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
- 格式:doc
- 大小:81.00 KB
- 文档页数:10
住院总人数:630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进入路径人次数:472 入路径率:73%出现变异的患者数:67 变异发生率:14%路径依从性分析:儿科支原体肺炎患者和老年白内障患者、以及内分泌科医生对路径的依从性较低,其他病种医生、患者的依从性总体尚可,但也存在小的差异。
说明大多数医生患者对临床路径管理是满意的。
入组病人变异情况分析:单从数据看变异率不高(仅14%),实际情况远高于此,可能与医生对变异的理解和记录、统计不到位有关。
2、效果指标:病种死亡率:0非计划再次手术率:0并发症发生率:脑溢血:37%急性阑尾炎:11.7%3、效率指标:平均住院天数:支原体肺炎:6.3天<标准住院天数;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住院天数:3天<标准住院天数。
其他病种均在标准住院天数之内。
4、卫生经济学指标:单病种次均总住院费用:与未入路径管理的其他病种以及同一病种相比均无明显降低。
单病种次均总药费:无明显降低,药占比39.54%,与全院住院病人住院费药占比相仿。
医务科2011-3-12住院总人数:690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进入路径人次数:499 入路径率:72.3%出现变异的患者数:131 变异发生率:26.3%路径依从性分析:儿科支原体肺炎患者和老年白内障患者、以及内分泌科医生对路径的依从性较低,其他病种医生、患者的依从性总体尚可,但也存在小的差异。
说明大多数医生患者对临床路径管理是满意的。
入组病人变异情况分析:单从数据看变异率稍高(26.3%),实际情况远高于此,可能与医生对变异的理解和记录、统计不到位有关。
2、效果指标:病种死亡率:0非计划再次手术率:0并发症发生率:脑溢血:41.5%,急性阑尾炎:8.3%,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治疗:12.5%,结节性甲状腺肿:10%,计划性剖宫产:4.3%。
3、效率指标:平均住院天数:支原体肺炎:6.3天<标准住院天数;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住院天数:4.3天<标准住院天数。
其他病种均在标准住院天数之内。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
如何早期发现重症和危重症病例、合理救治、避免死亡和后遗症的发生是MPP诊治的核心和关键问题。
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牵头撰写儿童MPP诊疗指南。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组织了国家呼吸病临床研究中心、全国儿科呼吸、重症、血液、影像、检验、药学等多学科专家,参照现有国内外证据和经验制定了本诊疗指南,以期指导和规范儿科医师对MPP的诊治,减少抗微生物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减少后遗症、降低病死率、减轻医疗负担等。
本指南为总体指导性原则,各地各级医院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具体情况运用。
一、定义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指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指MPP患儿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正规治疗7d及以上,仍持续发热、临床征象及肺部影像学所见加重、出现肺外并发症者。
大环内酯类药物无反应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acrolide -unresponsive MPP,MUMPP):指MPP患儿经过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正规治疗72h,仍持续发热,临床征象及肺部影像学无改善或呈进一步加重的MPP。
原因与MP耐药、异常免疫炎症反应以及混合感染等有关。
临床及时识别MUMPP更有利于早期有效的治疗,减少重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evere MPP,SMPP):指MPP病情严重,符合重症CAP判定标准,详见临床分型。
危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指患儿病情迅速进展、出现呼吸衰竭或危及生命的肺外并发症,需要进行生命支持治疗的少数SMPP。
第37卷8402013年第9期黑龙江医学H E I L O N G JI A N G M 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V oL37.N o.9Sep.2013儿科肺炎支原体肺炎202例临床分析罗宇元,罗文燕,刘国乐,万斯憨,刘德强(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001)摘要:目的总结儿科肺炎支原体肺炎(M yc opl a sm a pneum o ni ae pne um oni a,M PP)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治疗方法。
方法将2012—01~2013—02间在我院儿科住院的的202例M PP患儿按年龄分为5岁以上组、5岁以内组,按是否发热分为有发热组、无发热组,观察比较其临床及实验室特点。
结果M PP患者比较白细胞水平均不高,分类主要以淋巴为主,CR P、ESR、CK M B、痰培养阳性率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无热组与有热组M PP患者比较,两组在中性粒细胞、E SR、C RP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如果临床发现肺炎患者有白细胞升高不明显,淋巴细胞为主,E SR、C R P不升高或轻微升高,3岁以上伴有喘.g-的肺炎,B内酰胺酶类素抗生素治疗无效,应考虑M P P患者。
如临床高度怀疑M P P肺炎,短期内复查M P—I gM抗体以明确诊断。
发热M PP患儿特点白细胞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但ESR及C R P的轻微升高,可与典型细菌肺炎鉴别。
5岁以内M P P 患儿容易合并心肌损伤及细菌感染,治疗要兼顾营养心肌及时给予抗茵治疗。
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周,患儿仍有发热,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持续加重,应注意难治性M PP,应及时查找原因,调整治疗方案。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痰培养;血清肺炎支原体t gM抗体;难治性支原体肺炎doi:10.3969/j.i ss n.1004—5775.2013.09.031学科分类代码:320.34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B肺炎支原体肺炎(M ycopl as m a pneum oni a e pneum oni a,M P P)指的是由肺炎支原体(M ycopl as m a pneum on i ae,M P)所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学龄儿童及青年常见的一种肺炎,婴幼儿也不少见,在非流行年间约占小儿肺炎病原的10%~20%,流行年份则高达30%以上…。
各科室临床路径(卫生部)2022目录一、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1社区获得性肺炎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支气管扩张1.4支气管哮喘1.5自发性气胸1.6肺血栓栓塞症二、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2.1胆总管结石2.2胃十二指肠溃疡2.3反流性食管炎用2.4大肠息肉2.5轻症急性胰腺炎2.6肝硬化腹水2.7无胆管炎或胆囊炎的胆管结石2.8慢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2.9肝脓肿2.10胃恶性肿瘤2.11慢性胆囊炎2.12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2.13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2.14脾破裂2.15上消化道出血2.16十二指肠溃疡出血2.17胃溃疡合并出血三、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路径3.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2脑出血3.3吉兰巴雷综合症3.4多发性硬化3.5癫痫3.6重症肌无力3.7脑挫裂伤3.8脑梗死3.9病毒性脑炎3.10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四、心内科疾病临床路径4.1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4.2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4.3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4.4急性左心功能衰竭4.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6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4.7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4.8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五、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路径5.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5.2.1初治APL5.2.2完全缓解的APL六、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6.1终末期肾脏病6.2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6.3急性肾损伤6.4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七、内分泌疾病临床路径7.11型糖尿病7.22型糖尿病7.3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7.4库欣综合征7.5Grave病八、普通外科疾病临床路径8.1急性乳腺炎8.2直肠息肉8.3门静脉高压症8.4腹股沟疝8.5下肢静脉曲张8.6血栓性外痔8.7急性单纯性阑尾炎8.8结节性甲状腺肿8.9乳腺癌九、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路径9.1颅前窝底脑膜瘤9.2颅后窝脑膜瘤9.3垂体腺瘤9.4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9.5三叉神经痛29.6慢性硬脑膜下血肿9.7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9.8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9.9颅骨良性肿瘤9.10前窝底脑膜瘤十、骨科疾病临床路径10.1腰椎间盘突出症10.2颈椎病10.3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10.4股骨颈骨折10.5胫骨平台骨折10.6踝关节骨折10.7股骨干骨折10.8股骨头坏死10.9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10.10尺桡骨干骨折10.11胫腓骨干骨折10.12股骨下端骨肉瘤10.13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10.14强直性脊柱炎后畸形10.15胸椎管狭窄症10.16髋关节发育不良10.17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10.18锁骨骨折10.19肱骨干骨折10.20肱骨髁骨折10.21尺骨鹰嘴骨折10.22股骨髁骨折10.23髌骨骨折10.24髋关节骨关节炎10.25膝内翻10.26膝关节骨关节炎十一、泌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1.1肾癌11.2膀胱肿瘤11.3良性前列腺增生11.4肾结石11.5输尿管结石11.6睾丸鞘膜积液11.7精索静脉曲张十二、胸外科疾病临床路径312.1贲门失弛缓症12.3支气管肺癌12.4非侵袭性胸腺瘤12.5平滑肌瘤12.6管裂孔疝12.7肺良性肿瘤十三、心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3.1房间隔缺损13.2室间隔缺损13.3动脉导管未闭13.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3.5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十四、妇科疾病临床路径14.1子宫腺肌病14.2卵巢良性肿瘤14.3宫颈癌14.4输卵管妊娠14.5子宫平滑肌瘤十五、产科临床路径15.1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15.2自然临产阴道分娩15.3计划性剖宫产十六、儿科临床路径16.1轮状病毒肠炎16.2支原体肺炎16.3麻疹合并肺炎16.4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十七、小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7.1先天性巨结肠17.2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17.3尿道下裂17.4急性肠套叠17.5支气管肺炎17.6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十八、眼科疾病临床路径18.1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8.2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8.3共同性斜视18.4上睑下垂418.5老年性白内障18.6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18.7角膜裂伤临床路径18.8翼状胬肉十九、耳鼻喉科疾病临床路径19.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9.2声带息肉19.3慢性鼻-鼻窦炎19.4喉癌19.5慢性扁桃体炎19.6突发性耳聋19.7鼻出血19.8鼻中隔偏曲二十、口腔科疾病临床路径20.1舌癌20.2唇裂20.3腭裂20.4下颌骨骨折20.5下颌前突畸形20.6腮腺多形性腺瘤20.7乳牙中龋20.8乳牙慢性牙髓炎20.9个别乳磨牙早失20.10复发性口腔溃疡20.11口腔扁平苔癣20.12口腔念珠菌病二十一、皮肤科疾病临床路径21.1带状疱疹21.2皮肌炎/多发性肌炎21.3寻常型天疱疮21.4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二十二、肿瘤科疾病临床路径22.1甲状腺癌22.2结肠癌22.3胃癌22.4原发性肝癌22.5直肠癌22.6食管癌22.7甲状腺良性肿瘤二十三、肛肠科疾病临床路径23.1肛瘘23.2肛裂5。
支原体肺炎有哪些症状用什么药物治疗效果好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
虽然症状可能各不相同,但是一般可表现为咳嗽、胸闷、喘息、发热等呼吸系统症状。
对于治疗支原体肺炎,药物疗法是首选方法之一。
下面将介绍具体的症状以及治疗支原体肺炎的常用药物。
支原体肺炎的症状1.咳嗽:患者常表现为咳嗽,尤其在晚上或清晨时更为明显。
咳嗽可能伴有痰液,常为黄绿色。
2.胸闷:部分患者会感到胸部不适或压迫感,这可能是由于肺部受到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所致。
3.喘息:支原体感染可能引起气道狭窄和充血,导致喘息或呼吸困难的症状,尤其在运动或剧烈活动时更为明显。
4.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可升高到37.5℃以上。
5.疲劳和乏力:感染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激活,消耗体力,引起疲劳和乏力感。
药物治疗支原体肺炎在治疗支原体肺炎时,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支气管扩张剂。
抗生素支原体是一种细菌,对抗生素敏感。
目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有以下几种:1.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支原体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每日口服一次,一般治疗周期为7-14天。
2.克拉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支原体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每日口服一次,疗程视病情而定。
3.强力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有效抑制和杀灭支原体。
每日口服一次,疗程通常为7-14天。
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药物和剂量。
•患者应按医生指导的剂量和疗程完成抗生素的使用。
•在使用抗生素期间,要避免过度使用止咳药和退热药,以免掩盖病情,影响诊断和治疗效果。
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扩张剂主要用于缓解喘息和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常见的支气管扩张剂包括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
1.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能迅速缓解喘息和呼吸困难等症状,通常通过吸入给药。
2.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能持续扩张支气管,减少喘息发作的次数。
3.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通过抑制胆碱能神经传导,缓解喘息和呼吸困难。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与药物选择的指南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支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预防疾病进展和并发症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以及药物选择的指南,旨在提供给医务人员和普通公众一些有益的指导。
一、治疗方法1. 抗菌治疗支原体肺炎是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因此抗菌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
一般而言,大多数支原体肺炎患者可以通过口服抗生素得到有效治疗。
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以下几种:- 阿奇霉素:该药物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一线选择,其特点是耐药性较低,且能有效地抑制支原体的生长。
- 克拉霉素:对于一些耐药性较高的支原体菌株,克拉霉素可以作为替代治疗药物。
- 喹诺酮类抗生素:如氧氟沙星等,在耐药性较高的情况下可以使用。
2. 对症治疗除了抗菌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治疗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常见的对症治疗方法包括:- 退热药:对于发热患者,可以选择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来降低体温。
- 支气管舒张剂:对于呼吸道症状较重的患者,可以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来缓解症状。
二、药物选择的指南1. 个体化治疗在选择药物治疗方案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重症程度、耐药性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
针对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要注意选择安全性较好的药物。
2. 耐药性监测由于支原体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可能存在耐药性的差异,对于复杂、严重或反复发作的支原体肺炎患者,可以进行药敏试验以明确其所患的支原体的耐药性,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3. 临床疗效监测在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的症状、体温、病原体检测等进行定期监测,以评估药物治疗的疗效。
如果治疗3-5天后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应考虑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4. 避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滥用是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轻型支原体肺炎患者,可以采用观察疗法,不主动使用抗生素。
只有在患者症状加重、病情严重或存在并发症的情况下才使用抗生素治疗。
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的轻症患者。 一、支原体肺炎轻症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支原体肺炎(??)。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支原体肺炎(ICD-10:J15.7)。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 4-94)。 1.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第八版《儿科学》 1.2.1 .年龄为 6 月-14 岁。 1.2.2.咳嗽突出而持久。 1.2.3.肺部体征少而 X 线胸片改变出现早且明显。 1.2.4使用青霉素无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 1.2.5外周血白细胞数正常或升高。 1.2.6.血清肺炎支原体 IgM 抗体阳性,可作为临床确诊的依据。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 肺炎喘嗽(肺炎)轻症临床常见证候: 风寒犯肺? 风热闭肺证:初起时症候较轻,见发热恶风,咳嗽气急,痰多,痰粘稠或黄,口渴,咽红,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重证则见高热烦躁,咳嗽微喘,气急鼻煽,喉中痰鸣,面色红赤,便干尿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紫滞。 痰热闭肺证:发热烦躁,咳嗽喘促,呼吸困难,气急鼻煽,喉中痰鸣,口唇紫绀,面赤口渴,胸闷胀满,泛吐痰延,舌质红,苔黄,脉弦滑。 毒热闭肺证:高热持续,咳嗽剧烈,气急鼻煽,甚至喘憋,涕泪俱无,鼻孔干燥如烟煤,面赤唇红,烦躁口渴,溲赤便秘,舌红而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阴虚肺热证:病程较长,低热盗汗,干咳无痰,面色潮红,舌质红乏津,舌苔花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肺脾气虚证:低热起伏不定,面白少华,动则汗出,咳嗽无力纳差便溏,神疲乏力,舌质偏淡,舌苔薄白,脉细无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支原体肺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支原体肺炎。 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支原体肺炎(ICD-10:J15.7)。 2.符合轻度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 3.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的项目: 1.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1.2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CRP) 1.3)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检测、PPD试验 1.4胸片(1周后重复)、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患儿的病情需要而定,如肺部CT、血气分析、心肌酶谱、支气管镜检查、肺功能、人型PPD、感染性疾病筛查,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痰培养+药敏、咽试子培养+药敏等。 (八)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方法:参照《中医儿科学》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药颗粒剂或中成药 1.1风热闭肺证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开闭 方剂: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金银花、连翘、薄荷、桑叶、桔梗、前胡。发热、头痛、咽痛加牛蒡子、蝉蜕、板蓝根清热利咽;咳嗽剧烈痰多者加瓜蒌皮、浙贝母、天竺黄清化热痰;热重者,加黄芩、栀子、鱼腥草清肺泄热。 1.2痰热闭肺证 治法:清热涤痰,泄肺开闭 方剂: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麻黄、杏仁、前胡、生石膏、黄芩、鱼腥草、甘草、桑白皮、葶苈子、苏子。热甚者加栀子、虎杖清泄肺热;热盛便秘,痰雍喘急加生大黄,或用牛黄夺命散涤痰泻火;痰盛者加浙贝母、天竺黄、鲜竹沥清化痰热;喘促而面唇青紫者,加紫丹参、赤芍活血化瘀。 1.3毒热闭肺证 治法:清热解毒,泄肺开闭 方剂: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加减。炙麻黄、杏仁、枳壳、黄连、黄芩、栀子、生石膏、知母、生甘草。热毒重加虎杖、蒲公英、败酱草清热解毒;便秘腹胀加生大黄、玄明粉通腑泄热;口干鼻燥,涕泪俱无贾生地、玄参、麦冬润肺生津;咳重加前胡、款冬花宣肺止咳;烦躁不宁加白芍、钩藤清心宁神。 1.4阴虚肺热证 治法:清热宣肺,养阴益胃。 方剂: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桑白皮、炙冬花、扁豆、甘草。余邪留恋低热反复者加地骨皮、知母、黄芩、鳖甲滋阴退热;久咳者,加百部、百合、枇杷叶、诃子敛肺止咳;汗多加龙骨、牡蛎、酸枣仁、五味子敛阴止汗。 1.5肺脾气虚证 治法:健脾益气,宣肺化痰。 方剂:人参五味子汤加减。人参、茯苓、炒白术、炙甘草、五味子、百部、橘红。咳嗽多痰去五味子加半夏、陈皮、杏仁化痰止咳;咳嗽中者加紫苑、款冬花宣肺止咳;虚汗多,动则汗出加黄芪、龙骨、牡蛎固表止汗,若示汗出不温加桂枝、白芍温卫和营;大便不实加怀山药、炒扁豆健脾益气;纳差加焦山楂、焦神曲和胃消食。 2、中成药:小儿咳喘灵颗粒、二陈糖浆、三拗片等 3.中医特色疗法: 3.1药物穴位敷贴疗法:(住院期间也可以选择穴位贴敷)选用自制止咳平喘方,定穴双肺腧、膻中、天突等穴,以达到止咳平喘、温阳化痰之功。“三九”“三伏”帖: 3.1.1选穴:定喘、风门、肺俞、天突穴等; 3.1.2时间:最佳时间为每年"头九”、"二九"、"三九"及"头伏”、"二伏"、"三伏"的每一九或每一伏期间选择一天来进行贴敷治疗,每次贴敷最好间隔7-10天,一次是贴6至8个穴位,连续贴敷3年至5年,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终身贴敷; 3.1.3药物:延胡索:白芥子:甘遂:细辛按照4:4:1:1比例研成细粉,用生姜汁调和成糊状,做成lcm×lcm×lcm的药饼,每贴含生药1.5g。 3.1.4辨证穴位敷贴,如下:
风热咳喘敷贴方 药 物:地龙 白芥子 玄胡 甘遂 细辛 胆南星等 功 效::疏风清热 止咳平喘。 适 应 证:外感风热、痰湿蕴肺所致咳嗽、气喘、痰多而粘、面黄胸闷,舌淡、苔黄、脉浮数、弦滑。 痰喘咳嗽敷贴方 药 物:麻黄 甘草 五味子 朱砂 细辛等 功 效:化痰平喘止咳法。 适 应 证:外邪袭肺所致咳痰、咳嗽、气喘、胸闷、气急气逆、咳痰不爽、痰粘、喘促、舌淡、苔白腻、脉弦滑等。 体虚咳喘敷贴方 药 物:党参 北沙参 炒白术 徐长卿 炒白术 白芥子等 功 效:益气养阴 止咳平喘。 适 应 证:体虚外感所致咳嗽、气喘、痰多而粘、面黄胸闷,舌淡、苔白、脉浮、弦滑。 3.2物理降温 3.3雾化吸入疗法 风热咳嗽(地龙 白芥子 玄胡 甘遂 细辛 胆南星等) 痰热咳嗽 (川贝、百部、桑白皮、杏仁、天竺黄、胆南星、鱼腥草等) 体虚咳喘(党参 北沙参 炒白术 徐长卿 炒白术 白芥子等) 3.4酒精搽浴 3.5小儿发热推拿。以达到解表除烦之功,轻(37.5℃-38℃)清肺平肝,天河水重(38.5℃-40℃)清肺平肝,六腑,提捏大椎或揉大椎加减;无汗拿列缺,头痛鼻塞加阳池,呕吐纳呆加清胃,咳嗽加八卦,烦恼发惊加小天心 3.6振动排痰(不算中医操作)拔罐疗法:选取肺俞、阿是穴,促进肺部炎症吸收,治疗肺部啰音吸收不良。 3.7中药肺部离子导入 3.8小儿咳嗽推拿:清肺平肝10分钟、清天河水10分钟、清胃15分钟等手法,以达到宣肺散寒,清热平喘之功,从而减轻病症。 3.9耳穴贴压,选穴胃、脾、交感、神门等以减轻大环内酯类药物引起的胃肠道不适感。 4.院内制剂
4.1膏方 4.1.1贝草清肺止咳膏 药物:川贝 鱼腥草 百部 地骨皮 桑白皮 罗汉果 知母等 功效:清肺泄肺 化痰平喘 主治:热邪闭肺证:高热壮热,咳嗽气急,喘促痰黄而稠、咽痛、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指纹紫。 4.1.2参冬润肺止咳膏 药物:南沙参 麦冬 天冬 百合 北沙参 杏仁 川贝等 功效:养阴清肺 润燥止咳 主治:阴虚肺热证:低热干咳无痰,面色潮红,舌淡、苔光、脉数。 4.2 丸方 4.2.1 风热闭肺(桑花止咳丸) 组成:桑 叶 菊 花 杏 仁 金银花 连 翘 牛 子 薄 荷 桑白皮 地骨皮 黄 芩 川 贝 百 部 玄 参 桔 梗 生甘草 4.2.2 痰热闭肺 (桑地止咳丸) 组成:桑白皮 地骨皮 黄 芩 百 部 山 栀 百 合 贝 母 鱼腥草 知 母 茯 苓 金荞麦 杏 仁 天花粉 瓜蒌皮 竹 茹 枳 壳 桔 梗 甘 草 沙 参 麦 冬 生甘草 4.2.3毒热闭肺(连虎泻肺丸) 组成:黄连 虎杖 川贝 麻花 石膏 杏仁 葶苈子 射干 大枣 山栀子 竹茹 黄芩 玄参 生地 麦冬 冬花
4.2.4 阴虚肺热证(合冬润肺丸) 组成:百 合 麦 冬 南沙参 天花粉 玉 竹 白扁豆 桑 叶 杏仁 川贝 五味子 黄 芩 生甘草 生 地 玄 参 薏苡仁 地骨皮 4.2.5肺脾气虚证(参豆补气丸) 组成:党参 白扁豆 薏苡仁 山药 石莲子 茯苓 陈皮 砂仁 黄芪 百合 玄参 紫苑 冬花 红枣 炙甘草 白芍 5.西医治疗方法及药物选择:参照第八版《儿科学》 治疗原则:控制炎症、改善通气功能、对症治疗、防止和治疗并发症。 5.1一般治疗; 5.2抗感染治疗: 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类别选择抗生素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者,首选青霉素或阿莫西林等;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者,首选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抗病毒治疗:病毒唑、α-干扰素肌注等。 5.3对症治疗:根据病情给予氧疗、气道管理等。 5.4糖皮质激素:根据病情需要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6、护理: 6.1发热、咳喘严重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喘憋明显者,取半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时,轻拍背部,促使痰液排出。 6.2)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发热患儿可适度多饮水。阴虚肺热者,可予牛奶、瘦肉、及蔬菜等;肺虚不足者,可食梨汁、橘子汁以助养肺生津止渴。 6.3做好病情观察,若患儿出现面色灰暗、烦躁不安、肢冷汗出、呼吸急促、脉细微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6.4做好基础护理,汗出及时擦干,更换衣物。 6.5辨证施护,遵医嘱完成各种中医外治疗法。 (九)出院标准 1.咳嗽明显减轻,无气急,无气喘,一般状况良好。 2.连续3天腋温<37.5℃。 3.肺部啰音消失,X线胸片显示炎症消失或吸收好转。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肺炎喘嗽变证出现或伴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脓毒性休克、中毒性脑病等重度肺炎表现或有先天性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退出本路径。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因患儿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肺炎喘嗽(肺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原体肺炎轻症(??,ICD-10:J15.7)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4天 实际住院日: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