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企业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通则》
- 格式:pdf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28
山东省
企业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通则
二〇一六年六月二十八日 目 录
前言 ........................................................................ 3
引言 ........................................................................ 4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通则 ..................................................... 5
1 范围...................................................................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5
3 术语和定义 ............................................................. 5
4总要求 ................................................................. 7
5 工作程序及要求 ......................................................... 8
5.1 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 ............................................. 8
5.2 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要求 ............................................. 9
5.3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成果 ........................................ 12
附件A:风险点分类标准 .................................................. 14
附件B:作业条件危险分析(LEC法) ....................................... 19
附件C: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MES法 ................................... 20
附件D:作业风险分析法(TRA) ........................................... 22
附件E:*****有限公司企业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措施指导手册 ................... 2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艾克斯博特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付伟、罗新军、高建军、高发虎、孙延瑞、张秀文、赵华、张洪果、
谢家宣、潘国军、赵国忠、史卫东、张鹏。 引 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充分借鉴和吸收了国际、国内风
险管理相关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一些企业的风险管理成功经验,融合了企业开展安全
生产标准化的相关要求,并在结合了我省安全生产实际状况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规范我省各类生产经营单位(以下简称企业)在风险点排查、危
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策划等风险管理的全过程,目的是为了实现安全生产的
“源头治理”和事故预防的“关口前移”,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安全生产风险,保障作业人
员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实现企业安全发展。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通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相关要求,为各行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建设实施指南的纲领性文件。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非煤矿山企业、化工医药企业、烟花爆竹从业企业以及工贸企业
的风险分级管控。已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且优于该标准的适用其原标准,其他行业企业开展风
险分级管控的,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
GB/T 28002-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实施指南
GB/T 23694-2009 风险管理 术语
GB/T 24353-2009 风险管理 原则与实施指南
GB/T 27921-2011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
GB/T 13861-2009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 20000.4-2003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风险 Risk
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
财产损失的组合。 3.2
可接受风险 (Acceptable risk)
根据组织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组织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3.3
重大风险(Major risk)
是指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3.4
危险源 Hazard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
或它们的组合。
3.5
风险点 Hazard point
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区域。风险点亦称风险源,如原料罐区、液
氨站、变配电室、危化品仓库;合成氨装置的冷凝器、换热器;冶金企业的煤气柜、转炉;
矿山炸药库、提升机房、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室、风机房、采场、井底车场、尾矿库等。
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
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风险评价以及根据评价结果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风险分级管
控的核心。
3.6
危险源辨识 Hazard identification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7
风险评价 Risk evaluation
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
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法)、作业危害分析法(JHA法)、
安全检查表法(SCL法)、风险程度分析方法(MES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HAZOP
法)、事故树方法(FTA法) 、道化学法(DOW法)等。
3.8 风险分级 Risk classification
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
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风险分级的目的是为确定风险管控的优先顺序。
根据有关文件及标准,我省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红色最高),企业采
用原5级划分标准可参照进行调整。
3.9
风险分级管控Risk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
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5级风险(蓝色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可接受的,员工应引起注意。
4级风险(蓝色风险):轻度(一般)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车间、科室应引起
关注。
3级风险(黄色风险):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
位)应引起关注。
2级风险(橙色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公司对重
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
1级风险(红色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
作业。
3.10
风险控制措施 Risk control measures
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措施。
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⑴可行性;⑵安全性;⑶可靠性;应包括:⑴工程
技术措施;⑵管理措施;⑶培训教育措施;⑷个体防护措施;(5)应急处置措施等。
3.11
风险信息 Risk information
风险信息是指包括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
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企业各类风险信息的集合即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4总要求 4.1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管行业必须管
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根据有关规定,推动各企业创
建实施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4.2 各行业应建立实施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细则,各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类别建立实
施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引导企业全面推广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4.3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应当覆盖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策划与实施的全过
程。明确辨识方法、评价方法及控制措施制定要求。
5 工作程序及要求
5.1 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对每一个风险点(部位、区域、设施
或场所等)里面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在划分作业岗位、作业活动或区域基础上,再按照人的
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四个方面进行危险源逐
一识别;然后按照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应急处置措施等四个逻辑层
次逐一考虑,制定实施风险管控措施。
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如图5-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