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小学孙华

这几年,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语文课程改革成果骄人,特别是“三勤四环节教学法”由鹤壁市教研室汲取优秀教改经验细化而成,通过“定向、诱导”“自学、探究”“讨论、解疑”“反馈、总结”四个环节的教与学,促使学生养成“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法四环节环环相扣,层次清晰,呈现出简单的,扎实的,轻松的常态化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阅读效率。

一、精选目标,领学生简简单单学语文。

“定向、诱导“是教学法中第一个环节。所谓定向,其实就是使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目标,一篇课文可以列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知识点,如果一节课面面俱到,知识如浮光掠影,训练似蜻蜓点水,老师如无头苍蝇,学生更是茫茫然。因此,要对语文化繁为简,从学生学情出发,放弃一些与本课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遵循“简洁,明确可行,高效”的原则,根据不同课时不同课型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在制定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时,安排2——3个目标,一是品读课文,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感悟文章内涵。二是习得写法,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小练笔。这样的目标,让学生学得简单,学得有效。例如:《安塞腰鼓》一课,描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的性格,赞美了厚重的黄土文化,讴歌了强大的

生命力。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学习目标更适合学生学习呢?我细细咀嚼课文后,订下两个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语言,感受安塞腰鼓的热烈奔放。2.学习文中排比的修辞手法。整个学习,围绕目标开展,在教学中,我主要的手段也就是让学生品读文字,感悟情感,而摈弃了其他繁琐的、看似美丽的方法。让学生学得简单、学得有效。

二.有效提高,导学生扎扎实实学语文。

“自学、探究”环节是“三勤四环节教学法”的第二环节。让学生自学课文中浅显的部分,“讨论,解疑”是第三环节,是自学、探究的进一步延伸,深挖文章的内涵,领会文章的主旨。这两个环节老师如果顺学而导,引导得法,让学生看书、思考、提问、归纳、那么课堂上就回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提纲契领式问题,引发自学探究。

“自学、探究”环节是阅读教学的重点部分,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怎样让学生开展自学、探究活动呢?问题的设置是关键。这个“问题”可能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也可能是一个具有多功能的教学环节,可能是贯穿全课的一根红线,也可能是整节课教学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问题的设计合理、科学,则可以从根本上克服阅读教学支离破碎,内容庞杂的现象,有效提高阅读效率。

例如:《安塞腰鼓》一课语言优美,内涵丰富,修辞多样,从内容到形式和谐统一,读起来朗朗上口。怎样让学生感悟文章语言的优美呢?在范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后,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问题:

“作者从火烈的舞蹈场面,震撼人心的击鼓声,茂腾腾的后生,奇丽的舞姿这四个方面展示了波澜壮阔的腰鼓场面,你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请你在小组内大声朗读,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一会儿,我们进行朗读比赛。”自读自悟后全班交流,学生尽情地朗读,老师顺学而教,品位语言,感受安塞腰鼓的火烈,击鼓后生们的痛快淋漓,领悟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艺术魅力。

不同类型的文章问题的设置也不同,写景类文章,通常抓住景物的特点,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写人文章,要注意通过语言文字感悟人物品质或性格特点。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在学生读准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提问:林冲是一个怎样的人?要求学生在给出答案时,还要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来说明林冲的特点。学生纷纷埋头读书,自由读书后,给出许多答案来:谦虚有礼、武艺高强、机智勇敢……这是学生不同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提到的课文内容,以学定教、因势利导,进一步研读课文,最后使学生全面了解林冲的性格特点,并了解作者的写人方法。

2.曲径通幽式问题,深层解读文本。

这里的“曲径”指的是学生自学,探究,虽然小学生经过朗读、思考、感悟,对文章有了一定的理解。但由于他们知识与阅历的关系,阅读往往浮于表面,阅读理解容易停留在粗浅的层面上。因此,讨论解疑环节老师应抓住文章的主旨,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个有深度、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沿着“曲径”逐层“探出”,对

阅读文体有更深层的感悟,正确领会文章主旨。疑点的设置可从以下几方面设置。

(1)对课文重难点质疑。如《特殊的葬礼》一课,在学生自学、探究描写瀑布前后样子的段落后,提出引发思考与争论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昔日雄伟壮观的瀑布奄奄一息,即将消亡?”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和以有知识讨论:因为瀑布周围建了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浪费了大量水资源。森林被乱砍伐,造成水土流失,最后导致瀑布水逐年减少,再进一步问学生:人们为什么要在瀑布周围建工厂?为什么砍伐森林?(因为人们为了赚更多的钱,利益的驱使,使他们毫无节制地浪费水资源)最后问学生:是赚钱重要呢?还是环保重要?学生各抒已见,形成两派,有的说环保重要,有的说应该多赚钱,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最后,达成共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同样重要,人们应该思考的是怎样在不破坏环境的同时,发展经济。通过讨论,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升华了课文主题。

(2)针对课文写法上质疑。如《安塞腰鼓》这篇散文的语言特色就是如诗歌般充满跳跃感,因此,为了让学生领会语言的魅力,在讨论、解疑环节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样的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结合上下文,说说为什么要出现这些句子。”让学生初步了解反复这种修辞手法,知道作者着力强调,充分感叹,从强烈的视觉感受,到声音的震撼,舞蹈的动作,再到心灵的搏击,层层深入,写出了安塞腰鼓的独特激情。

(3)针对课文空白处质疑。如《爱如茉莉》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爸爸是怎么知道妈妈生病住院的?课文中没有给出答案。可以抓出这个空白,让大家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进一步深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4)针对课文矛盾处质疑。如《狐狸与葡萄》中的狐狸想吃树上的葡萄,想尽一切办法却够不着,就说葡萄是酸的。葡萄明明是甜的,它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可以抓住课文中的矛盾处引发学生的讨论。

三、读写结合,促学生轻轻松松用语文。

最后是以学生写为主的反馈、总结环节。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积累语言、习得写法,提高语文能力。而且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来回,从内容出发,研读文本,品读、赏析后,再回到文章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或学习文章中典型的写作结构,写一段小练笔。如学习完《安塞腰鼓》后,学习文中排比修辞方式,运用“好一个()的安塞腰鼓!”的句式赞美一下。围绕课文,一课一写,一写一得,螺旋上升,为的是学生全面、持续的发展,这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落脚点。