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6课

  • 格式:doc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第十六课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8·安徽师大附中高一期末)“当颇富文采的人开始于发表政论性观点——一种朝廷严格禁止的,只能在通商口岸的保护下才有可能从事的活动时,中国报刊业最终超过了纯粹事实报道的水平。”材料是要说明(C)

A.清政府严格禁止中国报刊业的发展

B.中国报刊业局限于报道新闻

C.政治变革运动推动中国报刊业的发展

D.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归功于通商口岸的设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从题干来看,报刊业的发展“最终超过了纯粹事实报道的水平”开始于发表政论性观点,这与社会政治变革运动的推动有关,故C项符合题意。

2.(2018·南京高一检测)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有关下列报纸说法正确的是(C)

A.都创办于19世纪末

B.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C.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D.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观念

[解析]《中外纪闻》《国闻报》都是维新变法时期的报刊,《国民报》是资产阶级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报刊,故A、B两项不是三者的共同点;D项是新文化运动的作用;维新变法运动与辛亥革命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C项是其共同点。

3.(2018·南通高一期末)某报宣称:“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歧、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自固,沪电谣传‘京陷帝崩’,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这体

现近代报刊的作用(B)

A.控制政府B.制造舆论

C.推广科技D.刊登广告

[解析]题干材料体现了近代报刊制造舆论的作用,故选B项。

4.(2018·合肥高一检测)报纸是大众传媒的重要载体。推动该报迅速发展的原因是(A)

①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②报纸可以迅速传递信息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④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A.①②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报纸是第一媒介,可以迅速传递信息,是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故①②正确;图中文字“宣统元年”即1909年,而新文化运动是在1915年发起,故③错误;④属于古代印刷技术,可排除。

5.(2018·太原高一期末)下表是1980年部分报刊杂志及发表的文章。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D)

B.改革必须坚持阶级斗争

C.媒体对改革缺乏责任意识

D.民众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斗争。从材料表格可以看出当时还有很多的人并未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还在坚持极“左”的思想路线,反映了此时民众的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故选D项。

6.1909年发行的《图画日报》描绘了当时上海人看电影的情景。当时的票价还比较低,是普通民众可以接受的。以下叙述你认为没有正确反映当时情况的是(C) A.“电光影戏即电影,票价只卖二十文”

B.“活灵活现景物真,观众面露诧异情”

C.“交头接耳说紫禁,争看清帝丢皇位”

D.“电影初创寂无声,旁有吹吹打打人”

[解析]1909年清帝并没有退位,清帝退位是在1912年。

7.观察以下两幅图片,对此表述不当的是(C)

A.读报和看电影成为人们生活的内容

B.电影广告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C.妇女地位空前提高

D.女子穿旗袍成为一种时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由题中图片可知,报纸刊登电影广告,A、B两项正确。从阮玲玉照片可知旗袍成为当时的时尚,但不能说明妇女地位空前提高,C项表述错误,D项正确。

8.(2018·苏州高一检测)位于无锡市中心的锡金公园建于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是具有现代意义和特征的公园。如果你在锡金公园建成时游园,你不可能看到(B) A.一对年轻人拿着报纸阅读新闻

B.看国人所造汽车,长中国人志气

C.看到电影,但没有声音

D.有人穿西装革履,有人穿长袍马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理解能力。中国人自己制造汽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故B项错误。

9.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符号给人留下深刻记忆,下列时代符号对应正确的是(B) A.清末符号:租界、洋人、水师、中山装、火轮船、军阀

B.民国符号:黄包车、旗袍、长衫、上海滩、黑色礼帽

C.“文化大革命”符号:大字报、绿军装、洋布、红色、语录、买办

D.20世纪80年代符号:自行车、网上聊天、录音机、霹雳舞、摇滚乐

[解析]“中山装”出现在民国时期;C项“买办”出现在清末,“文化大革命”期间不可能存在;D项“网上聊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A、C、D三项。

10.(2018·贵州学业水平测试)用Email发邮件、用Blog(博客)写日记、用微信沟通,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这反映(C)

A.广播影视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体

B.传统交流方式被完全抛弃

C.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

D.人们的生活习惯完全西化

[解析]“发邮件”“写日记”“沟通”是指生活与交往方式,互联网在改变着这一切。

A、B、D三项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1.(2018·南京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68年,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并主编《中国教会新报》,后改名《万国公报》。当时中国正在掀起洋务运动。《万国公报》除了继续宣传宗教外,登载较多西方各国开矿、办厂、采用新技术等经济和科技活动的近况。1890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担任天津《时报》主笔,上任伊始,就写了一篇文章,呼吁中国必须改革,他还多次发表社论,介绍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1872年,英国人安纳斯托·美查创办《申报》。这份报纸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家商业性报纸,它着重强调报纸的首要职能是传事,即传播新闻。……传教士报刊中的西学,只是泛泛的介绍,浅薄浮华,没有深度,不过是为了炫耀西方文明,吸引中国知识分子……《万国公报》之所以能博得广大士大夫知识分子的青睐,很难说不是因为其丰富的西学内容。

——摘编自《文史精华》2008年第10期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近代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报的活动。(要求:层次清楚、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此类问题要求考生从史实、积极面、消极面等方面分析。在史实方面,考生须把握住《万国公报》、《申报》、《时报》三份报纸中传教士的主要活动以及背景和影响;在消极性方面,考生须知道文化殖民扩张属于殖民扩张的一部分,其中糟粕的思想会在一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