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理解与翻译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5
英汉词汇对比 20150414
词汇的结构(对称性与非对称性)
词汇的意义
词汇的表达能力
词汇的形态与翻译
词汇的准确理解
词汇的准确表达
Warm-up 1. In the evening, after the banquets, the concerts and the table tennis exhibitions, he would work on the drafting of the final communiqué. [kə'mju:nɪkeɪ] 1)晚上在参加宴会、出席音乐、观看乒乓球表演之后,他还得起草最后公报。
2) His being neglected by the host added to his uneasiness. 2)主人的冷遇使得他更加不舒服。
Warm-up 3) The thought that she would be separated from his husband during his long and dangerous journey saddened Mrs. Brown. 布朗太太一想到丈夫要踏上那漫长而危险的旅途而自己又不能跟他一起去,(心里)不禁感到难过。 4) “Coming!” Away she skimmed over the lawn, up the path, across the veranda, and into the porch.
词汇的结构 英语词汇的形态变化丰富,词缀多且构词能力强。包括:内部形态变化和外部形态变化。 内部形态变化是指通过添加前缀或后缀方式构成意义不同的新词汇。 大多数的前缀只起着构成新词汇的作用。 如,形容词前加un-,non-,im-,ir-构成新词,表示否定意义。 后缀不仅能构成新词,还能改变词性。 如,形容词前添加-en, 变成动词。某些动词后面添加-er或者-or构成名词,表示某一类人。
4-1英语翻译技巧-直、意、音、形译英语翻译方法:直译、意译、音译、形译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新的发明创造不断涌现,随之也就出现了描述这些事物的新术语。
在科技英语翻译中,我们常常碰到如何把这类术语译成适当的汉语的问题。
通常,有以下约定俗成的方法。
1、直译:所谓“直译”既忠实原文内容,又符合原文结构形式,能传达原文意义,体现原文风格等。
在科技文献中商标、牌号、型号和表示特定意义的字母均可不译,直接使用原文,只译普通名词:B -52 E bomber B-52 E轰炸机Kubota Mobile Crane Model KM-150 库宝塔KM-150型流动式起重机另外,科技术语的译名应注意规范化。
凡约定俗成的译名,不要随意更动。
正如鲁迅先生指出不能把“高尔基”译成“郭尔基”一样。
直译与死译英、汉语结构有相同一面,汉译时可照译,但这两种语言之间还有许多差别,如完全照译,势必出现“英化汉语”,这时就需要“意译”,在忠实原文内容前提下,摆脱原文结构束缚,使译文符合汉语规范。
特别要注意是:“直译”不等于“死译”,“意译”也不等于“乱译”。
试比较:原文结构与汉语结构是一致,照译即可。
但如果原文结构与汉语不一致,仍然采取直译方法,就成“死译”了。
如:①、In some automated plants electronic computers control the entire production line. 在某些自动化工厂,电子计算机控制整个生产线。
(直译)②、The earth acts like a big magnet.地球作用着像一块大磁铁。
(死译)③、Manganese has the same effect on the strength of steel as silicon. 锰有同样影响在强度上像硅。
(死译)例②、例③既不忠实原意,又不符合汉语表达方式。
因此,必须运用“词类转换”广成分转换”、“词(语)序调整”等手段使译文通顺。
第一节:词义的选择For example: Last1) He is the last man to come.他是最后来的。
2) I wouldn’t marry you even if you were the last person on earth.即使世上只剩下你一个人,我也不会和你结婚的。
3) He is the last man to do such kind of dirty thing.他决不会做这种肮脏的事。
4) He is the last person for such a job.他最不配/不适合干这活。
For example: story•This war is becoming the most important story of this generation.这场战争行将成为这一代人的最重大的事件。
•It is quite another story now.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
•Some reporters who were not included in the session broke the story.有些没让参加那次会议的记者把内情捅出去了。
•He'll be very happy if that story holds up.如果这一说法当真,那他就太高兴了。
•story•The Rita Haywoth’s story is one of the saddest.丽泰·海华丝的遭遇算最惨的了。
• A young man came to Scotti‘s office with a story.一个年轻人来到斯科特的办公室报案。
1•Last Dec. the Post first reported that probes were being made in each of those cities, but officials refused to confirm the story.去年12月,《邮报》首先报道侦察工作已在那些城市里进行,但官员们拒绝证实这条消息。
英语一词多义如何产生的?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语言现象,更是英语词汇的一大特色。
英语中纯粹的单义词很少,绝大多数词都是多义词,即一个词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李福印,2006)。
那么多义词产生的途径有哪些呢?一词多义现象中,词义拓展的方式有两种:辐射(radiation)与连锁(concatenation);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说,隐喻与转喻是多义词词义延伸和拓展的途径。
对以上问题的研究,不仅会加深我们对多义词的理解,而且它对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词汇时会产生一些重要的启示。
(一)多义词产生的原因。
一词多义(polysemy)即一个词具有多种意义,而且意义之间密切相关,如英语中mouth of a river 与mouth of an animal。
前者是后者意义的隐喻性延伸,两个意义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因此month 属于多义词的范畴。
多义词现象是语言经济性和灵活性的一种体现。
它是语言的一种优点,而非缺点。
这是因为,语言词语在获得新的意义的同时,并不一定要以失去其原有的意义作为代价。
在不增加词汇数量的情况下,可表达的意义范围扩大了,这是语言经济性和创造力的表现(束定芳,2000)。
产生多义词的原因有多种。
不同学者对此有许多不同的论述。
本文作者归纳并认真分析后,认为在词义变化过程中产生一词多义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使用范围的转移(shift in application)。
这是产生一词多义最主要的原因。
如handsome 原来一般只用于形容男性的相貌,义为“英俊的,帅的”。
如果用来形容女性,如a handsome woman,其意义就变成了“健美而端庄的,标致的”。
如果用于修饰金钱,如ahandsome sum of money,意义则是“可观的,相当多的”。
一些词在不同场合下使用时意义也各不相同,以形容词sharp 和blunt 为例(段满福,2004)。
sharp(刀具)尖利的→(言语)苛刻的→(行动)直截了当的→(感觉)剧烈的→(智力)敏捷的;blunt(刀具)钝的→(言语)直率的→(行动)笨拙的→(感觉)迟钝的→(智力)愚笨的。
文献综述英语英语一词多义的语义关系及词汇记忆方法研究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如其他语言一样,一直不停地变化发展着。
英语中的词的定义:语言学家对词下的定义说法不一,措辞不同,但涉及的基本内容不外乎音和义的问题。
林林总总概括起来说,词是语音、意义和语法特点三者统一的整体。
一个词刚出现的时候只是用作一定的食物、现象、性质或者行为的名称因而基本只有一个意思,在接下来的语言发展中慢慢的就获得了新的意义,这样便形成了一词多义(polysemy)。
自千余年前成型至今,英语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词由原来的单义变化到后来的多义中间究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如何利用一词多义的内在规律对词汇进行认知和记忆?这两个问题是本文所讨论的重点。
1目前问题:单个词的多种意思之间是否有联系?如果有如何利用这些联系进行记忆单词?如何更有效的记忆单词并且不容易忘记?一词多义现象是一个单一的语言形式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密切相关意义的聚合。
一词多义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现实中。
语义学创始人布雷尔(M·Br&a1)认为一词多义是由语言经济原则造成的。
通过赋予同一词形以更多的词义来减少词的数量,减少人们记忆词汇的负担。
Lyons指出。
几乎可以定现在没有,以往也从未曾有过任何一种自然语言,只存在一词一义。
既然一个词会出现多种意义,那么这些意义的出现是任意的,还是有理据的呢?各个意义之闻是孤立的,还是有联系的呢?这一直是语言学家探讨的问题。
传统的语言理论从索绪尔符号理论到现代的各种语义理论都没有完整地解释多义现象,因此就不能掌握其实质。
在人们记忆英语单词的过程中可否运用这些联系进行快速有效的记忆单词,如何应用也是现在语言学界热议的问题之一。
关于单词的记忆,对于学英语的人士来说一直是个头痛的问题,语言学家们也在研究各种各样的记忆方法,但是怎样使自己背单词更加有效率还要寻找其词的规律,顺道而行。
⾼考英语真题中的熟词⽣义⾼考真题中出现的熟词⽣义《普通⾼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说明》中的词汇表是命题⼈的主要依据,⽽这个词汇表只提供了英语单词或短语的拼写形式,未有词性和词义。
这就给命题⼈提供了⼴阔的活动空间,给他们减少了很多限制,但却给考⽣增加了⼏倍的难度。
⼀词多义的现象普遍存在,⼀个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
学⽣对于⼀些熟悉单词的⽣僻含义,或者⼀些多义词在⽂章中的合适含义,往往较难把握,因此造成阅读困难甚⾄理解偏差。
为帮助学⽣提⾼在语境中学习、理解词汇的能⼒,笔者特此整理了近⼏年全国卷出现⼀词多义(熟词⽣义)的词汇,供教师、学⽣们作教、学参考。
1. pick up【真题原⽂】Don’t forget to stop by Pacific Science Center’s Store while you are here to pick up a wonderful science activity or souvenir to remember your visit. (2017全国I卷阅读A篇)【词义解释】pick up常⽤词义为“捡起,(⽤车)接⼈”。
本句中的pick up后接两个并列的宾语“a wonderful science activity”和“souvenir”。
“pick up”与“a wonderful science activity”搭配时可理解为“to join in, to participate(参加)”;与“a wonderful souvenir”搭配时则意为“to buy sth. (挑选/购买)”。
【参考译⽂】不要忘记到太平洋科学中⼼商场停留⼀下,在这⾥你可以参加⼀个精彩的科学活动和选购⼀件精美的纪念品,以纪念你的到访。
【⼩试⽜⼑】你可以花200美元就可以淘到⼀台⼆⼿笔记本电脑。
You can _____________ a second-hand laptop for about $200.2. feed【真题原⽂】 Our exhibits will feed your mind, but what about your body? (2017全国I卷阅读A篇)【词义解释】feed常见词义为“喂养,饲养”,本句中的feed则理解为“to satisfy a need, desire, ect. and keep it strong(满⾜)”。
英汉翻译技巧:常见翻译难点解析引言英汉翻译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交流工具,在跨文化交流和全球化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尤其是在翻译过程中。
本文将探讨英汉翻译中常见的难点,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和技巧。
1. 词义与场景1.1 多义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许多词汇存在多个意义,这给翻译带来了困扰。
例如英语单词"bank"可以表示银行、河岸等不同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准确翻译。
解决方案:•仔细分析上下文,理解原文意图。
•根据句子结构、逻辑关系以及相关背景知识进行推测。
1.2 文化差异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某些表达方式在两种语言中可能会产生误解或无法直接对应。
解决方案:•熟悉目标文化,并做好文化背景的调研。
•利用类比、转换思维方式,寻找与原文等效的表达。
2. 语法和句型2.1 语序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语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会导致句子结构不同,一对一的翻译可能会造成语意混乱。
解决方案:•理解原文词组和句子整体结构,而不仅仅是个别单词。
•根据目标语言的习惯和规范重新排列句子结构。
2.2 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英汉两种语言对被动和主动的运用有所不同,译者需要注意将被动和主动的信息准确传达出来。
解决方案:•注意原文中是否使用了被动形式或者主动形式。
•根据谓语所表达的行为主体确定最佳翻译方式。
3. 文化典故和成语3.1 文化典故文化典故是各国民族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翻译中,如果不了解源于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典故,可能会导致翻译出现纰漏或遗失。
解决方案:•充分了解原文中的典故背景和意义。
•寻找目标语言中与之相近的表达方式。
3.2 成语成语是一种固定概念和惯用语法结构的特殊表达方式。
在英汉翻译中,对于特定成语的准确理解和翻译是至关重要的。
解决方案:•理解成语背后所蕴含的意义与文化内涵。
•寻找目标语言中与之相等或相似的成语表达方式。
结论英汉翻译技巧涉及到多个层面的问题,包括词义、句型、文化差异等。
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理解与翻译
理解是翻译的基础和关键。
正确理解一种语言的结构、包括词汇含义和惯用法对外语学习者是一个基本素质要求。
学生应力戒望文生义,因为错误的理解导致的结果必然是表达错误,有时甚至会闹出笑话来。
在一堂商务英语课上,partial shipment 这个涉及到装运交货的术语就被大部分学生译成了“部分转运/ 部分运输”。
partial 确有“部分的,局部的”之意,但在商务英语中,这个词语意为“分批装运”。
大家都知道industry 的意思其一为“工业”,其二为“勤勉,刻苦”,其实它还有“行业、企业”等意思。
the tourist industry 就不必译成“旅游工业”,译成“旅游业”即足够了。
“ The brisk pickup of business in abortion industry has greatly alarmed many people. ”这句话就应该译为“堕胎行当的生意兴隆使许多人大为震惊”。
capital 与capitol 两词因读音及拼法极为相似而常被误用。
capital 作形容词时,意为“首要的,主要的,上等的”,作名词时,意为“首都,省会,资金”等。
capitol 指议会大楼,如果 c 作大写,则特指美国国会地址,如报刊上常出现的Capitol Hill 指的是“国会山/ 美国国会”,作小写时则指各州议会会址。
有个学生在课堂上把“ the old man’s youngest son ”翻译成了“那个老头的最年轻的儿子”,令人捧腹。
不过,这并非理解上的问题,而是翻译表达问题,根据汉语的习惯,应译为“那个老人的小儿子”。
who’s who 如按字面直译就成了“谁是谁”,但这个短语的实际意思是“重要人物,名流”,和VIP 意思相近。
如:Their wedding was attended by a who’s who of Paris. 巴黎的一位社会名流参加了他们婚礼。
大家很熟悉的matter 一词在不同的场合表达不同的意义,请看它在下列句中的译文:It’s an important matter. The article is full of matter. It is a matter of no laughing. 此外printed matter 的意思是“印刷品”。
英语中许多表示颜色的词及衍生的短语也大意不得。
red 这个名词的基本意思为“红色、红衣”,如a girl in red “红衣少女”。
但在以下的搭配中,其意义均不相同。
be in the red 表示“亏损,赔本”,to see red 示“发火,愤怒”,而red-handed 则指“在当场,在犯罪现场”, a man caught red-handed in robbery 指的就是“抢劫现场当场被捉的罪犯”。
red light 可以用来表示“危险信号”。
red meat “牛肉或羊肉”。
green 这个词又有哪些不同的含义呢?He is a green hand. 他是个菜鸟/ 新手。
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你以为我是好欺骗的吗?green eye 的意思是“嫉妒的眼
睛”。
green old age 则为“老当益壮”。
同理,white lie 不能译成“白色的谎言”,而是“没有恶意的谎言”。
媒体里常出现的“黄色淫秽电影”不能翻成“ yellow film ”,而要译成“ blue film ”。
有人把“拳头产品”望文生义地译成了“ fist product ”,令在场的老外莫名其妙。
正确的翻译应为“ knockout product ”或“ best product ”。
He gives me a black look. 怎么译?如不了解black 这个词的多种含义,从字面上直译肯定会出笑话。
此处的black 为“凶恶的,怒火中烧的”,本句可译为“他对我怒目而视”。
类似的句子还有“ He was black with anger. ”,即“他怒气冲冲”之意。
black art 为“魔术”。
当然这个词还有很多意思,同学们须在平时的学习中留心掌握和记忆。
下列这些词都包含多重含义,读者应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和翻译。
aggressive :侵略的,攻击性的;有进取心的,积极的。
如:aggressive policy 侵略政策,或咄咄逼人的政策;aggressive war 侵略战争;John was an aggressive guy,who did his job well. 约翰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小伙子,他的工作很出色。
scheme :计划,方案;阴谋,奸策。
如:He suggested several schemes to increase sales. 他提出了好几种促销方案;That so-called sale is a scheme to swindle the consumer. 所谓
的大贱卖只是个欺诈消费者的骗局;
ambition :雄心、抱负、志向;野心,企图。
如:Her ambition was to be a great actress. 她的志向是成为一名伟大的演员;His political ambitions still burns. 他的政治野心依然炽烈。
envy :嫉妒,羡慕。
如:His new house was the envy of all his friends. 他的新居成了所有朋友羡慕的对象;She envied John for his success. 她妒忌约翰所取得的成功。
overlook :俯视,鸟瞰;忽略,疏忽;宽恕,原谅;监视,看守。
如:Our garden is overlooked from the neighbour’s balcony. 站在邻居家的阳台上可以俯瞰我家的花园;Her services have been overlooked by her superiors. 她的工作劳绩一直未得到上级的重视;Mother overlooked her little son’s fault. 母亲原谅了稚子的过失;He did not know he was being overlooked by the landlord. 他并不知道他被房东所监视。
last :最终的,最具权威的;极不可能的,最不愿意干的;最不适当的。
如:He was the last say on the matter. 这件事上他最有发言权;He is the last person to tell a lie. 他最不可能说谎。
报刊英语里一词多义的现象也马虎不得。
以下出现在China Daily 上的一些词句,有些读者就不大明白。
“ The president was in England on the last leg of his
three-day visit to Europe. ”此处的last leg 即“旅程中或飞行中的一段路程”,而不是“最后一腿”!
“ We would like to build a color-blind society where all men can have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此句中的关键词color-blind 不是指“色盲”,而是“无种族歧视”之意!
一词多义的范例俯拾皆是,本文的目的是想举一反三,从而激发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只要你多加留心,细心谨慎,注意区分某些词或词语在不同场合的不同解释,就一定能不断提高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