技术,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去探索,这场争论还会长时间持
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