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井固井新技术与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4
大斜度井提高固井质量技术研究与应用孙所栋 1 张超 2发布时间:2021-11-07T09:07:10.815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1期作者:孙所栋 1 张超 2 [导读] 提高开发井固井层间封隔质量,是正确分层评价油气层储量、提高油气采收率和提高单井开采寿命的关键工程1. 大港油田公司新项目事业部2.大港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摘要:提高开发井固井层间封隔质量,是正确分层评价油气层储量、提高油气采收率和提高单井开采寿命的关键工程。
油田已相继进入高含水期开发阶段,普遍采用加密井网、注水开发方式达到稳产、增产的目的,随着大斜度井的开发需要给固井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大斜度井存在井斜大,水平段长、地层复杂等影响因素,表现在开发井钻井涌漏并存多压力层系的复杂情况和固井中油、气、水窜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固井质量。
需要技术人员必须寻找出有效解决油气层间封隔可靠性的综合技术措施,达到提高大斜度固井层间封隔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油气开发;大斜度井;固井工程;技术;封隔质量前言随着地质条件进一步复杂化,现有的水泥浆体系和固井工艺技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油气田发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固井质量的要求和技术提高。
如固井过程中易发生漏失和固井后环空易发生油气水窜,后续射孔、压裂等其它施工作业易导致水泥石严重碎裂,影响层间封隔效果,造成所钻探发现的油气层无法分层开采评价,或造成油气井减产,缩短油气井的开采寿命。
大斜度井固井质量是石油技术人员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固井基本知识及固井目的固井是把套管下到设计井深,并在套管与井眼环空注入水泥浆,利用水泥浆的凝固,封固环形空间、阻止地层流体相互窜漏、保护产层、加固井壁、支撑套管、防止地层流体对套管的腐蚀,建立安全钻井通道和油、气生产通道。
固井是油气井建井过程的重要环节。
固井目的就是为加固井眼,封隔易塌、易漏等复杂地层,保证钻井顺利进行;支撑和保护套管柱;建立密封性能良好的井内流动通道,封隔油气水层,建立油气流出通道,防止产层间互窜;进行增产措施;固井质量要求套管有足够的强度和水泥环有可靠的密封。
提高侧钻井固井质量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针对侧钻井固井质量普遍较差情况,从侧钻固井技术难点分析入手,通过加大现场技术管理、抓好固井前质量控制,研究应用微硅低密度水泥,优化施工方案等技术措施,取得良好成效,使复杂侧钻井固井一次成功率提高到92%,取得明显增油效益,为后续侧钻井的固井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侧钻固井水泥浆套管压力中图分类号:tu472.6侧钻是油田挖潜剩余油,提高老井利用率,完善注采井网,落实主控断层,实现滚动增储上产的重要技术开发手段之一。
具有投资成本低、风险小、见效快等诸多优势。
江苏油田试采一厂自1996年实施了第一口侧钻井以来,侧钻井逐年增多,在挖潜,滚动增储上取得明显效益。
但随着时间推移,侧钻井自身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明显的特征是固井质量差、寿命短,初步判断是固井质量差造成管外窜占主导因素,因此侧钻井固井是侧钻井成功的关键之一。
1、侧钻固井技术难点1.1环空间隙小,造成薄水泥环137.9mm套管内侧钻井环空间隙为5.5~11.5mm。
由于泥饼的存在和井眼缩径实际的环空间隙更小,导致了固井形成的水泥环薄,容易在后续采油和作业工程中损坏,导致侧钻井过早出水或套管损坏;侧钻井环空间隙小,固井施工困难,水泥浆易蹩漏地层,引起水泥浆返高不够及水泥浆窜槽,造成固井质量差。
1.2套管不居中侧钻井一般为定向侧钻,造斜、扭方位频繁,居中困难导致偏心和贴壁。
造成固井形成的水泥环分布不均匀或窜槽,水泥环的物理机械性能不能满足各种工况下长期封隔要求,导致侧钻井过早出水;为了减少过高的施工泵压,采取低返速,现场施工排量多数在260-550l/min之间,有的甚至出现160l/min的排量,不易实现水泥浆的紊流或塞流顶替,致使顶替效率降低。
1.3水泥浆性能问题由于注水泥通道小,因此流动阻力明显增大,造成泵压增高,水泥浆在窄环空中处于高剪切状态,易导致水泥浆性能改变;水泥浆在高压差作用下迅速失水、脱水,环空发生桥堵、憋泵几率增加,压漏地层,顶替无法继续,致使套管内“灌香肠”。
298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能源资源的使用,我国能源紧缺问题一直没有的得到有效的解决。
页岩气是继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后的又一新能源。
新能源的使用是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新的平衡点。
大部分页岩气藏为低孔隙度和低渗透气藏。
必须采用压裂等增产措施与天然裂缝进行沟通,需要较高的固井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和社会天然气需求的不断提高,页岩气水平井固井技术问题必须在短时间内解决。
一方面要保证新工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另一方面必须提高生产能力,保证固井质量的进步。
1 页岩气水平井固井技术难点分析1.1 对水泥环的破坏性较大在页岩气水平井施工后期,由于压裂作业对水泥环和套管的巨大冲击压力,使得部分地区容易产生高压、高压应变带。
此外,普通水泥浆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较差。
页岩气水平井施工容易产生宏观裂缝,降低了其使用寿命,限制了其生产效率。
1.2 水平段下套管难度较大由于页岩储集层易膨胀,所以,页岩气水平井的井眼呈现出的是椭圆形。
此外,水平位移越大,水平截面越长,套管的阻力越大,并且套管很难放置在预定位置。
当井的水平位移较大,新侧SH井的水平位移较大时,最后一次套管作业的阻力较大。
1.3 顶替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升由于井斜角的影响,套管的应力方向将来自高偏差部分的轴向、径向和横向部分,从而导致套管偏心,影响钻井液正常驱动套管的底部,进而导致导向问题,最终影响驱油效率。
对于页岩水平井来说,钻井作业中的不稳定性一直是钻井作业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在钻井过程中经常使用油基钻井液。
钻井液的实际影响主要体现在钻井液的质量、顶替效率和水泥浆强度上。
油基钻井液的顶替难度很大,特别是在温度很低的情况下,这将直接影响油基钻井液在运行过程中的保护效果。
另外,为了避免钻井液的不稳定性,保证钻井液的效率,钻井液使用的粘度和密度都很高,而且性能较差,这也会对钻井液的效率产生不利的影响。
1.4 射孔、压裂对水泥环的破坏除上述三点外,射孔压裂损伤水泥环也是页岩气水平井技术的难点之一。
固井工艺技术常规固井工艺内管法固井工艺尾管固井工艺尾管回接固井工艺分级固井工艺选择式注水泥固井工艺筛管(裸眼)顶部注水泥固井工艺封隔器完井及水泥充填封隔器固井工艺注水泥塞工艺预应力固井工艺挤水泥补救工艺技术漏失井固井技术高压井固井技术大斜度井固井技术深井及超深井固井技术长封固段井固井技术小间隙井固井技术糖葫芦井眼固井技术气井固井技术(一)常规固井工艺常规固井工艺是指在井身质量较好,且井下无特殊复杂情况,封固段较短的封固要求下,将配制好的水泥浆,通过前置液、下胶塞(隔离塞)与钻井液隔离后,一次性地通过高压管汇、水泥头、套管串注入井内,从管串底部进入环空,到达设计位置,以达到设计井段的套管与井壁间的有效封固。
套管串结构:引鞋+旋流短节+2根套管+浮箍+套管串.施工流程:注前置液→注水泥浆→压碰压塞(上胶塞)→替钻井液→碰压→候凝。
保证施工安全和固井质量的基本条件:(1)井眼畅通。
(2)井底干净。
(3)井径规则,井径扩大率小于15%。
(4)固井前井下不漏失。
(5)钻井液中无严重油气侵,油气上窜速度小于10m/h.(6)套管居中,居中度不小于75%。
(7)套管与井壁环形间隙大于20mm。
(8)钻井液性能在不影响井壁稳定、保证井下压稳的情况下,应保证低粘度、低切力、低密度,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
(9)水泥浆稠化时间、流动度等物理性能应满足施工要求。
(10)水泥浆和钻井液要有一定密度差,一般要大于0。
2. (11)下灰设备、供水设备、注水泥设备、替泥浆设备及高低压管汇等,性能满足施工要求。
(二)内管法固井工艺内管法固井工艺是用下部连接有浮箍插头的小直径钻杆插入套管的插座式浮箍(或插座式浮鞋),与环空建立循环,用水泥车通过钻杆向套管外环空注水泥。
采用该工艺注水泥能减少水泥浆在套管内与钻井液的掺混,缩短顶替钻井液时间。
用该工艺进行表层时,水泥浆可提前返出,从而减少因附加水泥量过大而造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该工艺一般用于大直径套管固井。
浅论复杂深井套管悬挂固井技术作者:于磊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9期摘要:复杂深井钻遇多压力系统,存在垮塌、高压水层、漏失层、溢流等复杂钻井,给固井作业带来了很大难度。
面对复杂情形,首要任务是确保套管顺利到位。
固井时在不发生漏失情况下力求水泥浆全填充;若发生漏失,采用正注反挤固井工艺,实现套管“穿鞋戴帽”,能封隔高压水层和封固盐层。
在裸眼段居中度差、严重影响顶替效率、可能存在钻井液窜槽的情况下,使用固井辅助模拟软件,优化浆体性能、合理选择固井排量,大大提高了井底以上有效封固长度,实现了“穿好鞋”。
依靠控压技术“控漏防溢”,保障固井安全、实现高压水层的封隔。
在不具备一次上返固井条件时,正注水泥浆稠化后进行反挤固井施工,实现套管的有效封隔,为后续作业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深井;固井技术;地层压力系统;漏失层A 井勘探目的层采用四开。
一开下入表层套管封固上部疏松地层并加固井口。
二开采用双级固井工艺,分级箍位置1603m封固盐上地层。
三开套管采用技术套管悬挂加回接固井工艺、封固岩盐欠压实泥岩、纯盐岩。
四开也采用技术套管悬挂加回接固井工艺,但技术套管悬挂固井采用正注反挤工艺封固下部含盐地层,为钻井打下良好基础。
1 钻井复杂及处理技术四开钻进经历了井漏、溢流、缩径、垮塌、高压水层等钻井复杂情况,采取多种措施保障了安全钻达设计中完井深。
1)钻进至生井漏段,起钻甩Power-V 下入常规钻具,通过降密度(由2.32 g/cm3下降到2.30g/cm3)及泵入随钻堵漏浆等方式逐步恢复正常钻进。
2)钻进至井深发生溢流关井,套压1.4 MPa,使用密度2.33 g/cm3压井液节流循环压井后开井循环停泵出口无外溢。
3)溢流压井结束后,考虑下部可能钻遇盐间水,一旦提高密度压井会造成上部薄弱地层发生井漏而下部盐层缩径,决定进行承压堵漏作业提高裸眼承压能力。
泵入总浓度30.5% 堵漏浆39.5 m3,其配方为:2% 中粗SQD-98、2% 细SQD-9、9%KGD-1、11%KGD-2、6.5%KGD-3,起钻至套管内关井反挤25.1 m3,憋压候堵7.5 h,套压由0.5 MPa升至1.7 MPa再下降至1.2 MPa,开井回吐17.6 m3,承压堵漏效果不明显。
固井工艺技术(张明昌)第一章概念:常用固井方法,固井的主要目的,固井的重要性。
第二章各套管的作用:表层套管,技术套管,油层套管第三章常用注水泥工艺一、常规固井工艺[一]概念[二]常规固井基本条件[三]水泥量的计算[四]环空液柱压力的计算1.静液柱压力计算;2.动液柱压力计算3.固井压力平衡设计的基本条件[五]下套管速度的计算[六]地面及井下管串附件(常规注水泥的~附件表)二、插入法固井工艺[一]概述[二]插入法固井工艺流程[三]插入法固井的有关计算:1.套管串浮力计算;2.钻柱做封压力的计算三、尾管固井工艺[一]概述[二]尾管悬挂器类型[三]尾管固井工艺流程(以液压式尾管悬挂器类型为例)[四]尾管送入钻杆回缩距的计算:1.回缩距计算公式 2.方余的计算[五]各类尾管的特点及使用目的[六]常用尾管与井眼和上层套管尺寸的搭配[七]提高尾管固井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13条[八]尾管的回接固井工艺;1.回接套管贯串结构;2尾管回接固井工艺流程。
四、分级固井工艺[一]概述[二]分级箍分类[三]分级固井适用范围[四]分级固井工艺分类[五]双级固井工艺流程:1.非连续打开式双级注水泥工艺;2.连续打开式双级注水泥工艺:(1)机械式分级箍(用打开塞或重力塞);(2)压差式分级箍。
3.双级连续注水泥工艺:(1)机械式分级箍;(2)压差式分级箍。
[六]分级固井注意事项五、预应力固井工艺[一]概述[二]热应力计算[三]预应力计算[四]预拉力计算[五]套管伸长的计算[六]预应力固井的水泥及材料[七]预应力的固件方法及特点[八]预应力固井的技术要点六、外插法固井工艺:[一]概述[二]特点七、先注水泥后下套管固井工艺:[一]概述[二]特点八、反注水泥法固井工艺:[一]概述[二]特点九、选择式注水泥固井工艺:[一]概述特点[二]选择式注水泥施工流程。
十、筛管顶部注水泥固井工艺:[一]概述特点[二]选择式注水泥施工流程。
十一、封隔器完井及水泥填充封隔器工艺:[一]概述特点[二]选择式注水泥施工流程。
复杂井固井新技术与发展一、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固井专业概况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从1980年开始致力于固井技术研究,是国内最早从事固井材料研究的单位。
在集团公司的支持下,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积累,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固井专业已成为国内以固井外加剂为主导,集科研、开发、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技术力量雄厚的研发机构。
现拥有高、中级科研人员35人,实验室面积2000m2,符合API规范的实验检测仪器设备160台套,并建成了年产万吨的外加剂生产线。
拥有国家技术监督局认证和API 认定的集团公司油井水泥及外加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工程技术研究院已先后完成国家和集团公司级固井科研项目77项,其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获国家级重点新产品5项,联合国技术信息系统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1项并入选世界优秀专利。
在世界石油大会及SPE和美国Oil&Gas上宣读和发表论文5篇,先后有2名科技人员成为美国石油协会勘探开发标准化委员会油井水泥分会投票委员。
在固井技术方面已形成十大系列、五十多个品种完备的油井水泥外加剂产品,为长庆油田、辽河油田、大港油田、吐哈油田及海洋石油、石化系统等二十多个油田固各种复杂疑难井3560井次。
为集团公司海外(伊朗、厄瓜多尔、乌兹别克、苏丹、哈萨克斯坦等)勘探开发项目提供了8个品种、813吨固井外加剂和技术服务。
目前,国内固井水泥浆外加剂的年使用量约为1.8亿元,工程技术研究院约占12—15%,而在高端产品的市场份额超过70%,尤其在复杂疑难井固井方面形成了较强的技术优势和综合服务优势,在欠平衡井固井技术、低压易漏井固井技术、深井超深井固井技术、长封固段井固井技术、高压气井固井技术、岩盐层固井技术等方面形成了七大特色固井技术。
二、工程院特色固井技术1、欠平衡钻井配套的高强低密度水泥浆固井技术二十一世纪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面临着复杂储层物性和复杂地质条件油气资源的开发;面临着低压、低渗、低产能油气资源的开发;面临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和激烈的世界石油市场的竞争。
欠平衡钻井的兴起,为低压、易漏复杂地层的开发,有效提高钻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
同时,欠平衡钻井也对固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欠平衡钻井配套固井技术的实质就是要解决欠平衡钻井后的近平衡固井问题,这就意味着要特别关注选择合理的固井压差,适宜的固井水泥浆密度以及合理的施工工艺,以防止固井漏失和对储层的污染,保证固井质量,为后续的油层改造、增产措施及采油作业提供良好的井筒条件。
国内外固井实践证明,选用合适的低密度水泥浆,既可以有效地分隔低压油、气、水层,同时也是封堵低压漏失层较为成功的方法。
对水泥浆体系来说,低密度、高强度、低失水、好的流变性是其关键,但一般低密度水泥浆水灰比、外掺料较大,一般作为充填水泥用于非目的层封固,水泥浆密度的降低和水泥浆性能之间存在矛盾,突出表现在:①水泥浆体系稳定性差,体系分层离析;②水泥浆失水量难以控制;③水泥浆流变性差,泵送困难;④水泥石强度发展慢,强度低;⑤水泥浆石渗透性高,易引起腐蚀性介质的腐蚀。
随着对微观力学和微观材料的认识逐渐深化,工程技术研究院利用紧密堆积理论对低密度固井水泥浆优化设计,在国内率先研制开发成功了以PZW系列增强材料为主体的新一代低密高强水泥浆体系。
通过正确选择干混物料的组分,使之具有优化的颗粒级配,胶凝材料中大小颗粒互相填充,采用了薄层水膜的化学胶凝材料颗粒,既增加颗粒斥力又产生滚珠效应,在保证水泥浆流变性的情况下,增加单位体积水泥浆中的固相量,使体系达到紧密堆积的效果这种模型考虑了整个体系的颗粒粒径分布,不是简单的用平均粒径代替全粒径分布;同时还考虑到堆积密度受大、小颗粒相互充填作用——壁效应和松散效应的影响;考虑固体颗粒在一定稠度条件下的悬浮状态。
体系的堆积状态可用干混堆积分数(PVF)来描述,PVF值越大,水泥石孔隙度和渗透率越低。
利用这一模型,通过对混合物不同颗粒尺寸分布(PSD)优化设计,使体系获得较高PVF值。
由于固相含量高,需水量低,使抗压强度发展快、强度高,水泥石渗透率很低,水泥浆体系稳定性显著提高,具有较好的防窜能力和层间封隔能力,水泥浆性能可与常规水泥浆相媲美。
2、抗盐耐高温水泥浆体系抗盐耐高温水泥浆固井技术主要用于解决含盐岩层、高压盐水层井的固井。
盐对水泥浆的各项性能影响很大,当盐掺量较低时,稠化时间变短,有早强作用;而当盐掺量较高时,水泥石强度发展变慢。
此外,盐使水泥浆的稠度增大,浆体泡沫增多且难消,还易产生闪凝。
盐还能够使大多数外加剂絮凝。
因此,盐岩层、高压盐水层井固井对外加剂的要求很高,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抗盐性能,还要对水泥浆体系的其它性能影响较小,如不会在高温盐环境中分解导致水泥浆过渡缓凝,降失水性能变差等。
常用的降失水剂大都不抗盐,HEC、CMC等改性纤维素衍生物虽有一定的抗盐效果,但浆体稠度大,中低温缓凝作用强,高温分解;AM/AA共聚物抗盐降失水剂,虽然解决了体系的抗高温问题,但体系的低温早强和沉降稳定性问题又特别突出。
国外对盐水水泥浆外加剂的研究和应用起步比较早。
60、70年代饱和盐水水泥浆的应用实例较多,而外加剂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
80年代Beach H J较系统地研究了盐对油井水泥的影响,Chatterji J申请了用CMHEC作为盐水水泥浆降滤失剂的专利等。
Slagle和Smith的研究结果表明,为防止地层的破坏,一般盐含量低达10%(与水的重量比)时就足够了。
但对普通外加剂而言,即使10%的盐水水泥浆,其施工性能都会显著恶化。
主要表现为流变性变差、水泥浆粘度急剧增加,滤失量难于控制等。
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人们一直在研究性能更好的盐水水泥浆体系。
3、深井超深井固井水泥浆体系深井超深井的钻井投入是相当大的,固井的成败又直接关系到勘探成果。
但深井超深井固井难度很大,既要考虑高温、高压、环空狭窄和腐蚀性流体等对水泥浆的影响,还要考虑在深井超深井的勘探开发中把一些新技术如欠平衡钻井、大位移水平井等应用于钻井过程中,这些技术由于其特殊性,又给固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这就要求有高性能的水泥浆体系与之配套。
最近几年,工程院在深井超深井固井水泥浆技术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的工作,形成了一整套性能良好的固井水泥浆体系,其性能已达到美国Halliburton公司同类产品水平。
该体系不但具有防漏、防窜、耐高温的能力,还具有良好的沉降稳定性和流变性能,较高的强度、较低的失水等;适温度用范围为100~205℃(BHCT),密度使用范围为1.5~2.45g/cm3。
该技术解决了高温深井的固井问题,已在大港、青海等油田固井100余井次,包括尾管固井、技术套管固井和油层套管固井,最大井深6200米(乌深1井),最长封固段2900m(板深8井),井底最高温度205℃(板深7井)。
冷科1井、善科1井、乌深1井、板深78-1井、沙64井等深井均采用了这种水泥浆体系,封固效果良好。
4、与快速钻井配套的短候凝固井技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快速钻井技术是钻井界一项重大技术进步,能够为油田节约大量的成本和时间。
固井工作影响快速钻井技术发展最为突出的矛盾是低温水泥浆候凝期过长,大大限制了快速钻井整体效益的发挥,对于丛式井的开发尤为突出。
九十年代初由美国的UNOCAL公司研制的短候凝体系,首先在泰国湾得到成功应用。
之后,世界各国都加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
工程院开发的低温短候凝水泥浆体系可使水泥浆的候凝时间由原来的24小时缩短到4小时。
其技术水平已超过美国UNOCAL公司同类产品。
在丛式井钻井中可以实现不间歇钻井,在滩海低成本开发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该技术在海上油田已大面积应用,已封固110余井次,无一口井套管下沉及井间窜通现象发生。
单井节约各项费用近7万元。
是快速钻井技术的支撑技术之一。
5、长封固段固井技术这项技术主要是针对陕甘宁中部气田及长庆的靖安油田低压易漏地层长裸眼段固井难题。
采用泡沫水泥、低成本低密度水泥浆体系,通过一次上返固井工艺,取代低压易漏长封固段井通常使用的双级注水泥方法,节省了分级箍,节约了工时,降低了钻井成本。
实现一次封固3400m。
这项技术已固油气井145井次,单井次节省费用约8.5万元。
俄罗斯有类似长封固段技术,但实施费用较为昂贵。
三、固井技术面临的挑战随着油田开发技术、钻井技术的发展,对固井技术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如防止地层污染、储层资源的保护,水泥环力学性能对油井寿命的影响,水泥石的耐腐蚀能力、水泥石耐酸化压裂作业的能力以及穿越特殊地层的的完井方法等都影响着油气田开发的整体效益。
虽然固井技术在国内外开发和应用获得很快的发展,仍不能满足当今钻井的需要。
当前构成世界及我国固井的主要焦点是:1. 高压气井的固井;2. 未动用储量及低压低渗透易漏井的固井问题;3. 含有CO2、H2S腐蚀井的固井问题;4. 空气钻井配套的固井技术近年来,以哈里巴顿公司、道威尔公司、BJ服务公司等为代表的国外固井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油井水泥外加剂的发展,拓宽了使用范围,一批新产品、新工艺得到应用。
聚合物的研究及发展提高了降失水剂的耐温性、抗盐性,减少了低温缓凝作用和具有更低的粘度,配制浆体的相容性和沉降稳定性都相应提高,并能够改善水泥石的韧性。
含超细材料水泥、弹性纤维水泥的应用为钻遇特殊地层和实施特殊固井工艺提供了条件。
1997年,世界深水钻井的活跃,推动了固井新材料和工艺的发展,哈里巴顿公司、BJ服务公司通过采用合成聚合物完成了深水固井水泥浆配方,解决了存有浅水流动区段水泥石早期强度过低的问题,改善了水泥石的后期强度。
1998年,道威尔公司在降失水剂和防窜剂研制方面有了较大发展,使降失水剂的耐温抗盐及其它综合性能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并开发无泡高强水泥浆、高流动性高悬浮稳定性的高密度水泥浆。
随着钻遇地层的复杂以及新兴钻井技术,如定向井钻井、水平井钻井、小井眼钻井技术等的发展,又如特高压气井、浅高压气井、煤成气的开发,给固井带来了新的课题。
地层流体对水泥环及套管的腐蚀,直接影响油井的寿命。
因此耐腐蚀水泥体系及耐腐蚀套管的问题也就相应提出;水平井的日益普及,使得有必要开展无自由水、体系沉降稳定均匀水泥浆的研究;高含钙、镁、NaCl、KCl、SO42+复杂地层、盐膏层、蠕动性盐层、镁盐层、碱层又要求特殊的水泥浆体系。
满足大于300℃的地热井、热采井的水泥石长期热稳定的水泥浆体系等等。
哈里巴顿公司、BJ服务公司等都开展了上述方面的研究与攻关。
我国针对当今固井技术难题应采取的措施和方法:高压气井的固井问题柴达木冷湖构造、南八仙构造、塔里木库车-塔北地区、克拉气田、长庆鄂尔多斯及中国南海是我国的主要气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